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2024-06-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通用8篇)

篇1: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一.哲学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篇2: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我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交给我们的是如何认识世界,为人,处世之道。其意义就在于结合自身,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活着的姿态。哲学渗透于生活的诸多方面,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哲学的思想加以解释,所以我想感慨一下自己平时对生活的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是道理,而往往很多人都对所谓大道理有着排斥心理,认为大道理谁不会说,谁不知道,当别人对自己讲大道理时,往往有人会抱着厌恶的情绪。你认为自己懂,我认为你不懂,也许道理听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若是让我们自己去阐述,恐怕没有这个本事,也就是说,所谓的懂,太过浮浅。平时的生活中,我觉得人们对普遍的真理充满的亵渎,现在的很多人往往不注重道理中的真正含义,而是大多数时候当做调侃和强词夺理的凭借。所以我觉得我们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思想的体系的,让一个健全的人格指引着我们的大学生活。一月在天,万月在江湖,若自己心如明镜,放眼望去,一片明朗。你需要的就是头顶那轮明澈的月。个人觉得,它就是你抓住主要矛盾的依据,你行为的主导。心灵的修炼,带来的不只是精神上的快乐,生活上的自在,身体上的舒适。最终你的人生模式将不会是虚度了,后悔了,而是幸福了,满足了。

曾经有人多人向我倾诉过诸如孤单,无助,空虚,无聊的好多情绪,现在的大学生,身体不够健康,心理更是处于不佳的状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哲学,需要健全自己,强大自己的心灵,让心灵旺盛起来。具体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导,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不良文化的侵袭,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对生活的创造中。

上马原课,有些内容我真的很喜欢,特别摘录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保存。老师说过我讲的课可以让你们受用20年甚至更多,我觉得不夸张,有人不予理会,我倒是觉得,人在困难面前做不到勇敢,在真理面前却敢很骄傲,不去虚心。我倒是觉得哲学和心理学对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也买了像《通向心灵旺盛的十堂课》,《通俗哲学》,正准备研读。

学习这门课,我觉得快乐或是忧伤,幸福或是不幸,睿智或是愚钝,乐观或是灰暗,自在或是束缚,轻松或是压抑,坦荡或是虚伪,没有人可以去评判你,但是人应该怎样的活,从哲学中,从普遍真理中,体会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平和的心态,是件幸运的事。

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精神却越来越空虚,幸福感越来越下降,当我们看到大道理当中那些细致的部分(其实每个道理都可以很细致,很具体),我们就能得到充实。

世界是矛盾的存在,每件事物都是其对立统一的。事物的矛盾体系,有两个侧面,事物的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起支配主导作用,决定发展。生活中我们面对很多事情都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多方面思考,取其优。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只存在豁达的心。这样我们便不再患得患失,才能抉择,才能果断,才不会庸人自扰。然而生活中诸多烦恼,诸多不顺,这时候,我们需要磨练心智,幽默化解。乐观不是麻痹自己的痛苦,而是心的强大,不畏惧的优质人格。我自己觉得,乐观是一个过程,幽默是一种及其具有智慧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慢慢培养的一个过程,是一件一件解决问题后积累的过程,在困难面前首先不迷失自己,其次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慢慢的,你就练就了乐观,学会了幽默,心变得强大便不会在被恐惧,被挫折侵蚀。应激的艺术,同时也是虚构的艺术(我觉得和幽默化解是一个道理),摒弃虚假,但是要懂得幽默。

人从生下来似乎就没有过真正的自由,由于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要做得事情,我们要走的道路,有多少是自己的选择,每时每刻,我们都那么的被动,上课,下学,等等。然而怎样从被动中获得主动,从必然中获得自由。人活在固有的体制中,何来自由。但是主动基于被动之上,自由源于对必然的认识。我们清楚的了解我们的社会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后,我没便会少了很多对生活,对体制的不适应感,面对不公的时候,由于我们认识这个社会,我们也就不会再大惊小怪,去抱怨,去不满,面对社会黑暗,我们也不会举世皆浊独清,而是在纷杂的社会中保持本心。不再烦躁,不再焦虑,不再愤懑,因为我们的心脏的跳动可以跟着社会不紧不慢的随之跳动。因为我们在适应。所谓得道自在,人是可以获得自由的。

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每晚睡觉前,我都对自己说,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室友会笑我。然而每天的阳光是多么的明媚,既然起床了,就打起精神,我是这样对自己说的,既然上课了,就不去想上课是多么累人,因为一旦想这些,那上课就不只是身体累,还有思想也累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放下心中的种种情绪,简简单单的去做就好了。也许有时候感觉到迷茫,然而我非常喜欢知名心理学家岳晓东的一句话:痛并快乐着,烦但不闲着。人总要有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做好目前该做的,此时你便是充实的。善于把社会实践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兴趣,你的奋斗就是快乐的充满斗志的。化内因为动力。例如,假如你不喜欢你现在学的专业,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在现在积累,先学好本职,以后才有选择的资本。人应活得有计划,有目标,就算目标尚未明确,但是至少目前的计划不会让你迷茫和空虚。慢慢认清自己,认清自己需要的生活状态,认清追求。最终,体会到生活的美,充实之美,奋斗之美,心灵之美,与人相处之美,梦想之美,爱人之美,那生活便充满了美感。

篇3: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面对全球化浪潮与新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有关全球价值导向的探寻与研究, 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理论热点。在国际上,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宗教争端、恐怖主义、种族歧视、领土纷争等引发的冲突不断, 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层出不穷, 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战乱不断, 英国骚乱, 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全球, 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化和宗教问题以及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层出不穷。在国内, 由于社会转型, 各种不同利益的分化和重新配置, 价值观念也随之日益走向多元化, 由此也引发了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 甚至引发了价值观的危机。然而, 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交往一体化的现实, 解决这些冲突和危机, 寻求一种适用于全世界的伦理和价值观念, 为多元一体的人类世界提供伦理和价值的规范, 已经显得迫在眉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 马克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作了阐述:“实际上,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价值既不是主体的意识设定出来的, 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客体之中, 只能是主体在主客体对象关系中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和实现的。因此, 价值只能是属人的, 是在人类改造世界 (自然、社会和人自身) 的实践中创造和实现的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关注人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命运, 将研究的重点放置到人类世界、现实世界之中, 从现实的、实践中的人出发, 确立了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本质的自我体现, 开启了考察世界的价值视角。倡导和谐价值观, 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 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对当今倡导和谐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和谐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1) 和谐价值观的唯物辩证法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 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之中,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和谐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的观点。

1.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唯物辩证法中,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从哲学上说, 和谐是协调一致的统一, 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和谐价值观理念的提出, 正是基于当今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改变那种水火不容的斗争思维, 在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的前提下, 更多地关注矛盾双方的融合、互存, 倡导“求同存异”的兼容思维模式。

2.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 和谐价值观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和谐价值观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还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和社会形态更替论。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马克思这样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梗桔,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由此可见,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和谐价值理念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 贫穷的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的和谐, 贫穷的世界不可能产生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

唯物史观认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不仅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 还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根本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谐价值观把现实的人作为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哲学思想, 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另外, 建构和谐价值观, 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国家的事情, 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承担的责任。

四、和谐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1) 身心和谐

身心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大力促进身心和谐, 既要强化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又要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还要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利益关系的协调。

1. 强化个人内在修养,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身心和谐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养成, 每一个体都是身心和谐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落实者, 在现实生活中, 人的心境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 每一个体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强化学识和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的心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 以包容多样的心境面对新生事物, 以一颗责任之心对待工作, 以一颗平常之心对待生活, 以一颗友爱之心对待他人。

2. 加强教育宣传,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人的身心和谐离不开教育, 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实际, 通过教育,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 能清醒认识到和谐身心本身的重要意义, 同时,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 形成对社会公众心态的正确诱导, 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身心和谐的重要性, 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人们实现心理健康, 达到身心和谐。

(2) 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完善民主与法治机制, 锤炼先进思想主导的和谐文化风尚, 维护公平正义, 建立利益均衡的保障体系,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和谐, 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财富的生产, 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样, 社会中的和谐因素才会不断增加, 不和谐因素才会不断被化解。

2.民主与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胡锦涛同志指出:“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扬。”推进民主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依法执政, 严格依法行政;社会运行法制化。

(3) 世界和谐

世界和谐正在向人类走来, 而且必然会到来, 但远未真正实现。实现世界和谐会面临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和难以克服的障碍, 整个人类和各个国家还需要作很多努力。

1.政治上平等协商, 坚持多边主义,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理论上积极鼓吹美国治下和平的霸权治理理论 (Pax Americana) 。所谓“霸权国”或“霸主” (hegemony) , 即“有能力确保管理国家关系的原则、并愿意这样做的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 加上旧的国际政治秩序仍未彻底改观, 这些因素都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构建民主、公正的和谐世界, 应摒除那些障碍。

2.经济上相互合作, 防止两极分化, 促进共同繁荣

发展经济, 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关键, 是各国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一, 要完善各类国际经济体制, 创新发展理念。在当前国际金融动荡下, 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 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实现世界经济平稳安全运转, 缩小南北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 各国要“相互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第二, 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实现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达国家应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帮助发展中国家形成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要利用在劳动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 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结语

关于和谐问题的研究, 很早以前就受到了中西方众多先哲的关注, 甚至成为了中国哲学的核心和精神特质。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这种基于和谐并以和谐为介质的价值视域、价值原则和价值意识的价值观, 迅速被我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和谐问题研究不仅是一个富含学术意义的课题, 还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不断深入和拓展对和谐问题的创新性研究, 这对于化解国际国内矛盾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 2005-02-20.[5]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 2005-02-20.

篇4: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生价值观 积极作用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高中阶段学生在政治课上会接触到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一部分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区别于政治原理等其它的政治知识,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来说,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的。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以后,无论进步与否,总是会出现短暂的迷茫。究其原因,那是源于他们本身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人生的方向的不明确造成的。未知的事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事物所带来的不可预料的后果,我们恐惧于这种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只有真正地知道了为何会恐惧,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更好。高中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学习,是引导学生打开幽暗的心理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是洞穿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一双冷眼,也是学生以后的漫漫人生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哲学中讲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简而言之,就是要改造我们的思想意识,对待世界的态度和观念,也就是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思想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针对高中学生而言,改造主观世界,也就是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持为之奋斗。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涉及到他们的性格的完善和明确个人发展方向的问题。

我们哲学上讲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而高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个人性格的完善对自己身边同学家人的影响上。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组成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形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将决定你的命运。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要注意思想,端正态度。高中学生对世界的接触了解尚且停留的意识形态,因此,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以后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高中阶段正是人生面临着重要转折点的关键时刻。学生们卯足了劲儿的在搞学习,力争着不落人后,巩固自己的学习信心。可是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各个科目的大小考试,难免会有失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因此而垂头丧气,陷入低迷。更有甚者,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力至此,再怎么努力也是于事无补的,并开始消极怠工,索性破罐子破摔,逐步丧失了继续学习和努力的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政治教师发挥学科特长,巧妙地利用哲学部分的常识,为学生进行心理开解,是他们重拾学习的激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即任何事物内部以及各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任何时间和阶段都存在着矛盾,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观点去看待问题,防止片面性。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有矛盾的存在,才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若将此原理用于指导学生正视自己所遇到的逆境和挫折,让学生明白每一次的失误和挫折对他们而言都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让学生从消极绝望的泥沼中走出来,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认真看待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经受的挫折,认真分析解决的方法,不以一时的失利而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对人生长远目标的追求,这对他们高中阶段的学习和人生长远目标的实现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都是早早的就立下了宏图大志,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讲的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航的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而这些诗句与我们哲学部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不谋而合。可见,远大理想的树立对人生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导向意义的。我们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充分利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及早树立人生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人生理想的实现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把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终身为之奋斗不息,这样在我们老去的时候也可以同保尔一样无憾的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篇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的实际为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的互动。[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话语背景下的思想学说,那么,像中国这样的非西方、后发现代化的国家为什么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思想武器,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拒斥异质文化传统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够广为传播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纲领,无疑,这里有历史的机遇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它绝不是历史的偶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为人类文化提供的思想资质直接相关,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的哲学系统,不断现实化与本土化的哲学运动过程相关联。而在这个双向的哲学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是与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经验、话语方式及价值诉求拥有了诸多层面的思想契合,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是一个主体性选择的过程。否则,中国传统文化将很难走出那种被弗洛伊德称之为“那咯索斯主义”的自恋情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将更加步履维艰。当然,这种内在的思想契合事实上也为我们本质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带来了诸多困境。

价值这一术语的意义在社会科学或哲学中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人们对于价值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唯一的一致之处是,价值代表了人类生活中的某种重要事物,[2]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应然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人们在世界上生活,不仅要认识周围的人、事、物以及其自身,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应是什么”,做出“好”与“不好”,什么更有价值的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渐渐积淀而成人们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个人如此,民族亦然, ———个民族的价值观也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渐渐积淀而成的,它深层次地范导着民族文化与心理的走向。

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一样也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思想家所主张的价值观念和大众实际奉行的价值观念,[3]但与西方价值观念在这三个层面上有着相对一致的思想基础这一总体特征相对照,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差异比西方的要大得多,而且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其一,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主要根据儒家的一家之言,即道德治化,这直接源于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文化制式;其二,思想家所主张的价值观念彼此迥异,虽然中国传统社会最终形成了“儒学打底,佛老镶边”的文化格局,但儒释道三家与法家、墨家等其它思想事实上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了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不同人群;其三,大众实际奉行的价值观念比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要实际得多,尽管这些观念并未被理论化和系统化,他们追求的是现世人生的幸福而不是严格的道德理想。千百年来,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念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路径交互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与现实人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其丰富的思想因子在不同的层面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了诸多共同的问题意识。正是在对以下三个层面具体问题的相关性讨论的视域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进程获得了落实的文化价值根基与现实可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地蕴涵的非西方的人类性关怀与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化的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构成了两者之间第一个相关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自我反叛精神,因此它逻辑地蕴含了非西方的现代化与人类化追求“, 对马克思主义而言,哲学的政治与社会批判是必然的中介与过程,其目的在于哲学上的人学理想或者说是人本身的历史建构(其核心是人类解放论)。政治与社会批判,意在获得人的生存与生活条件,人类解放论则是人类精神与信仰层面的超越性。”[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思想的反叛最终目的是希望实现信仰传统的转变,即从有神论的信仰历史性地转向无神论的信仰。这里“, 无神论的信仰是个体与社会共同性的沟通以及个体通过社会共同性向人类性的开放与融通,其实质是社会性的信仰。这一信仰,其核心价值观即‘自由人联合体’,也即所谓‘共产主义’,但不是那种基于某种群体认同需要而简化成物质生活条件的‘公产主义’,而是强调人类共生和谐的理想生存境界的‘共生主义’。”[5]显然,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揭示了一个超越西方思想传统的社会理想,它以自己的方式向人类理想进行了一个可能的开放。

在伦理一政治型的文化范式之下,在农耕文明的社会经济土壤之中,中国传统儒家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之上的“仁爱”、“德治”思想有着某种天然的形式合理性,因此,孔孟儒家的思想事实上是向夏、商、周三代“以德配天”社会价值理念的回归,它们以维护、承继和阐发这种社会主导观念为己任,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与深切的生命体验为这种观念的理论完善与民间渗透奠定了基础。以后,经由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大一统,儒家的价值观念渐渐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 内圣外王”成为了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理想与人生理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通达理想的修身之途,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则是其理想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在《礼记礼运》篇中“, 大同”社会被设计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尽管以儒家的面目出现,但作为先秦各家社会思想精华的融合“, 大同”理想显然已超越了孔孟儒家的“亲亲”之情,它是对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济天下以及孔孟老安少怀、博施济众、均无贫以及周急而不济富等主张的综合与总结,它表达了传统中国人对“至德之世”的美好愿望。而正是这个沿袭千年不灭的梦想中所蕴含的人类性关怀,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文化心理上的共振、相容与认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共同问题意识,尽管两者的理论前提与实现途径并不一致。

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同”理想以道德治化为前提,它建立在培养完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基础之上,而在宗法—专制型的社会结构下,儒家脱离了血缘亲情的“仁爱”观所赖以生存的道德自律因传统文化本质上内涵的理性缺失已不能不具有了某些空想的色彩;老庄道家的深邃在于他们对人性与人类文化的清醒意识与深刻批判,然而对人类理性的怀疑又不能不使他们向后看,以至于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寄托于“小国寡民”的无为而治;墨家寄希望于“兼相爱,交相利”以克服儒家思想的狭隘与空疏,然而其“济世救民”的宗教情怀却因“自苦至极”而不为世所用,最终几至于湮没。因此,《礼记礼运》篇中主要论述了如何行礼、守礼以达到所谓的小康之世,而对大同社会只作了一个大致的理想勾勒,至于如何从小康到大同则未能提及。然而,人类理想永远不灭,所以,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文学想象到近

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亲身践履,一次又一次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并没有妨碍“大同”梦在传统中国人心中的滥觞。

也正因此,当近代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被迫转型之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因其具普世性质的人类关怀而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大同理想有了一种天然的亲缘契合。然而,虽然同是一种社会信仰,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文化传统内部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自我批判与反叛,其“自由人联合体”是全面、自由而和谐发展的个体所组成的和谐共生的理想生存境界,它不仅是一个实体境界,更是形上境界和实践境界,[6]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反思的方式所确立的一种社会信仰,它以人的实践理性为前提与根基。这无疑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需要再认识的,那么,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追寻“共产主义”的理想,怎样才能走出传统价值观中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弥漫,又怎样才能培植出真正具有实践理性精神的和谐、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个体呢,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急需我们探求的理论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与中国古代“元典”的忧患意识构成了两者之间的第二个共同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批判集中体现在其“异化”观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四种劳动异化现象:劳动者的劳动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其劳动的异化,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虽然马克思是从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出发来阐明劳动异化现象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人类性关怀则使其异化理论并不是就异化谈异化,它始终将探寻异化现象的根源与异化的克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因此,其异化理论实质上内蕴着普遍的、一般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研究和说明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普遍性。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全部人类历史应是社会发展历史、自然史与人自身发展历史的统一,因此,人类要走向理想、克服异化,就必须在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人的本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异化理论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性本源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切与忧虑,而这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周易》并被后世思想家不断加以阐发的对人的本性丧失及人类家园迷失的忧患意识构成了共同的话语主题。

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萌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作为一部占筮之书,其六十四卦之卦爻辞始终贯穿了一条忧患以及如何解脱忧患,居安思危,化险为夷,趋吉避凶的指导思想。无疑,《 易经》的忧患意识源于周人在激烈的社会变动之际对现实社会生活转型的思考,它首先表现为对宗族、王朝、社稷、国家、民族的一种挚爱和责任情感,但是,在这一特定时代问题的背景之下,《 易经》周易、变革的哲学思维方式中已本质地蕴涵了其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和对人类社会走向的关切。《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尘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之道首先是人性乃至万物之性变化的根据,在阴阳之道变化流行的过程中,人性得以形成、发展。由此,在这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诸子各家在纷争中展开了他们对人性本质的反思与探讨,并最终在历史文化的激荡中积淀而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性思考向度。应当说中国古代各家思想对人性的看法并不相同,不同的人性理论演绎出了诸多不同的治世学说和人生理念。但是,无论是性善、性恶、性灵、性无善无恶、性善情邪,还是道性、佛性,以及后世儒家的心性说、理气说及“性日生日成”说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思维框架下,它们都将人的存在当作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天、地、人三材乃是宇宙系统生成、演化的基础。儒家《中庸》以“天地之谓性”开头,老庄道家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为理论核心,墨家不仅心怀天下,更是身体力行,中国化了的佛教思想则以“自足于心”的“圆融无碍”为旨归,即使是韩非子,在警醒人们意识到人性自私的弱点的同时,其法治理想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专制君主的道德价值,而明主的依法行事则依违于“天”的公正无私“, 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8]可见,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人的本性都是向内的道德涵养,在保持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神圣感与敬畏感的前提下,人可以参赞万物,以人的精神统摄、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从而找到人自己的本质生命感。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异化的方式是侧重于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改造,希望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它带有历史理想主义的倾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哲学则是希望借助复性的方式,在天、地、人参赞化育的具体过程中解决人存在的异化问题,它具有鲜明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9]因此,两种理想指向的一致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提供了另一层面的理论契合,而且,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特有的政治与社会批判功能已刺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革,但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依然无法摆脱异化的生存状态这一现实,两者的融通进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不可否认,道德理想主义曾经带给传统和现代中国人的梦想与创伤几乎是同样深重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穿越道德理想主义的迷雾,在共同的问题意识的思维背景下整合传统文化各家思想,并使之真正触及人的生命本质与理想、和谐的人类生存境界呢? 这无疑也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所奉行的实用理性之间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三个相关问题意识。如果说人的历史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性诉求能得以实现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生存的异化状态能得以克服的最核心内秘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实用理性事实上是不在同一个思想层面的,而且,这其间的理论跨度可能还需要现代中国文化经历相当长久与艰辛的理性启蒙和现代化转向才可能渐趋接近。因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在西方哲学深厚的理性传统与漫长的现代启蒙的基础之上的从抽象的精神历史向实践着的人的历史的回归,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唯物与唯心的两元对立,它不仅从客体的、直观的方面去理解事物、现象和现实,也不仅仅从感性的、主观的方面去理解它们,它还要从人的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它们,这样,在实践活动中,世界才变成了意义的存在,人的全面而丰富的内在本质才得以了发掘与实现。显然,这样的实践理性是超越了形上理性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它不同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缺乏纯粹思辨根基的实用理性。

然而,实用理性始终是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土壤的大众价值诉求,在“天人合一”的思维与价值框架下,传统中国人并不以宇宙自然为异己的力量,相反,人生天地之间,人与宇宙共为一体,人的价值通过现存世界来表现,人不追求现实之外的玄想,由此可见,由实用理性演化而来的实惠价值观念在传统社会是为统治观念所认可的,也是思想家们“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思维范式的自然延伸。同时,在封建伦理所要求的严格秩序、道德理想与普通大众的现实需要或愿望之间,实用的价值观念反映了人们真实的人生期待和价值追求,又以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保存和流传下来,因此,它深层次地范导着传统中国人的现实价值选择与思维方式。而且,从价值的角度看,实用理性以合理的利己主义为前提,人对自身幸福的关注只要不伤及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均无不可,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加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不是抽象的、神圣的,而是具体的、开放的,它对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想境界的追寻是以现实、历史的缺陷与遗憾为背景的,它更强调的是人的不断完善与实践追求的过程,由此,马克思的实践理性涵容了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两者之间拥有了相关的价值契合。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最初是以实用为特征的,它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前提,是为了民族独立和救亡问题,为了人民解放和自由问题才选择、剪辑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而此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以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为基础,在长期的深入大众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才渐渐找到了“实事求是”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精髓,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进程开始得到落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本质地理解也才得以真正展开。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事实上是一个文化主体选择的过程,它不是偶然的;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世性特点是由其理论的实质内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思维方式,[10]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选择理应是自觉的、融会贯通的。因此,在现代社会,当整合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意义日益凸显之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意义重大的思想资源和方法启迪。【参考文献】: [1]张洪波,葛善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2][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4 ] [5 ]邹诗鹏.如何本质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J ].哲学动态,2004 ,(8)1 [6 ]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 ,(4)1 [7 ]夏建国1 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与“地球异化”现象的克服[J ].江汉论坛,2004 ,(5)1 [8 ]《韩非子.八经》

篇6:人生哲学中的价值观

让我先向大家介绍一则短篇的关于人生哲学的小故事。一个满腹经纶的作家出名后有了些财富,便开始环游世界、到处走走。他带着一些金钱及书本开始旅游。有一次他搭上了一艘船,准备海上之旅。不料半途刮起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每个人都急忙抢救身上值钱的东西,作家却只拿了笔记本。一旁的人问他:“你不打算保住你的财产吗?”作家回答:“我所有的财产都在我身上了。” 当暴风雨过后,有些人因拿了过重的财物而无法逃出,而作家则幸运的活了下来,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他便将这个冒险故事写成书。一路上他就靠着文笔才华顺利的回到家乡。

这则故事说明什么呢?知识是唯一不会亏本的生产工具,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所学发挥自己的才华,改善目前的生活,帮助自己由困境中跳脱出来,并使人生充满意义及乐趣。

那么,什么是“人生哲学”?“哲学”这一词就不用特意向大家做解释了。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说,它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那关于“人生哲学”呢?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句中国名言就很好的概括了人生哲学研究的范围,即“世事”与“人情”。

至于“价值观”这一概念,现当代公认的理论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以下让我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做简单的介绍。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一版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一则关于人生与哲学的典故便是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真正能理解它寓意的能知多少。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这其实便是庄周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有句话叫“虚幻背后的真实”,虚幻的背后是真实,但是真实的不是欲望,而是残酷的现实。梦境里的美好的展现了人的欲望,欲望背后是在现实中的空虚或者失败或者无奈的现实。现实才是真实,欲望只是表现方式是表象。“所谓虚幻,实非虚幻,是名虚幻。”这点在哲

学的学习中是比较抽象和不具体的了。

另一则有关于人对自由的追求的典故仍是和庄子有关联,“宁做自由之龟”。故事是说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这简单的故事便是向大家阐明庄子不愿为官而要做普通的百姓,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对人性追求解放的向往。这不正体现了在哲学中外在自由、思想自由与生命自由的三个“自由”观点。

以上介绍了哲学中关于人对虚幻与自由的理解,再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人生观中价值的理解。我们常言“三家并立”,“三家”便是儒释道三家。首先,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其次,道家的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与宁静,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后,佛家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之说,其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反映了佛教对世界万物以及人的生命本身的看法,即佛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落实到世界的层面就是世界观,落实到人的层面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有所区别,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三家对世界的观点,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西方的哲学家对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很深的见解,西方哲学研究的是人为什么要活、活着有什么意义等, 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是对死亡本性的追问,其终极形态在本质上是宗教。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及主张的 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观点来看,各史学家文学家的观点主要是提倡人性的解放与理性的自由观。哲学家康德的“自我立法”,主张自我约束,自我理性的支配;梭罗的观点是人人平等,主张世界的公平正义;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主张主权在民。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在以辩证唯物论认识人类发展客观规律及其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理想,是集中反映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最高理想。

以上分别是笔者从中国古代和中西方哲学中对价值观的不同看法的简单梳理。其实,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随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而成,且往往不易改变,并在人的兴趣、态度、目标、信念、理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价值观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仅是态度的决定因素,也是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人格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整个人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价值观对个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支配着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左右自己的行为,在宏观上决定了个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和生存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不仅是学生或者上班族,亦或是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都要接触到并且需要接受各种新事物。如果我们费尽心思学到的是些与现实不相干的纯理性化、理想性的东西,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它们的价值所在,就很有可能形成知识无用的观念。所以,我们必须摈弃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大作用。

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一版

篇7: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产生,既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也是他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形成原因及其哲学渊源的分析,以揭示其理论实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大唯意志论者,他以其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近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唯意志论奠定了基础。叔本华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其哲学思想的全部。唯我主义的唯心论是叔本华哲学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和出发点。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的人与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从这一个命题出发,指出世上的一切,都具有以主体为条件,并为着主体而存在的性质。同时,他又指出单独构成世界另外一个方面的东西,那才是真正内在的、本质的。叔本华指出,这就是意志,所以叔本华的第二命题,也就是他的哲学的核心,就是“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在完成他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的基本构造的同时,提出了他的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叔本华从形而上学的理论层面上,体现了唯意志主义;从人生伦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则表现为人生悲观主义,勾画了一幅痛苦人生的画面。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形成原因:

一种学说或思想的产生、认同或传播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其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在事业、学术以及个人经历、家庭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叔本华这种悲观主义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家庭因素的。

(一)社会历史根源

叔本华生活于18世纪下半叶至 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法国启蒙运动及其直接后果——资产阶级革命就发生在此期间。这两次革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都带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而当时的德国则还处在封建的普鲁士王朝统治之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还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信赖性还很强,因此表现得极为软弱。叔本华生活在革命高潮衰落时期,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正处于尖锐对立,欧洲神圣同盟的建立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复辟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雄心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特别是19世纪,工人运动蓬勃兴起,这给原本就比较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更大打击。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迅速发展,这所有一切使得当时资本主义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均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叔本华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出路,只看到整个社会充满着矛盾,充满着痛苦,并将之归因于“原罪”。他有着彻底的社会批判精神,他鲜明地表达出对启蒙理性的怀疑、动摇和否定,不遗余力地宣告人生的痛苦,对充分展示人生痛苦的悲剧推崇备至,充满消极、悲观的情绪,终至提出否定生命意志,完全归于寂灭,归于

[1] 无,即极端的虚无主义。促使叔本华从意志推导出痛苦、悲观结论的原因还在于他对社会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即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人们为了追逐个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相互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生死搏斗。“因而,以利己主义为前提的个体之间的殊死搏斗,同样必然会表现为最可怕的形态。每个人不仅想从别人那里取己之物,而且为了增加自己一方的幸福,会不惜毁灭别人的整个生命和代价。”人们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激烈斗争的环境中度过的。“个体的生活,也正是以同样的方式表现为无穷无尽的搏杀;这种搏杀,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上同欲念和无聊的斗争,而且还是同他人之间的拼杀,它四面受敌,殊死搏斗,最后手握利剑而血洒疆场。”叔本华极其敏锐超前地领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追逐个人利益,导致激烈竞争的残酷、消极方面,从而深刻地挖掘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这种消极、悲观的认识和感受同他从自我出发,从自我的意

[2]志出发相结合,就必然得出人生悲观主义的结论。

(二)个人性格及家庭因素

叔本华之所以会得出生存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结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缺乏爱与被爱的不幸经历的深刻体验。

叔本华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 父亲是富有而能干的银行家, 母亲是名噪一时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敬重父亲的性格和对自己各方面的教育, 不幸的是, 在1805年, 也就是叔本华17岁那年, 父亲在他们家货仓旁的运河中溺水而死, 离他而去, 这给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叔本华以沉重打击和巨大痛苦, 这使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叔本华与其母一直不合, 一度断绝来往, 这主要是因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这使他一生很难体验到爱和被爱的幸福感受。因而,也就很难会得出人生幸福快乐的乐观结论。同时,家庭的悲剧,又给他的心灵蒙上了悲哀、苦痛的阴影,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中,形成他的悲观主义很自然的。

布赖恩·麦琪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而谴责她。他说“无疑,叔本华对于世界的绝望,尤其是他对于存在的可怕的一面如此地深信不疑,某种程度上是植根于他与母亲关系神经质的表[3]现”或许麦琪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排除遗传的因素,因为他的父亲就易于沮丧和不快。他也从小就比较孤僻、傲慢, 狂妄自大,很难与人相处,这使他一生很难体验到爱和被爱的幸福感受,因而,他不免会得出诸如“所谓人生就是任凭造物者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抛掷”;[4]“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的悲观主义论调。

叔本华对自己充满自信,抱有很大的希望,但现实一次次地击碎了他的梦想,在柏林大学任讲师期间,他偏偏选择与同时代的国家哲学代表黑格尔授课时间相同的时间开课,以示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他根本无法动摇黑格尔如日中天的地位,据说只有三个学生选他的课。这样悲惨的结局使他无法接受,带着悲愤和痛苦离开了柏林大学,从此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开始著书立说,尽管他对自己的学说和思想极为自信,但他的著作遭到了出版社的冷遇,即使后来出版后,很多年也一直遭到读者的冷落。这一段时间大概是叔本华平生最不得志之时,一系列的不幸遭遇使叔本华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因而,他对痛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叔本华在总结人的一生时认为“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的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的方面,那它实际总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还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智慧愈增, 痛苦也愈多”,这也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深刻体验。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哲学渊源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究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柏拉图的“理念”、康德哲学和印度佛教。

1、柏拉图的理论给养。罗素说过:“他(叔本华)承认他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即康德,[5]柏拉图和优婆尼沙昙(奥义书)。” 而“理念”学说显然是从柏拉图那里获取理论资源的。

[6]叔本华在《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称柏拉图是“神妙非凡的柏拉图”,从中窥见出柏拉图对他的影响。叔本华明确柏拉图“理念”的矛盾,而他借用柏拉图的“理念”就同时也一同接下了“理念”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矛盾。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他抛弃掉的是柏拉图的灵魂,用他的“意志”置换了柏拉图的“理念”,从而清洗掉了“理念”本体论内涵,赋予它可认知的“表象”身份。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象”,而是“意志的直接客体性”。

2、继承康德关于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的分立以及意志高于理性的思想。叔本华继承了康德的将世界分为表象和自在之物的思想,又继承了柏拉图有关理念的思想,进而将这两家思想融合,提出了他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自在之物是可以认识的,那就是意志,而

[7]理念就是意志的直接,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意志客体化为表象需要理念作为中介,通过理念,意志客体化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的理念为该等级的表象确立一个模式。叔本华认为,不仅对表象的认识是直观的认识,而且认识理念也必须直观。这种直观需要主体必须是纯粹的主体,是摆脱了为意志服务的认识才能达到对理念的直观,进而认识理念。

叔本华对康德的哲学推崇备至, 他明确表示“我的思想路线尽管在内容上是如此不同于康德的, 却显然是在康德思想路线的影响之下, 是必然以之为前提, 由此而出发的。”这个问题在康德那里是一个二律背反。叔本华对康德的先验伦理学持反对态度, 却对这个二律背反赞赏有加“我认为康德关于自由和必然共存的学说是人类深谋远虑的成果中最伟大的。” 他试图依照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学说来解决这个二律背反。实际上, 康德谈的不是共存, 而是对抗。所以, 叔本华只是把康德学说为他所用。

3、从佛教中得到悲观厌世的思想。叔本华虽然是一个西方人,却深信东方的佛教,在他看来,虽然社会的进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发展,可唯有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仍处于蒙昧阶段,人即不知为何生,也不知为何死,且不知生之意义何在,他认为世界就是表象与意志,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在这种生存意志的基础上,叔本华推出了一幅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人生哲学图画。

从上可以看出,叔本华悲观主义理论的形成,既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也是他自己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当然, 柏拉图的“理念”、康德思想和印度佛教是其理论的主要哲学来源。这些方面共同促成了其理论的最终形成。

三、辨证地看待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但是,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悲观主义呢?

(一)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

首先,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思想受欢迎的原因来看,1848年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失败告终,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主体的中产阶级陷入对现实不满和悲观失望之中。再加上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它对贫穷、剥削、压迫和战争的控诉,生物进化论对生存竞争的宣扬,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推向了时代舞台的中心。如果撇开具体阶级属性不论,他对工业社会中技术或工具理性的片面征服的批判,对于我们正确看待理性的科学技术的社会效果具有某种“清静剂”的作用。

其次,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把人放在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重视和强调非理性因素,这是对过去德国古典哲学中片面强调理性作用而压制人性理论的一种挑战和进步;他对繁琐晦涩的论证方式的反感和惯用的平易近人、清新活泼、激发想象力的文风,都直接或间接的对近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他有这样的评语:“他的哲学尽管前后矛盾而且有某种浅薄之处,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既非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也不是看待一切问题的既定角度,而是浸透或体现着一种痛苦的追求。德国民族,其内在精神显得深沉、内向、含蓄而富有厚重的内在激情,表现出一种沉重得像背负着十字架的沉郁气质。工业文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轻狂和功利态度、科技理性造成的非人化境遇深深刺激着他。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中含有某些对人的欲望无限和恶性膨胀的限制性因素,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生命意志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的弊端和消极性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生命意志的罪恶性显然是片面强调了“人”“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物”的现实存在性和本体性,因为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尽管同其他自然存在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物质存在形态。而叔本华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走向了一个唯“我”的极端,进而才会产生“欲求是痛苦根源”的观点。并且认为人只有完全抛弃物质享受才能彻底摆脱痛苦,甚至要求人完全没有欲望。以否定生命来达到超然境界,这显然是以所谓的“超越人的本性”来否定人的生存。人们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在理智上都是不能接受这一观点的。

中国人崇尚乐天知命的乐观主义,佛教更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论对社会的消极作用是无可质疑的。叔本华从抬高感性贬损理性,到最终因强调欲望的痛苦而走向了否定直观和理性、弃绝生命的意志。这当然是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是极具危害性的。

四、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中合理性的启示

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其核心在于揭示求生的欲望是世界的本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和人生的各种现象都是这种求生欲望也即意志冲动和努力的表现。叔本华对求生欲望的这种高度肯定,目的在于唤醒在理性主义重压下沉寂多年的生命意志,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从这一立场出发,他对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价值、人的幸福、满足、痛苦与空虚、意志与理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见解。虽然他的见解中包含着一些引人深思的论断和真知灼见,然而他的思想是带有某种偏见的,他自始自终是陷在唯意志主义、唯我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中,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地吸收一些消极思想来束缚自己。社会总体上还是一个理性和乐观的社会。思考问题是一个人的自由,但如何把理性和感性、情感和理智、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是科学辨证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用辨证的观点来解读。

叔本华的思想固然是错误的,但其对任何事物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的这种看法,对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也是有利的。多年来,我国教育中高考独木桥的模式,使考大学成为了人们成才的唯一道路,中小学中重智育的倾向十分严重,时有发生家长因孩子成绩差打伤孩子甚至打死孩子;学生不堪承受学业重负自杀;孩子不能忍受父母的压力、唠叨而将母亲杀死的事件。如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学生用榔头打死其母亲就是一典型事例。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的。”“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由此可见,人们的奋斗方向、理想的实现是多层次的。成为高科技、高级管理人员是人才,当好一名普通劳动者也是成才。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你在其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贡献,就是人才。叔本华对理性主义重压下生命意志的唤醒和对自我意识的肯定,肯定人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人生意义,既要积极向上、乐观,向着认定的目标努力、前进, 但又要淡泊名利,自强自信而不自负。叔本华的“艰苦是一个净化炉”的思想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古之成大器者,必先伤其筋骨, 劳其心智”。经历了艰难困苦磨砺的人更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珍惜生活。全国著名摩托车探险者黄成德在西部探险经历千幸万苦之后有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语“当人们绞尽脑汁研究人的天性,人的灵魂,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把互联网打开便可以从魔匣般的电脑上与地球任何角落的人交流,当我们把改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视为最高奋斗目标时,却常常忽略了人类自身的修养。”“我们需要品尝苦难,记住苦难,承担苦难”。当他在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考验、生命危险,翻大山,过激流,闯沼泽,经历生与死的拼斗之后,他写到“多少艰难坎坷都过来了,今后的艰难不再艰难,今后的坎坷不再是坎坷”,这是一种经历过苦难、生与死考验之后思想和精神的开华。我认为当今青年心理承受力差,经受不了挫折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历的磨砺太少,生活的路太平坦。

总之, 在叔本华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生的全部真相的目的在于有意唤醒这种信念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去奋斗、努力和争取, 一切美事坏事都是空幻,世界终究要归于毁灭。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叔本华及其哲学观点。

参考文献: [1]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1; [2]施惠忠,《生存意志之痛苦》[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3]杰克· 奥德尔著,王德岩译,《叔本华》[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叔本华,陈晓南译,《爱与生的苦恼》[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3年版,第103页;

篇8: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

但是, 从另一方面看, 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实际作用和理论价值与理想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改革开放之后,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一度受到动摇, 马克思哲学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等思潮的强烈冲击。在现实生活中, 马克思哲学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人自觉的理论信仰和行动指针, 在某些人那里甚至成了空洞的口号和冠冕堂皇的装饰。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可以发现, 这与我们以往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方式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定位有直接关系。以往的研究没能跳出认识论、知识论的理论范式, 基本上把马克思哲学定位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整的知识体系”、“颠扑不破的普适真理”, 这就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过分强调马克思哲学的一般哲学特征, 而很少注意马克思哲学的文化精神特征。当然, 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社会的当代价值并不表现在它可以成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灵丹妙药和万能公式, 而在于为我们提供一整套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科学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 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为中国社会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首先, 用马克思哲学作为指导思想推动和加速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是一种基本的趋势, 但是这种发展与自然界的周期性运动不同, 它不是一个“自然过程”, 而是人类自觉活动推动下的“自为过程”, 人的实践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的步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一次极为重要和艰难的文化转型, 尤其对于具有几千年历史、农业文明极为发达的中国来说, 实现这一转变更为艰难。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世界的不同步性和中国社会当下的内外生存条件等因素, 也增加了实现转型的难度。这种由人积极参与的社会转变活动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单纯依靠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实现的。历史证明,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新儒家思想, 西方的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流派, 都无法承担起推动这种社会转型的理论指导作用。相对而言, 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实践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对于批判农业文明精神、推动中国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哲学是在批判旧的观念和制度中形成的, 对批判旧观念和旧制度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马克思认为, 不对旧的制度展开批判就无法创建新的制度;他告诫人们“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 指出“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 它的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 旧制度犯的是世界历史性的错误, 而不是个人的错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

其次, 用马克思哲学催生中国的现代文化精神。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 但是,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或照搬西方现代化之路背后有一整套以现代性为标志的文化内涵、以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与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 相对而言前者代表着保守和落后, 后者代表着革命和进步。从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来看, 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变革的结果, 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发展方向和趋势, 是人类在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彻底批判和超越。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国家, 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农本社会文化精神, 而且这种文化精神仍然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仍然作为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的潜规则而存在。这表明, 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在当代中国并没有生成和扎根, 因而需要用马克思哲学来做进一步的、深入的文化启蒙。作为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哲学本身体现了现代性的的核心理念, 它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精神具有极强的批判性, 通过这种批判可以在中国催生出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

第三, 用马克思哲学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性, 导致了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性文化与后现代性文化的并存和冲突之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既要承受和付出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和代价, 又要在思想上经受住对现代性批判的困扰。如果我们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不能从理论上识别其理论的虚假性和危害性并加以批判, 就会阻碍乃至葬送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化保守主义过分强调本土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从根本上排斥西方文化中精华;文化激进主义过分贬低本土文化、否定其合理之处, 试图用全盘西化的方式彻底改变中国文化;自由主义则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和国情, 用西方的模式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 上述各种流派貌似合理, 实则偏颇, 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 相对于马克思哲学均具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历史证明, 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 只有马克思哲学可以肩负其明鉴是非、针砭时弊、导引航向的作用。

上一篇:再谈初中美术教学原则下一篇:小学高年级习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