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2024-07-04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精选6篇)

篇1: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1、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B)

A、住院医师 B、主治医师 C、副主任医师 D、主任医师

2、以下哪些属于护理教学查房内容?(A、B、D)

A、护理技能查房B、临床案例教学C、临床个案分析D、临床带教查房

3、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哪些信息?(A、B、C、D)A、姓名、性别、床号B、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C、血液有效期 D、血液制品的外观

4、服药、注射、输液时,以下哪些查对正确?(A、C、D)A、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B、七对: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名、时间、剂量、浓度。C、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D、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5、病人出院前,哪级医师必须查房?(D)

A、住院医师 B、经治医师 C、主治医师 D、经治医师和上级医师

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B)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3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2、特级护理内容:(A、B、C、D)A、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证变化。

B、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C、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D、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3、专科护理会诊(A、B、C)

A、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B、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C、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D、讨论时由护士长负责介绍并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4、对抽血交叉配血查对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A、B、D)

A、配血前,护士要了解病人及其家属有无献血史,如有,向其做好免除用血互助金的相关程序的宣教,指引其办理有关手续。

B、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申请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C、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病人重新核对。D、抽血时要有两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要由值班医生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5、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B)小时内进行诊治并开具医嘱。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1、病人入院3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A)会诊。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2、关于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D)A、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 B、保留安瓶以备事后查对

C、护理记录单要及时记录

D、来不及记录护理记录单的,可于抢救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3、备药前要检查哪些内容?(A、B、C、D)

A、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 B、密封铝盖有无松动;

C、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D、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4、关于输血,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D)

A、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B、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可以直接输注下一袋血。C、取回的库血可以保存在病房冰箱内第二天再用。D、库血输入前必须要有两名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核对。

5、一般处方不得超过(D)天用药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B)天用药量。A、1天 B、3天 C、5天 D、7天

1、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B)时,《输血申请单》需要科主任和输血科主任签字,并报医务科批准。

A、1000mlB、2000ml C、3000mlD、5000ml

2、护理业务查房主要对象是:(A、B、C)

A、新收危重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

B、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院外带入II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C、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病人。D、当天手术病人

3、关于分级护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

B.一级护理: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C.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的病人。

D.三级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求。

4、二级护理要求每(B)小时巡视患者一次。A、1小时B、2-3小时C、4小时D、8小时

5、住院医师应在病人出院前(C)小时内完成出院小结。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病人入院7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B)会诊。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2、护理行政查房内容:(B、C、D)

A、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每月二次以上 B、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工作质量

C、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D、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护理记录的书写必须遵循哪些基本规则和要求:(A、C、D)A、护理记录的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B、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体温单中体温、脉搏曲线的绘画用红色。C、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D、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4、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需随时进行抢救者。其具体内容包括:(A、B、C、D)

A、二十四小时专人护理; B、严格执行护理计划;

C、执行医嘱,有特护记录;

D、负责病人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5、主治医师应对所管病人每(A)天查房1次。A、1天 B、2天 C、3天 D、4天

1、发现哪些情况,应当立即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A、B)A、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 B、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C、发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过期、混浊 D、发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不规范

2、判断题:一级护理对象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答:错,15-30min

3、一般情况下,择期手术的麻醉术前谈话和手术前谈话及签字可在手术当日或在手术室门前进行。

答案:错。必须在手术前一日完成。

4、院区内急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在多长时间内到位? 答案:10分钟。

5、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双人查对”?(A、B、C)

A、术中输血B、病房注射杜冷丁C、抢救病人时用过的安瓶 D、尿量和体温监测记录

1、医嘱必须每日总查对多少次? 答:1次

2、每张门诊处方不得超过多少钟药品? 答:5种

3、病人入院10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C)会诊。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4、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C)小时内报告上级医师。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5、主治医师应在(C)小时内对新入院病人完成检诊,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A、6小时(节假日8小时)B、12小时(节假日24小时)C、24小时(节假日48小时)D、72小时

6、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答案:错。应当由其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签字。

7、手消毒包括:(A B)A、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法B、外科手消毒

C、用千分之五的含氯消毒剂消毒D、七步洗手

9、紧急情况下住院医师可越级使用高与权限的抗菌药物多长时间的用量? 答:1天

10、“三基”指哪些内容?

答: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一、20分题目:

1、护士交接班七不接指哪些内容?答:病人数不清; 病情不清 ;床铺不洁; 病人皮肤不洁; 通道不通; 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2、请介绍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答:应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3、请介绍申请输血程序。

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核准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日期前送交输血科配血。临床输血一次用量、备血量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事后按照上述要求补办手续。

4、抢救中的口头医嘱及抢救护理记录如何执行?

答: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瓶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于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内容包括:

答: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二、30分题目:

1、请说出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

答: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查对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医生交接班制度10)护理分级制度11)病历管理制度12)病历书写规范1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一级护理内容?

答: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

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③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3、二级护理内容:

答:1-2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继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4、请简单介绍护理业务查房主要对象?

答:1)新收危重病人;2)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的病人;3)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4)院外带入Ⅱ期以上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的病人;5)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6)有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的高危病人。

5、简单介绍特级护理。

答: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2)护理内容:①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证变化。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三、40分题目:

1、案例分析:一患者因切口疼痛难忍,医生开医嘱:杜冷丁 70mg im st。一名护士查看后执行医嘱。从口服药柜内取出一支杜冷丁,抽吸70mg后将安瓿丢弃于普通医疗垃圾桶内。随后将医生开具的“红处方”随手置于桌面上。

请问此护士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分别指出并提出正确做法。

【答案:1)麻醉类药品要两人查对;2)麻醉类药不能与普通药物放在一起,应专柜专管;3)杜冷丁安瓿要保留核对备查;4)红处方要保留备查。】

2、病例分析:一患者拟行择期“室缺修补术”,一名进修医师(住院医师职称)遵照主管医师安排办理了术前签字手续,并自己署名开具了配血申请单。护士核对配血申请单时发现血型写错(B型写成O型),因进修医师已离开,护士自行将血型改正为B型后,从正在输液的静脉留置针处抽取了血液标本送血库配血。

请问:医护人员在处理该病例过程中有哪些违规之处?应该怎样做?

【答案:1)手术谈话签字要由本院医师进行;2)配血申请单要由主治或以上医师签字;3)护士核对医嘱发现错误后应与告知当事人核对改正,不能私自修改医嘱单据;4)配血标本不能从正在输液的静脉通道抽取。】

3、简述医嘱查对制度的内容。

答: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和查对者必 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重复一遍,确认后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4、简介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答: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III°),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师;其他院外带入压疮(I°,II°),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3)填写压疮报告表: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是院内发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科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72h内上报护理部。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病人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7)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急性填写。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9)难免压疮,室性三级报告制度。

5、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请简答。

答: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平稳、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意义压疮防治指导小组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1、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几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C)A、2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2、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几小时内完成住院记录。(D)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3、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应在几小时内完成?(C)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正(副)主任医师每周应查房几次?(A)A、1-2次 B、3次 C、2-3次 D、5次

5、科主任每周几次全科大查房?(B)A、1次 B、1-2次 C、2次 D、3次

6、下列关于首诊负责制,理解正确的是(AB)A、“谁首诊,谁负责”

B、首诊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认真进行诊治,做好病历记录。

C、首诊医师若发现患者所患疾病不属本专业范畴,可以建议患者转相关科室诊治,无需做病历记录。

D.对于新入院患者,医师应在1小时之内进行诊治;急、危、重患者,应立即接诊,并报告上级医师。

7、护理分级包括(A、B、C、D)。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8、医疗会诊主要包括哪些?

答: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9、案例分析:一患者术后胸液偏多,查血气分析提示HCT下降明显,医生开出输血医嘱。因血库已无该患者的配血标本,要求病房抽取血液标本进行配血。一名护士执行医嘱。该名护士自行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后,发现血型由B型写成O型。因更改方便,护士即于验单上直接将“O”描成“B”。随后在患者正在补液的中心静脉管内抽取血液标本送检。此时已至交接班时间,该名护士将标本随手搁下随即与接班者进行交班,内容未涉及此标本。

请问此护士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分别指出并提出正确做法。

10、请说说医师外出会诊的具体流程。

1.应邀医师收到医务科(电话或传真)通知后,到医务科领取会诊邀请函。2.请应邀科室主任批准并签名。

3.将科主任签名后的邀请函交至医务科,经审核并登记后领取《应邀会诊出诊单》并详细填写。

4.填好后的《应邀会诊出诊单》由医务科批准并盖章;会诊医师会诊结束后将《会诊邀请函》交回医务科。

篇2: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科室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 分,每空1.5分)

1.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______、______、______、用法。

2.查输血单位与血瓶(袋)签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药房配方时,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________,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备试验,两人工作时要__________,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5.病理科诊断时,查对编号、_________、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6.针刺治疗时,检查针的数号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___________.二、选择题(共分,每题2分)

1.输血前,需经()查对:。

A、1人B、2人C、3人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B、巡诊护士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天

4.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B、姓名C、科室D、检验目的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B、性别C、部位D、检查目的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A、科室B、用途C、清洁度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共 分,每空1.5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3.术后患者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患者的基本信

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4.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5.各种治疗时,耷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6.功能检查科(特殊检查室)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

1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床号 剂量、浓度、时间

2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袋)号、血质量是否相符及配血交叉报告有无凝集。

BCCACC

篇3: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目前我国对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但由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科学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制度安排、政府职能等理论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走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道路,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呈现出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 城镇居民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障服务, 而农村广大农民却无法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尽管我国四大卫生方针强调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 但是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 医疗卫生资源实际上依然集中在城市, “重城轻乡”的现象十分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为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探索, 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正在试点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尽管从制度设计的目标人群来看, 3种制度的覆盖面已经较为广泛, 但在全面覆盖的制度目标下, 3种制度设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 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障服务, 而农村医疗保障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人均占有的卫生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很多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很差, 缺少较高水平的医务人员。由此可见, 城乡医疗保障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是较为突出的。

2 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必要性

家庭保障在中国农村沿袭已久, 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 一直是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主要途径。但随着农村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 农村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价值观念等建构家庭保障制度的基本要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大家庭不断地趋于解体, 核心家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核心家庭的发展使得家庭保障抵御风险的传统机制大大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医疗保障结构, 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 为农民提供“安全网”。

3 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医疗保障发展的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的中后期往往是全面拓展医疗保障覆盖面、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有利时机。我国已初步具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 首先, 发展经济学提出了多种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 如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非平衡增长理论、结构转换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国全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 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 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再次, 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快速迅猛的增长为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主要发展指标: (1) 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2)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1.8%, 非农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 (3) 就业结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2.6%, 非农产业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 (4) 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3.9万亿元, 已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5)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3.9%, 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些指标均表明我国已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4 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内涵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就是把农村和城市医疗保障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规划,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医疗保障制度, 改变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现状, 接纳农民, 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水平, 化解社会矛盾[2]。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和政府财力有限, 地区差别和城乡差距较大, 因此我们应从我国的国情和当前我国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 建立理性的、科学的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先,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应该面向全体国民, 且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基本相同的保障服务水平;其次, 面向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只能是较低水平的保障, 只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 突出适宜技术和手段, 以全面提高卫生投入的健康绩效;第三, 基本医疗保障所需资金应主要来自公共筹资特别是政府财政投入, 即政府主导, 以确保所有人的基本健康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5 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解决有关的思想认识, 澄清制度安排所依据的价值理念, 以便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对于要不要建立、有没有必要建立和怎样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争议, 集中表现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条件不成熟论。此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落后, 财力薄弱, 城乡及地区之间差距较大, 社会阶层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现阶段还不具备建立一元化医疗保障制度的客观条件[3]。医疗保障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 我国长期的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导致了医疗保障资源供给和消费存在着不平衡性, 医疗保障成为中上阶层的福利, 并由此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使得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一再丧失, 沦为全球倒数第4位[4]。世界上很多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 医疗保障全民覆盖和城乡统筹并非是在其经济已较为发达的时期才开始规划和实施的, 如新加坡在殖民政府统治、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就建立了公积金制度。所以, 这种过分强调国家财力不够, 片面夸大经济因素对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实际上是把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保障之间的关系绝对化了, 忽视了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另一种观点是自然结果论。自然结果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 无须人为干预, 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违背了当前“小政府大市场”的世界改革潮流, 在体制上会重蹈西方和东欧的覆辙[5]。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市场经济中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看不见的手”不会主动关照弱者、兼顾公平, 因此, 政府必须适时地伸出“看得见的手”, 以确保大多数人都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 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这支“看得见的手”上的一根重要的手指。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中, 政府在干预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 应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切实担当起责任, 使农民能够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权利, 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6 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建立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国家、市场、家庭、个人责任划分, 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构调整, 因此, 制度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首先, 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本国国情, 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 经济不发达, 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一定是广覆盖、低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其次, 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 在推进中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积极稳妥, 循序渐进。城乡医疗保障从相互分割的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向城乡统筹的一元医疗保障制度推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切不可操之过急。第三, 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强调城乡并重。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每个公民都有享受的权利。农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理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医疗保障权利。因此, “重城轻乡”的现状必须改变, 在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时, 必须强调公平, 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 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统一。

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建立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又是消除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会风险和结构性冲突的最佳手段。因此, 整合现行二元医疗保障制度, 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松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思路[J], 法制与社会杂志, 2007; (10) :674.

[2]刘典恩.卫生资源分配与医疗公平中的政府责任[J].医学与社会杂志, 2007; (11) :34.

[3]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J], 管理世界杂志, 2002; (4) :41.

[4]高和荣.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治理[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10) :25.

篇4: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

在今年的《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价格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体系向全科医生制度、分级诊疗转变、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和继续提升财政补助等医改议题引来了新一轮的关注。根据Mercom Capital Group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球互联网医疗报告,2014年全球医疗健康信息技术风投再破纪录,达到了47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一倍有余,并且预测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长。

德勤的数据显示,全球医药支出总额预计将从2014年的1.23万亿美元以每年6.9%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的1.61万亿美元。除了法律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移动和无线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互联网新贵们早已虎视眈眈——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推出了各自平台上的健康应用;阿里巴巴1.7亿美元入主中信21世纪打造“阿里健康”;腾讯连连出手,1亿美元投资挂号网、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2100万美元联合京东投资PICOOC;百度与301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积极研发Dulife等可穿戴产品,李彦宏还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全面开放医院挂号资源。更有一波接一波的创业项目杀进医疗产业的各个环节。

而传统医疗系统HIS厂家则希望利用长期积累的资源尽快完成互联网时代的自我救赎。去年底,东软集团完成了合计38亿的国内医疗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案,引进弘毅投资、高盛、加拿大养老基金和通和资本等战略投资者,希望引入新平台,构建新的医疗健康创新平台。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接受《商业价值》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IT技术能帮助医疗行业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放大医疗资源,让好医生变得更多。以下是整理过的对话实录:

与国外的医疗状况相比,中国的医疗行业有哪些特点?

全世界来看所有人对医疗的需求是趋同的,那就是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和医疗产业是刚需,富人和穷人都想治好病。但与国外相比,一个是我们的医疗资源的配置,包括整个结构差异很大;第二是在医疗管理整体的水平上跟他们也有相当的差距;第三个就是健康医疗知识教育方面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在大家试图用口号,或鼓动,或者是说投资多进社区医疗的机构,但这句话太表面了。事实上应该想办法把大医院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挪到基层,而不是看做多大金额的投资。

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相碰撞会产生哪些新机会?

机会存在于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让医疗资源能够从大医院走向基层,主要是诊断的知识走向基层。你很难想象把所有北京的医生派到基层去,但是医疗很多的过程通过远程、协同是可以做成的,医生与医生远程的交流、还协同看一个病这件事是绝对靠谱的。IT可以构造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和一个网络,使得一个乡村的医生和一个比他更好的医生在一起来工作,为完成一个精确的诊断和医疗来做方案来做讨论。

第二,医疗过程需要严格的流程和程序。IT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一件过去没有规矩、乱来的事按照流程来行动的,就像银行一样,把一个医疗的流程和质量通过IT得到保障。

第三,医疗本身和其他的行为一样,都需要监管,而且比其他的行业更要严格。在电商买东西可以退可以换,但是医疗过程不行。因为它是政府监管的,对老百姓的保障、用药安全性、收费、医疗行为是否恰当等等,都要审查。

东软做医疗这个平台的核心不是来从事医疗,而是医疗机构利用这个平台来完成它的工作。未来社区医生利用这个平台变得更加严肃、规范;大医院利用这个建设分诊医疗,使得医院的服务可以走出大医院到社区,完成医疗资源的分配。整个看病的过程中有健全的制度和体系,从看病到预防到医疗。

东软的模式涉及布局整个产业链,脏活累活很多,现阶段的突破点是什么?

东软已经做了几年了,对互联网和医疗的关系,我大概有几点认识。第一医疗在互联网的应用和其他的应用是严格不同的,它的严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互联网在医疗应用上最大的难题。第二,我相信它的系统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这是因为医疗的过程是复杂的。弄一个App就能够看病,我认为从医学的角度上是不现实的。

医院与互联网的结合上面最大的推动者应该是医疗工作者,而不是互联网的工作者。不是IT能改变医疗,而是医生和医院能解决问题。现在我们讲求循证医学,就像法官一样的,没有足够的证据是不能够判案的。所以要获取完备性而连续的数据,如果这两点不能保证,要在网上能够形成一个严肃的医疗是不现实的。

因此东软现在构造这个平台是比较复杂,链条也比较长。但链条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医疗核心的问题是好医生不够用,在App上看病一样要排号。

我认为要利用IT技术,让好医生变得更多,让这些医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传递到基层来。比如北京有全国最好的糖尿病医生,有科学的糖尿病管理的方法,我可能没有能力让中国100万个社区医生都按照这个方法做培训。但我可以覆盖10个省里的医生,10个省管100个市,100个市里再管10个村里……形成这样一个结构的时候,就能普及这套方案,这才是让好医生变得更多。倒过来,我们还可以让过去不被信赖的医生变得更好,因为IT帮了他按照标准的方法来走。这才是现代化的IT解决思路。

医疗与保险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软有没有准备这类的合作?

保险业对管理医疗、控制医疗成本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商业保险非常发达的美国,保险公司会利用各种IT和审计的手段规避风险。他们养了一大批医生研究药以及方法学,控制药的用法用量,降低医疗的费用。

而这个平台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特别需要的平台,因为可以获得完备的数据,并且是动态连续的。以前我们有医疗的数据,但是没有生活方式的数据,你不知道他是否运动,有没有吸烟的习惯等等,这个数据对保险公司未来医疗费用的控制有极大的好处。

事实上医疗费用最后的控制在预防,与其控制病人花钱,不如控制他不花这个钱。将来对投保人进行健康监督,就会用到我们这个平台。保险业也在创新,会开发一些新型的保险,而这些保险一定跟健康管理的品种是搭在一起的,它是独立不了的,因为它要普及健康教育。所以我们跟保险公司的合作,跟医院的合作这都是我们战略合作的一部分。

未来,你会感觉到医疗、健康和生活方式这些事是混在一起的。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的健康,而你医疗过程不一定在医院才能发生。这个时候,医疗的过程也会从过去的手术后来变成吃药,后来变成有多少运动,到最后改变生活方式,这会是医疗最大的变革。

篇5: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1、医疗机构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包括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

2、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

3、疑难病历会诊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生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尽早明确诊治。

4、首诊医师对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应及时请 上级医师 或 有关科室医师 会诊。

5、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间会诊、科内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 等。

6、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 和手术后的患者。

7、对新入院患者主任医师应于 72 小时内对患者的 诊断、治疗、处理 提出指导意见。

8、对 急、危、重 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实施抢救。

9、出院病历一般应在____3__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___一周______。

10、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用红色笔签写全名.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首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因下班,可以将患者做何处理?(B)

a.让患者到它院诊治。B.移交给接班医师。C.等上班后再继续诊治。

2、新入院病人,住院医师应于患者入院后几小时内查看患者?(C)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3、入院3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应:(B)

a.转入上级医院诊疗。b.组织会诊讨论。c.上报院领导处理。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医师每周查访至少:(B)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首诊医师对需转院的危重患者应做到:(A)a.由医师与要转入的医院联系。b.联系后自行前往。c.患者家属自行联系。

6、急诊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位?(A)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7、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D)a.一类手术 b.二类手术 c.三类手术 d.四类手术

8、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C)内完成。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三天

9、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应在()内进行讨 论。(C)

a.1天、6小时 b.3天、12小时 c.1周、1天 d.5天、1天

10、对病重患者,病程记录至少要(B)记录一次。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三 问答题(共30分)

1、危重病人报告范围有哪些?

答:(1)入院前一般情况良好,治疗过程中突发意外危及生命安全的。

(2)严重心脏病、呼吸衰竭等难治性危重病,入院后家属对治疗过程或效果有意见,存在纠纷隐患的。

(3)产科病人分娩或剖宫产手术者术中出现意外的。

(4)各种手术中发生麻醉或手术意外的。

(5)医师认为其他需要报告的病人。

2、病程记录的内容?

答: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实施特殊检查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人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于病程记录内。

3、简要回答在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时,医务人员必须注意的事项。

答: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四、论述题(20分)

请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对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答:(1)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对于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目前医疗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水平问题,也有医疗服务问题,更多的是医疗安全管理和责任心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忽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工作规范没有落实;三是管理水平仍然不高,行政部门监管不力;四是医疗服务有待改进,医患沟通还需加强;五是医院感染控制薄弱,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不够;六是对事件反应不敏感,应对不及时,调查处置不力。(3)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人民群众能否切身体会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人民群众能否获得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优质医疗服务,这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体会,也是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最直接的标志。(4)学习医疗核心制度一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要强化医疗服务意识,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医务人员和公众安全意识。

2.三级医师查房的基本程序和目的。基本程序:

(1)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病危、病重患者入院当日必须有上级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节假日及双休日可由值班主治医师代查房。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目的:

篇6: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试题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对、、、、、、。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和,如不符合要求,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

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2.手术前,必须查对、、、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

2.发药时,查对、、、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是否超过;查对、,并交代及。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标本和。

3.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

5.发报告时,查对、。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片号、、。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病房、、、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量、。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和,取针时,检查和有无。

(九)特检科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目的。

2.诊断时,查对、、、。

上一篇:元旦汇报演出开场白下一篇: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