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2024-05-27

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通用6篇)

篇1: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文章巧妙的结尾方法。

3.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4.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5.积累有关勤俭的名句。

l

重点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l

难点

1.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1.交流平台。

回忆什么是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整理三篇课文中出现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有重点地分析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词句段运用。

(1)学习课文结尾的方法和特点,并学以致用,练习写好结尾。

(2)交流成长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把它写下来,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日积月累。

理解“日积月累”中这几句名言的含义,扩展积累相关的名言。

l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篇课文是什么?

生:《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它们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它们写的都是父母之爱。

师:它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

生:它们都运用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很实用,既联系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

二、交流平台。

1.多媒体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如何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1)体会场景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什么是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景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这是理论性的知识,是判断、分析场景描写的法则,这样的内容就是同学们学到的方法。

②“交流平台”中所说的场景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交流场面描写的作用。

拓展: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场面的句段,分析其作用。

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2)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交流平台”中所说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交流细节描写的作用。

拓展: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细节的句段,分析其作用。

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师小结:阅读课文时,品味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先知道文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依据概念和特点去判断和分析相关知识,事半功倍。

三、词句段运用。

1.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

(1)《慈母情深》的结尾: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学生阅读《慈母情深》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令读者在回味中感受到作者那复杂的情感。

(2)《桂花雨》的结尾: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学生阅读《桂花雨》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教师小结:这样的结尾,在结构上与课文的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在内容上,它进一步突出了桂花雨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热爱。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学生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师小结:结尾揭示了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母亲的爱是慈祥的爱、鼓励的爱;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深沉的爱。这样结尾总结了全文,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

2.延伸拓展。

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自然结束法。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意蕴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2.画龙点睛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3.抒情议论法。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

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产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4.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5.梦境结尾法、呼唤号召法……

这一环节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布置作业。

1.找出《父爱之舟》中描写父亲背“我”上学的场景,品析它的好处。

2.找出《慈母情深》中描写母亲劳动动作的细节,品析它的好处。

3.给习作“我想对您说”设计两种结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3.积累有关勤俭的名言。

一、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体会文章中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你还记得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生: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语段,来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二、读语段,想象画面,说说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慈母情深》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写母亲的工作环境,突出了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相当恶劣。着力渲染这一环境,烘托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为突出母亲的形象做了铺垫。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父爱之舟》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这样的场景描写至少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童年的小事进入了作者的梦乡,说明了这样的事情,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二是这一场景突出了“我”家境的贫寒,在如此贫寒的境况下,父亲还想办法满足孩子,可见父爱是何等的深沉、真挚和浓厚。

教师先出示课文中描写场景的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场景描写的作用,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1.课件出示句子。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2.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样的“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这两个“第一次”都说明了“我”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内心感到愧疚,知道了应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思考一下,和同学们交流。

5.把你“第一次”的经历写下来。

四、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几句名言,然后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安定清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戒除奢侈,倡导节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困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粥一饭,都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2.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其他相关的名言,交流、评论,引导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座右铭,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二是读语段,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三是读给出的例句,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四是“日积月累”。

六、课后作业。

1.把与你相关的“第一次”的经历整理一下,写到周记本上。

2.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整合、梳理、巩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延伸。“语文园地”的教学,既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又能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掌握方法,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园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这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的,导课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课文写作方法的,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既联系了旧知识,学习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非常实用。

在教学“交流平台”这一板块时,我紧扣教材,以课文中的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为依托,使学生对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进而加以提炼,概括出场景描写的概念,同学们的认识就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教学方法贯彻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理念。

在“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我同样贯彻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先认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结尾方式及其好处,进而拓展不同类型的结尾方式,然后加以概括提炼,使学生既有直观的认识,又有理论的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结尾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在前边两个板块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再去写自己的“第一次”,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难度大大降低。

当然,不足之处是课件的设计还不够精妙,缺乏吸引力,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精致一些。

篇2: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1.能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

3.在认识各种招牌时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熟读成诵,背诵并积累古诗《古朗月行》。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5.爱上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重点

强化识字与积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与古诗。

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

1.字词句运用。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连一连”。可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由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和左、右两部分,形成上下结构的字和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二是“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借助儿歌,复习巩固课文第3课和课文第5课学过的表方位时间,让学生了解方位词“东、西、南、北”,帮助学生借助太阳辨别方向。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味,加强朗读的技能训练。

2.展示台。

“展示台”提供了5幅插图,列举生活中常见的5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识字的成果。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要拓展识字空间,拓宽识字渠道,加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同时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与平台,不断扩大识字成果,如:认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等。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强化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3.日积月累。

古诗的内容节选自《古朗月行》。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积累”是对语言材料的储存,“迁移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与内化。积累语言,积累好词佳句的途径是多读,多背,多实践。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日积月累,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会把汉字分成上下、左右两部分。

2.通过“读一读,背一背”分清方向。

3.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乐园吗?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上课伊始,教师便用极具诱惑力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欢快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一)字词句运用:连一连。

1.教师出示生字卡:“星”和“地”。

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成上找规律:“星”是上下结构,“地”是左右结构。

3.教师总结: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有些是上下结构,有些是左右结构。

4.课件出示:

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思考:为什么将带“星”字的苹果装入写有“花”的果篮里?为什么将带“地”字的苹果装入写有“清”的果篮里?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前后桌讨论得出结论:这是按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进行分类的。

然后,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5.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6.拓展:汉字还有哪些结构?

举例说一说,如:“可”“边”是半包围结构;“下”“个”是独体结构;“国”是全包围结构。

通过游戏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玩得快乐,学得轻松,既延长了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过渡:小朋友们,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往前走。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要向东走,你知道哪边是东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这首儿歌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要求:边读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

4.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提示学生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5.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6.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7.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要求: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

前——后

左——右

东——西

南——北

8.情境表演。

(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

(2)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指示方向。

9.游戏巩固。

(1)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2)教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

(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0.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说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1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为我们服务的方位词。

预设:火车北站,汽车南站,海南,东北三省等。

12.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预设:北斗七星勺柄指向北方;大树树冠浓密一面为南;蚂蚁的洞穴大都朝南……

13.齐声背诵儿歌,整体回顾。

通过学习形式的不断变换,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儿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动脑、动口、动手,读文识字,辨别方向。

三、创设情境,生活识字。

1.课件出示“展示台”的情境图。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乡镇的一条街道上,你知道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学生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教师。同桌互相读一读。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

5.开火车游戏:要求学生说出在什么地方认识了什么字。

预设:

我从公交站牌上认识了rén

mín

lù人

路。

我在电影院认识了diàn

yǐnɡ

yuàn电

院。

我在卫生院认识了wèi

shēnɡ

yuàn

院。

我从小卖部认识了xiǎo

mài

部。

我从报刊亭认识了bào

kān

tínɡ

亭。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教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四、拓展延伸,强化识字。

说一说:你还在课外认识了哪些字?

我还从食品包装袋上认识了“面包”二字。

我还从药品盒上认识了“感冒”二字。

……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拓展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汉字的习惯。

第2课时

1.读背古诗《古朗月行》,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2.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一、情景导入。

晴朗的夜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二、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关注“青”“镜”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4.同桌合作读。

5.学生领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6.结合书中插图,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视频课件播放:圆圆的月亮慢慢出现,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

想一想,月亮还像什么呢?

7.指导朗读。

【译文】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

(2)给古诗划分节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配乐诵读。

9.练习背诵古诗。

(1)同桌合作背一背。

(2)指名背诵。

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动画画面,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又到了语文乐园中的动物园了,里面的小动物们都在快活地游玩呢!它们是怎么游玩的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儿歌,齐读儿歌题目“谁会飞”。

2.学生尝试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4.这首儿歌节奏明快,咱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吧,想一想:儿歌里写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鸟、马和鱼)

5.表演读。让我们学着它们的样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吧。

6.文本对答(引导学生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

它们都是怎么活动的呢?我来问,你来答。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合作朗读。

7.想象对答(引导学生仿编儿歌,说说其他动物的活动方式,感受这种言语形式的有趣)。

预设:

(1)师:除了鸟儿,还有什么动物会飞?

生:蜂儿会飞……

师:蜂儿怎样飞?

生:嗡嗡嗡嗡采蜜飞。

(2)师:谁会爬?

生:虫儿会爬。

师:虫儿怎样爬?

生: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收获真不少。我们在语文乐园中,一边做游戏,一边学语文知识。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让我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吧!

《语文园地六》编排设计的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今天的课堂上,为了将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尤为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今天的课堂上,既关注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语文园地六的学习,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了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遵循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的特点,孩子们喜爱读读、唱唱、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让他们表演课文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迸发出儿童智慧的火花,从而快乐地参与学习。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如:“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就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是学生识字的地方。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篇3: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一、关于教材总体编排

原人教版教材课本大致有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四个模块, 大体分为八部分, 教材以入学教育为起始部分, 以四幅模拟场景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日常生活, 了解日常学习常规。第二部分为汉语拼音, 分为13课学习声母与韵母, 在每课之后设有几个常用字。第三部分识字 (一) 与识字 (二) , 识字单元共8课, 每课要求我会认的字12—14个, 我会写的字3个。主体内容为20篇课文, 课文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全册包含6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口语交际话题,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交际能力。附录设有两个生字表与汉字笔画名称表。

部编教材全册大致分为六部分, 入学教育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识字部分设有10篇课文, 阅读部分设有14篇。每个单元除了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部分新增“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与大人一起读”等栏目, 形式非常新颖, 体现提倡全民阅读的理念。附录部分有识字表、生字表、常用笔画名称表, 新增了常用偏旁名称表。

两部教材对比来看, 总体特点可以总结为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保护天性, 幼小链接;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倡导自立;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二、关于选文

(一) 选文篇目。

这部教材编写历时四年半, 各种审核达20多次, 编写非常严谨, 选文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部编教材选文还需要遵循综合性、实用性、便捷高效的原则。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性、具有时代性。

(二) 选文内容。

人文内涵丰富, 选文中有一篇《升国旗》与原教材《我多想去看看》, 描述孩子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真挚质朴的感情, 将人文性渗透在课文中;联系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单元, 《比多少》《小书包》等课文揭示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与生活紧密相连。选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有朗朗上口的古诗文, 有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儿歌、童谣, 有呈现多彩自然的童话故事;在选文的结尾增加了连环画课文, 不通篇全文注音, 仅部分难字注音, 以检验学生对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学生充分运用识字成果独立阅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适时进行猜读。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关于入学教育

(一)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教材入学教育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三部分内容,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从图片内容获取信息, 中国标志性的北京天安门, 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身穿56民族特色服饰笑容洋溢的学生齐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教师的引导,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与“平等”。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脱离父母怀抱进入一个新环境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部分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 部分学生有些许抵触情绪, 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新教材采用一首《上学歌》, 结合图片展示几名小学生背着新书包踏着轻快地脚步进入校园的情景, 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认同“我是小学生”的角色, 同时在歌词中提示作为合格学生应该要符合的要求。

四、关于识字写字

(一) 识字方式多样而有效。

字理识字法, 有古老而又传统的象形识字, 第四课《日月水火》结合古代象形字从字形上识记生字, 会意字识字, 例如《日月明》一课中学习“众尖尘”等生字;归类识字法, 将与时间有关季节相关的字归在一起, 系统的学习生字;反义词识字, 第七课《大小多少》以几组反义词穿插在课文中,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传统蒙学, 现如今在小学阶段提倡国学诵读, 《天地人》一课以“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字作为学习内容, 选自三字经, 体现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的特点;儿歌识字, 在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儿歌, 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在生字旁边书写笔顺、偏旁部首、基本笔画全书同步跟随, 这是原教材所不具备的, 这在一方面从源头上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规范师生书写汉字;识字的更大作用在于运用, 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运用, 因此很大部分识字内容与我们生活相关, 例如收集马路上超市等地方遇到的汉字, 加深学生记忆。

五、关于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在这一板块内容中增加了部分要求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的字, 达到读写结合, 多认少写,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 这一部分还扩展了反义词近义词等, 通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表, 学习“数学、音乐”等词语, 同样达到识字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猜字谜、童话故事、古诗、儿歌等形式识字,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字词句运用。让这一阶段的孩子接触量词、形近字, 通过字、词、句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能够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之中,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的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生字, 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字词句运用将与季节有关的词语归纳在一起,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篇4: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都是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词语,另一个是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书写提示”中要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画顺序,按照“横平竖直”的方法书写汉字。如“排”的写法,提示学生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4.“日积月累”用读、写、默写等方法掌握描写秋天的一些词语。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查字典,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我请教它的时候很多,它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忐忑”这个词语,我就是通过查字典明白它的意思的。

生2:我时常运用组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生3:刚才的同学说得都不错,我有时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词语或句子。

生4: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可以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近义词是“好看、漂亮”等。这就是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效果也不错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板块,然后根据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放开去说,学生平时也有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是不善于总结归纳,老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激励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1.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2.小组交流,组长记录。

3.教师评议,推荐积累。

课件出示:

春:百花齐放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春风满面

夏:酷暑难耐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秋: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瓜果飘香

冬:寒气逼人

鹅毛大雪

天寒地冻

漫天风雪

2.师: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分小组合作交流,看能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3.小组派代表发言,互相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评议并小结。

(1)查字典理解词语。

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指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如“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然后再思考“憧憬”的意思,就能领会“憧憬”在这里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的意思了。

(3)运用查字典和组合法理解词语。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忐忑不安”一词,“忐忑”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就是有心神不定的意思,“不安”是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的意思,“忐忑不安”就可解释为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设计意图:

通过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把理解词语的方法应用到词句段的词语理解中,巩固了字词理解的方法,再次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板块三:书写提示。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生字的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的规则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笔画要写规范、正确和整洁。

(2)字的大小要适中。

设计意图: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让学生先观察,接着跟老师范写,再临写。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板块四: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2.以上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成语?(秋天的成语)

3.分清这些词语的意思。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气候凉。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地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4.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设计意图:

积累描写秋天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库,为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学。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教学形式较单一,学生的思考空间相对较小。

教学建议:

篇5: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1.了解课程表及课程表名称,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复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及本单元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正确朗读《剪窗花》。

l

重点

声母表的读记;形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l

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1.识字加油站。

创设具体的情境:我们今天上什么课?(语文)利用课程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各课程的名称,又能识记生字,体现了识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用拼音。

摆一摆:分小组进行,用手势或者自己带来的材料摆一摆。

比一比,读一读: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同时同桌读和指名读,进一步辨别读音。

读一读,做动作: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拼读一边做动作,也可以同桌之间进行“你读我做”的游戏。

分类: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和水果。

3.亲子阅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和大人一起读”,可以采用大人带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读通,同时,当然可以适当地讲解关于窗花的传统文化,有条件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剪剪窗花。

l

教学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了解课程表及课程名称,认识“文、数、学、音、乐”5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周有几天吗?今天是星期几呀?我们一个星期都要上哪些课呀?

交流: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预设:一周有七天。今天是星期三。语文

数学

品德与社会

自然

音乐

美术

体育(边说便让学生拿出相应的课本,并连说2遍。)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你能读出安排的每门科目吗?

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语文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第二节

数学

数学

语文

美术

语文

第三节

音乐

语文

语文

数学

体育

第四节

道德与法治

体育

体育

写字

音乐

第五节

体育

道德与法治

综合实践

班会

第六节

美术

阅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一读。

教师指导着范读2遍,学生跟读2遍。

过渡:知道吗?孩子们,编排的这些科目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呢。

二、学生字。

1.拼读生字。

数学

音乐

(1)数一数:我们今天要认识几个生字?

(2)拼一拼: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一读。看能读准确吗?

(3)教师教读、小教师教读、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抽查读:教师指哪个学生大声读哪个,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2.小游戏:

把语文、数学、音乐三本书放在桌子上,教师说哪门功课,便迅速放在最上边,看谁反应快。同桌俩人在做同样的游戏。

3.想一想,记一记:

(1)你是怎样记住“文”字的呢?

预设:数笔画,点、横、撇、捺。

自由书写。同桌相互书写。

(2)快速拿出数学课本,开动脑筋,怎样记住“数学”这两个字呢?

预设:“数”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米”加“女”,右边是撇、横、撇、捺。同桌相互说一说,记住“数”。

“学”字的下边是“子”,上边是两个左点,小撇,下面接着写点,横钩。

(3)音乐课本在哪里?一起唱刚学过的喜欢的一首歌。怎样记住“音乐”两个字呢?

预设:也可以用加一加和数笔画来记忆。比如,“音”字是“立”加“日”字组成的,“乐”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竖折,再加一个小字。

4.说一说:

这5

个生字你在哪里见到过呀?

预设:音乐厅、文化广场、数字电视、图书室里写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等。

创设情境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学习环境,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做拿书小游戏,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2课时

1.能通过多种方式摆一摆字母,记忆字母形体。

2.正确分辨读准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借助课程表学会了五个生字,你还记得吗?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拼音板块,比一比,谁掌握得更好?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1)多媒体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

(2)教师将声母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个别纠正读音。

(3)学生动笔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师: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教师的手像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来摆你来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

引导:p怎样摆呢?

3.比一比,读一读。

师: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预设: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

d

d

d。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预设:右上半圆

p

p

p,左上半圆

q

q

q,弯钩在上f

f

f,弯钩在下

t

t

t。

4.读一读,做动作。

师: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

hē

chá

dú

shū

chī

xī

ɡuā

tuō

dì

lǐ

fà

cā

zhuō

zǐ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5.送拼音宝宝回家。

(1)师: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2)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词语音节。

è

yú

bō

luó

luò

tuó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ǎ

yǐ

(3)自己练习拼读。指学生拼读。

(4)指名分类。教师演示课件,将八个词语音节分别送到两座房子里。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水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设计“送拼音宝宝回家”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3课时

1.能认读12

个字。

2.能判断生字读音中的韵母,并与相应的韵母相连。

3.能正确认读动物名字和数量短语。

4.初步学习量词的运用。

5.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复习导入。

1.谁愿意给大家背诵学过的韵母?指生大声背诵。最少找6名学生,及时表扬。

2.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学过的声母呢?指生背诵。最少找8名学生,及时鼓励。

3.过渡:这节课,我们要用发光的小眼睛去发现韵母,借助拼音认识动物名字和数量短语,你能做到吗?让我们赶快走近第三个板块:字词句运用。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1)导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不光学习了拼音,还认识很多的汉字,你看,他们来了。

(2)指学生认读,并拼出每个字的音节。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4)翻开书,小组内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5)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6)引导学生自己选一个字组词。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过渡: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

小鱼

小鸡

虫子

一座山

四朵云

七朵花

九只鸟

(1)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小组内认读,指名领读。

(2)在图中找一找。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3)多媒体课件出示:

三()小鱼

两()小鸡

一()虫子

引导学生填写量词,丰富积累。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图上还有什么?指学生看图说话。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及时引导。

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三、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2.提出读儿歌要求: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

3.听爸爸妈妈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什么是窗花。

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语文园地的教学以复习为主,内容比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现将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

语文园地二的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一年级的课程表,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非常常见的东西,天天都要用到,天天都要见到,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孩子们说一说今天我们上什么课。这样的情境与生活紧密相连,很容易就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先行,激发动力。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上,在“读一读,做动作”的环节,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然后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更好的检查孩子们对音节的掌握情况,也锻炼了孩子的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

三、亲子共读,见证成长。

篇6:新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2.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难点:1.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

1.看一看

学生自己先看一看题,然后跟身边的大人说一说应该怎样连一连。如果读不懂,请身边的大人读一读两边小泡泡里的话。

2.说一说

(1)听老师读一读小泡泡里温馨。

(2)听老师借例子说一说连线。

花朵的“花”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星”是上下结构的字。原来,有“花”字的篮子里是要收纳上下结构的字。

“清”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地”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原来有“清”字的这个篮子是收纳左右结构的字。

3.连一连

拿起笔在语文园地六“连一连”处连一连。(学生连线)

4.交流

明天的“明”,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树叶的“叶”也是放入装有

“清”字的篮子里。一只小鸟的“只”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金色的“色”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一把伞的“把”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尘土的“尘”放入装有“花”字的篮子里。

5.读一读

对照连线,读一读上下结构的字。

对照连线,读一读左右结构的字。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表示方位的字。

西

2.读一读方位词儿歌

跟着老师读;和老师轮读;

3.背一背方位词儿歌。

(1)填字背诵。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面是东,()面是西,()面是北,()面是南。

(2)背给身边的人听。

4.用一用

看图,按要求指出方位:

这幅图中,学校坐落在什么方位?学校在小明的哪一面?小明面向什么方向?红旗往什么方向飘?

三、展示台

1.听2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生活中的识字。(教师边根据音频介绍边相应地操作PPT,出示:人民路、小卖部、报刊亭、电影院、卫生院;学生边听边看边根据音频中小朋友的指示读一读这些招牌名称)

2.跟大人说一说自己学到了怎样的识字经验。

3.课后完成一个作业:收集一些招牌上的字,拍照并做成小册子,约上好朋友,大家拿出来展示分享。要注意的是,收集的这些字,能准确认读出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说一说诗人李白

(1)自己说一说了解到的李白,说给大人听。

(2)听老师说一说李白。

2.跟老师读一读

听老师的范读,并注意老师对一些读得短促或者拖长音的字的提醒。然后,照老师这样读,自己读一读。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老师提醒的地方

教师的提醒:“小时不识月”,注意了,“不”“识”“月”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得轻快短促,这样,给人的感觉会可爱一些。

“呼作白玉盘。”小时候,见到天空中皎洁的圆月,想也没想,就直接把它叫做白玉盘。

“作”“白”“玉”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起来,依然要读得轻巧短促。这样轻巧短促地读,小孩子的那份可爱便能直观地感受得到的。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疑”这里是怀疑的意思,稍稍拖长音读;云端,拖长音读,这样读能让人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小孩子正在静静地看着那皎洁的圆月,又开始怀疑那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3.师生一起读。

4.师生一起背诵。(想象画面背诵)

5.欣赏吟唱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就是说,古人常常会给这样的诗谱曲吟唱出来。吟唱带给我们的感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听一听。(播放《古朗月行》节选的吟唱)

二、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

1.打着节奏读。(教师范读,学生照样子读。)

2.用家乡话读。(教师用自己的家乡话读,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读。)

3.一问一答读。(和大人一问一答读。)

4.自己编着读。

(1)看教师怎么编。

谁会爬?

乌龟会爬。

乌龟怎样爬?

伸长脖子慢慢挪。

上一篇:远离网吧,拒绝诱惑演讲稿 2012.4.1下一篇:第一课时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