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想作文

2024-06-23

走向理想作文(通用8篇)

篇1:走向理想作文

《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马江中学

谭小芳

何为最理想的教育?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几句关于教育理念的箴言列举出来简单分析,它们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第六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篇2:走向理想作文

花儿有个理想,要在百花丛中脱颖而出,成为百花仙子,成为花中之魁,使其它花儿无法与它争其芳夺其艳,拥有闭月羞花之美色!

雄鹰有个理想,要在荒芜人烟,飞沙流石的戈壁滩上振翅高飞,自由翱翔于广阔无垠的天际,统治天空,傲视群雄!

我有一个理想,要成为一个白衣天使——医生!用我仅有的力量来解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痛苦折磨中的病人,让他(她)们重新体验到拥有健康身体的快乐和享受!

小时候,当我在卫生所或医院里看到那些医生在病人们没有在讲出自己身体不适的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将价值几百元的药方开好了。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心中有个疑问:他们是神医?长大后才知道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从此我便立下了学医的梦想,我要尽我自己仅有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来造福百姓!

要让理想成为现实,须拥有坚定地信念,坚定地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遇到困难不退缩。有《本草纲目》著作的古时名医李时珍,他为了编写这部被称为药物学总结性巨著曾经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作为一名新医的医学生,同样需拥有坚定的信念,譬如在学习解剖时那些毫无规律可言的名词需要记忆,只能一字一词的记忆。虽然枯燥无比但这些都是以后吃饭的本钱,即满足了群众也可以让自己生活美好!

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什么意义。要想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历史上,大凡有成就者,都有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在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学好英语,抛弃了面子,抛弃了虚荣,在大街上,校园里,在地铁道里疯狂的背诵英语单词,用他的一句话说“I like losing face!”终于他理想成真了,练就了一口连美国人都难以分辨的地道美语!

于今年我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考入了新乡医学院,为了理想,依然需要高中时期的那种劲头,虽然我的专业是定向农村的不被人看好的,但医生的职责是服务病人,工作只是暂时的,知识能力是自己的,梦想依旧是实现的!

篇3:“为人生”:语文教育的理想走向

关键词:语文教育,“为人生”,课程价值,走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 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与深入。但在繁荣与深入之下, 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在这些理论面前, 一线教师显得无所适从, 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感慨“自己教了一辈子语文, 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根本方向不明确, 由此造成了实际的语文教育与理想的语文教育的背离。如何明确方向?参照我国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以及国外母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在目前形势下, 迫切需要确立“为人生”的语文课程价值观, 以此作为语文教育的理想走向。

一、“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的内涵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 必须思考它的课程价值, 它的独特价值是其存在的本体性标志。何谓价值?“价值的实质, 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1]。由此看出, 价值标示的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认为, 语文课程的客体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 (听、说、读、写) 而形成的学习经验, 语文课程的主体是学生。那么, 语文课程价值观就是指对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形成的学习经验满足了学生什么需要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要。这种认识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只有找准了它的实质宗旨, 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 才能为学生所喜爱, 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语文教育不能成为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 而应该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现在及将来的生活所用, 为学生跨出学校大门之后优化自己的人生、实现终身发展奠基。这是我们思考语文课程价值观的基点。基于此, 我们提出“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 以此作为语文教育的理想方向。

“为人生”, 为了学生的人生, 为了学生一生的生活。“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不把语文教育看成是人生的点缀, 而是把语文教育看成是优化人生的必然, 看成是满足学生现在及将来人生需要的必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样来定位语文课程的价值, 未免把语文教育功利化了。其实恰恰相反, “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是对功利化语文教育的矫正与反正。功利化的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看成是升学的工具、高考的工具、政治斗争的工具, 却忽视了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人生意义。而“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凸显的正是语文教育对学生个人生活及发展的意义, 强调语文教育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是实现其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基础, 因此, “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

二、“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许多教育家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 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杜威在批评传统教育的弊端时曾经说过, 传统教育“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 另一方面, 他又不能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2]而“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凸显的正是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凸显语文教育对学生生活, 尤其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意义。这是“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依据。

2. 传统语文教育的启示。

人们大多认为古代语文教育是灌输封建传统道德、培养封建官吏的手段, 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古人也特别重视语文教育对个人的生活及发展的意义。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3]在这里, 孔子提到了语言文字学习的七种作用: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 大多与个人的生活有关, 当然也包含了由个人意义而生发的社会意义。《学记》过多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 “古之王者,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但同时也指出了教育对个人的意义:“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颜之推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曾说:“自荒乱以来, 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 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 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 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 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夫明六经之旨, 涉百家之书, 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 得以自资。”[4]这里把读书学习看做是“不为小人”、提高个人社会地位的手段固然不可取, 但他把读书学习与个人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古代类似的论述还有好多。

3. 反观现实后的必然求索。

早在30年前, 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著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十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现实中确实如此, 好多高中毕业生不会写计划和总结, 甚至连请假条、借条也写不完整, 更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许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文句不通、辞不达意。新课改以来, 语文课堂虽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但“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甚至出现了新的“少、慢、差、费”。在不少语文课堂上 (尤其是公开课) , 学生还没来得及读课文或只是蜻蜓点水似的读了一遍, 各种各样的讨论、辩论、表演、展示就开始了。这些活动关注的不是语文本身, 而是环保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 学生个个俨然是挥斥方遒、胸怀天下的时代精英。这样的语文课堂给人的印象确实是生动活泼, 但一堂课下来, 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收获是寥寥无几。这样的语文课堂简直是浪费学生的生命。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语言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 掌握语言规律, 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5]。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可惜的是, 在弘扬人文精神的掩饰下, 如今许多语文教师迷失了方向, 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 。这样的语文教师是不务正业。海伦·凯勒曾说过:“每个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室, 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东西。”[6]就语文教育而言, “真正的东西”应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学生可以受用一生的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基于此, 我们提出“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

4. 国外母语教育的启示。

国外的母语教育对只讲思想熏陶, 不讲实际运用的做法已普遍感到不满。如美国的语文教材虽然各州不同, 但有着共同的特点:注重实用性, 选文以“时文”为主, 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国外母语教育的价值追求可以从评价体系窥见一斑。目前, 国际上有三种影响较大的阅读评价体系: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7]、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8]、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9]。这三种评价体系, 在阅读测试内容、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方面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在阅读测试内容方面, 三种体系所测试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往往是现实生活必备的。在测试材料的选择方面, 三种体系无一例外都将阅读测试置于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 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已经满足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如PISA把阅读情境分为“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为了教育而阅读”、“为了工作而阅读”四种, 特别强调对表格、图表、地图、计划方案、说明书、手册等信息型文本的阅读能力。这样的测试植根于生活, 其价值取向是“为人生”的。反观我们的阅读测试材料, 文学型文本的比重过大, 文学作品似乎永远是语文教材的主角, 而信息型的文本几乎见不到, 好像信息型的文本不能登大雅之堂, 而这与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实际情形是不相符的。在现实生活中, 除特殊人群 (如文学刊物编辑或文学特别爱好者) 外, 人们接触的信息型文本要比文学型文本多。

三、落实“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的策略

1. 牢固树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念。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它从1912年起经历了结胎、发育、形成、完善四个阶段。1977年叶圣陶先生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 第一次对这一学术观点作了完整而科学的解释。在这以后的两次谈话中否定了诸如“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等不严密、不科学的提法, 明确指出“达到”“需要”两个词都不能少。我们坚信, 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要想使语文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及将来人生的需要, 就应当牢固树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就会使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性, 就会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会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 就会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惟其如此, 语文教学活动才能趋向于理想的价值追求, 实现语文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 才能使语文教育发出科学理性精神光芒的同时, 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2. 从“为人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内容。

当今的语文教材对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的误导作用。首先, 教材中存在着以文学代替语文的现象。自上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批判以来, 语文教育在一些作家煽情性言论的诱导下, 更加倾向于文学教育, 教材中文学型文本占绝对优势。其次, 教材编排忽视语文能力线索。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以内容角度上的各种专题为线索来编排, 语文能力线索被无情地遮蔽。这样, 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也会跟着教材的感觉走, 课堂上往往刻意追求文学的韵味, 诗意的营造, 重模糊轻精确, 重感悟体验轻咬文嚼字, 语文教育的目标俨然是培养未来的文学青年。这是义理化的语文教学。而“思想义理在语文课中不具有独立的教学目的意义, 因而语文课也就不能以思想义理为教学内容。”[10]叶圣陶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曾批判过义理化的语文教学:“五四以来的国文科的教学, 特别在中学里, 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 忽略了技术的训练, 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 未免失掉了平衡。”[11]语文教师必须明确, 语文教学的重心并不是作品的内容, 而是作品的形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活动是贯穿生命始终的, 阅读与写作活动因情境不同而不同。侧重于义理的语文教育由于把重心放在具体某篇作品的内容方面, 不可能满足学生未来的需要。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文能力, 尤其是方法, 学生才能完成变化多端、情境各异的阅读与写作活动, 而能力与方法是通过对作品形式的长期学习与体会而形成的。因此, 从“为人生”的角度来看, 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应当侧重语言形式本身。李海林先生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归纳为语意教学、语境教学、语体教学三方面, 也许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12]语文教学如果紧紧扣住这三方面的内容, 就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就能够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从容自如地使用祖国语文。

3. 扎扎实实开展语文训练。

在当今语境中, 再提“技能”或“训练”似乎显得不合潮流了。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本找不到“训练”一词,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仅出现过一次而已:“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并且是捎带提及的。现在谈论语文教学的文章的关键词是“感悟”、“熏陶”、“体验”、“创新”, 而讳言“训练”, 似乎一谈训练, 便是应试教育, 便是老古董。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 扎扎实实的训练毫无踪影, 流行的是华而不实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是花拳绣腿, 学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更不会为以后的人生奠基。这种局面的存在与人们的错误认识相关。比如有人认为“训练”就是习题演练, 就是应试教育, 其实不然。何谓“训练”?“训”者, 教师的辅导、指导;“练”者, 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 是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互动的一个过程。对于“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13]朴素之极的语言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即能够从容地应对现在尤其是未来的人生。因此, 语文教学要想能够充分发挥其“为人生”的价值, 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

篇4:从理想走向现实

而今上海的民间剧场现实却并没有如张献所言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仍旧为数寥寥。

回望十五年的上海民间剧场之路,一条变化轨迹渐渐清晰起来:从戏剧从业者的理想主义回归到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逻辑上来,从艺术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大众的生活日用。

理想的陨落

十五年来,上海的民间剧场起起伏伏,开了关,关了开。

拥有一个剧场,对很多戏剧人来讲,是一个梦想。然而,办剧场比办剧团要复杂得多,投入也要大得多。能够真正付诸实践者,多少都抱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无论是王景国、荣蓉还是周可,无不如此。

旅美艺术家王景国于2000年创办了真汉咖啡剧场,借鉴纽约外百老汇剧场的经营模式,打造“咖啡戏剧”品牌,但在现实面前遭遇种种困难,于两年后关门歇业。汲取真汉咖啡剧场的经验教训后, 2004年王景国创办旨在推动民间原创的非主流、非营利、非商业的剧场空间“下河迷仓”,以非商业运营的方式推出当代表演艺术原创作品实验支持机制,扶持民间戏剧创作和演出,搭建了一个民间戏剧的孵化平台和当代艺术的交流平台,涵盖戏剧、电影、视觉艺术等领域。王景国凭一己之力支撑了九年后,“下河迷仓”于2013年冬天关门。

如果说,真汉咖啡剧场是一群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戏剧人照搬国外剧场模式的一次文化经营实践,那么“下河迷仓”则是基于本土社会环境的文化自觉行为。从真汉咖啡剧场到“下河迷仓”,王景国开创了商业经营和非商业经营两种民间剧场模式。

同样有剧场梦想的演员荣蓉,2005年在上海同乐坊创意园区创办了自己的剧场——芷江梦工场。虽然在创办之初就办下了剧场演出证,并且拥有新宇剧社可以自行制作剧目,成立之初也引入了戏剧专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然而由于剧场条件的天生缺陷与经营压力,最终于2008年关门歇业。三年中,芷江梦工场共排原创四个戏,做了二百多场各类演出。

2007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周可在亚洲文化基金(ACC)的支持下赴美国考察戏剧后,不甘心于象牙塔里的教书生涯,与朋友一起将上海长宁区的一个老厂房改造成小剧场,创办了可当代艺术中心。

对于艺术家而言,办剧场的复杂程度与所需的经营能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当代艺术中心落成后前两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办不下剧场演出证,这也就意味着剧场不能做公开售票的演出。之后好不容易解决了剧场证,现实的经营压力又摆在面前,周可从戏剧导演变成了剧场的经营人员,渐渐地背离了创办的初衷。2 0 1 2年,可当代艺术中心被刚拿到“风投”、风头正劲的“戏逍堂”盘下。然而,“戏逍堂”三年内在全国建成1 0 0家剧场院线的计划未果,可当代艺术中心也于2013年被做《盗墓笔记》系列舞台剧闻名业界的“锦辉传播”接手,更名为“锦辉·可当代艺术中心”,成为其创作与演出的基地。

如果说“下河迷仓”的关门主要是未能获得政府许可与缺乏资助,那么真汉咖啡剧场、芷江梦工场的关门与可当代艺术中心的易手,则主要是经营方面的原因——小剧场缺乏商业模式。真汉咖啡剧场、芷江梦工场与可当代艺术中心均为一二百座的小剧场。笔者曾给真汉咖啡剧场算过一笔账,按当时的制作成本与票价,如果上座率不到80%,剧场制作的话剧,是演一场赔一场。以做内容为主的“锦辉传播”曾在浦东八佰伴附近有过一个名为“锦辉演艺空间”的小剧场,座位248个,也因为商业模式的缺乏,经营了一年多后也退了。据“锦辉传播”的掌门人孙徐春介绍,目前可当代艺术中心主要是用于品牌的培育与创作的孵化,并不指望它挣钱。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小剧场经营缺乏商业模式。

商业的兴起

“下河迷仓”关门次年,著名导演孟京辉将艺海剧院小剧场改造后重新命名为“先锋剧场”,这个拥有378座的剧场,是孟京辉北京之外的第二个专属剧场。六年前他与朋友将北京东城一个旧影院改造成为“蜂巢剧场”,自己担任剧场的设计者、艺术总监与经营者,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剧场的话剧导演。自然,剧场以上演孟京辉的作品为主。

2015年年底,导演赖声川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五楼的“上剧场”开张,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这个拥有699个观众席的剧场,是一个商场里的剧场,拓展了大家对剧场的认识。剧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独立高雅艺术场所,成了商场的一部分,购物、吃饭、娱乐与看戏在同一个商场里就可以完成。无独有偶,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里有一个名叫“小不点大视界”的小剧场,这是中国首个为0至1 2岁儿童及其家庭度身打造的亲子微剧场。

商业地产主动拥抱剧场,这是之前的民营剧场未曾有过的。之前的民间剧场,或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或是由旧电影院改造而成,一般不会位于热闹的商圈,交通也不会特别便利。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购物行为转移到网上,商场实体店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商场需要考虑如何导入有效的人流,促进消费,而话剧观众与大型商场的目标消费人群大体是吻合的。因而,出现了商场里的剧场。这一新的剧场业态,或许会成为一种新趋势,就像当年电影院入驻商场一样。

篇5:因理想走向成功的名言

2 、一个人的理想的生命,比他们的躯体的生命长得多。我们的肉体在宇宙是短暂的,但我们的理想却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在历史的原野上奔驰。刘玲

3 、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陶铸

4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居里夫人

5 、将爱情当作理想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理想。佚名

6 、我们的理想,不管怎么样,都属于未来。奇雷特

7 、忠实于理想——这是崇高而又有力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和最残酷的压迫相对抗,这种感情甚至在危急万分的时刻也仍存于人的心中。伏契克

8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9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10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1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在一生中能干出一番不同寻常的大事,就比没有远大理想的可怜虫,有着更多的成功的机会。伯纳德·马拉默德

12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

13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4 、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但一个人有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并无限地忠诚于这个理想,他就能经受任何风雨和困难的考验。吴运铎

15 、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居里夫人

16 、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这样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显得如此宝贵。因为,并不是任何理想都能如愿以偿!我将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一直走下去,永远走下去……艾特玛托夫

17 、什么是理想,革命事业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谚语

18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19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0 、即使在最聪明的人身上,本能也一定先于智慧。欢对于人来说,本能有时也许是更为理想的向导。乔·李洛

21 、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生命的价值在创造的生活中闪现。

22 、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席勒

23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何塞·黎萨尔

24 、爱情是理想的一致,是意志的融合;而不是物质的代名词、金钱的奴仆。谚语

篇6: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胡文明)

解放小学:胡文明

看到书的题目就在想“理想的教育”在哪里?自己从事教育转眼间有17年了,愣头愣脑小伙子到步入中年的我,对于教育有了诸多的感触,但也有了许多的茫然。读完这本书后深深地被书中的“生命化教育”“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等等这些词语吸引。更为“在学校里,让每一个学生、老师有尊严地活着,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学校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平等地方”这些句子所感动。还为“教育已经远离内在本质,教育已被功利绑架。”而感慨万分。

篇7:走向理想作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走向成功》。即使是现在,我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解释理想到底是什么,我也无法定义它,但我是这样理解它的,它是雏鹰的天空,它是蝌蚪的陆地,它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东西,我曾听人说过,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在海上航行却迷失方向的船,随时都可能触礁。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理想不也是人生的指路标,航海灯吗?引导我们驶向属于自己的海域。有多少伟人,便是从小就点燃了这盏明灯,从而照亮他们走向成功的征途啊,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里写道:“我选择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多么不可思议的远大理想啊,他正是为了寻找人类的幸福才走上坎坷的。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周恩来总理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我们就需要有这样的凌云壮志,尽管中华已经崛起,但他还没腾飞呀!国君主;爱迪生也是这样,从一个低微的卖报生,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林肯也是如此,跨越了一道宽广的鸿沟,从肯塔基山区的一幢小屋中走出,最后成为美国最有成就的总统之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我在教室中忙忙碌碌的学功课做练习时,我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个问题: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无从回答,只能无奈地望着天空发呆,或许跟我一样的同学很多,但此刻的我已不再满足于不知目标而盲目的忙碌了。我要做一只蜗牛,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摇,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不管那黄鹂鸟的嘲笑,只为了站在树的最高点去寻找属于我的那一片即使是小小的一片天,但它却有我大大理想确实应该树立且重视,但即使有理想那也并不代表什么,难道只要执着上大学,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就会飞到你面前吗?当然不可能。当我们选择了那条未知数的人生路时,路上必会有坎坷,必有荆棘,必会泥泞,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去克服它,有的人认为我再举伟人例子也没用,因为他们是伟人。我要告诉这些人,他们错了,在成为伟人之前,伟人也只是平凡人,因为他们为了理想并坚定信念之后取得成功,这时才能成为伟人的。

记得老师在开学初的时候对我们讲过这样的话:我们作为初三的同学,社会、学校、家长对你们寄以很高的期望,半年后的重点高、普高还是职业中学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希望我们不要辜负众望,从我们做起,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勇于拼搏,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认真地把握好初三的每一天,从各个方面为初

一、初二的学弟学妹做出表率,为母校争光添彩。我想我们会的,人生非坦途,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拿出我们“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我们“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同学们,你们的那一片天在哪?你们梦想过吗?如果没有,就请现在开始想想吧,因为拥有一个理想和一份坚定的信念,并为之漫漫求索,不管怎样都很幸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初三二班国旗下演讲》

篇8:走向理想作文

关键词:早期美国犹太文化,美国梦,同化

一、早期犹太人向美利坚的迁移

1654年, 23名来自北美的塞法迪犹太人在新阿姆斯特丹 (纽约) 的登陆, 成为北美犹太人历史的开端。这个微小的群体一开始并不被信仰加尔文教的新阿姆斯特丹总督接受。经过一系列的协商, 这批犹太人在宗教、生活、工作等诸领域受限的前提下获得了居住权。

19世纪30年代后期, 欧洲大陆再次出现反犹浪潮, 大批德国犹太人禁受不住反犹迫害及生存上的窘态, 举家迁移美国。据统计, 1840—1860年, 美国犹太人口增加了十倍。总数达到15万, 而到1880年美国犹太人口是25万。[1]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美国的大规模迁移。思想开明、素质优良, 且不乏知识分子的德国犹太移民把握住自由、开放的美国社会提供给他们的机遇, 很快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们笔触下的美国是饱满奔放, 浪漫多情的, 让他们远离过去被迫害的枷锁, 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1881年开始, 欧陆尤其是俄国掀起了一轮更大的反犹浪潮。驱使大批犹太人涌入美国。在1881—1924, 短短的40多年的时间, 近300万犹太人进入美国, 形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与上次的德国犹太移民不同, 这些东欧犹太移民一贫如洗, 对于美国社会一无所知。在当时犹太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帮助下寄居在美国中东部的大城市。他们在饥饿, 贫穷, 没有尊严的夹缝中求生, 但是坚持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接受美国式的教育, 让这些移民的第二代有能力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这些第一代移民则在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过程中, 经历着阵痛。因此, 在他们笔触下的美国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和对下一代的殷殷希望。

回顾美国犹太作家的早期作品, 我们会发现它从最初的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渐渐过渡到了现实主义。例如, 埃玛·拉扎勒斯 (Emma Lazarus, 1849-1887) 以浪漫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描述了犹太移民对美国这片充满新希望土地的向往。而玛丽·安丁 (Mary Antin, 1881-1949) 继承了拉扎勒斯乐观, 激人向上的主题思想, 展示了新一代移民在善良真挚的美国人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完美地阐释了“美国梦”。但是这样的理想化的文化互渗后来发展成了写实主义的风格——“美国梦”的破碎, 犹太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时的迷茫, 孤立无援—例如, 阿齐亚·叶齐尔斯卡 (Anzia Yezierska, 1880-1970) 关注犹太移民女性追求“美国梦”付出的代价, 迈克尔·戈尔德 (Michael Gold, 1893-1967) 更是将犹太移民在社会最底层痛苦挣扎生存描绘的淋漓尽致。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从早期的抒情到现实主义的趋势是由作家个人经历和社会大环境两方面作用引起的。

二、理想主义浸淫下的美国梦

拉扎勒斯家境殷实, 与纽约东部贫穷的移民并无多大的来往。她受瓦尔特·各司特 (Walter Scott, 1771-1832) 小说的影响, 从小就学写浪漫诗歌。加上良师益友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鼓励她用激情写作, 我们在她的诗歌《纽波特犹太教堂里》 (“In the Jewish Synagogue at Newport”, 1867) 可以感受到她超凡的想象, 她对犹太民族千百年来的流浪和苦难有着深深地共鸣。同时这首诗也是回应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Henry Wor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的《纽波特的犹太墓地》 (“The Jewish Cemetery at Newport”) 。在该诗中郎费罗声称“灭亡的民族将永远沉寂”, 但是拉扎勒斯却在这个废弃的神庙中看到了古老的语言, 看到了神圣的历史, 看到了先人犯下的错误, 看到了本族人民的流离失所, 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希望---教堂依然神圣, 上帝并未抛弃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脱下你的鞋子, 站在燃烧的灌木中/直面的是神秘莫测的死亡和上帝”。[2] (P104) 所以她的诗歌是乐观向上, 催人进取的。和她的风格一脉相承的玛丽·安丁在13岁举家迁去了波士顿, 并很快接受了美国的教育, 成功地实现了“美国梦”。小说《谎言》 (“The Lie”, 1913) 可以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富有同情心的美国老师, 积极进取的主人公, 两种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渗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女教师在第一个所谓的谎---作为犹太人的大卫是否有权利唱美国国歌, 因为他的祖先并未像歌中所说的那样为美国的独立自由而牺牲--中指出“犹太人逃离沙俄或是受到不公待遇地方来到美国时所坐的船, 每一艘都是五月花号【1】”[3] (P195) , 以及她在结尾时告知大卫“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才是真正的美国人”[3] (P206) 。作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她对犹太移民的认可和赞扬是更具鼓舞作用的。

亚伯拉罕·卡汉的作品和上述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同样催人上进。《戴维·莱文斯基的发迹》 (“The Rise of David Levinsky”, 1917) 又是一个成功的“美国梦”, 因为1890S的美国经济政治极度自由, 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农村, 以农村经济为主的美国梦是当时的主流, 是美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价值。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卡汉也在作品中铺陈着自己的“美国梦”。但是他的描写却不再处处充满光明和希望, 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物质上取得成功后在精神上的空虚。而《隔都的婚礼》 (“A Ghetto Wedding”, 1898) 描绘了居住在曼哈顿低东区的犹太人生活的艰辛, 相爱的人因为无法承担像样的婚礼而绞尽脑汁, 最后理想的婚礼终于举行了, 但是零零落落的观礼者, 庞大的婚礼支出却是始料不及的。庆幸的是两人最终扶持着走了下去。卡汉现实主义的文风也和他喜欢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有关。

三、现实主义入侵美国梦

阿齐亚·叶齐尔斯卡于1890年随家移民到低东区, 父亲是研究塔姆德经的学者, 家庭经济靠母亲和女儿打工维持, 而男孩子却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叶齐尔斯卡对这种犹太民族中的重男轻女很是愤愤不平, 所以她的作品中总是关注着犹太妇女在美国的追“梦”。《孤独的孩子》 (“Children of Loneliness”, 1923) 中的女主人公的家庭组成几乎和她自己的一模一样, 那种在两种文化中被生生撕裂, 又无法完全归一的绝望和孤寂描写的如此真实---即无法得到父母的支持, 又无法得到美国本土人的理解和认同, 这是一个注定破灭的“美国梦---移民永远都不能成为真正的美国人。而这种心灵的孤寂并非个别现象, 就像她在小说最后写到“是否只有我一人在苦苦追求呢?我只是千万个移民的孩子中的其中一个, 彷徨在新旧两个世界中, 忍受着孤独的煎熬, 无所适从, ”[4] (P244) 。而在1924年美国修改了移民法, 对允许进入美国的移民多加限制, 表明当时的美国在对待移民问题上, 已经从最初的宽容和帮助变成了小心戒备。移民在美国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 此时的“美国梦”就开始显得荒诞无稽。

迈克尔·戈尔德更是在他的半自传小说《没钱的犹太人》 (“Jew Without Money”, 1930) 里细致地描绘了低东区肮脏低贱的生活和腐败的社会风气, 不同于上述的作品, 戈尔德用第一人称的角度带我们亲临了那个四岁小孩眼中的犹太聚居区。因为是孩子的视角, 对丑恶的东西也不会有所顾忌, 一切也就更真实更残酷。特别是第一章《五十美分一夜》 (“Fifty Cents a Night”) 就讲到了社会道德败坏, 动荡不安。即使在大白天街上也满是懒洋洋的妓女等着招揽生意--“在我住的街上地球上别的花花草草别想活命, 唯独“梅毒”这种花不分昼夜地盛开着。”[5] (P359) 对这种现象犹太人无可奈何只能感叹:“谁让这是美国呢”[5] (P358) 而在第一章结尾处发生的枪杀死亡事件, 他们也已漠然处之:“哎, 美国阿”[5] (P362) 接着, 就将其抛之脑后, 继续先前的娱乐活动。从犹太移民的这两声感叹中可以得知他们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失望和无可奈何。这样的情景可以说是作家小时候的真实再现。戈尔德家境赤贫, 很小就进了“血汗工厂”, 长大后成为社会主义激进派, 这使得他对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有了更深的认识。

戈尔德的《没钱的犹太人》与其说是一部小说, 不如说是一部对艰难时世的回忆录或是一部对美国社会的批判书。在这部小说里, 戈尔德对美国社会的批判是广泛的。他从述说美国下层人民, 特别是美国犹太移民的贫困生活写起, 到揭露当红的一些美国政客, 堕落的犹太拉比等。[6]

四、结语

纵观这几位美国犹太作家, 他们都或多或少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进了小说中, 笔触从一开始充满诗意和希望到后来的现实冷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犹太移民对“美国梦”的渴望, 追求, 幻灭的过程。1881年犹太人逃避沙俄的屠杀, 大量迁入美国, 他们感到十分卑微, 而美国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等给了他们很大希望, 就像在《谎言》中将美国的一切都描写的那么美好, 而在根本上忽略了“谎言”的源头就是因为政府对移民受教育年龄的限制。当犹太移民踌躇满志, 准备编织自己的“美国梦”时, 才发现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他们生活在“隔都”里, 而不是真正的美国, 做的是最底层的体力活, 还要时刻担心失业。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却又面临着在两种文化中徘徊, 失去精神依托的危机。在种种严峻的现实的压迫下, 犹太作家不可能继续理想主义的抒情, 势必要用写实笔触谱写出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一切。

参考文献

[1]、张倩红.困顿与再生——犹太文化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19.

[2]、Emma Lazarus.In the Jewish Synagogue at Newport, in The Quotable Jewish Woman:Wisdom, Inspiration&Humorfrom the Mind and Heart[M].Woodstock, Vermont:Jewish LightsPublishing, 2007.

[3]、Mary Antin, The Promised Land[M], Boston and New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2.

[4]、Anzia Yezierska, Children of Loneliness:Stories ofImmigrant Life in America[M], New York and London:Funk&Wagnalls Company, 1923.

[5]、Michael Gold, Jews Without Money[M], New York:Carroll&Graf Publishing, INC, 1996.

上一篇:审核意见和审批意见下一篇:鼓励自己工作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