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27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荐了一部好书——法国史学家与批评家丹纳所著的《艺术哲学》。于是细细的读了起来。本书辑录了1865—1869年期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讲稿,是按教学进程陆续印制发行的有着强烈讲授特征的教学事实。

丹纳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本文特意将《艺术哲学》中阐述“艺术品的本质”这个论题作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丹纳讲授方法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哲学上同时受着德国的黑格尔的影响。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丹纳在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丹纳常常用到一个富有特色的词组“精神气候”。气候作用于笼罩期间的所有事物,强调这个大因数的影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纳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果关系构建的。他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表现。

通过细读该书,当真是一个过程!

篇2:《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一、研究学问应该从事实出发,不是从主义出发,不能被某种具有霸权性质的理论体系所局限。

二、人类的智慧应该是多元化的,不是被单极化或被少数理论所主导。各种学说越丰富,则人类文明就越光彩照人。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或戏剧中选择某个部门,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某种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看到丹纳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很多困惑油然而生。

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要素,这样的论调似乎与马克思的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艺术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吻合。困惑的原因不是对这种观点不满,只是有些郁闷,本来想通过一百多年前西方学者的思维体系或者智慧获得一些关于艺术的不同的观点,以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但似乎要失败。其实回过头来看也顺理成章,马克思与丹纳是否有立场上的不同本人还无法考证,但是他们的主张却最终殊途同归,得出几乎相同的观点,认为事物是在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受到客观环境的强烈影响,而不是那种小儿科的假设对象先存在或者脑残地讨论科学先于艺术还是艺术先于科学(有感于某课堂讨论……)。两位先哲都是以事实为依据阐释并证明自己的观点。

所以,匆忙得出结论,研究学问应该从事实出发,不是从主义出发。我们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可并追求人类智慧的多元化,而不是盲目地推崇某单极理论,或者允许某单极化理论成为统治人们思想的霸权理论。我们的意识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故意影响,从而陷入到十分有局限性的狭隘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怪圈中,特别是久久的所遮蔽视野。丹纳说:“科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对完全相反的形式与派别一视同仁,把他们看作是人类精神的不同表现,认为形式与派别越多越相反,则人类精神表现的越多越新颖。”尼采更是进一步认为用智慧取代科学应该是人类的最高目标,科学思维只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把它提升到最高地位是科学霸权的表现。科学仅仅是人类把握外在世界的工具,对科学的强调就等于放弃了人类对内在世界的探索。(注:此处的科学是广义上的,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篇3: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

关键词:哲学,艺术哲学,艺术教育,初探

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种要求, 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

一哲学

人类需要哲学, 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这是因为“在思想里, 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 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 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 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与哲学相反, 其他学科侧重于具体的问题。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 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是极限真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哲学不是一个活动, 它不可以被定义, 不具有局限性, 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 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 ……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 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 (英语:Philosophy, 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 , 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在希腊文中, “理念”是指idea或eidos, 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 idein的原义是“看”。所以, “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 亦即事物的形状。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之理念论是一个本体论 (on-tology) , 重在考察宇宙之本体, ……重在解释。”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中, 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 但是感性世界里, 形式不能独立存在。“……那些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躯体的人是对的, 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它不是躯体, 而只是依存于躯体。灵魂寓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希腊语philosophia, 意即“热爱智慧”。这表明, 知识意味着智慧、欲望和爱。需要注意的是, 哲学定义的意义和文化, 也许会因哲学家的不同而不同。

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探索哲学理论——存在和真正的存在。同时期的东方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 东方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 并将焦点关注于道德和政治。当然, 我们无法得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在观点上真正的思辨过程。但是, 这些观点是很有价值的, 它可以指引我们, 指导我们的观点, 尤其对理解过去、了解现在以及预测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哲学史,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哲学家讨论的都是艺术与美学。如艺术是怎样存在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有义务处理这些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二艺术哲学

我们将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三个维度来阐述艺术哲学。

1. 艺术作品

艺术的基本目标不是培训, 也不是改变或崇尚什么。艺术的基本目的是表现与审美, 而不是教授。对于艺术本质的了解越深入, 越能发现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巨大心理力量。艺术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 并存在于人类的文明之后。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 它是客观的本体, 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目的。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理解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阐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 同时也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 体现出创作者体验自然、领会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艺术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来实现。”艺术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 这个“需要”不是物质需求, 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人类的道德心。

2. 艺术家

尽管艺术体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 但我们仍然认为, 艺术作品的基础在于“创作”的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即在艺术生产中, 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 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我们不满足于看到一个艺术品就够了, 我们更加注重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意蕴和审美意境。“就所有艺术而言, 应当说:是艺术家给了我们视觉体验和各种感受。因而, 他们就是感受的报告者、发明家以及创作者。”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 他像哲学家一样, 不断进行着对各种事物的解释。艺术家将“解释”置于画布上或者旋律中, 而哲学家将这件工作转化为理念。正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 使人类和谐。

3. 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

在将哲学引入艺术教育时, 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哲学怎样运用于艺术教育?如何将哲学语言带入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如何使用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休谟的观点, 对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艺术问题可以通过人类哲学、文化和知识的哲学、本体论哲学以及教育哲学得到解决。如用哲学的理念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分析哲学和道德范畴等) 分析高洁、善良、宽容等感性词汇。艺术哲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哲学理念分析背景下的艺术行为, 这可能对学生的艺术观、世界观以及他们的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使用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理论将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水平。例如, 席勒认为, 艺术起源于游戏。他说, “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 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 他才是完整的人”, 说明游戏是人类的自由状态, 人类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摆脱各种外在压迫, 回到灵魂的故乡。而艺术最终追求的是自由与幸福。也就是说, 艺术的本质就是自由, 这种自由就是真理本身。“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因此, 艺术就像游戏一样, 需要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烦琐、恐惧和疑虑。黑格尔认为, 艺术从不反映完整的真理, 只给出了真理的形式, 它可能会出现在具体的感觉之中。在这一点上来看, 艺术的功能是显著的。

三实例

许多艺术作品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去分析, 也许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将以爱德华·马奈的绘画作品《草地上的午餐》、萨特的文学作品《恶心》、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以及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为例, 进行分析解读。

1. 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 两位男子和裸体女人 (此女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妓女, 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 的肢体互相交缠。马奈丝毫没有男性主义色彩, 以平等的姿态为女性作画, 将女性的柔美和伟岸印写在了画卷上。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众人什么是美的、真的、善的。此画让人震撼的美丽在于借助于对光和色的调和渲染出了年轻女性的身体美和气质美。马奈并没有结束和模特之间的表象关系, “而是显明了表象的诸种条件, 就是说显明表象的这个盲点, 它只允许在未被看见的条件下去看”, 马奈要的是“绘画的沉默……马奈用一种可见的绘画代替了可读的绘画”。“言说并非言看”“观看只是意味着一种谨慎的可测量的分离……目光是一个停顿中的不可见活动——在其中, 事物隐藏自身”。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观点或目标。作品的艺术形式是由总体构成, 并借此实现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和目标。

2. 萨特的小说《恶心》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小说《恶心》中, 第一次产生“恶心”是在一个星期六“我”拿起石块要学顽童打水漂的时候, “我看见了一件东西而且感到厌恶, 可是我再也不知道我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几天后, “我”又说“那是从石头上来的, 我可以肯定, 这种感觉是从石头上传到我的手里的”。“恶心”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感觉。通过简单的直观感受“恶心”, 表达出另外一种广泛、深刻、意义非常的心灵感受。领悟到“存在”即“恶心”的根源, 他发现“一切存在之物都是毫无理由地生出来, 由于软弱而继续活下去, 最后随遇而死”。这就是存在的虚无。存在的事物缺乏合理性, 存在的世界当中没有理性秩序, 事物没有既定的本质。世界是荒谬的、残酷的、野蛮的、充满敌意的。但即使是世界荒诞, 人还是有自由去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恶心》不仅告诉我们一些存在的东西, 而且也倾注了萨特所有的哲学思想。

3.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就像萨特的《恶心》,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做了隐喻的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幅壁画, 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 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而创作。毕加索开始绘画前, 准备了几个草图, 所有准备的草图都隐喻着深刻的含义。“一些由曲线和锐角的对比交错所组织起来的扭曲变异的形象, 支离破碎, 如夜走的游魂充满画面, 揭示了地狱一般的战争恐怖——到处是断臂残肢, 到处是绝望的哀号和泣血的心。”这种赤裸裸的灯泡描述了战争时审讯室里的酷刑。画中央是一匹老马, 引颈嘶鸣, 长矛刺穿身体, 象征了苦难的西班牙人。在左上部分, 一头公牛在那里顾盼自雄, 阴险地狞笑;公牛下方, 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这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全画由黑白灰三色组成, 以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4. 蒙克的《呐喊》

蒙克的画作《呐喊》中, 没有一处不充满恐惧的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 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画中央的人物双手捂住耳朵, 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 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 使人想到了死亡的骷髅。整个画作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灵魂。画家用视觉效果传递听觉感受, 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震动。蒙克把画中极度的内在焦虑, 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 将画中的情感表现推向了极致。

在实例3、4中, 我们可以感悟到:“绘画不是一种应该记录在空间的物质性中的纯粹的视觉形象……绘画——独立于科学知识和哲学主题——贯穿着知识的实证性。”

艺术的观念和艺术的分类也表达艺术。艺术使世界以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式在情感上优先考虑人类的特质。例如, 艺术可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人道。一场音乐会表现的乐观主义和一幅画的宏伟壮丽或一段舞蹈的凄美婉转能够深深触及我们的内心情感, 这些都是对于人类艺术品质的挖掘。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和观点。每一个艺术符号的创建, 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感知, 是艺术家情感和智力的表达。

四结论

艺术哲学, 就像哲学本身, 通过其独特的方法解释人类、自然和宇宙的问题。对于一个观点, 试图只用一个学科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艺术哲学的范围内, 带给学生更多的审美享受和喜爱之情, 以及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判断概念的能力。哲学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解释能力, 以及确保艺术教育的基本素养。同时, 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生产生审美愉悦, 增强判断力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1卷) (贺麟、王太庆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 (熊蕾译)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 (第3卷) (苗力田译)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5][韩]朴异汶.艺术哲学 (郑姬善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6]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

[7]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8]德勒兹·迦塔利.什么是哲学? (张祖建译)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9][德]席勒.美育书简 (徐恒醇译)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篇4:理解艺术哲学

在如今二十一世纪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变得五花八门,有些人认为求异便是艺术的体现和发展方向,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非主流”,那些不健康的流行曲、颓废的摇滚和部分变态的抽象画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不断充斥着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真正的艺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艺术将何去何从,这不由值得我们深思。

艺术是一种精神属相,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从事艺术学习的一员,对如今艺术领域中存在的杂乱现象而感到真切的悲痛。有人说艺术走到了尽头,多数人还是认为艺术不会穷尽的,现在艺术只是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需要一盏启明灯指引它的前进,而这便是“艺术哲学”的任务。

何为艺术哲学呢?黑格尔的巨著《美学》按流行的说法以“美学”为名,但黑格尔指出:“我们的这门学科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确切一点美的‘艺术哲学。”在黑格尔看来,“美学”即为“艺术哲学”。

从“艺术哲学”表面字义理解,即为艺术和哲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即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哲学是人类较高深较严谨的一门学科,艺术是感性的化身,这两门学科的结合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理论家奥·史雷格尔曾经说过:“普通被称为艺术哲学的东西,常常缺乏两者之一:不是缺乏哲学,就是缺乏艺术。”

再次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两位对“艺术哲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黑格尔和丹纳。黑格尔对艺术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把辩证法应用到美学的研究领域,为美学鉴定了全新的历史分析法,丹纳则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转化为具体的艺术鉴赏和创作方法,丰富了文艺理论的库藏。

那么“艺术哲学”对艺术发展的任务是什么呢?艺术哲学的任务在于从艺术的高度说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从而引导艺术发展的方向,让人类文明不至于走偏,这就是“艺术哲学”的任务。

很少有哪位艺术家是先在理论上搞清了“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然后才开始创作作品的。而且,即使搞清了理论性的问题也不见得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够成功,所以直到这21世纪对这门本应该受到艺术界高度重视却没有受到重视,甚至收到了艺术家的轻蔑和厌恶的学科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古今中外不少艺术家都曾对艺术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也发表了很多珍贵的见解,有的还写了系统的美学巨著,很多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艺术哲学”问题还是很重视的,如席勒的《审美教育》,列夫托尔斯泰的《藝术论》,中国国画大师石涛的《画语录》等等,这些大师之所以写这些理论性的文章是因为他们明白理论性的东西对一个艺术家是很重要的,是整个艺术发展的方向,它虽然不能保证创作者的作品一定能成功,也不能代替具体的创作实践,但它能给艺术家之处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帮助艺术家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只要不把艺术当做单纯的技术或单纯的谋生手段来看待,诚然艺术创作是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那么“艺术哲学”研究的意义是抹杀不了的。

刘纲纪先生在他的名著中说过:“对艺术哲学表示轻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某种不正确的艺术哲学表示反抗,另一种则是出于无知。”

对“艺术哲学”采取否定态度的一个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声称“艺术哲学”是完全脱离艺术家创作实践的抽象空洞的没事在意义的虚构理论,根本解决不了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问题,没有任何一点实际用处。毫无疑问,如果一种艺术哲学却是完全脱离艺术创作实际的虚构,那确实无意义和价值可言,但那如果是相反呢,那艺术哲学的意义就不言而知了,通过哲学思维的严谨,和辩证法的分析艺术,是完全没有脱离实际的,也不能脱离实际去研究“艺术哲学”,那样也不可能研究的下去。

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认识都大不相同,但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人认为美的东西都是有同感的,这说明什么,美跟其它事物是一样的,都有人没法界定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美的规律,美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研究的,但过程是很艰辛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丢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这个感性的东西只有去用哲学这种感性的分析才能找到他的规律找到它的精神所在,这就是艺术哲学的魅力。

创造艺术作品就如建造一座城堡,工程师的能力再大,如果没有图纸,再大的工程也将没法正确建造,没有预定的蓝图只有盖小瓦房了,学习艺术哲学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者).商务印书馆, 1996.

[2]刘纲纪.艺术哲学[M].出版社:武汉大学, 2006.

[3]席勒.审美教育[M].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4]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 译者:张昕畅,刘岩,赵雪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5](清)石涛著,俞剑华注译.画语录.图书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篇5:《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平时我们都是如何研究艺术的呢?我们研究它们的结构、色彩、主题。这幅画颜色鲜亮,这幅画较为写实,这尊雕塑雕刻精细。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纳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来分析种子,即分析种子及其基本的、抹杀不掉的、在一切环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够保持的性格;然后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历史和环境的变迁中是如何扩张和收缩的;最后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艺术,特别是绘画,这是各种因素发展得来的成果。”这一句话便能很好地说明这本书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个学期的哲学课,我们知道哲学是一门追求事物本质的学问,这本书中,丹纳就用哲学来研究艺术,主要分析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的艺术形式。这三个民族的画派各有不同。意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画派把人体作为一切画作的中心,他们的画不会反应多么深刻的思想与内涵,和精神与宗教无关,却能很好地体现出人体的健康与活力,即使画中的人毫无披挂,也不会让人感到庸俗。尼德兰则是一个冷静温和,实实在在的民族,他们的画则和他们一样实在,这些作品无比真实,与现实严丝合缝,似乎连光线都一模一样。希腊的艺术家能把色彩、造型与事件合为一体,他们喜欢清晰与准确,喜欢表达健康与愉悦,他们的艺术和意大利的一样,也爱赞美健全的人体,而比意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艺术品都绝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纳用这本书告诉我们,艺术的诞生和演变,必定和人的思想与习惯有关,而人的思想与习惯,则必定与生活环境和民族特点有关。一个浪漫的民族,他们的艺术一定不会刻板无味。而一个充满礼节的民族,他们的艺术也一定不会放肆无边。

篇6:《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该书是由法国历史学家H•丹纳所著,作者用清晰p详实的笔墨,讲述贴近我们生活的艺术,书中作者主要讲了意大利p尼德兰p希腊的艺术哲学。

意大利p尼德兰p希腊的艺术是世界艺术文明的典范,这三个国家的艺术造诣特点是世界艺术史艺术的缩影。讲到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作者从画派的特征,艺术产生的各种条件,促进艺术表现人体的原因以及意大利人的生活和趣味介绍。透过作者的文字分析,我们能理解意大利表现的一种文化是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依照古代的风格,同时根据现实的环境,赋予其新的意义。意大利人在声乐雕刻建筑绘画中融入自己民族的`东西,用一定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图,

文中提到意大利艺术表现形式有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人体。意大利缺乏长久的太平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人们几乎是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中,因此表现人体,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诉求。

作者谈论尼德兰的艺术则从尼德兰艺术出现的综合原因以及尼德兰艺术的历史分段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从早期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再到伦勃朗的出现,尼德兰的艺术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完善,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艺术哲学》中对希腊的艺术哲学进行分析,则从种族p时代p风俗三个方面进行。希腊人得行为方式,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追求,成就了一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希腊。谈到希腊的艺术成就,不得不讲它的体育成就。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篇7: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丹纳(1828—1893),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被称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他的《艺术哲学》对 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丹纳的主要文论著作有《拉·封丹及寓言诗》(1854)、《英国文学史》(1864—1869)、意大利游记》(1864—1866)、《艺术哲学》(1865—1869)等。另外关于哲学和历史,丹纳也多有著述。《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也是丹纳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艺术哲学》是傅雷于 1958—1959 年译出,并撰写了译者序,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艺术哲学》是一部关于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全书分成五大编,分别第一编是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第二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第三编是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是希腊的雕塑,第五编是艺术中德理想。其中第一编是对艺术品的起点性和总体特征做的第一个概括综述,而最后一编,则是丹纳自己美学思想的一个阐述。丹纳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作品属于一个总体。第一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这个总体。第二艺术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属于一个比艺术更大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第三艺术家家族还包括在一个更大的总体之内。这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这个总体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逐层扩大包含。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这个最大的总体出发,最终实现对艺术作品自身的研究。

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种族形成的原因,他更多地强调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他认为种族的特征是由自然环境造就起来的,而种族的特征又体现在民族的精神文化上,成为民族精神文化原始动力的一个部分。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丹纳坚持整体的联系的观念,反对孤立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他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是从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的,艺术家本身也是隶属于某种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的。而艺术宗派则属于它周围趣味和与它相一致的社会。丹纳以希腊

悲剧的消亡为例,来说明社会环境变化对文学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显著影响。他说希腊悲剧的黄金时代,即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小小的共和城邦以极大的努力获得独立,在光明的世界中取得了领袖地位。而到了民主风气消亡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的时代,希腊的民族独立和精神元气一起丧失,悲剧也随之衰弱。

丹纳所谓的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丹纳首先从生物学的立场出发,认为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着物种的繁衍和生长,在荒僻的山峰上、怪石嶙峋的山脊上、陡峭的隘坡上,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只有坚韧的松树可以生长。

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正是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丹纳关于构成精神文化三要素的理论明显受到前人的诸多影响。18 世纪前期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以人类社会和客观环境去探讨决定政治法律的因素;19 世纪初法国女作家史达尔夫人认为风俗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决定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环境与时代精神决定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产物。而在丹纳这里,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发展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划分虽然有些含糊不清,但基本覆盖了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初步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

篇8:哲学类读书心得体会

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一个沙漏。在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的沙子,他们在流过中间那条细缝时,都是平均而且缓慢,除了弄坏它,你跟我都没有办法昂更多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人也一样,每个人都像一个沙漏,每天都是一大堆的工作,等着去做,但是我们必须一次一件慢慢来,否则我们的精神绝对承受不了。

如今,我们被越来越多的各种压力所困扰,压力让我们睡眠紊乱,记忆力衰退,请绪偏激……健康状况江河日下。

面对生活,工作的重重压力,“沙漏哲学”应该对我们有所裨益。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担当,既然躲避不了压力,就该学会主动拥抱压力,调节心灵旋钮,调整对压力的认识角度和处理方式,以最佳的状态,带着饱满的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

想起当初的梦想,止不住黯然神伤。因为梦想太高,反而让我前行的包袱太重,因为梦想太大,反而让我瞄准的目标太空。在自己的生活的半径内散步,我认真地想,使该百自己的梦想变小了,从我能够伸出手抬起腿的地方,一步一步往前行。

篇9:哲学类读书心得体会

其实,这本书籍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籍不如借书籍,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籍,这种富有是自家书籍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籍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籍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籍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篇10: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许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知识,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智慧。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篇1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但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篇12:《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生科12120414306任逸飞

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位学习哲学的人都必须解答的问题。自人类的文明形成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在思考着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问题,但其本质上还是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我们称这一部分人为思想者或者说就是哲学家。

翻开《国哲学简史》的目录,我们会看到很多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章节。中国的历史悠久,其哲学也形成了不同派别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哲学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比如秦代周一统天下时就采用了阴阳家的理论,认为以水德王的秦朝取代了以火德王的周朝是“奉天承运”,从而解释了其政权的合法性。又比如自汉代后历代统治者大都采取儒学为正统思想,认为君王就像北极星一样,应该得到万民的拥护。同时也宣扬一种君权神授的思想,从而维护了封建大一统的统治。哲学的另外一部分则是让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谋求出路,或者说是谋求一种心灵上的平静。

儒学为我们为人处事树立了一个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孔子关于“忠”和“恕”的思想。认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衡量别人和自己,这就是实践“仁”的简单的方法。同时,儒学又告述我们“知天命”,但这并不是消极地去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认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行了,成败与否在所不计。因为各种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配合,而这一点不是人自身可以控制的。所以说,了解了天命便再无失败可言,便能常保快乐,便能利于不败之地。

在仁爱这一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主张“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认为爱别人的儿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孝敬别人的父母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但这种太过理想化,毕竟感情有亲疏,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兼爱。不过这种观点倒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我们有兼爱的思想,那么就不会在出现“小悦悦”事件,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仁爱。

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道家注重个人的得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洒脱。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一种束缚,人只有脱离这身肉体,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所恃”,这便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同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顺应本性,不可强求。比如道家批评儒家的仁义,认为那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后来老子又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顺德,就要清心寡欲,就要“弃智”。因为老子认为知识越多,欲望也就越多,只有绝智,才能不被各种欲望困扰,才能顺德。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是为了最后的无不为,让事物顺其本性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总之,道家的思想给人一种潇洒率性的感觉。

禅宗给我的感觉觉是它更像是一种冥想,一种静默的冥想。讲究一种顿悟,讲究不修之修,讲究“非心非佛”“不可说”。经过一场大悟之后,一切还归本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又回到了寻常人般寻常的生活。但不同的的是顿悟之后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不再滞着于某件事物。正所谓:处处皆佛。

篇13:哲学类的读书心得体会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篇14:《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学哲学 用哲学》读书心得

拿到《学哲学 用哲学》这套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上豆瓣查了评价,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出现,硕果仅存的3篇评论中还是获得三分之二的正能量。全书平实通俗的语言想必对于任何没有接受系统哲学知识洗礼的人来说也能做到易懂,是一本受众群体很广的读物。哲学在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而在日常用语中,哲学一词可以引申为个人或者团队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说到信仰和态度,再说到读书,我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吧。那么,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生活、影响追求幸福、影响我们读书的呢?

1、形而下的生活

生活笼统的分为形而上的生活和形而下的生活。而我们都发现形而下的乐趣怎么就比形而上的乐趣乐那么多呢?越形而下就越有乐趣,读历史比读哲学有趣,读八卦比读历史有趣,看电影比读书更有趣。这是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为自己也为大众发问,她总结了下是因为形而上的生活它缺乏物质的光泽,没那么吸引人罢了。我一直笃定检验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兴趣的标准就是这件事能否把他或者她从网络灌水/八卦中拽开。当 你面对一条刘强东和奶茶妹妹领证的新闻,能够像大禹过家门而不入那样泰然自若,做到不点击而直接跳入“另一件事”时,那么恭喜你终于找到人生的目标了。何其容易,太多时候我们被形而下的五光十色迷住,陷入焦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浮躁坐在我们中间太久了,我们需要的是拨开乌云的勇气。

2、幸福最值得追求

幸福的能力包括智力上与精神上的,想要智力上的能力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想要培养精神上的能力就多读经典,同大师对话;勤写日记,与自我为友。有人说“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谈心的活动。和别人谈心前应该和自己谈心,和自己谈心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这样才能品尝高层次的快乐,也就是拥有幸福。

3、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周国平在暨南大学演讲提到幸福是一种能力,包括智力的能力与情感的能力。不管哪一项,获取的途径都是读好书与写日记。而读书,不可以胡乱阅读,周国平的建议是阅读经典。他谦虚的说:“我读许多经典,别人叫我大师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不是大师,当代无大师,我起的作用不过是构建起普通人与大师间的桥梁。你们不要做我的粉丝,我也不做任何人的粉丝,我们最好是同学,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上一篇:合伙购买足彩协议下一篇: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