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高中生物教学

2022-09-13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 让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 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 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树立环境意识, 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 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了解我国目前存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五大危机, 而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具体表现为:

(1) 森林植被退化。我国森林面积为12863万公顷, 覆盖率为13.39%, 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3公顷,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2%。

(2) 草地面积严重退化。全国退化面积1.35亿公顷, 占草地面积三分之一, 但每年仍以200多万公顷在增加。

(3) 土地沙化、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七十年代流失面积为1560万公顷, 到2000年已发展到3500多万公顷。

(4) 沙尘暴范围在扩大、频率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5) 土地盐碱化不断加剧, 主要是大水漫灌、大面积开荒种田形成。

(6) 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世界濒危物种中动物740余种, 中国占189种;植物5000余种, 中国就占1000种左右。近百年来, 我国约有10余种野生动物绝迹, 目前近2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7) 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种群数量减少或灭绝, 致使我国种质资源因缩小或消失而丧失了许多遗传基因。

(8) 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环境, 是形成酸雨、黑雨的主要原因。

2 新疆的环境现况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 新疆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2.1.1 干旱是新疆生态环境最基本的特征

新疆处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47mm, 不足全国年平均降水量的1/4。

2.1.2 沙漠、戈壁面积大, 绿洲受其包围、分割, 生存形式严峻

新疆沙漠、戈壁不仅面积大, 且分布很广, 全疆87个县 (市) 中, 有53个县 (市) 辖区内均有沙漠分布。

2.1.3 植被稀疏, 森林覆盖率低, 生态服务功能受到限制

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制约, 新疆广大地区植被所形成的生物保护层不健全且功能微弱, 使地表物质易受风蚀和搬运而形成沙尘暴, 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然而新疆森林的覆盖率仅有1.92%, 严重限制了森林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2.1.4 生态环境脆弱, 抵抗力稳定性差, 且破坏后不易恢复

新疆自然条件恶劣, 山区森林过量采伐, 极容易破坏物种和生态系统在长期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平衡关系的相关性, 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2.2 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1 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 也是世界严重荒漠化地区之一。目前我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约400km2的速度增长, 每年约有66.67hm×1 0 h m农田遭受风沙危害。

2.2.2 盐渍化土壤分布广, 面积大

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使新疆盐碱土分布广、面积大, 不适当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又往往会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制约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工绿洲的健康发展。

2.2.3 草地面积减少、超载和退化现象严重

新疆天然草地面积有5 7 2 5.8 8 h m×10hm, 占全疆国土面积的34.44%, 是自治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新疆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地面积减少、超载和退化现象严重, 已成为当前新疆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1995~2000年间, 新疆草地面积仍以每年13.76hm×10hm的速度在缩减。然而, 新疆的牲畜头数却迅速增长, 新疆草地的超载率1999年高达47.49%, 而且近几年牲畜头数的迅速增长趋势还在加剧。

2.2.4 荒漠河岸林和灌木林面积减少, 资源植物破坏严重

由于无节制的樵采、无计划的开垦, 多年来对甘草、麻黄、内苁蓉、贝母等药用植物的大量采挖, 不仅使资源储量迅速减少, 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2.2.5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目前, 威胁新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其致危速率, 仍在有增无减!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及认识的局限则是最重要的。

目前, 新疆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动物有83种, 约占全国濒危动物种数的15.4%。其中列入极危的动物24种, 新疆虎、野马、赛加羚羊在野外已经绝迹, 新疆大头鱼的生存亦濒临灭绝。

综上所述, 我认为兴办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 特别是培养发展经济的实用性人才, 生物学是与社会发展, 生存现状, 环境科学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 作为新形式势下的生物教师, 很长时间以来, 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向学生传授各项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及时向学生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积极渗透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观点。在讲授“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学中, 要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观点, 讲清讲透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理论知识, 并运用生物学中的一些实例和学生收集的资料, 进行讨论, 结合实际, 让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生物现状有清醒明确的认识, 对新疆这块神奇美丽而又脆弱的土地更加热爱。从而加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对家乡的热爱, 增强环保意识, 参与意识。

注重挖掘教材, 渗透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促使学生形成资源枯竭的危机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并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理想, 争取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尽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生物与环境》及《人与生物圈》这些章节, 我增加了以上全国及新疆生态环境的教学内容。并充分认识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 不仅因其在生物高考中赋分比值、出题率有所增加而彰显其重要性, 同时还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如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温室效应、西部大开发的环境问题、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酸雨的形成等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未来新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我们应该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关心与人们友好相处的各种生物, 关心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关注如何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注生命科学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文明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我深深的意识到改善新疆生态环境, 促进新疆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生存繁衍, 新疆的教师和学生都肩负着应有的历史责任。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特别是新疆的环境现况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并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 探析教学实践方式方法, 阐述了改善新疆生态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和民族生存繁衍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现状,环保教育,生物教学,课堂渗透

上一篇:正当法律程序与警察行政权的行使下一篇:谈《电子电路》实践教学中职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