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

2023-01-20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 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其校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和谐必将会为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 提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建设和谐校园并非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的稳定局面, 而是学校人、物、景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高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 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阵地, 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功能, 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等学校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那么如何认识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呢?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 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 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渐渐形成了大学文化, 它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中, 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媒介文化的综合。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先进的、健康的、高雅的大学文化能够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说, 大学文化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精神之魂”, 建设大学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 底蕴丰厚的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

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全体大学人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 表现为大学风气、大学传统、大学理念以及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等, 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凸显和稳定着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 引领每一个大学人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不断地浸透到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 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和谐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断丰富大学人的精神内涵, 升华大学人的精神境界, 使大学人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大大加强和谐校园的凝聚力, 促进大学的团结稳定和创新发展。在当今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不断冲击着我们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必须涵养和彰显大学精神, 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2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规范有序的大学制度文化予以保证和支撑。制度文化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规范性、组织性, 属于大学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的和严格遵从的文化类型, 如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校规校纪等。制度文化一经校园主体认同并为内心接受, 就会成为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的精神要求和文化传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大学制度, 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才能使所有师生员工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井井有条、关系融洽、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才能激活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才能真正实行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

3 发达的物质文化和优美的环境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 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不佳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物质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陶冶师生的情操, 美化师生的心灵, 激发师生的灵感, 启迪师生的智慧。徜徉于著名学府, 总能感到校园里有种奔涌的、富有生命的东西在撞击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激越和升腾的青春脉搏, 这其实就是大学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和有形之物理环境文化的复合体。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戴维?乔丹曾经说:“大学里每一块砌墙的石头都势必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和谐校园不但应该建立在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 还应该营造人文美、科技美和自然美和谐发展的书香氛围。

4 健康向上的媒介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指向

大学媒介是大学校园信息传播的媒体, 主要由校报 (刊) 、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以及校园网络构成, 它是展示和谐校园的窗口, 是反映大学文化品位的平台, 是传播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媒介通过舆论氛围的营造发挥巨大的文化育人功能, 可以为和谐校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学媒介通过具体生动地诠释校史、校风、校训, 从中提炼出大学精神文化的精髓和血脉, 使其深深植根于每位师生员工心中, 可以增强大学的群体凝聚力, 强化师生荣辱与共、相濡以沫、相互依赖、相知相识的情感, 谱写出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 营造出催人奋进的和谐氛围, 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正确的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构建内和外顺、诚信友爱、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和谐校园, 是我们大学人孜孜以求的理想, 面临新形势新情况, 高校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弘扬大学精神和建设大学文化为己任, 用深厚的文化之魂统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校园的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和谐校园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因此在新形势下, 要从高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大力开展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用深厚的文化之魂统领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基础

参考文献

[1] 刑宝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5-10-25.

[2] 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M].新华出版社.

上一篇:桥梁抗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下一篇:论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加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