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2024-06-21

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精选5篇)

篇1: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建立内管长效机制,打造特色管理队伍

强化烟草企业的专卖内管工作对于整个烟草行业开展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话建设活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烟草企业要想得以深入、高效、科学的发展,真正实施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产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而这种管理活动的开展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草专卖内部监管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而这一两年来芷江内管工作在怀化市局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关于内管工作开展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局党组的高度重视是开展好内管工作的有力保障。年初第二轮人力资源改革后,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卖管理监督领导小组。我局在内管人员的配备上进行合理调整,既有具备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又有新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在实施烟草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中,经常是以老带新,互补互助互学,使得内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和执行力,因此预期成效比较明显。对于内管工作,无论是党组会还是局务会、职工大会,做到逢会必讲,反复强调“一要规范,二要规范,三还是要规范”。当效益与规范发生冲突时,宁要规范,树立起规范就是最大的效益意识。在每月的局党组例会上,必须听取内管工作专题汇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 题进行专门研究,制定对策。对于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限期督办整改。今年5月份,组织实施了“内管工作回头看”,局党组几次召开紧急专题会议予以研究和部署,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不留死角。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研究对策,整改到位,决不后犯。对于内管工作上报的各种报表和资料,主要领导亲自审核把关,基本上杜绝漏报和错报现象,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严肃性。从工作运行质量来看,基本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二)对内管工作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开展好内管工作的基础所在。由于全局上下对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有正确的理解认识和有效开展,使得全局职工队伍对内管工作关注程度很高,都能够真正深刻认知和理解烟草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环节、要求、措施和实施目的,更能深刻认识到烟草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建设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有力地促进了我局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

(三)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内管人员的大胆工作是开展好内管工作的关键所在。在监管方面,由于芷江地理位臵特殊,因此监管的广度和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比如卷烟仓库的一号工程扫码监管和烟叶生产的监管很多县都没有。在包括营销、物流、烟叶、仓库、专卖等五个部门的监管上面,部门协调非常密切。我局各个业务部门注重与内管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将新的部 门文件资料交于内管办备案,而内管人员也能够及时将检查情况通知到各个业务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协调为我局内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协调、协调、再协调,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反复、反复、再反复!每月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召开例会,肯定自查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不断完善提高工作水平和效果。

1、在营销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月供超20件以上客户进行重点监管,月初由客服部提供客户的月供基数,再由内管员把客户名单交到市管员处,由市管员对这些客户进行监管,尤其是对销量与门面规模严重不符合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存在经营规模与营业场所面积不符,或者发现有分摊代订等现象发生时,市管员将会把情况反映到内管办,再由内管办统一上报到局党组,立即核实到位、处罚到位、整改到位,力求做到不偏不倚,不留死角。这就要求我们的市管员必须对客户的经营业态有很充分的了解,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其销量作出正确的判断,看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这一点,我们的市场管理员就做得相当不错,他们经常走街串巷了解客户,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他们对芷江的1000余户零售户的经营状况熟记于心,可以说芷江的这支优秀的市场管理员队伍对内管工作的全力推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在烟叶生产方面,前阶段主要是对烟叶生产合同签定的情况进行审查,首先是落实合同种植地域面积,对照合同数量实 地进行核实。尤其是在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诚恳细致的工作态度进行认真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监管到位。目前,烤烟生产正进入收摘烘烤初期,在收购期间,我们将安排市管员、内管员下到各个烟叶收购站点进行现场监督。从种植、收购源头严格把关,严厉打击不法烟贩的炒买炒卖行为,确保收购到的每一片烟叶都能放心。严防计划合同内的烟叶外流到不法烟贩手中甚至造假分子手中,决不给造假分子提供任何可趁之机,从源头上切断其原辅材料的供应。对于内外勾结,扰乱烟叶收购秩序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严惩,确保烤烟收购秩序规范有序。

3、在物流方面,主要是按照以按单送货为重点内容以及终端到货确认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送货司机送货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所谓的人情送货的现象发生。每月每个片区必须抽查不少于10位客户,由市管员向这些客户核实看物流部门送货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送人情烟甚至是假冒卷烟的行为,是否存在代签字行为或不签字行为,是否货款回笼及时,按时结帐等等。我们的做法就是由市管员不定时的跟车下乡送货,这样做既可以对物流送货起到监督的作用,并且也可以随时了解客户的动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4、在中心仓库方面,我们主要是针对一号扫码工程的监管,看到货数据与实际扫码数据是否一致,对于破损条码要进行备案备查。

5、在专卖执法方面,主要是对市管员的行政执法进行监管,看是否有违规执法的情况存在,在队伍建设中是否守法自律,是否存在索、拿、卡、要行为,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今年在新证的办理过程中,我们对于新办证的客户每月要建档备案说明。而且严格按照省局要求的合理化布局来进行实地严格勘查实施,对于不符合办证条件的,一律不予以办理。

6、关于痕迹化管理备查方面,在痕迹化管理中,我们注重加强对原始材料的保存,并且按照市局的要求对文本档案进行整理归类,讲究整齐划一。一般来说是把每个月的监管内容归类为一本并统一装订。这样使得资料看起来既美观大方,也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找。

二、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虽然我们在内管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我们对市场的监管存在局限性,有些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监管到位。比如我局今年5月的内管工作“回头看”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市场的复杂性和变化之快往往超出我 们的预料,我们对于客户的监管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我们的市管员人数有限,内管员发现的可疑情况有的时候因为市管员办案等等原因失去了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的机会。并且客户大都熟悉我们的市场管理员,往往是客户看到市场管理员到来的时候,就将相关线索转移了,这极大的增加了我们检查的难度。

(二)内管工作还没有走出一条新的管理之路,基本上沿用往年的模式。这是内管工作开展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而正因为这些普遍性的问题长期以来难以解决,其重要原因就是对整个内部监管工作缺乏立体视角,偏重于跟风、追随,不能从全局的战略角度来思考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弱了解决问题的效果。县级局内管工作的开展对市局存在过度的依赖,从而也使得县局在内管工作开展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摸索出一整套与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既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三、对内管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要理顺关系,通过整体内部监管目标的要求和规划,层层分解到部门直至岗位,每个目标的执行者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并按要求对各个流程和作业填写各类指导书,使内部监管工作的基本思路条理清晰,目标明确。通过紧紧围绕和依靠主管部门的决策指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坚决克服“本位主义” 和“拿来主义”,以应对行业改革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规范经营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问题。内部监管需要若干部门参与,指挥者要主动出面协调,建立联合机制,提高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决不能盲目地将监管工作凌驾于各项工作之上,抱有“我是监管我最大”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应全局看待各种问题,发挥上下级的职能,共同协调做好工作。只有内管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推动公司内部监管延伸到基层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监管方式、方法的反馈和传递发挥好作用,并为上下联动、部门之间协调、各项工作和任务的执行提供了一个渠道,一个口径,使监管部门与各职能业务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调,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执行力和贯彻力。

第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地方的内部监管部门人员都承担着“防火墙”的角色,哪里出现问题就整改哪里,而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事前预防。烟草改革体系中的与时俱进和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事情的发展和变化蕴藏着很多必然的结果和不确定的因素,那么在对需要整改的问题进行考虑时务必要分清主次,掌握重点,也就是说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推理。比如我们今年5月内管 “回头看”工作,如果没有目标的在全县一千余户零售户处进行监管检查的话,不仅仅效率低下,更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而是将这次检查的重点放在罗旧、公坪等省外烟集中销售的区域,再通过市管员对该区域内广大中小客户的摸底调查后得知 当地存在代订卷烟等违规现象。因此,在管辖区应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时搜索检查、走访的重点,在不同的区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一些季节性很强的业务销售旺季,查处时机稍纵即逝,这就要求专卖人员对重点监控对象心中有数,及时做好市场分析。有的零售大户屡次出现违法经营行为,应采取灵活的动态的监督管理模式,及时跟踪被监控对象的变化,为执法检查行动当好参谋。内部监管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变化性,现在的整改模式不一定以后符合,现在要达到的目标以后可能不适合,这就要求专卖人员不断提高内部监管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从繁多的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弄清内部监管这个新生事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根源性问题,防患于未然,使内部监管职能从事后的整改的重心转移到对事前潜在变化的预防上来。

因此,我们的内部监管工作要力争做到:监管方式由集中检查向日常监管转变,监管人员由学习摸索向提高水平转变,监管对象由管理人员向一线人员转变,监管手段由建章立制向完善体系转变,以实现内管工作的四个根本性转变。

内管内管,已经不再是坐在办公室足不出户就可以监管好全局这种老旧的模式了,必须扭转“重办案、轻管理、重外打、轻内管”的局面,使得监管职能发生了质的转变,突出对卷烟零售户经营动态的监管,顺势延伸专卖内部监督管理职能和趋势,实现专卖内管的专职化、日常化和信息化。理清专卖内管工作的脉络和发展,全面推进机构内管体制的良性发展,不断总结和创造内管机制的创新,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内部监管队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和提升烟草专卖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内管工作的可操作性,使之真正成为规范烟草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更好地把怀化烟草推进到“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之路而努力。

(芷江县烟草专卖局)

篇2: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新余市烟草专卖局 张林更新日期:2009年2月6日

烟草在线专稿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是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践“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需要。随着行业内管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普遍课题。现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是建立内管长效机制,应当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构架。内管长效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从建立长效学习教育培训机制、长效管理机制、长效联系群众机制、长效社会监督机制、长效检查考评监督机制五个方面入手。

二是内管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是要制订一些法规性强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应在不断总结内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充分借鉴行业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内管制度、工作规范等。

三是要切实抓好各项内管制度的落实。内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覆盖全行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内部监督管理既要靠制度保证,又要靠日常教育;既要靠个人自律,又要靠组织监管;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平时自学。

四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奖、惩、防体系和内管考核指标体系。要加大规范经营管理情况在综合考评指标中的权重和比例,将规范情况与人员使用和企业绩效奖惩挂钩,发挥考核评价指标的重要导向作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3: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为推进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甘肃将建立定期轮岗、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公布了《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甘肃省建立健全教师和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全面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轮岗、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中小学跟班学习制度和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或职称时,要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2年以上在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规划》指出要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20年,甘肃省95%以上的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达到省定标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设施达到无明显差异,努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摘自:新华网

篇4: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关键词:教师    校长   轮岗教育  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体现,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做法

1.结合岗位调整进行交流。每年秋学期,根据编制方案及学校学科需求,对城区校园的教师进行城区学校之间的交流调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乡镇学校之间的交流调整,对全县教师进行城乡之间的交流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调配时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体现教师流动的人性化管理,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依据布局结构调整进行交流。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合班并校工作进一步开展。为满足大批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的强烈愿望,改建、扩建了部分农村中心校,新建了城区中小学。城区新建学校教师的配备:一是从城区学校教师中随学生分流一部分;二是以竞争上岗的方式,通过考试,选调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交流到城区学校。农村教师经过考试选拔进入城区学校工作后,空缺的农村教师岗位由新录用的教师补充。这种相对公平、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加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均衡配备。

3.采取校与校结对交流的形式进行交流。通过深入推进城区、城郊教师下乡支教和对口援教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城区校(园)与农村薄弱校(园)、城乡校际间的轮岗交流和同一乡(镇)内学校间的轮岗交流。每学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城区、城郊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育。在支教教师的选派上,保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业务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教师优先支教交流。派出教师的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由受援学校负责考核和发放。通过不断健全、完善下乡支教制度,将城区、城郊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经历与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推先挂钩,激发了城区教师下乡支教的热情。制度化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

4.通过校长轮岗和岗位竞争,加强学校管理者队伍的流动。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校长聘任制,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和解决副科待遇等方式,让一批作风扎实、年富力强的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用人管理机制。将校长交流与公开竞聘相结合,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交流工作的持续开展,带动了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师资均衡配置水平。一是提高了高一层次学历教师配置的均衡度。在教师交流时,从教师的学历层次及专业考虑,在相应的学段内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二是提高了中高级职称教师配置的均衡度。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学校按编制标准合理设置岗位,确保了教师岗位调整后各校教师职称的均衡配置。三是提高了骨干教师配置的均衡度。

2.促进了学校的共同发展。有些校长在一个学校一当就是十几年,有些教师从分配工作起在一所学校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到退休还在一个学校或学区。轮岗交流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打破了学校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强了学校之间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人员的交流轮岗,反映出交流在学校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的一些差距,促使交流轮岗人员努力探索办学新模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从而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探索学校人事、编制、教育教学管理等办学资源的统筹共享、一体化发展新途径。在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师发展专业化、人事考核一体化、编制使用系统化等方面突破了瓶颈,并进一步完善教师“县管校用”制度,促进了教师身份从“学校人”向“学区人”“系统人”转变,促进了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轮岗交流的形式呈现单向的“向心式”流动。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的愿望强烈,新建城区学校及寄宿制学校配备的教职工,除从城区学校教师中交流配备外,大多从农村学校选调。教师的调整主要呈现农村向城区和城郊的“单向式”“向心式”流动,从城区调整往农村的教师、校长较少。

2.轮岗交流人员的调配和选派制约因素较多。对教师、校长岗位的调整,教育主管部门的调配能力不足,校际间教师、校长交流的范围有限,城区、城郊学校相对少,城区、城郊教师相对富裕,从农村交流到城区、城郊的教师比较乐意,而从城区、城郊交流到农村工作不容易开展。交流到农村后大部分交流人员认为生活不太方便,生活成本变高,成为教师、校长流动反映较突出的问题。

3.轮岗交流工作的政策认同和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开展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大局观念,尤其是城区、城郊往农村交流的人员主动性不足,部分支教人員责任心不强。一些学校不愿意派出优秀的、年轻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应对策略

1.做好轮岗交流政策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专题片、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宣传农村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的先进事迹,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用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校长主动参与轮岗交流。

2.探索和创新轮岗交流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转任交流、团队交流、跟岗学习、支教帮扶等多种方式有效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加强对轮岗交流人员的培养、聘用、福利待遇、奖罚、考核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形成长效的管理模式。

篇5:建立企业内部分享机制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天津自贸区的建立进一步确立了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地位,以此为切入点促进滨海新区、天津市全方位、深层次开放,以开放带动全面深化改革。天津市滨海新区面临着开发开放国家战略、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五大战略叠加期。检察机关应当立足职能作用,树立服务意识,为天津自贸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探索建立既适应自贸区国际化、法治化要求,又符合司法规律的高效运行检察工作模式。

一、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瓶颈

(一)经验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相较于其他几个自贸区,天津作为北方唯一的自贸区,其周边经济发展情况与上海、广州并不一样,因此一些地方有益做法完全的“拿来主义”,未必会取得预期效果。一是针对天津地区制造业集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仍偏大、货物贸易的需求比重大于服务贸易等特点,融入行业特点进行的调研分析较少,有针对性地在金融、贸易等领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经验稍显不足。二是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政策、法规变化调整带来的民商事、涉外刑事的变革,需要一定时间去认知熟习;对于自贸区改革中的新兴职务犯罪的形势、发展趋势缺乏研究和预判,尚未形成符合自贸区特点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较为成熟的具体操作实践模式。

(二)沟通不畅,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部门仍然存在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工作脱节、缺乏紧密衔接、力量相对分散等问题,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合力。二是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检察机关与外部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政机关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未形成区域性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和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制,仍然是与企业、机关单一、个体的联系居多(如与某个企业、机关签订检企共建协议,开展相关预防工作),导致开展职务犯罪工作范围及预防效果的辐射范围受限,信息沟通不畅,未充分调动一切有益社会资源参与构建社会化大预防格局,影响了区域内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预防工作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业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于自贸区的相关变化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的专项研究,使得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专业化程度不够;二是对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预防业务的基本功重视不足,预防工作精细化分工尚未形成,工作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同时,检察机关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预防工作的力度稍显不足: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的联系会议制度、协调配合机制稍显单薄;重点行业性的预防工作相对局限(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金融系统、其他行业层面的整体预防工作尚不到位;新型的社会化预防形式(如预防志愿者)需继续探索和推广。

二、在天津自贸区内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一)借鉴有益经验,全面建立自主创新的调研机制

上海检察机关在自贸区建立派驻检察室,有针对性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许多新的尝试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上海检察机关在深化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专项预防工作,在自贸区开展廉政公益宣传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同时学习外省市和国外好的预防模式,结合机制建设、预防业务开展等具体工作实际认真借鉴吸收,将有益之处为我所用,做到“走出去,学回来”,提高在自贸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习借鉴之余,更要注重自主创新,主动加强对天津自贸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走访新区自贸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找准自贸区内职务犯罪以及金融、航运、商贸等领域职务犯罪的多发原因。加大对自贸区法律政策研究投入,加强对自贸区内刑事、民商事法律适用的实务性和前瞻性理论研究。经过可行性分析和不断试验论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检察机关为自贸区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同时,取得更优的预防工作业绩,打造属于天津自己的检察预防工作品牌。

(二)打造预防工作网络平台,健全协调会商机制

“互联网+检察工作”的深入融合,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宽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新模式,结合天津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努力打造集先进网络技术、多方参与互动、便民服务、创新发展为一体的预防工作网络平台。具体来说,一是打造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宣传平台,要做到整合全市检察资源,加大对自贸区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技术、人力支持。加强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官方网站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利用这一平台,推广廉政建设有益经验、预防知识、廉政公益海报、宣传短片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探索,逐步建立独立的检务公开、廉政信息网络宣传平台。二是打造预防职务犯罪网络监督平台,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电子信息库,通过走访、调研,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信息网络配合,利用相关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系统,对自贸区重点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形成资料信息库。通过设置职务犯罪风险点、关键节点,风险级别,廉政体系建设完善度等指标,综合运用量化研究和实证分析等科学方法,为企业进行职务犯罪风险评估,分析产生原因,提示变化规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三是打造预防职务犯罪网络教育平台,借助多种多媒体技术,以更加新颖独特、引人注目的形式来开展警示教育,如预防动画、短片、预防微电影、预防漫画展播,警示格言宣传、职务犯罪有关法律法规讲授、预防书法摄影展等等;利用門户网站、“两微一端”、地铁、公交、电子站牌等让更多的社会群体便捷自由地参与其中,随时随地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由内向外建立健全协调会商机制,首先,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侦防一体化机制构建,以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媒介,与检察机关内部侦查部门加强信息联络和交流,及时通报,减少阻碍因素;其次,检察机关与外部主管部门尝试建设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同公安机关、金融、行政主管部门在案件线索、备案审查等方面加强工作联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行政执法、司法协同性发展,转变服务发展模式;最终,推动新区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建设,统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全区行业范围内加快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及其下设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做法;科学梳理每一阶段惩治、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遇到的一类问题,及时进行研讨,共商防范对策,解决现实问题。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自贸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顺利开展,并形成有效联系、协调会商的预防工作机制。

(三)适应国际化、法治化需求,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检察机关在自贸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适应国际化、法治化需求,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要做到:一是转变过去以职务犯罪案件为依托开展预防工作的相对被动的模式,树立服务保障的检察执法理念;不断丰富人才知识、专业结构,前瞻性地加强检察人力资源的专业开发建设;将精通专业领域知识的律师、专家充实到检察队伍中,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定期开展涉外金融知识、法律法规、外语沟通等专业化培训,注重吸收学习自贸区改革政策、司法体制改革规定以及国内外自贸区司法保障的有益经验,培养知识完备、专业素养强的检察队伍。三是以司法改革为契机,探索深化主任检察官办案制度,坚持先行先试、创新驱动,深化转型发展,将“以自身改革保障自贸区改革”作为服务自贸区的切入口,为自贸区营造更优质的法治环境。

(四)提高预防工作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建立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廉政机制

推进涉自贸区职务犯罪的调查研究,密切关注自贸区法律政策、行政执法以及金融领域改革方面的变化。积极主动调查了解自贸区改革进程中的司法需求,善于发现问题,适时做出风险防范预警,及时为自贸试验区的法律调整政策完善和重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决策参考和检察支持。深化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专项预防、行业预防,通过编印自贸区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手册、廉政公益海报、短片等形式进行预防宣传,引导培育区内公职人员、企业从业人员的法治廉政意识。

上一篇:我的祖国 朗诵下一篇:服装专卖店销售话术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