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陈忠林法律论文网

2024-06-08

小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陈忠林法律论文网(通用3篇)

篇1:小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陈忠林法律论文网

司法鉴定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的司法鉴定技术人员依法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其对案件及时、公正的解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鉴定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诉讼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林立,形成各成体系的鉴定机构,这些鉴定机构互不隶属,对同一现象有时作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司法鉴定结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的公信力。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司法鉴定的标准不统一、鉴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先进设备投入少、科技含量不高。

其次,司法鉴定机构混乱,导致多次重复鉴定,久拖不决,增加了诉讼成本。

第三,现行立法滞后,有些规定不合理。

如:刑诉法第120条对于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实践中操作不统一。

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揭露和打击犯罪、化解各类民事纠纷,对于法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鉴定体制的无序化,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有必要加以改革和完善。依据我国鉴定体制的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与完善。

一、确立刑事鉴定与诉讼民事鉴定分开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面临与国际接轨,社会矛盾趋向多元化,而刑事犯罪也越来越趋向智能化,对刑事侦破而言,犯罪现场遗留物分析也将微量化和精细化,血样的采集、DNA化验以及测谎仪分析等。国家为加大对刑事犯罪打击的办度及侦破案件的有效性,改变目前司法鉴定效能较低的局面,可将司法鉴定机构分为刑事鉴定与民事鉴定两个部分。当然,这种分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对于刑事鉴定部分,政府有必要加大科技的投入,更名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中心。将现行的公检法司的司法鉴定机构重组,其人员择优选用到中心去,规定一定的淘汰比例。其主要受理涉及刑事及行政的鉴定,公安部门保留少量法医类科学技术人员,起辅助警官分析及处理相关技术服务。

对于民事鉴定部分,可更名为民事科学技术鉴定中心,其人员均来自医院,大专院校原来从事司法鉴定的`人员,此类人员均为兼职,亦择优选聘,并建立相关的个人档案资料,以备查询。这有利于改变鉴定行政垄断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医疗事故鉴定,其成员及有关鉴定结论公信力不高,所引发一系列矛盾)。使司法鉴定脱离利益及行政干扰,形成公正的司法鉴定,也使各类技术术业有专攻,提高司法鉴定水平。

二、建立二次鉴定终结制度与鉴定人员有限出庭制。

1、为防止鉴定次数的无限性,影响诉讼的效率,有必要建立二次鉴定终结制度。将目前县(区)级的司法鉴定结构撤并,在地(市)级设立唯一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中心,省级、国家级也择优选择,重组合并公检法司的法医,成立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中心,侧重于涉及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

对于民事鉴定机构,地(市)级以上,各地可以筹建两个左右的科学技术鉴定中心,人员来自医院、相关院校的原从事司法鉴定的人,择优选择一部分,并根据特长,限定其从事鉴定的范围。同时,对于鉴定结论作出的时间加以明文规定:一般在1个月内作出,特殊情况(如重大疑难的)可以延期。

首次鉴定地点,应选择在诉讼所在地或案发所在地的鉴定机构。对于第一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双方可以协商选择鉴定机构,协商一致的好办理,对于不一致的,法官应匿名送评鉴定,隐去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地址、发生的具体地点,作点技术处理。由法官选定一名鉴定人,双方当事人各选择同样多的鉴定人员,由其共同出具鉴定结论,并且由鉴定人在鉴定报告上签名确认。经当事人申请后,同时要求鉴定意见,仅是鉴定人员的倾向性意见,而不是结论,名称应改为鉴定意见书,并作说明,分析其理由。对于鉴定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要写明理由,加以阐述。法院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时,亦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为陪审员,以便加强合议庭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认识,以求更加公正、高效率地审理各类涉及司法鉴定的案件。

2、法官主持双方在庭前对鉴定意见书进行听证,听取双方的意见,若没有分歧,或虽有异议,但异议明显不成立的,法官可以不通知鉴定人出庭,若双方异议较大,疑团重重,法官应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并告知主要的分歧点,以接受质询,看是否经得起推敲。这样有利于节约成本。法官依据庭审质证的情况及相关案情作具体分析,决定是否采纳该鉴定意见书。对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的鉴定人,且有明显不妥之处的,法官可以不采信该鉴定意见书,并发出司法建议书,进行必要的淘汰。

三、鉴定人的任职资格及人员管理

目前鉴定人员的身份,并未采取准入制,有必要通过一定标准的考核,择优选用一部分,保留一定的空缺,以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进入。并为这些鉴定人员建立档案资料,包括各人简介、每个人鉴定的科目、以及鉴定的个例、选择鉴定的次数,随着网络发展,亦可上网公布。

现在争议颇大的是鉴定机构为谁统管,笔者以为,鉴定人员选任应该是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强、自律性高的一个群体。而一个机构隶属于某一行政机构,又会形成垄断,且有弊端。该机构仅需松散型管理,基于此认识,可将刑事鉴定组织隶属于财政部,这样有资金保障,不致于为利益所驱动。其人员的淘汰,有渎职行为或过错等情况致鉴定意见偏颇,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委托申请的法院、检察院发出司法建议书,对该鉴定人员进行淘汰。民事鉴定出现上述情况的,在其个人档案注明,自然淘汰。对于因过错而造成迟延鉴定的,补偿迟延期间的损失。

四、加强对鉴定人员的人身安全、经济保障制度。

司法鉴定结论,也仅仅是一种证据,可能会对一方不利,造成败诉的结果,而鉴定人员有时须出庭阐明所采用的方法、依据材料及观点,进行作证。此时,应加大对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力度,对于有打击报复鉴定人或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秩序的,应给予相应制裁,在诉讼阶段由法院处理;诉讼结束后,由公安机关及时作出,以维护其人身不受侵犯。对于出庭的人员,应有补偿鉴定人的出庭专门经费,由人民法院专款支付这笔费用。

总之,通过改革鉴定体制,形成鉴定有序化,完善法官对司法鉴定结论的采信方法,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 陈忠林(37213928@peoplemail.com .cn)

篇2:小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陈忠林法律论文网

一、《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概述

(一)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对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定义, 可谓是众说纷纭。然而所有的定义都是基于狭义和广义这两种之上的。从狭义上来讲, 是指在课堂上一些简单的互动。这些互动主要是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等过程中。以前只是在“点”上对“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也就是在灌输课程理论的同时, 零散的、个别地使用了互动教学, 这样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性不强, 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而本文则是在广义层面上基于“面”的探讨, 围绕着课程教学和学生群体特征, 对新形势下的参与式教学做了分析和探讨。它不仅论述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理论, 还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各要素环节进行了具体设计。

(二) 《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1. 民主性。

参与式教学提倡师生间的平等与合作, 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教师应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应扮演引导者、施教者、促进者的角色。而《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正是以此为基准, 带有明显的民主性特征, 这为推进《基础》课参与式课堂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主体性。

长期以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错误地担当了主体性角色, 成为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瓶颈”。而参与式教学主张颠覆教师与学生间的地位,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客体, 以此来适应新教育教学环境的需求, 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互动,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 创造性。

现在, 我们倡导的参与式教学是在交往和互动中的教学, 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 比起传统教学单纯的传道授业, 参与式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其创造性。突破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性、创新课堂环境的流程;一改以往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和乏味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 共同进步。

4. 启发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一改以往“注入式”灌输教学的课堂的被动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研究中去, 在参与式课堂学习中,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 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并使其发挥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

二、《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 《基础》课程具有知识性强和理论性强的特点, 正因为如此, 要求我们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来指导大学生。研究表明只有运用《基础》的科学理论和知识, 且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邓小平德育理论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于实践, 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论来解决现实中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以便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是因为它吸收了各类相关学科的知识, 运用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 并加入了美学、人才学、青年学的相关理论, 所以《基础》既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又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 它还借鉴了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文化养分, 把文化知识修养、思想道德修养融为一体, 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 与其他课程相比, 《基础》课的功能更加广泛, 不仅可以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播, 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 该课程紧密贴合社会实际以及学生实际, 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这样也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愈发突出, 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 参与积极性也空前旺盛, 他们更加渴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具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 如思想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全面、办事情不够妥当等, 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某些事情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 并因此而产生各种争论。对于这种争论, 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 而参与式教学法恰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有效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 《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要素构成

从客观条件来说, 参与式教学方法需要一个稳定的教学环境, 即固定的教室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的设备, 同样对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教学需要适合的道具。例如教师常用的PPT讲义是教师根据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简单制作的教学工具, 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善补充的工具, 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道具是教学实践的重要支撑。从主体条件来说, 参与式教学需要一个醒脑和放松的教学环境。醒脑和放松, 给学生以身心的愉悦, 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日常的学习实践当中。可见, 营造一种醒脑和放松的环境, 是积极践行参与式教学的必然要求。然而分离客观条件和主体是不能自主的协调工作, 而是需要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合作。参与式教学倡导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参与, 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参与, 所以它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还强调了团队的合作性, 最好能够做到在合作中参与, 在参与中合作。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摒弃传统形式下封闭式参与的独自体验, 自我收获, 保证个体参与的开放性。

(二) 《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环节构成

第一, 准备环节:导入和任务布置。导入。教学的引入方法多种多样。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游戏方式导入。这样的引入不但能够做到让学生醒脑和放松身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布置任务。布置任务是参与式教学的基础环节。这里所说的布置任务, 主要是指学习任务。通过这个环节, 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任务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还要能整理和归纳烦琐的教学内容, 提出清晰简明的问题, 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 参与环节:明确规则和头脑风暴。明确规则。参与式教学的宗旨是学生自主的动员、组织、设计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任务, 也要求了不同的活动规则。所明确的规则能够保证参与的效果。那么, 在每一次参与展开之前, 必须明确在参与中的各项规则。头脑风暴。与以往相比, 头脑风暴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还强调团队协作在分析和思考中的重要性。同时, 头脑风暴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坚决杜绝学生封闭式思考现象的发生。头脑风暴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 增强学生个体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 提升环节:展示分享和总结提升。展示分享。成果往往是需要展示和分享的, 教学也不例外。在团队合作中, 学生作为个体已经将智慧成果进行了交流, 所以这一环节, 主要是团队作为个体进行成果的展示, 以便做到在更大的范围内的分享。这种形式的分享是分享更高层次的展示。

总结提升。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教师和学生扮演者各种不同的角色。随着“电影”的推进, 教师的角色不断地变化, 从最开始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中的协调者和引导者, 到结尾的总结者。总结往往不是一个任务的结束, 而是下一个任务的开始。所以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要有团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讨论, 还要有教师的总结。教师的总结往往具有教育性、明确的导向性, 甚至还有修正的作用。这样的总结在教学效果上会是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参与式教学给现代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分享平台, 这种教育机制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能够有效解决《基础》授课中“教”与“学”分割开来的问题, 改变了以往他们之间只是简单地线性、机械的关系, 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

四、我校《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改革探索及实效

我校从2010年开始修订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基于TOC课程理念 (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以目标为指向的课程设计) 和OBL评价方式 (Outcome-Based Learning基于成效的课堂学习评价) , 对课程合理定位并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 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 明确课程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要求和设计, 在考核方式上也以课程目标为导向, 根据课程的特点与讲授方式来设计考核方式、评分细则和计分方式, 通过4年不懈的努力和实践, 随着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该课程从起初不太受学生重视的“睡觉的课”、“逃掉的课”, 发展成为今天越来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课程之一。

摘要:参与式教学具有民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启发性等特征, 非常适合《基础》课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改革, 既是课程的发展需要, 又是当代大学生的客观需求, 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优化教学环节设计, 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是增强《基础》课参与式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与式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梁爱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探讨[J].河南教育·中旬刊, 2010, 12 (04) .

[2]霍咏梅.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4 (08) .

篇3:司法改革下的法律职业伦理之思

新一轮司法改革中, 法律共同体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当前, 法律共同体却面临着一场十分严峻的职业伦理缺位的危机。如2008、2009年的“法律人腐败案”、2013年律师曝光当事人隐私的“李某某案”, 令人担忧。对此, 我们不禁要问:法律职业伦理去哪儿了?

法律人职业伦理的缺位除了体现在司法实践中, 还体现在理论研究及法学教育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 学界重视具体的法律部门, 甚少有专家专门从事法律职业伦理的研究。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论文、专著其实不少, 如《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等, 但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法官、律师等具体的法律工作者, 对于法律人整体职业伦理涉及不多。在法学教育方面, 目前开设有法律职业伦理相关课程的法学院较少, 各高校法学院对学生此方面的培养缺少重视。

二、司法改革下法律职业伦理的价值

司法改革的宏伟蓝图已然展现在我们眼前, 但“法制”向“法治”的转换还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将制度落实。法律人的职业伦理将会对司法改革的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 攸关司法改革的成败。

(一) 法律职业伦理与防治司法腐败

虽然我国已制定《律师法》、《法官法》, 建立了初步的法官职业伦理规范体系, 但法律职业伦理缺失的乱象还是屡见不鲜。可见这些规则还仅停留在文本层面, 并未内化为法律人自身的价值判断准则。构建法律人的职业伦理, 有助于法律人抵制诱惑, 杜绝司法腐败, 从而重塑司法权威。

(二) 法律职业伦理与司法改革方向指引

司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司法大众化或精英化, 职业化或群众化, 这或许是一个政策导向, 但光从学理层面探讨, 在两种趋向间靠边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客观的司法实践效果会告诉我们什么是这两者的最优比。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律人, 应当秉持科学的法律职业伦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心协力地寻找司法改革的合理路径, 为司法改革指引方向。

(三) 法律职业伦理与维护社会正义

正义是法律的价值追求, 也是法律人的职业伦理要求。“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实施、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律人的贯彻执行。法律是留白的艺术, 司法过程有许多人为因素。法律人如何看待理解法律, 如何适用法律, 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正义的实现与维护, 会受到法律人职业道德、法律职业能力的影响, 因而法律人职业伦理与司法正义的实现密不可分。

三、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路径

(一) 儒家伦理学视角:重视美德, 提升修养

儒家思想主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即每个角色都有其对应的美德。现代法律职业伦理过于注重规则, 而一旦规则形成的监督力弱化秩序便难以维持。且规则的漏洞在所难免, 为司法掮客、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律师伪证门、法官丑闻等事件的发生, 一定程度上便是美德缺失的表现。法律人应当“忠”, 忠于事实与法律;应当“信”, 正直诚实, 维护法律公信力;应当“恕”, 保有良知, 切实地感知他人的困境;应当“义”, 保障他人正当权益,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二) 经济学视角:完善制度与社会环境, 平衡正义与成本

经济学讲求成本-收益分析, 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主体往往会考虑经济价值上的得失, 以便科学地评估投入与产出。法律职业伦理的选择亦需承担一定的成本与风险, 即法律人需要履行一定的职责与义务。若该成本过高, 必然会制约职业伦理选择的可能性。当前由于法律职业伦理制度及社会环境的不完善, 这一成本显然过高。为此, 需完善法律职业伦理制度和社会大环境, 平衡法律人的成本与收益, 鼓励法律人加大对法律职业伦理的投资。国家应完善相应的职业伦理准则, 建立有序的法律职业伦理保护、激励、补偿机制。通过明确奖惩, 除去“标签理论”对法律人一刀切式的评价, 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与社会地位。

(三) 教育学视角:加强法律伦理教育, 回归教育本质

大学区别于技校的关键之处在于其教给我们的不止是技能还有人文素养的灌输, 器与道的兼顾。现在的法学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技校式的培养方式, 过于强调法学知识的工具化运用和法律条文的阐释, 而忽略了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

为此, 应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使职业伦理意识扎根于未来法律人的心中。首先要确立法律职业伦理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高校法学院可开设相关课程, 使学生更早地接触法律职业伦理。其次应当兼顾“法律家”与“法学家”的职业伦理教育。再者将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有机结合, 增进法学教育的伦理化、实务化取向, 促进法律人“技能”与“德性”的同步发展。

摘要:新一轮的司法改革中, 建设法律共同体具有突出地位。但近年来法律共同体却面临着一场法律职业伦理缺位的危机, 这不仅体现在司法实践中, 还体现在理论研究、法学教育方面。因而, 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亟待关注。在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 应当充分认识其对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意义, 并从多视角探寻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司法改革,法律职业伦理,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学尧.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J].中国法学, 2010, 01:26-38.

[2]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 2003, 05:79

[3]余其营.法律职业伦理塑造的体系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S1:31-33.

上一篇:暑期思想报告范文下一篇:五上信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