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2024-06-22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精选7篇)

篇1:《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 林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境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己注音、释义。

2、搜集有母爱的诗词、谚语。

3、准备ppt。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初通文意。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词、谚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无时无刻的感受到母爱。于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就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同学们,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关于母爱的诗词谚语吗?

(儿行千里母担忧”(谚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谚语)“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对联)“难偿世上儿女债,可怜天下父母心”(谚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母亲的形象,她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她以一位母亲的崇高无私的爱呵护着“我”长大,但“我”却在长大后,对于抚育“我”长大的养母产生了隔阂,对养育“我”长大的贫困的家产生了厌恶之情,并且离开了它,养母与“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母女二人后来的生活又怎样了?让我们带着对文中这母女二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关切之情来阅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作者。

林莉是一个普通创作者,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小巷深处》这篇课文,因为大家已经提前预习过了,相信你们对文中的生字词也就不再陌生,请一位同学把这些字词朗读一遍,注意语速。1.正字、正音

搀着 酱油 黝黑 荤菜 诸如 揶揄 难堪 卑微 哽咽

老师还在文中找出了几个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这几个是书上没有解释的,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释义: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满面春风: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也说春风满面。依稀:模模糊糊。

2.整体把握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通读课文,告诉我,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大段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板书课题、作者)

第一段(1——9)小时候我对生活的满足,对养母的感激依恋。

第二段(10—16)长大后,我为有个瞎眼的母亲和贫困的家而感到难堪。

第三段(17—29)我为母爱感动落泪,为自己的虚荣无知深感羞愧自责。

3.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三、再读课文,品味母爱

1. 学生交流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同学们,在母亲为我无私付出和我情感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来,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参考:本文写盲母对养女的爱质朴感人,伟大的母爱蕴含在平凡的事情之中: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2)为了“我”,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换住处;(3)抱着“我”处处炫耀,为“我”和别人吵架;(4)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5)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6)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取得的每一点

成绩而骄傲;

(7)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8)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盲母在生活中对养女的深沉无私而又无微不至的爱,读来感人至深。

2.跳读文中具体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段的文字。

讨论:这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贯穿于其中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本文写盲母的几个生活片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

按照这条线索,“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变化的原因是:幼时纯真,长大后虚荣心作祟,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教育了“我”,打动了“我”,从而使我悔悟,情感回归。

四、小结: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五、讨论:”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六、板书设计:

盲母 爱 养女

描写方法

收养抚育 满足、自豪

外貌描写

(来到小巷)

搬家

改脾气 沉默、回避

神态描写

(走出小巷)

终年辛劳

为“我”骄傲 淡忘、隔绝

语言描写

抑制感情

送生活费、营养品 悔悟、感激

动作描写

(回归小巷)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小巷深处》这篇文章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那么,具体是母亲的哪些地方感动了我呢?

二、自由阅读课文,品味母爱。

1、边阅读边思考:文中刻画母亲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参考:本文刻画母亲用了多种描写方法: 外貌、神态描写:

(1)“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这段外貌描写突出母亲的辛劳、苍老,写出了“我”对母亲无私的付出的敬佩和赞颂。

(2)“在风中,她无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这段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3).“在风中,她的脸„„又仿佛在等候。”表现了母亲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母亲痛苦又坚强的心情、神态。

(4)神态:“她依旧满面春风”巧妙地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深深的失落与痛苦。

总结:以上几处是对母亲外貌、神情刻画的句子,它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

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同时,也抒发出了“我”被母爱打动,有深深的自责的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略)

动作描写(略)

2、反复阅读末尾3节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参考:形象是感情的寄托,“村旁那长长的路„长长的人影”,还有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暗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姿、充满憧憬的神态,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形象,作者借对这些形象的描写,抒发了“我”对盲母的理解、感激和至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理解主题

参考:本文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而无私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敬爱、感激之情。感情极为真挚,富有感染力。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所在。

四、感悟母爱: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段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教师也可以说说)。妈妈,我想对您说„„

(想想你的母亲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是怎么回报的)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三十年的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今天,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您的孩子,正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着,我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不敢说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灰泪始干’一样伟大,但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包围.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五、小结: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六、布置作业

以《亲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选取两三个生活片段,围绕一条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主题;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3)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林莉 描写方法 人物特征

外貌、神态描写 终日辛劳

语言描写 无私付出

动作描写 深沉的爱

篇2:《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2、交流与沟通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通过与文本对话理解母爱,使学生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4、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

重点:理解母爱,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难点: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导入:

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看过之后你要告诉我母爱是什么?(多媒体)(将学生的回答提炼成诗)

母爱是滋养生命甘甜的乳汁

母爱是连夜整理的沉甸甸的书包

母爱是那枚柔软温暖,爱意绵绵的枕头

过渡:母爱如淡淡的风,浓浓的酒,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深林里有母爱,在小巷深处同样有母爱,就让我们走入小巷深处去感受一份普通又别致的母爱。

二、品读文本,增进情感

1、请看小导航1:(多媒体)

○A、请用“为了我”为开头诉说盲母为作者都做了什么?

○B、汇报中可以补充、辩驳。

○C、可以评价同伴的回答。

(把学生的回答落实到母亲的内涵上,如:勤劳,忍耐,容忍等)

过渡: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而悠远,在盲母所做的这些事情当中,哪一件使你最感动。(多媒体)

小导航2、

○A、哪里最感动,为什么?

○B、说一句以“母爱是”为开头的诗。(可选择,如是B而且好就写上黑板)

过渡:这鲜活的感动,是因为母爱,这芬芳的感动,也是因为母爱,盲母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感动,它是否使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人给予你的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多媒体,母亲形象)

三、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1、谈身边人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过渡: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母亲恩赐的感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

2、谈感恩回报。(要点拨学生说出,行动的,想法的,语言的)

过渡:母爱是极其普通的,他就是那枚枕头,他就是那根竹竿,他就是 就让我们将这份感动传承下来,分享给身边每一个爱我们的人。就让我们把母爱美丽的感动分享给在座一直陪伴我们的所有人吧!(齐读黑板上的写成的诗)。

作者邮箱: lihongwei1977@tom.com

篇3:《小巷深处》的感恩教育

一.《小巷深处》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巷深处》描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劳动妇女收养了“我”———一个弃婴, 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的不平凡的故事。从体裁看, 它是小说, 又是感人至深的叙事性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 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通过一个楚楚可怜又无比动人的养母形象, 抒写了“养母”对“我”———一个养女, 无私而深切的爱, 以及“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历程。这对不寻常的母女俩的故事, 从小巷深处走来, 点点滴滴、荡气回肠, 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在小巷深处里、悠悠往事中。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适合学生欣赏水平的适龄之作,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授这样的文章, “情育”当先。

可喜的是, 在有关《小巷深处》的教学论文及教案里, 确实觅到了“情育”的内容, 只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此篇的“情育”目标确定为亲子教育、母爱教育, 于是对此篇的概括也就有了两种近似的说法:一说“这是一个母爱的故事。”一说“这是一个母女情深的故事。”这两种说法也许都没什么错, 但深读此篇便会发现这样概括实在不够准确。大家忽视了一个最不应该忽视的关键点:《小巷深处》的母女俩不是普通的母女俩, 女儿是一个“黑不溜秋, 眉不是眉, 眼不是眼”的弃婴, 对女儿来说母亲是养母, 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生活极度贫困的单身妇女, 对母亲来讲女儿是养女。这母女俩之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非亲生母女, 准确说她们是“养母”和“养女”的关系。因此, 《小巷深处》讲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母女情深的故事, 它所歌颂的也绝不是堪比寻常的母爱, 而是高于寻常母爱、超越血脉亲情的人间大爱。

二.《小巷深处》深恩无限

《小巷深处》的“瞎眼姨娘”视“从村头坡顶上捡来的”弃婴为己出, 一分一分地积攒, 拿出自己卖冰棍赚来的全部血汗钱, 不但给“我”一个家, 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 还供养“我”到县城重点中学读书, 并把一个“丑女孩”打扮得“颇具城市少女风采”, 这其中的付出是常人按常情无法猜测和想象的。

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得好,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寻常母爱, 再伟大再艰辛也是寻常母爱, 因为这是人之本能, 也是母亲的责任, 是正常人性的美丽光芒。如果说“盲母亲”收养“我”还有一丝私心的话 (如好心人所说“总比不知冷热的竹棒强”, “老来也有个靠”) , 可当“我”开始厌恶那个“特别贫穷的家”, 渐渐与“盲母亲”产生隔膜, 甚至淡忘了“守候在冰棍箱旁”顶着“毒辣的阳光”却始终“如同一尊雕像”的“盲母亲”, 直至忘记了回家的路, “盲母亲”的爱却有增无减。她还是“那么死心眼”地每月给“我”送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 明知“我”变了, 还“满面春风”地为“我”遮掩, 依旧“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为“我”做着没有指望的一切。这种爱源自一颗朴素的大善之心, 是可以感动天地的大义之举, 是超乎寻常母爱的最可贵最神圣的大爱。所以, 《小巷深处》中“盲母亲”给予“我”的不是普通的爱, 甚至不能说是爱, 而是一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她和千万母亲一样, 也为儿女———“我”的点点进步而激动, 自豪, 陶醉, 以至于“我”的一篇作文竟成了她的“珍藏”, 老师夸赞“我”的一句话竟让母亲“高兴得落了泪”。对“我”来说, 她是母亲, 更是“恩人”。教授这样的作品, 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 真正让他们懂得什么呢?

三.《小巷深处》的情育内容

1.《小巷深处》有凄凉更有大爱

《小巷深处》的“我”被弃是不幸的, 而能被“盲母亲”收养, 又是幸运的, 也是幸福的。在秋风落叶的悲凉环境中, 在围观人们的冷漠中, 她向“我”敞开了“瘦瘪却温暖”的胸怀, 为“我”, 她“拆掉了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 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 为我, 她耗尽了“所有的积蓄”, 为“我”, 甚至改变了她以往的泼辣性格, 为“我”, 任凭太阳炙烤, 四季忙碌。换来的是“饭桌上经常能见到的荤菜”, 和“我”见不到补丁的衣服, 还有到城里读书的优越。世间因为有“盲母亲”这样的“神”才显得格外的温暖, 格外的可爱。

但作为教师也不应该逃避现实, 更不应该回避问题, 比如课文反映的“弃婴问题”、生母与养母的问题, 都应该敞开心扉和学生交流, 并正面告诉学生, 这就是人间万象, 这就是人情冷暖, 告诉他们,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在亲生父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这样, 学生便不会有“我会被遗弃吗?”的困惑了。不过, 社会上的确有“我”这样的悲剧在发生, 也许距离我们很远, 也许就在我们身边, 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上, 那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呢?这个问题不解决, 这篇课文的真意便无从体现, 这篇课文的“情育”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2.《小巷深处》有迷失也有悔悟

红尘有爱, 孤儿不孤, 弃儿不弃。“盲母亲”对“我”恩重如山、恩深似海, 多少年如一日, 不离不弃, 可“我”对“盲母亲”的感情却一波三折, 颇有点让人心寒的味道。

由于幼时的纯真无邪、长大后的爱慕虚荣, “我”由最初对生活感到满足, 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转为沉默, 回避同学, 开始厌恶自己的家, 不再与母亲相依相伴, 到淡忘了家, 淡忘了母亲“殷勤的招呼声”, 与家完全隔绝, 再到“老婆婆”的教导点醒下终于悔悟的情感历程。不难看出, “我”情感回归的原因在于好心的“老婆婆”对“我”的背叛和“母亲”的执着实在看不下去时忍不住说的那句“造孽!”“造孽”一词在贵州方言、湖南方言、四川话、湖北方言里是有可怜的意思 (对“盲母亲”而言) , 但用在此处至少不仅仅是“可怜”之意。联系上文, 这个词是在“老婆婆”得知“我”“考的真的很好”时说出的, 后面紧接一声无言胜有言的长叹, 弦外之音便是你虽然现在成绩好, 如果忘恩负义总有一天会报应的。显然对“我”来说, “造孽”具有做坏事 (将来要受报应) 的通常意义。再联系下文, 下文是“老婆婆”的教导 (“莉呀, 你有出息了, 可不能没良心啊。”) “造孽”的含义就更加明确了。而且从全篇的语言风格来看, 难见方言成分, 都是顺畅的普通话。正因为“我”理解了“造孽”的全部内涵, “老婆婆”的话才如同惊雷, 唤醒了虚荣的“我”, 迷失的“我”, 忘恩的“我”。

3.《小巷深处》的真意是感念养母恩深

“盲母亲”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 凭自己的残疾之躯养活了我, 这份非比寻常的养母恩“我”非但没有加倍珍惜, 加倍报答, 反要和她划清界限, “我”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我”的良心何在?

古语云“生的恩情还好报, 养的恩情报不完”。这个理未成年的初中生未必明白, 作为有语文感的语文老师, 教授这样的课文不会只满足于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以及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等知识点的挖掘, 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入体验文情、理解文意, 让学生懂得感恩, 这其中要特别关照那些有特殊家庭背景和身世的学生 (以课文中的“我”为个例) , 告诉他们更应该懂得感恩,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 则要启发他们理解单亲父母的难处和他们所给予自己的那双倍的爱, 让每个学生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感念父母们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

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养育之恩”, 一般认为“养育之恩”重于“生育之恩”, 事实也是如此。课文中“我”的生母纵有千种理由万种难处也不该弃“我”于瑟瑟风中、荒凉“坡顶”, 生而不养枉为人母, 而自养不及的“盲母亲”却把“我”放进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 以崇高无私的爱呵护“我”长大。从“盲母亲”身上, 我们看到了养母的深恩, 看到了伟大人性的神圣光芒。对“我”而言, “盲母亲”所付出的是一份“我”倾尽一生都无法报答的大恩大德。

中国文化和教育一向十分注重“情”字, 传统文化讲“有恩不报非君子, 忘恩负义是小人。”知恩图报是常情也是天理, 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这些具体的“情育”内容还没有真正入世的初中生也未必明白。

篇4:走进台北小巷深处

北京有着硬朗粗犷的线条,身在其中的我,整日忙忙碌碌。而台北温柔、精致又稍显暧昧,“文艺范儿”十足。身处其中的人,会不由地变得柔软、敏感起来。

如今说一个人“很文艺”,似乎已多少带了点调侃的意味;但说一座城市很文艺,还是真心实意的褒奖。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会在台北生活一段时间,可以静静地体会这座城市的安详,真是件美好的事。

忠孝东路走九遍,一定不会感到累

臺北的文艺,并非不谙世事,而是带着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在台北,有很多如邻家女孩一样清秀可人的街道,比如师大夜市的那几条街、台湾大学附近的巷子,都会让你在闲暇漫步中体会一份从容和亲切。但我最爱的还是忠孝东路。它大概是台湾音乐人最喜欢描述的一条街,即便没来过这里,对它也不会陌生。动力火车曾深情地唱过:“忠孝东路走九遍,穿过陌生人潮搜寻你的脸”;陈绮贞在《九份的咖啡店》中曾淡淡地诉说:“这样的午后,我在忠孝东路的咖啡店”……

我在台北的一个必修课程就是到忠孝东路四段买些有特色的衣服带回北京,在朋友圈中赞誉度极高。记得一次,在一家店里,我试了好几件衣服,温柔的店主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她摇头说这些都不适合我,然后转身从小屋子里拿出一款她的搭档最新设计并马上要上架的样衣给我穿,果然漂亮。店主热情地说:“你留给我电话,过些日子这件衣服上架后,我会通知你,一定要来喔。”知道我是在台北工作的大陆人,女店主更加热情地邀请我坐下来尝一尝她自己沏的花茶。那一整天,我心里都暖暖的。

台北一半以上的百货公司都在忠孝东路上,而隐匿在巷弄中琳琅满目的独特商店,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不论是老房子中的风格小商铺,还是那些有特色的异国餐厅,以及美味的路边摊小吃,都令人流连忘返。小店的门牌名字都很个性,“导演姐妹的店”“三番二次”“老干杯”……通俗的,清新可人;咬文嚼字的,也不做作。

逛累了,可以随便走进一家餐厅或咖啡馆,这里的每家小店都精致得像座小展览馆,虽然主题不同,却都透露着或俏皮或慵懒的文艺范儿。我常去的一家餐厅,门前是一辆被刷成了大红色的老式自行车,旁边放着一个挂满鲜花的秋千,让人一下子悠闲放松下来,以致于我已经忘记了那里餐点的味道,只记得那份身处其中的惬意。

明曜百货后面的巷子,也有一家值得一坐的咖啡馆,它闹中取静,吸引了许多文艺界人士青睐。据说,导演侯孝贤就爱坐在窗边的座位,或是静静地观察窗外的人潮,或是默默读书,打发午后的漫漫时光。

静心体会眷村的乡愁,一定要吃眷村菜

台北的文艺,是有年代感的。

赖声川的话剧《宝岛一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100多万国民党军人及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从大陆来到台湾,陆续建起了千余座眷村,这些家庭保留着大陆各省的风土人情,以独特的聚落形态,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眷村文化。“四四南村”正是《宝岛一村》的灵感发源地和剧照取景地,它就在台北“101”大楼的脚下,距离我的住所很近。有时我在“101”喝咖啡,就会顺便去走一走,体会那种挥之不去的乡愁。

“四四南村”建于1948年,是台北地区最古老的眷村,现在的名字叫“信义公民会馆”。正因位处黄金地段,眷舍多已拆除,只留下四排建筑供游人凭吊昔年眷村光景。来到松勤路50号的“村口”,灰色的“台北市信义公民会馆”牌匾映入眼帘,斑驳的窄巷、竹篱分割出的院落里,肆意生长着九重葛、扶桑花和七里香,似乎仍在安静地等待着归来的家人。眷村保存下来的A楼改为“特展馆”,如今已是台北前卫艺术家的聚会场所。B楼是“眷村文物馆”,里面的花棉被、红肚兜、绣有锦绣山河的幔帐……一针一线都是眷村妈妈的手艺。这里可以看到当年生活的点滴场景,每间房都不超过10平方米,岂料住着住着就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只是看居所还不能完全体会《橄榄树》中倾诉的乡愁,一定要吃眷村菜才会感同身受。眷村菜有句推介语,“很家常的东西,却让你想起久远的岁月。”最早的眷村菜不过是各家主妇们根据现有的食材,即兴做出的“私房菜”,如今的眷村菜馆依旧保持着过往岁月的质朴,多数门面都很不起眼,其中陈设着军装、奖状、钢盔、逃难时的船票……一家餐馆的老板曾告诉我,南村里最多的是山东人,还有从河南、四川、上海来的,眷村菜也是五花八门,包子、馒头、牛肉面、饺子,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眷村走出了一批文化名人,导演李安、杨德昌、侯孝贤,演员李立群、林青霞、张艾嘉以及歌手任贤齐都是眷村后代。任贤齐曾经创作过一首《老张的歌》,就是献给父亲和台湾老兵的。

网络时代到旧书店转转,一定带走一本书

台北的文艺,渗透到了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已经成了台北人自觉的精神追求。

在这个网络时代,书店似乎已经是夕阳余晖。但是在台北,却有很多人,还守着这一亩田,继续耕耘阅读的种子。说到台北的书店,人们首先想到就是24小时不打烊、可以边喝咖啡边阅读的诚品书店,它简直成为了台北的文化坐标。但对我来说,逛一逛台北的旧书店更是随意快活。

台北的旧书店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属台大、师大两处校园附近,旧香居、南天书局、女书店、有河BOOK……单听名字就有一股清雅自在的味道。有的旧书店真的很旧,从装潢到店主,都是一把年纪的样子,却有着独特的风韵;也有的很新潮,比如茉莉二手书店,不仅装潢新潮,而且设备也很先进,进了书店可以喝咖啡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查书;还有的书店,经常举行讲座,比如旧香居,在这里买书,说不定会遇到熟悉的文化人正坐在一旁娓娓道来,很随意地聊着读书、旅行、情感……和文化名人不期而遇,也是台北的文化特色之一。

目前拥有6家分店的茉莉二手书店,在台湾有着“旧书店里的诚品”之称。该店倡导对每一本书都要敬惜与爱护。店员曾经告诉我,在茉莉,收进来的每一本书都被慎重以待,一本书估好价上架后,若不受欢迎,会根据情况降价;再卖不掉,就放在爱心书柜,免费让人取阅。

旧书店里,总是散发出只有老书才有的香气,那是油墨和岁月混合的味道,醇厚悠长。店主大都是可爱的爱书人,曾有店主对我说:“旧书卖一本就少一本了,所以很珍贵。”也有的店主称:“二手书店多卖一本书,森林就减少一点被砍伐的机会。”书跟人一样,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为它寻找下一个落脚处,就是旧书店的存在意义。

文化就在巷子里,一定要放慢脚步

台北的文艺,无处不在。想听音乐会,看戏剧,看画展,都非常好实现。因为它们就在你身边。

台湾作家李昂曾给我讲过一件事,一次她受邀到一个咖啡馆作讲座,“那个咖啡馆要转来转去才能找到。我好奇为什么要找这样一个边边角角的地方,主办方告诉我,文化要开讲到巷子里,要让深巷里的民众也能听到。”

女巫店,就是这样一家隐藏在深巷中的艺文咖啡店,这里既提供餐点,也定期举办小型独立音乐会、画展,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许多著名音乐人,如张悬、陈绮贞、陈珊妮、杨乃文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推开玄关的木门,可以看到店中的墙上张贴着许多女性摇滚乐手的海报,还有大大小小的女巫玩偶;另一个独特景象,就是一把把挂着女性胸罩的椅子。店主彭小姐除了打点店务之外,也是这里的DJ。

在台北看戏剧,首选小剧场。可以说,小剧场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最有叛逆气质的文化标志,一直和流行文化保持适当距离,却从未被遗忘。小剧场文化里最有名的人物是赖声川和金士杰。《暗恋桃花源》不仅被誉为台湾话剧的“镇台之宝”,更被选为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台北小剧场的代表要属牯岭街小剧场。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这条街的戏剧情结,如今这里每月的节目都排得满满当当,一楼的实验剧场是最主要的表演空间,场地很小,大概可以容纳70名观众。坐在这样的剧场看话剧,可以最近距离地欣赏演员们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情感的传递更加直接而细腻。

也许,只有这样的直接和细腻,才足以打动台北人敏感的神经。

篇5:《小巷深处》教案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上渴望成熟独立,叛逆心渐强,但事实上又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他们的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更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确立依据】

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通过吟诵关于母爱的警句诗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浓浓的母爱氛围。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整个课堂。

2、稍加点拨法

这篇课文我只在需要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不做过多的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朗读品味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吟诵交流写母爱的警句歌词和诗文等,导入课文。

【确立依据】由此导入新课,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检查预习情况: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词。

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哽咽 蹒跚 憧憬

2、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句式“这是一个„„的故事”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三)整体感知,讨论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对女儿的爱的表现?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

(3)为了“我”,她改变了泼辣的性格。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5)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6)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很平静。

(7)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明确:(1)时间顺序。

(2)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这些句子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从而可知养母是一个善良宽容、坚韧执着、默默无私奉献的辛勤母亲。

3、对一个这样疼“我”爱“我”的母亲,“我”是不是一直也如此的爱她呢?“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是。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四个阶段:

(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满足——厌恶——淡忘——悔悟(情感变化是贯穿本文的线索)

原因:很虚荣的在乎外人的看法。

小结:我最后悔悟了,是母爱的无私伟大感动了我,使我这个虚荣无知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确立依据】

1、整体感知课文,获得初步体验。

2、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和形象生动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

3、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归纳总结的方法,以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

(二)诵读品味,领悟真情

1、教师朗读第25、26自然段。

2、学生伴随着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并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该怎样理解“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明确:(1)这几段文字,蕴含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深切地表现了“我”被养母的爱所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之情。

(2)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3)我回到了小巷深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2、小组讨论 :根据本文内容,你觉得“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1)对“我”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2)认为“我”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该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3、运用“本文妙在„„,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的句式,从任一角度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1)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它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2)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3)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作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4)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5)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确立依据】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深入体悟作品带给自己的启示。

(四)感情拓展

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一定非得都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母爱才感人。细细回想起来,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儿女远行时的叮咛,一道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

1、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处中最让自己的感动的瞬间,重温感动,体会母爱的温暖与幸福。

2、让学生畅谈:该如何对待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

【确立依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母爱引起共鸣,畅谈对母亲的回报,这比空洞说教或是让学生在还没有体验、感悟的情况下就站起来“口上谈兵”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用一小段文字描绘母亲的外貌和神态,要求能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回家后主动与母亲交流,多和母亲相处,主动邀请母亲参加学校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伟大的母爱。

九、板书设计:

盲母 爱 养女 描写方法

收养抚育 满足、自豪 外貌描写

搬家

改脾气 沉默、回避 神态描写

终年辛劳

为“我”骄傲 淡忘、隔绝 语言描写

抑制感情

送生活费、营养品 悔悟、感激 动作描写

篇6:小巷深处教案文档

教材分析:

《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是新教材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爱在人间”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抒情散文。文章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入手,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此文内容贴近学生心理,语言浅显明了,情感内涵丰富,其中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有力地表现了“爱”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感受母爱,理解并懂得珍爱亲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的品味朗读,感受亲情,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懂得珍爱亲情。

教学过程:

一、关于题目“小巷深处”

“小巷深处”贯穿全文,是母亲花尽所有积蓄,苦心经营的母女俩相依为命的家,小巷深处有家、有母亲,有爱,是 “我”的感情寄托,那里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母爱,小巷越是深,就越表明母爱的深,以它为题含蓄,有深意。

二、这篇散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 主要人物是“我”的养母。

 讲述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她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三、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以“我”对家、对母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四、文章层次  第一部分:(开头——第9段“以为自己是一个大功臣”)写我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而骄傲。 第二部分:(第10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第15段“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写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之情,离家到县城读书。 第三部分:(第16段“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结尾)写我被母爱感动而悔悟、流泪。

五、解读母亲形象

养母双目失明,她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英姨麻利地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随即央求热心人把幼小的我放进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第二天,巷里的人都看到她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

3、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母亲当初是极泼辣的……有人说:“为了这个丫头,英姨改好了!”)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我曾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总是笑着说:“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到了冬天——冰棍无处可卖的季节,母亲就会操起针线缝制出二十多条棉被,租给赶集的或帮工的乡民,每晚租金四毛到六毛不等。于是,整整一个冬天,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 能干、吃苦耐劳、坚强执著、高尚无私、默默奉献。

六、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小巷深处那深深的母爱,相信同学们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母亲那温暖人心的爱吧。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母亲对你的爱。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正如《游子吟》中所写的那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并且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感恩。

教学反思:

1、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可以建议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要求他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大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等方法,并配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先是从“母爱”的主题导入课文,再请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帮助大家理清文章内容,更好地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同时也是对学生预习工作的检查。接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起到把握重点和难点的效果。然后通过对文章重点段落的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来感受亲情,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懂得珍爱亲情。

篇7:6小巷深处 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文人物性格和思想变化过程,加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母爱。重点:

从文章的欣赏、分析过程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难点:

认识“小事不小”,体会本文通过写生活的小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的日常写作。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养母”这一形象。

2、掌握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

二、教具准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母爱的氛围中,享受着来自父母的浓浓亲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母亲的形象,她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她以一位母亲的崇高无私的爱呵护着“我”长大,但“我”却在长大后,对于抚育“我”长大的养母产生了隔阂,对养育“我”长大的贫困的家产生了厌恶之情,并且离开了它,养母与“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母女二人后来的生活又怎样了?让我们带着对文中这母女二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关切之情来阅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二)、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熟悉情节,认识人物。

2、画出文中生词和应掌握的词语。

(三)、字、词的落实

(四)、分析课文

1、分析文中母亲这一形象。

提问:文章前四个自然段都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她以卖冰棍为生,她好心地收留了“我”,一个弃婴。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积蓄换了住处,使“我在降临到人世一个月后,真正拥有了一个家”。为了“我”,她甚至改变了以往的泼辣性格。(事:收养我;搬家;改脾气)

提问:5——8自然段都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课文第5——7自然段重点写母亲为了“我”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为了多一点收入,宁可“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任凭夏日“毒辣的阳光”把“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母亲含辛茹苦,却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第8自然段写母亲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事:终年辛劳;为我骄傲)

老师点拨:课文中母亲这一形象一开始就给读者深刻印象,在秋风落叶的环境中在围观人们的冷漠中,母亲向“我”敞开了她“瘦瘪却温暖”的胸怀,为了“我”,她“拆掉了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她的这一举动耗尽了她“所有的积蓄”,可见她对女儿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大方!她为了“我”,甚至改变了她以往的泼辣性格,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神奇!母亲为了“我”,在炎热的夏天,“她如同一尊雕像”一样,“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柜箱旁”,任凭太阳的炙烤,为了“比别人多赚的每一分钱”而无怨无悔!一年四季的忙碌,换来的是“饭桌上经常能见到的荤菜”,和“我”见不到补丁的衣服,母亲的爱女之心真是令人感动。

和千万母亲一样,她也为“我”的点点进步而激动,陶醉!“我”的一篇作文成了她的“珍藏”,老师夸赞“我”的一句话竟让母亲“高兴得落了泪”。一位母亲的自豪之心写得多么动人!

提问: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却是非常细腻的,课文第9——13自然段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内心痛苦,她是怎样对待“我”的感情变化的?

如第11自然段。面对我对“我”对母亲和家的感情变化,母亲“依旧满面春风”,她不让人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又如第13自然段。母亲听出“我”话的弦外之音,仍然为“我”弄好吃的。

母亲以她特有的敏感,感觉到了我对她的冷漠和对家的厌恶,但她仍然抑制住内心的痛苦,用她的乐观和豁达从容面对,她对邻居们说的话,既有对女儿努力学习的自豪,又有对女儿不能与她相伴的自慰,母爱是无私的,在母亲眼里女儿永远是“对”的。

我们从第13自然段中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中,可以“读”出母亲内心的巨大痛苦,但母亲是坚强的,尽管女儿的话伤了她的心,但她还是点头答应了女儿的请求,起身摸索着给女儿做好吃的,母亲的话“我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朴实无华却有打动人心的震撼力量!

(事:抑制感情)

提问:课文写母亲最感人的情节在哪里?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最让人感动? 写母亲克服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却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让别人默默地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第25、——28段最让人感动。

提问:这几段写母亲,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

人物的肖像描写。

作者在叙述情节上别具匠心,直到课文结尾部分才揭开“谜底”:在“我”上高中的三年中,母亲总是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每月为“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母亲又是那亲的“善解人意”,她默默忍受内心痛苦,为了“我”有出息,也为了“我”的面子,让我们用心揣度一下,母亲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多么痛苦啊!但为了爱,她抑制住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她忍受着孤独、寂寞、清贫,一切为了女儿她的爱女之心是多么深远无私!

(事:送生活费、营养品)

(五)、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一 母亲:收养“我” 为“我”安家 为“我”骄傲 无私、深沉的爱

辛勤抚育平静面对 默默承受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文中“我”的思想变化过程。

2、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分析课文

1、分析文中“我”这一形像。

提问:“我”对母亲的感情可分为几个阶段?(在文中画出并讨论)

可分四个阶段。

(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变化的原因:幼时纯真,长大后虚荣心作祟,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教育了我,从而使我悔悟,情感回归。

提问:“我”开始回避同学,“厌恶我的家”的原因表现在哪一自然段中?

第10自然段。

作者写母亲这一形像侧重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我”这一形像则侧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文章写母亲对“我”的爱,却是在抒写“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全文以“我”的感情发展变化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我”对母亲的骄傲,到“我”长大后对贫穷之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以感情构筑文章框架,文中许多细小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同“我”感情的脉络连结起来,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文章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

2、小结文中两个人物形象(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

(1)母亲的形象:高尚无私、坚韧执着、沉默奉献。(2)我”的形象:为爱所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3、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归纳)。

(1)形象含义丰富。

①“母亲”的形象: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黯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形,充满憧憬的神态,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形象,这一形象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②“小巷”的形象:深深的小巷,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小巷深处既是母女俩家的所在,也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亦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③“竹棒”的形象:文中的竹棒反映了母亲和“我”感情变化的过程,那“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让读者掩卷深思。

(2)选取生活琐事表达情感。

本文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这些琐细的事都表现了深沉无私的母爱。

(二)板书设计

二 “我”:满足——自豪——沉默——厌恶——悔悟

上一篇:引领教师成长下一篇:Vfp学习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