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2024-06-21

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共6篇)

篇1: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一般理解公共卫生体系应包括为所有人服务的卫生设施、卫生系统以及卫生人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通常包含几个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卫生信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正是因为公共卫生体系是为所有人提供健康服务的,所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人口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劳动能力的提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搞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意味着花费少量的资金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作为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斗争胜利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决策,卫生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应当看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近年来,我市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基本完成了市县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县传染病区、市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治中心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市、县、乡三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基本到位。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将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查情况以及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本框架和承担的主要任务

按照市编委《关于调整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的通知》(蚌编[2005]12号)要求:“将现有区级卫生防疫机构及职能重新整合,分别组建蚌埠市龙子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蚌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禹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淮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为副科级建制,列入区卫生局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序列,同时撤销原区卫生防疫站。市辖区一级不设卫生监督所,其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承担。”固镇、五河及怀远三县编办也均正式下文批准组建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撤销原县卫生防疫站。市、县卫生监督所按有关规定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2004年3月,蚌埠市城区实行区划调整,市内4个区都带了乡镇,增加了农村卫生工作。因此,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在三县主要由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在市区主要由市、区、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形成了以市、县(区)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机构为龙头,以乡(镇)防保站或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级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约430多人(市级约130人,区级约60人,县级约245人),为全额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但地方津贴部分由各单位从预算外收入中解决;我市80%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防保站,一般由3-5人组成,乡(镇)防保站工作人员共330多人,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基本未列入财政预算,所需经费主要靠预防保健工作收入或由乡卫生院从医疗收入中予以解决;村级医疗机构实行自收自支,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得不到任何补贴。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处理或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实现让所有适龄儿童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的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滋病防控工作;落实疟疾、结核病等我市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开展不明原因肺炎主动搜索;实行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卫生许可专项整治;开展儿童食品、节庆市场专项整治;开展乡镇企业非固定用工劳动者健康监护情况执法检查;开展学校卫生安全监督检查等等。

二、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公共卫生工作运转艰难。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应当依靠政府支持。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如果没有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难认识到位,从而影响了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常投入,以至积累了大量问题。调查反映,我市、县(区)级财政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预算内经费安排仅限于人员工资的部分和人均1000元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的地方津贴部分和特殊行业津贴、检验检测设备更新经费、国家规定的免费接种的疫苗所需经费以及正常的办公开支都要从各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有偿技术服务收费中予以补充,县级财政安排的经费仅占实际工作需求的30%左右。乡镇一级的卫生监督和防疫保健经费几乎为零,少数乡镇防保人员近两年的工资收入几乎没有,严重影响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现有的仪器设备甚至落后于被监督单位,影响检测效果和检测的权威性。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各级卫生监督所工作用车应包括

卫生监督执法车和现场快速检测车,用于日常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违法案件查办、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但因经费所限,市、县卫生监督工作用车均难以保障。

2、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数量偏少,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市卫生监督所编制数63名,目前只有50多人,符合条件的卫生监督人员不足20人,承担着城区数千家经营单位的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对城区周边农村地区的监管难以顾及。三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245人,承担着约250万农村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每万人口拥有1名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由于乡级没有设立卫生监督机构,仅依靠市、县卫生监督所有限的监督力量,根本无法保证农村地区的监督覆盖面和监督频次,导致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较多,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另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要求业务人员既要熟悉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医学、语文、外语、计算机、化学、物理等方面知识,而现有的工作队伍,一部分是大专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医疗专业改行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招工顶替、外单位调入或部队退伍经一定培训后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从学历构成看大专以上人员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仅占四分之一,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急需加强继续教育和系统培训,并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3、改革后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功能定位不清,职能有所交叉,各项防治措施难以落实,传染病的威胁和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危害不断攀升。由于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市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成效不显著。各自独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因定位不明和职能交叉,工作协调力度较分家之前大大减弱,加之政府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过多追求或选择经济利益明显的工作项目,不得不将有限的技术骨干和设备投向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室,对自身应承担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只满足于应付一般性日常工作,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谋划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非典”流行期间,不少公共卫生人员缺乏一般临床医学知识和流行病学知识,业务指导的权威性不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能力不强。

4、以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严重滞后,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2003年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于2004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任务,实现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划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并要求把公共卫生职能从乡镇卫生院中剥离出来,成立乡镇预防保健所,负责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和对村(社区)卫生室预防保健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同时按照安徽省《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卫生的财政补助范围包括: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必要的医疗服务,卫生事业发展建设支出以及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因县、区财力有限,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不到位,部分乡镇预防保健所尚未建立,本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实际上各县、区未完全落实,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和乡镇防保站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几乎为零。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建议和对策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应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一是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政策,在经费安排方面实现两个倾斜,即向农村卫生倾斜和公共卫生倾斜。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按照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并通过深化卫生改革,整合现有卫生资源以及动员社会投资等,保障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县卫生监督所的建设,保障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配备,尤其是在仪器设备配备上应全力予以保障,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快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乡镇预防保健机构(专职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建设,在办公用房、仪器装备、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上按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产品的要求,按服务项目予以补助,同时对于村级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应给予适度补偿。

2、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尽快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根据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充实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根据有关要求,制定出切合农村实际的人员准入标准和条件,实行定编定员和考试招聘上岗。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限制非专业人员的进入,确保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对不符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要分流安排从事其他工作。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尽快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并创造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的环境,鼓励工作人员刻苦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医学教育要真正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公共卫生知识和人文知识。要充分利用我市卫生方面的教育资源,深化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尽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加大引进高级人才的力度,提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不断加强乡、村卫生技术队伍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疗卫生队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

3、协调解决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卫生、财政、发改委、人事、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政府组成部门应加强协作,认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机构的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各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农村实际,明确功能定位,调整工作职能,扩大服务功能。各类公共卫生机构要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各种伤害、常见病和各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并做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主要职能。市、县(区)级公共卫生机构要真正发挥龙头作用,制订工作计划,重点做好系统监测、动态监管、疫情处理和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等工作。应认真研究如何加强由县到乡(镇)疾病预防控制的垂直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村医承担防病保健工作机制,解决农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4、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满足广大农民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媒体、阵地和各类会议,利用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和各种疾病防治知识开展卫生科普工作,其形式和内容要贴近群众并浅显易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公民在疾病预防中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为适应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卫生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不断改进。

篇2: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2005-12-30 13:57:48

公共卫生事业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多年来,我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现有这些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应对非典疫情、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禽流感疫情和今秋出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工作中,暴露了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继续加强和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了解我市公共卫生建设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政府决策作好参谋,今年8月至9月,市十届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于10月份又作了补充调研。调研期间,委员们走访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一院和10个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听取了这些单位领导关于公共卫生状况的介绍,并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共卫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是涉及公众卫生和健康的公共事业,它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基层卫生、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等方面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大和外来人员的涌入,给我市公共卫生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导致了疫情的全球化。近几年来,我市的公共卫生体系先后经受住了非典、禽流感、麻疹、肠道传染病等几次比较大的疫情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纵观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集我市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与评价、健康促进与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目前该中心在编职工37人、编外人员9人,负责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调查,承担重大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的调查处理;肩负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组织开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环境、放射、学校等卫生的监测工作;接受卫生监督检验和社会委托卫生监测检验工作;开展健康指导及健康促进教育;指导各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近年来,市疾控中心根据自身承担的工作职能和上级有关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添置了一批仪器设备,组建了一个融检验、监测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监测中心。但现有人员编制和实验室装备还不能完全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这次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回顾几年来市疾控中心的发展历程,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不完善

我市疾控网络目前还未做到对全市的覆盖,只延伸至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尚未深入到村、社区层面。现在农村一级的防保功能主要还是依托各镇、街道卫生院,尚未形成上下贯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和系统。这方面的弱点在20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霍乱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印证,往往使许多重要的措施难以实施到位,落实到位。

2、外来流动人员的疾病防控工作仍然薄弱

毫无疑问,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些人多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在儿童时代往往得不到全面的免疫接种服务,也缺乏公共卫生和健康意识。而现在这些人中有些已建立了家庭并育有小孩,有的甚至举家

迁入了平湖。由于他们居住分散,迁移频繁,且大都未在我市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登记,导致流动儿童的确切数据难以掌握,加上计划免疫的相关信息传递不畅以及家长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外来儿童常常得不到及时的免疫接种,出现了建卡率、接种率低和相关传染病发病高等情况,同时,加上一些不良陋习的影响,也增加了他们中一些传染病的高发病率。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麻疹疫情和下半年发生的霍乱疫情中多数病例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也再次证实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疾病防控工作的薄弱。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必要的卫生设施跟不上,如三格式粪池普及,河道淤泥的清理,居住空间的拥挤等都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3、疾病预防控制力量薄弱和工作能力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我市疾控中心在自身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对日益繁重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和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在人员编制上明显不足。目前,现有人员基本只能应付一些日常工作,而无法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今年我市接连遭受“麦莎”和“卡努”两次台风的袭击,造成部分地方积水和淹没,而市疾控中心由于人手不足,就无法对全市地表水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根据有关部门规定,我市的疾控人员编制数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编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也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其次,经费不足也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小难度。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4年市疾控中心获市财政拨款为121万元,占总经费的31.4%,其余68.6%要靠自身的创收来弥补。这就造成了实验检测设备上的更新滞后。目前市疾控中心许多年久失修、老化失灵的设备仍在一线服役,而且这其中都是必备常用设备,受此影响导致部分常规检测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疾控中心工作能力的发挥。类似对一些常规职业中毒气体样品的检验由于自身条件的原因常常无法检测而须外送,给中毒鉴定和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不便。

(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市卫生监督所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监督执法机构。目前,该所有职工30人,其中具有卫生监督员资格的22人,现有工作用车三辆,承担着全市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化妆品卫生、射线装置防护、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固体废物、传染病防治等11个类别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并承担对全市的食品生产、公共场所经营、学校、医疗机构以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企业共计1.15万家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面对卫生监督对象不断增加、卫生监督面不断扩大的趋势,仅仅依靠现有的监督力量,已无法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督执法任务。

1、卫生监督网络不完善,监督执法覆盖率偏低

“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这是多年来我国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经验总结。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从目前我市的卫生监督工作来看,广大基层需要更多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需要更多的经常性检查力量,需要更多的能在农村巡回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在关键时刻“拉得上、顶得住、打得胜”的队伍。

2、卫生监督力量薄弱,难以实现监督检查的经常性、广泛性

目前,市卫生监督所将从事一线监督管理工作的15名卫生监督员分成6个工作小组,面对繁重的执法监督任务,只靠这6个小组来完成,犹如蜻蜓点水。日常工作中以抓案件的查处和无证经营的取缔、突发事件的调查以及专项整治和重大活动、节假日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为主,难以实现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经常性、广泛性。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巡查,基本上只能做到“点到为止”,农村地区的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医疗卫生的监管工作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阻碍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卫生,外来人员的无证

摊贩和流动摊贩管理,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隐患甚多状况堪忧。

3、监督执法经费投入偏少,技术手段落后

市卫生监督所是一个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近几年来的财政拨款基本只能满足日常开支,按照卫生部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和《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的现状和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在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监督车辆、突发性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等的配备还与上述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卫生监督工作需要。

(三)基层卫生工作

目前,10个镇(街道)医院(卫生院)共有卫生防保人员58人,其中专职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27人,专门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16人,两者兼顾的15人。上述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卫生监督检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管理、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任务,为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

1、基层卫生防保经费不足

基层卫生防保经费主要来自全市各镇(街道)的补助和各乡镇医院(卫生院)的投入。2003年,全市基层卫生防保经费预算约为150万,其中来自于各镇(街道)的补助是39.7万元,其余大部分经费都要依靠乡镇医院(卫生院)来弥补,如果按全市总人口48.3万计算,乡镇财政投入经费人均为0.82元,这和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加上基层卫生防保工作的繁重,日常支出的庞大,就需要各乡镇医院(卫生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基层防保工作的公益性,长期的入不敷出必然会挫伤各乡镇医院(卫生院)的积极性,此外,近几年基层卫生防保工作人员出现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和工资待遇偏低等现象,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市基层卫生防保的发展。

2、基层卫生网络不完善,农村卫生防保力量薄弱

基层卫生防保的大量工作在农村,而目前我市农村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卫生服务网络。我市近400名乡村医生目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处理一些简单常见的疾病的诊疗、保健工作,还没有承担起村一级举办家宴、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方面的基本卫生信息的收集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等公共卫生义务。

(四)医疗救治工作

医疗救治包括普通急救、传染病和其他生物、化学、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专业救治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主要由平湖一院承担。近几年来,市一院先后建起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功能区,提高了自身医疗救治能力。但是,一院的传染病区没有单独分设,与骨伤病区在同一幢楼房内,现有传染病房床位数只有28只。从这次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收治情况来看,我市缺少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一个大型的、设备齐全的传染病区。

(五)妇幼保健工作

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疾病筛检,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市妇幼保健所在这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方面,更是功不可没。但目前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还缺少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只有1%-2%之间;此外,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儿童的保健和妇科病普查工作难以普及。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健全是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事实证明,公共卫生体系在保护和增进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市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

1、新时期疾病预防和控制任务仍然繁重。一些传染病曾经得到过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外来人员大量涌入、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传染病在较

短时间内又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科学证明,多数传染病具有爆发、流行的时间周期性,一段时期的沉寂,不能说明威胁消失,今年我市发生的麻疹和霍乱疫情以及外地流行的流脑和乙脑疫情都是明显的事例。此外,一些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也不断被发现,加大了防控难度。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也促使了区域性的疾病流行范围扩大,进一步增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仍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

2、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致使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剧增,这些新的卫生问题,成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另一重大挑战。

3、疾病预防控制手段落后、应急反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在基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多年来尽管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但由于长期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先进的疾病诊断方法、预防控制措施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另外,器械设备陈旧简陋、公共卫生信息滞后、监测处理手段的落后,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

4、随着食品中新的污染物不断被发现,以及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掺假掺杂手段的不断改进,食品安全状况仍未能有效改观;经济的发展,大量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因素;此外,“无证游医”、“医托”现象的屡禁不止等,也是急需加以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要求日益增长。但现有公共卫生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改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些也给公共卫生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6、省委、省政府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卫生强省”的决定,省卫生厅围绕建设“卫生强省”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这一目标势必成为我们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战略性任务。

三、几点建议

面对当前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市公共卫生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此次调研的结果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政府参考。

(一)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气力抓好。最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必须强化对食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不断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平湖的紧迫任务,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快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网络,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力度

尽快构建一个全新的、能承载起基本职能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以及完善市、镇(街道)和村三级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1、完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级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全覆盖,承担起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管职能。

卫生监督体系要按照省卫生厅建立县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划片设置,垂直管理”为原则,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因此建议设立乍浦、新埭、新仓卫生监督分所和市区(包括三个街道和林埭镇)卫生稽查大队等分支机构,以全面开展辖区内的日常巡回监督检查,改变农村卫生监督不到位现象,增加农村卫生监督覆盖面,构筑保障我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

2、完善乡镇级防保工作网络

各镇(街道)医院(卫生院)要承担起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运作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要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转变,增强对农村防保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继续做好防治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基础上,逐渐向综合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村、社区卫生服务转变。

3、完善村级公共卫生网络的建设

村级自治组织应承担起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各村卫生室应当接受村“两委”、镇(街道)医院(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并且承担起责任区域内村一级举办家宴、儿保、妇保、预防接种等方面的基本卫生信息的收集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义务,并协助上级机关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协助建立和管理村民健康档案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作。

4、进一步健全突发性医疗救治体系

要加大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投入,尽快建立一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一个专门的、大型的传染病区,无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或肠道传染病疫情,都可以快速反应和积极收治。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公共卫生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头绪多,难度大,责任重,必须配置足够的人力资源,以达到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对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和基层防保人员要求。建议人事部门增加市疾控中心、监督所的人员编制,更好地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力度,实现重心下移。另外,应当尽快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选调优秀医务工作者充实到基层防保队伍,使队伍充满活力;还可以鼓励在职人员加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必要时,可以请上级医疗单位的专家下基层业务指导、安排进修等。总之,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充分挖掘队伍的潜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服务能力。

(三)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强装备建设,依托科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市财政应当继续加大对市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检测仪器和执法装备的投入力度,各种仪器设备应以卫生部的《省、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和《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为标准来添置。此外,由于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执法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专业技术特点,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监测数据,因此,配备必要的实验检测仪器和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交通工具、取证工具和技术装备,是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和保证卫生执法客观公正,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

2、加大对基层防保经费的投入,落实各项卫生保健措施。尽管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基层的公共卫生投入,但投入的增加和我市经济的发展还是极不相称,造成基层的卫生防保工作相对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断提高对基层防保经费的投入。建议以市、镇两级财政补贴为主,各乡镇医院(卫生院)投入为辅,切实将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落到实处。

3、继续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卫生健康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也应拿出更多的经费用于外来人员的卫生防保开支,让他们享受和本地市民同等的公共卫生待遇,他们的孩子也应纳入计划免疫接种的范围。此外,政府要重新定位管理思想,不再将农民工视为城市的“过客”,应用“居民管理模式”代替以往的“外来劳动力管理模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并努力改善他们生活居住的环境条件和卫生设施。

(四)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做好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强化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指导和监督。积极探索婚前保健服务的新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接受婚检的自觉性,与相关部门协商开展婚姻登记和婚检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切实方便群众,改善婚检服务的环境、质量和态度,让婚检对象满意;探索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新模式,将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保健纳入现居住地管理。

(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篇3: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和实现基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美丽沙河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在沙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 取得了一定成绩。日前, 我们对沙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基层文化活动,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当前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 的主要问题

(一) 基层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 当前, 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人员工资除外) 纳入财政预算, 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无投入, 致使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 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尽管基层党委、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 但因为财力薄弱, 无力投入; 二是基层负责同志长期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虽然财政有钱, 但是不愿意投入;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所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难以落实, 对文化建设没有一个有力的制约措施。

(二) 乡镇、农村两级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滞后。从乡镇来看,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以及农民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的课堂, 也是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阵地, 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大部分乡镇设立了文化站, 可是缺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和场所, 又不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 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即使那些有独立场所的文化站, 其设施、设备以及投入等也与综合文化站的要求相差很远。从实际效用看, 相当多的基层文化设施建成后, 由于管理人员、经费难到位, 不能有效运行, 只满足了“有”, 未解决“用”的问题, 以至于被群众戏称为“开关中心”, 少部分还被挪作他用。农家书屋的藏书数量不少, 但普遍缺乏图书更新经费, 可读性不高, 有的图书灰尘满面, 少人借阅。

(三) 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薄弱, 工作不专一。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中普遍学历偏低、专业不对口、有文艺特长的不足半数, 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稀缺, 而且仅有的这些人中兼职过多, 不够稳定。不少乡镇的文化站人员, 不仅要从事文化事业, 而且兼任乡镇党政办、社会事业办、驻村指导员、会计、出纳等等大量超出业务所及的工作。由于兼职过多, 文化工作只能应付而已。

(四) 投资主体单一, 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目前, 沙河市基层文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 主要是依靠国家、省补助资金和政府的有限投入, 社会力量投资还处于空白, 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一条腿走路的现象致使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措施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面推进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根据十八大要求, 沙河市应该出台一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发改、财政、建设、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协作, 各乡镇政府配合, 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 从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入手,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目标, 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 建议建立刚性的稳定的基层文化投入机制。要强化审计监督, 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要向基层、薄弱地区和薄弱点倾斜。同时在文化发展基金中要切出专门用于基层文化服务的专项, 重点用于基层文化活动的扶持、业余文化团队的建设、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运行费支出等。在新社区建设规划中, 要明确公共文化活动功能区域的落实;在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上, 也要有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 大力鼓励民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

篇4: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农村;主体

一、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供给力量

政府是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供给力量。但核心力量并不代表政府是“全能”的,政府应该首先一改过去“全能政府”的执政理念,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具体来讲,政府在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还应该承担以下功能:

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法规体系与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快文化立法的步伐,以立法的方式确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确立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的供给形式,加强有关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文化服务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文化法规体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同时,政府各级组织还应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并根据实际,制定支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相关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

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文化体制改革是促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政府应该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的体制创新,遵循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协调各方的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逐步形成经营性文化服务的供给由市场调节、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供给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平等参与的文化运行的新机制。

再次,转变政府职能,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即政府的作用是要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摒弃“全能型政府”理念,全面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切实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的职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加大文化市场监管的力度,规范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另外,政府还应承担起建设西部农村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重任。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选拔培养的意见,创新人才机制,培养能够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熟悉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势文化人才;挖掘本地区农村文化精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来。

二、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力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要全部由政府这个单一主体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强烈的非排他特性,使其在供给方面的收费变得不可操作,或者说无法实现其经济效益,因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力量几乎完全被排斥在外,且目前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又加重了市场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障碍,因此市场这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竞争主体严重缺失。

三、以社会组织、群众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1.非政府组织

目前,非政府组织不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国家范围乃至社区范围内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治理结构的中间力量。在我国近年来的行政改革中,非政府组织亦是推动传统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提供社会服务、吸纳劳动就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政治、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以自身独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主体,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求矛盾。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只发挥着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生产供给的补充作用,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非政府组织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基层群众

农民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主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需要发挥农民自身的力量。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覆盖面还不宽的条件下,需要农民自己站出来,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和自理者,有效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另外,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干的农民,这些人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带头人,是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民间艺人、文化中心户、农村业余文化组织等,他们能够在整合农村本土文化资源、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文化网络和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

篇5: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工作安排,5月22日,市政协组织委员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设施

明显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提高县级、完善乡级、加强村级”的原则,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逐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利用中央县级医院(中医院)项目对6个县(市)级医院(中医院)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总建设面积达到30.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1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亿元,地方配套和机构自筹资金1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县级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为打造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完成95个乡镇卫生院和10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总建筑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1亿元。三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问题,从开始以市为单位统一招录合格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其中08——09两年来全市共统一招录557名。去年,又通过省卫生厅、人社厅统一招聘了144名,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建立了县、乡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强依法执业监督,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三)“新农合”助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主管部门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使广大参合人员得到了实惠,群众对新农合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大幅提高。一是农民群众主动参合的越来越多,参合率逐年稳定提高。从至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由最初的21.72%提高到98.8%,为民市参合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据我市每年民生工程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显示,新农合的群众满意度超过90%。二是新农合对农民群众的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保障面越来越宽。从共济机制发展成为医保制度,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病、小病都有补偿。三是新农合对农民的保障程度越来越高,报销比例不断提升。我市从7月开始,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了按病种付费的试点工作,纳入试点病种的补偿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0%左右。四是农民报销越来越方便,网络即时结算,不让农民出院后为报销医药费来回跑路增加负担。五是基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农民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诊越来越便宜。基层医改后,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费用下降40%左右。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市的基层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基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

(一)地方财政投入仍需加大。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但增加的部分多为中央财政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的补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增加的部分也多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和人员的工资,对农村卫生工作经费增加较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医院结束了以药养医的时代,医院在基本建设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

(二)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队伍不稳定。医疗技术人才是制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因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不好,近十多年来,本、专科医学院校毕业生很少到农村基层工作,大都集中在城区医院,造成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乡镇卫生院职工报酬低,就医对象少,技术水平不易提高,再加上子女教育等其他因素,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加剧了人才匮乏,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趋于薄弱,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三)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运行费用过高。调研中基层卫生工作者反映镇卫生院、所属分院、门诊部平均每月网络费用需要560元,村卫生室每月网络费用需要159元;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业务用电按营业性用电标准收取,支出负担较重。

篇6: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地处成都和重庆两 座特大城市中心节点,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 三县。幅员面积 5326平方公里,人口 38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274万人。全市有 105个乡镇, 2072个行政村。2009年,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1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654元。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广大 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及基本文化权益,今年 3月至 4月,遂宁 市文化局组织专门力量就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开展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在市委、市府和各级党政的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的 指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取得了六大主要成果。

一是市区县相继出台了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 推动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全面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 化工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遂宁向文化强市跨越的意见》;2009年,市委 办、市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建设切实改善文化民生的意 见》。各区县也相继出台了贯彻文件,落实了贯彻措施。有力地

推动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是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农村文化 提供了有力的设施保障。2007年至 2009年,在中央政策的支持 下,我市利用中、省财政投资和县级配套资金,新建 89个乡镇 综合文化站(安居区白马镇暂时未落实建设用地而推迟建设 , 已于 2009年底前全面竣工,每个项目均达到室内活动面积 300平方米的规定建设标准,并基本配套有室外文化广场和广场舞 台。同时全市有 247个行政村先后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深入,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得到

一定程度地满足。三大“惠民工程”有力推进,农村公共文 化服务方式不断更新,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投 资 496万元建成 “农家书屋” 285个,面积达 10021平方米,书 刊藏有量 36.19万册,落实兼职管理人员 285人。“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 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实现了资源整合,并新投入资 金 1521万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5个、村级服 务点 840个。市、区(县 文化部门每年还组织了阵容庞大的 “送 文化下乡” 队伍,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乡镇、送进村 社、送达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年度下乡演出达 150余场次,并 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三大惠民工程”大大拓展了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的方式,不断提升了服务质量,收到了寓教于乐、提升品质 的明显实效。

四是农村文化机构健全,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稳定,农民业余 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 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中,全市 105个乡镇都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构,即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

心。每个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了文化专干,全市现有文 化专干 111人。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并呈现出 不断增长态势,他们在传统节日、农闲时节开展传统自娱自乐的 文化活动,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农村文化投入逐年增长,各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呈 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

六是农村文化的发展使我市新农村更加文明和谐,有力促进 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以来, 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遂宁向文化强市跨越的意见》精神,全 市农村文化建设加速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文 化教育功能的社会效益逐渐显现,农村文化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农村乡风更加文明,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目前我市共建成省级示范性乡镇宣传文 化服务中心 5个、市级文化特色乡镇 30个。2009年,全市农业 较上年增长 3.8%;群众到市集体上访量下降 17%,民间纠纷调解 成功率达 98.1%。

一是乡镇文化机构全面建立,文化专干基本配备到位。在 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中, 全市 105个乡镇都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 工作机构,即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 心均配备了文化专干,全市现有文化专干 111人。

二是农村日常文化活动匮乏,业余文艺队伍建设参差不齐。近年来,全市各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在每年国庆、春节等重大

节庆期间,均不同程度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并 适时组织举办了例如“春耕杯”、“丰收杯”等主题鲜明的重大特 色文化活动。但 除重大节庆活动之外,乡镇很少或几乎没有组织 开展日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甚至市、区(县文化局组织开展的 农村文化活动,也只有部分乡镇响应。因乡镇文化专干个人能力 和乡镇党政重视程度的差异,各乡镇农村文艺队伍建设情况也差 别较大,绝大多数乡镇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只有 6— 7支,有的 乡镇仅 2— 3支,而射洪县大榆镇则多达 34支。

三是 城乡差距加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与日俱增。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社区文化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滞后。城市半小时文化圈已基本形成,而农村偏远地区有的则需 1个小 时才能到达乡镇文化站;城市居民每月都能参加市、区县组织开 展的文化活动, 而我市绝大多数乡镇每年仅有 1次群众文化活动;城市居民能经常享受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辅导,农民群众几乎没 有专业辅导。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立足乡村创业的有志 者增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农村文化整体 状况显然与之不相适应。

二、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府和各级党政的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的 指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效: 一是阵地建设成效明显,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2007年至 2008年,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我市利用中、省财政投资和县级配套资金,新建 8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安居

区白马镇暂时未落实建设用地而推迟建设 ,已于 2009年底前全 面竣工,每个项目均达到室内活动面积 300平方米的规定建设标 准,并基本配套有室外文化广场和广场舞台。同时全市有 247个 行政村先后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

二是三大“惠民工程”有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 断更新,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 496万元建 成“农家书屋” 285个,面积达 10021平方米, 书刊藏有量 36.19万册,落实兼职管理人员 285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 村党员远程教育”实现了资源整合,并新投入资金 1521万元, 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5个、村级服务点 840个。市、区(县文化部门每年还组织了阵容庞大的 “送文化下乡” 队伍, 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乡镇、送进村社、送达农民群众 和社区居民。年度下乡演出达 150余场次, 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三大惠民工程”大大拓展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不断提 升了服务质量,收到了寓教于乐、提升品质的明显实效。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按照市委、市府的安排部署,我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重点放到了基层, 认真组织各乡镇开展了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全市调查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6个大类, 300多个项目, 目前全市经申报被命名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95项;其中:国家级 3项、省级 16项、市级 28项、县级 254项;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63名;其中:国家级 3名 , 省级 20名, 县级 40名,一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地发掘、抢救 和保护,并彰显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社会更加文明稳定。2007年以 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遂宁向文 化强市跨越的意见》精神,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加速发展,基层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文化教育功能的社会效益逐渐显现, 农村文化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农村乡风 更加文明,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目前我 市共建成省级示范性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5个、市级文化特色 乡镇 30个。2009年,全市农业较上年增长 3.8%;群众到市集体 上访量下降 17%,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98.1%。

三、我市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乡镇党政认识普遍不足, 区县文化主管部门鞭长莫及。一是部分乡镇党政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 没有把文化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和地 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 象,文化工作被视为了可有可无的“花瓶”。

二是文化工作没有纳入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的目标考核体 系,因而一些乡镇就没有把文化工作与经济等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致使大多数乡镇的文化工作“可深可 浅” , “可有可无” , 甚至“无人问津”。

三是区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的人、财、物没有直接管理权和考核权,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常常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文化投入过低,设施挪用严重,国家惠民工程落实不 配套。

我市文化投入明显过低。近三年来,全市区县、乡镇两级财 政直接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明显偏少:2007年共 57万 元,人平1.01元;2008年共 73万元,人平1.56元;2009年共 118万元,人平1.46元;远远低于 2008年全国平均数 2.56元。乡镇文化投入无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归区县 直管,乡镇因财力薄弱,对文化的投入普遍削减,致使农村文化 阵地、设备设施基本不能适应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常规文 化活动预算几乎为零。目前,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中,无设备的 为 98%,活动经费无保障的为 100%,绝大多数乡镇宣传文化服务 中心除人员工资外,无任何经费来源,开展组织文化活动的经费 完全靠文化专干向乡镇领导或当地企业“寻求支持”来维系。新建乡镇文化设施被挪用现象十分严重。2009年, 全市在国 家财政支持下新建成 8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仅有约 10%乡镇已经 投入使用,有 70%尚在等待中、省设备投入(上半年省级设备投 入将逐步到位 ,有 20%的新建综合文化站已被乡镇挪作他用。作为国家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农家书屋”和“文化信 息共享”工程,因乡镇、村无配套设施、场地投入,也无管理人 员经费预算, “农家书屋”管理员完全由村干部兼任,其开放时 间全凭村干部的工作热情而定, 无运行经费和制度

保障, 多数 “农 家书屋”大部分时间均处于关门状态,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得不 到应有保证, “农家书屋”上千册书籍成为一种摆设和应付上级 检查的工具。

(三文化专干不专职现象十分突出,专干业务素质亟待提 高。

一是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职的现象十分普遍。有 48.7%的乡镇 文化专干都承担了乡镇如党政办、林业、计生等多项工作,兼职 最多的达到 8项之多,过多的兼职使文化专干无心学习业务、无 时间思考和开展业务,对农村文化工作无思路、无措施,从而致 使乡镇的日常文化活动处于半瘫痪状态,乡镇综合文化站变成了 空架子, “文化惠民”变成了一句空口号。

二是文化专干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全市 111名乡镇文化工作 人员中,有 46%是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从林业、计生等其他行业转 岗而从事文化工作的,他们对乡镇文化工作不熟悉,专业知识缺 乏,业务技能较低,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针对性,农村文化形势十分严 峻。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重大变革,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部份外 出务工,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农村常 年主要为老人、学龄儿童和部分丧失劳动力的人员驻留在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在家的老人因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其文娱活动较为单一,或庙前聚会、朝山拜佛,或纸牌麻将、赌 博成风。目前,我市农村,村村有寺庙,每庙有会首,每月初一、十五以周围农民自助餐形式组织活动,成为农村老百姓的主要娱 乐项目。文化形势十分严峻,亟需有针对性地用先进文化占领农 村文化阵地。

四、加快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统 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遂宁”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根据 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全市实际,我们 认为,我市在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 着力建立健全以下“四项工作机制”。

(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机制。农村文化工作之所 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文化工作没有纳入 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议:市委、市政府按照市委办、市府 办《关于加快文化建设切实改善文化民生的意见》(遂委办发 „ 2009‟ 23号的要求, 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 对区县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 ,将建设责任、建设目标、建设 成效建立细化考核目标,每年与政治、经济指标一并考评,对全 面实现目标、绩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 力、目标未达到的地方和部门要实施问责。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 务的扎实推进。

(二改革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鉴于我市目前普遍实施 的“乡财县管”体制和近年来中、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逐年增加的实际情况,为确保中、省投入的设施、设备能得到有 效利用,不断促使乡镇文化专干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乡镇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较快建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快提升。建议:

1、统一名称。将我市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更名为与 国家文化部一致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以便更好对应国家投入。

2、改革管理体制。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财、物参照公安局 设立乡镇派出所的管理模式,行政上收归区县文体局直接管理, 业务上接受所在乡镇党政和区县文体局的双重管理。具体做法

上,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先在我市目前条件较为成熟 的大英县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管理机制。人才是经济社会 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关 键。根据乡镇文化工作的特点, 建议:在国家文化部对文化站工 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出台之前, 严把乡镇文化专干入口关 , 由区县人事和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应聘条件和考核、考试科 目,把真正有文化特长,有组织才能,热爱文化工作的人才选用 到基层文化岗位上去。创造宽松人事流动

环境,吸引有能力的文 化人才到乡镇去工作。同时 , 对政绩突出的, 作为其任用、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市、区县文化局要加大对乡镇文 化专干的培训力度,多渠道提高乡镇文化专干的思想素质和业务 技能。

(四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传输机制。针对当前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和我市财力较弱的实际, 建议 :

1、重点深 入推进“信息共享”、“农家书屋”、“送文化下乡”等国家重点工 程建设。及时向中、省相关部门反馈工作状况,配套完善工作措 施,将中、省“惠民工程”更好地传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2、建 立各区县乡镇文化示范基地。集中市、区县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各区县每年重点打造一批乡镇文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逐步 拓展开来。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宣传阵地,建立群众文艺队 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群众从 “朝山进香”和“赌博桌上”吸引过来,让他们从健康向上的氛 围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移风易俗,做新时期新农

上一篇:2008年学校政教工作计划下一篇:浪淘沙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