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米字格作品

2024-06-21

硬笔书法米字格作品(通用11篇)

篇1:硬笔书法米字格作品

万 冬 齐 丁 百 说 朋 春 话 高 你 红 花 们 绿 草

爷 岁的节 亲

多 知 声 处 忙 首 眠 村 居洗 扫 父 认 真 母 爸 关 完 全 写 家 看 画 兴 着 笑 会 妈 午 放 奶 合 收 女 气 去 太 早 亮 和 千 秀 语 李 香 听 连 定 唱 远 向 以 更 意 后 主 总 先 赶 明 干 起 净 同 专 级 工 才 队

篇2:硬笔书法米字格作品

是百分,加百--爱迪有路勤苦作舟如逆水。如果存高远

恒海日 雨绵还文洋事天夹里是张春李泽今日气晴雪 的水有的花 昱 毕 阴。

之九分之生 为径。行舟是玫—诸

十九的一的灵,学海,不进瑰 葛亮 一难少最的一之一一三男勤迟莫空知寸买壮严浪年计日朝更儿学—等悲己光寸不重费之在为被灯读早颜闲切天阴光努的—计于师蛇火书,真,—涯一寸金阴。--力老大浪费就布封 在于春晨—萧终生为咬十年五更鸡时。黑白发方卿

白了少岳飞 若比邻,朱徒是寸光熹 伤悲 时间日,一绎 友 怕井,正发不悔读

绳 是知书

篇3:漫谈书法作品的欣赏

关键词:漫谈,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他是与书法创作取反方向的思维过程。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 组字而成篇, 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法欣赏与品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 再审视它的章法, 剖析它的结字、用笔、书作的意向以及墨色的韵味, 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事物, 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 进而领会出作品的美之所在。因此, 书法的欣赏与品评的过程, 是欣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中国汉文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 就含有一种朴素的因素, 因为它是从“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观鸟兽蹄远之迹, 山川天象之形而产生的。对于一件书法作品的赏识和评价, 常常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不尽相同, 而且由于各人的艺术素养不一, 经历、爱好存在差异, 对一件作品的感悟, 也不可能一样。尚雄伟刚健者偏重颜真卿, 不一定见赏赵孟頫、董其昌的秀丽婉媚;尚古拙淳朴者偏重甲骨文、金文篆籀, 不一定爱好魏碑的险绝峻峭。

书法欣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总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拟从布白、笔法、墨法、情趣诸方面来谈谈如何力求客观鉴赏一幅书法作品。

一、布白

一件书法作品, 最先映入观赏者眼帘的, 是其整体章法布局, 即布白。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结字即字的结构。元赵松雪 (赵孟頫) 云:“用笔千古不易, 结字因时相传, ”说明字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着的, 如欧阳询结字严谨险劲, 颜真卿结字宽博丰腴。楷书结字要求有“法度”, 须“势连”, 它常常借助笔画间的相互呼应来表现, 恰如行草中的牵引, 只不过楷书的牵引是点画之间的空间动作。行草用笔要“流而畅, 转而圆”, 结字求“简而动”。行草书法作品常常靠改变草法以及牵引线条的取舍处理, 组成不同的结构形式。董其昌、王宠的草书牵引少, 明快洗炼;傅山、王铎的草书牵引多, 气势跌宕, 交错有致。

行气, 即字与字, 行与行之间的连贯呼应。非字无以成行, 非行无以成篇。字之变如生命, 行之变如灵魂, 字与行如阴阳相生, 密不可分。一幅作品以笔势连绵, 气脉畅通, 若行云流水, 自然成文为妙品, 其典型代表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皆秒造自然, 意趣天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之所以位列于诸多行书之后, 因其行气不畅之故。

章法即整幅作品的黑白分布情况。优秀的行草作品能使人感到若卧游鱼九曲黄河、万里长江;同样, 错落有致的楷篆或隶书作品也会使人感到心境开阔, 临之惊觉“山高水深斯人不出。”从历代传本来看, 书法的分行布白, 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疏朗取胜, 看去犹如疏星朗月, 即字距或行距排的比较宽舒, 从容不迫, 如欧阳询的《梦祭帖》, 杨凝式的《韭花帖》以及董其昌诸作等等。第二种是以缜密为宗, 字距行距皆为紧凑。字与字, 行与行互换交错, 若群仙赴会, 接踵摩肩, 或如乱石铺街, 大小相抱, 错而不乱, 如黄山谷的《诸上座帖》, 郑板桥、毛泽东的作品皆属此类。第三种, 不疏不密。或字距较密而行距较疏, 或字距稍疏而行距较密。如王献之的《中秋帖》, 赵佶的《千字文》等。

布白之中, 行气最重要。作品各要素间须互相关照, 顾盼有情, 有收有放, 张弛适度, 大小交错, 疏可走马, 密不容针。前人有云:“古之写字, 有如作文, 有字法, 有章法, 有篇法, 有终篇结构, 首尾呼应。故羲之能为一笔书, 谓《兰亭序》自‘永’字至‘文’字, 笔意顾盼, 朝向偃仰, 阴阳起伏, 笔笔不断, 人不能也。”快哉斯言!

二、笔法

书法作品的行文布白, 首先给欣赏者以表象的感觉, 或疏朗或纵逸, 或静穆或含蕴, 要深入探寻作品的内涵, 必须进一步观其字法笔法功夫, 自古善书者皆工笔法。蔡邕《九势》:“藏头护尾, 力在字中, 下笔用力, 肌肤之丽。”一般说来, 笔法的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笔法丰富。通常来讲, 篆书以圆笔为主, 汉隶、魏碑以方笔为主, 楷书多藏锋, 行草兼而有之。清代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诸家以隶法作篆, 当今上海韩天衡以草法作篆, 黄石陈新亚以碑法作章草, 都是为了丰富笔法。“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中二十几个“之”字无一相同, 除了字体上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笔法的变化。

中侧互用。自古作书以中锋为主, 侧锋为辅取其势, 中侧并用, 方为上乘。中锋笔法圆润, 元气内含, 侧锋笔法锋端峻挺, 精神外露。

节奏强烈。书法线条的抑扬顿挫, 轻重徐疾, 恰如音乐的旋律。以傅山草书作品为例, 其意态奔放, 笔势超迈, 线条“导之则泉注, 顿止则山安”, 峰回路转, 不可端倪。用笔丰富于节奏变化, 可令人深悟“行到水穿处, 坐看云起时”的艺术趣味。书法线条的形式美因素是变化无穷的。

一般来说, 湿度较大的润笔能给人以浑厚的感觉, 而湿度较小的枯笔能令人感到苍劲, 圆笔能令人感到温柔, 而方笔使人感到俊俏;直笔使人感到劲挺, 曲笔委婉, 向上弯曲倔强, 而向下弯曲的笔蕴藉。粗线条凝重, 细线条飘逸, 长线奔放, 短画含蓄, 中锋敛笔骨力铮铮, 中锋铺毫线条血肉丰满。

笔法与结字的巧妙结合, 互相渗透往往是形成书家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王羲之用笔内偃, 直入蔡邑, 纵肆不羁;王献之用笔外拓, 妙接李斯, 清贵华滋;欧阳询笔法方整, 纵敛严谨;褚遂良笔意劲秀, 圆润姸丽;颜真卿笔势雄健, 峻势磅礴。至宋之苏、黄、米、蔡各家, 都是不拘一格, 各有千秋。苏东坡笔圆韵胜, 自足不媚, 气象阔大;黄山谷笔势纵横, 内敛外舒, 豪放跌宕;米襄阳最善用笔, 自谓“八面出锋”, 溢丽痛快, 多用侧势。元赵孟頫笔法娴熟, 圆转通达。明祝枝山用笔斩截干脆, 险绝峻峭, 文征明笔势清矍, 微妙精工, 王铎笔挟风雷, 惊波翻澜。到了清代的刘石庵, 郑板桥、邓石如、何绍基等, 都吸取了历代名家碑帖的笔法, 博采众长, 取精用宏;在结构上穷极变化, 锐意创新, 纵横涵泳, 各具气象。

三、墨法

墨法与笔法相辅相成, 笔飘则墨浮, 笔涩则墨沉。不同书家用墨的习惯不同, 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大不相同。赵孟頫笔笔圆润, 浓墨富丽;董其昌时有渴笔, 淡墨清雅, 一润一干, 犹如“润含春雨, 干裂秋风”, 清刘墉善用浓墨, 王文治喜用淡墨, 世有“浓墨宰相, 淡黑探花”之称。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 在一幅作品中能起很直接的作用, 运用得好, 往往使作品的韵味更足。当代“草圣”林散之老人每每作字, 先蘸水, 后掭墨, 力运笔端, 墨注纸上, 水墨交融, 渗化烟散, 浓淡相交, 有天成之感。

四、情趣

情趣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称某书浑雄, 或曰质朴, 或曰秀逸, 是指风韵。称某书“书卷气”, 或曰“金石气”, 或曰“山林气”, 或曰“市侩气”, 是指格调。杨雄说“书为心画”, 从某种意义上讲, “书”是书者精神境界的外化, 与其人的情感、性格、修养都密切相关, 这是掩饰不住、伪装不了的。

南齐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 神采为上, 形质次之, 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传之后世。”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 形神俱备, 欣赏者要从领会其体势中, 捕捉情趣。如《兰亭序》从文字到笔墨, 都洋溢着畅快之情, 《黄州寒食诗》则与之相反, 从文字到笔墨都流出压抑沉闷的心绪;《祭侄稿》则是在交织国难家仇的极度悲伤时一蹴而就的, 所以欣赏者能从中领略到悲壮美。

书法之为艺术则正因为它能够潜移默化的陶冶性灵而有不可言妙的美学价值, 如林散之的草书, 偃仰欹侧, 烟卷云舒, 实是众美毕呈, 无愧当代“草圣”之称。以上是从书法作品本身来谈书法欣赏, 与此同时, 欣赏者也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 有书法实践体会。没有读过碑帖, 没有拿过毛笔的人, 是无法进行欣赏活动的。

2. 具备一定书法理论知识。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碑帖、书法史、书论及文字学方面的知识, 这样欣赏作品时便可追根溯源,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篇4:书法作品 油画作品

陈荣昌工于书法,自始即摹颜真卿、钱澧,晚更变而学米芾,学龙门十九品。其仿顏书孔明庙古柏行,草书飞动,号为杰作。卒年七十六。门人私谥文贞。著有虚斋诗集文集、桐村骈文、滇诗拾遗评选、剑南诗钞、东游日记、老易通、桐村词、明夷子等数十种。

藏品名称:陈荣昌书法

收藏者:李刚

注:排序为6040-6041-6046-6052

为从右到左排列

作者简介:李曼峰,1913年出生于中国广州,幼年时移居新加坡,后到印尼,著名画家。李曼峰是东南亚的先驱画家,他对“南洋画风”有着重要贡献和影响。他曾在多个国家生活和创作,早年在新加坡接受教育,后来在印尼居住并成名,晚年重回新加坡居住,1988年病逝于新加坡。

李曼峰精通中西画法,创作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题材多样,从人物风情画到动植物画都有涉及。曾到新加坡、荷兰学画,被苏加诺总统聘为总统府顾问画师和藏画主管,主编大型画册《苏加诺总统藏画集》。1955年4月他曾率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广州展出其在中国旅行写生的作品。李曼峰逝世后,其作品一直为世人称颂,并受众多收藏家追捧。近几年,李曼峰的油画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每幅为十万美金左右。

作品名称:《相爱》

篇5:硬笔书法田字格空白用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篇6:刘宪中书法作品选登

刘宪中,字公,号桂花村散人,大河流。1953年生,河南许昌人。东汉书法家刘德昇后人。运用“刘公体”新体系书法写出30米长卷《千字文》,及行、草、隶、篆四体《千字文》。出版有诗词、散文、文论若干。

现任中国书画研究艺术委员。翰英楼诗、书、画创作交流中心主任,艺术总监,中国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兼颍川刘德昇书画传承院院长,衙南印社社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楹联协会会员,国家美协。书协会员。

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百杰艺术家”与中国书画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授予的“2005年中国书画名家”及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授予的“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及中国艺术家协会和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家协会授予的2005年“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篇7:硬笔书法米字格作品

校外书法美术教师作品展

保定市满城区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 臧晓民

河北省满城中学高级教师,任美术书法课

中国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会员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2015年5月荣获河北省书法教育名师称号 ,多次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书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等报刊上发表,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作品收录出版多部;并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 林继森

海内外书画研究会理事

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河北艺术研究会理事、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承德市硬笔书法副主席、美协理事

全国优秀美术指导教师金奖获得者

中国国学研究会、北京五月魂文化机构联合授予“文化艺术最高成就奖金奖”

2015年获得文化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会员会颁发的“全国校园时代金奖和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连续四年获得河北省校外教育”指导教师一等奖

作品《迎春图》获全国美术大赛金奖

校外书法美术教师作品展河北省新乐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 李占宾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

新乐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曾荣获石家庄市青年教师素质赛美术组二等奖、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软笔组一等奖、庆国庆喜迎十八大书法绘画组一等奖、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师组一等奖、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等

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书法绘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邯郸市曲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美术教师 阴石磊

2008年毕业于石家庄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归航》在毕业作品展中作为留校作品

篇8:彭酉滨书法作品选

彭酉滨, 男, 生于1944年8月, 湖南汨罗人, 中共党员。从事教育工作50年。曾任中学语文教师, 湖南省教育厅处长, 湖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副主任督学, 国家督学, 国家督导团特聘专家, 中国教育督导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书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 湖南名人书画馆馆员。先后出版毛笔行书《古代名联、格言》《唐宋绝句一百首》《钢笔书法教程》《彭酉滨书法集》等多本书法作品;参加全国性书法比赛先后获金奖、特等奖、卓越成就奖等共16次。其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湖南名人书画报》《中国教育督导》《华人论坛》《人民美术》《湖南教育》等报刊发表, 并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展 (含港、台) 和日本、欧洲展出;中央教育电视台、天津卫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曾报道其书法展;《当代中国书画家金奖作品集》《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展作品集》等十几部大型书画典籍收录了其书法作品, 并介绍其艺术成就。中国书画研究会、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会授予其“中国书法艺术领军人物”称号。

篇9:带禅意的书法理论与书法作品

他,江西省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养空法师也是一位僧人。平日里,他除了坐堂讲经、著书立说和从事日常性教务工作之外,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进行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创作,因此而被人们称之为当代“僧侣书法家”。

最近,他从多年来创作的大量书法作品中选取佳作108幅编撰了一部以中国传统书法为表现形式,以佛教经论、禅宗偈语注释为主要内容的书著——《莲华妙笔——养空法师禅意书法作品释义》,受到宗教界、出版界、书画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养空法师习书、创作过程和对书法的感悟入手对这部书著进行必要的解读,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著者的真实意图。

崇尚艺术“命题”创作

养空法师本姓邵,名继明,1961年出生在江西景德镇一个公职人员的家庭。他自幼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对诗、词、歌、赋及琴、棋、书、画可谓无所不能。十九岁那年,当时还在景德镇念高中的他,与省内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梁光先生邂逅,开始走上书法艺术创作的道路。以后,他专程前往江苏无锡书法艺术学院深造,受到朱海良、辛济仁等先生的青睐。1991年,他从江苏无锡书法艺术学院毕业后,曾任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书法讲师,并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赛。出家以还,他曾一度作为侍者,跟随一诚大和尚抄经、诵经;讲经、说法……大和尚去北京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职之前,特意将他安排到被世人看着“清水衙门”的省佛教协会,从事全省佛教教务工作。

起初,他曾以抄写经文,摘录禅句为乐事,为此用去了一刀又一刀的宣纸。后来,他见有友人与居士向他索要作品,则干脆作起了分送经文法语的善事……去年,有人向他提议说:你何不将自己所抄经卷汇编成册,再将它们分发出去,以遂自己的弘法之志呢!他一听,颇觉有理。于是请来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范坚先生为他题词、作序,出版了一部《养空法师书法》集。

一日,我专程前往省佛协拜会养空法师,并与他谈起有关于“命题”创作的问题。记得当时,他拿出那部《养空法师书法》对我说:“你所说的‘命题’,是指书法作品的题材与内容吧?我以为,就“命题”本身而言,它有被动与主动之分:所谓被动命题,是指他人给你出一个题目,让你围绕它去做文章;而主动命题则不同,它是指自己给自己订立题日,自觉地去完成自己的主张……我的这些书法作品,无一不是以佛陀的法语、法学作为题材;也可以说无一不是一種主动命题的结果。”

听他如此一说,我不由自主拿起他的那部书法集翻阅了起来……翻着,翻着,一个独坐灯前,孜孜不倦地抄写法语、禅句,并毫不吝啬地将它们赠与众人的僧人形象映入我的脑际,使我不由想起范坚先生在书序《般若心灯照,笔点莲花开》中的一段话来:我与法师的交往,感悟颇深的一是他的禅心修为;二是他的慈悲胸怀……试想,作为一个出家人,他如果有任何被强迫之感,哪能耐得了那种寂寞、吃得了那份苦楚?而作为一个书法家,在他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不是想着在给予他人快乐的同时,为自己寻找一份享受,而是由人牵着鼻子给你以你本不熟悉、甚至本不欢喜的“命题”去做文章,那将又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如果一定要追究养空法师与其他书法家在所谓“命题”创作方面有何区别的话。我想,作为一个不被任何功名、利益驱动的僧人,能够自觉地将弘扬自己所钟爱和熟知的佛教、佛法作为自己的命题指向,并自由自在地将它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之中,这便是他与其他人之间的一个最大的区别。

随缘放旷自然天成

养空法师早期的书法作品以短句为主。其如《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用笔厚重古拙,极俱禅意;又如《大慈大悲》(四字),充分体现了他的慈悲情怀,非世俗感情可比。后来,他开始把节选经文、摘抄偈诵作为书法创作的主体,由此形成了诸多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他的斗方《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和横幅《是事何因缘》等,统属此列。

最近,我又一次来到养空法师的办公室,并就有关书法的一些技法,如运笔、章法及行法等问题与之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这一次,他没有再提起他的那部《养空法师书法》集,而是从橱柜里拿出了一摞上面明显留有墨香的书作对我说:“这是我新近的作品……”

“哟,这么多!”我说。

“多麽?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呢。”看来,养空法师最近又有不少新的作品问世。

“也不知为什么,最近我是越写越想写,越写越有感觉……”

“不会是又一次的‘开悟’吧。”我半开玩笑地打趣道。

“开悟不开悟可另当别论。不过,现在我提笔写字,还真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感觉呢!”

“怎么不同以往呢?”我急切地问道。

他指着刚才拿起的那幅字对我说:“你看这幅……”

我凑过身去一看,开始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感觉。“来,还是让我从电脑中调出来,放大了给你看吧。

他很快打开电脑,调出了那幅字的幻灯片,并放大了其中的一个“气”字对我说:“你看看这幅《气吞山河》的“气”字……”待我再细细一看,倒还真的看出了一点门道来:只见这个“气”字,气度非凡。其中,枯中带湿,浓里见淡,正合中国书画“墨分五色”之说。尤其是收笔的那一弯勾,犹如一巨龙摆尾,大有风卷残云之势……“你再看这幅对联!”养空法师从电脑中调出另一幅对联说:“你注意看这个‘底’字的这一弯勾和这一……”

当我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他用“绞笔”书写出的那一笔时,我着实有些惊呆啦:从这个“底”字的那一竖下来,到用一个弯勾推将上去,直至收尾的那一捺,基本是一推到底、一气呵成的。与其他人的推笔有所不同的是,他这往上一推,竟连续使用了三次转锋,并形成了三个转折,包括由推出的一“点”和带出的一“捺”,最终达到了象一条当空飘舞的彩带一般的特殊效果……

“这不会是你刻意追求的结果吧?”我有些疑惑地问。

“不,绝对不是!它是我所意想不到的。”他坚定地回答说。

啊,什么是“自然天成”?这便是自然天成吧。当一个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既能够不为“命题”所累,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调动平日养成的功夫与功力,往往是会得到他想也不曾想到的惊人效果。

所谓“功到自然成”,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澄清妄想任性逍遥

其实,命题创作也好,自然天成也罢,它们对于养空法师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在他看来: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禅”;自内照而不动心为“定”;只有“禅定”才能以智慧而照见事理,达到静观世界的意境。

那么他的这些思绪、情结,是从何而来,与书法艺术有何必然的联系呢?

nlc202309030434

30年前,养空法师涉足书法领域之后,一度进入对书法痴迷的程度:前往无锡书法艺术学院深造五年归来,他曾经将自己关在自家的小阁楼上,三年不曾下得楼梯一步……三年中,他所用去的报纸、毛边纸和一切能够供他书写的纸加在一起,可以堆满他家所在的那栋小楼……按照他当时的想法:只要肯下工夫,不怕成不了大器。但经过一番折腾之后,他突然感到这样下去不会有很大成就,甚至觉得有可能误入一条“死胡洞”……

某一天,他从佛陀的智慧中翻然醒悟:原来,艺术作为世间万法中的一个小道,已然离不开佛陀的智慧,只有从真实智慧的空性中才能显现一切万有;追求解脱成就圆满的智慧,才是人生的最终日的……于是,他毅然放棄了他的笔墨生涯,健步走进了清净庄严的寺院,剃度做了一个僧人。不仅如此,为从佛教中得到智慧、求得解脱,他还曾把自己关进禅堂,试图采取“止语”一年的方式抛弃一切凡心杂念……

一次,寺中一位知道他身世的师兄突然叫住他说:“嗨,书法家,帮写两个字吧!”

许多年不曾提笔的他一听,不觉心里一阵高兴,二话没说,立即应允了下来。谁知师兄让他写的,竟然是厕所的“男”、“女”二字。当时,他象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从头一直凉到了心底。但过后细细一想,却从中顿悟出一个道理:什么书法家?这只不过是一种境界而已;当你执着于它,或者说在乎于它的时候,你会认为书写“男”、“女”二字,是对你的一种侮辱,甚至看成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而当你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即不再执着于它时,你就会心若止水,怎么也不会为它所动心……以后,其他人包括一诚大和尚在内,谁叫他写字,他始终抱定的都是这样一种平常心。

“真的,你可以把我的这些书作看成是‘书法作品’,但你不要以为我这是在搞什么艺术创作,更不要把你对我的这些作品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加以评述……其实,你所看到的这些笔法和作品,都是我在不经意问得到的一种收获,或者说是我当下的一种“意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了和追求得到的,而是属于一种‘神来之笔’。为此,我始终认为:书法之妙在于形神兼备。其中,形者为相,神者为性;性者为体,体者空性也。学书之人,当从形入,入形方可入意;心静方能着意;意定方能贯气;气立方可通神。凡学书之人,能着意立气方合道中之理……”

大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感悟,加上已经积累了大量书法作品吧,养空法师决定要编撰一部既有书法作品,又带佛理禅意的书著。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在将中国传统书法的真谛告白于天下的同时,将充满智慧之光的普陀之说广布于人世。

至此,我想起了《金刚经》中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养空法师,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位普通的僧侣,就是这样抱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立足于世间的。而他淌漾于中国书法领域的一切修为则显示出他在对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却是以一种“出世”的观点“为人”、用一种“入世”态度“处事”的。他对中国书道所产生的种种感悟,应该算作是中国当代一个僧侣书法家,通过自己多年的苦修所产生的一种“带禅意的书法理论”。

篇10:李秀连书法作品赏析

他,是一位有近二十年基层检察长工作经历的“老检察”。他,辗转于四个基层检察院,其中两个基层院获“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他,高擎反腐利剑,始终坚持站在办案第一线。他,人生讲求“动静结合、动中有静、以字养心”。七十年代初,他在河北大学学习期间,师从我国著名书法大师黄绮先生,对黄绮先生“迈世风骨、通幽自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十年来笔耕不辍、孜孜探求书法真谛,融就其豁达刚毅的品性。他,常常结合每位干警的性格特点,以书法形式给每位干警心寄一语,或激励、或警示,丰富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他就是“全国模范检察官”——邯郸市复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秀连。

篇11:张本成作品简介及其书法作品欣赏

张本成,号玉泉居士,男,1965年生,山东费县人。政协第八届、第九届费县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院士,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县老年书画协会理事,费县书画艺友协会副会长,北京华夏诗联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记者。书法从晋唐入手,先学二王,后习欧体小楷,行草书,涉猎赵孟頫、米芾、王殉等诸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国画长于写意花鸟。

在“书堂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典》;在“百年千幅”全国书法大展中荣获优秀奖,作品入编《中国学者墨迹选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汇源杯”全国中老年书画名家精品展中获优秀奖,入编由李瑞环主席题名的《祖国颂》一书;在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赛中,获金奖,入编《盛世中华·全国书画名家大辞典》;在“车租奚仲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入编《“车租奚仲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获奖作品集》。作品入选“晋商银行杯”全国名家书画大展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老年书画名家邀请大展中获一等奖,被授予“中华传承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张成通联

电话:18265910576

地址:山东省费县文化路126号1楼1单元401室

QQ:1061501666

上一篇: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下一篇:关于化妆师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