四上语文园地六教案

2024-06-25

四上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4篇)

篇1:四上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学会向别人表示感谢,能安慰别人。

2、能看图写一件由图想到的事,或是写一件生活中的真实的事。

3、学会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古诗《过故人庄》和成语故事《杏林春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胜似亲人》看图作文。

难点:恰当地表达感谢和安慰别人。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感谢和安慰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感谢和安慰。

教学目的: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教学重难点:恰当地表达感谢和安慰别人。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唤起真情,激情导入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一单元,我们围绕“爱”这个主题学习了几篇描写人间真情的课文。这节课,让我们也来化作爱的天使,来学会感谢,学会安慰!【课件出示:课题】大家齐读课题。

二、模拟情景: 请看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广告片【课件出示:公益广告片】边看边想【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孩子应该感谢母亲,感谢母爱,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眼神,应该说都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也要有献出爱心的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课件出示:感谢和安慰!】

三、模拟表演: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也许也有困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请大家回忆一下【课件出示: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你需要感谢的人?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感谢的话?】同桌互相合作,摹拟一下当时的情景,互相说说.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上台把感谢的过程向大家展示一下.刚才几位同学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帮助过的人的感谢.我们感谢的方式可以用掌声表示,可以用语言表示。我们的掌声是热烈的,发自内心的,我们的话语也是真心实意的,所以我们在感谢别人时,话语要做到真心实意【课件出示:真心实意】是发自我们的内心.【课件出示:发自内心】

四、学会安慰 现在,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发现了一件麻烦事情,希望得到在坐的同学的帮助,愿不愿意? 前几天, 心理辅导老师收集到了同学们许许多多的烦恼有些烦恼老师能够解决,但有许多烦恼需要同学们来帮助解决。【课件出示】

谁愿意帮助她一下? 刚才两位同学对他进行了安慰。现在,老师也给她讲两句话.【课件出示】 这位同学的烦恼是我们很多同学都有的烦恼.也就是家长给我们加重了学习负担,但是同学们回家给家长讲清楚,合理的安排,适当地阅读课外书,让家长给我们自由,自己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大家都知道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的事吧!【课件出示:天地对话】看看两位遨游太空的英雄的妻子与两位英雄进行的天地对话,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看他们都讲了些什么? 你从中看到了些什么? 同学们,安慰别人需要我们用真心实意,鼓励和同情的话,从这两位阿姨的话中我们得到了启发,以后同学们在安慰别人时应该注意向这两位阿姨学习.同学们,我们只要留心身边的事情,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需要安慰的人,或者说你受到别人帮助时要学会感谢别人.你觉得在你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呢?

五、结束语:在以后的生活中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课件出示:学会感恩!献出自己的爱心,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安慰。】这就是老师最大的安慰。

六、板书设计: 真心实意 感谢和安慰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第二课时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教学内容: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渗透写作知识。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课件:图片】【出示课件:图上画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渗透写作知识: 一位小朋友根据这幅图还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看图写画。【出示课件:例文】 谁愿意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出示课件:文章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出示课件:有顺序观察】 【出示课件:作者描绘的哪些是图上看到的?还有哪些是图上看不见的?】

4、小结。

二、审题

1、出示写作要求:【出示课件】 齐读。

2、【出示课件:这次作文类型是什么?题材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三、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指导看图:【出示课件: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人?给小姑娘取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吧。【出示课件: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理解题目:【出示课件:题目】 “胜”的意思是什么?“胜似亲人”呢?(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理解图意: 仔细观察画面【出示课件:老奶奶正在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小姑娘呢?】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出示课件: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课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样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她的。】

4、小组讨论,师巡视。

5、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

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赶快动笔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要求】

7、片段讲评: 【课件出示:作品】 赶快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写了些什么!(注意起因、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有没有写清楚。)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 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课件出示: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课件出示】

2、图后想象 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人们是这样评价她的做法的?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课件出示】

3、习作题目 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课件出示: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4、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你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其它有关爱心奉献的事情。

四、范文赏析。【课件出示】

五、快乐任务: 老师让你们回去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学会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

2、积累古诗。

3、阅读成语故事,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学重、难点: 读背积累词语、古诗、成语故事。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我的发现】 【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

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展示,再个性展示。

3.总结:【课件出示: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4、延伸拓展。让学生再说几个字进行练习。

二、【课件出示: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古诗】(1)读古诗,自读──指名读──齐读(小组齐读)(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3)自读尝试背诵。(4)、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

三、成语故事。【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2、读题、解题、字词质疑。

3、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4、谁来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的意思?——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5、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2、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

3、比赛课外积累的古诗词或自己仿写的小诗。

篇2:四上语文园地六教案

本组学习活动名称:睁大眼睛看世界。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

设计说明:

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欣赏品析古诗文的语言美,而且还要在读诵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古诗教学除了理解、读诵、品析这几种手段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感悟和想象,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并学会这些方法。

2.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教学《爬山虎的脚》时,首先要通过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然后再体会使用这些词句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观察方法后自己再试着去观察和描写一种事物也要同步进行。

3.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大量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象非常丰富,语言非常风趣,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抓住这些富有情趣的语言,体会使用它们的妙处,并由此引申到对观察方法的感悟,同时要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4.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

教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并且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5.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213 《语文园地二》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通过表达见解、交流感受、展示作品、对比竞赛、亲身实践等活动更加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演练和展示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2.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3)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古诗。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313 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朗读古诗、体验情感

1.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作业

1.小组交流苏轼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3.完成作业本默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采用“古诗接龙”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继续学习《题西林壁》 设问置疑、思考哲理

1.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让学生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3.结合学过的《画杨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组汇报。

变换角色、交流认识

1.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413 3.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学习《游山西村》 朗读古诗、升华情感

1.陆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感受到农人纯朴、田家盛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你是通过那个字感受到农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让人沉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柳荫深深,鲜花簇簇让人迷恋;前行的路就在这美景之中。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陆游眼中的景色。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子说一说。

配乐朗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以及课外写景的诗。1.老师范读、指名试读,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自己出一期手抄报。(双休日作业)要求:选取学过的两首写景古诗,为其配上合适的图画,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手抄报上。

品析语言 感悟方法 练习运用 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孔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词句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51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重点与难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1.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2.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 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齐读第4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引导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积累。课后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2.完成作业本第1-3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613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重点与难点: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观察爬山虎并作记录,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

1.读记录并说一说和作者的观察有何相同和不同。2.对比作者的描写,集体评议大家的描写。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听读思考

1.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探讨。读“阅读链接”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713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自己的体会。谈启示、说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小练笔 观察一种植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2.完成作业本第4-5题。.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813 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1.利用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词,也可把自己圈画出来的生字、词让小组的同学认读和理解,有争议的或不会得再问老师。

2.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

1.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

如:法布尔为什么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巢、洞、窝”,而是把它称作“住宅”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是怎样选址的?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怎样挖的?他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小组交流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随时介入讨论,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作业:

1.完成作业本1—3题

2.观察一种小动物,记录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913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过程艰辛、工具简单)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4.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013 学习“资料袋”

读“资料袋”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1.完成作业本第4—5题 2.小练笔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睁大观察的眼睛 述说感悟的心灵 教学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重点与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113(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达出观图后想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2.在口语交际中,回顾和总结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3.在习作中,学会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记录。4.练习品评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

5.通过学习《胸有成竹》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观图画,比眼力。

1.指名观察教材的左图,说一说树上隐藏着多少图像。

2.小组比赛,看谁发现的块,发现得多,然后再班上交流自己的发现。3.指名观察教材右上图和右下图。

4.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图想到了什么内容。5.大家都说一说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6.共同回顾前面的几篇课文,再深入体会学过的观察方法,感受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讲自己、谈体验

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平时细心观察过的事物。2.介绍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和体会,并相互交流经验。举事例、激情感

1.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的和观察有关的中外名人故事。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213 2.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的打算。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与评改)擦亮观察的眼睛、描述心中的精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现在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1.按提示有序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 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观察对象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有趣?

2.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老师做适当的点评。3.老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作一下指点。4.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X则》,也可自拟。学生凝思试写

略作思考,即可动笔;也可先列提纲,再写内容。自读自改、加工润色 要求:

1.写完后无声细读,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2.反复斟酌,加工润色文中的词句,让这些词句变得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强。集体评价典型习作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2.再由小作者说一说这样写的理由。3.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桌探讨、相互评改 明确评改要求:

1.找出别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2.在文章中或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3.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评改意见与同位交流探讨。借鉴意见、修改习作

2.认真思考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3.借助集体的智慧认真整理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抄一份。第四课时(学习“我的发现”)读句子、谈体会

1.细读选取的三个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2.指定两名同学读对话部分,并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方法。找句子、学方法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313 1.在学过的课文中找类似的语句,并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2.拿出自己写过的类似的句子,供大家品评。学习“日积月累” 熟读背诵“花名歌谣”

1.自己试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2.找出12种花名并写一写。

3.结合句子说说各种花的特点和自己了解的其他相关内容。4.朗读歌谣,开展背诵比赛。自编歌谣

1.用短文中的歌名或其他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写几句歌谣。2.朗诵自编歌谣,大家品评修改。第五课时(学习“成语故事”)理解内容、揭示内涵

1.朗读短文,理解故事内容,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老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交流解决。“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

篇3:四上语文园地六教案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通过感情朗读及认真观察了解对联的特点,积累语言。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是单元整体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且是教材编排体系实现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重要形式。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许多与第一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都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如对联、趣味语文等,学生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三个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根据不同板块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3重点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通过感情朗读及认真观察了解对联的特点,积累语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回顾主题,创设游园情境

同学们,通过第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一同走进了 奇特雄伟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鸟的天堂 绚丽多变的天上奇观—— 火烧云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旅行——语文园地之旅(板书:语文园地之旅),希望通过今天的旅行,同学们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活动2【讲授】

二、畅所欲言,谈出我的发现 让我们先进入今天的第一站——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旅游伙伴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在谈论些什么。

2、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小林和小东。

3、他们在谈论些什么?

4、从对话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读文章的小窍门,一齐来读(学生齐读):在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象,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情感。(课件展示)

5、想画面。

⑴ 小林和小东是爱思考、会读书的孩子!你能像他们那样,举例说说自己读书时想象到的画面吗? 学生发言。

⑵想的好,说的更好。边读边想象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就请同学们再用这种读书方法读一读大屏幕上这个片段,读完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在读书时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片段:

天哪!这是我的表妹吗?妈妈的衣服、裤子还有鞋子都“堆”在了一个小人身上。看着她小小的个儿,涨红着脸,拖着一副大行头,边走边耍宝的样子,可真让人忍俊不禁!

谁来读一读这个片段?指名读。

读完这个片段,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言。

同学们,你们之所以能想到这些精彩的画面,都是因为运用了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我们再齐读这个句子。出示课件)——在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象,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活动3【讲授】

三、感情朗读,品味日积月累

刚才,同学们运用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看到了许多精彩的画面。接下来让我们随着这个短片去欣赏楹联里的风景。播放短片(微课:介绍楹联的相关知识及图片)

短片内容——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也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目前,国内具有古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中绝大多数都有楹联。楹联内涵丰富,透过景区楹联能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景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楹联是风景名胜区的亮丽名片,也可以说是风景名胜区的眼睛。

2、看完短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指名说。

师:是啊!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这次旅行的第二站——日积月累,来欣赏一下这些楹联。出示课件——日积月累

3、我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楹联,注意读准字音。

4、读了这些对联,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说。

引导学生发现楹联的特点。

5、这些对联写的这么美,这么有趣,你们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先练习读一读。谁来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6、同学们,能试着把这些对联背下来吗? 记得哪一副就背哪一副。指名背。

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吧。生齐背。

7、我们祖国山川秀丽,同学们一定也游览过不少风景名胜吧,还记得你们游览的风景名胜区有哪些楹联吗? 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真棒,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通过旅游,我们饱览了风光,愉悦了身心;通过学习楹联,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博大。

活动4【活动】

四、游戏互动,感受趣味语文

对联不仅含义深刻,还趣味盎然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次旅行的第三站——趣味语文,去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1、多音字对联:

(1)这里有一幅有趣的对联,上联和下联的字完全一样,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两个小提示和同桌讨论一下,这幅对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么读? 好读书 不好读书 好读书 不好读书

(2)这幅对联的正确读法是什么,指名读。好(hǎo)读书 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 不好(hǎo)读书 为什么这么读?

上联的意思是: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

下联的意思是: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3)谁能跟同伴用演一演的方式读读这幅对联,演绎出对联所表达的意思。指两名同学读。

读的真生动。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一读这幅有趣的对联吧。齐读。(4)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多音字对联呢? 学生发言。

2、回文句:

(1)这些多音字对联真有趣,再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上的茶杯,茶杯盖上有哪几个字?

(2)按顺时针读这5个字,看看有哪几种读法?谁来读一下。(3)这几个字很奇妙,怎样读都通顺。像这样的句子叫回文句。

回文句非常有意思,下面有个回文句,你们想挑战吗?先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体会。不可一日无此君

(5)我请几位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来读一读。学生接龙读。(6)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回文诗,请一位同学与我共同来读一读。赏 花 苏轼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7)这首回文诗写的多么妙啊!

活动5【练习】

五、总结收获,畅谈个人心得

1、语文总是能带给我们这么多乐趣与惊喜,这次奇妙的语文园地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旅行,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畅谈收获。

篇4:《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四上)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习作

2课时

写导游词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审题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佳作借鉴:

秦皇岛 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

6.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7.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对联。

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

4.熟读背诵。

上一篇:医学生工作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自我介绍高中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