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2024-06-2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通用6篇)

篇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方针。随着当今中国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暴露的问题也尤为突出,这更需要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代价值,指导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当代价值

存在即真理,黑格尔这句名言验证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随着18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六十余年的道路,这期间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新闻传播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对新闻以及新闻事业发表的观点的集合,具有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特色。”在其指导下,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结出累累硕果。而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发展中,种种问题也不断暴露,这更需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思考,“我国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的发展时期,应根据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实际,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赋予其当代价值,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解决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传播的规律核心是一致的。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揭示了新闻事实是客观的,而新闻报道是主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根据事实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两点在实践中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新闻学作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综合学科,它的发展与新闻从业者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人的本性,其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思考问题,而新闻强调的是客观真实,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在采写过程中要秉承新闻的客观性,如实的报道事实真相。所以,只有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指导下如实报道事实真相,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才会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而2009年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抛给记者的一句“你是要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则将新闻报道主观倾向性的重要性浮于纸上。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看法时曾经说道,“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报纸既然作为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新闻从业人员就应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应人民群众的广泛诉求,把自己定位为人民群众的发声器、传声筒。而逯军局长作为共产党的干部,面对新闻媒体竟然说出违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原则,违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言语。这也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提供了事例基础。当今,共产党员、共产党干部违背指导思想、以个人利益为工作的基本原则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要求,主管新闻宣传部门要强化新闻从业人员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学习。“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生命。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宣传从业人员心中的地位,端正指导思想、重塑价值理念。谨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2][1]

(二)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

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认同。马克思认为实现出版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现今商品经济的时代,报纸、网络等媒介机构都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拿报纸本身来说,报业机构获得国家的资助有限,只能通过自身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投放量来获取经济利益,而这两点都与受众对报纸的满意程度息息相关。发现受众的关注点、报道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报纸提升自身发行量的主要手段。所以报社理应有根据受众喜好来定位自身报纸的报道对象、发表文章的权利。这种所谓的出版自由,在现今的报业发展中却是受制约的。报业集团不能根据受众的需求,自由地刊登文章吸引受众注意进而实现自身的商业利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报业集团发展的瓶颈。翻开各大报刊的头版,无论是党报还是党报还是地方都市报,国家领导人或地区领导干部的新闻大都会出现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头版头条的位置对于一家报刊来说是一块“黄金地块”。应背放置吸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内容,而领导出访、领导会议报道之类的文章能否引起受众的共鸣,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他的作品《岩松看美国》中提到他在美国某个报纸陈列馆的经历,在观看陈列馆作品时发现一个展区展示的是2001年9月12日全球各国重要报刊的头版。众所周知,2001年9月11日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世界,第二天世界各国的重要报刊都将发生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作为头条争先报道。但在其中他发现了一个有别于其他报刊的个体,这唯一的报刊则来自自己的祖国。其刊登的仍然是领导人出访、开会等雷打不动的“新闻”。是中国媒体对于9·11事件不知晓;是各大报刊对9·11事件不感兴趣;还是广大读者不关注对9·11事件?都不是。正因为各大报刊显要位置的报道内容大都是领导人的活动。所以,类似于美国遭受恐怖袭击这一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必须“屈服于以往的惯例”。这也使中国新闻业出版的不自由在世界媒体面前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三)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党报思想主要内容时,就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问题做过系统的阐释。这一问题不免与时下备受关注的言论自由问题有着联系。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而有权利就会有义务与之相对应,公民既然享有出版、言论的自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理应遵守国家在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履行义务。某些不利于国家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言论被禁止发表,人民大众绝对拥护。但某些对国家发展献计献策的言论同样被归结于不利于国家发展、人民团结,未免有些不可理解。难道只有不断地为祖国唱赞歌才是真正的爱国表现?已故的我国学术大家季羡林曾经说过,“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的国家不满也是爱国。”认识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学识,恰当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应为有这样爱国的人士感到自豪,而某些新闻传播主管机构的做法不免是这些人是心灰意冷。这种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言论自由的观点也是相背离的。至今,我国的新闻立法工作进展尤为缓慢。新闻从业者无法根据专业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辛苦劳作换来的新闻作品无情地主管部门以不符合主流价值取向为由被毙,这一现象在行业内尤为普遍。而我们的主流价值取向是什么呢?这也许是每名新闻记者都要弄清楚、弄明白的问题。而当新闻从业者搞清这些问题之后,优秀的新闻作品大多难于见于报端了。既然我们的新闻传播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可具体实践中却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观点相背离。这不

免有些矛盾。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虽说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道路中遇到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赋予其时代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运用到新闻传播事业的实际工作中。那么,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注释:

[1]

[2] 韩永青,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彭菊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新闻记者,2004(5)

[3] 袁志发,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频纵横,2004(45)

篇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时间维度而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内涵日益丰富的过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自由时间、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时间消费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时间维度分析了现实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厘清了马克思科学时间观对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明确在当代社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的时间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时间观;工作时间;闲暇;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8-0064-04

龚海艳(1979―),女,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宜春336000)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丰富内涵和多重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的一场革命,也为时间观带来了全新的阐释。马克思时间观的非凡理论魅力就在于用“时间”来表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马克思在他的许多经济学着作当中,将时间与人的劳动、时间与人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联系起来,赋予了时间、自由时间以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含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时间的关系。

(一)时间的感性本质――时间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了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自身之存在着的反映”,同时“由于那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是时间本身,这就不能超出时间的界限”,“所以人的感性就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就如通过一个焦点,自然的种种过程得到反映,并且点燃了现象世界之光”(P38)。这样,马克思就把时间、感性和事物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时间的问题就是感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即个人的问题。

显然,马克思研究时间的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要从人本身来研究人的时间。因此,在社会领域,时间问题即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的异化,人们并没有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控制和把握这种生产关系,也不能在这种“狭隘的生产关系”中体现出人的存在的真正意义。然而,即使在异化中,马克思认为:时间本身也决不能完全脱离感性,它只不过是体现为一种敌视人的、否定性的感性,具体表现为不幸和痛苦的意识。因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不是他个人道德义愤的宣言,而是这种不幸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是时间本身在异化中的呻吟,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时间必然要回归到它的感性本质。

(二)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长期以来,劳动时间占有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是第一位的时间要素。然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自由时间已成为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由时间,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由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的,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P215),“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P281)。在这里,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明确指出了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基本条件,增加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认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自由时间实际上就是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是每个个体发展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里,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有什么也不做的自由。它主要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P294)等,它是个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尺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又说:“但是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而这种自由活动不像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压力下决定的……”(P282)在自由时间里,个人才能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在艺术、科学、文化等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才能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丰富人们的自由个性。同时,在自由时间里获得全面发展的个人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自由时间是人的本性和本质需求,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倘若舍弃自由时间和对自由时间的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将永远停留在现实世界的彼岸。

二、克服时间认识误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带给人们丰富的消费品的同时,人们的时间消费也越来越被“物化”了。人们的休闲沉溺于物欲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人的丰富价值也被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空虚。于是,生活意义的缺乏、精神家园的丧失成为普遍的精神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强烈地引起我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

(一)工作时间“只见物不见人”

在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历史高峰的今天,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导致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但采用新工具、新技术往往伴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我们在工作时间感觉越来越累。“最发达的机器体系现在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或者比他自己过去用最简单、最粗笨的工具时劳动的时间还要长。”(P222)许多人已被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压迫得都没有时间反思这些问题。过高的劳动强度,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商业文化,使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许多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真的处理、仔细地品味和感受,现代社会正逐渐演变成极端的粗糙式浪费型快餐化社会,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饮食的快餐化,还包括商品的快餐化、婚姻和性的快餐化、文学与艺术的快餐化、知识与信息的快餐化等,其后果无法想象。

这些显然违背了马克思时间观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价值取向。一方面我们的舆论界都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倡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各项活动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都普遍存在只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而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倾向。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存而非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和物的增长。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消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更离不开马克思所强调的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为人在未来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模式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本性,而‘以人为本’正是经济发展富有根本意义的价值取向转换。”(P3)如果说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是“物本主义社会”,那么以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则属于真正的“人本主义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对与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劳动状态给予特别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要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即要见物又要见人。要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大力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和时间的价值相得益彰。

(二)休息时间以高度的时间意识为特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比以往感到更多的压力,休息变得越发被动。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成了潜意识里天经地义的事。并且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通讯科技的进步,许多人的工作时间反而变得越来越长:人们不断地加班,花越来越多的私人时间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新知识(学习=间接工作),人们的工作紧张度越来越高(高紧张度工作=变相增加工作时间),甚至24小时处于待命工作状态(手机、电邮的普及)。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不吃早餐、食用快餐、缺乏运动、紧张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慢性综合疲劳症、失眠、高血压、忧郁、秃顶、胃病、肥胖等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过长的工作时间,正在全球普遍性地摧残现代人的身体和精神。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过度劳动问题从反面说明了休息对于人的健康生存的极端重要性。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在一个人道的社会里,劳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要采取更多人性化的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身心健康。

(三)闲暇的物质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社会,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多,人们将利用闲暇时间自由进行各种活动,对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人们要么无限制地延长休息时间来挤占空闲时间,要么用感官享受来填充空闲时间,追求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时间。这些人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享受。闲暇的物质化使人们把闲暇等同于消费产品,于是,休闲与物质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很容易放弃那些很难尽快完成的休闲活动,如阅读、沉思、诗歌写作、哲学辩论等消耗长时间的活动。转而追求那些能够立即增加产出的活动,如旅游、购物等。休闲的物质化使现代人逐渐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高层次的休闲是一种淡然处世的精神状态,这类休闲是不执着于物质目的的。有些休闲活动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休闲活动的质量与物质资源的消耗强度不存在内在的必然的关系。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的闲暇理论为指导,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正确对待闲暇时间问题。我们应主要逐步调整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减少用于消费社会产品的时间,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以用于享受文化生活,接受教育,发展才能和智力,使闲暇时间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马克思的时间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

综观马克思的时间观,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时间是作为人类实践的表现而存在的,是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时间。今天,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时间思想,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它的深刻和预见力。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劳动方式、休闲方式都将面临许多重要的变化。因此,领悟马克思丰富的时间理论的本身意义和深刻内涵并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始终确立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时间的节约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在当代,时间资源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提高时间利用率、挖掘时间潜力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马克思经济论着中有许多关于时间资源的论着,他认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P107)马克思把一切节约都归根为时间的节约,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时间节约和时间分配定位为首要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就是节约,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节约什么呢?节约劳动时间。在这里,马克思反复强调了时间的节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时间节约规律对于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发展速度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无论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速度的发展不是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也是一种不发展。发展速度就是赶超发展的时间,是在同样的计量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成果与效益,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造更多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论述了他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从马克思的论述,我们不难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在人充分拥有自由时间的前提下,个人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自由时间的多少是人的解放程度的标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时间的保证。马克思的时间观,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之一。

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奋斗才拥有的自由时间的量。这标志着我们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逐渐从谋生的手段变为发展的目的;标志着我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我们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新阶段。当然,还应看到,在当今中国,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性,在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占有工人自由时间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用多种手段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占有了工人的自由时间。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增加,使一部分人失去休闲的机会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就在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当然,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财富,我们要让其成为修身养性、创造精神财富的宝藏。人们不仅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快乐,也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时间观,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和掌握社会结构的时间特点,争取最大程度的时间效益;充分利用时间这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又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劳动时间节约和资源节约真正融入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通过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将会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将会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多而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德)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贺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篇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观点

(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 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 都是空洞的抽象, 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二)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桥梁。

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离不开自然界, 那么, 人是如何与自然界实现联系的?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劳动关系。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生活或劳动本身,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对一般的劳动过程进行了考察。“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 作为有用劳动,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联系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否则会受到惩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必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 “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应,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就要看它对那个时代的现象是否能够做出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题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探讨, 它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1.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 我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即不盲目追求人类利益而损害自然的利益, 要把人类的生存与人类的延续以及自然界的发展作为同等重要的问题来考虑。在适度发展的前提下, 使自然也得以保存和发展。

2.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 科学技术是生产实践的工具之一, 必须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条件。生态环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而逐渐遭到破坏的, 然而,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现阶段, 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尽量减少对自然不利的科学技术的开发。

3.树立生态价值观。

从生物意义上来说, 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 动物和人一样, 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 都有着生存的权利。人类为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不断地征服其他生物, 这样的征服意味着一种不和谐的潜在。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度”的要求, 即在处理种际的时候, 要树立万物平等的观念。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毕生都在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 他认为, “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解”, 而和解的最终途径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观从来都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现实的方法。马克思预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为后世的生态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自然观中所蕴涵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成为我们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同时, 人又是具有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采取正确的生态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2.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视角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建构科学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马克思指出, 解决生态问题, 对人的活动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做到合理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3.生态文明的制度要求。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 因此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一旦确定, 就要靠一系列政策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首先在于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制, 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 “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因而, 一个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实践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和谐的实质就在于实践的和谐, 只有实践的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社会的和谐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行实践和谐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1.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担负三个任务:一是要找到快速增长的方式, 从而保证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符合我国的国情, 又遵循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是一项重大而正确的战略抉择。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联合行动。首先是要转变观念, 树立信心。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是要明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理清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篇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生态环境;当代价值;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27—0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把突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人类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观对建构当代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兼顾当代与将来的发展,创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不尊重自然,不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大自然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报复。恩格斯对自然界的“报复”的这种见解,从今天生态学的观点来说是很重要的。就开发自然而言,为了不引起自然界的报复,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直接利益,而且要考虑对以后的影响。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有时尽管作了充分考虑,也有可能发生无法预料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实现由必须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在环境问题上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建立把当代的发展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将现代与将来分割开来,认为发展只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人们的价值取向是物质享受。人们抛弃许多只是形式己经过时的大量高档商品。为了满足当代人对物质的贪得无厌的需求,人们破坏生态平衡。这就是所谓的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环保上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上始终是以主张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省自然资源为前提的。传统的发展观想当然地以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任意取用。传统发展观的错误观点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而把人类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人类的发展应当首先保护和节省自然资源,然后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主张既要满足当代人又要满足后代人在发展上的需要。当代人在发展上要顾及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威胁。而美欧等西方国家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直接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正在消耗着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并制造了大量的废料和垃圾,造成当代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消费主义所主导的消费型发展模式,是以过度消耗人类资源为代价换取增长,是为了人类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这种发展观是不可持续性发展观。这种发展模式使经济和人的发展均不可能持续。

第二,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使当今人类面临全球性的危机。人类中心论认为人类和自然是对立的,他们认为人为万物之主。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框架就是主体客体两极化的二元对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是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主要错误。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对地球上的资源进行贪得无厌的掠夺,结果破坏了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人类要想摆脱危机,必须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怪圈,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把自己真正当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样,人类才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传统的发展观认为,要想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 “在这一矛盾中,人是主体,是索取者,自然是客体,是奉献者。人对自然索取得越多,其主体性越能确证,主体的价值越能实现,认为自然界能够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发展观没有辩证地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双向互动关系。这就导致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又遭到了自然界的反征服。”[1]

第三,必须实现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人和自然互为对象,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前提。他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首先,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离开自然界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其次,自然界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人与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生存发展,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所谓的“人化自然”就是打上人类实践印记并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被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实践不仅使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人的自然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力量来充实人类自身的创造活动,使大自然的力量和属性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体能力。而自然界的人化则使自然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中,使自然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统一。人对自然的无限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要想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必须实现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依靠生产劳动可以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结。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人就是通过生产劳动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既获得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又把消费中不需要的废弃物返回自然,前者是“社会的同化”,后者是“社会的异化”。然而,劳动除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外,它还具有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作用。然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扰乱了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既损害了自然界,也损害了人类自身。对自然界的这种扰乱后果非常严重,那将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使自然被纳入人的社会活动之中,使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有助于我们建立全世界整体协调进步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对于发展和环境保护只对自己所生存的范围有兴趣。为了自己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可以损人利己。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他们把大量污染性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自己国家的环境得到了保护,但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却加剧了。现代发展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是普遍联系的整体。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己进入了一个‘人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的时代。”[3]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种建立在环境哲学基础上的现代发展观,很好地解决了国家、民族利益与全球利益、局部价值与全球整体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哲学认为,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作为一个由无数有机体和极其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一个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生命网络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各个局部要素都处于非线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当局部系统遭到破坏时,整体系统的特性也会随之失衡。”[1]任何只盯着本国和本地区发展的行为都是愚不可及的。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只考虑自己的一方净土,或者以污染别人来保全自己,都是愚蠢的短视行为。

参考文献:

[1]方世南.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当代发展观的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The Modern Value of Marx and Engels points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XIAOHui-chao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 China)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point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at Human being, which is in the nature, has two properties. They are natural property and social property. Human being exists in the nature, so it has natural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human being exists in the society, so it also has social property. That is to say, human being as a social group has consciousness, motive and activity. Marx and Engels points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vided basic clues to recognize and solve problem, directing how to put aside existing dilemma and crisis. Human being have to respect and master law of nature, and build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at combine moder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篇5: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党在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文明的高度。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度实现了从生态文明建设国策向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使战略国策落地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解决的是如何落地“到位”实施的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全覆盖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过程,全会明确提出了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问题,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又一次升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生态观进行研读,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主义生态观

由于考虑到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人与自然冲突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所以,在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并没有对生态这一块进行独段成文。但不等于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关理论没有论述。只是散落于唯物史观等相关理论中。首先,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并在人类-自然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哲学世界观的概括,能够用以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具有相对对立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系统中不断发展、成长。因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人不是被动的适应自然,而是可以遵循自然基本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主义生态观,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与认识,最终形成了“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概念。为了更好地完善与落实这一概念,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人类诞生之初就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人的肉体的、理性的、对象性、自然性的这些特征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同样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

其次,人是自然的无机物。[2]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生产中经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变换,把自然这个无机身体部分变成了自己有机的身体、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物理存在;”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无机界。

再者,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人类的认识应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自然界的表面现象,来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根本的改造自然,要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办事,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如果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给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通知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中国的发展长河中,常常出现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气候环境变迁,最终使生态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城邦逐渐消亡。在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例证是楼兰古国的消亡,楼兰位于今天新建罗布泊地区,起初城邦周围绿树成荫,水道纵横。但是,随着,楼兰人口的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种土地,开始大量的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整个气候环境变得越老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到了今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了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积聚中心和储存库。马克思认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整体属性,更不能让自然的一切来服从人的意志。因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无论人类科技如何进步,都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否则,会违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最后,人与自然必然趋势是和谐。马克思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现有科学技术队自然进行合理的利用,让自然能够更好为人类发展而服务,但又强调人类利用自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使自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自我恢复。尽可能的对自然加以保守,是人类与自然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变换,包含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指的物质变换就是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同一个维度的`历史过程。

1、人与人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生态观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注重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是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掌握和善于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时候,人才有了真正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现实的存在关系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实践客观存在。这就使得在劳动和实践的形式中领会和把握现实的自然界及异存的方式成为可能。中国倡导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每个人各司其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高层次。人是社会的主体,人通过在一个社会中进行劳动实践,所结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进行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我们所谓之努力奋斗的所要达到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类要想真正实现自我变革,引导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要完善现有的社会制度,协调人同社会的关系。真正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的当代价值

马克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最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确立。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局限性和历史的阶级性不断的显现,资本主义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不懂得保护和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缺乏社会责任感,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人类面临着长久而持续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告诉我们,违背自然固有的规律,必然使人类面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各个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突显出来,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生态破坏不断加剧,能源自我供给不足十分严重。所以,依照我国现有的实际国情,不可能照搬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理论指导。马克思基本观点是:人类与其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大的问题加以阐述,实现了从以两型社会为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向“五位一体”进行生态文明晋阶,而且从赋予生态建设的功能上看,也实现了根本性升级。在治理模式上看,自然资源资产权制度改革,将会使中国走动力内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讲求经济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新的经济系统为支撑。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关键的问题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济系统能否建立起来,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遇到能源环境危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新亮点。

第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让市场在生态资源保护和使用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现有的市场经济定价机制,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从市场原理看,要使自然资源纳入市场定价机制的前提,就是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健全和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要改变自然资源国有性质,而是对资源使用权进行确权和清晰化改革。

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会推动以自然资本增值为基础绿色经济的发展。生态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资本的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值。

篇6: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讲稿

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之所以能够在这一时期的欧洲产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基础、理论基础及自然科学条件的,同时与马克思恩格斯个人品质密不可分。

历史根源与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逐渐大范围确立起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英国最新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引起了无数人去探寻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最终都归于失败,这表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基础及自然科学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及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三大定律的提出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深厚自然科学前提。

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站在时代智慧的前沿,与1840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紧迫需要,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

历史地位: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上讲话指出········

那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经济学、社会领域在人类思想发史上到底占据何种历史地位了。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剖析:

哲学领域:马克思结束了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吸收与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等合理内核,开创了人类以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彻底实现了“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哲学的困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济学方面:马克思主义从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视角,用微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阐明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经济社会问题,表现出远大目光和超人的真知灼见。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既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又再次实现了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爵士曾指出的,“不同凡响的是,《资本论》面世 100 年后„„其他作品似乎都不该再出现了

社会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向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说:“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较之空想社会主义以人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论断,这对后世专门研究社会发展、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理论的政治社会学有深远的影响。

在其他方面,马克思的手稿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涉猎领域之广泛是其他大家都无法相比的。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已经敏锐洞察到在当今世界才成为真正现实的一些问题,如金融市场问题、全球化问题、信息作用问题等。马克思还创造了一整套“话语体系”即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所构成的概念体系,日渐成为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最庞大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及其学说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还体现在,造就了一批声誉卓著的国际著名学者,引领了一些新的学术流派和新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诞生

纵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所经历的三个世纪160多年对世界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拥有永不褪色的历史地位,其应有价值在人类贡献坐标上呈现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在20世纪里,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东方社会主义运动及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深深地改变着世界,这种巨大影响和深深改变并没有因他的敌人制造多么多的“过时论”、“危机论”、“消失论”而终止,恰好相反,这种影响和改变还将继续并将与日俱增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体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我们既不能用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下,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供解决当代问题的立场与方法;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马克主义的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我将及理论品质与体现概括为“一种品质,两个体现”,进而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进行驳斥。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最为有力的体现。

与时俱进的品质:依据时代特征解读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是其当代价值的有力证明。

马克思主义之所有能永葆生机关键就在于其自身具有科学性、批判性与开放性等理论品格。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其本性或本质而言,首先是科学,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实践中得以证明的严整科学体系。因此其本身就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辉。

批判性:富有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外在的对象,而且指向自身,这种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敢于承认自身的局限,不断完善发展。

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也不断的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新的文明成果。

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不断完善与发展适应并改造着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危机中的应对更是有力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仍然散发着光芒。

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危机处理的说明: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同时,他也多次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可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之上,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三者紧密结合,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上一篇:求职信邮件怎么写下一篇:公司培训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