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2024-06-22

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精选6篇)

篇1: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致力于为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制度通道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浙江省小额信贷公司发展迅速,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务院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去年9月19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6)号文件专门作出了部署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国务院紧接着又出台了新的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文件专门对民间投资作了详细的部署,放宽民间对国有项目投资的条件,允许民间投资铁路、石油、公共设施、金融机构等。由此可见,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朗。但是,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境。如何破解小额贷款发展的难题,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共同构建促进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目前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目前国家管理部门没有将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金融机构,但我省在试点过程中已经把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开展金融业务的组织进行扶持和管理。银监发(2008)23号的出台,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改变其自2008年4月24日《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之前一直被定位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性质的同时,也加大了其经营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原因是国家虽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但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可享受国家给予金融业的支农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及如何适用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细则 1

等,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空白,无疑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品种单

一、机制不够灵活。目前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单一品种(小额放贷)、经营区域受限、规模小、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不健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上放贷对象多为级次比较低、风险评估难的“三农”和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难度大,经营风险极大。正如中国人民银行王晓蕾处长来温调研时所说的,“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营银行业不愿意放贷或不敢放贷且风险极高部分的业务,实际上就是次级贷款”。正因为小额贷款公司只能经营单一的贷款品种,不能经营如票据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委托贷款业务等一些低风险业务,贷款利息收入是其唯一的获利手段。所以,2008年9月底,国家利率政策松动,银行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直接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水平,压缩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空间。

(三)融资难利率高,受合作银行的规模和数量制约。《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内部或外部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只能向两家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金额不能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的50%。受各种规定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狭窄,无法吸引存款,自由资本金有限,合作银行的贷款只能是自有资金的0.5倍,从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小企业、“三农”客户的融资需求旺盛,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二三个月后或者是更短的时间就已经把全部资本金都贷出去了。小额贷款公司有对小企业与农户的贷款能力,社会上也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受资本金的限制,不能扩大贷款业务。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还受到合作银行的规模和数量制约,造成融资利率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空间。

(四)税收歧视,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务负担。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从

事的是贷款业务,但却是按一般的公司上税,这就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务负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所得税是存贷利率之差来征收的,而对小额贷款公司却是对贷款的全部利息收入征税。小额贷款公司打的是短平快,贷款三个月就周转一次,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相比,缴纳的流转税也特别地高。目前国家对农村合作银行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从事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还有很多扶持政策,但对同样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却不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五)未接口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使小额贷款公司加大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从事贷款业务,需要了解贷款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然而,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小额贷款公司并不开放,现阶段只能通过合作银行委托查询、打印客户个人基本信息信用报告,且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所发生的大量的企业与个人的信息也不能及时有效反映在征信系统,既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又使得征信系统数据存在信息盲区。

二、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再不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局面堪忧,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幸夭折的状况。而小额贷款公司大多是由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投资组建,如果出现小额贷款公司不幸夭折,必将对投资企业的资金链和社会影响力造成极大的损害。如因为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不够,而造成众多当地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经营困难或受损的话,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政府及企业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为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利小额贷款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机构的定位。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时,应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待。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积极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信息系统建设、产品开发、资金结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希望国家,能够早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应是金融机构的定位。

(二)扩大经营范围,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能力。希望政府及时与审批机关沟通,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办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业务。

(三)提高银行的融资比例,增加合作银行数量。对于依法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遇到运营资金不足时,应适当放大其向银行融资比例,由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按市场原则和风险管理原则,自行商定融资比例。同时,我们建议合作银行可选择三家以上,给予同行拆借优惠利率。另外,对于股东实力较强的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建议国家放宽政策,允许股东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

(四)减轻税赋。因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比照金融业机构管理,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与农村合作银行一样承担了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责任,依法依理均应享受与农村合作银行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市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征收能参照农村合作银行改革时的税收优惠政策,按营业税3%征收,所得税三年内减半征收。

(五)加快系统接口,完善征信系统建设。为避免合作银行操作风险,能及时办理信贷业务,真实有效反映客户信用信息,完善征信系统数据,建议人民银行为小额贷款公司开通征信系统接口。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高和企业金融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稳步推进,相信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必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篇2: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越来越频繁的考验,农民增收遇到了瓶颈限制。我国山东、安徽、浙江等现代农业发达省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充分表明:合作社是分散的农户参与市场竞争最合适的组织形式、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了专业合作社,有的农民还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的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普遍分享到了合作社提供的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以及加工增值、交易返还等多项服务和实惠,甚至在许多国家,合作社销售的产品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我县是广东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农民所占比例高达近90%,“两只果”(沙糖桔、无核黄皮)带动了全县近40万农民的长效增收,然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却发展十分缓慢。以我桂圩为例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到10个,带动农户不足百户,合作社类型单一清一色为沙糖桔产销合作社,基本没有涉及到其他农业种植、养殖、农机、加工和仓储等领域的合作社。且服务农民功能较弱几乎没有一个农民合作 社能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2011年1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莅临我桂圩检查指导工作时,曾高瞻远瞩的指出:郁南今后要多搞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的长远发展,也可将一些利益留给村集体。

二、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干部和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不了解,对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还有偏差,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认识还不足,相当数量的农民对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

(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方面扶持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服务支持。有关政府部门在技术、营销、管理、防疫、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支持数额太少并且随意性太大,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重赢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的现象;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打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幌子,目的是享受税费优惠、获取国家的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财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 弱。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的规模都比较小,合作社的发展层次比较低,绝大多数合作社还处在为成员集中购买、供应生产资料,提供一般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弱。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合作社本身没有形成积累,成员的资金也很有限,合作社和成员到银行贷款条件多、门槛高、贷款难。合作社扩大再生产受制于资金匮乏。

三、加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用合作社成员增收的实例激发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用合作社的美好前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合作社的发展,营造全社会支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搞好合作社培训工作。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农户的教育和培训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渴望得到技术、营销、管理、防疫、财务和法律等培训。但是,目前,由于管理部门一缺人员,二缺专项经费,三缺交通工具,培训工作无法开展。培训工作跟不上,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安排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经费列入预算,严禁随意减少和挪用。

(三)认真落实《合作社法》规定的扶持政策。一是金融扶持。借助我县率先在全国开展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有利时机,政府主管部门应配合搞好合作社的信用评级工作,按照金融机构“先授信、后用信”的放贷程序,发展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信用合作。二是项目扶持。有关部门的农业产业化、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技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要向合作社倾斜,要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探索以合作社为载体落实项目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的新途径。三是财政扶持。政府财政应增加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

(四)以推进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强身健体”。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妥善处理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领办者与其他社员之间在民主管理权力、利润分配、优惠政策分享等方面的关系;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适度积累,政府扶持资金也要与合作社的积累和投入挂钩;鼓励一切有志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科技人员、大学生到农村领办合作社。

篇3:建议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当然, 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 我们既要看清困难也要抓住机遇。有诸多原因促使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创新。一是金融危机以来, 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 对我国的出口形势带来了挑战;二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 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三是经济的告诉发展带来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面对新形势, 民营企业迫切需要思考转型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中国虽占着半边天的位置, 但科技含量低, 大部分集中在生活日用品上,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面临着产业转型困难, 需要科技创新, 需要更多扶持。现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也将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转型、升级。希望国家出一些政策来扶持引导, 帮助民营企业成功转型, 更上一个台阶, 民营企业自身也需要刻苦攻关。

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都需要一步一步来,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和就业的问题。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转型做科技企业, 那么如何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纺织品、小商品等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60%至70%的就业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 可以创立品牌。

关于农村城镇化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机会,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这将使城镇的就业、医疗、教育、公共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必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

目前的政策指向将为零售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将进一步强化各区域内的重点零售企业的龙头地位。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 中国出口增速明显降低;与此同时, 我国的消费潜力却一直没有充分挖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升级, 当前消费领域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只要加大力度积极引导, 消费潜力一触即发。

民营资本应在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 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步伐。

篇4: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民办学校解决了大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尤其是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各地相继出台了大量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民办教育办学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办学条件良好、教育质量较高、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国进民退,民办学校萎缩”的趋向,民办教育发展从整体上受到较大制约。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还远远不够,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性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民办学校的融资渠道仍然有限,后续发展资金仍显不足,与公办学校相比办学差距越发明显。许多影响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民办学校发展遭受了多次较大的冲击,部分学校举步维艰。

民办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私立教育相当重视,大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支持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公共教育资源的扶持。政府和社会给私立教育的补贴方式除直接经费资助外,往往还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间接补贴,这也为我国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

因此,各级政府要落实好《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尽快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尽快明确民办学校依法享有的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

第二,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在土地、税收、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待遇、生均教育经费、学生资助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特别是要明确税收优惠政策问题、校产归属问题、教师管理问题等。

第三,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长教育等领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支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以培养专业化、精细化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支持设立各类文化艺术体育特长培训教育机构,给予特长培训机构各种政策支持。

以上措施的施行,能够能够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到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上来,逐步改善教育管理,推动教育制度创新,给予民办学校更多优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只有大力扶持民辦教育,才能促进公民办齐头并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副省长)

篇5: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1.5万元,计补3万元,但就目前市场行情,按1000元/平米计算,一套60平米房子需6万元,80平米8万元,100平米10万元,加上土地使用费(按100元/平米)、基础设施公摊费用(按每户1-1.5万元),每套要8—13万元,减过国家补贴部分,每户仍要负担5—9万元,对于大多数贫困户来说,负担不起,因而搬迁不起。因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一、移民搬迁安置点用地采取政府统征调拨的办法,由政府无偿供地,不再由搬迁户承担用地费用。

二、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计划部门立项,用项目资金建设,不再由搬迁户分摊。

三、将扶贫、工赈、生态、地质灾害、危房改造等搬迁资金整合到一起,统一为陕南移民搬迁,集中扶持,可使每户补助资金达到4-6万元左右。

篇6: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我省是农业大省,畜禽养殖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撑点,也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项目。200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55.3%。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养殖业。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逐渐增多,给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也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可见畜禽养殖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增多,养殖业对农村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畜禽养殖业应该乘着十七大的强劲东风加快步伐科学发展,但是,畜禽养殖污染也到了不得不加大治理力度的时候了。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粪便除了建立沼气池能够解决少部分粪便用于农村煮饭、照明和农业种植业以外,其他很大比例就是乱排乱放。通过专家研究分析,畜禽粪便再次利用价值很大,如今国内已有把畜禽粪便用于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等,这样就可以把畜禽粪便全部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鉴于此,特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扶持力度,并对口支持治污工程,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承办单位回复意见:

川环函[2008]222号

B类对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第268号建议的办理答复张一云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人大建议第26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

我省是畜牧业大省,畜禽养殖数量居全国之首。近年来,针对我省养殖污染问题的严峻现实,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列为了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的“十大惠民行动”工程(川委[2007]32号)。2005年,省环保局开展了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及对策措施调研工作,在摸清了全省养殖污染状况的同时,总结了资阳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粪便处理内循环零排放、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后处理模式和“猪-沼-作物(菜、果、林)”等循环经济模式。为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2006年,全省开展了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工作,要求各地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加强了新建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2007年,省委、省政府把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列入十大惠民行动,明确到2010年将对全省2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并纳入每年党政目标管理。当年在全国率先挂牌整治了5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2008年,又挂牌整治60家,并把该项治理任务纳入了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川府目标[2008]1号),旨在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目前仍采取的是大力发展沼气+生化处理+综合利用,实行“养-沼-植”等各种生态养殖模式,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路。

二、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入力度

本着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从2006年起,省政府已决定将“环保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列出一部分支持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近两年,省环保局投入和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2006年已列支940万元,2007年列支1020万元,今年,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度的加大,用于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资金将不会少于去年。省农业厅建设养殖场沼气池工程538处,打造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开展整治试点示范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切实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我省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到进一步遏制。

衷心感谢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给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联 系 人:四川省环保局农村污染控制处

陈 力 联系电话:028-86115933 邮

编:610015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主题词:环保

人大建议

办理

复函

抄送: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8年3月24日印发

关于抓好养殖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为切实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全国生态区创建目标,结合本市实际,现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提出如下治理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生态化的原则,遵循“四个结合”,即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整治河道、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推广先进治理技术,走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方法

发改委、农业、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解决部分大中型养殖场资金紧缺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解决部份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资金紧缺问题。要引导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走先治理后发展之路。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规模养殖场(户)自行进行配套治理。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节水措施、铺设污水管道、减少污水排放。

2、干湿分离。建设防淋、防流失的干粪堆积池,容积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干粪池10-20立方米计算,适当留有余地,干粪经生物发酵、高温灭菌后,用于肥田或以商品肥形式出售。

3、沼气化处理。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原则上要建立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解决污物污水问题,实行畜禽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沼气池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按照存栏生猪50-300头建造沼气池25-50立方米计算。

4、三格式处理。小规模养殖场(户)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畜禽污水,化粪池要加盖密封,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储存池10-20立方米计算。冲洗污液、尿液与沼液流入化粪池,每隔一段时间清空池中的干物质还田做肥料或者进入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污水作为农作物及水产养殖肥水,实现达标排放。

5、生猪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发酵床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工厂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此,樟树市要利用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大力推广发酵床式养猪,为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一条新路。

6、种养结合。养殖业与林果、花木、蔬菜等农业生产相结合,直接将畜禽粪便经堆肥发酵后肥田利用,提高有机肥的施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

三、主要措施

1、设立畜禽禁养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大江大河流域等为禁养区。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范围如下:

(1)市区及乡镇(场)城镇建成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包括赣江流域200米内的陆域和袁河100米内的陆域。

(3)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包括阁皂山风景区、店下水库、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等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4)工业园区、特色园区1000米内的范围。

(5)新农村建设的自然村和平原地域人口居住密集的自然村(1000人以上)500米内区域。

(6)违规占用耕地所建畜禽养殖场已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

禁养区内严禁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已经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限期搬迁或关闭。禁养区以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治理要求进行基建改造,减少排污量。粪尿要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三年内逐步实现达标排放,否则予以关闭或搬迁。

2、建设畜禽养殖小区。传统的庭院式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空间分散、零碎,难以配套粪便处理设施,既限制了规模进一步扩大,又污染居住环境。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也有利于集中管理,统一卫生防疫,建设粪便处理设施,有效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都要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本地实际,认真划定区域,建设好生猪、家禽等畜禽养殖小区,集中搞好水、电、路和粪便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养殖户进区饲养。今后,新增的规模畜禽养殖,都必须进小区饲养。

3、实行畜禽饲养场审批制度。规模畜禽养殖场建办单位或个人,在建场前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畜禽养殖污染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先向所在乡、镇(街道)、场提出申请,并报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再由国土、林业、建设等部门办理农林业用地、基建等手续,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4、加强畜禽粪便利用和管理。要全面推广养殖新技术,减少畜禽粪便的臭味。实行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每个养殖场都要建造集粪池,减少粪便治理量。同时,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尿液及污水不得直接下排,必须通过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排放。

5、建办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集中的地区附近建办有机肥料加工厂,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要加强宣传,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展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使我市畜禽粪便污染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养殖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在全市形成全民动员、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良好治理氛围。

(二)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切实履行治理职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治理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向广大养殖场(户)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舆论宣传,既要宣传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又要宣传治理方法、成功典型。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动,促进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专业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生产及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周边及养殖场自身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日益加剧。由于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等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随意排放和堆弃,污物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所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严重地污染了空气、水体和土壤。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环境的污染

主要是指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生产生活污水、粪便及未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和矿物质等的处理不当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对空气的污染 一只鸡的粪便排泄量相当于0.1个人的粪便排泄量,一个一万只规模的养鸡场每天的粪便排泄量可达1吨,一年就是360吨。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量是人排泄粪尿量的5倍,一头猪年均产粪尿量可达2.1吨,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其污水的排放量还将增加4倍以上,当粪尿等污物的排泄量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通过已污染的空气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通过空气流动进行扩散和传播的污染物除了尘埃和病源微生物外,还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厌氧环境条件下所分解释放出的带有烂菜、鱼腥等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这些气味大量而长期高浓度地蓄积,就会使人产生厌恶感,严重影响人、畜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的态势,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养殖场的空气污染问题必将日趋严重。

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尿及畜产品加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年产1万头肥猪的猪场,日排粪尿、污水总量可达100多吨,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其粪便和污水中碳氢化合物及含氮、含磷有机物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一旦进入水体后,就会使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和固体悬浮物迅速增加,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机物,当它通过稀释、沉淀、吸附、分解、降解等一系列自净作用后仍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时,就必然会对水质产生污染,使其迅速恶化。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水生生物获得氮、磷、钾等营养后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其形成缺氧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疫病传播和扩散的渠道。更为严重的是,当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的进入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后,就会造成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改变土壤本身的结构,破坏土壤植被的生存。

对疾病的传播 据统计,由家畜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这些人(畜)禽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就是家畜(禽)粪便及排泄物。近年来,一些养殖场不顾自身条件,一味模仿在池塘边建猪圈,在猪圈上架鸡笼的所谓立体养殖模式,结果为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轰动一时的台湾猪口蹄疫暴发性流行,其主要原因就是病猪尸体随意投入河道引起的疾病流行。因此,粪便及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排入水中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

畜产品的污染

在规模化养殖中,除了环境污染外,还有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兽药、各种添加剂、防腐剂、抗生素、激素等环境污染物中,有一部分物质虽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和减少畜禽疾病,但它在畜禽产品内的残留物却又对人体产生危害;有一部分物质还可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或引起人产生过敏反应而带来公共卫生上的问题。

为了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日常生产中最好不使用杀虫药,少用添加剂,但这在实际工作中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对饲料添加剂,尤其是抗菌、抗原虫药物等,应规定使用的种类、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对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含量,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抽检。

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畜禽体内被富集,再通过畜禽产品的形式进入人体,所以,人往往是终端富集者,如果不控制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畜禽产品的污染,那么,由畜禽产品引起的公害给人们带来的隐患将是难以估量的。

兽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 兽药在畜产品中残留的主要原因,除了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外,还包括不合理的用药和停药等。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另一方面也是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兽医药理知识,经常重复和超量使用兽药所致。

兽药残留的浓度一般很低,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蓄积和残留,并最终通过食物链使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和过敏症状,长此以往,不仅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同时药效也会大大降低。例如:四环素能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够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还能够破坏肌体的造血机能,大家非常熟悉的青霉素,其代谢和降解产物有很强的致敏作用,长期接触有这些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就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兽药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尿液等排出后,仍然具有生物活性,对周边的环境仍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样也会对土壤及水生生物等造成影响。人们如果长期接触这些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或长期生活在被抗生素残留物污染的环境之中,将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

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霉变饲料的使用 饲料添加剂的滥用也是造成畜产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养殖户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不能适量控制其用量,不能在畜禽屠宰或其产品上市前逐步减量或停止其使用,有的甚至超量或违禁使用某些饲料添加剂,以求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的。因使用高铜、高锌饲料,使排泄物中矿物质含量超高,造成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因使用砷制剂,造成猪肉中有害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违禁使用“瘦肉精”,造成食用者中毒等恶性案件的频发,给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健康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我国西部地区冬春季较长,养殖场所使用的饲料大部分都是上秋季收购入库(仓、窖)的,由于存贮量大,保存时间长,管理和技术措施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饲料的霉变和浪费。部分养殖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于部分已霉变的饲料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进行搭配使用,发霉饲料中的霉菌素及代谢产物通过“饲料—畜(禽)体—产品(肉、奶、蛋)”这条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日积月累必将造成潜在的畜产品安全隐患。

养殖业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倡导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 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是影响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的关键。要以优化环境、优先效益、优良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按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合理选择品种、科学饲养密度、平衡投入和产出水平入手,按照环保、节能、效益协调同步的循环发展模式,在不影响家畜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在改造养殖设施、改善养殖流程的基础上,探索生态养殖和多元化养殖的新途径,以开发高新技术和环境清洁技术为先导,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模式,从源头上减轻和消除污染。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

开发绿色环保饲料 饲料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对养殖业的环境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不断降低养殖场废弃物中氮的污染,是治理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要在优化饲养、合理投放、平衡营养、改善适口性的基础上,开发环保高效饲料,改善饲料的品质及物理形态,推广饲料的生物制剂处理、饲料的颗粒化、饲料的膨化和热喷技术;开发酶制剂,补充家畜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开发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等等。应用生态营养原理开发绿色环保饲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养殖业废弃物的生物净化和合理利用 对畜禽排泄物的生物净化、合理处理与利用,是将畜禽排泄物变废为宝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生物净化,就是利用厌氧发酵原理,将畜禽排泄物转化成清洁廉价的沼气和无公害的有机肥。据测定,这种方法能在常温条件下使污染物BOD减少70%~90%,通过厌氧发酵装置获得的沼气中,甲烷含量高达70%以上,可以直接作燃料,这种技术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养殖场推广使用。它的优点主要是经济实用、环保低耗、处理量大、程序简单、无二次污染、便于操作和掌握,很受养殖户的欢迎。

畜禽粪便和污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质及其他物质,经无害化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处理后的粪便和污物施入农田后,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效果,分离出来的污水在净化以后还可做简单的再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畜禽排泄物的净化和处理方法很多,例如:小型养殖区的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程序进行的,而一些大中型的养殖场由于污水排放量较大,一次处理后仍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后才能排放,而人工湿地生物滤床的应用则为大中型养殖场的污水处理找到了一条理想的方法。

完善兽药残留的检测、监控机制,积极开发无公害药品

要尽快制定兽药生产、使用、检测、监控、处罚等一系列具有强制性、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兽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程序。加大违禁兽药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积极开展无公害药品的研究,采用现代制药先进技术,生产出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放心药品。

上一篇:医疗会诊管理制度下一篇:勤学读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