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

2024-06-01

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共6篇)

篇1: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

假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名人

活动目标: 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活动探究,对某位名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步骤:

一 确定大致的探究方向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手头现有的资料确定所要研究的人物。

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家长一起收集资料、在学校采访教师同学、或回家采访家人、亲戚及朋友,他们平时通常最崇拜什么名人,有那些名人的事迹最让他们感动,他们觉得名人有些什么闪光点值得他们学习等。以及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让学生在电脑上查询资料、去图书馆阅读资料,与同学朋友交流等,亲身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去了解名人,走近名人,走进名人的世界,感受名人的成功历程,体会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 分组并初步拟订研究方案

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组员3-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讨论:研究主题(越小越好例如:《童年鲁迅》、《鲁迅的友谊》(幻灯片、小品)《飞天英雄——杨利伟》(采访、幻灯片));《音乐巨星——贝多芬》(采访、幻灯片)。呈现形式:(如幻灯片、做成一本书、论文、采访、手抄报、表演……)

等。

三 收集资料、阅读消化资料并整理、筛选资料

1、资料的收集

从当地的报纸、有关的电视新闻、听录音、上网、查阅有关的书籍以及通过向家人的了解等方式了

解自己想了解的名人事迹。

2、延伸体验

通过阅读名人和了解名人的事迹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写成文章。

3、整理、筛选资料

根据所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确立更细致的选题或研究角度。

五 形成各类研究成果并展示。

手抄报;幻灯片可边讲解边演示,此外还可以进行“人物专访”、表演、论文宣读……

六 评价 :

在同学资料展示的基础,由全班同学评出多种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深刻奖、优秀成果奖。

篇2: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温庭筠词之艺术特征:、温词的内容是相当狭窄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女子为描写对象,着重表现的不外是女子的离愁别绪,也就是为时人所讥讽的“男子而作闺音”。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飞卿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其词作对两宋婉约词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奠定了飞卿在词的初期发展阶段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词在意境、结构和语言的艺术特征上都有着独到之处。

意境创设上:善于捕捉意象,并极力突出其特征,通过诸多意象的相互映衬,形成微妙细腻委婉有致的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诸多联想,给人美的享受。结构上:富于跳跃性,似断实连,虽有费解之处,亦多含蓄之美。

语言上:注重雕琢,排比铺陈,设色浓丽,传情写意力求婉约含蓄。着重写颜色,极力渲染;外在的光艳华丽与内在的空虚暗淡形成强烈的对比。

同时,温词也因为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而为人诟病。所谓“雕绘满眼,意脉难寻” 总之,飞卿使词从巷陌新声转为文人雅奏,开一代之词风,也奠定了自己花间之祖的地位

唐五代词赏析之韦庄词

韦庄,字端己。836—910.他的一生,经历了唐帝国从衰落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韦庄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虽然才华过人,然而屡试不第。四十八岁时因为躲避战乱流寓江南,浪迹万里。十年后重回长安,五十九岁登进士第。六十六岁入川为王建掌书记,七十二岁时王建称帝,拜为宰相,其后一直居于蜀地,三年后卒于成都。

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代表人物,文学史上常常将温飞卿,韦端己并举,称为“温韦”,事实上两者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从遣词造句的层面说,温词浓丽,韦词清新。从蕴含情感层面上说,则温词较单纯,而韦词则比较复杂。《菩萨蛮》五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全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记得小苹初见,两字心重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成都美酒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李商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庾郎最年少,芳草妒青袍”李商隐

“郎骑白马傍垂杨,妾折青梅倚短墙。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识君即断肠”白居易。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金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

篇3: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作为一个常规项目来讲, 建设投资是最重要的, 占去了总投资的绝大部分, 而建设投资又分为第一部分费用、第二部分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作为占据数额较小的第二部分费用, 虽然工作量比较少, 并且这部分费用易漏、易重复、易多算, 远不能和第一部分的工程直接费的计算过程相比较, 但是要准确地弄清楚针对某个项目, 哪些费用是必须计取, 哪些费用可以视项目情况不计算, 哪些费用已经包含在某一项费用中, 哪些费用以前要征收的现在已经停止征收的, 都需要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 依据国家及各个省份地区的相关法规政策加以仔细考虑。作为一名水泥设计院概算工作人员, 笔者将结合这几年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文件的经验, 以及参加多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会的体会, 对初步设计概算文件中涉及的第二部分费用计取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做出比较与分析。

要准确把握第二部分费用中的各项费用组成, 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该项费用的发布部门;该项费用的适用范围;该项费用的有效期。

建设单位管理费指建设单位从组建管理机构之日起至完成工程建设管理任务 (分期建设工程则为本期工程) 之日止, 为建设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此项费用的适用范围是:政府投资项目要遵照执行, 非国有建设单位可参照执行。由管理经常费和临时设施费组成。

1) 管理经常费:包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护经费、差旅费、办公费、工具使用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招募生产人员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合同公证费、招投标费、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工程管理车辆购置费、完工清理费、印花税、车辆使用税及保险费、其他管理费用性质的开支。此项费用, 根据建设规模的不同, 有不同的取费费率。有时候考虑到投资的有限性, 此项取费可以适当根据厂方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降档处理, 但是本项费用不可省略。此外, 由于现在水泥厂跨行业合作比较多, 比如面对高掺电石渣煅烧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工艺时, 我们参考的是化工行业的定额及费用标准, 化工行业的标准不同于建材行业, 取费基数及费率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点尤其需要注意。

2) 临时设施费:指建设单位在永久性工程项目未完成前为工程所需购置的吊装、运输设备及临时保管设备、材料的设施、办公和生活设施、铁路专用线下沉维护、公路养护和临时供电、供水设施等费用。作为水泥厂项目来说, 项目建议书阶段, 容易将临时设施费遗漏, 但是到了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单位往往已经入场, 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本次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与否, 决定是否计取, 没有发生的不得计取, 而一旦计取, 则应由建设单位包干使用, 超支的不调不补。此外,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自2009年9月30日起, 对于新建水泥厂项目的立项, 国家有着严格的控制, 因此, 现在大部分的水泥厂开始对老厂进行改、扩建, 对于改、扩建项目发生此项费用的, 要酌情按照新建项目的20%~50%计算。

1 驻厂调试费

水泥厂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 从土建施工开始, 就需要有土建专业的设计人员驻厂对图纸进行答疑, 处理现场设计变更等 (约2个月左右) , 到后期设备入场后, 需要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约3个月左右) , 还有自动化专业的DCS系统, 虽说不需要在现场制作, 但是依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制作然后现场进行调试, 这些都属于设计驻厂的范围。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 耗费的人力比较多, 这项费用是不可缺少而往往又是最容易被遗漏的, 需要引起概算人员的注意。需要指出的是, 这项费用, 建材行业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如何计取, 我们可以按照同类同规模建设项目已经发生的费用, 根据厂方的实际情况或者已经签订的合同额来进行计取。

2 监理费

监理费指的是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活动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以及附加工作和额外工作的酬金与合理化建议的奖励。随着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严抓, 监理费取费标准也越来越严, 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监理费取费应该在实际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目前一般实行的是插入法进行计算, 就目前笔者所做的项目来看, 严格按照监理取费文件进行取费的建设设项目较少, 因为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费用一般都是偏高的。实际处理中, 我们可以根据发包人与监理人签订的协议合同额为准计入投资中。

3 施工技术措施费

施工技术措施费是否计入第二部分投资, 需要根据概算定额来确定。大部分的概算定额中, 已经包含了一部分的技术措施费这一项, 也就是说技术措施费进入了第一部分的工程直接费中, 此时, 我们就不需要再次计算施工技术措施费了。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无法通过定额进行取费的措施费, 如现场突发的排水费, 或者由于地基勘探未明的复杂地质情况而导致的现场增加的施工技术费用, 都需要进入工程投资。在初步设计阶段, 这部分费用是否发生已经可以确定, 因此, 需要跟现场项目经理进行确认, 以便准确地计算项目实际所发生的技术措施费用。

4 联合试运转补差费

联合试运转补差费指的是新建、改扩建企业, 在竣工验收前按设计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 进行整个车间的负荷或无负荷联合试运转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大于试运转收入的亏损部分, 不包括应由设备安装费中支出的单机试车费用, 是特属于建材行业的比较特殊的一项取费。随着水泥技术的成熟与改进, 费用支出的原料部分, 可以继续作为原料投入生产以期产生成品来获得收入, 因此, 此项费用越来越少, 我们可以在取费基础上进行适当地下调或者依据类似项目的发生额计取。

5 环境影响评估费, 安全评价费, 能源评估费, 消防评估费

这4项费用不是每个建设项目都会发生,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水泥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 一般来说, 这几项评估如果过不了关, 项目是不能运行的, 因此, 应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来确定。这4项费用应该根据当地政府的文件来进行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费用到了初步设计阶段, 有的厂方已经完成了招标, 签订了招标合同, 对于合同已经发生的, 需要以合同额为准。

上述介绍的费用都是在概算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费用也要计取的, 如勘察设计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及提前进场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项目前期费、拆迁费、工程招投标代理服务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初步设计审查费等, 这些费用在概算中比较常见, 不宜忘记或混淆, 所以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对于总包项目来说, 还要根据建设地点 (国内或国外) , 计取工程保险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海运费、工程承包费等等。

另外有一些费用是过去某个阶段曾经征收过, 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国家又下令停止征收的, 如“供电补贴费”, “散装水泥使用保证金”等一些费用, 在第二部分投资中这些费用应当停止计取。

6 结语

我们在对一个建设项目作概算时, 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哪些费用应该计取, 哪些费用国家已经停止征收, 哪些费用是针对这个项目来收的特殊费用。我们不仅要关心国家新颁布的政策, 更要关心国家又新废除了哪些政策, 还要关心项目所在地政府又有哪些针对该类项目的政策和法规。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 才能准确地把应该由项目本身负担的费用分摊到该项目上去。当然笔者在这上面计列的费用项目可能还不是很全面, 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3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篇4:第二部分 波折与调整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成长的趋势划出了事,相对成就而言,60年间的多次波折也许对中国国企下一个阶段的成长更有价值。

“一五”时期的遗憾

成就辉煌的“一五”时期,中国在处理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的关系方面,曾经犯过错误。

1953年,有些部门和有些地方,在建设工作中曾经发生过到处铺开、百废俱兴、不顾条件、盲目冒进的偏向,结果,影响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并且造成了财政上的困难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1956年,再次发生这样的偏向。有些部门和有些地方,急于求成,企图把在七年或者12年内才能够做完的事情,要在三年、五年甚至一年、二年内做完。这些偏向都被及时发现并纠正。

1957年1月,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从理论上概括了建国以来,特别是1956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一系列带有规律性的观点。他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为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他提出:(一)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二)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应该先保证必需的生产和必需的消费,然后再进行必需的建设。(三)人民的购买力要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四)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单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五)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

“大跃进” “大调整”

对1953年、1956年发生过的两次冒进,虽然被及时纠正,但党内却有不同意见。1958年5月5日~23日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反冒进的批评,并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就是“大跃进”的总路线。

1958年8月17日~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在1958年到1962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将提前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会议确定,1958年的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1150万吨。

但这完全超越了客观实际。于是便孤注一掷,全力保钢。当时提出,把大炼钢铁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的生产和建设放在首要的地位。经过几千万人的日夜苦干,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共生产1073万吨。年底钢产量1108万吨,生铁产量1369万吨。在1108万吨钢中,合格的钢产量只有800万吨;在1369万吨的生铁产量中,土铁达416万吨,占30.4%。绝大多数土钢、土铁质量很差,很难加工和使用。

1958年秋,农作物普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但由于9月以后开始全民大炼钢铁及其他各种“大办”,过多地抽调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而减少的大多是壮劳力;加之,大量的运输工具和牲畜也被用于大炼钢铁。结果,在农村,大批的粮食和棉花因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

由于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其他工业“停车让路”,1958年下半年,轻工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1959年上半年,经过几度调整,工业生产的指标比较接近实际。但这种观点1959年7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遭到批判。其结果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大跃进”运动。1959年执行结果是,重工业产值比上年猛增48.1%,其中钢产量达到1387万吨,增长73.4%;原煤产量3.69亿吨,增长36.6%;发电量、生铁、机床和硫酸等重要工业产品都比上年增长40%以上。但农业生产却大幅度下降。1959年财政赤字高达65.8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3.5%。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失调加重。

但是,中央对1959年的经济形势却作了不符合实际的估计。1960年1月7日~17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认为,1960年应继续“跃进”,并确定了钢、煤、粮食、棉花等主要产品产量的高指标。面对难以完成的指标,只好采取1958年的老办法。一是全力保钢。二是大搞“小洋群”、“小土群”。

1960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就开始滑坡,表现为钢的日产量下降、粮食形势严峻、市场供应紧张。6月,党中央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反思“大跃进”以来的经济建设工作,开始对国民经济指标进行调整,但仍然强调要完成1860万吨钢,并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经过突击,1960年钢产量终于达到1866万吨,但也加重了1958年以来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

品尝了“大跃进”苦果,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调整就是要改变国民经济失衡的比例关系,但这必须要把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生产指标压下来,因为正是“大跃进”追求重工业生产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从而引发了国民经济的各种问题。

因此,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指示》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在1958年、1959年两年“大跃进”后,在1960年春就应及时进行调整,主动放慢工业的发展速度。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虽然已经提出一年多,但一直没有按照实际情况降低指标,以致调整工作不能有效进行。现在,必须当机立断,该退的就坚决退下来,切实地进行调整工作。否则,我们的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就会陷入更被动、更严重的局面。

据此,对1961年的经济指标做了大幅度调整。196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对大幅度调整作出重要决策。第一,进一步减少职工和城市人口。第二,进一步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第三,降低重工业产品的指标。第四,大力实施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这一战略决策的作出,成为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转折点。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从1963年起,再用三年时间,继续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过渡阶段。会议还对三年以后的任务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63年到1965年,适应国民经济继续调整的要求,国营企业的调整重在夯实基础,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

到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的完成,国营企业的调整也取得良好效果。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比较协调,工业内部的关系也比较协调,工业支援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绝大部分已经填平补齐、成龙配套,设备损坏和失修的情况已经改善。

十年动乱的干扰

1966年,是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但此时,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越来越影响经济工作,给生产带来干扰和破坏。第一,1966年9月到11月的大串连高潮中,造成交通运输紧张。年底,仅铁路积压的货物就高达1000万吨。第二,鼓动合同工、临时工“造反”。1966年11月,由极少数合同工、临时工组成的“全国红色劳动者造反总团”在北京成立,宣称要造合同工、临时工制度的反。顷刻之间,在全国许多地方,不少工人闹转正、闹晋级、闹福利待遇。一些单位把合同工、临时工一律转正,甚至把1961年到1963年下放到农村的工人也恢复工作,补发工资。后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制止下,风波平息。第三,生产指标系统不能正常运转,造成生产秩序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机械工业在制品大量减少,设备维修完不成计划,协作关系中断,直接影响下半年生产。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开始下降,1966年新增固定资产比1965年减少2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1965年的93.6%下降到70.4%,大中型项目的投产率由1965年的22.9%下降到18.1%。尽管遭到许多干扰和破坏,1966年的国民经济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7.3%。

1967年、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一步展开,出现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政治局面,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1967年,国民经济的形势便急剧恶化。第一,经济指挥和管理机构基本瘫痪,国民经济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许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废弛,致使企业管理混乱。第三,许多企业停工停产。

1968年,整个国民经济仍处于动乱当中。这一年,是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唯一没有年度计划的一年。受持续大动乱的影响,1968年的国民经济可谓是遍体鳞伤,并跌进“谷底”。

1969年,国内政治局势逐步趋于相对稳定。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国营企业调整发展主要体现以下举措:

——继续进行内地和战备后方(即三线)建设。继1965年三线建设第一个高潮后,1970年,三线建设又迎来一个高潮。1970年,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完成额中,内地建设为197.9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1%,其中三线投资163.1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5.3%。

——加快地方“五小”(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的发展。“五小”工业的发展虽然因要求太急且有盲目性,不重视效益,造成一定的浪费,但对于促进工业发展,增加社会产品供应,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恢复引进成套设备和新技术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进口额连续下降,1968年便中断。1972年,中断几年的成套设备和新技术引进工作得以恢复。当年就确定引进以下项目:(一)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4套、化肥设备2套,以及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约需4亿美元。投产后,一年可以生产化纤24万吨,化肥400万吨。(二)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三)进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1973年1月,对1972年和以后的引进项目做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决定在今后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个方案是继50年代156个引进项目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引进计划。后来,又追加了一些项目,计划进口总额达到51.4亿美元。利用这些设备,加上国内生产和改造的设备,共兴建了26个大型项目,总投资额约200亿美元。

放权让利、承包制都有弊端

实行经济责任制对搞活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般来说,包盈容易包亏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负盈亏问题;容易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往往能保证上缴利润和职工福利,而不能保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由于价格、税收体系没有理顺,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确定承包基数只能采取一对一的谈判办法,讨价还价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在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还需要探索新的路子。

1980年,一些省、市、自治区开始对国有企业的上缴利润改征收所得税,进行“利改税”试点。认为“利改税”的好处是:它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规范而稳定的分配关系,既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能克服企业负盈不负亏的问题。

1984年9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决定从1984年9月开始实施第二步“利改税”方案,从1985年1月1日起开征。其主要内容:一是将工商税按纳税对象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盐税和营业税;改变企业利润上缴形式,国家对国营企业实现利润分别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调节税后剩余利润为企业留利。二是允许企业在征收所得税前从利润中归还投改贷款。三是调节税采取一户一率的办法分别核定,国营大中型企业基期利润扣除按55%计算的所得税和1983年合理留利后的部分,占基期利润的比例为调节税税率。

两步“利改税”的目的是要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但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第一步“利改税”,税利并存,同原来的利润包干差别并不大,效果还比较好。第二步“利改税”问题则比较多。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可以向企业征税,而作为资产管理者又要参与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利改税”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税率定得比较高,又加上调节税,因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利改税”挫伤了企业和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因此,两步“利改税”实施后,全国国营企业实现利润连续22个月滑坡。相反,没有实行“利改税”,仍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吉林、广东等省及首钢、二汽等企业,经济效益却比较好。两者实践的明显反差,导致“利改税”很快就被承包经营责任制所取代。

随着承包制全面推进,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如承包基数的确定带有很大随意性,企业可以有机会不通过生产经营努力而得到较大的利益;一些企业短期行为膨胀,追求收入最大化;助长企业的数量扩张行为和涨价动机;固化现行体制,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受到限制。对此,经济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提出了各种完善办法,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从1986年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一年到1990年,90%左右的企业第一轮承包结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物价水平大幅度上升。1986~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71.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78.4个百分点;农产品收购价格上升96.4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资金从拨款改为贷款和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的“三角债”,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利息负担。三是企业税、费大幅度增加。四是国家在各种税费之外又通过向企业派购国库券和各种债券,进一步将企业留利抽走,同时,国家出台的各项物价补贴、副食品补贴政策,都要求从企业成本中或税后利润中支出。

承包制的制度缺陷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经营趋难,发展后劲不足。1991年,国务院研究室工交组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结论是:有活力的企业仅占20%;有潜力可以搞活的企业约占50%;不活的企业约占30%。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12年,企业活力虽说有所增强,但总体面貌却并无大的改观。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0年,由国务院发布或批转的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达860件,其中直接涉及企业问题的有100件。但每次调查,企业都反映国家规定应该给予企业的权利没有到位。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1991年12月,在国务院第十二次全会上,李鹏总理提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国家领导人和官方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问题。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实施法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条例》指出,企业应当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明确了企业拥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等14项经营自主权。随后,全国进行各种形式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试点企业达8000多家,试点内容从企业内部改革、企业经营方式改革逐步向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深化,试点形式呈多样化。

在《条例》实施中,产权关系已经成为转换经营机制的严重障碍。对此,各地结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行多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创新试点。如仿“三资”企业试点、“无行政主管部门企业”试点、企业监事会制度试点、“企业嫁接”试点、中小企业“国有民营”试点、股份合作制试点等。

现代企业制度艰难推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治本之策,但它并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

1994年1月,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等9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选择上海、天津、太原、沈阳等18个城市,就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进行了调研。汇集16个城市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些城市的国有工业企业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债务沉重、资金短缺、社会负担重。报告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再靠“减税让利”,要在转换机制、调整资本结构上下功夫,在“增资、改造、分流、破产”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1994年8月,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在若干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请示〉的通知》。《通知》强调,试点应在整体推进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下,在补充资本金、加快技术改造、减轻债务负担、分流富余人员、分离社会职能、实施破产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从1995年起,作为调研对象的18个城市确定为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城市,到1997年则扩大到111个城市。在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城市中,1997年破产终结的国有企业675户,被兼并企业1022户,减人增效企业789户,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320.5亿元,其中用于破产企业170.35亿元,用于被兼并破产企业90.15亿元。初步统计,1997年底,通过各种就业服务,共分流安置400万下岗职工。

尽管采取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机制、优化资本结构等改革举措,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并未改善且在恶化。在全部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总额由1994年的482.59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830.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由1994年的829.01亿元下降到1997年的427.83亿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创造的利润由1994年的3.59元下降到1997年的1.12亿元。面对这种局面,搞好国有企业,很难全部搞好、搞活,应该抓住少数关键,把影响全局的大企业搞好。

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态势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市场性质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经济成分由“国有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历经2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在体制与机制转换方面取得成效,国有经济总量也在大规模地扩张。但对于量大面广的国有企业而言,有相当部分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的影响,难以较好地适应变化多端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因此,面对世纪之交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加之改革中诱发矛盾的不断累积,一些国有企业逐渐陷入困境。

国企改革进入了三年脱困时期。国有企业脱困和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国有企业改革本身之外,还涉及市场体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支持、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组合出击,力求实现国有企业短期脱困和长期发展的历史任务。

三年脱困期间,以下8个方面的努力逐步见到了实效: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宏观经济政策护航,创造良好改革和发展环境;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抓大放小,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实施债权转股权,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加大分流分离力度,建立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改善和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下一个60年走得更好

国企改革在三年脱困之后的历史,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段时期。从2002年起,中国经济终于摆脱了紧缩,稳步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也是在2002年,十六大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次年,国资委成立。

国资委成立之后的6年,国企改革一路上扬,终于摆脱了时好时坏的怪圈。

单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显著优化,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优势企业。

在国有经济分布范围适度收缩的同时,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央企业承担了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75%。

各地国资委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立足于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力争在更大范围和更广区域内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环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集中,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过去60年,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条件下奠定了基础,在市场经济崇尚竞争的环境下逐渐增强了活力、竞争力。

现在,经过一轮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洗礼后的中国国有企业,有了60年经验和实力的积累,一定会走出更好、更快的下一个60年。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篇5:第二部分综合课教案

师:谁能说给我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

师: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

师:月亮升起来,还有吗?

生:就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等等,现在月亮升起来了,(板书“月亮升起“)后面呢?

生:(读)“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师:没到那么远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学接着讲。

生:应该是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师: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还有一个词呢?

生:霎那间。

师:你把这一段读一下我听听。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整个海面上是什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师:我不会写这四个字,你帮我写吧。(一学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写“微波粼粼”)谁还接着说?已经告诉我了,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着往下解释,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后来“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师: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读。

生:应该是(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的意思说现在月亮升高了,接着往下说,穿过微云以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产生了变化?

生:对。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师:我再写个“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师:谁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师:那怎么写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个字。

生:月亮升高。

师:对,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对,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刮风起浪。

师: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风巨浪。

师:这风有点太大了。(笑声)

生:刮风卷浪。

师:能不能这么说,风怎么样?

生:卷。

师:卷什么样的浪?

生: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板书“风卷巨浪”)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风卷巨浪”行不行?

生:行。

师:(对一学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写在“风卷巨浪”的前面。(学生上前写)再往下看,还有吗?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说不来的“使劲”读一读,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大家一起来读。接着我的话来读“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读)“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现在月光怎么样了?

生:照耀。

师:大海怎么样了?

生: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一学生上前写)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这一点儿?谁接着他读“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这一点儿?谁读“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这一点儿?(三个学生站起来)一个人读完下一个接着读。大家听一听他们三个读得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开始。(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话)

师:大家一齐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意思。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师:这回谁起来再读?谁读第一层?没有发过言的举手,已经发过言的先放下手。(教师让三个学生站起来)开始。(三生分别读)

师:太好了,谁还想读?(一女生站起来)你现在先挑一层,这三层随便你想读哪一层,读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学挑战,你就点他的名。(女生点了姓赵的同学)好,你先读,开始。

女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赵生也读这一层与她比)

师:满分是五分,全体同学用你们的手给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师:五分,好,给第二个同学亮分。

生:五分。

师:也是五分,很好。都读得不错。谁还想比?还有两个名额。(指一举手的学生)随便读一段,谁敢应她的战?(马上有一男生站起来)好,开始读。

女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涌过来。”(男生重读这一部分)

师:两个人都读得不错,还有一个名额,谁来读?(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应战)

女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男生重读)

师:两位同学读“波涛汹涌”真的波涛汹涌。前面看见妹妹恬静的脸,读得很温柔。这位男同学读得也很温柔。(众笑)好啦,大家读得也不错,讲得也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你们告诉我,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为它是用语言文字来代替这个《月光曲》的。

师: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众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语言文字来表示它的旋律。因为课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谱子写下来,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用学《月光曲》了。

师:成音乐课了是吧,他的话解释清楚了吗?

生:没有。

师:非常遗憾,没讲清楚,谁能帮我解释清楚?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光这么说不行,我知道波涛汹涌是“轰隆、轰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声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师,黑板上都写的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海。

师:对呀!

生:那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亮是很……

师:(打断)你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不对。我还可以联想到我小时候,我妈妈生气了,一开始不太厉害,到后来揍了我一顿。(众笑)我还可以联想到这个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觉得它第一层的意思是说《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师:(打断)你怎么认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还认为我妈妈刚刚生气呢!(众笑)你说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来证明呢?好好读书,再把第九节好好看一下。(学生各自看书)

师: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生:不是,是联想。

师:谁的联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生:他们是听了贝多芬弹的乐曲后联想的。

师:那听他的曲子,脑子里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噢,谁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生:我觉得他们是听贝多芬的曲子听得十分投入,脑子里才联想出这番景象。

师:噢,我明白了,这回你们算给我讲明白了。(指板书)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是快呢,是慢呢,是轻呢,是重呢?

生:我觉得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很柔和的。

师:很柔和,(板书“柔和”)还有什么呢?

生:然后到……

师:(打断)等一下,光是柔和吗?

生:还有比较缓慢,宁静。

师:比较缓慢,徐缓。(在板书“柔和”后面写“徐缓”)后来呢?

生:后来到风卷巨浪的时候,它的曲调声音应该响起来了,速度也加快了,声音从柔和变成高昂了。

师:不到高昂吧,有劲没劲?

生:有劲。

师:对,有力了。(板书“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师: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写“高昂”)还有吗?(指“有力”的后面)节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师:节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写“快速”)这儿呢?(指“高昂”后)波涛汹涌了。

生:波涛汹涌应该是更加快。

师:更快了,情绪激荡了!(在“高昂”后写“激荡”)我们写这一个词行不行?浪花在激荡,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谁能从头到尾地,系统地帮我解释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说个开头,你接着往下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一个音乐(指板书“柔和、徐缓”等)引起了如此联想,(指板书“月光大海”等)对吗?

生:对。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听过没有?

生:没有。

师:咱们试试,看咱们研究得对不对。不过我想,贝多芬是那么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乐曲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么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然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师: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师:这样呢,就使他的乐曲旋律更丰富了,咱们听一听。(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咱们先让贝多芬休息一会,就这么一段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听出来了。

师:基本上是(指板书)这么一个旋律变化是不是?

生:是。

师:咱们下课以后再仔细听。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弄明白了,谢谢大家!经过咱们的一段研究,讲清楚了,但是我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刚才你们说贝多芬非常同情穷苦人,所以他就创作了这首曲子,弹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对。

师: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生:应该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师: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没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讲……

师:你们从第二段开始读一读,看看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写他和盲姑娘兄妹认识的过程,开始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讲给我听。可以互相研究。(学生读文)

师:时间到了,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先下课。◆

篇6:第二部分地理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概况。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时差,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断层。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火山,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地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五)地球上的大气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

。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世界降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季风环流

。形成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运用气温、降水的资料,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六)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风海流。寒流、暖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的补给: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陆地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二、世界地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和界线。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二)亚洲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分区,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日本:领土组成、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人口、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作物、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亚的位置,干旱的气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石油资源

。西亚的位置、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干热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缺乏

(三)非洲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海岸平直,几内亚湾和马达加斯加岛,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山脉。刚果盆地,非洲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撒哈拉沙漠和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丰富的矿产、水能和生物资源,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非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埃及:位置。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旅游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

(四)欧洲

。欧洲大陆的轮廓特点,主要半岛、岛屿、海峡的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形广布;

。阿尔卑斯山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主要河流的分布。欧洲的旅游业。欧洲主要国家和首都。欧洲联盟

。发达的工业国:英国、法国、德国,各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的东西差异。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煤、铁、石油和森林资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五)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东西排列的三类地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和民族。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南美洲

。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的分布。暖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亚马孙河。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能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特点。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七)大洋洲。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位置。地广人稀。气候、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居民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首都堪培拉。悉尼

(八)南极洲

。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冰原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

。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意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九)世界的交通。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亚欧大陆桥

(十)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面积。疆域的四至点。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领海和内海。主要岛屿和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首府)及位置

(二)人口和民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华侨和侨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地形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主要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特点及分布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地质灾害。

(四)气候

。我国的温度带。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及其原因。主要气象灾害

(五)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主要外流河。主要内流河。主要淡水湖。主要咸水湖。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长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主要支流。

。三峡水利工程。灌溉之利。“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蕴藏

。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黄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重要公路干线

。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长江航道、珠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松花江航道

。主要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高雄、香港

2.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七)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八)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措施

(九)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旅游业。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经济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钓鱼岛。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

。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主要城市

四、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煤作为能源的特点

。煤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能的特点、分布。核能及其特点

。能源的消费构成。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协作条件;劳力和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

(五)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人类和环境

。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自然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上一篇:机构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一篇:高考英语作文预测: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