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话题手记:养生是生态大学问

2024-05-17

养生话题手记:养生是生态大学问(共2篇)

篇1:养生话题手记:养生是生态大学问

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从吃的、喝的、练的、想的,等等,需要在增加,讲的人也在增加,似乎大有全民养生之势。

不过,说句实在话,这虽然是好事,但还是不得要领。为什么敢给这么有趋势的事情泼冷水呢?因为从传统文化来看,大多数人走的基本是狭隘养生路线,也就是个体养生,不能得到多少益处,或者有益处也是不稳固不持续的。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应该是个体与整体、人与自然、人与天道的相应相顺。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一段,说的虽然是春天养生之道,实则包含了古人对于人与天地相应相顺的感悟。把养生放在一个天地大环境中来看待。

翻看以前的笔记,有几句写的就是我当时对养生的认识:养生者天下大事,不可轻小视之,也不可狭隘解之。不可轻小视之者,因其关乎生死。广大理解者,因养生非一人之能养,也非一群一类人能养,需人人共解其义,人类共和自然,方能有养。若人类不顾自然生态、天道规律而自顾自之养生,终是徒劳,天下不养而我独养之事,如梦幻泡影。甚至有毁草木山河而求自身之养,更无异于饮鸩止渴!是故,爱己爱人爱众生万物乃养生之根基。

所以,养生并非个人的事,而是社会的、人类的、人与自然共同的大事,是生态大学问。只有生态好,人们的养生才是有根据的,才能有实际效果。

作者:范笠

公众号:怡心苑

篇2:饮食养生大学问

祖国医学在几千年前就注意到,进食的规律足以对生命健康起到非常大的影响。隋唐名医、一代药王孙思邈活了至少120岁,他在《千金要方》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也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些都是告诫人们饮食要有规律、要有节制。

中医有句话叫“饮食自倍,胃肠乃伤”。暴饮暴食。则脾胃受伤,这是“三因致病学说”之一大病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脾主运化水谷、运利水湿、化生精微,胃主腐热水谷。脾胃受伤,不能腐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食物不消化则成食积,水饮不化则留而为饮,痰湿内生,则可变生百病。

此外,大病初愈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节制,这也是养生祛病之道。

过则伤其正

金代医家张从正提出:“五味贵和,不可偏胜。”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在《素问》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是说过食高脂食物易生疾病。还有“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些是按五行分类,分别论述了饮食滋味偏嗜的具体危害。

现在方便食品泛滥,已经成了公认的“垃圾食品”。这些食品多数为高盐或辛辣刺激食品。辛味五脏归于肺,“肺主皮毛”,“肺朝百脉”,所以过食则变病百生。大家都知道,高盐饮食易患心脑血管病。所以,很多心肾类疾病都要求少盐或无盐饮食。

贪凉饮冷易成“阴暑”

饮食的寒温适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食物要温度适宜。进食过烫、过凉的食物都对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常吃过热食物,食管及咽喉癌的发病率增高。另一方面,“寒饮食入胃”可令人咳。贪凉饮冷易成“阴暑”,“阴暑”即“胃肠型感冒”一类的外感热病。年轻女性贪食生冷,月经期更易患病。

中医认为,食物本身具有寒、热、温、凉、平等性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虚寒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而热性体质的人或患有偏热性疾病的人则正好相反。

调节饮食祛疾患

严格来说,调节饮食祛疾患是用食物调节身体状态来对抗疾病,即所谓的食疗。正如《素问》中所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疗十去其九。果肉骨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很久以前中医所说的“毒”是泛指药物,认为药物皆有偏性,治病就是以偏纠偏。有人说某食物、某水果吃了对某病有好处。其实,并不是每个患者吃了都适合,有时会出现反效果。就是因为同一个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情况,有时治疗方法会完全相反,中医叫同病异治。所以,某一食物、水果的营养与益处都是相对的。我们在前人的经验与理论基础上。有区别地将食物用于调养身体、调理疾病才会收到效果。而且不是今天吃适宜、明天吃适宜,就等于吃它永远适宜。因为身体状态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应该“无使过之”。其实,这些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很简单的道理。如“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饮食的治疗作用有时是药物代替不了的。数百年前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名医叶天士遇到一位患消渴的病人,经诊认为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后来,此人遇一山野医生,指点其服用一种水果,坚持一月,病即痊愈了。叶天士知道后,就向那个医生拜师学艺,此人也成了叶天士十七师之一。

上一篇:大班语言:想飞的小象下一篇:初二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