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2024-05-25

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共6篇)

篇1: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二、系统设计与开发

1.系统特色

1.1实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强。随着规划进程展开新资料的不断补充,系统数据可以逐步的得到充实。

1.2支持图形对象和对象属性的双向查询,支持地图漫游和属性到地图的查询。1.3根据规划中各专题需要编译生成各专项现状,规划专题图。1.4根据规划专题需要提供资料查询及报表生成。

1.5系统制图打印灵活方便,可按规范比例尺/标准图幅打印,也可任意图副和可见范围。

1.6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功能组织条块合理,层次清楚。

2.设计目标

开发水资源管理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在利用GIS系统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视图通过table和链接的图表等来了解此处的水资源情况,能够将资料的积累、查询自动化。此外, 可以在ArcGIS中venue语言编程对输入的水质检测项进行评价和对输入的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地水资源量的供需状况。有了此项功能使此软件的功能有了亮点,不只是一个便于存贮和快速查询的数据库式的软件, 而是可以提供新的数据和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比较全面的软件。

3.功能模块设计

3.1数据输入。在输入时首先对所需要的主题的图层进行输入, 本软件主要输入图层主要包含有行政区图层、水库图层、岩溶井图层、钻孔图层、长观井分布图层等5个主要图层。在每个的图层的属性表中输入该图层图元的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地质库、地表水库和地下水文库的基础资料其中在地质库中主要的输入资料有统一地层表, 钻孔的孔径及类型、钻孔水文地质实验、区域水文地质专题图, 在地表水库中主要输入径流及各大、中、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及水库分布图, 在地下水文库中主要输入长观井类型、长观井地下水类型、长观井实测资料、长观井使用类型、水井分布专题图等。另外将已收集到的水质情况和评价结果附于上述各个内容框架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查询当地的水质情况。管理者可以采用直接在属性表格(Table)中输入视图(View)中所显示的对象的属性, 也可以在Excel等软件中输入, 然后将其转化为本系统支持的表格类型(即DBASE和INFO格式)然后将表格添加到所需图层。

3.2查询结果显示。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中任意图元, 实现图元信息查询。

3.3对现状的判断分析。目前在判断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水质分析的评价和水资源供需量平衡的判断, 在水质分析中主要检测项目有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等, 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水质判断按钮输入对新水样进行测定后的各检测项目的值, 进而由系统给出对此水样的评价结果, 判断过程是通过Arcview中的Avenue语言编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主要是对来用水进行计算的一个功能, 通过输入地表径流、地下水量、三产用水、生态用水等得出当地水资源的平衡情况, 进而对水库蓄水及三产等用水水量的分配提供理论的依据。见下图显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计算流程。

3.4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视图了解查询区域的大概位置, 点击视图中查询区域, 可以由table显示出此处的详细情况。点击水质评价和供需平衡按钮, 则分别显示出水质评价等级和水资源平衡情况。

4.系统实现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数据格式主要有文本数据,文档资料,excel表格,DWG、mapinfo格式图形数据,相片,影响数据等。根据系统对海量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存贮与管理需求,我们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统一存贮,两者通过ID 标识建立连接关系。由于数据来源,形式复杂,格式不一,因此对数据收集与整理入库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对于现有的已电子化的数据优先入库;已整理好的,以硬拷贝的形式存在的,需要以手工方式进行输入的在数据输入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入库;需要进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的数据,根据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入库;系统运行急需的数据优先整理、录入、入库。

对于规划成果按照不同数据格式按照不同数据格式的要求入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数据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自动生成专题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将图形和属性关联,获得满足需要的数据,进行入库。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4.1 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系与水利工程规划是在对现状水系调查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运等方面要求,确定骨干河网布局,进行河道功能划分和断面及两侧控制规划。拟定河道疏浚、河道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提出镇、村级河道规划原则。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水系现状,规划成果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分布图,河道水运规划成果图等,河道信息可查询河流的名称,起讫地点,级别,长度,功能定位,断面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的属性数据。

4.2 水资源信息系统信息显示与查询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以查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特殊干旱年、连续枯水年和突发事件应急对策及预防措施等。

水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雨量站,水位站,蒸发站的分布,水功能区划,水利分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水资源总量,用水现状,用水预测等信息。

4.3水环境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水环境的功能区划、污水处理厂分布、管网分布,生活和农业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水环境监测水位流量、水质数据,还可以查询水质评价成果,河道水环境的容量等。

4.4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的主要展示了水景观位置、湿地保护区的分布、水旅游线路图、涉水公园规划、水景观带湿地保护区的分布、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等。根据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成果,系统可显示和查询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与目标、水生态系统保护分布与管理措施、水景观规划空间格局和建设方案等。

4.5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防洪分区、圩区分布、水闸分布及其功能,防洪治涝标准、现状和不同水平年工况下各防洪分区的防洪排涝能力、骨干河网控制水位表,根据防洪排涝规划成果可以查询和显示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和非工程方案。

三、结语

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和管理系统以先进的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地区主要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 GIS 技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使得所有查询及分析结果以地图、文本、图表等方式可视化、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是一个集易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智能化等优点于一身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专业支持系统。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 供先进的科学手段。

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 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先进的科学手段。运用该软件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简单的机械似劳动, 并有效地整合了当地的水资源资料, 减少了在收集、整理、查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对资料造成的损坏, 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查询的精度, 提高了分析、决策等工作的技术水平。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 直观化和系统化。

篇2: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组织正在发生巨变,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的依靠企业人力资源,人才之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有效力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储备力量,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准确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复杂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网络化的今天,网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新的人力资源协作管理模式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管理系统,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作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员工可以直接管理自己的技能,有效地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及时与自己的上级、下属、同事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同心协作,积极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贡献力量。通过网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竟争力。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

HRMIS建立的目标是为了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贯彻到日常的企业经营中去,实现全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重组等,这种系统就必须结合先进的IT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rnet技术等技术手段。

总体结构上,HRMIS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替代传统纸式人力资源管理,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管理“因此,系统的设计从总体上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完全的系统集成性

1.HRMIS所涉及的功能比较多,体系范围也十分广泛,各个应用之间看似分散,却是有着功能或结构等内在的联系,我们要使系统将众多看似分散的软件结构从根本上集成起来,这样不仅利于对现有系统的整合,也有利于灵活性的系统扩展应用。

2.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HRMIS不仅需要完全的集成性,更需要良好的开放性,一方面人力资源系统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影响是巨大的,现有的人力资源功能自身也必然会不断扩展,另一方面HRMIS和其他系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数据或者功能接口,才能为企业信息化总体起到协同作用。

3.结构流程的灵活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能够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当组织发展时,系统应能够灵活地适应,这首先就要求系统结构流程能够灵活定义”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这表现在新业务的开展和业务流程的改进等,也要求系统能够灵活适应“ 4.分布式!跨平台的体系结构

企业组织分布的区域性和系统环境的复杂性要求系统具有适应复杂应用环境的能力” 5.强大的信息分析

除了必须的信息处理和查询功能外,还要有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

(二)功能需求分析

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基础业务模块、绩效管理模块、招聘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福利薪酬模块、考勤管理模块。

1.基础业务模块

基础业务模块包括:机构管理、岗位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含增减、调动、离退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分类管理(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职务、职称、人事档案管理、绩效管理模块。

2.绩效指标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需要灵活建立多个不同考评方案,依据企业职位体系,每个方案中对不同的考核周期,不同的考核对象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多角度进行考核。

3.招聘管理模块

模块主要实现人力资源需求确定、招聘信息发布、应聘人员信息甄选、人员测试和录用。

4.培训管理模块

模块主要制定员工资格与岗位要求、职业规划及接任计划、员工发展计划、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培训发布和申请。

5.福利薪酬模块

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薪酬和福利两个方面。薪酬制度是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薪酬制度的制定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的内部组织环境,另外薪酬制度与劳动法规!社会经济环境等也有密切的关系,薪酬制度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公平性和激励性,它们决定了薪酬制度的有效性,而它们具体体现在薪酬的水平和薪酬的结构方面,此外薪酬系统的具体工作还包括薪酬计算、福利管理、报表管理等等,目前薪酬系统中的很多工作可以交给第三方的服务机构完成,比如薪酬体系设计,薪资管理等。

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软件系统的必备模块,是本系统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包括以下:(1)权限管理(2)数据重构(3)代码维护(4)计算控制中心(5)权限代理(6)版本控制(7)菜单控制(8)系统工具 3.系统非功能需求(1)性能要求 系统应支持最大 300 个用户同时在线使用。峰值静态页面响应时间小于 5 秒,峰值动态页面响应时间小于 8 秒,用户操作响应时间小于 12 秒,系统保障最大并发条件下稳定运行。

(2)界面要求

界面美观、大方、友好,操作简单,用户在不需要培训或简单培训即可熟练使用。如出现运行错误或故障,要给予充分的用户提示。

(3)运行环境要求(4)安全性要求

系统存储的员工个人信息应尽量避免无关人员查看浏览。同时应防止黑客恶意攻击破坏数据,需定期对数据库和系统进行备份。建立权限管理机制,控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防止不合法用户进入系统使用系统功能。用户密码也需要加密存储,防止被内部员工及黑客盗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扩展性要求

可以方便增加功能或删除某些不需要的功能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由于用户工作的复杂性,系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业务工作要求,用户可能提出新的业务领域需求,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使新功能很方便的扩展进系统中。

(6)灵活性要求

灵活性主要指统计功能要灵活适应用户的要求,用户能根据业务需要,自己定制统计条件,生成统计结果。

(7)可维护性要求

系统应提供模块参数管理的功能,使用户能修改系统模块运行参数,适应业务变化的需要。

第三章 系统设计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一)完整性

(二)集成性

(三)易用性

(四)自助性

(五)智能性

(六)安全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人力资源部各主要业务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三、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从人力资源规划开始,对一定时间内所需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做出规划,到招聘管理,招聘到新的员工,一方面进行员工档案管理,另一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还有薪酬管理,培训管理,岗位调整等一系列操作。

上图符号说明: 正方形——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即指外部实体 圆形——表示变换数据的处理 两条平行线¬¬——表示数据存储

箭头——表示数据流,即特定数据的流动方向

四、数据库结构设计

需求分析以及本章的数据流程图,可以得到系统中存在的各实体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借助这些可以实现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实体有着自己的属性,相互之间通过一些公共属性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实体间的数据流动。图 3-4 所示为系统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本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通过定义角色进行系统的权限分配,以避免出现越权访问的情况。一个用户只能属于一个角色,拥有角色特定的访问相关功能模块的权限,能够执行特定的流程活动。

五、开发路线设计

本系统在设计开发时,采用的是快速迭代开发模式。在分析系统需求阶段,我们设计实现了原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客户对系统的实际需求,避免出现需求不明确而导致的项目延期甚至项目失败。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按照快速迭代开发模式的原则,首先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客户看到系统的雏形,并让客户对系统雏形进行实际运用并提出意见。在后续的开发中,按照用户提出的意见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最终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第四章 总结

本文以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注重用户需求,以实际操作出发,逐一分析。作为学生,我们无法像正规开发团队对系统全方位分析、开发、设计、测验,但我们可以依据日常经验、文献资料和生活实例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不足,现将其总结如下:

知识储备不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多专有词汇不熟悉,所以导致开发系统思路不清。

对于书本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我们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学期学习,对系统分析与设计有一定了解,但还不够熟悉,对于书本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所以写论文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对VB、C等编程语言运用不够熟练。虽然分析出系统内需要什么,应该包含什么,但是怎样让系统成型,通过怎样的编程语言解决,自己还是无法完成。

对文献的选择整合不清晰。写东西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怎样选取最有用的材料,怎样改变资料符合自己的论文题材,这个能力我还有待提高。

这篇论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指正,通过论文撰写我体会到自己缺的东西还有很多,一定会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日

篇3: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以保障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规划的需求,有效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根据全国或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对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矿产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

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形成了大量的文本、附表和专题报告等成果,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胜任管理大量数据的要求,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规划成果进行管理,以数字化管理代替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因此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最有效的方法。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矿产资源规划有效管理,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基本原则,以管理规划成果、支持日常办公、提供辅助决策为基本目标,实现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管理、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以及规划实施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2 需求分析

为实现对规划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发挥规划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有效作用,提高北京市矿政管理工作水平和规划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实时性,满足政府和社会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需求,受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委托,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承担了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

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立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科学管理、更新和维护。根据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的需求,本着充分利用规划管理数据信息的原则,设计开发出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成果的处理、存储、分析、查询、输出等工作,辅助规划审查。

系统设计立足于北京市矿政管理实际工作,以对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划成果进行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定的规划实施管理功能,进行辅助办公。同时要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储量等其他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相衔接。因此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规划信息的管理为核心,以规划实施管理为主导,同时为规划的编制提供辅助工作,既能达到规范和优化业务管理工作的目的,又要满足与其他现存矿政管理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的要求。

3 主要功能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规划成果管理、规划咨询应用、规划实施管理、辅助编制系统等4个方面,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规划成果管理

实现对属性、指标、文档等规划基础数据及空间地理信息的导入、导出,同时提供对这些数据的编辑能力,实现对数据连接、合并分割、投影变换、属性编辑等功能,实现数据的高级应用。提供系统数据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输出,同时对数据分析、查询统计等模块中的数据结果提供输出能力。

(2)规划咨询应用

提供系统数据的基本查询、检索,包括诸如基于SQL语句和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高级查询等能力,提供针对系统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业务的开展提供辅助决策能力。其中数据显示主要以文本模式、报表模式、地图模式、主题图模式等方式显示,查询统计主要实现图形查询、拓扑查询、属性查询、图文互查等功能,数据分析主要实现叠加分析、缓冲分析、专题分析等功能,辅助工具主要有测量工具、坐标定位、数据表现等功能。

(3)规划实施管理

规划审查主要实现采矿权、探矿权、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项目的审查,如采矿权项目审查能根据采矿权申请信息,从规划分区、最低开采规模、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划审查,提出规划意见,反馈给采矿权管理部门参考。规划报表可以查询管理矿产资源储量、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预测等数据。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的资金落实、实施情况等进行管理,对相关规划、政策法规、规划要求、技术标准以及实施保障措施等进行管理。

(4)辅助编制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为专题研究和其他研究成果提供辅助编制,建立基础地理和基础地质的规划底图,对地质工作程度、矿山开采现状、矿山环境治理情况等进行现状和形势分析,对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形成规划文本与矿产资源储量、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等附表,通过屏幕作图自动生成相关表格数据,通过导入表格数据可以自动生成特定图层的相应图斑,导入的其他相关规划数据库的数据可作为作图参考或调整成新图斑等。

4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如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环境保护规划等,还应充分体现规划成果,主要是规划附表和规划附图,同时要与矿业权数据库、储量数据库做好衔接,也要与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地籍数据库等相协调。

数据库包括规划成果数据和规划实施管理数据,以及规划编制涉及的社会、经济等数据。从数据形式上看,规划数据主要包括3种数据类型的数据:图形数据,包括基础地理、矿区、规划、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数据等,以及其他一些专题数据,还包括图形所含的基本属性数据。表格数据,包括规划指标、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及管理数据。文本数据,包括规划文本、专题报告、有关法规等。

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资料预处理,建立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对元数据进行处理以建立元数据库,最后形成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5 运行模式

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于北京国土资源局机关内部,与国土资源部局域网连接,规划管理数据库与矿业权数据库、储量数据库、其他国土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互相调用查询等为北京局日常的规划审批、项目查询等相关的矿政管理提供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功能,规划管理系统主要由规划处负责管理,为规划处进行规划的编制、规划实施和成果管理等提供服务,方便勘查处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的规划、项目安排等工作,开发处在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时也通过规划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环境处和资源处在各自工作中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数据维护与系统维护由局信息中心负责统一,主要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6 结束语

系统准确地反映了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数据,以先进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为设计原则,提供可伸缩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方便多源(文本数据、图形数据、表格数据)、多时态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不但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而且提供辅助办公决策功能,更与储量数据库、采矿权等数据库互联实现跨库查询,尤其是辅助编制系统的应用,大幅度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消除一些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工作环节,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和相关非空间数据的关联关系,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规划作业人员的图与数不一致的问题,更为规划的多方案比较提供可能。

经过几年的运行,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为规划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以信息化带动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提高矿政管理水平,以及促进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规划数据库结构仍需要调整,内容还应进一步延伸,系统的功能比较少,对于规划的实施以及修改尤其是一些指标的修改无法实现动态及时的体现,与采矿权、探矿权等系统做到了部分的互动,但是没有完全实现信息的自动更新,同时系统的可修改性差、可维护性比较低,这些是以后工作中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总之,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矿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为其他省市应用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功能、数据库建设、运行模式,通过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工作。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哲,甘德清,赵红蕊.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系统[J].金属矿山,2006(10):58-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的函(国土资规函〔2008〕44号)[Z].2008.

[3]杜舰.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9):31-35.

[4]任效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1):16-19.

[5]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CP].2004.

篇4: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信息运维;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19-01

1、背景介绍

随着电力公司信息化“SGl86”工程的稳步推进,电力信息系统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也迅速增加。如何安全可靠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电力公司迫切需要建设与公司企业级信息应用相适应的IT服务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风险管理,切实提高信息运维和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系统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项目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电力公司需要一个规范的信息平台,完成对项目进度状态和资金成本的完整跟踪,建立与公司相适应的“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

为了加强对信息运维人员及其运维工作的综合管理,公司需要建立统一的运维業务工作状态数据收集平台,对公司常态化以及临时的信息运维工作进行全面掌控,同时建设统一的业务工作成本投入收集、跟踪、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2、系统建设目标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电力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运维业务资源发布平台,为公司在IT系统运维业务领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全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应用系统“端到端”的完整服务提供为线索,纵向梳理系统各级配置子项,横向梳理配置子项问关联关系,实现信息系统和主机系统资源拓扑结构,构建公司运维业务的“基线化管理”模式。按照项目建设、运维两个主线,完成项目进度状态和成本跟踪、建立公司“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并将该地图内的文档资料与配置项关联。针对分散的业务数据产生渠道,建立统一的运维业务工作状态数据收集平台,同时建设统一的业务工作成本投入收集、跟踪、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3、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系统功能结构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六大功能模块,分别为配置资源管理模块,项目任务管理模块、业务活动管理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以及综合展现模块,具体子功能详见图1。

3.2 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系统管理

配置资源管理模块以应用系统为入口,采用纵向层级管理的方式,梳理出14项配置项,包括主机、刀片机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数据库、其他软件、应用实例、数据库实例、虚拟平台、虚拟主机以及UPS电源,针对不同类型配置项,建立对应的属性管理项,从而实现对所有配置项的个性化管理。于此同时,以应用系统为线索,横向梳理各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应用系统所包含的主机,到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存储设备等,再到主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上安装的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上部署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上部署的数据库实例,以网状式的关联关系描绘出了信息系统资源拓扑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系统全面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跟踪有关配置项的变更记录及成本发生情况,并在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中跟踪配置项变更涉及到的硬件设备,从而确保了系统配置信息与实际运维环境相一致。

(2)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模块以电力信息化实施项目和交办工作任务为业务主线,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将项目下达、状态跟踪、人力成本跟踪、资金成本跟踪、成果资料收录、项目交付等活动,统一纳入项目资源管理中,建立公司“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

(3)运维业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以常态化信息运维工作为数据管理对象,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将任务下达、任务工作成果跟踪、任务人力成本跟踪、任务资金成本跟踪等活动,统一纳入任务管理中,从而实现对常态化信息运维业务的统一、长期化跟踪管理。

业务活动管理模块中的中心业务活动以运维部门为单位,汇总记录各运维部门周期内的所有运维活动,以及运维活动所涉及的人力资金成本,从而帮助运维主管掌握各运维部门的整体运维情况。业务活动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业务活动记录信息运维人员的个人运维活动以及所涉及的人力资金成本,将信息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可控范围内,从而帮助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知识库管理模块用来集中管理信息项目过程涉及文档,以及与运维业务相关技术文档,用以形成运维人员的共享知识平台。

(4)信息综合展现

篇5:信息资源管理

1.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信息化特质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影响有三点: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或知识形态)所改变。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

答: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的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分类: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按增值状况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性信息资源。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共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

3.全面(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1)从管理对象上看,信息资源管理队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

(2)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队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

(3)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4)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解决国际、国家、地区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所面临的具有普不安和战略意义问题。微观信息资源管理则指一个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开发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为其事业发展所开展的管理活动。

(5)从管理应用领域看,信息资源管理呗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举出应用信息资源管理解决问题的实例。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系统地考察一般社会组织(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内涵和过程。

答:政府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艰巨、最复杂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政府信息化,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理,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政府开支,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toG); GtoG是各级各地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

(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等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toB);

GtoB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1)电子采购与招标。[4]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徇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既方便企业,也减少政府的开支。

(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核销,统计证、土地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统一的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toC)。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2)就业服务。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提供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就业方向。

(3)电子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全国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5)公民信息服务。使公民得以方便、容易、费用低廉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

(6)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7)公民电子税务。公民个人通

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

(8)电子证件服务。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如建立电子身份证与居民这册信息系统,可以帮助政府对每个居民实行不分地区、不分单位的高效管理,以解决由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加所引起的原来户籍管理制度与新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1.什么是组织战略?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具体来讲,组织战略是组织为

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谋划和方案。

审时度势、科学规划的战略对于组织发展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2.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3.阐述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

答:信息资源规划及方方面面的活动,其中,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

准化。

业务分析是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系统、本质、概括地把握组织的功能结构,进而清晰地把握所需要规划和管理的信息资源,需要开展业务分析工作,也就是从“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角度描述组织的业务。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主题数据库是根据业务主题建库的,而不是按业务报表原样建库的;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元素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是数据对象的抽象。信息分类编码决定着信息自动化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质量与效率。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信息化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并应用到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去。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结合一个组织的具体情况,说明其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涵、作用、架构和步骤。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把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时间属性和空间分布性结合起来考虑,就构成了信息系统

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包含了开发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对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的所有管理。

2.信息系统维护包括哪几方面?

答:信息系统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处开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纠正

错误和改进功能,保证信息系统正常工作。内容包括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3.信息系统评价分为几个方面?

答: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方面(系统的性能)、经济方面(系统的成本与效益)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所涉及的人员管理、数据管理、维护管理、文档管理、IT服务管理等内容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结合某个信息系统成功的案例,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总结其成功的原因和具体实施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1.信息存储的主要技术包括什么?

答: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主要是指纸张印刷存储技术,现代信息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它们具有存储容量大、密度高、成本低、存取迅速等优点,所以获得了广泛应用

2.信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信息分类的具体方法包括:地区分类法、时间分类法、内容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综合分类法

3.什么是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有哪些内容?组织知识管理涉及哪些技术?

答: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

组织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组织知识管理涉及的技术有:文档管理、知识门户、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搜索引擎、智能检索技术、专家系统、电子会议、在线学习以及群件等。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主要的信息采集方法和信息采集途径,并能灵活运用。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将信息采集、存储与检索、加工与分析、传递和共享等所涉及的方法、技术综合地应用到组织的信息化实际中,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答: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和尺度,是企业和组织进行生产技术

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并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最佳社会秩序为主要目标。为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能量,使之充分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开展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涉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很多领域和方面。它不仅是信息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而且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促进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信息产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信息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合理发展产品品种;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2.简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答: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标准化管理过程,其中标准化技术是最重要的部分.3.简述ISO 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答:从概念体系上讲,ISO9000系列原则上由5个标准构成:外部质量保证,设计--售后服务(ISO9001),生产、安装(ISO9002),最终检验、试验(ISO9003),内部质量管理(ISO9004、ISO8402)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制定与实施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过程与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结合实际,考察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过程;针对具体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如知识产权问题),考察相关信息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阐述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资源可用,即

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在任何时候可被合理用户使用;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使信息在其处理过程中,内容不被非法者获得;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建立可审查的机制,实现责任追究性。

2.概述信息系统安全层次模型—层次及其内容。

答:第7层:数据信息安全第6层:软件系统安全第5层:通信网络安全 第4层:硬件系统安全第3层:物理实体安全第2层:管理制度措施 第1层:法规道德纪律其中1、2层是行为规范,3、4层是实体安全,5、6、6层是技术安全(核心)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包括哪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答:用户及其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日志与审计、数据备份等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数据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利用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系统地分析一个组织的信息资源安全管理问题;利用成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如安全协议、CA等)实现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阐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环境。

答:企业通过其生产运作向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在满足公益(消费者需求和国家税收)的同时,也得到最大的收益。持续经营和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取决于消费者需求情况、同质性企业竟争情况、供给情况(含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的法规、政策与服务和企业自身条件(生产能力)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2.说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

答: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企业信息

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各种业务和管理活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和最大化的目标。它是一项典型的组织系统工程,具体地需要完成如下工作: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项目实施,信息系统应用。

3.阐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成功因素。

答:制定较为完善的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各种法律;成立各种领导和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机构、委员会和工作级,并由政府高级官员负责;制定明确的政府信息管理政策,并制定信息管理框架、责任框架,以及各种标准和指南;政府在信息资源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定期召开各种研讨会;统一电子工作平台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特点,能够通过案例具体而系统地考察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内涵和过程。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篇6:信息资源管理总结

ODCE的知识分类方法分为:知事类知识、知因类知识、知能类知识、知能类知识。(重点)2.西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管理哲学说(马钱德)、系统方法说、管理过程说、管理活动说。

3.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等同关系、从属关系、发展关系。

4.CIO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具有MBA专业知识;执行企业战略;科学的规划和实施;锐意变革进取;善于沟通交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信息人力资源的规划、信息人力资源的选聘、信息人力资源的评估、信息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6.在信息技术领域,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制定的标准,可视为国际标准。

7.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包括四个模块:信息资源分析(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分析)、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递反馈(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8.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组织管理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及操作层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这类人员的特点:专业技术人员通常需要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取决于其工作性质);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计划、管理控制、关键问题分析、领导和礼仪活动、直接监督、业务控制、人事管理)。

9.信息源的分布:信息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信息源的机构分布不均匀(各类决策机构、教育与科研部门、学会与协会、广播电视部门、编辑发行机构、图书馆、档案馆、数据中心、信息中心、调查与咨询机构、策划机构、统计中心等);信息源的个人分布不均匀(各类决策人员、管理人员、研究开发人员、传播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统计人员、策划人员、调查人员、咨询人员、信息管理人员)。

10.信息资源采集的基本程序:确定采集方针;制定采集计划;采集工作实施;反馈用户信息。

11.信息资源采集的主要渠道:

① 记录型信息资源的采集渠道:购买、交换、接收、征集、复制、其他方式。② 实物型信息资源的采集渠道:展览、观摩、观看、参观。

③ 思维型信息资源的采集渠道:交谈、采访、报告、培训、录音、其他方式。

12.信息资源加工的主要作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分类排序,规则系统; 分析研究,综合创新; 著录标引,方便使用; 目录组织,便于检索。

13.信息资源存储的意义:有利于增大信息资源的拥有量; 有利于集中管理信息资源; 有利于开发高层次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效率。14.信息资源存储的作用:方便检索; 延长寿命; 利于共享; 方便管理。15.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类型:

① 按检索内容划分:文献检索; 事实检索; 数据检索。

② 按检索方式划分:手工检索; 机器检索(机器检索的服务方式有两种:回溯查找服务、定题服务)

16.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程序:确定检索的范围和深度; 选择信息资源检索工具; 选择检索途径; 选择检索方法; 实施信息查找; 调取信息资料。17.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方法:常用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 追溯法(又称扩展法);

循环法(又称分段发)。

18.P148信息资源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查全率; 查准率; 漏检率; 误检率; 响应时间;

输入方式。

19.信息资源反馈的主要方式:正反馈; 负反馈; 前馈。

20.广义的信息系统评价是指从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评价。广义的信息系统评价细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三种类型。狭义信息系统评价是指在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进行的全面综合性评价,故又称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21.COCOMO模型(计算题P195,看例题4.2)

COCOMO模型包括基本模型、中级模型、详细模型三个子模型。

21.项目管理概念: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了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和程序,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22.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划分、计划安排、经费管理、审计与控制、风险管理等主要内容。

23.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流程:立项与可行性研究(第一步进行初步调查,提出项目建议书;第二步主要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即进入正是阶段);项目实施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开发管理、项目测试管理、项目运行管理、项目后评价管理)。24.项目计划的作用:

① 可以确定项目组各成员及其工作的责、权、利,以便按要求去指导和控制项目的工作,减少项目风险;

② 可以促进项目组成员、项目委托人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并使项目个人工作协调一致;

③ 可以是项目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期限,并确定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项目目标;

④ 可以作为进行分析、协商,以及记录项目范围变化的基础,还可以作为约定时间、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的基础,便于对项目进行跟踪控制;

⑤ 用图表方式将项目计划与实际工作进行对比,不仅使报告效果更佳,而且减少工作量,便于审计跟踪。

25.项目计划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职能性原则。

26.P227计算题:时间——成本平衡法;P234简答R-N曲线

27.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8.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9.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四个阶段指P计划阶段,D执行阶段,C检查阶段,A行动阶段

上一篇:销售会计工作总结下一篇: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