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2024-06-29

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共14篇)

篇1: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一条,它成就了所有的不同。”诗歌《未选择的路》总时常在我脑海里回荡。

每天早晨爬山的路有两条,一条上山,一条下山。

两条路我都常走,可晨练的时候我只走下山的那条。沥青路的一旁是铁轨,火车日夜不停,另一旁则是山和丛丛簇簇的迎春花与石榴花,两旁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坡也不是很大,走5分钟,便有一个湖,有荷有亭。再往前还有网球场、体育馆,还有一个湖,一路上都是不同的风景。

但若平时周末与妈妈散心,都会走上山路,山石堆叠,一个弯就让人喘不过气,路两旁都是树,树林,被包围在蝉声之中。

是的,不同路是有不同风景,有的轻松美丽,有的艰难乏味,你想走哪条?

下山路在早上一个人走永远是安全的,虽不是人挤人,但每隔几分钟都会有人与你擦肩,这条路热闹,又有美景,在傍晚,仰望天空,总会有忙碌的蝙蝠。

上山路虽也是沥青路,但却人迹罕至,爬一次山下来,能遇见2个人就很不错了,在大山深处,几乎望不见天,只有叶与影的交织,但也正是因为它这样的独特,能让我坐拥在大自然中,每一次呼吸都有生命的活力与激昂。没有人群的熙攘,但却总能在身边的草丛中听到动静,它们是这山里最可爱的精灵——黄鼠狼和松鼠。每每爬完山后大汗淋漓后,心中总有一份自豪与骄傲,在面对过挑战之后。

现在,你又想走那条路呢?

看似天差之别的路,但却可以收获同样的精彩。

当然,你要用心走下去,去听周围的声音,去看周围的风景,去感受这一条路的魅力,那么这就是一条属于你的路了,你可以不用让路告诉你怎么走,而是在这条路上拓出自己的风采,收获一条自己的路。

这条山路,只告诉你了方向与长度,但你所看到,所听到的,都不在他的范围之内。

学习这条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目标与努力却由我,也只能由我控制。

人生这条路,到最后固有一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这也是由我们自己掌控,是我自己的路,纵使各自的路不同,但我,要把它变得和别人一样精彩,更精彩。

别让路限制了你,我要领着我的路走,成为它的主宰,每个人的路不同,出生的环境不同,所面困难不同,有的保护不同,但都有可能一样的精彩。路只是提供了长度,但我要把它变得精彩。毕竟,我能改变的,是它的高度与宽度。

篇2: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随着一声“嘀,学生票。”我踏上公交车,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耳朵里回想着音乐,随着车开动,窗外的景色如同电影似的,呈现在我眼前。

秋天,树叶早已枯黄,当车开过时,叶子落下来,打开窗户,有时还会落进来一两片,这就是秋天的象征吧!

下了公交车,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要说公交车是行驶在柏油马路上,那接下来就算得上是花园小道了。

这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也很少,虽说这小路有些曲折,可风景却甚是迷人。夕阳西下(可删),橘红的夕阳落下,路两边偶尔停着小轿车或自行车,头顶上是爱花的人特意搭的花棚,在底下漫步,闻到花儿散发的清香,一天的烦心事早就抛之脑后了,再定睛一看!路的两边好像还栽种着许多色泽艳丽的花啊,好像还有几棵是自己长出来的!可,没有人给它们施肥,在大风大雨的天气里没有人保护它们,它们如何生存下来?那一刻,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

走出小道,身上还留有余香。

我最喜欢在那条小路上背书了,在那个环境里,我好像着了魔似的,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

篇3: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文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

课后,我按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评改,平均才42分。

我深感材料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冷静思考后,我根据学生的写作流程,在作文讲评课上对学生这次作文的立意、拟题、开头、选材、构思、语言方面存在的优缺点作详细的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一、立意情况及改进方法

立意的标准是准确、辩证深刻、创新三个层次,本道题准确的立意角度有:竞赛者:态度明确,只能褒扬,不可贬损。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2.为实现目标能顽强拼搏,不懈努力;3.有一颗平常心,能胜不骄败不馁;4.重过程不重结果,贵在参与,无怨无悔。行文中可以自由组合。喝彩者:可以肯定,肯定其真诚地为他人的成功而欢呼雀跃,为他人的失败而呐喊助威;可以否定,否定他虽对生活有热情,有理想,但缺乏把自己置身于生激流中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只能分享一点胜利者的欢乐,却体验不到胜利者凭艰苦的努力所换取的巨大幸福,这样的人生不精彩。观看者:可以褒扬,褒扬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宠辱不惊,淡泊名利,豁达乐观;可以鞭挞,鞭挞其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置身于生活激流之外,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经商者:可赞其抓住机遇,获取成功;也可以驳其利欲熏心,追财逐利,将人生看成交易场。

然而,在学生的作文中,选择其中一者的就对其它三种角色大加贬斥,观点片面,缺乏辩证性。出人意料的是选择当观看者的学生居多,而且大多数学生不是把淡然人生观理解成为:似陶潜、李白、苏轼他们有反抗黑暗、淡泊名利的同时,仍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著,而是理解成: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文中弥漫一种对人生的虚无感和迷惘感。叫人不禁担忧他们生活的品位和人生的质感。

幸好,学生中也有一两篇思想较有深度,思维较有新意的作文。比如陈婷婷同学的《不做观望者》,许晓东同学的《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任燕霞同学的《喝彩》。其中任燕霞同学对喝彩提炼了三个分论点:喝彩是宽容和理解;喝彩是前进的动力;喝彩是社会的调和剂,角度新颖又逐层深入,显示出习作者思维的深度。

我对以上三篇的立意大加赞赏,其他学生不禁流露欣羡之意,于是我顺势发问,如何才能炼就准确尤其是辩证深刻、创新的立意?许多学生睁大眼睛,想听个明白,我于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1.浏览报纸上对社会生活热点的点评;2.收听新闻(如焦点访谈)中关于重大时事的评论;3.善于从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庄子》中汲取圣贤的思想养分;4.善于运用政治科尤其是哲学课中的哲学观点;5.还可经常与有思想的人交流看法。长此以往,培养自己用政治的、历史的、时代的、哲学的、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中的人事,这样思想会日渐深刻和创新。

二、拟题情况及改进方法

这次学生的拟题大都单调乏味,如:《竞赛者》、《喝彩者》、《观看者》、《经商者》。我着重表扬的是下列题目:何晓东同学的《劳我以生息我以死》,采用文言,运用对偶,工整典雅;郑梦佳同学的《跑吧冲吧跳吧》富有节奏感;贺婷婷同学的《竞争人生的主旋律》、金琼霞同学的《给梦想一个开花的机会》采用比喻,形象生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有神,题目就要能点题;眼睛与脸要和谐,题目与文体风格要一致;眼睛要亮丽,题目要有美感,善用修辞。

三、开头情况及改进方法

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套用题目材料,少数开头较有创意。比如陈婷婷同学采用先抑后扬手法,先列数曾经做观望者的我精神有多空虚,然后提出论点“我决不做观望者”,文意曲折;何晓东同学采用比喻兼排比,寓竞争之理于草木、动物等形象之中,既形象又鲜明;王曾豪同学则善于营造优美意境,融哲理于诗境中,情理并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借机补充了“形象刻画”、“名句引入”、“寓言故事”等开头方式。

四、选材情况及改进方法

这次学生写的议论文的论据普遍是陈旧的事例,尤其是论证竞赛人生要目标明确,不懈奋斗,不怕失败时,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一篇三例选择的是贝多芬、海伦、爱迪生、霍金、司马迁、张海迪等,没有丝毫的新鲜度和吸引力。而李婷婷同学用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写作经历和新东方英语创始人的学业创业经历来论证“与自己竞赛,使人生更精彩”,选材新颖。

针对这一缺陷,我为学生提供了几种积累、更新材料的措施:1.善用课文、文学名著、文化经典中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材料;2.善于挖掘旧人物的新角度;3.深究一名人名家,掌握此人方方面面的信息,碰到相关话题可着重选用此人鲜为人知的事来写,新人耳目;4.关注现实生活,留心鲜活材料。

五、构思情况及改进方法

题目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而部分学生没能以四种角色中的其中一种展开为主,深入挖掘,而是面面俱到,流于肤浅;部分学生抓其一点,对其他角度一概否定,没能体现出作者认识的辩证性和思维的深度;有些学生没能重点围绕“为什么”铺开,而重点论述“怎样做”,可重点又不突出。

我提醒学生除了克服以上不足外,构思时还应考虑思路的流畅性,文脉要清晰。议论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行文时可用分论点或小标题连缀。如任燕霞同学的《喝彩》一文,主体部分三个段落,分别以三个分论点(如上面所述)开头,再叙例,然后扣题议论,构成并列式结构。

六、语言情况及改进方法

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只有单调的叙事和平淡的议论,少有生动描写和形象说理的文字,所以读来比较乏味。

我建议学生在作文时要善于运用比喻、类比、对比、寓言、名言表达观点,灵活运用陈述、感叹、反问、设问句式和多种表达方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时可以摘抄、仿写优美句段,诵读内化,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篇4: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关键词】写作 语言运用 叙事类作文 写作技巧

一般情况下,叙事类作文看似简单,实际上想写好确不容易。同样是在叙述一件事情,有些学生的作文就像一碗白米饭似的,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食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学生的作文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扬州炒饭”,让人看起来就忍不住动筷子想把它吃完。所以,作文的关键就是怎样把白米饭变成扬州炒饭。那这其中的奥秘就是写作技巧的运用。

一、写作前:理清思路,明确步骤

叙事类作文写作步骤分为三个步骤,写作前学生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一定要读清要求和要点,试卷作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仔细研读。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叙事的重要部分在哪,另外对于题目中给出的省略号部分一定要给叙述出来。只有先把题目和要点认真分析好,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做什么,明确下面的具体步骤。

在分析完作文题目之后,就可以思考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一般初中阶段三段居多,给人直观形象的感觉。学生不可有几个要点就写几段,要分脉络。文章的结构也尤为重要,一般叙事类的作文有四种结构可以采纳,例如描述一次旅行,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每一段都可以以时间来开头,第一天,第二天。类似之类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比如我的卧室,就可以采用空间顺序,这样就有条不紊。

二、写作中:注重选材,传播正能量

叙事类作文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直接阐述具体的事情和简要的理由。比如写一篇关于感谢某人的记叙文,那么第一段就可以直接写感谢的人,和总起全文的一个泛泛的理由,不需要太过于细致。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具体去叙述一件事情,第三部分总结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层次。而这三个部分,也是有主次之分,无可厚非的是重点在于第二段,怎样去叙述一件事。

1.完整的故事。既然是叙事类作文,那必定要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像中文的小说一样,起因经过情节背景都要有所交代,只不过是要分清主次而已。开始的部分可以简略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重点突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有没有情感的碰撞等。举个例子,淮安市中考题最感谢的人。有个学生写的是感谢自己的老师,他在文中就叙述了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其他同学遇到矛盾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老师及时站出来,毫不吝啬的给予他帮助,最后他知道怎么样与同学相处,并且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同学。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首先这位学生阐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交代了事情发展的情节,重点突出为什么感谢老师,最后还告诉了读者故事的结果。

2.突出正能量。正能量这个词在前几年还是特别火的,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词会出现在英语作文当中了。实际上不管是中文作文还是英文作文,都要突出积极向上,阳光大气的主题。在叙事类作文的第二段,你写的这件事情肯定是对你的人生或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像小孩过家家似的,只是因为好玩,这样的文章啊就没有深度,没有思想,同样也不会是一篇佳作。同样以淮安市中考题最感谢的人为列,有学生的作文写的是最感谢自己的爷爷。他叙述的事情是自己的爷爷非常宠爱自己,从来不批评不打骂自己,如果他和他的小伙伴遇到矛盾了,爷爷总是会第一时间出来帮助自己,呵斥别的小伙伴。并且他的爷爷从来都不管他玩电脑游戏,给他很多零花钱。可能在他的心里,这就是他感谢爷爷的原因。但是这样一篇作文会赢得读者或者改卷老师的喜爱吗?会得高分吗?我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传播的不是一种正能量,长辈过度对自己的溺爱,反而是自己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三、写作后:仔细检查,关注细节

很多学生在写完一篇文章后,总是缺少最后这个再次检查的过程,认为之前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了,最后这一步可要可不要。其实不然,在你回头再读文章的时候,实际上站的高度已经不一样了,你是在修饰美化自己的文章。就像白米饭变成扬州炒饭的最后一步,厨师需要选择精美的餐具,并且把炒饭的形状修饰一下,这样就更能吸引人的食欲了。作文中的第一大忌就是尽量不要有太多的语法错误,如果你一味的追求用复杂句型,高级单词,但是反而有一大堆语法错误,那这样反而效果更差。所以,首要的保证就是你写出来的句子都是正确的句子。就像炒饭一样,如果你用坏了的,馊了的米饭去炒饭,那你放再多的调料也是没有用的,写作文同样如此。第二个细节就是文章的时态,叙事类作文的时态全文可能略有不同,比如第一段你在引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可能用的一般现在时。比如The person who influences me most is my father who has done a lot of things for others.但是第二段文章的主体部分,基本上采用的就是一般过去时。在一般过去时里面,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就是动词的过去式,尤其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一不留神就会犯错误,这些都是细节问题,同时也是作文产生差距的地方。而最后一段,多半是阐述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或是抒发自己的感想,希望,那就可以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或者是一般将来时。如果能做到这最后一步,那才是真正一篇上好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曹小红.初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思考探索[J].快乐阅读,2013.

篇5:关于路的作文高一

他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他被交给了他妈妈。他妈妈体弱多病,不能工作,于是,他的家里渐渐贫寒起来,他也开始自卑,一天到晚总是低着头,几乎不肯露出脸来,再加上,他认为自己长得十分丑,所以下课时更是不去玩,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这时,他成长的道路已经被“正在施工”这个标牌拦住了,让他不敢再前进。

怎么办呢?如果我处在他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猜我也会徘徊在那还没修好的路上,我也会在那个标牌面前停住,我也会感到自己很卑微,不敢见人。可他是我的同学,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能看他永远这样呢?我怎么才能挽救小明呢?我怎么才能让他回到正确的道路呢?我找到我的小伙伴们,和他们一起想办法。

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像联合国开会一样。突然,我想到一个办法,我说出来,大家也认为不错。这个办法仿佛一座灯塔,能让人找到正确的路线,引领着他继续走向成功,让他获得“新生”。

第二天,他来到学校,我拿出一顶帽子扣在他头上,还做出惊讶的脸色:“哇,你戴着帽子好帅呀!我把这个帽子送给你算了!反正我戴着也不好看。”说完,我就跑开了,还对我的小伙伴们挤眉弄眼,提醒他们实施计划的下一个部分。

过了一会,我的伙伴们“无意”中经过他身旁,“无意”中发现他的帽子,都纷纷赞美他好帅。他听了,头渐渐抬起来了,但还怀着疑惑的眼神。这时,赞美他的人渐渐多了,他的脸上,笑容开始浮现出来了,就像从地平线升起一轮红日。

我走过去,特地安慰他:“你妈妈和爸爸离婚的事已过去了,不必再为这伤心,面对自己就行了。路在自己脚下,你要自己找对路。路也不会自己走,所以你也要在路上前进,一步一步向前努力,去找到成功,生活就会美好。”他听了,还是露出怀疑的眼神。

我继续对他说:“没关系,我会当你的小老师,给你补以前的课。你有什么不会写时,我会来教你的,我跟你可是好朋友!”他渐渐相信了。以后,他和我一起认真学习,其他同学也主动帮助他,他的成绩慢慢提升上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下课也能和我们一起玩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终于有一次,他在全班考了一个满分,唯一的一个,我都嫉妒了,不过也为他高兴。

他蹦着跳着,把试卷拿回去给妈妈看,他妈妈十分高兴,连连夸他好孩子。他开始有了许多朋友,他终于走出了自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次上学,我看见他背着书包,昂首挺胸,一脸自信地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早晨的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我发现,他真的很帅气!

篇6:关于走自己的路的作文高一

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年少时十分淘气。他曾常闯祸,后来在一次被老师惩罚他时因为他拉炮被退学了。郑渊洁退学在家,回想到之前在学校犯下的种.种错误,可能他真的不适合学校的约束,学校模式化的学习禁锢了他的思维,他渴望自由地思考,写出有丰富想像力的文章。于是,从那时起郑渊洁再没有去过学校上学,他自己在家自学。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成年后的郑渊洁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他一个人坚持着一个月一刊的《童话大王》。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他激发了自己无限的想像力,自由的在童话世界里徜徉,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

郑渊洁的路是在家自学,中国的应试教育并不适合郑渊洁,他也曾像别人一样周而复始的上学,可他经过思考后决定在家自学。这便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快乐的进行文学创作。

找到自己的路,这不仅适用于现代,在战火四起的民国时期也适用。

民国时期是一个封建思想统治的时期,女人们没有自己的权利。秋瑾,中国首位女权运动者,她不顾家庭的束缚和社会对妇女的偏见,毅然投身于女权运动和解放事业中。她曾去往日本留学,学习先进的革命思想,后来回国积极地参加女权运动,创办了《中国女报》。在风声最紧时,同志们都劝秋瑾避一避,可是她认为,这个男尊女卑的旧时代需要被推翻,女权需要被发扬,那些封建的旧思想需要被颠覆。于是,秋瑾以发扬女权为己任,毅然决绝地选择做中国妇女届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最后,秋瑾不幸被捕于大通学堂内,最终香消玉殒。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在那个封建的旧时代,她选择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不做没有权利的妇女,大力推动妇女解放。在那个封建无知的旧时代里,秋瑾选择了做自己。这便是秋瑾的价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迷失自我,我们常常会盲从别人的意见。可能我们更需要停下来冷静的思考一下,我现在走的路是否是适合于我的路。当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往往这时我们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会带我们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快乐的生活。

篇7:高一叙事作文关于考试

考试的时候是最安静的时候,每人都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的盯着每道题。大家大脑飞快运转,手紧捏着笔,快速的写着。

一些人涨红了脸,拿着笔敲着脑袋,半天也想不出题目。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视,一些东张西望的人连忙埋下头去。

世界有些不太平,所以作弊是有的,有是有,但在老师的领域之下,谁敢造反?作弊这两个字就可以划去。

考试快结束了,大多数人都做玩了,窃窃私语的声音开始响起。一些话刚到嘴边一下就咽了下去——老师正看这你呢!

篇8: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关键词:教育叙事,理论诉求,元教育学研究

教育叙事能否算作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式?不使用严密的概念逻辑, 是否也叫理论?这是叙事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假如对此没有合理的解释, 人们对叙事方式的质疑也许会回到它能否算作是一种研究的水平上来。因此, 首先需要说明的不是教育叙事本身的规范问题, 而是怎么看待教育理论。

一、教育理论是一种研究视角

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研究的视角, 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必须要回答何谓教育?何谓教育现象?对教育的描述有哪些角度?有几种角度就有几种理论。没有角度区分, 只陈述一种按特定逻辑推演出来的理论或知识是没有学术意义或者学术价值的。

从理想的角度讲, 教师是让年轻一代自主发展, 教育活动应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而组织。现实中, 至今为止人类教育活动都没有实现真正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条件首先是受制于物质资源的匮乏;其次是有限的资源又按照一系列的不公平的规则进行分配;第三是教育权力的掌控者对于学习内容的编排即意识形态的控制;第四则是教育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从理想和现实的对照中发现, 教育的组织和展开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在最具体的层面上, 这些教育资源是如何分配, 又是如何被人们所理解和实行, 整体而综合地反映着众多观点之间冲撞而又有很大偶然性的组合。对于教育生活现实的描述, 能够解析出来这些角度和立场, 知道他们之间是如何冲突的, 从现实的生活细节中找到冲突的原因是很重要的理论工作。

二、叙事是教育理论的探求方式

从理论发生和功用的角度认识教育理论是理解教育叙事理论性的关键。借助哲学史上两种不同的人文研究传统, 从源头上说明“理论”理解上的差异是一个简便的路径。如果简化对这两种人文研究传统的理解可以称之为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类研究范式的论争。借助对这一论争的回顾, 可以帮助我们说明教育叙事中诉求的理论究竟是什么。

(一) 现象学—解释学的理解视角

20世纪, 现象学—解释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人文研究的理解, 其基本哲学精神对其他人文领域的研究均产生广泛影响。借助这一基本理解, 我们可以认定教育理论是一套解释教育现象的方式和方法。与原有客观主义的教育理论追求不同, 现象学—解释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则是连带着主体观察教育事实的立场、价值观、角度、方法等系统化的教育理解。基于此, 我们不难知道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解释, 表达着不同研究者对教育世界的理解, 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系统。这里对现象学—解释学传统的借助旨在明确教育叙事的哲学基础, 同时也就明晰了讨论教育叙事所诉求的理论视野及方法论。由此可知, 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为教育叙事的讨论提供的重要帮助是要从理论产生的过程及其功用角度来寻求对教育理论实质的回答。此外, 现象学—解释学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和凸显启示人们注重对研究者主体性的分析, 也启示研究者不断明晰并积极确认自身的主体性并公开由此带来的问题。应当说, 借助现象学—解释学对人文研究的理解向我们展开的是一种不同于科学主义范式的视野, 有助于实现教育研究中对科学主义范式的超越, 借助视野的转换来寻求教育意义、发展对教育现象的理解。

(二) 作为解释方式的教育理论

视野转换带来的根本变化是对理论本质的理解。在现象学视野中理论被视为解释世界的方式, 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及诉求需要超越“理论与实践”的概念对应方式, 把对理论实质的探求放在两种不同的哲学视野中进行。

随着视野的转换, 理论不再是一个与实践对应的概念, 而是随着主体的生活发生不断完善的解释系统。而学术意义上的教育理论则是教育主体或研究者对教育现象进行阐释的方式, 区别于普通人的地方只是表达规范上的要求。至于教育叙事, 也就同样可以看作是阐释教育现象的方式, 表达着叙事主体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于是, 前面对教育叙事在理论寻求的合理性和可能的疑问转化成了对表达规范的讨论, 而教育叙事本身作为一种教育理解的阐释方式是具备理论特质的。这样, 另一个疑问自然得到了解答———教育理论作为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叙事作为一种解释方式, 与概念逻辑的教育理论表达一样在探求着对教育世界的不同理解。

三、叙事是教育理论的表述方式及形态

(一) 教育叙事借由生活性语言对理论解读

在教育实践中那些被称为教育活动者的实际生活状态才是具体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只有在此层面上我们才将那么多的活动称为教育。在这个生活生态里, 存在着多个维度和层面的活动, 杂合着多种主体以不同角色进行着的生活表演。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呈现生活场景中的多样性, 带来我们对教育活动复杂过程的理论解读。其间很多理论和术语, 已不再是宏观研究中所使用的语汇, 在内涵上也有很大差别。这个层面上的理论解读, 最贴近的理论资源是那些对具体生活有着系统关注与带有深刻理解的学术门类。所以在表现形式上, 叙事研究很像文学, 但与文学又有很大差别。教育叙事带有一整套的教育理解, 有自己的概念和解释框架, 是有意识进行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编码到书写的过程。所陈述的场景和事实、过程, 都是真实且带有典型性的, 对于理解教育现实有着自己的价值。

教育叙事的理论价值还在于借助特定的视角和立场来建构概念的理解架构。对概念架构的特定理解会为教育理论表述增加新的内涵。说到底, 教育理论的更新就是观念更新, 观念更新就是角度和立场的变换, 这些变换的集中体现就是概念架构的更新。而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就是尝试带来对教育活动新的解读的研究活动, 教育叙事研究担当了重要角色。正因为教育叙事研究关注的是最为贴近教育活动过程的具体生活层面的一种理论性努力, 它的价值也就在对于实践的反思和批判中更有价值。所以, 教育叙事是深刻的。

(二) 教育叙事的系统性阐释有助于理论的建构

叙事研究把文本放在核心位置, 对它的评判也就主要集中在价值判断的合理性追问及对事实呈现的全面和充分性上。理论追求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有着特殊的表现, 是对意义的更为具体的关照。于是叙事研究在理论解释中就会有对实际情境中的价值选择和行动策略有更多关涉。这种实践指向性就会把理论追求放在次要位置上, 所有的相关理论是作为各种解释资源而具有各自价值。

事件的存在原本是向所有人开放, 对事件的解释及其连带着的处理方式却千差万别。这些解释中有一部分被称作理论解释, 但被认可为理论解释的基础是什么呢?为此需要说明的首先是什么样的解释才被认可。

从结构主义观点看, 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有一定的结构, 对于社会性事务或涉及人的发展、意义生产的事件则进一步加上了对情景与变化机制的分析, 由此构成的系统解释对发展有着整体性说明。而理论性解释基本上具备了对事物结构及其变化过程的整体性说明, 不同的是角度或视角转变。进而有人发现存在着主体社会身份、个体经验、知识背景的差异造成的解释路径上的群体或群落性差异。这种放大了的不同, 有人称之为“范式”, 并联系到社会发展的形态和文化群落的差异来说明解释系统的存在是整体性的, 于是对理论性解释的追求就更多是一个学术过程, 很难再对事物本身的意义世界进行关照。但是案例写作主要发展的是对意义世界的关照, 是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解释、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于是叙事本身需要体现出的价值是对真实生活世界的阐释与理解, 为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动策略提供帮助, 是更为切近的整全性解释。

四、教育叙事的理论性诉求服从于意义理解

假如叙事研究在发展教育理论方面的意义能够得到确认, 这种意义阐释方式对于研究者, 尤其是读者的价值该如何体现?这主要源于人们对教育理解过程中意义产生的机制的困惑。

不同于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下的教育理论表达, 教育叙事过程中的意义呈现方式把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了转换, 即把个人的理解体现在教育叙事之中。与教育理论概念逻辑的表达方式不同, 教育叙事所呈现出来的既不是一套观察和分析世界的方式, 也不是对个人意见充分的逻辑表达, 而是研究者个人理解中的世界本身。正因如此, 叙事者的表达结果就成为包含现象事实的文本。叙事规范所要求的对教育现象真实性的尊重使得个人的意见服从于事实本身, 从而也把个人的意见演变成一种注释的文本放在次要的位置。

把教育事实与现象以及叙事者的意见作为文本的价值何在?这需要从理论研究的意义说起。上面已经述及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对世界的解释, 而理论对于主体的意义如何发生将直接影响对该问题的解答。

意义存在于主体的理解之中, 因而意义是在叙事的过程中由叙事主体建构起来的。假如我们认可这一点, 叙事的价值就会与阅读文本者的经验参与、理解方式密切相关。意义的生产同样有着对阅读者的经验和前见的依赖。于是, 叙事的价值就更多地借助于叙述者对事物的理解, 意义也就自然存在于叙事过程本身。阅读者的意义建构就有了对叙事文本的依赖。

这一过程传达这样一个认识, 即叙事者与读者共同面对事实本身。叙事的价值依赖于叙事者把握到的事实本身, 事实才是比理论解释更为重要的东西, 是首先需要被尊重的。人们对叙事者的观点、主张和结论的正确性要求放在了次要地位, 事实和现象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成为更重要的内容。于是, 叙事研究的理论寻求被规定了一个前提, 即事实本身的真实与完整。

朝向事实本身又何以可能?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说明是叙事者对现象的理解若不能结合事件所在的场景真实完整呈现事实并作出解释, 叙事价值将大打折扣。进一步的问题是结论的合理性因失去了对事实的理解而变得不再具有理论价值。因此, 教育叙事的理论寻求说到底依赖于叙事过程对事实本身真实性的保证以及对现象的完整呈现。现象的真实与完整就成为了判断教育叙事研究价值的重要标准。

保证现象真实的理论基础源于这样一种真理观, 即研究者了解到的事实和理解本身是最真实的, 并能够做到对现象的本质把握, 进而叙事过程应当完整而真实。

上述预设需要有真理观和意义理论的支撑。就真理观而言, 更多引入了对理解主体的分析, 真理被视为关系视野中主体基于情境对解释合理性的追求过程, 真理也是被建构着的意义生产过程。而意义的生成也更多地依赖于主体的经验, 更具体地说就是对场景的依赖。所以说, 意义对叙事的依存性是理论得以可能的前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 .

[2].侯怀银, 王霞.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3) .

[3].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样做[J].教育研究, 2007, (7) .

[4].李政涛.教育叙事的叙事伦理[J].教育研究, 2006, (10) .

[5].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1) .

篇9:关于土地的叙事

李明性吴金印从小和土地打交道,对土地最有感情,知道土地对农民多么重要。一谈到土地,他双眼就流露出一种动人的光芒。他站在用石坝拦出的土地上感叹说:“普天下啥最珍贵?土地最珍贵。万物土里出,人靠土地养活,土地是农民的铁饭碗。”

早在30年前,为了增加土地,吴金印就想出许多造田的办法。如拦河造田,闸沟造田,圈洞造田,筑坝造田。我们在狮豹头乡的沧河滩,看到河滩上是一方方平展的麦田。这一块600多亩丰产田就是当年吴金印领导群众开凿的一个长162米、高8米、西宽40米、东宽20米的引水双洞,让沧河改道后造出来的。这块丰产田上面是海绵地,下面是石头拱圈的暗河。山洪到来时,大部分水通过羊湾河滚滚泻下,小部分导入暗河,上面的庄稼旱涝保收,一季小麦亩产就超过400公斤,加上一季秋,亩产超过800公斤。

吴金印调到唐庄后,一眼就瞄准唐庄西北有两条荒沟。他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仔细查看两条荒沟的地形,制定了治理方案。

当年参加大会战的乡干部们,向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吴金印带领着全体乡机关干部,扛着铺盖卷儿,拉着锅碗瓢盆和日常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开往杂草丛生的荒山沟安营扎寨。8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一齐动手,用玉米秆搭起40多个草庵,草庵上挂着醒目的牌子:乡党委办公室,乡政府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乡长办公室……还有乡派出所、民政所、计生办等各站各所。乡党政机关临时迁到造田工地,所有公务一律在工地上处理。由于领导走在前,十里长沟十里工棚,一万多人的造田大军加上3000多台大小车辆,让沉寂多年的荒沟沸腾了。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吴金印总是第一个起床,步行到工地,和群众比着干。夜幕降临时,吴金印总是拉完最后一车土,最后一个返回住地。

我们问吴书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分户经营,你们把全乡的劳力组织一起,搞这样的大会战真不容易啊。”

吴金印向我们解释说:“不错,现在和大集体时相比,组织群众搞大工程困难确实不少,但是还有不少有利因素。一是近些年由于大办乡镇企业和农民建房占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农民有要求增加耕地的迫切愿望。二是乡里狠抓林果、蔬菜、高产粮棉区开发,农民对土地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三是乡党委制定的强乡富民战略深得民心,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明白,群众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为了节约耕地,吴金印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空心村”治理。为了解决“空心村”的问题,吴金

印走村串户听取群众意见。群众也认识到乱占耕地乱建宅院的危害性,但一说起统一规划统一建新村却觉得难办。但吴金印相信,群众最讲道理,只要把道理讲明白了,群众就会积极响应。

他去北京清华大学请建筑设计专家设计了几套新式农村住宅,全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有厅堂,有餐厅,有卫生间,有大小居室,有阳台,造价也很适中。不仅美观大方,又十分适合农村家庭的居住。在建设新村时,对于不同村庄不同住家户,镇党委政府分别采取不同措施,通过不同渠道,解决农民建新村的经济来源。对那些确实困难的贫困户和五保户,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照顾。

走进代庄新村,只见水泥路面宽阔整齐,街边有小花圃、宣传栏。一排排的两层小楼整齐划一。院内花木葱茏,榆槐垂荫。屋内装修时尚,宽敞明亮。厨房、餐厅、卫生间、大小住室和城里套房没有任何差别,但按人均住房面积却比城里人大很多。

农村世代沿习用土烧砖盖房,一个砖窑最少占地50亩。年年烧砖,年年挖地,好端端的土地几年下来就烧成一个大窟窿。因此,建设部门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明令禁止取土烧砖。唐庄乡镇一下子拆除了19个砖窑,将砖窑侵占土地和挖废的土地进行了平整,全乡有1078亩土地恢复了原貌,变成了可耕地。

唐庄西部山区自古以来十种九不收,是个“住不起瓦房住河沟,坐不起板凳坐石头”的穷地方。俗话说:靠山吃山。吴金印下决心抓石头经济。石头可以烧成石灰,也可以粉碎成石砟,石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建筑业用量大,不愁没有销路。乡里投资30万元,在老虎冲建起第一个石砟厂作示范,吸收山里农民进厂打工,群众一干就热上了,一人一天能挣20元,一个厂一年能赚几十万元。乡里为了鼓励建厂,宣布建一个石砟厂,奖励一台价值4万多元的碎石机。同时为了保证厂里用电,乡里又投资400万元,往山上架了高压线,投资300万元筑路架桥,修了三条水泥路,从107国道通到山里。沉寂的荒山一下子沸腾起来,呼呼拉拉冒出近百个石砟厂,85个石灰窑,500多个石料厂,每天生产石砟5万多立方米。光这一项,年收入可达3亿元。但石砟厂的飞速发展,不仅占用了大片耕地,还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粉尘污染。吴金印心想,不能用破坏环境、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占用耕地换取经济效益,设法要拆除这些石砟厂。对拆除石砟厂,当地群众是一百个不乐意,这等于端掉了他们的金饭碗,断了他们的发财路。他们纷纷找吴金印说情,说这石砟厂是你动员我们搞起来的,哪个厂不投资数十万上百万,我们刚刚发了家,你又要我们拆掉。吴金印耐心说服他们,说我们对子孙后代不利的事是金娃娃也不能抱,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座青山。为了上环保型企业,吴金印带领厂家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购置了环保型设备,又到深山区选择场地。镇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7.5公里高质量的水泥路,建起8家无污染大厂。同时规定,新厂用石料开山必须间隔7天,生产时必须加水,车辆在运输时必须加盖篷布等,这些措施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还腾出2200亩土地,经济效益也上来了。

在石砟厂的旧址我们看到原来堆放石砟的场地已经复耕,连旮旮旯旯的边角也栽上了树苗。

山上的土地过去叫“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产量很低。吴金印带领党委一班人,治理荒山,整理山区的土地。他总结出给山地“穿甲”“修唇”等措施。“穿甲”就是在山坡上修鱼鳞坑,“修唇”就是给“三跑田”围上石堰。光这两项措施就使唐庄乡(镇)所属的两块山区13000亩“三跑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三保田”。

在一个山坡上,我们看到密密麻麻的鱼鳞坑中生长着松树、柏树、黄荆、山楂等,数年之后,这里就会变成郁郁葱葱的林区。给山地“修唇”的围堰,全用方石垒起,高高低低,蜿蜒起伏。

篇10:关于生活哲理的叙事作文高一

窗外,天空如梦如幻似童话一般,缀满星星如此明净,如此澄澈,我仿佛看见了花草树木的倒影。

突然,妈妈端着一杯剛泡的柠檬茶,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搁在书桌上,没说一句话,便离开了我的房间,生怕打扰我。我看着这杯茶,如同看见了一件美妙的艺术品,色彩搭配得如此完美,让人垂涎欲滴。我努力地把它搅拌匀和,想快速地喝到美味的茶汁。可没想到,柠檬心烂在水里,柠檬皮漂在水面上,艺术品被我戳得千疮百孔,水浑浊不堪,美荡然无存。“慧儿,作业做完了吗?茶喝了没有?”客厅传来母亲的声音。“哦,做完了。”我说着说着,到了客厅,“只是------这茶-----”“慧儿,你尝一口,味道如何?”妈妈说道。我心里犯了嘀咕:这茶,这么难看,肯定难喝。但是,母命难违!硬着头皮喝吧。“好苦!”一阵苦涩味向我袭来,蔓延至全身各个细胞。母亲见状说:“慧儿,明天,你牺牲一下休息时间,再泡一杯柠檬茶,不过要静静等待。”妈妈颇有深意的说道。第二天,我如约泡了一杯柠檬茶,耐心地等待,静静地等待。大约一小时过去了,我将信将疑地端起这杯茶,只呷了一口,甘甜中透着微苦,没有涩味;再呷一口,微苦中透着甘甜,醇味浓厚。柠檬那独有的精华蕴含其中,我恍然大悟。

是啊,世间万物都得靠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才能彰显风采,绽放美丽。

如果花朵没有含苞待放的过程,会有斑斓的色彩吗?

如果小树没有长时间经受住风雨的洗礼,能长成参天的大树吗?

如果法布尔没有长时间研究昆虫,巨著《昆虫记》会诞生吗?

如果居里夫人没有长时间致力于科学研究,会发现镭吗?

如果莫没有长时间研究写作,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篇11: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成长正如溪流,自泉眼潺潺流出,一步一步迈向前方,风雨兼程,奔向向往已久的大海。而途中,则发现了许多,思考了许多。

自流出那刻起,在途中。我发现了“诚信”,于是我思考,正如刘玄德所言:人无信不立。他的诚信广施,他得一卧龙;他信义广布,他得蜀中民心;他诚信广布,他得以三分天下。诚信,是我在流淌至今中的发现。它引领着我向前走。加入失去诚信,就如湖泊失去了涟漪;就如夜空失去了星星;优美的小提琴失去了弦与弓;就如清澈的明镜,蒙上了迷离的灰与尘。诚信,应成为人生的必备,成为与人交往的名片。

我往前流,路上艰难困苦,百转千回的道路让我厌烦,曲折迂回的山谷让我恶心,这是我发现了“坚持”,于是我思考。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有“坚持”,才有爱迪生的灯泡;正是有坚持才有“606”药品的问世;正是有坚持,才有《资治通鉴》的写成;正是有坚持,才有《浮士德》的完成。坚持,可以让水滴穿石,坚持,可让绳锯木断。

当西西弗斯推着不停滚下的巨石,呐喊坚持,我被震撼;当贝多芬双耳失聪,悲愤哭叫命运是,我被感动;但洪战辉坚持带小妹上大学,抗击不幸,我被感动。坚持才让他们的人生不至于暗淡无光。

坚持,应成为人生路上的必备,成为人生的必备品质。

我继续流,路上百花争妍,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我想留下,单卧没有。这是我发现了放弃,才不至于成为一滩死水,才不至于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鲁迅放弃了医学,成为一名文学家,他成功了,他的呐喊唤醒了彷徨的中国人民;李白放弃了学士之官,畅游山水,诗仙便更飘逸;陶渊明放弃了五斗米之俸,归园田居便问世了。正是有他们的放弃才让他们有重生。汪国真说: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太深的留恋便成了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是啊!人生应学会放弃。

放弃应成为人生必备,成为人生途中必备的本期那。

我仍在流淌,但正因有流淌的发现与思考才让我注满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高一满分叙事作文1000字(二):有一种力量叫微笑

送人千言万语,不如赠他个甜美的笑容,告诉他:你可以做到。

小学时,自我封闭,像是永世隔绝,所以朋友寥寥无几,高中时,善与人交谈,像是个外交官,所以熟人满天下。这是两个不同时期的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是什么力量使我的人生之路从此改变。答案十分简单:微笑!

那是初中时期,刚经历过升学考试,由于考试前出了点小意外,所以神经一直紧绷着。父母怕我压抑成疾,特意带我去登山。在半途我想过放弃,当脚步慢慢停下来时,有人说了一句:“加油啊,都一半了,不觉得可惜吗?”我转身去看说话者,是张陌生的脸孔,但她的笑容却是如此熟悉。没有多想,我便跟着她继续登山……

终于迎来了新学期。这一天,我的心中十分激动,但脸上的肌肉却不知如何表达。是的,我不会笑。来到班级,见到班主任,是张有点熟悉的脸,而且这微笑我记得委清楚,似乎在升学考试时为我找到考场的老师脸上看到过,也似乎在登山时听我继续坚持的阿姨脸上看到过。这微笑给了我份亲切感,我感到我的初中生活充满阳光。

报到这天,拿到了新书,如此崭新的书,却厚如泰山。不过,我没有害怕,也没担心,因为那个微笑告诉我:我可以做到。相对其他同学来说,我还接到了个特殊的任务:在几天后的升学典礼上演讲。心中充满了无奈,以致也没听清楚演讲的主题。正当我犯难时,班主任主动找到了我,脸上依然挂着甜美的笑容。“怎么样,演讲有没有问题,演讲稿需不需要我帮你改改……”“不不不,我可以,我可做到。”面对这个微笑,我充满了力量,也就坚定地应了这件事。

在家中,反复的练习还是换不来流利的演讲。没办法,只能面对一次失败的演讲了,丢脸就丢脸,反正我朋友也不多……

开学典礼,听到主持人流利的话语,我不免提前脸红了起来。上台前,班主任带着那熟悉的笑容走到我身边,只说了句“加油”,我便充满了力量,自信走上演讲台,以流利的演讲换来了陈陈掌声。

从此,我便知道了有一种力量叫微笑。感谢那个甜美的笑容,那个微笑告诉我:我可以做到!

2019高一满分叙事作文1000字(三):悲伤季节泪在滑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站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人,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一个人,隐藏着那个小秘密;一个人,默默承担那沉重的思念和痛苦。

记得那年冬天,我们说过,一辈子,不分开。

我们手挽手走在那条小路上,握着你的手,我有了安全感。寒风掠过我的面颊,你用温暖的手来遮掩我的脸,帮我梳理凌乱的头发,那般温柔。寒冷的冬季,为你披上了雪白的冬衣,而你,为我支起了温暖的伞。你用双手捧住我的脸,注视着我,那是一双充满温情的眼睛,如此深邃,充满了怜爱。你吻了我的脸。你说,我们永远不分开,这一辈子,永远在一起。我相信了。在寒冷的冬季,我的心,变得好温暖,你让我感觉,这个冬天,是那么温暖……

我们,一起度过了3个春夏秋冬……我很幸福,今生,有你陪伴……

可是……就在我们的第四个冬季,你走了。

那年冬天,我们手牵手走在马路上,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你变了,变得好快,短短的三年时间,你已经变得如此消瘦,无力的双手,再也不能为我撑起那一把温暖的大伞。医生说,你将会于这个冬季永远离开我。我只是哭泣,说,我不想离开你,你却笑着对我说,你不会离开我,永远不会,因为我们承诺过,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是的,你承诺过,一辈子不分开。你的眼睛不再只是温情,更多的,却是痛苦,你颤抖地告诉我,自己要好好活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生活,要相信,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我很痛,很痛,拼命地点着头。泪,疯狂的滑落。心,碎了,伴着那寒冷的风,和那悲痛的雪。擦干我的泪水,你笑着对我说,傻瓜,不要哭,今生,有你陪伴,我很幸福~~~~来生,我们还会相遇……我紧紧握着你冰冷的双手,心,从未有过的疼痛……那个悲伤的季节,你倒下了,伴着我的泪水,永远睡去,很安详的,睡了。雪花落在我们的身上,为这

个悲伤的季节,添置了一对美丽的雕塑。泪,在滑落……

我依然相信,你还在我的身边,对么?我们,依然在一起,只是,形式不同罢!

每年冬天,我都会在那个马路上,静静地徘徊,徘徊,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再回到我身边,对么?

2019高一满分叙事作文1000字(四):重阳节的故事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丶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丶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孟学士)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

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2019高一满分叙事作文1000字(五):走在春风里

在复杂万千的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习春风,围绕在我们身旁。它悄然无息,却惊天动地,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染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走在春风里,我的心随之飞翔。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风猛烈的刮着,我的鞋破了口,风钻进我的鞋里,好冷啊。没办法,只好求助村头的修鞋匠。“老爷爷,给我修修鞋吧!”我带着乞求的目光向他看去,老爷爷连忙放下手上的活,接过我的鞋二话没说,迅速拿出工具,飞针走线,不到五分钟就修好了。我摸了摸口袋,突然发现忘记带钱了。他看出了我的心思,亲切的说:“孩子,天色不早了,快点回家吧!”这时我忽然发现他的手被针扎破了,不停的向外流血,突然之间,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敬佩之情。

一个普通的修鞋匠竟拥有如此旷达、乐观的胸怀,真是了不起。他的工作很平凡,甚至被人瞧不起,可他帮助了许多人,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记得有一次,我从他那里路过。看到他在那专心致志的修着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不一会儿,一位穿着时髦的中年妇女,拿着一双开了胶的皮鞋,径直向他走来。只见那位中年妇女将鞋往他身边一扔,面带凶色地说:“喂,老头,把我的这双鞋修好!”只见老爷爷笑呵呵的应道:“好好,放在这儿吧,马上就给你修”。又见中年妇女厉声催促道:“快一点啊,我还等着穿呢!”老爷爷急忙拿起鞋微笑着说:“嗯嗯,这就修,很快的。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心想,这位中年妇女这样对待一位年老的修鞋匠,良心何在啊!

“好了,给你吧!”只见老爷爷颤巍巍的将鞋递给了中年妇女,中年妇女顺手递过后,伸手刚要掏钱。令人不解的是老爷爷竟说:“不用了!这点小毛病不用掏钱了。中年妇女听后一愣,随即转身走去了。

我连忙走到老爷爷身边,亲切的问道:“老爷爷,这人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您,你不但不生气,用微笑以待。而且还不收钱,这是为何啊!”老爷爷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只有微笑才能冷静面对生活的琐事。”

啊!多么朴实、乐观的一位修鞋匠啊!

篇12:关于路的高一作文叙事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我看来,刺鸟是最勇敢的动物,它们在最悲剧的人生舞台上演绎最真实的勇敢,用生命交换结局的灿烂。而在梦想实现的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都会感觉到幸福。

听说肤浅的人只懂得表达生活的现象,以及个人悲观主义的忧伤,不得不说懂得思考的人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幸福是因为灵魂的深度,痛苦的是看得太清,太过于明白。所以我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开心的时候就笑,伤心的时候就哭,不满的时候就大声的说出来。

也许一路走来,我们承受了太多的无奈,一路走来,我们头顶的也不完全是晴朗的天空。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东西,可是我们并不满足于当时所拥有的,我们一件件的争取,然后再一件件的将它们丢弃。回首望去,彼岸的花,依然绽放。可是,我们究竟有什么权利这么做。

时间是最善良的朋友,它会让我们老去。所以脚下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心中的梦想还是要自己去追求,去追求那明媚而温暖的阳光,去抓住那近在眼前的美好,并且永不放弃。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成就任何大事。

月影西斜,并不是代表黎明的降临,而是到了夜的最深处。那一刻,我们摆脱青春期的幼稚;那一刻,我们登上成长的方舟;那一刻,我们就会发现紧握在手中的再也不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一刻我们就会发现即使烟火的绚烂不及一秒,却也点亮过灰暗的天空,并且留下一抹最灿烂的色彩。而我们,仍然会有明天,到那时紧握在手中的还有成功的幸福。

篇13:关于萧红小说构建叙事的研究

从传统的艺术观看,小说是时间的艺术。而萧红小说通过概述的运用和叙事时间连续的忽略,中止了具体时间的流动,达到模糊时间,消解时间的目的,从而具备了跨越时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1. 1 叙事时间的模糊性

萧红小说的时间具有模糊性,《生死场》是以哈尔滨近郊一个偏僻的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环境作大背景,作者用她的观察和体验写出了她家乡的农民在生死边缘线上挣扎的情况,展示了“生死”界线模糊的混沌的世界。作者主要通过概述的运用中止了具体时间的流动,从而达到模糊时间、消解时间的目的。“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地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小说的叙事时间跨度在十年以上,但只写了大约一年半的六个季节的更替。这种概述方法的运用使萧红小说具备了跨越时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1. 2 叙事时间连续性的忽略

萧红小说叙事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即对叙事时间连续性的忽略。小说《生死场》既无生动曲折的情节,又无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全书基本上由两类场景构成,一类是“生”———人和动物的生,一类是“死”———人和动物的死。在这生和死两种场景构成的《生死场》里,作者精心筛选出一个个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的生活片段,作者组织这两类场景时没有使用明确的时间线索,而是在向现实背景横向拓展的同时,又向社会历史深处延伸,从而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完成小说《生死场》的审美架构。作者在这一连串惨不忍睹的死的场景和惊心动魄的生的挣扎的场面的交错中,向读者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民的生活: 蚁子似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2 体验世界的多维视角

因题材的不同、情感表达的需要,叙述者与小说世界保持着各自相异的间距,萧红小说的叙述者可分为: 纯客观、第一人称、儿童和女性视角。

2. 1 纯客观视角

指作家作为一种局外的叙述者,对人物不作主观评价,而且也不分析任何人物心理,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描写人物的外部动作,其他的则让读者自己理解品味,这种纯客观叙事方式比限制叙事更易产生真实可信的感觉。《生死场》前半部分,叙述者以沉静泰然的姿态,以类似摄影的手段,以冷静、冷漠的叙述语调不动声色地叙述着故乡一件件、一桩桩往事: 王婆卖马、二里半寻羊,月英惨死、小金枝被摔死……作者以几乎是“物化”的眼光叙写着故乡的人,小孩在草帽盖伏下像是一根大形菌类,头发飘了满脸的麻面婆竟像是一只母熊,就连人间最伟大的母女之情也完全被物化了: 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小说的叙述者是以不动感情的方式表现原生态生活中个体的真实存在,摆脱了主观情感的控制,达到了中立、客观、公正和冷漠的程度。

2. 2 第一人称视角

最得五四思潮解放了“自我”的作家的青睐的第一人称视角,为五四作家突破旧的艺术规范,充分发挥个性、展现自我提供了一种最佳的艺术手段。五四作家主要从便于抒情的角度选择第一人称叙事。崛起于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的萧红沐浴了五四的新思潮,秉承并发展了这一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第一人称叙事。萧红喜用第一人称,而且特别喜用小女孩的眼光看待世界,尽量避免叙事复杂的全知角度。因视角限制在第一人称,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世界、事件的进展过程等描写对象就被简化了,所以萧红小说留给读者的是一种朴实的单纯美。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基本采用了这便于抒发个人情感的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由“我”讲述“我”自己的故事以及周围的人和事,这正是第一人称叙事的关键及魅力所在。“我”虽不等同于作者,但这个被作者戏剧化了的“我”却灌注了作者本人的道德、情感、价值、判断以及理性思考。

2. 3 儿童视角

萧红那类以儿童视角来观察来叙述的小说,更是浸透了作者全身心的情感体验,如《小城三月》、《后花园》、《呼兰河传》等作品就是极具典型的例子。《小城三月》写的就是 “我”的翠姨的故事,她是北方小城里一个聪慧、美丽而柔弱的女孩子,只因是随改嫁的母亲长大的,身份便降低了,嫁不上如意郎君,于阳春三月郁闷而死,作者并不停留于故事本身,而着重表现的是翠姨的性格,围绕翠姨所发生的雪天买鞋,夜晚闲聊,元宵观灯等情节片段都出发于“我”的儿童视角,以儿童的语气、思维方式写出了充满美丽童话般的爱情悲剧。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远离故土,个人生活再度遭受挫折,现实的爱巢再次濒临危机,处于寂寞难解的香港时创作的,童年的寂寞生活此时却成了萧红唯一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于是围绕寂寞情绪,作者在小说中为我们创造了童年与成年交叉的叙述者。

2. 4 女性视角

作为一位女作家,萧红和其他女作家一样,热切关注广大妇女的生活和命运。萧红创作伊始即把目光集中在下层劳动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身上,笔下的人都是农妇、乳娘、童养媳、佣人等不同类型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既描绘出她们的痛苦生活、不幸遭遇,也展示出她们的坚韧挣扎和反抗,从而较真实地反映出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生存状态。现代文坛上的其他作家也写了童养媳、女工、农妇,但并未成为他们创作的主流,关注更多的则是知识女性,而且大抵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站在人物之上俯视和悲悯人物。像萧红这样以描写劳动妇女为主的女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难得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忠实代言人。

3 情节淡化、时空开放的叙事结构

萧红的小说之所以经受住历史的严峻考验,在很大程度上依持了她所创造的独特的叙事结构。在小说结构方面,萧红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自然的形式,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的故事情节、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方法等在她的小说里完全退隐了。对之她曾明确表达过独特的看法: 有一种小说,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的像巴尔扎克和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在小说的创作中摒弃了长篇故事时间的延续性,摒弃了代表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而采用贯穿始终的思想情感作为主线,并通过时空的跨越和有着内在联系的一幅幅画面,来完成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娓娓动听地叙述着一个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故事。这种写法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萧红的这种创作风格是与她所处的时代环境、个性气质和审美感受等分不开的。

3. 1 故事情节的淡化

萧红小说基本上不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始终的重要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是由叙述者所感受的一些零散的生活片段组合而成,小说的重心主要在于呈现叙述者对人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以及由这种感受和体验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绪。萧红在《呼兰河传》等作品里不惜将情节的发展中断,进行集中的描绘。这确实有些破格,并且因此受到责难。萧红却置之不顾,她有着自己的追求,也许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萧红创作的主要特色。这种写法在《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两部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呼兰河传》通过叙述者回忆的眼睛,描述了东北地区一座小县城的平凡生活和风俗人情。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只是叙述者对童年时代所感受和体验过的日常生活横断面的汇聚。

3. 2 开放的时空结构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这两部小说在叙述上没有前因后果关系,传统的时间顺序被取消了,空间结构摒弃了时间结构,形成了几个并置的意象或状态。《生死场》叙述的只是一个个乡村生活片段的连缀: 二里半和羊的故事、王婆的故事、金枝的故事,各个故事看似没有密切的联系,处于一种并列状态,但他们同动物的“生、老、病、死”之间有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小说《呼兰河传》的主人翁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它是以呼兰县城这一环境为结构中心来组织全篇的。小说以呼兰河作为故事发生的大空间,印迹着“我”的童年的快乐与寂寞的“我家的院子”作为小空间,连续几节的开头不厌其烦地诉述着“这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我家是荒凉的”,这样发生在里面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们的故事则以并列的状态显现并以固定的空间组成一个围绕呼兰河的有机的统一体。

篇14:关于“随笔写作”的教学叙事

那天早上,我从家里沿溪岸散步出发,顺便观察周围的物象:混浊的溪流边,漂着许多垃圾;对岸的几丛芒草荆棘边,栖息着几只白鹭,还有几只在溪面上低低地、慢慢地飞着。听说白鹭对生活环境非常挑剔,而眼前这洁白与混浊两相映衬,竟是如此和谐!再往前走一段,水被橡胶坝拦着,下游裸露出了深深的河床,厂区排污出来的浓浓腐臭飘散回旋在鼻子里。这里曾经是自己小时候的乐园啊,那滔天欢歌的白浪,那偶尔出现几个旋涡的静静绿潭!只是,这一切,已经不再。

进入课堂,为缩短彼此距离,我谈了自己与学生的缘分,又谈了自己路上的所见所感。因为对白鹭与溪水“两情相悦”情景太熟悉了,所以许多同学有了表达的冲动。而这正是有效教学的交流基础。

恰巧这一天是“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就是“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漫长冬季了,而且这时恰是学生刚学过的《滕王阁序》中的“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于是,我借题发挥,逗趣道:“我们该扯住这深秋的最后尾巴赶紧入题来回‘随笔’,请随我来吧。”借题发挥虽有巧合,却也能体现教学机智,用得好,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大。我先给出了一个问题:“秋,你看到或联想到什么物象、人物或情感?”我想借此涤荡彼此间的陌生,激发他们的思维与热情。学生的答案很多:有落叶枯藤、凉风寒水、流云飞霜;有黄橙橙的橘子、四处飘香的丹桂、织满石壁的爬山虎;有丰收喜悦、成熟思想、沉重生命、沧桑岁月、离苦愁绪、思亲怀乡;还有求学者、开拓者、漂泊者、打工仔、城市房奴的命运;等等。一位学生说他联想到了“一年一年地过去,岁月不断消失”。这正是我想说的。我戏谑道:“你的思想和我共鸣,我担心你也会和我一样头发早早掉光了,也可以说是提前‘进化’了。”学生大笑。我又继续说:“上周五早读时,听到一中有个班主任说,他班级的一学生在树底下发现了一只死去的松鼠并掩埋了。”学生一下子沉静了,是的,生命是珍贵的。生命的教育比写作的教育凝重得多。在生活中,如花的生命不幸凋落的情况还少吗?这堂随笔课倘若能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活着和死去的话题,会更有“诗外”价值的。而后,我们又从生命谈到了孝道,谈到北大实名制招生“被限制推荐”的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中某些渐渐涌起的浓烈情绪已经击中了很多人脆弱的心弦并引起共鸣。然后,又联想到刚学习过的《陈情表》以及《礼记》中的“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联想到自己高龄的父母,联想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忧”的古训。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后的一道课外题目:你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文明堕落的反映?

教学生写随笔,要教学生合理的联想并讲究联想的深度。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创造一种师生亲密和谐的气氛太重要了。

之后,我们一起探讨随笔的特点:随时、随地、随意和随体。随笔写法似乎没什么限制,却往往因此让学生手足无措,不知道这没有限制的“大葫芦”该如何使用。我告诉他们,我们许多情感可以像王国维先生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样,借恰当的事物去“附着”,力求做到用心感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力求写得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真实表达、个性彰显(如视角独特、联想与想象)和审美评判(立意高远、追求情趣、鲜活精美,这方面难度较大,可以先不考虑);我还告诉他们,他们曾经读过的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巴金的《小狗包弟》以及即将学到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随笔范本。为让学生砌好第一个台阶,我强调随笔应该从“有意思”写起,再慢慢过渡到“有意义”,“玩”出语文的精彩。是啊,随笔材料实在太多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名山大川清风明月,悠悠浮云款款流水,古今中外名著逸事,人生世相人情冷暖,时事纵横邻里琐事……我还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新近的事物:“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的杰布·克里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被作为战俘交换的以色列大兵沙利特、充满传奇而又个性毕露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讨论、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甚至我们县新立起来的招牌‘养生圣地’究竟应该用‘圣地’还是‘胜地’,等等。这些,都可以写入你的随笔。”

接着,我卖了个关子问他们说:“吃过瓜子吗?”这个问题太出乎意料,大家都笑了。学生开始分享自己吃瓜子的经历,有的学生为了展现个性,谈论的话题逐渐有了深度,比如有学生谈到母亲为自己剥小瓜子时自己体会到的一种浓浓之爱。我故意急急地说:“你就说剥瓜子的细节,说母亲的眼神、动作、言语。”这些,对于写人物的随笔来说太重要了。我又告诉学生:“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平常与非常都在你那冷静而真实的叙述中。如果能把几个镜头连在一起,再加入适当的景物和个性感觉,就是一篇很不错的随笔了。”我努力让学生知道写随笔真的不难,当然随笔的成功不是朝夕可得的,需要不断的揣摩与提炼。为能从感性去“消化”这吃瓜子中的“意思”,我让学生当场读丰子恺的《吃瓜子》片断,看作者如何写细、如何联想、如何做到生动形象。

关于“随笔写作”,学生在课堂那特定的时间会学到一些基本的方法,但只有让他们在课后细细体味才能“得乎其中”走出一片天地,语文的“玩”就是这样一个积累、尝试和超越的过程。鉴于此,我推荐学生再阅读梁实秋的《下棋》。

“文章切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这堂随笔教学,我希望让他们学会只眼独具,再细心“编织”而能独出机杼,进而收获独到之见。学生很聪明,但是我担心他们的惰性和躁性。教学除了鼓励,也要鞭策,他们如果能有所感悟并愿意尝试,那就如播撒的种子开始萌芽了,而这之后的成长得注重“肥、水、保、管、工”了。最后,我把自己写的一篇小随笔《写在长寿边上》发给他们,试图告诉他们如何在众人的共同认知中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班级的任课教师谢老师说我很勇敢。其实,不是我勇敢,而是学生喜欢看自己身边尤其是自己老师的文章,而且因其亲切更愿意借鉴和尝试。我想,只要有助于教学相长,这样的“勇敢”是值得的。

这样的课,随意且随性,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学生的思维。这一堂课很难说教给了学生什么,但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游戏”的引子,至于更丰富、更艰难的“玩”法,只能鼓励学生自己去积累与尝试了。

上一篇:谈谈船舶安全管理的几个关系下一篇:七夕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