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2024-06-21

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精选8篇)

篇1: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班会主题

如何打造和谐校园

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和谐,明确打造和谐,自己应该如何做。

相关内容:

1、什么是和谐?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2、什么是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校园的每一寸地方,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

3、打造和谐校园我自己该如何做?

(1)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不顶撞老师,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诚信、文明的作风。这就要求同学们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手丢垃圾,不说脏话,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措施:可签订承诺书、保证书。本人为打造和谐校园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1、关心学校,处处为学校大局和全校学生的根本利益着想。

2、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努力为集体或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3、积极投身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增强劳动意识。

4、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无故缺席,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5、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不说谎话,不欺骗家长,不欺骗老师和同学。

6、严格遵守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7、严格遵守宿舍管理制度,爱护寝室卫生,不晚归宿,不逃宿,不上网打游戏。

8、文明修身,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打架斗殴,男女同学在公共场合不过分亲昵。

9、爱护环境,不破坏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杂物。

10、生活俭朴,不盲目攀比,不过度消费;注重节约,不浪费水、电和粮食等

11、增强安全意识,注意饮食卫生,不违章用电,不违反交通法规。

篇2: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机电工程学院 丁勇

根据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为查准找实影响科学发展、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2009年3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寻策问计,构建和谐校园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和学生中间,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深入进行调研,共征集到各 类问题、意见和建议162条,梳理为22个问题,并请相关领导,对其中13个重要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聚集为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总结近几年来学生工作的实践成果,深入分析检查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改进措施,形成此报告。

一、存在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的聚增,学生思想观念日趋复杂,传统学生管理中的管理理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学生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经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生工作者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的关键性问题。受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许多原来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也明显地暴露出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与学生需求难适应的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灵活,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同程度存在着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现象。

(二)在管理理念方面。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更侧重于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为重点,而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学生管理工作只要求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管住”学生,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强调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追求一种风格,一种色彩,就会忽视大学生主体受教育的客观差异,这样就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管理方法不当。

(三)在管理队伍方面。我校目前专兼职辅导员的配备状况与教育部1:200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年龄结构上看,辅导员年龄结构偏轻,我校专职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3%,31-40岁的占37%,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从职称结构方面看,辅导员职称偏低,我校专职辅导员初级职称的占67%,中高级职称为33%;从专业结构上看,思政、教育专业方面的人不多,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培训。

(四)在管理方式方面。我校制定了很多奖惩规定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设定一定的奖励方法、民主的操作机制,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效果明显,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学生奖学金个别奖项目评定不能很好量化;资助金由于受奖励体制的限制,“输血式”资助多,“造血式”资助少;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资助金的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业指导力度还不够,毕竟教育应该坚持以平等的理念,希望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而真正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正是一种平等、自由、竞争的环境,我校目前管理制度建设中这种“人本意识”体现的不够明显。

(五)在管理对象方面。学生主体的位置还没有被真正摆在位置上,而是把学生作为客体来对待,不是围绕学生自身的需求来做安排,而是作为管理的对象。高等教育应转换思路,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空间和价值选择机会,在开放的环境中,让学生人格自由的成长,以开阔的眼界,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去不断地开拓出崭新的世界。

(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少,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比较困难,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学生社团太少,活动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活动参与率比较低,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影响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产生问题的根源深刻剖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固然有工作过程中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我们在全面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上还有一定差距。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无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生管理中的的问题,无论指导工作还是思想作风中的不足,所有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存在忙于事务性工作、突击阶段性工作而有所放松的现象,缺乏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存在急用先学的实用主义倾向,缺乏站位全局进行系统学习、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存在一知半解的肤浅问题,缺乏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学。正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学得不深不透,导致在落实科学观上有时不够自觉,思想认识水平不够高,全神贯注地抓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氛围还不浓,系统地谋划、部署和落实科学发展还有差距,在全面抓、深入抓、具体抓上仍有一定差距。

(二)学生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一方面,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差距。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僵化的思维习惯,跳出民大看民大、站在全国看民大不够,大胆探索和创新不够,工作中还有凭感觉思考、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另一方面,抓学院领导思想解放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到位。虽然能够对解放思想经常抓、长期抓,但真正从深层次问题上解难题相对较少;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较少。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出在学院,出在个别学院和领导身上,但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在工作指导上的差距,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上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面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从体制和机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修订和完善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办法,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影响和制约学生工作的因素和问题,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不深刻,对如何发挥制度建设在引导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机制研究不及时。

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有了科学观的指导,我们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信心更加增强。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学校学生工作实际,继续解放思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在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学生工作发展,努力引领学校学生工作走好科学发展之路。

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主阵地”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目前开设课程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体系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一是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大学生较为普遍的思想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呆板、单调、一言堂、照本宣科,如同“填鸭”的“注入式”。要实施“启发式”、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的教学方法。三是在发挥“主渠道”的同时,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个方面。

强化“主阵地”意识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报栏都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工具和阵地。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目前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以往熟悉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如何抢占网络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阵地”建设主要是“阵地”内容的建设,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科技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教育网站、报刊、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弘扬主旋律。要搞好内容建设,关键在人。要特别重视学生骨干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些“阵地”建设,使他们在学习之余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充分利用有效载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精神”是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文明成果,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精神和校风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具有启迪、激励、影响学生的言行的作用。不同的学校既有不同的硬环境,如校园建筑、设施和风物,也有不同的软环境,如教风、学风和校风,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学校的校训是“勤学、敬业、团结、创新”,勤学,即勤奋学习。敬业,即对事业的精神和态度。团结,即一种美德,是凝聚力的象征,是大学精神,特别是不可缺失的一种成分。创新,即超越和突破。要根据学校传统,发展未来、办学特色、文化内涵等,不断提炼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良好校风。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校园景观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景观激发学生爱校热情,在公共场所营造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让学生参与楼宇、道路、景点的命名及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环境认同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文精神,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利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纪念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运动会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优秀三好学生”等争先创优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在此特别要注重活动的学术性、知识性、科技性,提高活动的品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一是要加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内容的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方面要有经费投入,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二是要开展社会调查。围绕相关问题确定选题,对社会调查的途径、过程加强管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较高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三是要开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四是要开展勤工助学,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假期和双休日,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就业是民生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就业问题,西方国家各政党竞选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民众评价政府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就业。高校的主要任务和功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就业,就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就不能说我们很好的贯彻了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素质不相适应,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这是总的形势。毕业生就业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解决的,但作为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通过专兼职队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二是提供信息服务。毕业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信息。毕业就业服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服务,应千方百计广开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毕业生的推介。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毕业生推介力度,学校在举办全校性招聘会的同时,各学院应积极主动举办与学院专业相结合的专场招聘。要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走出去,有重点的推介毕业生。四是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素质问题,这就要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毕业实习、就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加强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工作。要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官”、应征入伍、自主创业、贫困生就业援助等方面的各项政策,使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表现,以科学的心态对待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指导服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和心理健康栏目、心理讲座等,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要建立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要做好新生、毕业生、家庭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当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个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条件等问题。

关心贫困家庭学生,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关心贫困家庭的学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关心、关爱这一弱势群体,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关心。要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以经济上的资助,如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等,这些奖助学金的评定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坚持向贫、特困学生倾斜。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原则上均为贫困生设立,让学生承担学生自律、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公益劳动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各级团学组织还应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的工作,在确保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和校园管理,不影响学生自身学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在节假日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通过学生自己劳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发展党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培养高素质可靠接班人的要求。

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既要严格标准,又要敞开大门,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员队伍。发展学生党员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潜力,不求全责备,党员不是完人,到党组织还要不断培养、不断教育、不断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基础是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没有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从新生入学开始,重视此项工作,加大各党校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数量。发展党员一定要坚持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培养教育、考察和审批等重点环节上要严格,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推优”的作用,要积极尝试和探索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做的工作思路,条件成熟的,可以让学生任支部书记,要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篇3: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一、学校倡导“和谐管理、和谐教育”, 并在丰富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中得以完善和升华

2000年学校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独立科研课题《新时期城市小学学校关系研究》, 从科研入手, 建构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于2003年, 提出了“和谐管理, 和谐教育”办学理念, 在随后近十年的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丰富和发展。

学校“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的提出, 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高度认同, 并用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实践。学校办学理念在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教科院等专家、市区各级领导和广大家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充分认可与称赞, 给予了学校智慧的力量。学校随后又提出了“人爱、人和、人德、人才”的师生培养目标。2009年, 严校长由重庆市教委推荐, 教育部专家遴选, 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旨在落实温家宝总理培养教育家办学的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为期三年的培训学习, 严校长在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陈锁明、赵德成等知名专家教授的指导下,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继续进行《学校和谐管理研究》, 两年的研究获得了实效性的成果,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学校办学理念。

二、学校以关爱和尊重为出发点, 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一) 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 以关爱为前提, 体现“人爱”

1、学校管理关照教师生命。

学校管理首先要关注每一位教师, 关注教师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其次, 通过交流学习, 让大家深刻认识到, 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加强沟通、共识与支持是学校和谐管理坚实的情感基础。第三、每位行政领导要经常下年级, 增加与老师谈心交流的机会, 全方位关注教师。在沟通中指导教师工作, 解决教师们合理的工作需求与生活中的困惑, 使老师们更加愉快地工作。第四、充分创造机会, 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各种培训学习, 才华展示, 学校都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教师, 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 在各种教育舞台上尽显自己的才华, 让每一位教师在和谐的校园里幸福而富有成就感地工作。第五、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 增强了教师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使教师深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生命。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关爱每一位学生, 是学校“和谐管理、和谐教育”的核心价值, 也是学校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校注重班级教育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在班级教育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 关注每一位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情感体验。不管是学生的进步还是出现的问题, 都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爱在关怀中, 爱在严格中。同时, 在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热爱学习, 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不断进步。注重每一位学生幸福的情感体验和收获, 这是学校和谐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

3、把关爱延伸于社会与家庭。

学校重视对家长的尊重和真诚的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坚持对家长开放, 真诚倾听家长委员会的建议, 在交流中把对教育的爱传递给家长。与此同时, 学校还把教育的爱引向社会。交巡警平台的警察、戒毒所的工作人员、驻碚守桥部队、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碚城自行车队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均来到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给予学生关爱。

(二) 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 以尊重为基础, 体现“人和”

1、和谐的党政领导是学校发展的稳重基石。

学校党政一把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团结协作,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措施始终听到的是一个声音。十几年来, 学校党政的和谐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使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更加的齐心团结, 搞好每一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政领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黄金搭档”。

2、和谐的行政领导班子是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奋进的中坚力量。

在尊重和关爱中, 学校行政班子团结协作, 不管是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中, 在众多大型接待、重要工作检查中都得到了考验, 也取到了成功。行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 给予了老师们一个榜样, 带动了学校全方位共同发展。

3、和谐的年级“小家”温馨而高效。

学校注重教研组“和谐小家”的构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诚帮助, 坦诚交流, 在相互的关爱中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管是教师中师徒合同的签订, 还是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研究课、优质课竞赛, 外出听课学习, 大家都相互帮助支持, 时时涌现出让人感动的事情。构建“和谐小家”, 让教师更加热爱学校这个大家庭。

4、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积极倡导在尊重和爱心中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每一位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尊重中关爱学生, 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多年来,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校园里日渐浓郁, 使和谐校园更加充满着爱。

5、尊重每一位教育同仁, 把“和谐教育”的理念广泛传递。

学校通过区域内的联片教研活动, 带动本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接待四川地震灾区学校, 重庆市帮扶学校来校学习参观交流, 有效传递学校“和谐管理、和谐教育”, 碰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形成教育的共识。

三、以追求生命的精彩为目标, 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和谐成长

(一) 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 以育人为核心体现“人德”

1、加强师德师风学习。

学校每周都利用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论坛交流, 进行师德师风专题调研、专项评比, 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成绩与教师的评职、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挂钩, 在严格指导和管理中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提高。当老师出现一些思想波动与不足时, 学校采取的是同事帮助、领导谈心、师徒对话、家访等的形式, 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去交流思想, 解决问题。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也高雅了教师的气质。

2、对学生的教育, 学校希望他们在未来走向社会时成为一名品德优秀的人。

学校首先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形成了一至六年级分段教育目标, 加强学校分层德育目标的递进研究和落实。其次, 提出并实施“和谐育德”教育理念。着力研究如何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在多彩趣味的教育活动感知、感悟、明理导行, 逐渐内化为自己良好的品质。第三、进一步拟定完善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细则, 完善学校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考评细则, 完善学校优秀文明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优秀文明班级等评选内容, 在规范教育中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良好养成。第四、追求“和谐课堂”的构建。让老师更加理性地思考课堂教学, 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在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注重各学科的和谐发展, 学生科技、合唱、舞蹈、美术、演讲、播音、足球、篮球、田径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品质。

(二) 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 以培养为目标, 体现“人才”

1、教师成才, 为教育添彩。

学校希望每一位教师德才兼备,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此, 学校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又一个经过努力而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不断派出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各种全国、市区级骨干班进行学习进修, 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通过大家的辛勤付出, 在人小这片和谐的沃土上, 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小学校长, 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科研型校长、全国科研型教师、全国英语教师名师, 全国英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 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重庆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练员、重庆市劳动创新奖章获得者、重庆市文明市民、重庆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管理工作者等;北碚区劳动模范、北碚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北碚区名师、北碚区十佳班主任、北碚区十佳教学标兵、北碚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先进教师几十名。还涌现出市区级骨干教师近30多人。和谐的校园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涌现出许多教育人才。

2、学生成才, 为生命添彩。

学校在强调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 加强教师随堂课教学的监控, 追求朴实、真实、扎实的随堂课教学,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区域性前茅。近年来, 学校学生在征文、足球、美术、舞蹈、英语、计算机、篮球、书法、体操、声乐、演讲、科技、合唱、田径等各项竞赛中获全国、市区级奖上千人次。涌现出重庆市十佳少先队员、重庆市故事大王、重庆市四好少年和众多的市区、学校的三好学生、雷锋式好少年、优秀文明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并荣获全国读书征文集体一等奖, 信息技术比赛集体一等奖, 全国中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先进学校, 学校足球队荣获了全国“贝贝杯”、全国“超霸杯”季军, 重庆市足球比赛冠军, 重庆田径传统校比赛冠军, 重庆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金奖等。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也收获了未来成人成才的信心。

四、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 用教育智慧营造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让和谐的校园处处体现文化, 体现浓郁的人文关怀

学校着力把“和谐管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人文校园建设, 体现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的两个大型壁雕引导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校门的文化装修渗透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我爱北碚、我爱重庆、我爱祖国、我爱世界”, “记忆·感动、中国国粹、中国古典名著、世界名著”、学生开放性书吧、我爱童话、我的砂纸画等为主题的学校长廊文化浸润师生的心田。学校多功能教室和全校34个教学班的教室也进行了文化装修, 各个年段的教室文化都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教学楼楼梯转角和消防栓、楼道长廊灯饰、每层楼的洗手间都进行了细心的文化装修, 让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让校园文化影响学生。富有成效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使学校成为重庆市人文校园示范学校。

五、在和谐中, 学校追求宁静致远的学校办学和学校教育, 在和谐中凝聚力量, 展翅飞翔

篇4: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战略管理是和谐管理的核心

大学战略管理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校党委注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从日常事务管理转移到对学校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上来,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不断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而确立与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1.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与师生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大学是大批的专家、学者等高素质人才汇聚的地方。他们知识丰富,具备很强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前瞻分析能力,是学校制定战略管理决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所以,学校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教授、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分析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求,认清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把握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和资源状况等,共同参与研究和制定学校的战略规划,从而使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所期盼的目标相一致。如我校在确定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过程中,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学校确定的奋斗目标在全校形成高度认同,体现了学校战略目标的和谐,为学校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全面实施战略规划和实现战略目标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强调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是全校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整体战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和责任的过程。校长代表学校和各学院、部处负责人签订任务书,将学校事业规划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各单位的具体目标。同时,各单位师生员工按照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结合各自岗位和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使得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机统一,从而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是实施和谐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制度管理是和谐管理的根本

制度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和谐管理要求学校的制度管理必须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办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校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和谐统一。

1.以科学化保障制度的基础性和谐。大学管理制度既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又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等校情,符合学校自身特点。我校从2005年开始,对涉及改革开放以来的500余项规章制度类文件进行集中梳理,建立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制度和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5个会议制度,健全了决策制度;修改和完善了8项财经管理与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一支笔和大财务收支制度;起草完成了《北京交通大学章程》初稿,最大限度地协调好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为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提供制度保证。

2.以人文化保障制度的功能性和谐。制度管理应该充分体现人本思想,而任何制度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人水平和素质的原因,有时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容易束缚人的思维和行为,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张扬。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具体分析,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我校在进人方面,一般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但对大师级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就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上,学校根据教师的学科和从事教学、科研等不同要求进行分类考核,而不是用一个考核标准评价教师。

3.以系统化保障制度的匹配性和谐。学校管理的每项制度以及各项制度之间,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以系统论、控制论做指导,全面把握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整体。我校积极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建立学校宏观管理,以学院为基础、以机关为网络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目标,在重心下移、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方面不断创新,考核时重创新、重贡献、重增量;类似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强的匹配性,让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整体的效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使师生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感受到:遵守规章制度给每个人带来的是更大的自由、便利和效率。

三、质量管理是和谐管理的重点

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和谐管理要求把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及水平上下功夫,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大力实施全员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谐管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具有创新精神。我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有机协调配合,明确提出:全校2,500余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育人职责,所有岗位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更是育人的主力军,同时设立了“红果园”奖,以表彰“三育人”先进典型。学校提出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统领本科教学工作,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通识教育”强调基础教育、平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作为理工类院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按类教学”强调:按大类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对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对有不同兴趣、不同就业去向的学生实行分流教学;尊重学生个性,设计学分,倡导学生自主教育。“倡导探索”强调建设基于研究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和科学素养。

篇5: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开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主题班会

八年级(5)班:符佐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落实关于在我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指示精神,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各班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活动。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爱国影片班级巡回展演,学习先进典型、爱国征文比赛、座谈交流等形式展开,围绕“民族团结友爱”、“ 构建和谐校园”等主题进行。

首先,同学们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的视频,进而引发出本次班会的主题——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从这段视频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五十六个民族聚在一起欢度国庆时的喜悦,也对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充满了期待。

1、利用各种资料说明我国自秦朝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之间数千年来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2、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关系不会因为少数分裂分子的破坏而受到本质影响,这些不法分子的破坏将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将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建设民主、文明、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

3、所有同学应该积极关注各民族自治区域同学的情绪;

4、组织收看《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这一大型纪录片的第六集——《民族团结》;

会上,班委同学播放了有关乌鲁木齐“7•5”事件的视频短片。观看视频后,各小组代表一一对这类事件发表了各自看法,同学们纷纷表示,乌鲁木齐“7•5”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重伤痛,但是这起事件破坏不了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主旋律,动摇不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是民族繁荣进步的根本保障,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必要条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国破家亡、人民遭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祖国统一为基础,以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依归。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光荣使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法制的框架下,充分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充分重视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民族团结才有坚实的基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

国内外反动势力蠢蠢欲动,意在借此机会打击祖国的统一事业,我们应该持以清醒头脑,分析反动势力的拙劣伎俩,坚决予以反对和打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的统一大业。

通过本次民族团结教育,大部分同学表示开始认真思考,从小事做起,关爱身边的同学,构建和谐校园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最后,主题大班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胜利结束!

八年级(5)班班委会

篇6: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根据校长会议通知和政教处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班实际,特制定初一(1)班的班会方案,以推动班级的德育水平和学生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高。

教育目标: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为创建先进班级打下基础。同时,增强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的意识,使大家具有“今天我以四中为荣,明天四中以我为荣”观念,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时 间:班队课

地 点:初一(1)班教室

教育过程:

开场:播放歌曲《和谐中国》

老师: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和谐中国》因它成为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除此之外这首《和谐中国》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谁知道胡主席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是如何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的?

学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看来还真难不倒大家,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中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创建和谐班级 共建美好校园

师:大家说得太对了!其实,我们班自开学以来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你对“和谐”有什么定义?

学生:和谐就是彼此友好的生活;和谐就是平等、和平;和谐就是幸福。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音乐令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那么创建和谐的班级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业成绩;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健康成长。

师:那么,我们创建的班级应该有哪些特征呢?

生: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睦相处、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师:说的太好了!在我看来,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在我们这片青春乐土,和谐的班级就是由一群和谐的大人、可爱的少年组成的。53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人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思考一会)(相声小段上)

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班团干部的和谐。

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和谐。提问:老师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呢?

老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微笑的脸与你们沟通,用鼓励的眼神去激励你们。

学生:人与自身的和谐;学生与家长的和谐。

学生:人是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的,所以应该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这一点我们班的学生做得非常不错。早自习时书生朗朗,课堂上回答或者讨论问题积极踊跃,而且有收有放,晚自习时复习总结、预习思考,落实认真,看书蔚然成风。

学生九:学生与学校环境的和谐。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不热爱学校,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或者不服从学校的各项安排,则班级的发展可以说无从谈起。所以要想建立和谐班级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列举一些与构建和谐校园格格不入的典型事例,请同学自由讨论。)

老师:看来,现在我们校园的“灰尘”还很多,我希望见到“灰尘”,就有人站出来,打扫一番。这样,我们的校园就会很干净、很和谐了。

不过在我们班这样的灰尘就“很少”,而且我们上周还评选出十大“和谐使者”我们来谈谈他们获奖原因。(同学畅所欲言)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些和谐使者各有所长在班级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班级争夺了很多荣誉。同学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努力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因为只有和谐才能在校园这块净土上盛开精神文明的鲜花,和睦相处的旗帜才能在校园上空迎风飘扬。同学们,我们和谐之旅才刚刚启程,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向着和谐的灯塔一直前行!让我们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共创和谐班级!

(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

(后记)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珍贵的生命永远鲜活、永远展示生命绚丽的画卷呢?唯有和谐!我觉得只有在和谐的旋律中才能让生命折射出七彩光芒,才能让生命个性张扬,蓬勃快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是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么该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班集体是每个学生显示才能的天地,也是造就人才的课堂。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个学校如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离不开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地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有注重维护这种环境,使得这种好的班风和学风持续下去,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

而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声不想地吸引学子奋勇前行,校风好,使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努力;校风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要遵纪首法,用法律法规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不会偏离轨道,向好的方面不断的发展.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要打照和谐的学生群体,打照和谐的人际关系,打照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成长!

(二)做更好的自己

篇7: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作文

主题教育领导组

组 长:周建

副组长:刘满丽

成 员:

刘俊民 邬明刚 郭庆英

刘俊英 张 俊 王耀政

刘银阁 孙冉冉 郭君豪

开展“践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主题教育方案

杨大庄学校

2008.9

开展“践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主题教育方案

为了促进我校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活跃学生文化生活,我校依据上级指示精神在全校开展“践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为保障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讲话精神,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以及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的思想教育,使唯心的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风尚植根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深处,使少年儿童从小具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相适应的素质,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把自己的成长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奥运做奉献。

具体活动安排

一、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建立领导组

1.建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周 建(校长)

副组长:刘满丽(大队辅导员)

成 员:刘俊民 邬明刚 郭庆英

刘俊英 张 俊 王耀政

刘银阁 孙冉冉 郭君豪

2.组织学习上级文件

时间:9月3日――9月13日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心校下发的活动方案,校长亲自抓好此项工作,大队辅导员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这项活动,制订本校活动计划。

二、宣传发动,从多个方面丰富知识

时间:9月14日――10月14日

1.学校在学习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开好辅导员会,班干部会。

2.向学生开放图书室,让学生查阅书籍,收集资料,辅导员上网帮学生查资料。

3多种形式宣传了解。

组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开展宣传学习,讨论,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奥运,理解奥运,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是通过努力拼搏得到的美的享受和价格尊严,建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集体意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完美人格和品质,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落实计划,开展活动

时间:10月15日――11月15日

学校依据本校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1.做文明小使者――从自己做起,互相督促,宣传文明,树立新风。

2.做节能小主人――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一分钱,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3.做环保小能手――增强环保意识,为家乡、学校、家庭环保服务,为绿色奥运做贡献。

4.做安全小标兵――人人争当“安全小标兵”,主动制订安全公约,查找不安全苗头,维护安全公约,促进社会安全。

5.做和谐小天使――增强小主人意识,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热心为小伙伴排忧解难,努力建设和谐集体。

6.做快乐小福娃――举一动维护形象,一言一行传递和平友谊,勤奋学习,快乐生活,知荣明辱全面发展。

四.总结成果,表彰先进

时间:12月16日―――12月20日

学校认真总结活动情况,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评出并表彰先进班级及个人,写好活动总结并上报中心校。

篇8:浅析和谐校园的构建

1. 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与匀称。”[1]它强调多种关系与要素协调、均衡地完美统一与融合。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和谐社会的一些共性特征, 更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 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 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 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是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与默契, 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 建立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 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

和谐的大学校园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融洽详和、教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其以校园为载体, 以文化为纽带, 把各种教育要素配合得适当与匀称, 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知识、人与环境等多种关系相互协调, 相互默契, 形成良性促进, 共同发展的整体效应和优化的育人氛围。

2. 和谐校园的特征

2.1 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典观点的继承, 更是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的。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 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 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而均衡地发展, 而且要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 按照教育规律, 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过程诸要素完美结合, 和谐的校园不仅是具体的学习场景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协调的学习环境的结合体, 更是外部人文环境与抽象心理环境的综合, 是令师生相互激荡、相互感化、相互激励的互动学习场所。这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所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的和显著特征。

2.2 民主法治。

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支持机制, 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民主法制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 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 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 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 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 共同谋划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怍机制引入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之中, 才能有效克服可能出现的弊端, 提高学校结构的协调性和学校发展的合理性。

2.3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 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的运作下, 机会的平等和竞争的公平。和谐的校园应为推动社会公平提供平台, 使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受教育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平等的权利, 同时还为贫困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经济支持和智力支持, 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学习和掌握观代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高校和谐校园所体现出的公平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借鉴作用。

2.4 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 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 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增强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 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 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 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学校要通过人文关爱, 心灵沟通等多种途径, 使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融洽相处, 互相帮助,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5 充满活力。

和谐的校园应当充满活力, 校园的活力来源于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状态, 来源于学校科学的管理休制和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有理想和追求, 有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师生士气高昂, 工作、学习有激情, 有创造性。校园充满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学生在文化与教化之间相互交融, 在课堂和熏染之中互为体会, 在意识和意志的转化中升华;以文化和精神促知识, 由理论到伦理, 由继承到创新, 进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质, 陶冶人的性格和灵魂。高校是创新的基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激发师生的创造积极性, 营造创新竞争的氛围, 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力, 是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

2.6 安定有序。

和谐的大学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要实现校园的安定有序, 一是要有健全的制度, 完善的管理, 用制度来约束组织和个人的行为, 而不是用人来管理人, 从而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二是要理顺民情民意的表达和反映渠道, 不仅要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校领导也要深入基层广泛地了解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困难和要求, 并及时妥善的给予解决。

2.7 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前提和条件。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静、幽雅、树木葱郁、花草芳香的环境可以减少人的激动情绪和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也能缓和人的精神紧张, 释放人压抑的情绪, 还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人由感观而动情, 由动情而移性。自然环境的力量在于它能产生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当人产生了紧张、烦恼等不良情绪时, 可以在幽雅、舒适的环境中得到适时、简易的释放, 使学生在散步赏景之余,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3. 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措施

3.1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是校园和谐的基础。创建和谐校园, 必须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发展全局。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不断深化改革, 提高办学水平。首先, 学校的发展必须力求全面。学科建设, 教学科研, 管理工作, 对外交流, 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方面要整体改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科研成果, 提高行政效率, 优化后勤服务。其次, 学校的发展必须力求协调。要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力争规模与效率最优, 质量与效率最高。再次, 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要处理好学校定位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处理好现有资源配置与效益的关系, 注重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一起抓。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和激励人, 体现人文关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创建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实行人性化管理,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教师为本, 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 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要以员工为本, 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奉献, 理解他们的工作与职责, 维护他们的价值与权利。总之要形成文明诚信, 互相尊重, 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 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身心愉悦、宽松祥和的环境。

3.2 多管齐下, 确保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必须探索建立维护校园安全的新机制, 切实保证校园内部的安全生活, 构建起各部门配合、群防群治的校园安全系体系。

一要坚持安全检查和卫生检查, 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预防人身事故发生, 保障师生员工的人生健康安全。二要实行责任制, 建立对校园内外的巡防和出入人员的登记检查。三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 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四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 健全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等形式, 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五要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六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机制。

3.3 加强对和谐校园的领导。

构建和谐校园, 领导内部自身的团结和谐与和谐的领导是关键。首先, 要加强高效的领导班子建设。组建一支教风优良、素质较高、敢于开拓、务实进取的领导队伍, 能够团结协作、协调各方面关系, 成为学校改革的舵手。其次, 要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廉政勤政建设和领导考核等工作, 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素质, 增强领导和谐校园的威信和凝聚力。再次, 要转变领导观念, 改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要以从“管理”为目的到以“服务”为宗旨的转变, 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观念的转变, 倡导和强化服务职能。坚持科学治校, 民主治校,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培养符合和谐理念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道德精神, 创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育人环境。最后, 要进行制度创新, 在领导和行政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人性化管理, 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 决策民主高效, 行政公开透明。

3.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风建设。

首先,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承担起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坚持加强马列主义, 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注意共同理想的教育;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 指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在继承有些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其次, 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 制定完善师德规范, 严格师德管理, 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 努力形成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的优良教风;要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 严格管理特别是开始纪律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努力形成勤奋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学风;要挖掘学校的传统宝贵资源, 将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 创建一个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富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总之, 要努力营造出自由平等, 民主友爱, 纯洁文明, 积极向上又充满活力的校园气氛。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

首先, 要积极拓展新渠道,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 把它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建设融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 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坚持以百花齐放的方针办好大学社团,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把德育, 美育等融入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其次, 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要建立舆论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录像厅、歌舞厅、音像出版社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 确保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文明秩序。

参考文献

[1]李远贵.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3) :92, 93, 94.

上一篇:电子商务运营岗位描述下一篇:手机消费体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