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2024-05-28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共6篇)

篇1: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2012年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形势与发展论坛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在广州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大稳村稳发路)举行《2012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形势与发展论坛》.2012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形势与发展论坛议题 机床行情类:

一、2012年珠三角机床发展趋势之我见;

二、2011年机床行情巨变给我们的启示;

三、目前的机床行情是后金融危机的表现,还是周期性波动的再现?

四、汽车、工程机械、基础建设对机床需求有什么新变化?

五、中国机床是产能过剩还是低水平充斥? 发展模式类:

六、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如何创新发展?

七、台正模式能否持续?珠三角能否复制台正模式?

八、如何破解机床制造的模块化方式与个性化产品之间的矛盾?

九、机床行业可以成就行业巨人吗?如何看沈机登顶?

十、机床制造的低门槛为行业带来的搅局者还是创新者?

十一、融资是机床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吗? 产业合作类:

十二、从珠三角机床拿不到国家重点专项谈行业合作;

十三、机床产业与功能部件产业如何整合?

十四、行业协会如何担当跨区域发展的协调组织作用?

十五、珠三角机床企业生存与发展,协同合作还是各自为政?征集创新模式;

2012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形势与发展论坛出席人员名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信息传媒部副主任 阎晓彦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次英 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 易 鸣 广州市经贸委调研员 许 明 番禺区府办调研员 冯泽伟 番禺区经贸局副局长 冯 锋

番禺区经贸局中小企业科科长 胡敏华 番禺区经贸局工业科科长 林树彬 番禺区东涌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谢朝阳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 燚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捷甬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 勇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行业发展部部长 范 虹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 林晓菲

帝马数字机器(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 冰 东莞市巨冈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光景 东莞宝腾机械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易世宝 东莞宝腾机械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李亚超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完年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 李国森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李健伟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 李铭坚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 雷 群 深圳华中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 熊清平深圳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丽琴 深圳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经理 占江涛

深圳市艾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佩君 深圳市宝佳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滨祥 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玉廷 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经理 薛承平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梅晓东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区总监 张 炜 深圳市德达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鹏 深圳市鼎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 傅联军 深圳市鼎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远贵 深圳市福斯特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建平深圳市福斯特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经理 刘世兵 深圳市固泰科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苑春晓 深圳市固泰科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经理 张浩浩 深圳市海纳科数控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苍 鹏 深圳市华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 代建东 深圳市精一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申振飞 深圳市精钻精密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承意 深圳市精钻精密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张诗勤 深圳市联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开松 深圳市天凌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 凌 深圳市通世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 王小波 深圳市通世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 王佳彬 深圳市通世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 王 辉 深圳市威远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一前 深圳市兴富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友芳 深圳市兴富祥科技有限公司 张翅飞 深圳市耀兴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康 深圳市耀兴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财务 黄 艺 中山市胜龙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伟宁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会长、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敏佳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 虎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广州诺信数字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伟华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广州精益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邱灼华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美玲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理事、广州市鹏骏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宪宁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监事、广州市威嘉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政平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周 华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汪红梅

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韦业富 广州宏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 峰 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李霞飞

广州佳盟子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华东 广州市安浦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龙轩 广州市番禺区精铸实业有限公司 卢国添 广州市番禺区新力机器厂 郭经渭

广州市番禺中南电器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福祥 广州市宏阳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启东 广州市宏阳铸造有限公司供销经理 刘 权 广州市虹轴轴承有限公司经理 贾连刚 广州市虹轴轴承有限公司 吕 玲

广州市佳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王纯德 广州市凯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家洪 广州市凯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经理 陈文富 广州市联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 孙安卉 广州市联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 蔡梅清 广州市荔湾区港源机械配件厂总经理 高令春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招景良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瞿加明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周玉智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邹 盛 广州市侨福机械有限公司经理 黄宇红 广州市侨福机械有限公司经理 黄宇相 广州市侨福机械有限公司经理 王志伦

广州市润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廖群红 广州市润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蒋可立 广州市特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建强 广州市天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翰源 广州市新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郭尚德 广州市新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业务员 苏勇基 广州市宇宸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玉成 广州市宇宸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建平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雷晓钟 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炳昌 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 王锦坤 广州腾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陈树文 广州腾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专员 陈倩妮 广州市番禺区厂商会秘书长 曾宝莲 广州市番禺区厂商会副秘书长 沈伟明

广州市番禺区厂商会机械分会副秘书长 钟炽雄 中国工业报社广深记者站站长 安自能

机械工人(现名《金属加工》杂志)记者 涂丹华 机械工人(现名《金属加工》杂志)记者 周 楠 世晓传媒 记者 彭 剑 深圳荣格广告有限公司 黄玉娟 广州番禺日报 李秀政 广州番禺电视台

篇2: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专项调研报告

先进制造业是南京建设“五大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推进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走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南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就南京如何加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建设步伐,形成了基本的思路。

一、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京工业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南京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来分析,南京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具备。

(一)南京制造业具有门类齐全和配套完善的基础优势。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强市,南京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全国共有39个工业大类行业,其中制造业30个,采矿业6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今年1月份公布的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 表明,截止2004年底,南京共有工业行业大类35个,其中制造业29个,采矿业3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3个。经与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对照,剔除同类合并等因素,应当说,国家划定的30个制造业门类,南京均已涵盖。除此之外,南京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钢铁等支柱产业,在全国及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也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南京制造业已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越来越大。从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2001年为39.4%,2003年为41.8%,2005年为44.2%,整个“十五”期间,工业增长速度平均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占工业比重来看,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602.7亿元,其中制造业为1539.9亿元,占96.06%,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4064.4亿元,其中制造业为3961.0亿元,占97.46%,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从制造业利税占工业利税的份额来看,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42.37亿元,其中制造业134.35亿元,占94.36%,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65.08亿元,其中制造业为352.77亿元,占96.62%,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09.87,高出全省平均36.7点,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三)布局规划为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了空间条件。改革 开放以来,南京制造业加快布局调整和规划,经历了从主城向城郊、从城郊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拓展的历史性跨越。据统计,自1992年至2004年,全市有221家工业企业列入污染搬迁治理计划,其中192家企业实施了搬迁治理。2004年,市政府批复实施的《南京工业产业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加速了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步伐,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7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19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为配套、10大工业组团为框架的产业布局,基本建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钢铁等四大支柱产业基地,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群度不断强化,应当说,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布局已经拉开。

二、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先进制造业,是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创新协同互动,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三大轴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制造业基础、工业化水平及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处于前列。抓住机遇,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对南京“十一五”乃至本 世纪头二十年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南京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链全球化延伸,国际资本和产业向我国特别是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南京有条件发挥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成为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二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投资的拉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重化工业和消费产业加速发展,国内经济的新一轮增长为南京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三是西部开发、苏北腾飞等区域性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产业转出,为南京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四是中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投入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以及创新成果的不断转化,为先进制造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些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南京“十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来看,也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及现价总产值,分别是2000年的2.38倍和2.47倍,经济总量大幅上升,全部工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6.6个百分点,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南京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工业第一方略”,把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量。因此,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抓手,走出一条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应当成为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三)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南京工业争先进位的战略需求。制造业是南京工业的主体,南京工业要实现争先进位,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近几年,南京工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加快发展面临四大压力:一是产业升级的压力。我市制造业中,轻工业仍以低端制造为主,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重化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加工度不深,产业链不长,经济运行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新一轮工业发展中的紧迫任务;二是自主创新的压力。我市工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仍然比较缺乏,不少行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不高,竞争力不强,进一步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南京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的压力。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今年起将定期公布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 元GDP电力消费量等四大指标,并将进行分解考核,我市工业重化工特征明显,资源消耗多,环保要求高,在实施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从根本上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现阶段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四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梯度化日益明显,国内区域之间在发展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牢牢把握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采取积极措施,承接国际高端产业的转移,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的先进制造业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紧迫。因此,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南京工业争先进位的战略需求。

三、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主线,以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为契机,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过重的制造业结构调轻,把过低的产品技术结构调高,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南京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七个坚持”,即: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则。大力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以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按照“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培育,把制造与研发结合起来,引进与吸收创新结合起来,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在宁中央大企业(集团)扩大投入,发展国家战略产业;调动各类企业、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制造业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集聚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著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和吸引配套关联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引导资本、技术和项目向各类园区集中,加快落实10大工业组团产业布局规划,通过统一规划布局,有效整合区域空间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将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强化产业特色和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与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开放促发展的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制造业,进一步壮大民营工业;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大力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和开发;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城市生态建设、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努力发展“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郊县要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郊县工业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市场主体、投资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地位,激发广大企业主动参与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积极性;同时,切实加强政府对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产业指 导,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战略目标。

把南京建设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南京制造业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总体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加快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南京先进制造业体系,到2010年,石油化工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汽车、钢铁产业总体规模分别迈入全国同行业前列,生物医药、新型光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进入长三角领先地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著名品牌和重点产品,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到2020年,南京制造业全面融入世界现代制造业体系,在主要行业中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城市。

1、产业规模。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10000亿元以上,年平均增长20%左右,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四年翻番。高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4300亿元以上,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达3400亿元(含新型光电产业1500 亿、软件产业6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达300亿元;新材料产业达600亿元。优势产业总量稳步增长,其中,汽车产业达1000亿元,石化产业达2200亿元,钢铁产业达700亿元。

2、产业结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高技术及新兴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都市型产业为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工业总产值(现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软件等新兴产业要达3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要由2005年的10%左右上升到34%左右;汽车产业要由2005年的4.2%上升到10%;石化产业由2005年的31%下降到22%,钢铁产业由2005年的10%下降到7%。工业投入力争累计达4000亿元以上,其中用于内涵式技改的比重要达到60%以上,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要由2005年的40%左右提高到45%。

3、产业布局。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10大组团为核心,各工业园区为载体,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其中,高新、新港、江宁、化工园等四大国家级开发区组团各实现销售收入在1400亿元以上,六合、溧水、浦口开发区组团各实现销售收入在550亿元以上,高淳、雨花开发区组团各实现销售收入在300亿元以上,主城内形成10个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都市型产业园。

4、自主创新。到2010年,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50%以上,90%的大中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全市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 心提高到100家,建立产学研基地2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到35%以上,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提高到60亿美元;培育300项市级优秀专利新产品,实现100项重大专利新产品的产业化;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其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4%。

5、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1.97吨标准煤,年平均降低4.5%以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其他能耗指标为:取水量降至214立方米,用电量降至1280千瓦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降至4.5千克以下。

(二)发展重点。

1、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增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能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和软件产业。到2010年,四大先导型新兴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打造“两园一中心”,即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浦口开发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工业园,在鼓楼区依托重点优势医药企业、高等院校国家级实验室和大型医院,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推广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化中药生产研发技术、新型制剂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重点发展化学药、中药及保健品、生物生化制药及制品、新型制剂产品及医疗器械等五大 产品群。到2010年,形成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南京“药谷”,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00亿元。

——新型光电产业。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重点产业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光电器材类、节能光源类、太阳能光电类和光通信类四大类产品群。到2010年,实现节能光源新技术和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领先业内,光通信产品和光电器材产品集群态势初现,国内光伏产业化基地形成的发展局面,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结合电子、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的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相关延伸产品的配套,加快新材料产业化进程,支撑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新型有机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五大产品群。到2010年,建成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600亿元。

——软件产业。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5511”专项工程,以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和装备五大产业为重点,以50家重点制造企业为示范,着重推广应用10项制造业信息化软件技术,推动10家软件企业的产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电力系统软件、企业资源信息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六大产品群为发展重点,形成优势产品群和软件知名品牌,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城市的软件规模排序中“进四争二”,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600亿元。

2、稳步提升优势产业。

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保持规模优势,提高竞争能力。重点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钢铁、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能级。到2010年,优势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7640亿元,比2005年增长2.58倍,年平均增长27%。

——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培育产业核心技术,提升规模与整体竞争力,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南京最具发展空间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主导型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类产品、集成电路、通信及网络设备、计算机及外设类产品、信息家电类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等六大领域,构筑五大产业基地: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团,建设计算机及外设类产品、集成电路、系统集成等产品制造基地;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以国家(南京)显示器件产业园为平台,建设平板显示器类、信息家电类等产品制造基地;在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建设通讯及网络设备、软件开发、平板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等产品制造基地;在雨花台宁南地区,建设IT产业研发中心及装配加工基地;在沿珠江路向两头延伸,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的孵化和市场开拓基地。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400亿元,年平均增长27.8%。

——汽车产业。以中高档轿车为主线,以载重汽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两翼,全面推进与国际国内汽车大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融入国际汽车产业链。着力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在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建设年产45万辆轿车、10万辆载重卡车和改装车以及关键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在溧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内建设年产15万辆微型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团加快建设20万辆中高档轿车生产基地。到2010年,形成100万辆汽车(其中轿车70万辆)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以上,年平均增长40.5%。

——石油化工产业。依托国家级石化基地——南京化学工业园以及中石化在宁企业,按照集中布局、资源整合、优化利用的原则,重点推进石化产业的基地化、大型化、集中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基础化工(炼油、乙烯),延伸原油加工、碳——化学品产业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氯碱化工。到2010年,实现240万吨乙烯、3200万吨炼油的生产能力,形成一批既有规模又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2200亿元,年平均增长11%。

——钢铁产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特种钢、精品钢,促进产业升级。重点规划建设南钢、梅钢两大钢铁工业基地。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新型冶炼轧制工艺技术、热能高效利用及各类环保技术,重点发展造船板、管线板、桥梁板、压力容器板等宽中厚板,热(冷)轧不锈钢板、镀锌板和涂层板等高附加值板材,优质高碳硬线材、齿轮钢、轴承钢、工具钢等优特钢。到2010年,形成1200万吨钢(其中特种钢2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700亿元,年平均增长11.4%。

——机械装备产业。以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加快技术创新,以信息化促进机械装备工业的现代化,提高装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体系,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重大装备的研发制造,培育具有系统设计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供应和服务能力,重点在风力发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精密加工装备、环保装备等四大领域实现升级突破。力争到2010年,建成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城市轻轨车辆及控制系统制造基地、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制造基地、高精度齿轮制造基地等一批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00亿元以上。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抓住国际先进制造业向长三角转移的机遇,选准突破性重点,实施产学研攻关,推动国际化合作,加快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改造步伐,实现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

——建材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节能、降耗、资源可再生利用的各种新型建材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非粘土类砖、砌块、各种水泥类轻质板、NLC新型板材、彩色钢夹心板材、轻钢龙骨等新型墙体材料;三元乙丙(EPDM)橡胶和聚氯乙烯(PVC)、橡胶改性沥青、聚氨脂等新型防水建筑材料; 墙体绝热反射膜、新型节能门窗、中空玻璃、保温隔热玻璃等高效保温材料及制品;节能节水型卫生洁具等建筑节能系列产品等。

——纺织产业。以提高现有装备水平为重点,促进产品提档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机电一体化、在线检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提高整体装备水平。重点发展差别化、复合型纤维、功能化高性能纤维、高性能高附加值服装面料,以及汽车用、农用、生物医用、新型蓬盖材料、建筑材料、骨架材料、功能性过滤材料、土工织物等产业用纺织品,以及各类装饰用纺织品。

——食品加工产业。立足于城市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进一步做大品牌优势,围绕卫生、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以及营养、方便、休闲等主要发展方向,加快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食品行业的传统优势,引导资本投放,推广应用食品生产新技术,积极实施“优势产品工程”及“品牌创新工程”,提高都市型食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巩固区域性食品加工中心地位。

五、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本路径

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要着重围绕技术支撑、投入保障、组织方式、品牌战略等重点,实施以下“六大战略”。

(一)技术创新战略。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争取建立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 技术共享平台,鼓励和扶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开放的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和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共性技术和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建设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为高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提供“一门式”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同时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科研院所来南京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制造业研发投入(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2%以上,其中高技术产业达到5%以上。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职能,构筑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工业设计,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标准体系,推进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鼓励优势行业和企业制订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

(二)有效投入战略。继续保持工业高强度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要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投资增长机制。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旗舰型、基地型先进制造业大项目;二是着力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制造业,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参股国有企业;三是积极争取和鼓励中央在宁企业投资扩产,充分发挥其投资潜力和带动作用;四是加快推进在手项目,确保南汽名爵20万辆整车、长安福特20万辆整车及35万台发动机、扬子石化60万吨乙烯、金陵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建、梅钢500万吨钢扩建、南钢600万吨钢扩建、汽轮大型燃气轮机组国产化、14科研基地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尽快建成。“十一五”期间,工业有效投入 要保持在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前三年要力争达到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制造业累计新增投资争取达到4000亿元左右。

(三)企业集团战略。以增强南京工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主要经济指标达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扩大规模,做强做优。加大服务协调,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优势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倾斜,为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提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外部环境。到2010年,全市主营收入超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大企业大集团,要由2005年的8家上升为15家,其中超过500亿元以上的要达5家。

(四)园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优势,按照产业链配套的要求,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市以上重点工业园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加快落实10大工业组团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和国内外大企业投资的新平台。重点推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三江口工业园区、栖霞经济开发区、仙林高科技产业园和龙潭新园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含泰山新园和桥林新园)、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江宁科学园、滨江开发区和华商科技园)等三大板块的整 合,盘活土地存量,提高投资强度,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的组团式发展的新格局。

(五)循环经济战略。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加快落实《南京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绿色营销和淘汰落后等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推动制造业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到2010年,完成对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园区的建设,全市400家以上主要污染排放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建设500家生态企业,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制造业新格局。

(六)名牌推进战略。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名牌。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着力提升南京制造业的品牌优势。并以“龙头”名牌企业集团为依托,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细化产业分工,形成南京名牌产业集群,推动更多的“南京制造”升级为“南京创造”,全面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到2010年,我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达到30个,在全国副省级市的排名从目前的第8位进入到前5位,在省内各省辖市的排名从现在的第5位进入到前3位,省、市名牌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50个和400个;国家免检产品数量达到 20个,地理标志产品5个,国家质量奖达到5个,省、市质量奖(含质量管理奖和服务质量奖)分别达到20个和50个。

六、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保障措施

加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构筑组织领导、基础设施、物流先导、人才支撑、投融资和政府服务等六大方面保障体系。

(一)组织领导体系。遵循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建议市政府组建加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各项事务,切实加强对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编制《南京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行动纲要》,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和意见,把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县紧紧围绕工业第一方略,加快对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组织实施,落实推进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各项政策举措。

(二)基础设施支撑。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加快交通、通信、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着力提高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设施的通行速度和运能,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加快发展一批新的电源项目,统筹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构筑以大型电厂为支撑,500kV环网为主网架的电力安全保障体系。鼓励建立各类园区共用的技术开发中 心、产品检测中心、商品展示中心等公共平台。努力改善生态条件,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现代物流先导。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区域物流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区域旅游会展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把商品、信息集散中心建设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结合起来,以大规模的流通带动大规模的生产,以现代化的流通促进现代化的生产,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加快传统流通业态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培育发展要素市场。推动工业企业创新贸易组织方式,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销体系,建立国际营销网络。进一步发挥流通在扩大消费、拓展市场、带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

(四)优秀人才支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构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创业留人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一支素质高、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力争建立起一批面向产业群的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投资融资保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有关补贴规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工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从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跨国公司和外地大企业集团以独资、控股和购并等方式来南京投资,努力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

(六)政府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按照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贯彻依法行政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创建网上政策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快捷的商品进出口通关新机制,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标本兼治,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努力建设“信用南京”。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运作规范的行业协会。加快构建投资咨询、技术服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专项课题组负责领导:陈家宝、靳道强、奚永明 专项课题组牵头部门:市经委

篇3: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20世纪九十年代, 长三角地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制造业的发展。由于凭借当时低成本的要素比较优势和优良的基础设施, 这种以贴牌代工或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 由于现在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上涨, 以及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使得这种靠贴牌代工的出口方式, 正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严重的挑战和发展冲突。一方面, 由于这种靠贴牌代工的发展方式处于低附加值链环节中, 而随着生产成本的加大, 使得本来就微小化的利润现在进一步被“压榨”, 从而使得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出现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待工压产乃至破产倒闭的现象;另一方面, 由于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巨大的实体经济的下滑, 从而使得出口需求的大大减少, 不仅如此, 中国持续的巨大贸易盈余, 引发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使得长三角依靠贴牌代工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深层次问题已经集中地暴发出来, 依靠贴牌代工的发展模式将不可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出现的以上问题, 改变以往的那种靠贴牌代工的发展模式是关键。如果从价值链角度看, 以往的贴牌代工事实上是处于价值链低附加值的环节中, 并随着各种外在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利润被不断地压缩, 因此,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就要实现从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到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而关于这一过程的实现, 奇瑞的成功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2 奇瑞成功的原因

(1) 坚持技术学习并自主开发与创新。

回顾日韩两国汽车工业的成功经验, 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要缺陷是在走了20年的合资道路后, 依赖合资引进产品技术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其原因从现象上看有二:多数中国母公司在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引进产品技术的同时放弃了自主开发的努力, 而合资企业又因为外国母公司的利益和技术控制权而不可能进行产品开发。因此, 坚持技术学习并加强自主开发与创新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奇瑞做到了, 它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开发与创新 (如奇瑞发动机的研发)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 通过技术学习并坚持自主开发与创新, 其实是处于产品价值链的研发环节, 而这属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因此, 通过自主创新将彻底改变以往长三角的那种靠贴牌代工的发展模式,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帮助企业避免了类似长三角制造企业出现的被压榨的困境, 使得企业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2) 坚持打造自主品牌, 扩大自身影响力。

众所周知, 跨国公司在进入某一国市场时, 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自己的品牌控制, 整合甚至泯灭当地企业的品牌, 例如有的跨国企业在并购或合资时, 还将关键条款设为“不允许原企业使用本地品牌自行研发新产品”, 为其占领该国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 品牌对一个企业得生存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从一开始, 奇瑞就打了“民族汽车工业”领先者的旗号, 并不断投入自己的广告力度, 在做好自主研发的同时也注重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 因为它明白, 自身的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可以使得其与竞争者在竞争时占有主动权。并且, 它同样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被压榨的困境, 并获得巨大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3) 不断完善销售渠道策略。

奇瑞公司其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 先后进行了分网销售、直营店销售和汽车城等创新渠道模式, 在销售渠道策略的创新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效。销售渠道策略的完善大大强化了服务体系, 提升了经销商的服务水平, 最终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 这种商品与服务的区分变得相当困难, 越来越多的公司像苹果公司那样提供的既不是纯商品也不是纯服务, 而是将两者组合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 新的基于使用价值的服务主导逻辑正在兴起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基于交换价值的商品主导逻辑 (刘林青, 雷昊, 谭力2010) 。因此, 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 (其实也是对整个生产体系的补充) 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从价值链角度看, 这一点和第二点则是为了帮助企业控制产品销售终端环节, 同样属于产品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

因此, 从产品价值链角度看, 奇瑞的成功在于它逐步实现了产品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到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当然, 奇瑞的成功也有其它的一些因素, 如产品价格定位适中和一些外在环境的改善 (如政府知识产权的保护) 等, 这里不再阐述。

3 奇瑞成功的启示

(1) 企业若想长久获得发展,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资金外, 除了有宽阔的市场外, 还要注意必须掌控该行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即要实现由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世界上各大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长期以来, 长三角珠三角等以前的众多企业将自己的公司定位于“代工”上, 企业长期的代工导致微利化, 并且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 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又使得企业只能继续“代工”,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是自己处于被“压榨”的困境。因此, 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并从被压榨的困境中走出来, 长三角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仅仅依靠这种贴牌代工式的发展战略是行不通的, 必须坚持自主开发与创新并打造自身品牌, 实现从产品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

(2)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 商品与服务已经很难被分开了,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 不但要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 也要提供关于与之伴随的各种服务。因此, 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在制造和出售商品的同时也要建立好关于商品的服务体系, 完成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换。

(3) 当然, 长三角地区等制造企业在实现由低附加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链环节攀升的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国家 (地区) 的国际大购买商或跨国公司的双重阻击和控制, 从而出现被“俘获”的现象, 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一现象, 奇瑞仍然是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例子, 奇瑞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和努力打造自身品牌的行为其实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占据本土市场的NVC中的的领导型企业 (刘志彪, 张杰2009) , 长三角地区等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刘林青, 雷昊, 谭力文.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9) .

[2]张杰, 刘志彪.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J].长三角产业升级的冲突与和谐, 2009, (1) .

[3]路风, 封凯栋.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J].中国软科学, 2004, (4) .

篇4:长三角需提高制造业层次

长三角所面临的问题不是选择单纯的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而是要提高制造业的层次,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才是其最可行的解决之道。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中国IT产业新变化中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便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胜利大逃亡”。“逃亡”背后的推手,则是现代服务业从“寄生产业”(寄生在制造业身上)向“领衔产业”的跃迁。按照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极端点”的说法,21世纪硬件什么都不是,都是服务。

这股最早从台湾刮起的“逃亡”风,近年蔓延到了长三角。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工厂”曾是该地区的标志性身份之一,是吸引外资的最大卖点。如今这个由上海领衔的城市群,却竞相展示起“世界办公室”的形象来,相比之下,“大制造”似乎成了烫手山芋。上海确立的“三二一”发展方针,就包含了坚决退出低端制造,即使“降低上海的GDP增速也在所不惜”。苏州这个“世界级IT制造重镇”也悄然转身,不惜“腾笼换鸟、以退为进”——动员一些已经落户苏州工业园的制造企业迁往苏北,以腾出空间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和创意设计。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逃亡”之举是件好事,也是势在必行的事。今年7月,一项由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做的调查显示,“长三角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一条最主要的依据,便是长三角有七成企业仍在制造“最终产品”。

现在的问题是,“逃亡”的路径是否只有“腾笼换鸟”一条路?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至少无须如此绝对。制造业原本就是服务业的平台和载体,而现代服务业作为工业化发达阶段的产物,其任务也是提升而非排斥制造业。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主要承担了“制造”的角色,当时机成熟向服务转移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打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分界,用设计、开发、营销、物流、金融、中介等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使两者融合发展。

对单个企业而言,服务业与制造业也可以合二为一,譬如那些研发设计与市场销售部门大、生产制造部门小的哑铃型企业,就很难界定它是制造型还是服务型企业,以至于出现了“服务型制造业”的概念。

实际情况是,已有很多企业开始走融合之路,其结果不仅推动企业走出了低端制造,也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捷径。信息时代大制造的特点就是与现代服务业结合,结合得越紧密越有竞争力。我们看到,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全球研发、柔性制造、敏捷生产以及电子商务式的全球销售,都从服务和制造两个方面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民告诉记者,他正在做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课题,国内制造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现代服务业。

由此来看,长三角面临的危机并不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孰多孰少的问题,而是制造业层次不高的问题。改变这个现状,就要在制造业中发展服务业,让更多的企业变成哑铃型企业。这是一条无需大动干戈、壮士断腕的改良之路。GE、索尼、三星这些著名的跨国巨人,哪一个不是从制造业起步的?

篇5: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社保一班 10122034 黄郑波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制造基地,大至国内外重要机械制造,小到日常穿的衣服,鞋袜,玩具等相当一部分产地都来着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线阵地,珠三角的贡献不言而喻,然而随着这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加深,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难熬,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新生代员工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主力军,而新生代的高离职率就是根结。

有幸或不幸,我去年跟今年有去珠三角地区做过暑假工,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没有无缘无故的高离职率,在我接触看来,有两大方面因素。首先是企业方面:一,工作时间长。虽然劳动合同明确8小时工作日,然而往往还有各种加班,加班时间大致3—5小时更有甚者达到6,7个小时。所以算下来基本有十二个小时以上,如此长的工作时间,除去吃饭睡觉基本没有什么休息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时间让员工厌恶并产生烦躁情绪。二,劳动强度大,因为主要是制造小部件,所以粗心大意不得,经常是几个几个小时不停的在做机械的物品,精神投入量大。三,工资待遇低,一般小时工资仅8—12元,而加班则是平时小时工资的1倍,1.5倍等,所以导致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不得不加班卖力,让人无可奈何。四,伙食差,住宿环境差。伙食一般是两菜一汤,食材比较差,管饱不管好吃。住宿基本是8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限电限水,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差,基本不管事。五,管理人员态度差。当员工做的好的时候没有好的激励政策与鼓励,员工做得不好的时候各种破口大骂,相当不尊重人。六,晋升机会低,企业无前途。由于从事的是底层制造,员工基本没话语,参与权利,清一色的流水线工人长期处在中高层压制环境中,无论你努力多少,你的工作工资都是相差不远,打击员工的进取心。另外人际关系,薪酬奖励难处理也是一个较大因素。其次是新生代员工的自身原因。一,独生子女带来的吃苦耐劳精神问题。新生代员工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吃苦少,受不了太大委屈,管理人员稍有恶语就难以接受,不服从管教继而顶嘴暴力反抗等等。二,制造业底层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虽然对比老一辈员工有了比较大进步,但相当大部分员工学历水平只有小学初中高中,制造业本身不需要太多知识降低了入职员工的教育水平导致员工基本没有职业发展观念,企业招工容易,留住员工难。三,员工没有职业责任感和企业认同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投入,企业没有浓厚的企业文化和环境来感化员工,员工无意识不主动迎合企业文化,甚至经常做与企业文化相违背的事。四,新生代员工缺乏稳定性意识。一般而言就是哪个企业给的工资高,工作轻松就群体涌去进厂,一旦老乡或者熟人在其他企业做的好了向其介绍,就又想离职前往。流动频繁加上信息的获取不平等性更是加剧了这类事件的发生。另外新生代团队合作不强,个性追求自由等也是很大因素。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生产性新生代员工面临这些突出问题。1,待遇水平较低,加入工会比例较低。2,工作稳定性差,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3,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4,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培训不理想。5,职业安全隐患较多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6,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企业不重视职工权益的现状感受强烈,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

常言道,问题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解决问题的方案。珠三角制造业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锐意改革,各方企业亦有不同解决之道。大体有以下几点:

1,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保证员工的稳定性。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建立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制定切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以下措施:第一,按月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奖励兑现,以

此来提高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的劳动报酬,由此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多劳多得的竞赛氛围。第二,引入提案制度,充分依靠一线员工的智慧。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提案机制,对合理的、有实效的提案给予公开的奖励,使一线员工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确认和肯定。通过肯定一线员工的价值,促使一线员工学习如何去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才可能有效地保证员工的稳定性。

2,树立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无形的财富,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着人才的作用,所以要推崇团队意识为主的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内部软文化,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员工自觉为企业努力工作激发员工创造力。加强企业文化不是空话,要落实。一方面要以各类制度的建立落实并对员工伙食住宿等环境整顿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员工培训,开展员工素质养成,加大业余文化活动从而鼓励员工有多种休息安排。既要积极培育以人为本,尊重人,信任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逐步建立健全明确积极向上的的行为规范,形成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兴,企业荣我荣的价值取向,努力使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让员工自觉的把自己与企业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局面。

3,提高员工待遇报酬,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现阶段的新生代员工的离职很大程度还是因为待遇。所以劳动报酬仍是企业留住员工的基本手段,树不能无根,对于新生代员工待遇就是根。提高员工的劳动收入,使企业员工与同行业员工相比觉得自身获得工资是公平合理。同时要尊重老员工,特别是技术熟练的工人的工龄工资制度和年终奖金按时按量发放。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对企业有更高的认同并依附企业,从而使其安心工作,以此为本职工作。

4,提高管理的细节,积极预防和满足员工心理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好的阐述了对待员工的分层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生存,还有归属感,自尊,实现自我需求等。所以企业管理者要给予生产型员工充分的关心和尊重,这相当于是给予生产型员工另一种无形的福利。组织的关怀可以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和谐人际关系,并提升员工的离职成本。而且,这种关怀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多大成本,基本属于“细节管理”,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份基本的尊重、一份相对的公平。因此,要时刻关注员工各方面的需要,在组织中充分发扬民主,切实转变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建立柔性化的制度。这样,员工在组织细心的关怀下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公民意识”和“企业公民行为”,从而有效防止员工离职。

5,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企业一方面应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从经营收入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用以改善生产型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安全条件,包括车间环境、厂区环境、食宿条件和劳保用品等;另一方面应尽力提供符合员工心意的人性化工作环境,这既能让员工心情舒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又能让员工真切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从而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的工作热情。

篇6:长三角物流圈发展路在何方

发布者:马永刚发布时间:2007-5-29 14:04:00

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经济总量位居三大经济圈之首,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2005年该地区的GDP达到29758亿元,2006年的GDP则为32500亿多,几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六分之一。长三角物流圈也是中国四大物流圈之一,2005年其物流总量为98385亿人民币,2006年其物流总量将超过12万亿人民币。从长远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也极其明显,潜力巨大,只要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有效规避风险,长三角物流圈必将会跃上新的发展平台。

1、区域物流体系的SWOT分析机理

1983年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Weihrich)在研究企业的竞争理论时,提出了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或地区现实状况的方法。从整体来看,SWOT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借用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需要避免的因素,从而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明确以后的方向。

在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一个区域的物流体系情况时,一定还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周边经济体的互动关系,不能仅仅对研究对象进行孤立、静态的单方面分析。必须将研究对象同该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大环境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文化、经济、政治、人文等因素,才能得出较正确的结论。

2、长三角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在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等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如今,长三角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六大都市圈中唯一一个属于中国的都市圈。长三角作为中国未来的物流中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机会,同时,和其它的区域物流体系一样,长三角也面临着不少劣势和威胁。下面将从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两大方面对长三角物流圈发展现代物流进行分析。

2.1长三角物流圈面临的主要优势与机会

2.1.1一体化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三者紧密相连,由于地理、气候方面的优势,资源丰足,使得长三角在改革开放后,各个城市互通资源,并借助上海这个早已被世界所熟悉的中国口岸城市走向世界。至今,两省一市在商品流通方面的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历时已久,形成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区域物流平台的建设与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区域物流的优化目标是整个区域内物流活动的系统化与集成化,这就需要各城市在物流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物流体系的标准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将合作落到实处。而长三角各城市以往建立的商品流通方面的合作基础无疑会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洋山港一期启用和上海宣布2010年前搭建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各个城市更是激情高涨,在注重与其它城市合作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与上海的接轨工作,使得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区域的辐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1.2国内外物流巨头纷纷进驻

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热土,长三角物流圈也正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物流的“黄金圈”,不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大量涌入,而且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驻该地区。目前,中远、中海、中外运、中储和中集等物流集团都已经在长三角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物流业务不断扩大;联合包裹(UPS)、马士基、联邦快递(FedEx)、日本通用株式会社、佐川急便和荷兰天地快运(TNT)等国际物流巨头先后进驻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等城市,抢占其拓展中国物流业务的桥头堡。

2.1.3 长三角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长三角地区拥有35个“国家一类”口岸、19个沿海港口、10个内河港口、5个国际航空港口和1个铁路临时口岸。截止到2006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3300公里、浙江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382公里、上海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560公里,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242公里,长三角还拥有高等级公路14600多公里。长江三角洲水路运输十分发达,有600公里的优良海岸线、30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通道和近58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内陆运输通道,2006年长三角地区各港口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19亿吨,水路物流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长三角的空运能力和实际完成的货运量也比较突出,2006年长三角累计实现空运物流量超过360万吨,占全国航空物流量的29%。

2.1.4 “大通关”式的物流信息化网络正在建设之中

“大通关”是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工程的简称,最早由宁波、上海在2000年提出。从这方面讲,长三角比其它区域较早地意识到了利用“大通关”进行物流业的提速。所谓长三角“大通关”是指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视为大通关协作区域,在跨关区快速通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据平台,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一体化新模式。早在2001年,上海就率先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整合上海口岸通关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大通关”平台。如今,上海已初步建成联通了包括海关、检验检疫在内的口岸各相关单位业务系统的统一平台,以及覆盖海港、空港和各主要产业园区企业的通关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该平台功能涵盖了交易、物流、监管、支付四大作业环节,信息服务的用户已超过5万家。江苏、浙江也正在积极筹建类似的物流信息网络,如果两省一市的“大通关”工程进展顺利,并整合到同一个信息平台,必将会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对区域物流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2长三角物流圈面临的的主要劣势与威胁

2.2.1 物流信息化网络建设进展缓慢

要进一步扩大平台联网范围,全面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信息交换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功能,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虽然“大通关”的概念最早在长三角被提出来,也已经有了一些区域性的合作形式,但整个长三角的大合作尚未真正形成。海关关税由国家统一征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税收分歧,因此“大通关”工程在行政区域方面不会出现明显障碍,但管理却是一个较大问题,“大通关”必须通过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去实现,具体实施起来还有一些技术困难。一方面是需要相关地方海关通力合作,摒弃“地方利益”,另一方面是要求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尽管两省一市都意识到长三角物流圈的“大通关”工程必将实施,但由于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还没形成,所以,一体化的物流信息化网络建设进展缓慢。

2.2.2物流业提速的行政制约

长三角的两省一市皆为国内经济的发达地区,经济的独立性很强,都有一套多年累积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惯性。上海市虽然经济最为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但人口总量最少,2006年上海GDP达10296.97亿元,而2006年江苏省、浙江省的GDP分别为21300亿元和15649亿元,浙江省的GDP总量虽然不高,但是其民营经济十分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因此,从经济格局来看,两省一市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没有具备绝对号召力的省或市。这样一来,行政格局就可以充分显示其作用,也直接制约的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2.2.3 缺乏现代物流运作理念

长三角虽然物流企业众多,但大部分都是从原先的运输企业转变而来,而这种转变还多停留于企业名称的改变,这种现象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普遍。从服务内容和质量上看,这些企业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很多企业只知道把货物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对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却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客观、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在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内部物流意识还相对薄弱,这些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之路使得物流业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准入机制的不够完善,使得能够提供与外资物流公司同样优质服务的中国物流公司还是凤毛麟角。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甚至是其中的大中型企业,在走向由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进程中,阻力重重。

2.2.4 物流人才匮乏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人力资源丰富著称,发达的经济环境也给这些人才提供着其它区域难以比拟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然而,对于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以及物流业提速的要求,长三角仍然面对着物流人才饥渴的难题,尤其是对现有物流业务有实际操作和规划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虽然近几年物流人才的培养受到重视,但现在长三角地区设有与物流相关专业的各类院校约有40所,从事物流人才培训的机构和组织也仅有50家左右,每年从院校物流类专业走出的毕业生不到2000人、培训机构培训的人员不到3000人,况且培训机构往往是速成性质,从培训机构确实可以轻松拿到“物流师”、“采购师”、“报关员”等与物流相关的证书,但这些证书只能是上岗证,与物流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相距甚远。

2.2.5 长三角物流成本有上升趋势

中国供应链协会和仲量联行调查显示,中国的仓储业将从目前最为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向珠三角及二三线城市分流,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成本有上升趋势。例如上海临港地区,物业租金已经达到35美元/平方米,有些保税区物业年租金更是高达60美元/平方米,有些陈旧物业的租金也要达到这些新物业租金的50%~60%的水平。如此高的物业租金,必然使得物流成本有上升,也必然对长三角区域物流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偏高,而物流市场过度竞争、公路货运价格过低,使得运输成本上升。

3、长三角物流圈的发展路径

3.1强化枢纽城市的中心地位

根据苏联经济学家莫里克夫在1958年提出的集约化理论。若要物流系统充分发挥其效率、体现“集群”放大功效,有效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物流市场良性发展,必须实施集约化布局。从长三角的区位效应来看,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和南通等城市,应该成为长三角物流圈的枢纽城市。只有强化这些枢纽城市物流系统的中心地位,并科学界定其功能取向,合理设计其的辐射范围和基础设施分布格局,让其充分

发挥其辐射效用,才能真正提高长三角物流圈的物流整体效率,防止重复建设、物流市场恶性竞争和总体成本居高不下等弊端。

3.2加大发展空运物流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特点是及时性和快速化,物流服务的JIT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长三角物流圈在国内物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必须完善其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空运物流,实现海陆空同步发展,进一步强化其对内地的辐射效应。同时,日益凸显的空运物流的重要性,也客观上要求长三角物流圈提高航空物流能力,长三角很多机场原有的设计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务需要,急需改建或扩建。虹桥机场已经着手进行扩建,台湾长荣航空公司已经与浦东机场达成物流业务的合作协议;香港机场管理局增资20亿港币获得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5%的股份,对其进行改造;新加坡樟宜机场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也正在争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股份。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长三角物流圈的空运物流必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物流力量,也必将促使长三角国际物流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3.3重视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城市物流配送是以快速、高效和及时为突出特点,实现面向既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它可以进行多品种、小批量和即时化等具有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提高响应效率,代替企业库存。长三角城市较为密集,不仅制造业发达,而且大型商业企业林立、各种规模的连锁零售企业非常多,具备发展城市配送物流的条件。所以,大力发展城市配送物流,是长三角物流圈完善其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的必由之路。目前在长三角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已经有不同形式的配送中心存在,有的县级城市也建立起了配送中心,但自动化程度不高,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数量也不多,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3.4进一步对接国际物流体系

上海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国际物流的走廊。2006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共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6505.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24.2%,进出口贸易总量占全国的36.95%,但是长三角各外贸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8350亿美元,远远高出长两省一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几乎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约有近2000亿美元其它省份的进出口贸易是经过长三角各外贸口岸实现的。因此,长三角物流圈的战略布局必须有国际性、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到长三角经济圈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发送机”地位、考虑到三角物流圈内引外联作用,做好长三角物流圈的规划、布局,做好进一步对接国际物流体系的思想准备,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通向内地省份的物流通道、外贸口岸的设立和物流政策等方面,做好进一步对接国际物流体系的工作。

3.5实施物流人才工程战略

UPS前执行总裁W.S.Danner在2002年美国物流学术年会上曾说道:21世纪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物流水平,而物流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物流技术和物流人才的素质,21世纪物流人才将成为争抢的对象,物流人才将永远稀缺。可见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人才,是长三角现代物流能够顺利推进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根据现代物流科学化运作的理念,在现代物流中将不断出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问题,而要掌握新技术、操作新设备和解决新问题,就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和系统化的学习,也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熟知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从整体上提升长三角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

上一篇:初一的政治学习方法下一篇:第一次我没放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