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成长

2024-06-22

引领教师成长(精选11篇)

篇1:引领教师成长

“走出去”——让专家引领引领教师成长.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登录 | 注册 | 全球杂志论坛 ·我的阅览室 ·阅读卡购买 ·阅读卡充值 ·机构用户 ·刊社管理

页 | 封面文章 | 龙源文摘 | 主编访谈 | 投稿中心 | 检索中心 | 杂志选购 | 插图专卖 | 网站联盟

龙源博客 | 热点专题 | 分类阅读 | 名家名作 | 荐稿中心 | 期刊列表 | 外版图书 | 加盟龙源 | 客服中心

时政·新闻 管理·财经 电脑·网络 文摘·文萃 文学·文论 军事·科普 法律·政策 教育·教学 学术·学报

文化·生活 时尚·娱乐 女性·家庭 健康·体育 职业·留学 旅游·民俗 艺术·摄影 历史·宗教 医药·医学

您现在的位置:龙源期刊网 →阅读全文 全文检索

快速查询 刊名: 标题: 作者:

文章阅读排行榜

·别让前妻成为“第三者 ·高兴

·幸福就在转角处

·完善我党领导的几点想 ·一条狗对人的原谅 ·倪萍:我的日子 ·菠萝香

·夫妻年龄差多少最合适 ·女人不是篮子里的菜

·勇敢的心

“走出去”——让专家引领引领教师成长

□陈玉华

(本文字数:1753)第1页/共1页 《现代校长》2007年第7期

字号:【大 中 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校的内涵也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自身也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客服MSN:qikan.com@hotmail.com 公网客服 机构客服 中小学客服 刊社资源客服

Copyright ? 1998-2006 Dragonsource.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联盟成员 《中国版权》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 中国版权协会会员 京ICP证060024

篇2:引领教师成长

一、新老教师结对子。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要求青年地理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能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素质较高的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师队伍。具体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地理课程的教育规律。过好教学设计关、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关、实践课教学关、考试命题关等。

3、具备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能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等。

4、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学校优质教育课题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并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5、青年专业教师要力争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五年成为骨干,八年能挑大梁。

三、主要措施

根据青年地理教师成长和学校实际,部确立“教育引导,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合理安排、使用,鼓励冒尖”原则,采取“专业教研组带教、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措施。

1、加强对青年专业教师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青年专业教师是我区地理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提高青年专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及实践技能水平,是我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把培养青年地理教师的工作,放在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上,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青年地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当作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2、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鼓励青年地理教师建功立业

每学期专门研究青年地理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与同青年地理教师的联系制度,召开青年地理教师座谈会,听取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关心青年地理教师成长的大好局面,中老年教师要更多地关心、爱护和扶持青年地理教师。青年地理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严要求,自觉磨炼,促进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要积极承担校际或组内公开课,展示自己,鼓励冒尖。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学科论文并积极投稿或参与有关教研部门的评选。

3、实行导师制,落实师徒结对子的计划。

导师要有计划、有要求、有指导地对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培养,指导青年地理教师的备课、上课、技能训练以及科研工作,帮助青年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关,提高科研能力。师徒之间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青年地理教师听导师的课要求用专门的听课本以备期末检查。要求青年地理教师在听课后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想。

6、要积极创造条件使青年地理教师快速成长

鼓励学历进修,督促他们坚持学科培训,使他们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四、具体安排

1、学期初,搞好师徒结对任务,明确导师和被指导教师的目标与任务。

2、每学期青年专业教师在组内要上一节汇报课,并组织评价。

3、每学期要对青年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4、要求青年专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指导老师听课不少于15节。

5、一学期要完成“四个一”工作:一个优秀教案、一堂优质课,一篇教学或教育论文,一份上佳试卷。

6、学校每年对青年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核。

篇3:引领教师成长

一、学校引领, 倡导教师走自主成长道路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既需要“他主发展”, 即通过学校和培训院校、教科研等相关教育机构,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 更需要“自主发展”, 走自我成长道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尽管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成功, 还是依赖于“自主发展”。学校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教师就必须练内功、练真功、练苦功, 走自主成长道路。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途径与有效措施

开展校本研修, 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不断给教师注入科研动力, 学校专门建立了课题研究理论书库。在教育科研实践中, 变革教师备课方式。我们依据科研课题重新设计了教案本, 它增加了对课标理念的把握, 对自己教育理念及课题研究的认识。尤其是课后的反思报告, 帮助教师撰写教育案例与反思, 开展叙事研究, 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拉近了距离。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挖掘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我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 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 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 展示自己的成就, 激发自主发展意识, 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高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开展有效反思性教学, 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每位教师都可能在表达自身教育经验和分享他人教育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加深对教育的理解, 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教师同伴指导, 在对话讨论中完善自己。我校采用“师徒结对”形式, 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自愿结成伙伴关系, 彼此之间互相发现并探究问题。通过互相探讨, 分享他人的技能和经验, 解决实际问题, 共同进步。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的研究

面临教育新形势, 塑造教师新形象, 我校力争出一批名师, 育一批骨干, 推出一批优秀, 带动全体教师,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超前、业务精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教科室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每位教师成长的经历, 帮助教师审视自我, 不断反思自我, 推进自我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明白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有阶段性特点的, 了解每个阶段的一般规律, 对促进教师成长是有好处的。

篇4:多维教研引领教师成长

我园以多维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将一些具体的做法介绍一下,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一、为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我们根据我园教师的年龄特点,把他们分为准教师、新手教师、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几类。针对每一类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在培养策略上做到有的放矢,使其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实现不断发展和突破。

1.要示准教师打好基础

我园把工作不到一年、正在教育实习与岗位试用期的教师列为准教师。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正由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过渡,接受新事物快,善于模仿。同时也缺少实践经验,对于实践工作中的技能掌握得不多,面对教学活动时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去实施和展现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他们提出的专业成长要求是:正确理解和认识幼儿教育;熟悉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知道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对教师和幼儿的要求;学习规范书写教案、填写各种教学表格,等等。

2.新手教师在“复制粘贴”中启动

“新手教师”一般是指工作了1~3年的教师。这个时期他们处于对幼儿教师认识的理想化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了矛盾冲突、进行心理调适的阶段,也是入职的关键期。我们根据他们性格、特长和能力上的不同把他们分到不同的班级里,给他们配备业务能力较强、有经验的班主任,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他们从紧张无助到适应岗位,从注重形式到建立秩序,从无所适从到应对自如。

针对新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不强,对活动的流程把握不好,但本身的素质还不错的情况,我们大胆采取了“课例复制”的方法,使新手教师很快能明白课程的设置、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具体做法是,请这些老师使用已经较为成熟的课例上课,让他们体会到别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优秀的原因,使自己在独立设计活动时能够学习、借鉴这些优点,同时也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复制粘贴”还能够促使新手教师在观摩听课的时候,多发现别人课程的闪光点,提高听课的效率。

3.青年教师在“剪切更改”中进步

青年教师虽然在对幼儿园事务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上有了一定进步,却仍然不够成熟,需要对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反思,在“剪切更改”中实现专业内容的重组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以我园青年教师任某为例,她在音乐方面很擅长,钢琴已过了十级,还在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教钢琴。一次她听到奥尔夫的音乐《化石》后很喜欢,我于是鼓励她可以根据这个设计一节音乐活动。她潜心琢磨,经过删减、更改、增添后,设计出了音乐活动《蜜蜂、蝴蝶和化石》,并在市里的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4.优秀教师在“删除创新”中更新

基于时间和经验上的积累,优秀教师已经在活动设计、教学开展等方面驾轻就熟。此阶段他们需要在意识形态、思维模式上寻求突破,勇于求新求变,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吐故纳新的方式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替换新鲜血液,为自己的发展道路探寻新的契机。

以我园的李老师为例,一次她在备课室看到资料《认识房子》后,惊喜地告诉我:“原来这些房子我今天才知道、才见过啊!”看到她那么兴奋,我鼓励她说:“你可以根据这个资料进行创新,设计一节教育活动,一定会很精彩的!”于是,她废寝忘食地收集相关资料,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后,决定以《房子真有趣》作为主题开展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她大胆地把相较以往重复性的活动内容,诸如“国内旅游景点的房子”等删除了,加入了“奥运会各个场馆的建筑”的内容,还增添了让孩子们设计未来房子的环节。在开阔孩子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这一活动获得了区里的一等奖,她本人也在这次活动中打破了常规老套,更新了设计的思路。

5.成熟型教师在“新建文件夹”中蜕变

成熟型教师由于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日益完善,已经完全有能力在其壮硕的主干上生长出新的枝丫,在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开展和架构活动,通过“新建文件夹”开辟出新的天地。

一年秋天,正值菊黄蟹肥的季节,市场上到处都是卖螃蟹的,我无意中看到一篇介绍螃蟹的文章,便拿给园里的刘老师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老师自己查阅了螃蟹的大量相关资料,还经过调查发现,本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吃过螃蟹,而且很喜欢螃蟹。她于是在家养了半个月的螃蟹,经过反复琢磨螃蟹的习性后,创立了一个专业发展中的“新建文件夹”——科学活动《有趣的螃蟹》。

这个“新建文件夹”中有她收集的与螃蟹相关的大量知识和照片,有多日以来养螃蟹的体会,还有和老师、小朋友们共同探讨螃蟹带来的快乐。因为以前没有开展过类似主题的活动,所以这个“新建文件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教研组的帮助下,通过大家的共同试教、研讨、观察、反思和再实践,该活动日益成熟起来。最后,刘老师以该活动参加了市里的评比并获得了好评,她本人也迅速地成长起来。

6.专家型教师在升级到“最新版本”中驱动

我园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是年龄在40岁以上、教龄在20年以上、职称在小教高级以上的“三高”型教师。他们为幼儿园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曾经辉煌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压力的增加,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有了“甘当绿叶”“打退堂鼓”的想法。他们失去了热情和活力,带班处事程序化,凭借着老经验、老习惯办事,不愿意以新理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这使得他们的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就需要一个“驱动器”来为他们提供新动力,激发其发展的内部动力,使其心态与理念升级到“最新版本“,跟上时代的步伐,再创辉煌。

步入“三高”期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徘徊在“高原期”。例如,在教研活动中无话,或是不敢说、不会说、跟风说等等。我觉得这一情况是教师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犹如桑蚕破茧化蛹为蝶,犹如老鹰蜕变再生的抉择,必须以百倍的勇气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才能够改变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我们在教研的时候,用人人发言这个“驱动器”鼓励大家都要说,而且每个人要说出不足、建议和跟进方法,并做出详细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老教师为了说得比年轻教师更有想法,就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在研讨中用自己在实践中的丰富感悟来诠释观念性问题,使普通的事物变得既有趣又富有内涵。通过互动交流,大家欣喜地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和独特的见解,每个人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通过改变老教师的思维方式为他们进行驱动。

教研组还通过开展引发创造力的活动发掘教师的潜能,如在学期末进行手工制作作品展活动——组织教师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制作不限材料、不限题材、不限主题的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这也是我们幼儿园老教师的强项之一,因为他们在多年的环境创设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样的主题,并兼具实用、美观和艺术性,还可以一物多用。作品展示出来后琳琅满目、各不相同,有中国结、纸雕、手工水车、国画、布艺画、剪贴画等等,摆满了整间手工展览室。老师们都从内心发出“太漂亮了”的感叹声,自信与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这使我园教师在“求异”的思维品质中不断成长。

我们还组织了两人三足、跳大绳接力、“齐心协力往前冲”的跑步比赛、教师广播操比赛、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活动,驱动“三高”型教师树立自信,保持一颗年轻、向上、充满朝气的心,融入到我园当今的教研队伍中来。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

为了使教师们在教研中不再感到枯燥,寻求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模式,我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研方式。

一课多研: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主要开展形式是围绕一个教学活动,由一位教师执教,在园教研组的带领下进行反复研究探讨。再由这位老师多次重上,使得执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教研组的成员也一并得到提升。我园很多的精品课就是这样被“多研”出来的,很多骨干教师也是通过这种途径成长起来的。

个别化教研:针对个别老师专业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一对一地指导和研讨。我园进行个别化教研的对象主要是新上岗的教师和有潜力、有强烈成长愿望的老师。

分组教研:按照不同的教学领域,如语言、艺术等,分成小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交叉式教研: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进行相互观摩和研讨。

集体反思式教研:鼓励不同学科、风格、年龄、职称的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互动和优势互补,促进教师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比如,全园每个教师任选一个适合自己且能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活动,参加教学观摩展示,展示后全园教师进行研讨,人人反思、人人发言。

技能技巧教研:每学期都进行基本功比赛,包括成品舞蹈与即兴创编舞蹈比赛、手工绘画比赛、歌曲弹唱比赛、公开课比赛、玩教具制作比赛,等等。

充电式教研: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在学习后及时总结和交流,既拓展了教师的经验,又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

专家引领教研:为了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促进其在理论层面上的升华,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特别邀请了幼教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把脉,使他们有机会面对面地与专家对话,聆听专家的教诲。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之一。

(作者为河南郑州三棉有限责任公司幼儿园保教主任)

篇5:促进校际交流 引领教师成长

引领教师成长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绿峨小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力求做到括宽渠道,博采众长,增加与兄弟学校切磋交流机会,尽可能提升教师专业素质。2014年12月9日下午,林树小学、雨洒小学部分教师到我校开展“三校”联谊教研活动。

根据安排,此次活动分别由我校曾老师,雨洒小学郭老师,林树小学蔡老师献上了三堂精彩纷呈的数、语、英课。

活动中,老师们课堂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者普遍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敢说敢想,互帮互学,互评互补,人人学得扎实,个个兴趣盎然,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体现了教学民主,独特的风格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魅力和教学艺术。

最后进行说课和评课交流。先由上课的每位教师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意图和课后的一些感受。接着三校老师讨论交流。会上,听课教师代表就此次教学联谊教研活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篇6: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吉安县二中黄乾亮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字化社会生存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必须走成长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成长之路,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篇7: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2月25日,主题为“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音寺镇唐庄小学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观察方法,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校教师参加了该活动。

结合上学期市教研室对课堂观察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本学期第一次课堂观察实践活动在该校展开。活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本次讲课的左慧敏老师先做了说课,她从设计思路、环节设置、任务要求、重难点设置等进行了一一说明。然后全体与会教师划分为3大组分别针对目标达成、学生活动、有效提问三个维度,选取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量表的选择和制定。

上午第四节课,左慧敏老师执教公开课《文本框的应用》。这时,教师们不仅仅是听课,更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针对预先设定好的观察点,他们纷纷展开观察和记录:有的不断观察学生的任务进展;有的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有的则关注和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等等。有了课前的小组讨论和分工,每个人都明确目标,如实做好记录。

课后的讨论会议在下午举行。左老师先就课堂实施情况进行教后反思和小结,然后各个小组成员汇总各自的记录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以及撰写课堂观察报告。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不再面面俱到,而是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再给出改进的建议。整个活动,就在精彩的交流声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篇8:科研特色引领教师成长

一、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在实践研究之初,我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拓宽了自己的阅读面;在确定文学欣赏启蒙活动的选文时,立足于“从不同的视角表现同一主题”的原则,反复推敲每篇选文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题研究的过程,带来了良性的循环,我发现在自己进行语文教学时,解读课文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对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感受也变得敏锐了。

二、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篇篇文笔优美,直面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学作品传承着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思想。爱阅读,爱文字,才会产生民族的认同感。可见文学欣赏启蒙活动也好,语文课堂也好,只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才能真正走进这些文学作品,感受汉语言传情达意的精妙,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美好。

所以,在活动中要创设情境,要让学生静心感受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也许学生们对文字的感悟十分肤浅,也不一定精准,但是教师鼓励的就是让学生乐与分享,让学生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点亮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灯。

三、课题研究形成了教师的特色

我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文学社团的学生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感受着文学的魅力,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与意蕴,学生们对文学欣赏的各种活动形式由陌生到熟悉。如何充分发挥这些社团成员的辐射作用呢?文学欣赏启蒙活动是否可以在本校四年级的文学社团成员中开展,甚至让全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感受,在校园内由点及面地推广,推进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篇9:引领教师成长

【摘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各学校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骨干教师引领这个角度出发,从结对互助、示范引领、个性化备课、做实培训、以赛促教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引领;方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同时,青年教师又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成为学校的“短板”。如何有效规避“短板”,使教师群体均衡发展呢?每所学校都会有一批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师徒结对,互助成长

青年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青年教师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带教。对刚参加工作1—2年的新教师,可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骨干教师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可挑选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等,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一位“名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师傅。在“师带徒”的过程中,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刚开始可完全“拷贝”师傅的做法,一段时间之后再融入自己个性的创新;同时师傅也要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专业成长情况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在期末考核时,实行师徒捆绑评价。这样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二、“四课联动”,示范引领

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即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学校骨干教师团队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青年教师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练、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

“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通过参与 “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能迅速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快成长步伐。

三、个性备课,突出实效

为保证让骨干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拿出主要精力培养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个性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备课制度的改革,减少机械、重复性的备课,研究实用高效的、新的备课形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抄写备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教龄和授课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备课要求,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有所区别;一直从事某学科教学的和刚刚改教某一学科的也要有所区别。这样分层要求就使得骨干教师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钻研教材与教学反思,他们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也成为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开展集体备课。以“生成备课”为着力点,采用青年教师个人备课和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青年教师个人备课的教案,由年级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作为执教教案,实现协作备课。

四、各展特长,做实培训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擅长组织教学,有的擅长阅读教学,有的擅长写字教学,有的作文教学最拿手。每学期开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向教师征询培训内容,就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及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培训专题。也可通过调研让教师自己选择培训者和培训对象,青年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培训导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也可自我推荐,并确定自己培训的对象。

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求组织本校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全体教师做讲座和专题报告。让骨干教师介绍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小技巧和金点子,使青年教师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作为培训者本身是一个梳理、总结、升华的过程,对于受培训的教师也是一个收集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的过程。

五、以赛促教,搭建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竞赛等方式,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使青年教师能迅速脱颖而出。通过竞赛,骨干教师可以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现实状况,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增进理解,相互信任,有助于集体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产生互相寻找差距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用别人的方法对比自己教学、改进自己教学的良好教研氛围。这样的竞赛活动,还能促进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成长为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当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比如集中式专业培训、走出去跟班学习等等,但结合校情、依托校本、挖掘本校优秀教师资源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而有效的

途径。

篇10:优秀教师风采引领成长

2011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品德的教学观摩课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我领略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对教材处理的各种方法,还感受了优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听完15位优秀教师的讲课后,感觉他们15个人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这15位教师都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他们完全理解到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凭借与手段,因此他们都从教材出发,切实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依据实际,扩大教材的功能,广泛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比如,东泗的蔡达娟老师的课就是明确教材的意图,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去发现,没有用课本上的文字去说教,而是在了解教材意图之后,充分的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实物和直观的图片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而然的学到知识。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激活兴趣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这15位教师都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学生学得轻松,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结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品德课的教学务必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课堂上设计的活动应该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深入到生活中,选择切合学生年龄实际的游戏等,然后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把生活带到课堂上,最后在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中无形地培养起学习意识,可以最大的达到所要的教学目的。比如隆教的蓝秀敏老师执教的《朋友之间》,就是把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我演你猜”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朋友》引入课堂,通过游戏中的生活表演,引出“朋友”一词,利用《朋友》这首歌将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有趣活跃的气氛下学到知识。还有颜厝中心的颜丽玉老师通过生动的游戏“给动物朋友找眼睛”,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通过亲身体会,来加深对“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的认识。整堂课上,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气氛非常好,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表达错误。颜丽玉老师的这堂课在我看来是成功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一个个难点,做出一系列精彩的回答,博得了听课老师不由自主的。

三、巧用多媒体,持续兴趣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某些弊端,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它以直观形象、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静为动之特点整合于教学。15位教师都是利用多媒体以具体的感觉、声感、色感等作用,使品德课教学更加直观、更为生动。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着力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并且有的教学内容是我们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得到的,教师以图像、影片片段、数据等形式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就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比起生硬的说教更是事半功倍了。比如榜山中心的许秀莲老师在《生活中的快乐》的教学中就运用了非常丰富精彩的多媒体材料,通过展示学生们收集的真实的快乐片段,让学生真切体会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快乐;然后再通过播放一写边远山区同龄学生的艰苦生活,让学生体会快乐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感受体会生活中简单的快乐,这种感受可以是一张笑脸,一双迷人的眼睛,也可以是一句关于快乐的感受。

篇11:科研:专家引领与教师及成长

或许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外出学习机会太少,虽然也隐隐约约听说过余映潮老师的大名,但却对这位名师知之甚少。终于有机会在驻马店接触了这位大师,听了他讲的课文《社戏》和他的讲座《提高设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来到大厅在我眼前出现的是这样一位先生:白色衬衫,干净清爽,瘦削的身材,深邃的眼睛,与面容浑然一体的眼镜,看上去六十上下的年龄,儒雅而沉静,语速不快,但清晰、简练,一个意思表达出来,似乎多一字则太繁,少一字则过简;声调不高,但声声入耳,入心,仿佛高一分则太响,低一分则过轻„整个人看上去,就是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位文人,举手投足之间,不但理性,而且极富诗意。

听完后,我记下了满满八页,感受很深。余老师的课,好像没有技巧,但正是技巧的极致,是武林高手的“无招胜有招”。不论是导入,板书,不论是引导学生“学知识”还是“练能力”,都自然,得体,环环相扣,入情入理,不论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部分语段的局部赏析,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张扬,不做作,不哗众取宠,不生硬随意,以自己精湛的语文功底和深厚的驾驭课堂技巧,引领着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在读、写、品、悟中提升着他们的“语文本领”。他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科学细心地策划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清晰,则课便不会偏离根本,教材不熟,目标不明确,环节心中没数,课堂便会显得零乱。二是要学会整合教学内容的技巧。环节和内容不能过细,要把一些小的方面整合成一个大的步骤,有“板块”意识。三是要训练对话的功夫。课堂上容易犯的三个毛病是“一问一答”、“廉价表扬”和“重复学生话”。学生说了观点,老师也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四是提问技巧。提问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主问题”,有了主问题,教学便不会过于琐碎,有了主问题,便可以带动整个课堂。

在报告中,余老师围绕着提高设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从“五个懂得”、“五个讲究”、“五种境界”这三个部分,十五点做法阐述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既紧扣课标要求,又有在自己多年研究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警语”,更有生动细腻的教学课例,让老师们沐浴了一场真正的语文洗礼。

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脑,按惯例先上博客逛逛,发现学校博客上已经发了不少听课感想,有的老师还有连载,看来我市的语文潮已经来临。上午在办公室听同年级的王老师在与她的跟班老师对自己刚上完的第十一课进行探讨,“板块式”教学这几个字马上让我忍不住要去插上一嘴了。原来王老师昨天听了余老师的课后深有感触,于是试着按照大师的路子重新设计了这一课。我问她感受如何?她说我让学生沉下心来思考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如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段落意思,刚开始能交流的孩子不多,场子有点冷,但到第二节课时,用这种方式场子便渐渐热起来了,这是我没想到的。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话,看着她兴奋的表情,我感受到余老师给我们驻马店带来的这股语文潮会来得很猛烈。

“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余老师关于好课的评价这几句话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一天的学习,收获颇丰,也丰常赞同刘校长在总结时的那些感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我们要一边学语文,一边学当语文老师。“一桶水和一滴水”的关系永远不会过时,要经常性地学习,积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厚实,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时候我也在想: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糟踏别人的生命。怎样花最少的时间一步到位或是做好很多事。余老先生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是因为他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有效的理论和依据,并围绕着这些理论和依据有目标地去展开。这些理论和依据即是他谈到的关于提高设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主题报告中的几点。

阅读教学的五个“懂得”:阅读教学的前提、任务、最重要的任务、核心理念以及业务素质;教学创意的五个“讲究”:讲究“新”、讲究“简”、讲究“实”、讲究“活”以及讲究“雅”;阅读教学的五种“境界”:(1)教学思路清晰 提问精粹实在。(2)学生活动充分 课堂积累丰富。(3)关注语言教学 突现语言教学。(4)优化教材处理 深入课文文本。(5)提炼表达规律 运用表达规律。

每一个一线教师都从心底里为余老师伸出佩服的大拇指!都从心底里说出了三个字“好”、“奇”﹑“绝”。“好”在阅读展示课的真,“好”在余老师的美文诵读,“好”在余老师课堂语言的魅力;“奇”在余老师展示课的独特设计,“奇”在余老师对孩子的启发诱导,“奇”在展示课的活动形式;“绝”在余老师对文本的挖掘,“绝”在余老师的敬业精神,“绝”在余老师的无私的“大爱”----把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一线教师!

我受益匪浅!我为之感动!

站在大师的肩上

——听余映潮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最近在网上拜读了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教授数篇博文,尤其是余老师的《历练生命》系列文章,将自己几十年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总结出来的独特理念,全都囊括于内。最让我感动的是余老师他数十年如一日教学科研精神,他认为“耐力是一种智慧”,“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优秀成果”,“只有‘大量’才能表现‘力量’” „„在这样深邃的思想支撑下,余老师最终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这十多年以来,他被应邀全国各地千人注视的大舞台上,“沙场秋点兵”,其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昨天,我们驻马店教育局也荣幸地请来了余映潮老师来校上了示范课,并做了一个以“提高设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的专题讲座。全场几百名中小学语文老师,无不为余老师充沛的精力及朴实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喝彩!

一节课,学生学得轻轻松松、扎扎实实,语言训练、表达能力及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在余老师巧妙地指导下,有明显的提升。其设计理念令我获益匪浅。板块清晰,目标明确,提问精粹,可谓“大道至简”。

在下午的讲座中,余老师将自己几十年来对高效课堂的深入研究,所积淀下来智慧结晶,概括为八个字:“简中求丰、集体训练”。字字千金,字字千钧,在每一个简单的活动中追求丰厚;在课堂中的单边对话要讲究比例,以点带面,少点多面,进行有效的“集体训练”,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一种不懈的追求。写于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需提高如下几点:

1,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程序。

简约不简单,简约是一种智慧。我们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简约教学程序,简明教学内容,才能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才能真真让学生在课堂有所得。

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法,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概说---分析---品味”;《孔乙己》的教学:“文意理解---课中比读”„„是多么得简约,只需把每个环节、内容学透彻,弄明白,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简单,同时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真正得到了提升。

反思我们的课堂,唯恐内容安排太少,细小的提问也较多,减少了学生充分读书、静心思考的时间,表面看似热闹,也许真正学到的较少。

2,深入钻研教材,课堂追求深刻。

观摩余老师的课堂和听了他的讲座后,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太多游离于表面,往往在“说”与“读”的方面力度很大,但在增加学生语言和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训练似乎较少。

余老师说他的每一节备课都充满艰辛的历程。可想而知,一节好课的前提,教师对教材的剖析必须全面、深刻到位。否则,就可能仅仅只是停留在“教课文”这一层面。余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时时注意‘用课文教’。既对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又着重考虑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仅要“教课文”,更要 “用课文来教”„„

3,不懂笔墨不读书,不动笔墨不上课。

读写记背是基础,任何时候,都要让学生动笔、动手、动脑,让学生安静读书、思考,才是实实在在实的课堂。

在余老师的课堂中,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安静读书、思考、批注,重要的笔记更要随时、灵活记下来。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收获一定是丰厚的。

4,课堂教学“去华求实”,返璞归真。

余老师说:“开课的第一句话就应该把学生引到课堂中。”“走上讲台,就应该上课。”多朴实的话语,多“真”的课堂。余老师的三节课,所行如所言,都是上课铃声响,直接入课堂,似乎深怕浪费孩子们一分一秒的时间。

这样的导入,需要我们思考、借鉴。即使我们偶尔在追求导入激趣之时,也会尽可能去掉一些毫无意义的“华美”。

5,课堂语速适中,语调有情,语言利落。

“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起到最好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在余老师的课堂中,他的每一句话有条不紊,干净利落,语速从容,他的每个要求,或小结,或评价,都让学生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教师的语言决定课堂效率,教师的语言决定课堂质量!

6,少提琐碎问题,多让学生活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绝不是满堂问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余老师的观点是:提问越多,水平越差。组织学生活动(读书、思考、交流等),是减少提问的有效方法。7,减少廉价的表扬,多一些客观地评价。

记得江苏特级薛法根老师曾在讲座中也说过:“对学生的评价要中肯,对就是对,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不能盲目地进行鼓励表扬。” 这次余老师在讲座中也说道:“学生是可以批评的。善意的教育,不是批评,指出他的不足,是为了帮助他学得更好。”在课堂中,余老师也是这么做的。如:余老师在上《社戏》一课时,让学生齐读课文的一部分,学生齐读,声音洪亮,非常流畅。我满以为余老师要对学生给予表扬,没想到余老师严厉地评价道:“读得多流畅,但是没有一点情致。”确实,书声即心声,朗读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

8,课文不同,“朗读”与“讲析”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讲座中余老师郑重说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有些课文是不需要‘读’的。”“有些地方的阅读课限制教师的‘讲析’,这是野蛮的教学措施。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缺乏力量,缺乏智慧,绝没有后续的力量。”基余老师所言,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学生都是通过‘读’能懂的,老师还得充当很重要的主导角色。

看来,高效的课堂,是师生“共舞”的课堂。学生是绝对的“主体”,老师是不可缺的“主导”。„„

学习名师,发展自己。研究名师,读其人,读其书,读其课。多一些研究,多一些思考,集名师之长,学以致用,提升自己!

“板块”的魅力

——听余映潮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能走进名师的课堂,近距离聆听名师独特的教学,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没想到这种期待变成了现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来到我们驻马店,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板块教学的魅力。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易学,求其形易,求其神则太难。

一位余映潮老师的“粉丝”如是说。的确,余映潮老师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了。

其中,他的课型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板块式教学”更是“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余老师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板块式教学结构呈现出若干“板块”的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板块式教学”既是一种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板块式教学”其核心是学生主体理念得到全方位的落实;设计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坚持了简洁实用的原则;设计思路追求的境界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合乎语文素质养成的要求。综观“板块式教学设计”,可以发现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教学过程以“板块”形式呈现,特点比较鲜明。

2.,每个教学“板块”之间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3.,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并由此深化或拓展开去。

4,.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5,“板块”的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余老师教学创新有其明显的特点,他的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不是平面推进,而是立体展示;不是冗繁复杂,而是明快单纯;不是顾此失彼,而是浑然一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

由于板块式教学结构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方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教学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在这种“微型”课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调控技巧,使课堂教学呈现热气腾腾的教学局面。

我们可以体会到: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在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对“教学板块”的设计与安排不要老是千“课”一面,不要显得呆板和机械。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有如下的两种途径。

第一,要因课文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思路。

课文有文体的不同,有语体的不同,有长短的不同,有深浅的不同,有教学中的地位不同,我们应针对这些不同而精心运筹,巧妙组合,使各课的教学思路有各自的特色与风采。如:

《紫藤萝瀑布》是精短的散文,可对其设计“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赏析”的教学思路。

《桃花源记》是奇美的文言散文,可设计“景美—人美—人情美—故事美”的教学思路。

如此等等,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不落窠臼。

第二,可尝试对一篇课文设计几种不同的思路。

灵动,就是变化,就是不局限,不呆板,就是有一点诗意的手法。

板块教学应该简化板块,在简化中优化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优化板块中一定要让课堂风格一致,不可以全来谋篇。课堂是永远的遗憾。

语文教学之美

要理解“高雅”和“风范”,不需要查词典,走近他的身边就够了;想领略一条河流的跌宕起伏,不需要从上到下的沿岸跋涉,听他的朗诵就够了;何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需要太多的诠释,了解他的人生就够了。他是谁?他就是年过花甲但仍活跃在语文教学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余映潮老师。

在上周的全校教师会议上,校长便向我们老师隆重推荐了余映潮老师,并告知余老师将莅临我市上示范课和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市各中小学的相关老师也会前来学习和领略余老师的风采和魅力。我对此不禁感到有些兴奋和期待。

那天上午,观摩学习余老师课堂教学的外校老师络绎不绝,将近九点,我也匆匆赶往会场,虽离活动开始还有一刻钟的时间,但多功能厅早已座无虚席,大家大概都和我一样满怀期待的心情,前来一起共享余老师为我们精心烹制的教学盛宴。

还好提前让同事莫老师帮我留了一个位置,刚坐定,我便习惯性地环视舞台,只见舞台上方挂起一条长长的横幅,上面印着:“余映潮? 板块式? 主问题? 诗意手法? 阅读教学艺术展示”二十一个金黄的大字。舞台上摆着几十张桌椅,要来上课的学生还未进场,但有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在舞台上走动着,不用说都知道这便是备受大家敬仰的余映潮老师了。在这时候,想找出更多的词来形容他,却突然觉得到了词贫的边缘,不知道用怎样的词句来形容会比较合适。

余老师的课,如其人。他为我们上的一节题目为《社戏》的示范课。余老师分概说——分析——品味三个步骤来展开教学,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轻松自在地享受那45分钟的轻松与美妙。

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 “

最值得称道的是余老师的朗读教学。学生初读课文只是有声而“读”,却没有动情,因而很难在朗读中品味出诗人的情感,读出诗歌的韵味。余老师用自己抑扬顿挫示范朗读告诉学生,要读出诗句的节奏,抑扬、停顿、缓急、轻重,读出诗里蕴含的情感,他不断引导不断示范,用自己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诗歌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诗歌的气势、神韵,最终把学生引到了朗读的高境界中。

我还特别欣赏和佩服余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魅力,他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语言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也充分地感受着余老师的课堂语言之美。余老师在课堂上还不失幽默风趣,他一句“你们读得很好看呀,但读得很不好听哦!”把大家都逗乐了,而那句“有同学抢句号,句号是不能抢的,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句号休息。”也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余老师爱着学生,每逢学生回答问题,他总是微笑面对,恭身倾听;余老师也爱着语文,他把它当成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精心地对待。课堂上,我们更能充分感受到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精魂——“美”,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教学设计的创新之美,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教师的功底人格之美,一切都让人美不胜收《50讲》中始终弥漫着一种美,一种语文的美,一种语文教学的美,完全脱离了僵化的、生硬的、说教的课堂教学形态。这种美除了余先生竭力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外,还得力于余先生的朗读的层进美和教学语言的诗话美。

余先生认为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有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 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必须探求充满琅琅书声的实用的、新型的课型。而且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常见的请同学们读这段话,看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指导,而是有一分 层递进的美。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环节:“用说话的方式来读”——“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按提示的语气演读”。

同样,余先生的教学评价语言也是精美又富有诗意的。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寻读课文,汇报发现时的点评:“你的学习成果有实有虚。非常好。”“这是一个多角度的比喻,一个很美的比喻。”“很好,这个结尾与开头是相呼应的,„„你从写作的方面找到一点东西了。”“说得太美了,你的发现也有独到之处。”作为学生,谁能在这样的语言评点中不获得自信,不展现自己的个性学习的成果呢?

这样的诗意之美,使学生一定能够在课堂学习这个特定的“场”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春意盎然之美。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板块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是一个通病,与之相伴的是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紊乱、教学效果低效。而“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先生的首创,是余先生教学艺术主导的风格特征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

我常常想,“板块式”教学思路下的课堂教学就像是游览一处园林,园林的名称就是课题,余先生则是一名高超的园林艺术设计师,预先设计好这处园林。然后他又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员,引领着学生们在这处园林尽情的游览,一处景点、一处景点地慢慢玩赏,细细琢磨,悟到实效。如《散步》教学设计一,余先生构思了三个板块:整体理解课文(理解一篇)——品读记诵文段(记诵一节)——学用文中句式(突破一点)。在《散步》教学设计二,余先生又构思了另外三个板块: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美点寻踪——迁移阅读,学法实践。这不同设计中的板块,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形成了这两种不同的但又都是清晰明朗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板块设计,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之间的碰撞“感悟”与“感悟”之间的延续,最高境界是出人意料,而又浑然一体。往往在一个板块结束后,当学生们一边在回味上一板块的收获,一边在设想下一板块的魅力时,一个有机的板块就接踵而至,一处新的景点之美又在等待着学生去观赏,正是“山重水复定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教学境界,肯定能够让学生学得踏实、悟得深刻、乐此不疲。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的执著之美

品读着这本书,徜徉在语文教学之美的海洋里,深深叹服的同时,我还要情不自禁的丛书后的《跋》中摘录下面几句话:“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200年。”“我突破了常规的教研工作模式„„坚持20年开展系列性的活动,„„坚持13召开了13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会。”“1984年,我开始发表文章。”“暑假中的每一 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 减掉那被耽误的十余年。”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摘录这些含有各类数字的句子,只是想说,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世俗、功利的浮云遮住了好多登山人的双眼,有多少人能够潜心教育这项清贫而又寂寞的事业呢?在这一行内又有多少所谓的“专家”(其实是“学阀”,只会拿着舶来的理论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横挑鼻子竖挑眼)能够像余先生一样静下心来,挥散浮云,潜心实践,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为新课标的实施增砖添瓦呢?只有您,余先生,只有您站在实践的第一线验证着、补充着理论的最高峰,俯瞰了语文教学的全景,凝炼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小组教师评议

1引课较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语速适中,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拓展教学较好。

3.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知识拓宽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

5.能利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特别是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使学生不由自主参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教学设计较好。,6.,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辟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简约不简单,课堂积累丰富。

7,课堂上余老师的幻灯片非常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的特效和背景图案,有的只是重点和目标环节。

8,课堂上余老师的话语不多,非常简洁,有的只是提醒、点拨、范读和中肯评价。

9,根据课文找出其中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去揣摩、去品析,不断地提升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10,把这一篇篇的课文用来作为学习的载体、工具,处处以课文为例,处处又站在课文之外,去品析其用途,揣摩作者各种描写手法。

11,把每个学生当成未来的小老师、小作家、小诗人来培养。

12,板块明晰,节奏鲜明,课堂活动生气勃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小结

余老师是一位永远行走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智者、行者,智者思及千里,行者脚下无疆。他用自己不辍的思考,用自己不懈的实践,无限拓宽了自己的教学艺术空间,同时,也无限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空间。

余老师是幸福的,他因为追寻梦想而幸福,因为领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而幸福;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有这样的名师而幸福。

听了余老师的课,我们在反思,为什么课堂教学效率低,究其原因恐怕就和教师自身没能够很好研读教材,没有沉浸到文本中去有关。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没有读懂教材,而以己之昏昏,欲使学生之昭昭,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而余老师的课,不仅自己深入研读教材,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关注学生的持续学习力的发展。他主张少提问个别,多进行集体训练,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掌声雷动,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余老师在报告中一再强调说:“语文课堂上少些华丽的包装和热闹的形式,要从对文本的研读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正是语文课堂需要的!回归语言文字才是语文课堂的的本质。”看似随意的言行但所蕴含的美,是余老师精心锤炼达到炉火纯青后的“自然”,全面而恰当地道出语文课堂的真谛。

余老师是从五个“懂得”、五个“讲究”、五种“境界”三个大部分入手,来逐步分析与讲解。

第一部分的五个“懂得”包括:

第1个“懂”指的是教师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用课文教”。现在很多的教师都是以考试为中心,以“教课文”而上课,这样根本不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以增加学生知识和训练学生能力为前提。更要以“课文教”为前提。

第2“懂”指的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增加学生语言和语文知识的积累。积累是指能力的训练、良好的品德、语言运用、知识储存、方式养成、情感熏陶。

第3“懂”是指阅读教学的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修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第4“懂”是指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大量的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余教授表明,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余教授认为,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语文课,学生都不能没有笔。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5“懂”指的是语文教师要有优良的教学技术,要有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教学。余教授认为,教师教学设计的最为基础的动力是整合教学内容,理清教学层次。余教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他这三节课我们就能看得出。第二部分的五个讲究包括:

1、教学创意讲究“新” “新”体现在 “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便有了个性,叫做“创意”。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创意:变形阅读。三层:叙述、特写、抒情议论。方法:起承、转合。两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教学创意讲究“简”

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它的简明,于是它就“可用”,“有用”,“好用”。如《蚊子和狮子》的教学创意:自读训练。练情节分析能力、练语言赏析能力、练寓意解析能力。

3、教学创意讲究“实”

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学语文,作积累,练能力,少一些花架子。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创意:文学欣赏课,话题讨论式。

让我们来讨论六个小话题:1)于勒的“称呼”欣赏2)恰合让故事如此美丽3)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4)菲利普神态描写欣赏5)克拉丽丝形象欣赏6)船长的“作用”欣赏

4、教学创意讲究“活”

“活”就是灵动,就是有变化,就是不局促,不呆板,就是有一点诗意手法。如《烟台的海》教学创意:课文内容再表达、课文内容巧表达。

美文美说:或选取,组合课文中的语句,或自己概括。用最简洁的语言。美说课文:《湖心亭看雪》,凝重壮美的画,清新活泼的画,浪漫迷人的画,高远明朗的画。

美文美仿:以“秋天的田野”为标题,以时间为序,集中摘抄并仿写田野的美句并熟读成诵。

5、教学创意讲究“雅”

阅读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要讲究文趣,讲究雅趣,讲究情趣,讲究理趣。要充满语文的味道,要有文学的味道。如《社戏》(片段)的教学创意:文学欣赏

在第三部分中的五种“境界”包括:

这第一“境界”是指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辟实在。前者是教学设计水平的第一反映。后者是课堂教学水平的第一反映。

第二“境界”是指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这是课堂教学的的高层次的境界。

第三“境界”是指关注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

第四“境界”是指优化教材处理,深入文本。余教授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读懂课文、积累知识、训练能力、习练方法,如果教学之中不能深入文本,这些任务都难以完成。

第五“境界”是指提炼规律,运用表达规律。

在这每一条的归纳中,余老师详细举例说明,我这里就不多阐述了。其间余老师说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老师不能干巴巴的讲完一节课就结束了,也不能总是问无数个没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简简单单的回答就完了。”他还说:“老师走上讲台,上课就上课,少说废话,不然这个老师就浪费了所有学生几分钟的生命。”在末尾的时候还尤其强调了一句话:“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些话都给我这个没有多少经验的实习老师很大的帮助。

今天余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我不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也不认为理论比实践重要,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理论辅助实践,实践再化作理论推动实践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过程。就像大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却很难,而能做得到的人,却不能用理论的知识教育于人,那人又怎能进步呢?

这三部分体现了余教授几十年的探索和经验的结晶。从这次讲座后,我得到了很多启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因为考试而教课文,而是要做到“用课文教”。并且要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为教学目的。以教会学生能细心品读文章为教师阅读教学的重点。只有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深入文本,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名师的成功绝非偶然,我深深的体会到:名师精彩的背后他们付出了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心血。板块式教学对于孩子也是一种挑战,课堂中的一问一答决不是简简单单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堂课的教学也许给学生带不来多大的效果,但我相信每一堂课坚持下来,在余老师的引导下,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哲理的启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有力引导;是师生之间的智慧、思想的有益碰撞和对流,这样的课堂让我深深感受到“平凡的才是伟大”。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虽然我听的是语文老师的课与讲座,但是我觉的不管是那一门学科,我们都是以三尺讲台作为舞台,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只要我们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教学进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 而不是只在于形式上的“嘘头”,把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作用,那离成功的路也不远了

余老师曾经说:“我要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上一篇:育儿心得大班下一篇:《小巷深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