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2024-05-28

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精选11篇)

篇1: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那就是成功。

选题论证

我的学士论文选题是: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论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

在中国

对英语教学的研究涉及了诸多方面

而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明显不足

在英语课堂上

对词汇教学的方法大都是传统的机械式词汇教学

基本局限于教师讲解生词表或课文里遇到的词汇

采用的方法多为英汉对译

构词分析或提供词典例句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到不少词汇

但方法过于单一

且易使词汇脱离真实语境

造成词汇的滥用

误用

目前词汇教学大多强调词汇知识的输入

却很大程度上忽视词汇输出对词汇学习的积极作用

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流的实践机会太少

妨碍了学生输出(运用)词汇及内化词汇

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结合相应语境启发性灵活性教学更加有助于学生容易掌握基本词汇及其应用

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强调语境的重要性

基于对现代教育学及现代英语教育的学习认识及实践

我做出了语境理论作用于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和目的等方向的学士论文选题

论文会从三个大方面着手

一个是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语言及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

另一个就是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再一个就是教学中语境策略的应用

通过多方引证

并参考有价值信息

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及自身学习实践经历

将层次分明的论证本选题

本论文是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法及交际教学法入手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式教学方法

阐明语境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研究的价值

通过对词汇、语境的基本定义

阐明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的明显效果及目标语所要达到的语言习得目标

围绕是什么

怎么样的提问式逻辑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也就是解决如何在语境中教学英语词汇使学生更好的习得及应用的实际教学问题

注意:

1.该页标题用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论证部分用宋体小四

与标题空一行

3.论证部分三段刚好回答了what;why;及how这三个主要问题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hesis Statement

Context

which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vocabulary and put language into practice like exams and the everyday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Outline

I.Introduction

II.The Importance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The Basic Concept of Vocabulary

B.The Role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C.The Method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II.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Vocabulary Teaching

A.The Concept of Context

B.The Role of Context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V.The Strategy of Applying Context in Teaching Vocabulary

A.Teaching Vocabulary in Three Types of Context

1.Linguistic Context

2.Situational Context

3.Cultural Context

B.Applying Clues of Context

1.Synonym Clues

2.Antonym Clues

3.Situation or General Knowledge Clues

C.Creating Context

V.Conclusion

注意:该页的大小写;每级标题的之间的缩进字符;各级标题字符的准确运用

Works Cited

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段晓红.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黄菊芬.英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语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蒋家银.中学英语词汇中的互动教学探讨[J].英语教学

2009(下旬刊): 180.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李丽君

伍洁琼

杜捷.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策略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

2009(2): 75-76.马秀云.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

2009(9): 144.孙沛

谭增.小议语境与外语教学[J].安徽文学

2009(6): 26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绪东.在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知识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9(2): 114-115.肖建平.试谈语境与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

2009(6): 268.徐世贵.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M].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98.袁平.论英语语境与语言选择[J].渝西学院学报

2003(3): 78-81.章波.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刊

2009(4): 111.甄宏伟.外语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 175.周建雷.语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注意:文献分作者部分;文献名称部分;文献来源及年份和页码

每一部分都以点号结尾

输入标点符号时要切换到英文输入法才能正确输入

??

??

??

??

篇2: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班级学号姓名

ⅠTitle of my thesis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浅析英语幼教化利弊

ⅡLiterature review

幼儿英语教学已成为国内幼教界之一股重要趋势,国内许多学者对于幼儿学习英语也注意到其利弊影响。而幼教工作者对此现象也开始感到忧心,幼教界人士认为,幼儿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完整的人格,与对世界充满探索的能力。但在幼教变成英语教学后,现在的幼儿英语教育只是鹦鹉学语,孩子完全没有利用英语思考的能力,长期下来,竞争力反而降低(中国时报,2002年)。而根据许月贵(2002年)从课程观点探讨发现,幼儿教育阶段实施英语教学之问题有:

1.为配合英语教学之时间,幼教课程时数减少导致教学缺乏弹性、连贯、统整及深入,教学与活动发展亦受限制。

2.英语课程与幼教课程没有衔接,成为一分科教学,不符合幼教课程之理念。

3.本末倒置,过度注重英语教学的成效与学习,而忽略或模糊了幼儿教育的首要学习:适性适龄的全人发展。

4把原为统整的幼教课程逐渐分割成分科的学习,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形。

多数课程理论家认为,构成课程理论之四大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知识之结构(黄炳煌,1986)。因此,从课程理论而言,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增减或有无上课的时数问题而已,每种课程之安排都牵涉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程度、社会的需求等等。而美国幼教学者Spodek(1986)以其多年的幼教经验表示:发展幼教课程有三个向度,分别为发展的观点、文化内容向度及知识的向度;发展观点所考虑的是教给幼儿的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文化内容所考虑的是教给幼儿的是否合乎文化价值观,而知识的向度所考虑的教给幼儿的教材教法是否与知识型式一致。目前国内幼儿英语课程之安排,其动机往往只是为了号召客源、为配合市场需求之机制而设,忽略英语课程之设置所牵涉之文化认同或冲击、幼儿身心发展是否适合学习、与幼儿阶段教育目标是否配合等问题,在此欠缺课程基础之思维模式下,冒然将英语列入幼教课程或以全英语方式进行各种课程之教学,对于幼儿之身心发展究

竟会带来何种影响,值得吾人深思。

ⅢKey points

1.主要内容

(1)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轨道的完整对接,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的作用不断体现出来,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英语处处体现着它必不可少的作用。然而对于中国婴幼儿的英语教育是不是应该从小学开始抓起的讨论也应运而生。

(2)问题的现状:近年来,由于全球化趋势,继之以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英语的学习需求日殷,这股对英语学习的热潮,不但表现在成人身上,同时,也反映在教育的课程结构上,教育部于日前宣布国小三年级起开始教授英语课程,显示学习英语年龄往下延伸不但是一般家长的需求,政府机关也有此共识。然而,由于国内家长普遍持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的观念,因此,目前不但在小学阶段已有英语课程,许多幼教机构也纷纷以「双语教学」、「全美语」为号召吸引家长。根据教育部委托张鉴如、张湘君、颜宏如(2001))调查1016所幼儿园(约占全台幼儿园三分之一)显示,目前立案的幼儿园中,约有三分之二比例安排有英语课程,而其研究中所调查的410位家长中,有62.8%的家长将子女送到有实施英语课程的幼儿园就读,而只有37.2%的家长表示其子女所就读的幼儿园没有实施英语教学。蔡铮桦(2001)探讨家长对幼儿学习英语的态度时发现,在其调查的609位家长中,有86.3%的家长让幼儿上小学前学习英语,并且认为英语是一项重要的工具,而愈认为学习英语有助于未来升学及就业的家长,愈会送幼儿学英语;可见家长对于幼儿学习英语颇为热衷。

(3)问题的分析:众所周知3―10岁是语言开发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人的大脑中有一个专门负责学语言的区域,叫“布罗卡区”。2―7岁时,“布罗卡区”超级灵敏,此时存储的语言,会被大脑认为都是“母语”,运用自如灵活,终生不会遗忘。7岁后,绝大部分人的“布罗卡区”都会关闭,大脑认为这样可以保护母语,此时再学语言,产生思维想表达时,大脑会将母语以外的语言存储在“记忆区”,与外国人对话时,要先在“布罗卡区”形成母语,再把母语调入“记忆区”形成外语,然后再说出来,也就是传统的“英汉互译”。所以,幼年接触不同语言,能达到与母语同等熟练程度的概率大大增加,还能掌握标准的外语口音,过了这个关键期,无论学得多好,都难以达到母语程度。而学术界缺存在另外一种声音,他们认为儿童的心智成长是经由儿童在环境中经由摸索、解决问题而来。学习不是由模仿或刺激联结而来,而是由儿童建构出来的。

(4)问题的研究: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至青少年的认知成长可分为1感觉动

作期(0-2岁):此阶段主要以感官活动的接触来学习;2前运思期(2-7岁):能藉单字及符号功能来感知外在世界及内在的自我感觉。3具体运思期(7-11岁):已能将逻辑思考的历程,应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4形式运思期(12-16岁):开始进入抽思考阶段。认知阶段显示了年龄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与深度。语言学习应由具体感官触觉开始,因此儿童必须在丰富语言环境中摸索,并尝试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才能依循认知的发展正确语言。否者只是拔苗助长,一心二用。可见对于婴幼儿英语幼教化的讨论格外重要。

(5)问题的建议:学好第二语言,仅仅提前学习时机是不够的,起码从现在的实践看来是

不足的。语言的使用才是重要的关键﹔环境必需提供练习的机会,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应和母语类似,如此语言学习才是整体性的。不论哪一种语言,都是沟通的工具,学习了就要使用,并在使用中才能再学习,这样学语言才有意义。母语也是从一个字、两个字、一个名词到简单句子,慢慢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自然而然会听、会说,并与人沟通。因此,在学龄前学习英语可能会使儿童在发音上略胜一筹,但是如果整体社会、家庭没有这样的环境的话,学习的效果是不可能彰显的或无法持续的2.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以幼儿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运用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成功的英语模式经验,提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为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顺利发展提供参考。

ⅣOutline

1.介绍定义及生理模式

1.1.介绍幼儿心理年龄区间,介绍幼教化的群体范围

1.2介绍幼儿记忆形式和思维模式

2.分析幼儿心理是否能够合理的接受双语教学模式

2.1.简单介绍双语教学国家,如法国、加拿大等

2.2介绍我国现阶段英语学前教育及初级教育的现状

2.3简单介绍中外生理差异及社会文化差异

3.分析造成原因

3.1.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幼教英语学习是否也是良莠不齐,拔苗助长

3.2当代家长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使的幼儿从小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自理能力

4.总体分析利弊

4.1表达作者观点

4.2展现未来设想

4.3结束

ⅤBibliography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刘显观.比较学界和一般社会大众对提早学英语的看法发现,2002

[3]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Bowen J.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London:Methuen Co Ltd.1981.ⅥSchedule of writing

2012.10-2012.12:收集论文材料

2012.12-2012.12:完成开题报告

2012.12-2013.1:完成论文初稿

2013.1-2013.2:完成论文二稿

2013.2-2013.3:完成论文三稿

篇3: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与撰写

一、课题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而言,开题报告是研究者申报的课题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由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向课题组人员、课题研究指导人员(专家组)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面论证材料。

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一样,都是对一项课题所作的论证及研究工作设想,其内容结构大体相同,但其区别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前,是对所选择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论述,主要是阐明课题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立项”;而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后(如果没有被批准立项,就不存在课题开题),是在选题论证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思考与论述,是对研究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为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文本表述。可以说,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再修改,其内容相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实,其论证和构想更加科学、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对教育经验的梳理,对学习所得的思考,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等等。而在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开展相关调研,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和充实、完善,开展相关培训,等等。应该说,从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开题报告论证,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是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关问题更加明确的过程,是由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操作的关键步骤。

因此,课题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研究方案甚至是“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相关内容的简单复制。作为课题研究者,既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弄清其在设计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楚,内容和方法更为适当,研究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任务,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开题报告题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开题报告题目常常采用“课题名称+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必须与课题管理部门审批的名称(专家评审时会对个别申报的课题名称作必要改动)即《课题立项通知书》列明的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会被不予认可。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下面须署课题研究单位课题组名称,如“××学校课题组”,一般不署撰写者个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论证设计的负责。

在开题报告正文之前一般还应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快入题,切忌面面俱到、不着边际。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不仅标志着课题组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论证水平,细节处往往也显示出课题组成员的学术素养,因此,一定要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语意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背景、现实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省内省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述评),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哪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等)。语言表述要针对问题,适度、准确,既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漫无边际。

“课题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对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关于核心问题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则是相关的对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学习策略”就是核心概念,应着重对其在该课题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也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操作,对“小学学科”和“实验研究”作简要界定。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课题研究核心问题的细化表述,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列出。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可以从学科维度列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研究”等内容,也可以从学习过程维度列出“小学学科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堂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学科课后复习策略研究”等内容。研究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一表述,可适当展开,语言应简要、准确。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课题研究所选用方法的具体表述。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表述时不能只简单写明某种研究方法,还应适当说明如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研究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可将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而“实施阶段”又往往要再分为若干环节。研究者可借鉴类似课题的研究过程,思考、确定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具体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育教学专著等表现形式。阶段成果可以同时用多种形式呈现,省级以上课题还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正式发表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最终成果则一般要求以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的形式呈现,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时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称及完成时间,可采用表格式呈现。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所需条件的分析与承诺,主要包括研究基础、研究保障等内容。“研究基础”应写明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及取得的成果情况,“研究保障”主要写明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开题报告的结尾一般应写几句感谢、希望以及表态性的话语。主要是感谢曾经指导或参加过课题论证而又不在课题组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继续给予帮助,表明研究者的态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诚恳。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并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定稿后,就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课题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无不妥,开题工作即告完成,课题研究就将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

篇4:本科开题报告格式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毕业设计(论文)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具有综合性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经过几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和实验实习实训后,对自己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总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学生几年学习的成效,更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近年来,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毕业设计(论文)投入不足,风气不正,出现雷同论文比例上升、论文质量整体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甚至难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直接影响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由于综合训练环节的缺失,其后果往往在本科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缺乏足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反映。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目前在学界存在着取消与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取消的观点认为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干脆取消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保留的观点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既是对学生大学阶段素质、知识、能力的全面考核,也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研究精神的基本训练,不仅不应取消还应该进行强化。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代表性观点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错误不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本身,而在于管理的过程。本文尝试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方面进行努力探索与实践,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根据笔者自己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和实际调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到完成的时间有限。以我校为例,一般是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末启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系统,由指导教师提交选题,学生选择。而此时正是考研的攻坚阶段,一些招聘会也集中在这一阶段。许多学生无暇好好研究选题,往往仓促的选择一个选题。而大四第二个学期又是学校安排的集中毕业实习时期。这个阶段指导老师一般多是安排学生研究选题、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提纲等。但由于学生都在校外实习,从学校、院系到指导老师在对学生设计(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上缺乏有效措施。毕业实习结束后,往往距离定稿答辩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就是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开始着手到完成的。质量可想而知。

2.学生主观上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许多学生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在校的最后一个环节,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走形式,无论如何学校也不会卡自己,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而且由于就业的压力,没有心思全身心投入进去。往往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出一篇设计(论文)交差。

(二)学校及指导教师方面

1.学校、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不到位。目前一般高校虽然都有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但在选题审核、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制度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薄弱。院系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缺乏对学生和指导教师从管理到落实的全面跟踪,形同虚设,只侧重最终提交的设计或论文,轻视过程管理。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形成有效的调控,

2.指导教师的原因。由于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现阶段一名指导教师带七八个毕业生甚至更多,再加上教师自身有教学和科研任务。有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践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对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往往学生想找老师指导却见不到老师,甚至有的指导教师在整个设计(论文)指导期间和和学生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化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方面,归根到底是缺乏一套有效的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控的管理制度。从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上实现无缝隙覆盖的核心理念。

1.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制定两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图。流程图应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设计严密的工作安排,以时间为基本线索,以各个阶段的任务为关键点,在设计(论文)准备、初期、中期、后期、答辩五个阶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并树立起紧迫感和压力感。教师的流程图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学生的流程图则侧重于强化学生的阶段目标,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

2.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制度。在学生大四学期一开始甚至是大三下半年,就应以定期报告会的形式为学生宏观讲解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知识、规律和要求,使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专业研究观念,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有所掌握,从而不至于在选题时盲目仓促。

3.建立实习期间毕业设计(论文)监控管理制度。首先学校、院系应尽量安排学生在本市实习,这样才能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定期例会制度,以便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准备的情况,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请教老师。每次例会实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考勤制度,学生出勤情况由教师签字,教师出勤情况由学生签字,对教师和学生都进行约束,从而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这个制度应一直延续到学生论文定稿。

4.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准备制度。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日志、实验(调研)报告、读书笔记等资料。这些主要记载学生设计(论文)写作的过程以及教师指导的过程,从而杜绝拼凑现象。

5.建立设计方案和论文手写稿制度。一方面通过必要的书写、手工制图等工作,强化专业基础、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设计方案和论文提供了便利,避免出现由于直接用电子稿使得指导教师难以全面认识学生的论文,在指导中有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此外,通过必要的书写,能够有效避免网络抄袭、完善设计过程。

篇5: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选题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教学情境及语文 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 课堂中的作用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设有效语文 课堂教学情境的措施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选题的意义:

1.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语文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产生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积极、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符合《语文 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是儿童开展智力活动的助推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而语文 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则是调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基本手段。

4. 在语文 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优化语文 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是现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而且夸美纽斯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里说到:“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国内的相关研究:高俊霞在《新课程周刊》中发表的“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一文中对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时任语文 教师的李吉林开始了语文 情境教学的探索进行了阐述,范凤兰在《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了“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含义、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作用、做法都进行了阐述。朱丽荣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浅谈语文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对教学情境的概念、怎样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王丽萍在《成才之路》发表的“浅谈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文中阐述了如何在语文 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通过了解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特征和原则之后,怎样去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的情境。

篇6: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课题名称》开题报告

注:《课题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标题名称一致(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可以用副标题对标题予以补充说明)

(居中,黑,小2)(20字以内)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居中,宋,小4)

一、课题来源(空2字起头,黑,4)

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正文(宋,小4)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空2字起头,黑,4)

内容内容内容(宋,小4)

三、阅读的主要文献,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本课题的主攻方向(空2字起头,黑,4)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空2字起头,宋,小4)

四、研究的内容、途径及进度(空2字起头,黑,4)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空2字起头,宋,小4)

五、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空2字)起头,黑,4)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空2字起头,宋,小4)

篇7: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2]张蓓灵. 联合利华在洗发水市场上的挑战者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

[3]王恒. 联合利华公司洗发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4]周立逸. 本土洗发水的营销软肋及其优化策略[j]. 金融经济,,24:107-109.

[5]肖明超. XX年洗发水营销新动向[j]. 市场观察,,07:37.

[6]雷茗. 浅析中国塔基阶层的创新营销策略——以洗发水行业为例[j]. 经营管理者,,12:68+62.

[7]苏凡. 洗发水:营销高端[j]. 市场观察,,05:74-75.

[8]欧阳胜. 清扬洗发水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成与败[j]. 经营与管理,,09:48-50.

[9]曾盛. s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

[10]李婷. 我国十大洗发水品牌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1]王伟. 霸王集团洗发品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

[12]陈洁. 霸王防脱/乌发洗发水上市推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13]计超,孙立楠. 论宝洁旗下洗发水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广告策略[j]. 传承,,05:106-108.

[14]祝炳俊. 清扬洗发水 5亿元的营销死局[j]. 中国市场,,29:60-61.

[15]张雪峰. 洗发水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探讨[j]. 日用化学品科学,,01:6-9.

[16] gardner d m. is there a generalized price-qualit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 1971, 8(2).

[17]lee a y, labroo a a. the effect of conceptual and perceptual fluency on brand evalu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41(2): 151-165.]

[18] green p e, wind y, jain a k. analyzing free-response data in marke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3: 45-52.

篇8: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

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XX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XX

3。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5。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 41。

6。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7): 128。

7。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XX(9): 21。

13。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5): 20。

14。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XX(9): 56。

15。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XX(3): 6。

16。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9): 24。

17。杜星。讨论式教学在sefc教材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3):13。

篇9:英语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1introduction

theintentionofthisstudyistoexplorepossibleadvantagesof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sinitsapplicationintranslationpracticeandtranslationanalysis.

sinceearly20thcentury,translationstudiesgraduallybrokeawayfromthemarginalstatuswithinotherrelateddisciplinesandestablisheditselfasanempiricalscience.fromthenon,schoolsofthoughthavekeptcomingoutandeachclaimsitslegitimacyforexistence.amongtheseschoolsis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dts).

dtsapproachestranslationfromanempiricalperspective.translationisviewedtobeasocialactivityhavingsignificantimportanceinthereceivingcultureandforthetargetcommunity.therefore,translationisdealtwithbeyondthelinguisticrealizationandlanguagecomparison,andisincorporatedinsocialandculturalcontext.

myattentionwasfirstdirectedtodtsbyitspeculiarcharacteristicofobservation,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thesubjectiswhateverhappensintranslationpractice,fromthedeterminationofprospectivefunctionoftranslationtotheprocessoftranslator’schoiceofstrategies,brainstormingandtherevision,tothefinalproductmakingappearanceinthetargetcommunity.

themethodofdtsisbasicallydescriptive.theprescriptivetendencyandtheproblem-solutionpatternisabandoned.translationphenomenaarenoteddown.withaccumulateddata,someunderlyingtruthsabouttranslationwillcomeoutwhichwillprovetobeinstructivenotonlyfortheoreticalprobebutalsoforappliedtranslationpractice.iwillapplythisdescriptivemethodinthecasestudyofthisthesis.

aconvenienttoolhasbeensetuptoconductdts.“norm”isoperativeateverystageof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function,processandproductandtheirrelationshipaswellareskeletalstructureofwhatconstitutedescriptivestudies.translationphenomenaareaccountedforwiththehelpofnorm.

thecasetakeninthisthesisisthechineseclassicthedreamofredmansions.twoenglishversionstranslatedrespectivelybyyanghsien-yianddavidhawksarecomparedandobservationsaremadeinregardtotheirtranslationapproaches.

inthisregard,myobservationsarelimitedtoseveralaspects,ihopein-depthobservationandexplanationwilldoneinlightofdts.

2outline

2.1developmentandmajorconceptsofdts

inthispartiwilldescribeholms’basicmapofdt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function,processandproduct.iwillalsodiscusssomeimportantconceptssuchaspseudo-translation,multipletranslation,translationese,normetc.

2.2methodolgy

iwillinthispartdiscussthemethodologyofdtsbeforeiapplythesametothecasestudyinthisthesiswithemphasistobeplacedonsemioticapproachandtheconceptnorm.

2.3dtsincontrasttoothertheories

acontraststudywillbeconductedherewiththeobjectivetofindthedifferenceofdtsfromothertheoriessuchasequivalencetheoryandthechinesexindayacriteria.someadvantagewillpossiblybeshowninthisstudy.

2.4casestudy

inthispart,translationofthedreamofredmansions(alsotranslatedasthestoryofthestone)willbe

underinvestigationinlightofdts.translationsamplestobequotedherewillbeselectedatrandom.

2.5conclusion

basedontheaboveelaborationofdtsandthecasestudy,possibleconclusionwillbeontheadvantageofdtsinspecificstudyoftranslation.suggestionsonfurtherresearcheffortswillbemadealso.

(note:whilethetopicwillremainthesame,theabovearrangementofcontentsissubjecttochangeintheprocessofwriting.)

篇10: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目 录

一、开题报告

1、总述

2、提纲

3、要求

4、范例

二、论文

1、论文内容

1) 引论

2) 理论概述

3) 研究方法

4) 个案研究

5) 分析讨论

6) 结论

2、论文形式

1) 语言

2) 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3) 引文形式

4) 字数要求

5) 定义

6) 图表

3、排版格式

1) 封面

2) 格式

三、附录

附录1- 开题报告范例

附录2- 引文范例

附录3- 参考文献范例

篇11:本科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一、题目来源

其他,专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去学习知识,从而做到真正的会自主学习。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及资料名称

[1] Benson, P. and Voller, P.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

[2] Breen, M.P .and Mann, S. Shooting arrows at the su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y for autonomy. 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7.

[3] Boud, D. (ED.).Developing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M]. London: Kogan.1988.

[4] Candy.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M]. California: Jossey-Bass.1981.

[5]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 Gardner and Miller. (Eds.).Tasks for Independent Language Learning [M].Alexandria. .

[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8] Jones.Strateg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gnitive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87.

[9] Nunan, D. ‘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learner autonomy’. In P.Benson&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1997.

[10] O’Malley, J.M.and Chamot, A.V.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Macmillan.1990.

[11] Sinclair, B. “Learner autonomy: the next phase” In Sinclair, B.et al. (eds).Learner Autonomy, teacher Autonomy: Future Directions [M]. London: Longman..

[12] Voller, P. Does the teacher has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In P.Benson and P.Vo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J].1997.London: Longman, 98-113.

[13] Vygotsky, L.S.Mind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4]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M], Hertfordshire, UK:Pre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15]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J]. .Great Britain:Prentice Hall.xi:347

[16] Wenden.A.In cooperating learner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In A.Wendenand J.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J],159-68.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7.

[1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8] 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J]第二期.2000.

[19] 王立非.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J].国外外语教学第四期..

[20]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1]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1.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作过一些探讨。

对此,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已作过系统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尤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我过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主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1.主要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2)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类别;

3)通过对我国中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2.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说明,针对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所需工作条件:

1)搜集大量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寻找类似课题的论文作为样本借鉴;

2)利用网络查询课题研究的国内外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3)要求有先进的文件检索系统及完备的计算机打印设备。

2.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查找所需资料;

2)利用中国期刊网,下载CAJview5.5浏览器查找相关论文;

3)运用Microsoft Word 撰写、编辑、排版论文;

4)通过学校机房及打印室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 20**年12月20日确定论文题目.

2. 20**年12月20-31日前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大纲。

3. 20**年1月5-10日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准备。

4. 20**年4月1日前完成初稿,并让指导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5. 20**年5月20日前结合指导老师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6. 20**年6月7日前定稿,打印上交,准备论文答辩。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附件大学英语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审核表

上一篇:学校安全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下一篇:洋河白酒终端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