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2024-06-22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通用14篇)

篇1: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

1、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

压强

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物理意义

物体表面所承受的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力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

F=pS

P=F/S

单位

牛顿(牛)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m2)

大小

有的情况下与物重有关,一般情况下与物重无关

不但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液体对容器底部

F=pS

P=ρ液gh (h:容器中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3、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重、难点剖析

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公式p=ρgh的物理意义:p=ρgh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公式p=ρgh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p=ρgh,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F/S=G/S=mg/S=ρgSh/S=ρgh。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ρgh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容器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ρgh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公式p=ρgh和P=F/S的区别和联系: 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ρgh是通过公式P=F/S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推导出来的,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压强。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表现出另一特点:液体不但对容器底有压强而且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侧壁某一点受到的压强与同深度的液体的压强是相等的,同样利用公式p=ρgh可以计算出该处受到的压强大小。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导致上下两个表面的气体的流速不同,从而造成了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不同,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同向航行的两军舰艇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而不能靠得太近。列车高速行驶时,行人和车辆应该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篇2: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GF+GG – FF-G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

22S:米(m)。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

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

4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Pa。它表示:人站立时,4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

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

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三、连通器和帕斯卡原理

1、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四、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5(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

E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Pa

52标准大气压=2.02×10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

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

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

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

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篇3: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初探

1.压力和重力相混淆。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学中,在引入压强的时候,总是从平面受到物体的竖直力开始,这就使得学生在认识压强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压力就是重力的认知情况。此外,在对于实例进行分析时,没有和重力的特点进行对比,使得学生对于压力的认知比较模糊,进而把压力的概念重叠到重力上去。

2.压强和压力相混淆。很多学生在学习压强的时候,因为压强的抽象性,不能直接的对其进行测量,因此往往把一些压强方面的问题解释成压力的问题。压强和压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压强的高低不但取决于压力的数值,而且还和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有关系。但是一些学生在这方面认识不足,误以为压力的数值就决定了压强的大小,从而造成了压强和压力的混淆。

二、加强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的策略

1.淡化重力和压力的关系。在实际的物理压强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从平面受到物体的平面力方面开始引入压力的概念,比如手按在墙上等,尽量避免用竖直力举压力的实例。同时在引入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实例的受力分析详细地画在黑板上,并注重标记垂直方向。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受力分析图,并总结出各个图中的受力的相同之处,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压力的概念。然后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给学生展示压力的产生过程,并在学生画压力的受力分析图时,要求他们画出压力的作用点以及其他详细内容,从而强化学生心中对于压力的认识。此外,由于整个压力的引入和教导过程,没有涉及到重力,因此就能从根源上把重力和压力分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压力。

2.改进教学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压强知识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潜在资源,即让学生对课本上的例图进行压力的受力分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阐述受力分析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并基于此讲述压力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应该构建一个斜面受力的实例,让学生在画出压力的同时,也画出重力,让他们比较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压力的认知。

3.做好压力向压强的过渡工作。鉴于学生在压强方面的认知问题,教师在压力向压强方面过渡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来辅助学生正确地认知压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制定一个集体实验和学生的自我实验。对于集体实验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用铅笔扎气球等类似的实验。在进行实验以前,先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比如用铅笔去扎气球,气球会发生什么情况等。在引入压力的概念以后,学生通常就会认为压力越大,气球就越容易爆炸。对于这种情况,相关的教师不应该立即给予否定,应该找几个学生上台亲自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继而让全体同学就刚才的操作过程进行热烈的讨论,分析气球最容易爆时铅笔的扎法。然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尖的一端更容易使气球发生爆炸的实际情况。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思考,在此时根据气球发生爆炸的实例来定义压强的概念,并阐述压强是由压力和受力时的接触面积综合决定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比较压强和压力的区别,彻底区分两者的概念。对于学生的自我实验,主要是为了巩固压强在学生心中的认知而进行的。学生实验应该尽量简单明了,方便学生理解,比如让学生用手按铅笔的两端等。这时候学生就会明显感受到尖的一段手指更疼,但是此时两端的压力却都是一样的,从而引发学生心中的思考,巩固压强在他们心中的认知。

4.强化学生对于压强的理性认知。当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对压强有了初步的认知时,还应该通过相应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于压强的理性认知。在这之中,小方桌和砂箱实验是一定不能缺少的。目前新版的人教教材对于这个实验做了一定的删减,但为了完整体现实验的成效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缺失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尽量把图示实验转变成整体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压强有更好的认知。此外,在得出压强公式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以前做过的压强实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清压强和压力的区别。同时也应该充分挖掘书本的潜在资源,即对于书本上的计算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对其进行计算方面,还应该让他们对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从而分析大象和演员对地面的不同压强和压力,完善学生心中对压强的认知。

5.完善学生心中的压强知识。在压强教学的后期,教师应该通过手握鸡蛋等类似的实验,向学生阐述物体可以受到很大的压力,但不能受到很大压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实验中对于压强有更深的认知,进而完善他们的压强知识。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也会增加新的内容。而压强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未来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综上结合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增强压强教学的策略,给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带来了指导性的建议。但由于不同学校物理压强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相应的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压强教学的策略,促进整个物理教学的成效性。不仅仅是在压强教学方面,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也应该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其他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工作的不足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而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摘要:初中物理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此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兴趣激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初中物理有一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理压强的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掌握,进而增大了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妨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物理知识,最终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物理压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结合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的现状,对加强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的策略进行科学的探究,给初中物理压强的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朝忠.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

篇4: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初探

【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策略分析

一、压强的基本内涵

压强,什么是压强,压强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许多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什么是压强。 压力是物理受力产生的效果,施力越大,产生的作用效果就越强烈。一个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我收到的面积的比值就是压强。压强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破坏。所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压强的概念才能让他们学好以后的课程,比如大气压强,摩擦等。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压强这个概念,就需要物理教师结合教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所以怎么去更好的理解压强的概念,就需要师生之间共同的努力去完成。

二、初中物理压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压力和重力相混淆

很多学校在引入压强物理教学过程时,往往都是从平面受到物体的垂直力开始进行教授的,这就造成学生在认识物理压强的时候,会产生压力就是重力的错误认知。此外,在实践活动分析时,也没有将压力和重力的特点进行对比,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对压力的认知比较混乱,错把压力的概念放到重力上面去。

2.压强和压力相混淆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压强的时候,都会因为压强抽象性,不能对其进行直接的测量,故会把一些压强方面的问题误解为是压力方面的问题。而压强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判断压强的高低,不但取决于压力的数值,而且还要考虑到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关系。但是因为一些学生对压强不能正确的认知,所以造成他们误以为压力的数值就是取决于压强大小的原因,从而造成了学生混淆对压强和压力认知的混淆。

三、提高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的策略

1.淡化重力和压力的关系

在实际的物理压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引入压力概念的方式,应该注意从平面收到物体的平面力方面进行入手。例如,把手按在墙上等,尽量的避免用竖直力作为列举压力的实例。同时在引入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把每一个实例的受力详细图画在黑板上,并且把垂直方向标记出来。然后让学生们认真的观察教师画的受力分析图,并要求学生们总结出每个图中受力的相同点,让学生们自己概括出压力的概念。

2.改进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物理压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上存在的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例图进行压力的受力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述受力分析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应该进行一个斜面受力的实例,让学生在画图时不但可以画出压力,还可以画出重力,这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区分压力和重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对压力的认知。

3.做好有压力向压强过渡的重要环节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压强方面认知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讲授压力向强过度的重要环节时,一定要利用科学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压强。例如,用铅笔去扎气球,气球会发成什么样的状况等。在引入压力概念以后,往往学生会认为压力越大,气球就很容易爆炸。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立即否定学生的疑问,而是应该找几个学生上台亲自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然后让全班根据刚才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讨论。分析气球被铅笔扎时最容易爆炸的扎法。再由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铅笔越尖,气球越容易爆炸的事实。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据实验来定义压强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们比较压强和压力的区别,更加认清压强和压力是不同的概念。

4.完善学生心中的压强知识

在压强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完善学生心中对压强的认知。比如,手握鸡蛋等,这个小实验可以告诉同学们物体可以受到很大的压力,但不可以受到很大的压强。学生通过实验对压强的认知会更加完善。

四、结语

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社会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初中物理教学也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学校物理压强教学存在着不同的实际情况,所以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特点,进一步的改善压强教学的策略。同时也应该对物理教学的其他内容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针对自己工作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并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朝忠,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

篇5: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经典习题总结

1、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帖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2、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4、(2011•咸宁)把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如果使劲吹一下它的下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B、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C、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D、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例

5、在月球表面,仍能够飞行的运输工具是()A、直升飞机

B、客机 C、热气球

D、火箭 例

6、关于飞机升力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高速起飞时的惯性力 B、飞机的升力是由于发动机的动力产生的

C、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D、飞机的升力是空气对机翼下方的压力与上方的压力差 例

7、(2010•杭州)下列实验现象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纸片会靠拢,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乙图中,滚摆上升时,滚摆的势能转化为滚摆的动能 C、丙图中,右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指受到的压力更大

例8、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 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 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 例

9、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

10、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例

11、登上梵净山顶,感受到独特的自然风光时,可能会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应,这是由于在海拔高的山上大气压 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而引起的高山反应,一名50kg重的游客攀越了1 200米的高度,则他对自己做了 _________ 焦耳的功.登山过程中人相对于背上的登山包是 _________ 的. 例

12、(2008•宁波)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所示.

(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球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2)如果气球变化模拟宇宙演变,本活动使小利体验到宇宙的 _________ 没有中心. 例

13、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__________.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 ____.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例

14、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的实验示意图.(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 __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__。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力压气球,气球会爆破;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曝晒也会爆破,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于是小红同学提出: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根据上述例子、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猜

想。(至少写出两个)你的猜想: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16、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请你猜想并说明理由.例

17、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

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g=10N/kg),如表二所示: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___________,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二中的空格处。

篇6:八年级物理压强知识点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篇7:八年级下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几点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如何学好物理

1上课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做好笔记为辅,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2自觉独立复习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要想对于物理的过程中,要清楚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要先把图画出来,还有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专心的听讲,在上课的时候不走神,还有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的学习,向老师和同学问一下,还有这样的话我们要多练习,这样的话就能好好的把物理学下去,在学习的时候多练习。

3重视实验、勇于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物理的规律、原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总结或推理出来的。我们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物理实验要求同学们去做,去探究。只有同学们敢于实验,敢于实践,敢于动手,才能把物理真正学好。

物理如何去分析解题

物理刚开始学的都是最简单的,每个人都能学会,可是物理难度一旦提升,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学会物理,这就是物理思维在作怪。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物理的每一个运动过程及每一个思维方式,而是背公式或计算,因为解一道物理大题用不到几个公式。

学物理要学会理解与分析,要熟知每一个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对其变形公式也要熟练掌握。物理要对公式及规律理解的很到位,不管怎么出题或者怎么变化都能找到它的本质,也就是任何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大家要有能力学会它。

篇8:巧学初中物理压强

(一) 固体传递压力

1. 一般:先求压力:F=G, 再求压强:p=F/S.

2. 特殊:密度均匀, 形状规则的柱体放在水平面上, 先求压强:p=ρgh, 再求压力:F=p S.

(二) 液体传递压强

1. 一般:先求压强:p=ρgh, 再求压力:F=p S.

2. 特殊:对于试管、烧杯等柱形容器, 先求压力:F=G液, 再求压强:p=F/S.

(三)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实质

是液柱的重力.F容器底=G液柱 (巧记:大底压力大, 小底压力小.)

解析说明:

(一) 对规律中“一般”情况的解析说明

1. 对于固体产生的压强、压力, 明确“压力”是关键, 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求出压力.

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 F=G, 再求压强p (p=F/S)

2、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压力, 明确“压强”是关键, 一般先求压强p (p=ρgh) , 再求压力F (F=p S) .

(二) 对规律中“特殊”情况的解析说明

1.对于密度均匀, 形状规则的柱体放在水平面上, 压强p=ρgh的证明:p=F/S=G/S=mg/S=ρVg/S=ρShg/S=ρgh (ρ-固体密度, h-固体高度)

2.如图1所示: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 液面高为h, 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gh,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p S=ρgh S=ρg V=mg=G.V是以底面积为底的液柱的体积, 就是说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实质等于以底面积为底的液柱的重力.如果容器是上下粗细均匀的,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 对规律中“大底压力大, 小底压力小”情况的解析说明

例1如图2所示:容器底面积相同, 内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 比较三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1F2F3大小关系.

分析:由图2可知:因为h1>h2>h3, 根据p=ρgh, 同种液体ρ相同, 所以p1>p2>p3, 又根据F=p S, S相同, 所以F1>F2>F3.

另一角度分析:如图3所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实质是液柱的重力” (如图阴影部分的液体的重力) , F1>G液, F2=G液, F3F2>F3.两个不同角度分析的结果一致, 并不矛盾.

如图3所示:1中容器底大口小, 大底受到的压力比液体自身重力大 (巧记:大底压力大) .3中容器底小口大, 小底受到的压力比液体自身重力小 (巧记:小底压力小) .

二、经典例题—灵活应用规律

例2如图4所示, 三个容器质量、底面积相同, 放在水平桌面上, 内盛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 则:

(1)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1_____p2_____p3_____.

(2)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1_____F2_____F3_____.

(3)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p1_____p2_____p3_____.

(4)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1_____F2_____F3_____.

解析: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遵循液体的一般规律:先求p=ρgh, 再求F=p S.所以: (1)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1=p2=p3. (2)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1=F2=F3.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遵循固体的一般规律:先求F=G=G容+G液, 再求p=F/S.因为如图可知V1

例3如图5所示, 三个容器质量、底面积相同, 放在水平桌面上, 内盛有等重的同种液体, 则:

答案: (1)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1

例4 (容器倒置问题) 如图6所示, 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水放在水平地面上, 将容器倒置后则:

答案:先求p=ρgh (1)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1=p2再求F=p S; (2)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1>F2.先求F=G, (4)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1=F2.再求p=F/S. (3)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p1

例5 (容器倒置问题) 如图7所示, 一封闭容器中盛有一部分水放在水平地面上, 将容器倒置后则:

答案: (1) 先求压强p=ρgh,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1S2,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F1与F2大小无法比较, 换角度是液体的特殊情况,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实质是液柱的重力, 小底压力小, 大底压力大.F1>G液, F2F2. (4) 先求压力F=G,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1=F2, (3) 再求压强p=F/S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p1

例6如图8所示, 两个铜制圆柱体底面积不相等高度相同, 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____p2, 压力F1___F2.

解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遵循固体的一般规律:先求压力F=G, 因为V1

若如图所示, 1是铁柱, 2是铜柱, 它们底面积不相等高度相同, 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___p2, 压力F1___F2.

解析:遵循固体的特殊规律:先求压强因为p=ρgh, ρ1<ρ2, h1=h2, 所以p1

三、牛刀小试———真题演练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并且液面如图9所示, 比较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力F甲____F乙和压强p甲___p乙的关系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解析: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遵循液体的一般规律, 先比较压强因为h水p酒精, 又因为p=ρgh, 所以无法比较p甲、p乙的大小.

换角度思考:此题完全符合液体的特殊规律, 对于圆柱形容器, 先求压力:F=G液, 因为水和酒精质量相等, 所以重力相等, 所以F甲=F乙, 再求压强:p=F/S, 因为S甲>S乙, 所以p甲

摘要: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 压强一直是重点、难点,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师, 总结出一套巧学规律及经典例题与解析, 希望能对广大中学生有所帮助.文章通过列举例题、例题解法分析等方面, 充分解释了怎么学习初中物理压强.

篇9: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策略初探

1解决压强教学的概念混淆问题

很多教师在讲解压强的时候,总是以放在水平面的物体受到竖直力为讲解的范例,导致很多学生误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并且教师在举例说明的时候也没有清楚地说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使得学生对压力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而将很多概念混淆.有些学生在学习压强时会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混淆,并且由于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测量,导致很多学生将压强的问题和压力的问题等同起来.有的学生则误认为压力大小决定了压强的大小,压力大的压强大,压力小的压强小,而没有考虑到压强的大小和物体的受力面积有关,导致学生对压强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因此教师在进行压强的教学中应淡化重力和压力的关系,注意引入压力概念的方法,如在举例时可以举手按在墙上的例子,避免用竖直力来举例,造成学生认知上的误解.同时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实例的受力分析展示在黑板上,或者事先做好相应的课件,在将新课时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思考分析这些受力分析图,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压力的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构建一个斜面受力的例子,让学生做出受力分析图,让学生从中明白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同时教师应做好压力向压强的过渡,让学生能够清楚地区分压力和压强之间的区别.在实际的压强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用铅笔扎气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用铅笔扎气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在学习过压力之后,会觉得压力越大,气球越容易爆炸,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宜立刻给予否定,而应让学生进行自主科学探究实践操作,然后让所有学生观察,并针对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气球最容易爆炸的情况.最后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引出压强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压强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从而让学生明白两者中间存在的差异.通过这种讲解方式能够更

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受力面积,如图1所示,让学生指出受力面积,但是此时学生经常会把受力面积认为就是接触面积,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说将这张桌子靠到墙边(用课件展示立体效果图更好),问桌子对地面的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指所有的接触面积吗?与墙的接触面积算不算?所以真正的受力面积不是单指接触还要有挤压的那部分面积.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受力面积.

2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讲解压强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进行压强教学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是在背书包时能够明显发现双肩包和单肩包背起来的不同;二是通过用两个手指压住一端削尖的铅笔,铅笔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原则可知两个手指施加的力大小相等,但能够明显发现两个手指受压感觉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也因此产生疑问,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经过相应的学习很快就会发现相同的压力作用的受力面积较小,作用力更集中,受力面积大,作用力就比较分散,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然后再引出压强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压强的物理意义,同时也明白了影响压强的因素,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压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压强的概念后,更好地学会应用,充分体会物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很多有关压强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压强的应用.如表1中例举了压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实例.直观反映出了受力面积对压强大小的影响,同时也让学生对压强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做好压强概念教学比较与分析

教师在进行压强教学时应做好相应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同时,能够更全面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背书包及手指受压的实例来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压强的存在,并且也拉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从而消除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在进行压强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思维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探究和分析.如在研究压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控制变量法

的使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分析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压强的定义时可以结合实例以及实验所得的数据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解物理概念的方法.同时在对压强概念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性认知.同时教师应做好对教材的研究,充分做好教材习题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压力及压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对压强的习题共同进行研究,并分析和借鉴彼此的计算过程,从而积累更多有效的理解方法和解题思路,完善学生对压强的认知.教师还可以把书本上习题中求解出来的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和测出的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结果强烈的对比更加完善对于压强的理解.

4完善压强相关的学生探究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探究和理解一些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给学生准备相关压强实验的器材时,可以用一些粉状饲料等松散的材料替代教材中使用的砂子或者海绵,使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好地保证实验效果,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若安排学生亲身体验一些关于压强的小实验就更好了.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准备一块厚的柔软的海绵块,首先做好垂直海绵块于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的分析,让学生一只手使用笔尖,另一只手使用食指从两侧水平对海绵块施力,同时保证海绵处于静止状态,再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相同的力,由于作用的面积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对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

如在帮助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的概念时,教师通过一些演示实验来说明,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从而更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将一个废锯条的一端搭在桌子的边缘,同时另一端用手端平,在锯条的中间施加一个压力,压力越大,锯条的形变越大,学生可以从锯条的形变情况感受压力的大小.然后在锯条的中央绑上一个砝码来代替手指的压力,然后用手缓缓地将锯条的一端从水平位置向上抬高,发现在此过程中锯条的弯曲程度也发生了改变,但锯条上的砝码重量不变,由此可知,重物在水平面上时,支撑物受到的压力才和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相同,由此可以清楚地区别出重力与压力,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篇10: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力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板书)环节二:生成新知

(一)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过渡:我们来看几个小实验,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来回答老师接下来的问题。教师演示甲、乙两个实验: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一个小桌,甲图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图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

提问:两次实验的现象相同吗?哪里不同? 学生回答:小桌的下陷程度不同。

追问: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的因素?什么因素不同? 学生回答:小桌与海绵的受力面积都相同,但海绵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教师演示乙、丙实验:乙实验保持与上一次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再在小桌上放一个玛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

学生回答:两次实验小桌的下陷程度也不同。

追问:在这两个实验中,哪些实验条件相同,哪些实验条件不同? 学生回答:两次实验海绵的受力面积不同,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总结:上述实验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二)压强(板书)教师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提问: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 学生回答:根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

老师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转悠名称:帕斯卡(Pa),1 N/m2 =1Pa。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板书)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请同学结合上面学习的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来来说明其原因。

学生回答: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总结: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篇11: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上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课前我们备课组做了很多准备,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无处不在,我们设计了十几个实验,这些实验都利用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物品。本来觉得现象非常明显,结论肯定很容易得出,可是却发生了没有料到的情况。首先,我用热水涮了一下矿泉水瓶子,然后把热水到处,迅速的把瓶盖拧紧。不一会伴随着咔咔的响声瓶子就瘪了。学生还说“劲可真大”我问同学们,是谁把瓶子压扁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空气。接着我又拿出两个玻璃片,很容易的就把玻璃偏分开了。然后我又在玻璃片上面滴了几滴水,让一位同学把这两个玻璃片拉开。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拉开。我又问大家“是谁压着玻璃片,不让我们把玻璃片分开呢?”大家很坚定的说“空气”接着我在矿泉水瓶子侧壁钻了一个孔,然后到满水,水从小孔喷射出来,然后我迅速的把瓶盖拧紧,小孔不在向外喷水了,接着问大家“是谁不让水往外l流呢?”大家说“是空气”。这时候我观察到班级里一位平时成绩很不错的同学,一直在思考什么,并且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兴奋。等到其他同学都不说了,他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你在做实验的时候都用到了水,怎么能说是空气呢,没有液体压强的原因吗?”大家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我让大家仔细观察实验,小孔在什么时候流水,什么时候不流水,大家说不拧盖子的时候水可以流出来,拧紧盖子水就不流了。那么两次水都是一样的水,有无盖子的区别就在于液面上方是否与大气联通。是谁影响水的流淌呢?他这是恍然大悟,确定是因为空气的因素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首先就是备课的角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要自认为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就觉得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只凭经验判断,要注意引导,注意自己表述的语言是否到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这节课上,我忽视了这个同学的想法,他一定会觉得知识是和实际脱轨的,要去背知识,这样势必会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动脑思考了。如何正确的引导他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透视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方法,途径。教学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篇12: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篇13: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例题:“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 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 有一座“海宝” (材质均匀、实心) 的质量为3.0×103kg, 密度为1.5×103kg/m3, 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 (g取10N/kg) , 求其1体积V;2重力大小G;3对地面的压强p。

分析:1根据“海宝”的质量、密度, 利用密度公式变形计算出“海宝”体积;2根据“海宝”的质量, 利用G=mg计算出其重力;3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已知压力和接触面积, 利用P=F/S求出“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1.质量为1.6t的大象 , 平均每一只脚的触地面积约为400cm2, 一个女士的质最为52㎏ , 每只高跟鞋的触地面积约为13cm2 (g取10N/kg) , 当大象和该女士都静静地站立在同样松软的泥地上时, 问: (1) 大象与人的重力各是多少? (2) 计算比较, 大象与人谁会在泥地上陷得更深?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 高为0.4m, 横截面积为0.15m2, 质量为150kg, g取10N/kg, 求: (1) 石柱的重力; (2) 石柱的密度; (3) 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二、液体压强基础题

例题:一个长方体游泳池水深2m, 池底面积为1200m2 (g取10N/kg) 。求: (1) 池底受到水的压强; (2) 池底受到水的压力。

分析: (1)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直接求出; (2) 根据F=PS求出。

1.一个水杯子高度18cm, 杯底面积30cm2 (g取10N/kg) 。求:装满水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2.将500克的水倒入底面积为20cm2的容器内, 水面高30cm,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三、固体压强液体压强 (提高题)

例题: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 容器底面积是200cm2, 倒入4kg的水, 水的高度是30cm, (g=10N/kg) , 求: (1) 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 (2) 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3)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分析:1: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类型, 可先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 (它是由容器重和水重共同引起的) , 再利用P=F/S, 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 应先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 再利用F=PS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因为这时的F不一定等于G)

(3)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4kg×10N/kg+10N=50N

对应练习:

1.在一个重2N, 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g=10N/kg) , 求: (1)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 , 重为30N, 其底面积为1200cm2, 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 水的质量是27kg (g=10N/kg) , 请计算: (1) 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 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 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对应练习 题答案 :1.%1.6×104N, 520N, 人。2.%1500N, 2500kg/m, 10Pa。35

摘要:压强的计算公式P=F/S适用于所有压强, P=ρgh适用于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基础题多直接用公式, 而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提高题, 要记住解答压力、压强的先后顺序。

篇14:初中物理“压强”导学案的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压力的定义。

2.了解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3.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4.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5.知道压强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6.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及公式。

知识链接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学习流程

一、新课导入

1.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在雪地里行走时,没有穿滑雪板的人会深陷入雪中,而穿着滑雪板的人却不会陷进去,这是为什么?

2.如下图所示,两个手指压铅笔的两端,为什么感受不同?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1)

自学课本第142页有关压力的内容,完成下列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行!

(1)物理学中将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__上。

2.合作探究

新课导入中的两个情景告诉我们:同样大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喜欢钻研的你一定想知道答案,那就请你和小组内其他同学一起,按照下面的提示,利用桌上的器材,仿照课本第143页图8-4的步骤来完成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重量级的问题,加油!

(1)根据生活经验,你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2)该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3)你是通过_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4)通过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思考: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示:仿照速度和密度的定义方法,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主学习(2)

自学课本第143~146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你将学到很多新知识,开始吧!

(1)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2)压强的符号是_______,计算公式是________。

(3)压强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写作“_____”,物理学中压强的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

(4)1 Pa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1 Pa的压强有多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比帕更大的单位有哪些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①_______②__________。

三、展示提升

对照大家的展示,将你做错的地方用双色笔纠正过来。

四、拓展提高

本节课有两个易错点,试一试,看你能否辨析清楚。

1.怎样区分压力与重力?

2.怎样比较压强的大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评

1.压强是表示压力的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1 Pa=______N/m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D.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3.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4.将一正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余下的部分与原来相比,对水平面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背起来肩膀就比较舒服,原因是增大了背带与肩膀的____________,从而减小了背带对肩膀的____________。

6.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的器材是:沙子,钉桌和一块砖,过程如上图所示。

(1)使用沙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使用钉桌的方便之处是__________。

(2)比较图a和图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b和图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知识盘点:

1.压力和压强的定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方法和结论。

3.压强的公式P=____,两个变形公式:F=____,S=____。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心得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

1.完成导学案上的遗留,错题用双色笔纠正。

2.上交作业:课后作业第1题和第5题。

上一篇:有效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妙招下一篇: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