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得体会

2024-06-20

哲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哲学心得体会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浅谈***同志的哲学思维

学习完《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后,我深有体会。***同志的文章、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用心琢磨出来的,既来自实践、来自群众,又语言生动、哲理深刻,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做为一名公务员,书讲的许多事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或亲历过的,听起来亲切,看起来熟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同志的《为人民办实事随谈》出版,里面充满了哲学思维的精华,当时我就认真读过,有些篇目还多次重读。最近,他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出版,比《随谈》的内容又丰富了许多,在编排上突出了哲学的主题,分为‚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坚持群众观点‛、‚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十章,再加上首尾两章:‚提倡大家学点哲学‛和‚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

读这部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这-1-

句话高度概括了***同志的哲学情结。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这是***同志的一条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他说:‚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选择‛。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都不要迷信,但却可以信可以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是个‚信‛字。***同志把学、懂、用、信的顺序做了调整,把‚信‛提到了第一位,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说根本不信、就是半信半疑的人,也是决不会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还发现,有些搞哲学的人,违背了唯物论、辩证法,走入了歧途,究其原因,恐怕是把哲学当成了自己的职业,而没有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终身信仰的缘故。

为用而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同志学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几十年从未间断。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学哲学,主要是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他的切身体会是,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这‚三个容易‛,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对学哲学这一理论武装过程中规律性现象的深刻揭示,从而为哲学的解放提供了一条可信、可靠的道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学风问题作为党性的第一表现,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必要把端正学风、搞好理论武装(不是包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我们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善于把哲学上的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的又一鲜明特色。***同志多次谈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回忆说:‚1965年从工人转为干部,从一个工厂的总支书记到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成员,中间多次转换工作岗位,有时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变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都是哲学帮了我的忙。‛他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在一次会议上,他还总结了做好领导工作的三句话,就是: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究工作。从***同志的成长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在他手里运用得非常自如、自然,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位。比如,讲总结经验。他认为,总结经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总结经验要应用理论,学习理论要结合总结经验。并强调总结经验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武器,第三要有加工的本事。他把唯物论、辩证法和主观能动性运用于总结经验,用活了,用神了。在***同志的工作实践中,占主导的是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成就了***同志,成就了他所从事的事业。我们从中也更加感悟到一个真理:‚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学哲学用哲学》的出版,无论是对哲学的普及还是对干部的成长,都是不可多得的极好教材。愿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一定会从中受益。

篇2:哲学心得体会

一个哲学家带领他的学生游历世界后,坐在一片杂草上。哲学家问:“好了,同学们,你们都以是饱读经书的人了,现在我们来上最后一课。谁知道用什么办法能除去这里的杂草?”有的人说用铲子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石灰,有的说斩草除根。哲学家并没有回答,只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后再在这里相聚。

一年后,大家都来了,看到的却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同学们都坐下,等待哲学家得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那是因为他去世了。

后来,哲学家的同学们在整理哲学家的理论时发现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篇3:关于哲学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打开“源头活水”

在哲学教学中, 创设一定的感性情境, 寓抽象、思辨、深刻的哲学道理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 能更有效地唤醒和启迪学生的心智, 无异于打开“源头活水”, 为学生的“自悟”架设了桥梁。

我在备课选材和讲课语言的运用上注意恰当使用成语典故、漫画、比喻等, 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 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 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一知识点时, 我打破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引入的常规做法, 通过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 自然地将学生引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讲“内因, 外因关系”时, 我通过投影一组漫画:母鸡孵小鸡, 被米老鼠看见了, 他也捡了一个蛋孵起小鸡来, 却孵出一个小乌龟, 非常惊讶。在愉悦中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此外, 我也配合教材, 选用生动形象的材料,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形式要生动活泼, 手段要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可以借助网络工具, 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可以采取小品表演等形式, 让学生再现生活的某一片段;等等。对于中学生而言, 哲学道理是枯燥的, 只有当它与鲜明具体的形象 (包括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 密切配合的时候, 它才能活色生香。

二、精心设问, 指点“柳暗花明”

有人说, 哲学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主要靠学生的感悟。怎样帮助学生悟出“正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引导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最有效的当数及时、巧妙的设问。精心的设问好比指挥棒, 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引领着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中政治课新教材对概念既有理论的阐释, 又有事例的说明, 似是无疑可循, 貌若“一池死水, 风平浪静”。此时教师应投石激浪, 巧设疑问, 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之时, 教师适当点拨, 因势利导, 就能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例如在讲“价值”概念时, 我设疑如下:“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那么, 价值也就是劳动本身, 对吗?”问题一提出, 如投石击水, 意见分呈, 或说正确, 或说错误。我提问持肯定态度的同学:“既然价值就是劳动本身, 那么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有价值, 是商品, 对吗?”这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涛。多数学生作了否定的回答, 我便顺理成章地归纳指出:“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虽然耗费了人的劳动, 但它没有用于交换, 因而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接着, 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劳动产品也可以出卖, 也有价格, 这是否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为什么?”这又引起了学生的热烈争论, 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这样, 使学生在“无疑—释疑—无疑”的过程中掌握了“价值”的概念。通过不断地设疑, 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布白, 静待“烟波浩渺”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 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如中国画创作中追求“妙在空白, 难得空白, 以虚代实, 以白带黑, 以无代有”, 为欣赏者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正是这种意境的真实写照。在课堂上适时布白, 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情境所带来的感受加以回味、思考、内化, 能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但是, 长期以来, 有不少政治教师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在课堂上总是“细针密线”, 唯恐留下空白浪费时间, 或以自己的领悟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方向, 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或以个别学生的悟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悟……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节省了时间, 实质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扼杀了学生的思想活力, 难以实现教学目的。

那么, 在哲学课堂教学如何布白?例如,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课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与“坚持真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播放了视频“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尾山宏”的片段。视频主要反映的是:尾山宏, 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用自己的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 从1963年起参与了40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山西慰安妇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许多人给他发来恐吓信, 还经常在半夜里打恐吓电话……

篇4: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体会

摘 要:美学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课程。美学教学应致力于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人文精神的传释、人文意蕴的开掘等方面的转化。体认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转换美学的提问方式,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等,是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有待开拓的三个维度。

关键词:美学;人文品格;境界

美学,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相比于中文专业文学史之类的课程,美学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讲好美学不容易,需要调动起包括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在内的多种储备。关键是要实现美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人文精神的传释、人文意蕴的开掘等方面的转化。为此,在长期的美学教学中,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探索。

一、体认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

对于美学学科本性的认识,是进入美学世界的一个理论性前提。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她的人文品格。所谓人文品格,强调的是美学与人的存在的关系。美学不是自然科学,因此不能用自然科学的一般逻辑演绎美学的学科知识。美学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科学,一般社会科学无力回答人的自由、幸福以及人的生存性价值的问题。美学是从人的立场出发而对于世界的发现与理解,美学因此被划入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美学表现为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人的在场。无论是研究社会现象还是研究自然现象,人始终是美学须臾不可分离的在场。美学学科的旨趣,是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人文学的关照。因此,美学不能离开人而侈谈美的本质、美感以及艺术中的审美问题。古人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辛弃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等,都是具有鲜明的人文美学内涵的命题。第二,评价性。作为人文学科,美学表达的是对于自然事实、社会事实以及人文事实的一种评价性立场,事实陈述虽然也是美学话语的一部分,但构不成美学的核心关切,评价性才是美学应有的精神与气质。“这朵花是红的”与“这朵花是美的”在陈述上有着深刻的分别。前者是表达认知的知识学命题,后者则是表达理解的人文学命题。第三,体验性。同所有的人文学科一样,美学学科的学习和接受不能还原为一般知识的问题,知识的接受只能解决接受者的实在层面上的理性建构,却不能深入内心,转化为生命的养分。体验性,意味着接受者对于对象的知、意、情全身心的投入,是“同情的了解”与“心”的觉解。美学学科学习的成效,以学习者人生经验的丰富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检测标尺。因此,美学特别需要看待世界的“别一般智慧”,“另一双慧眼”。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在美学教学中特别注重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蕴传释,注重以美学的方式讲授美学的学科“知识”,由此带动了美学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解释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第一,以人的存在为逻辑起点构建美学的学科内容。美学作为学科,其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人的存在,美学领域的一切现象都应该从人的存在出发给予合理的说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学不是说明世界存在的自然科学,而是关涉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人生哲学。第二,对于美学独有方法的强调。既然美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而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富有人文精神的人文学科,那么,美学学科的知识传递就必然要采取一种有别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属于美学自身独有的方法。美学固然可以采用人类研究问题共有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思辩与实证、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方法等等,但这些方法不是美学学科独有的。我们标举美学学科的体验——解释学的方法。美学强调体验的先在性,体验是生命在场的方式,也是独有的属于美学的特殊的认知方式,在体验的世界里,生活的底蕴澄清起来。但美学又不能止于体验,还应该诗性地言说这体验。解释学作为理解的艺术,强调的正是体验之于理解的先在性,正可以经过批判改造而成为美学独特的方法。体验——解释学的方法,包含着对美学对象特殊性的尊重,也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尊严。它并不追求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明晰性和精确性,而只是在主体间性的交流中,推动人类自我生成的能力,创造人文的意义空间。第三,美学对人文精神的张扬。美学的讲堂里,应该飘扬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弥漫着人文的气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对于人的尊严的捍卫,对于人类命运的忧患,是对人的异化的抗拒,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下中国正发生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商业社会的深刻转型,相应地,人们的生活世界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一种平面化、官能化和快餐化的文化消费行为盛行起来,作为对人类精神世界最丰富、最深刻展示的文学艺术,也涌动着理想式微、崇高消隐、诗意淡化的暗潮,而欲望写作,“零度”叙事、“游戏”人生盛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美学对人文精神的张扬,正显示了积极回应社会文化挑战的昂扬姿态,是值得珍惜和尊重的。

显然,定位于人文学科的美学学科,具有与以往美学完全不同的气质禀赋。以往美学所以不能打动人,正是因为对于美学学科人文内容的不认识。美学疏离人,人也就疏离了美学。

二、转换美学的提问方式

传统美学经常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主观、客观,主体、客体都是同一的物质世界分化的结果,并且只有在本体论层面才具有分别的意义。对美的恰当提问不应该是追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而应该问美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性质,美是什么。如果我们在主观、客观的框架里发问,你是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讨论美学问题。认识论框架里的美学提问,是传统美学或古典美学的特点,现代美学已经超越了主、客观的对立,而着力从本体论层面思索美学问题。

现代美学认为,美作为人的审美对象,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不能像求“知识”那样去求美。自然科学家问水是什么,答曰水就是H2O。把H2O说清楚,水是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问美是什么,依照上述路径以为提炼出了美的色素,就找到了美,那就很荒唐。因为,所谓美的色素绝不是说明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据,不过是借以表现美的材料。材料是僵死的,而美则是灵动的。美不是物理的事实,以知识论的方式求解美学问题,获得的只是承载美的意蕴的物质载体而不是美。认识论,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至今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但认识论在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同时,也遮蔽了存在。哲学家海德格尔问,一个外在于事物的主体,怎么能够走进事物里去认识事物的性质?中国的佛学也讲,一旦你与世界建立起“分别心”,你看到的世界就改变了颜色。因为你是从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你对世界喋喋不休,世界本身却缄默不语。海德格尔强调,人在认识世界之前,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了。所以,人和世界不分离。人所能认识的,只能是与人打交道的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但是科学技术把很多东西抑制掉了,许多属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因素因为科技的进步而退化了。例如,钟表发明之前,人们通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方式来劳动、生活,人们和大自然之间关系极其密切,所谓“时辰”是根本不需要讨论的。空调发明之后人们淡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也对冷暖失去了知觉。有了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距离就不是一个问题,见面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就很难再体会到孔子当年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知力越来越弱,情感越来越冷漠。过去生活中有马拉松跑,现在只能在竞技场上才能见到。人没有能力回复到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原初的世界了。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正是美学家、哲学界痛心疾首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学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它试图通过特殊的言说方式,把人引向一个未经分化的“原初世界”。

《庄子·天地》里有段话: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意思是说,黄帝到赤水的北岸游玩,回来时把玄珠(道)遗失了。于是派“知(理智)”、“离朱(感官)”和“喫诟(言辩)”去寻找,都没有找到,最后派“象罔”去找,却找到了。“象罔”中“象”是看得见的存在,“罔”是看不见的存在。“象罔”实际喻“有”与“无”的辩证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道。说明道是完整的全息性的存在,不是概念、言辨、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把握道,需要一种特殊的智慧。老子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推崇人类所掌握的知识,知识对人的解放是有限的,科学技术帮助人类摆脱了蒙昧,却无力回答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美的可爱的幼芽是在知识、技术、工具、逻辑无力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这是因为美不是事物本然的属性,美是人对对象深情眷顾的意蕴生成,是神与物游,身与物化,是意象。宋代画家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山水训》)四季山水经由人的关照而生动起来。大山不再是一座孤立的大山,而是经过艺术家审美观照的大山,是意象。所以,我们说,美在意象。意象不属于孤立的物,也不属于孤立的情,而是人与对象相互发现、相互照亮的一种新质。

我们再看梵高的《农鞋》。《农鞋》以意象的方式存储了梵高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这双鞋不是一个认知的、“有用的”对象,而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召唤的结构,是意象。海德格尔这样评价《农鞋》:

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的农鞋里,聚集着她在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成熟谷物宁静馈赠及其在冬野的休闲荒漠中的无法阐释的冬冥,这器具聚焦着对面包稳固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时阵痛的哆嗦和死亡逼近的战栗。这器具归属大地,并在农妇的世界得到保存。[1]

经由海德格尔的解读,《农鞋》的意蕴复活起来。它超越了概念的抽象,克服了知识的僵硬,而向我们展开了一个世界。我们走进这个世界,意象就向我们生成了,这就是美。美在哪里?美就在活生生的意象里。

提问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获得了对于美学学科极大的解释空间。

三、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

美学应该有能力回答现实人生问题。因为美学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生问题肩负起责任,不是外在于美学的要求。但是美学解释人生问题有自己的方式,她不是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的。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人生就成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的利益计较的过程。美学从理想性的高度审视人生,以“应然”的视角“挑剔”人生,以“可能世界”的塑造引领人生,以超越性的追求点亮人生。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根本特性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2]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即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却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他引用康德的话说,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这些都是讲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特点的。

当下人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想性维度的缺失。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屑于讨论理想问题,物质主义和现世情怀作为一种弥散性的力量渗透在人们的观念里,而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则被冷落乃至被嘲笑。早在1816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就任海德堡大学校长发表的演讲时就曾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精神世界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3]不幸的是,黑格尔200年前的感慨,在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里部分被应验了。基于此,张扬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维度,就是美学面对现实而提出来的一个有针对性的命题。

与人的存在的理想性要求相呼应,美天然具有理想性的品质。美的存在为我们呈现一种完美之境,引导人不断为之趋赴。审美既是审对象,更是审自己。审美判断包含应当如此的价值期盼。在对美的祈望中,我们超越了自我存在的有限性,领悟到那本真的诗性存在。

美学视野里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况味。过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是美学对于人生特别强调的。囿于单纯的功利目标,人生的方方面面就显得粗糙、呆滞和有限。审美的人生旨在强调人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的对于过程的欣赏,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发现和发现的愉悦。例如,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许多人只是知道他的博大的教育思想,却很少注意他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调。正是属于孔子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调,丰富、提升了孔子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情怀。孔子虽然毕生守望他的政治理想,困顿之极仍然不改其志。但是孔子并没有因理想的难以实现而失去审美人生的维度 。他高度赞同曾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风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正说明孔子的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他在“修、齐、治、平”的功利世界里,保持着超越的审美精神。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审美家,正是因为有“吾与点也”的人生智慧,使得孔子思想成为我们可以欣赏并且进入到我们世界里的一种智慧。

再比如,美学对于爱情的解释。爱情是中外古今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美学在阐释文学艺术中爱情现象时,就不能停留在对于文本的叙述与还原层面,还应该进一步提出爱情的纯粹性也就是爱情的理想性问题。这看似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实际却是通向人之成人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维度。众所周知,现代文学史上金岳霖和林徽音,虽然没有走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归宿,多少年来却在丰富着、提升着我们对于爱情的理解。若以世俗的观点来看,金岳霖的爱情无果,不值得效仿,但是恰恰相反,金岳霖的爱情故事提供了一个我们审视爱情的新标准,那就是“爱就是爱”,爱不应有任何功利的计算,能在千万的人海中遇见自己所爱的人,就已经足够。美学的方式看爱情,爱情就不再是交换,不再是索取,而是主动的给予和奉献。这对于现世主义观念甚嚣尘上,“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骑着自行车笑”的沾满铜臭气的爱情观,是有着强烈的批判意义的。美学一旦介入现实人生,其意义就超出美学课程本身,而对于学生未来有长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而言美学不再是与己无关的枯燥的概念、定义,而是可以落实于生命中的一种态度。当他们遇到包括爱情在内的各种人生问题时,有了眺望未来的方向。

清人王夫之有云:

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这是讲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的。在王夫之看来,没有审美介入的人生,简直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审美使我们摆脱了眼睛只盯着“在场”的局限性,获得了超越患得患失和狭隘功利计较的人生眼光,成为一个有境界、有胸次、有气象的人,世界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显然,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正可以使美学学科获得崭新的视野与瞩望未来的方向,从而产生“无用之大用”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 诗·语言·思[M]. 彭富春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5.

[2] [德]卡西尔著. 人论中译本序[M]. 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

[3] [德] 黑格尔著. 哲学史讲演录[M]. 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

[4] [清]王夫之. 俟解.

[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第十二批教改项目“范本教育理念下的美学教学改革”成果]

篇5:哲学心得体会

在全书的十个问题中,谈对第九问题“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一点体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也是学校对干部“正、廉、严、实、和”五字要求中的一个方面。要求干部做到团结合作、相互补台。

第一:“和”的基础是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大目标要有大团结。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使广大的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团结起为此而努力。离开了群众的积极性、离开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第二:以“和”出发点和落脚点。争论也好、谅解也好、一切为了和,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倡:宽容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要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作为领导干部为人处世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不要斤斤计较、是是非非、小里小气,要做到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

第三:实现“和”的前提是学习和交流。由不同意见和分歧是正常的,但为了共同的目标一切又要归依于“和”,怎么办?干部要学习、要交流。

第四:实现“和”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以和为贵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

(2)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

篇6:哲学的心得体会

老师让我们写哲学的心得,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一个最基本得问题,什么是哲学呢?于是我不得不上网查了下哲学的解释: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谁知道看了还是没太懂。哎,其实一直对哲学真正的含义都半懂状态。还是结合生活,对一些已经得出的结论,谈点自己的认识吧。比如,时间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个是不难理解的,比如想想,世界上刚开始有人类时,到现在世界这么多元化,高科技,不都是靠人类的实践来改变的吗。爱迪生是大发明家,但是人家也是通过无数遍的实验实践得出了那么多的发明与成就,所以,想要改变客观世界,实践是不能少的第一必要因素。在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的确,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创造了令人自身都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从洪荒之世到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造纸术到飞船遨游太空,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意识的作用中讲到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不难想,人是跟据一定得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么反映,表现出主题的选择性。举个例子,你需要盖一栋房子,一开始你得有个计划,要盖成什么样子,要多少层,要主体什么颜色,这都得有个计划,草图和施工图纸等等。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上个例子可以一起看,开始你只是想盖成一个什么样子的房子,这里面就是牵扯到你如何来创造出,你就需要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对想法进行实践。我想来说说经济学方面的东西。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刚开始听到垄断一词的时候,就抱以贬来理解的,想想,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有些交易是很不公平的,价格很贵的其实,但是,依然每天有那么多人去坐,因为地铁总公司就是个垄断企业,你不坐行吗,你不坐自然有别人坐,它不怕你的。正是这样,才会使这些垄断企业“目中无人”。

好了,我的理解和见解比较肤浅,希望老师看了不要觉得难过。总得来说,哲学这个东西对于我的感受来说就是:一句简单的话,却是一个精辟的道理,反映出鲜活的灵魂与睿智的感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散发着生活的真谛,启迪了我们正确的思维,使我们明白了生活的哲理,从而更加得心应手地应对生命中的难题,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机遇,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用感恩的心去生活。那些优美的语言,精辟地写出了生命的感悟,真挚的感动激励着我们去追求生命的真理,镌刻着生命的价值,散发着成功的哲理,鼓舞我们创造人生的辉煌,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我们在成功的天际自由翱翔。

现代音乐系

篇7:哲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篇8:浅谈哲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导入, 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

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精彩的导入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从而开动脑筋, 全身心投入学习。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 可以用歌曲来导入, 也可以用漫画或者故事进行导入, 还可以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来进行导入……

比如我在讲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课的时候, 导入了一个小故事:《上帝所安排的人的一生》。带着宗教色彩的趣意盎然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 提出问题: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人的一生真的是上帝安排的吗?如果不是, 那世界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呢?世界究竟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整和强化兴奋点, 从而使学生迅速调整到积极学习状态, 使学生能在一种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生动有趣的案例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哲学原理理论性强, 内容抽象而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根据书本照本宣科, 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哲学知识。久而久之, 学生从听不懂到不想听, 哲学教学事倍功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就要把哲学课讲得生动、有趣而形象, 使学生感同身受, 激发其内在情感, 加深印象, 引发思维。

适当引用趣例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趣例”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活中的小故事, 也可以是哲理诗词, 名人名言等。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生活故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或者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广泛流传的诗歌辞赋引申出哲学原理, 既可以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凑, 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例如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课时, 我列举了很多哲理名言, 如: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南朝齐梁时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南宋哲学家朱熹说:理在先, 气在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当我一一阐述了这些哲学家的名言之后, 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些名人名言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思维和存在到底谁决定谁, 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又如, 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一原理的阐述中, 《赵人留猫》、《养鸡人与传教士》等故事让学生掌握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在看事情的时候一定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才能在其中抓住那个平衡点。

再如: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分别说出符合、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古语、俗语、成语、寓言故事等等, 轮流竞答。学生兴趣浓厚, 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回答踊跃。符合的有: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独具匠心、见机行事、量入为出……违背的有:张冠李戴、生搬硬套、东施效颦、照搬照抄、邯郸学步……最后教师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原因, 要从两方面进行掌握:一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 二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教学实践证明, 在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趣例教学, 能有效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哲学课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哲学概念和观点, 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举一反三。当然, 教师在运用趣例的时候要避免喧宾夺主, 引用过量, 免得学生只注重有趣的事例而忽视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情景模仿中进行自主性思维, 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深奥的哲学理论, 将哲学理论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例如, 在上课时, 我请学生分析: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一开始觉得迷惑, 有的学生甚至伸出了自己的脚来模仿试验, 通过细细体会及分析讨论, 他们不难得出结论:前者正确, 它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 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再如:讲实践的特点这课时, 请学生分析: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大家都深为愚公的精神所感动,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 愚公毕竟还是“愚”, 为什么一定要用铁锹挖, 用肩挑, 而不用炸药炸, 用车装呢?问题一提出, 班级就开始沸腾了, 学生七嘴八舌的否定了案例中有人认为的观点, 因为答案很明显, 实践具有客观性, 实践的主体、手段都是客观的, 人的体力特别是智力的发展, 实践手段的制造和使用, 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具有能动性, 但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随历史变化而变化。

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走到学生中间, 主动营造轻松的讨论环境和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其独立思考, 解释讨论, 开拓学生的视野, 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同时, 教师也要置身于案例讨论的全过程, 既要对勤于思考, 善于提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称赞, 也要对分析判断有误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 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的运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辅助

哲学课程知识点多, 信息量大, 再加上各种趣例的引用以及案例的展示, 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可能获得完美效果的, 所以,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尤其重要。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于一体, 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 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 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操作简便、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直观性强, 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看着课件, 使教学更加方便, 节省了自己讲述及板书的时间, 多媒体上的内容又相当于一个教学提纲, 教师也不需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把需要讲授的内容记忆下来。

五、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 只有做到善始善终, 才能算是一堂好课。课堂结尾犹如点睛之笔, 十分关键。它既是对整堂课知识点的梳理和提炼, 使学生对整堂课留下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使新旧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又能承上启下, 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使学生对后续学习在情感上产生冲动,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己去钻研。

巧妙的结束语, 能让学生在回味、反思中提高认知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 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具体内容, 精心设计并灵活运用恰到好处的结尾, 给学生一个回味无穷的“尾声”, 真正让每一节课都能划上圆满的句号。

篇9:哲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过程,以至整个世界都作为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来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自成系统,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严密、系统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必须系统地把握它。

辩证唯物主义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大部分,这是学习哲学常识课必须首先掌握的。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自成系统。例如。辩证唯物论由物质、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唯物辩证法主要由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三大部分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主要由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论的辩证法两大部分构成。当然,构成这三者的每一部分又都自成系统。例如,辩证唯物论的物质部分,主要由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三个部分构成。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如下图: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辩证唯物论中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只有系统地学习哲学,才能完整准确、高屋建瓴地掌握哲学理论,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哲学原理。在学习哲学常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联系社会实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地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

二、掌握法则

有些学生常常觉得哲学常识很深奥,难以把握。其实,学习哲学常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编书,还是讲课,人们总是遵循着这样一个法则:首先提出一个哲学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哲学原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最后从对原理及内容的分析中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工作方法,即原理、原理内容、工作方法的三个段式法则。笔者将其称作“三段式”法则。例如,学习辩证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时,首先,提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原理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如,学习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特殊性时,首先,提出矛盾特殊性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原理的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特点。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段式”法则并不是随意编造的。它是由辩证唯物主义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段式”法则中的原理内容就是世界观,工作方法就是方法论。“三段式”法则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掌握了“三段式”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完整地掌握哲学原理,把哲学原理与工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三、掌握“对子”

毛泽东把哲学称作“对子”的学说。哲学概念总是一对一对地出现,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主观与客观、对立与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内因与外因、质变与量变、实践与认识、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矛盾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一的。既然整个世界都是由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那么,我们在学习哲学时就应该从事物的两个方面看问题。例如,当我们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时,同时要注意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当看到矛盾对立性时,同时要看到矛盾的统一性;当把握两点时,同时要善于把握重点;当看到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时,同时要看到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总之,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和片面地看问题。

学习哲学掌握了“对子”,能有效避免片面性,对我们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掌握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哲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之间也是躯联系的,都是以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哲学关系呈现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又有一些基本关系。在哲学常识中,这些基本关系有三种。

第一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一方面决定另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对其具有反作用。例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种是联系和转化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哲学中,表现这种关系的还有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

第三种是区别与联系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是有区别的,同时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例如,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与本质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在哲学中,表现这一关系的还有哲学与个别具体科学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哲学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基本关系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学习哲学常识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例如。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关系就不属于基本关系。

上一篇:2022年超市5月份财务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毛笔书法兴趣小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