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名与事迹

2024-05-23

高中生物人名与事迹(精选6篇)

篇1:高中生物人名与事迹

一、必修一涉及内容

(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1、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8、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二、必修二涉及内容 :

(五)遗传方面的科学家

19、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20、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22、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非常相似,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3、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他还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24、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5、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6、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2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②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8、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六)育种相关:

29、袁隆平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七)进化相关:

30、达尔文: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三、必修三涉及内容:

(八)内环境与稳态

31、贝尔纳:法国人,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2、坎农,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九)动物激素的调节

33、沃泰默:法国人,生理学家。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34、斯他林:英国人,生理学家。1902年,他和贝利斯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35、贝利斯:英国人,生理学家。1902年,他和斯他林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36、巴甫洛夫:俄国人,生理学家,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十)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7、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38、詹森: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9、拜尔: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0、温特:1928年,他用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41、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生长素。

(十一)种群与生态系统

42、高斯: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43、林德曼:他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篇2:高中生物人名与事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施莱登、施旺[德国]——细胞学说

耐格里——观察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维萨里——《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组织构成。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命名细胞 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 德蒂夫——溶酶体 帕拉德——核糖体和线粒体 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阿格雷——水分子通道蛋白

斯帕兰扎尼——鹰与金属笼

巴斯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李比希——发酵是由酵母菌的某种物质 毕希纳——酿酶 萨姆纳——脲酶是蛋白质 拉瓦锡——研究呼吸作用

普里斯特利[英国]——钟罩—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是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至必修三)

英格豪斯[荷兰]——普里斯特利的试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梅耶[德国]——指出植物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德国]——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恩格尔曼[美国]——叶绿体的功能实验——好氧细菌 鲁宾和卡门[美国]——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卡尔文——小球藻——探明了二氧化碳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斯图尔德[美国]——植物组培第一人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孟德尔——发现生物遗传规律 魏斯曼——预言减数分裂

萨顿[美国]——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者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一位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果蝇(红眼白眼)——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道尔顿——色盲症的发现

格里菲斯[英国]——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至必修三)

艾弗里[美国]——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威尔金斯——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沃森[美国]和克里克[英国]——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遗传物质复制的假说(半保留复制)。

薛定谔——第一个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一种信息分子,替欻遗传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的科学家。克里克——中心法则的提出

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拉马克——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内因]、适者生存[结果],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现象。——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著名实例] 斯坦利——收割理论[聪明的捕食者]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至必修三)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构成的内环境是稳定的,这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 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集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沃泰默[法国]——囿于定论[不承认体液调节] 斯他林和贝利斯[英国]——促胰液素的发现 巴浦洛夫——近代消化生理学奠基人

肯德尔[美国]——激素调节特点之微量高效[甲状腺激素] 达尔文——植物的向光性——金丝雀虉草——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荷兰]——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此类化学物质与动物激素类似,命名这种物质为生长素。马世骏——治蝗专家、生态专家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至必修三)

高斯——草履虫——S型曲线

篇3:高中生物识记的方法与技巧

一、联想记忆法

记忆的基本规律, 就是对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联想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由海想起鲸;由花想到浇水) , 犹如一个个钓钩一般, 能把记忆着的事物钩钓出来。如:在刚开始学习遗传时, 4种碱基的英文符号与中文名称的对应关系很不容易记忆, 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T是胸腺嘧啶, “扩胸运动”很像“T”;C是胞嘧啶, “C”本身就是拥抱的样子;G是鸟嘌呤, “G”本身很像鸟字;A是腺嘌呤, 可以通过已学过的ATP来帮助记忆。而且“C与G”“T与A”的配对很容易因形态上的相似性而体现其互补关系, 通过这种记忆方式, 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使记忆长久不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趣味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记忆, 可以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 利用谐音、顺口溜、歌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因为生动形象的、内容有趣的材料, 在头脑中留下的记忆保持量, 远远超过内容枯燥乏味的材料。

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期的特征, 可提炼成四句话:

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 (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 , 中期“形定数清赤道板”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位于赤道板) , 后期“点裂为二两极移” (着丝点一分为二向两极移动) , 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 (核膜、核仁出现, 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 细胞板出现) 。

2. 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 可根据谐音编制: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分别指: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 (又叫蛋氨酸) 、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 原核生物的种类:

“放一支细篮子” (即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 。

4. 原肠胚的三个胚层的分化方向可编制成口诀:

“外层感官神经系, 内层两腺两道皮, 其余中层不用记”, 外胚层发育成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及皮肤的表皮, 内胚层发育成肝脏、胰腺、消化道、呼吸道的内表皮, 其余的骨骼、血液、肌肉均由中胚层发育成。

5.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碳氮无生水” (即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植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剂。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两者合起来记忆:糖矿有维机, 葡氨无维血, 谐音是“糖矿有危机, 葡氨无危险。”

6.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可提炼为十字纲要:

“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7. 减数第一次分裂突出六个字:联会、分离、减数。

8. 光合作用的习题中, 在突然减少CO2的供给量或者突然停止光照 (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

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ATP的含量如何变化?编制成口诀是“停止光照三升五降ATP也降”“减少CO2三降五升ATP也升”。

三、数字记忆法

用数字提炼或代码所记材料的概念、内容或过程, 形成简洁流畅的数字序列, 是提高记忆效果的重要方法。

1. 有氧呼吸中, 利用化学反应式加强不同

阶段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记忆, 可提炼为“12312”的数字序列。即: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

反应物反应物反应物产物产物

2. 代谢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变, 可编制成:

“一个反应式, 两个方向, 三个来源, 四个去向”, 即形成“1234”的序列。可解释为一个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式;向左、向右反应两个方向;形成ATP时能量有三个来源 (动物和人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中光能的转化) ;释放的能量用于植物、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有四个方面的实例 (细胞分裂、矿质营养的吸收、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 。

3. DNA的分子结构是五种基本元素, 四种

基本单位, 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组成物质, 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形成一种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这样形成了“54321”的数字序列。

4. DNA的复制过程是“一个场所、两个时期、三个步骤、四个条件”。

一个场所主要是细胞核;两个时期主要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三个步骤是解旋、形成子链、母子链旋转成新DNA分子;四个条件是原料、模板、能量、酶。可提炼成“1234”的数字序列。

5. 原肠胚的结构可归纳为“一孔、两腔、三层”, 即一个胚孔, 囊胚腔和原肠腔, 外、中、内三个胚层。

四、图表记忆法

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多了, 记忆的“仓库”储存难度会加大, 把所记的材料或事物进行提炼、概括、整理, 用表格、网络等有条不紊地存放起来, 可缩减庞杂的内容体积, 系统地突出重点并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增强记忆的效果。

1. 比较表。

高中生物学课程里有很多相反或相近的知识点, 通过比较加强记忆与理解。例如:原核与真核生物的结构比较,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的比较,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等。

2. 步骤图。

将某部分知识条理化后形成步骤清晰的过程图解, 用步骤图解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例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可以简洁表达为以下过程。

又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综合网络图。

3. 概念图。

通过网状结构建立概念与概念的关系图, 以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的理解, 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与染色体相关的概念图。

篇4: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现状与思考

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提问,甚至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的“问题教学法”成为许多学科,包括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同时,广大教师也普遍认为,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就像写字画画,几乎所有人都会写会画,但具有一定水平的字画却不多。因此,就课堂提问发表观点的文献也特别多,甚至有过度泛滥之感。在百度、谷歌等主要搜索引擎输入“提问技巧”“提问艺术”等相关关键词,会出现若干文章甚至专著。随便打开,不乏要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全面性、启发性等“提问原则”的论述,也不乏要选好时、把好度等所谓“提问艺术”的论述。这些论述似乎都说得有理,然而不少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目前高中生物实际课堂提问状况到底如何?教师对于课堂提问问题究竟是如何认识?教师在运用提问技能开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是什么?面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需要哪些切实的改进或优化?对这些问题似乎缺少一个建立在实证调查基础上的系统回答。我近来阅读《教师专业发展》一书第十三章第一节的第二个问题“优化提问”,引发了对自己课堂教学提问的反思,再联系自己的一些听课观感和阅读相关文献,就“生物课堂提问问题”谈几点看法。

2. 反思与调查了解

2.1 听课中教师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分析

为具体了解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我参照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编制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卷”中教师提问部分,在平时交流中采用封闭性和开放性询问相结合的形式,就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提问的行为、提问的认知、对运用提问技能开展教学存在的主要困惑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了解结果主要如下。

2.1.1

关于提问的顺序,教师基本认同“组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回馈”这一顺序。

2.1.2

关于提问的目的,教师基本明确提问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而对教师是否应该使用问题作为一种课堂管理手段,有的教师认为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应该依情境而定。

2.1.3 关于实际课堂提问情况,大部分教师在PPT课件中显示过问题,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在提出的问题中,大部分问题的答案能够直接从教材中找到,也有相当部分不能直接从书中找到,需要学生自己思考整理。在提问的“等待时间”方面教师普遍认识不足,由于教学进度偏紧,在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后很少给学生适当的等待时间。在“正确叫答”方面也有不少教师没有做到提问的随机性,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1.4 关于教师在运用提问开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是:

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对于技术性要求也很高。学生间个体差异大,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兼顾不同水准学生的需要,如果做不到这点,将会导致课堂提问效率低下。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于生成性问题如何处理。很难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高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愿意积极的回答,如何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2 重新认识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需要的课堂提问功能

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参与、合作、自主、探究,它要求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因此,提问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记忆理解程度,而且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探究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结构。换句话说,提问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思考其意义和含义,通过这种方式把学习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提问的出发点是建构一定的知识网络,不是促使学生死记硬背各种信息。

3. 对教师优化课堂提问的几点认识

3.1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样,教师在选择问题时,就要考虑问题的类型,是开放性的问题还是封闭性的问题。另外,问题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2 提出问题后,叫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考虑提问的等候时间。

同时,要给所有的学生同等的机会回答。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把新资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在提问后和学生作出回答以后,能留出至少三秒钟的时间间隔,那么,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资讯以加工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也能够提高师生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类型、学生的实际水准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定具体的等待时间。同时,要遵循提问的随机性,即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宜只点个别学生 (学优生或学困生) ,问题难易不同请不同的学生回答,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不能让问题提出后无人能回答或者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回答,要使问题让优生有思考的余地,让学困生有提高信心的机会。不论回答正确与否,鼓励都是不可少的,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一句“回答有创新”“很好!”“不错!”“角度不错!”的肯定,都可以让学生信心倍增,学习动力十足。教师不宜用提问的方式对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惩罚”,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心理的冲突,客观上会消耗学生的精力与注意力,而且使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动机感到怀疑,实际上起不到好的结果。

3.3 设计问题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时代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学完昆虫性外激素的知识后教师可置疑引导:市场上灭蚊灯的灭蚊效果不尽如人意,总有些蚊子“逍遥法外”,怎样运用昆虫的趋化性和趋光性特点去改造这种灭蚊灯,使其达到理想的功效呢?学完植物的渗透作用和矿质养料的吸收知识后教师可设问:医院为患者进行点滴注射时,为什么通常采用质量浓度为0.9%NaCl溶液作注射液?

3.4 要根据教学目的有层次地将问题细化,启发学生思考。

比如在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时提出这样一组问题: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形成有何不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变化规律有何异同?通过类比,有丝分裂原有旧知识在学生脑海再现,这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会对减数分裂有初步认识。这时可进一步设计以下问题: (1) 如何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 (2) 何谓同源染色体; (3) 四分体阶段有何意义; (4) 卵子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等。

3.5 要注重课后及时反思。

新课程要求我们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或他人的解题过程,要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总结。对问题深入思考,才能解决问题。上完课后,很多时候会发现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因为急于帮学生回答问题,有时回想起来会不那么清晰,可以向学生问询,然后对自己在课堂中的提问作逐一的分析。经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提问艺术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徐良永.谈生物课堂提问的技巧.生物学通报, 1997, (7) .

[3]史爱先.生物课堂应以“活”求创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8) .

[4]余德生.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运用问题教学法初探.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21.

[5]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罗静等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5: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满足与提高, 学生才能高效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的教学用具, 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需求。教师利用动感化的课件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是一种促进。

比如, 在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科学纪录片, 让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进行了解, 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意愿。之后, 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为学生讲解一些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的作用, 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具有更加微观的认识。

2 利用信息技术, 加强重点突出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 会涉及学生很难理解的生命现象以及一些难以用肉眼观察的生化反应。这些知识仅靠教师的单纯讲解是很难明晰的, 而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利用, 则可以使这些过于刻板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对生物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 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出更加完整与清晰的生物知识结构。比如, 在讲解《细胞的增殖》的时候, 利用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进行生物教学课件的制作, 以基础性知识作为背景, 加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出。教师可以将细胞增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解, 利用连续性的图片对细胞增殖的过程进行分析, 形象的图片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调动, 减少对细胞增殖规律的理解难度。

3 利用信息技术, 加强课程复习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上, 教师需要对生物知识进行整体的概括, 理清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在引导之下建立起生物知识网。利用黑板进行知识网络的梳理,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也不利于学生生物复习中注意力的集中。而利用多媒体将其在课堂上进行直接的呈现。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知识网络梳理的时间, 更可以加大高中生物复习课堂的容量, 使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更多的指导。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生物复习课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复习自主性,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知识的呈现,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生物学习不足点进行自主复习。这样的复习课会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也会提高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师, 要正确掌握高中生物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的功能, 将二者进行密切的联系。

摘要: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会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本文对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伟.谈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些思考[J].科学教育, 2006 (01) :39-40.

[2]杨秋红.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浅谈[J].科技信息, 2012 (32) :353.

[3]石永谦.高中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5) :185-186.

[4]韩亮.把握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的切入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8) :85-86.

[5]张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3) :18-19.

篇6:高中生物人名与事迹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课教学涉及大量微观生物的相关内容,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见不到真实可感的画面及动态展示的情况下, 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和把握知识。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抽象性知识点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的授课过程中 , 可以利用网络引擎,搜索到大量的细胞生长、分化、癌变及分化和衰老的图片及动态演示影像资料,然后加以分析筛选,对搜集到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方法,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将细胞分化、癌变及衰老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及特征用图片演示出来进行重点讲解。这样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的情境教学, 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

二、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生物实验过程中, 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 从而有效地优化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这就要求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在实际授课中发挥其辅助性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开动学生大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很多时候,学生对实验认识不清,并未真正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在老师授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导致出现不会操作的情况。最后,导致实验效果不佳。通过信息技术,运用视频教学,把实验的整个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有效掌握实验步骤,从而进行有效的实际操作。

三、构建互动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师生互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在传统教方法中师生互动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利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合作的平台。这样一来,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老师在教学期间,通过形象的视频和图画教学,再加上必要讲解,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消化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为学生间搭建互动平台。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相互间的互动对学生学习而言尤为重要, 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水平,同时取得1+1>2的学习效果。学生间的积极主动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学生在学习植物质壁的分离与复原的知识时, 可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各自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实际锻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速度和正确性有所提高。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新思考

1.课程整合要多关注学生 ,现代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一切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课程整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整合的程度、方式、方法,教师不能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状况,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及时调整课程整合的力度,争取让信息技术在自主性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发挥最好的效果。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人性化, 课程的整合最终要回归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完全脱离学生的课程整合只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课程整合要纳入教师的教学备课活动 , 教师应充分理解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巨大飞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是一种形式和一成不变的模式, 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纳入自己的日常备课工作体系, 同课组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学科整合的集体探讨;勇于尝试和推陈出新,站在学科的前沿为新课程改革增添自己的力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整合是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 要从不断探索和发现中积累经验和结果,在摸索中进步,没有现成、通用的范式。

3.课程整合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随着各科之间的不断交融和渗透,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牵涉其他学科的发展。生物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发展和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他学科的整合情况,及时与各学科教师交流沟通;争取做到与其他学科教学优势互补, 使课程整合不在学科的交叉面上出现断层,影响学生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各学科的课程整合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要吸取其他学科的经验和一些新视点,及时地纳入本学科的课程整合体系。

上一篇:应聘5人小品下一篇:口译礼仪祝辞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