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2024-06-06

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精选6篇)

篇1: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初期,由于股市规模扩大以及股票价格上涨不仅符合上市企业利益、众多中介机构利益、广大股民利益,同时也符合作为最大股东的国家的利益,因而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作为转轨经济时期的新兴市场,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经历过低迷时期,但始终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支持。1995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3 474.27亿元,成交规模为4035.81亿元,在2000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到48090.94亿元,成交规模达到60 826.65亿元,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79%。证券市场5年问市价总值增加了12.84倍,成交规模增长了14.07倍。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众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集中在正好符合增发标准的10%即所谓“注水的牛事件”、“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黑幕”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近年来,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规范。

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证券市场涉及利益的广泛性、一致性,经济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这是因为:一是证券市场能够通过直接融资为国有企业改革筹集资金;二是增强上市企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上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通过股权置换等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为数千万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渠道;五是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所以,证券市场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使国家对证券市场始终采取了积极支持政策,包括在股票市场价格低迷时期采取直接激活市场措施。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金融、证券必须要与当前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一方面是要推进市场化,另一方面是要推进国际化,要从这个背景来讲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是开放式的、是以全球的经济为舞台的。资产阶级要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那么资产阶级通过什么来改造世界呢?笔者的体会有4个方面:

(1)资产阶级要用它的意识形态来改造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用这种意识形态来改变封建社会的封建专制。

(2)资产阶级用它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世界。

(3)资产阶级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来改造世界。

(4)资产阶级用它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来改造世界。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用自己的面貌改造、改变世界,其中,改造世界的过程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是以暴力的手段来强制推行它的世界法;第二阶段是从1870年巴黎公社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继续用暴力手段来强制维护它的经济全球化,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原料、市场相互之间进行战争:第三阶段从战后开始继续采取暴力手段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更多地采用和平的、经济的手段来扩大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其中有几点原因: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成本降低,这对国际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⑧体制的改革;④战后,随着各国体制的改革、人员交流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全面了,有助于进行经济的往来;⑤战后国际组织、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章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那么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才有可能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才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才能参与整个国际技术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共享世界经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入WTO金融手段的创新

加入WTO,实现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经济:一种是实体经济;一种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包括银行、外汇、证券这些经济形态,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资本主要有3个作用:一是可以把少量的分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二是可以把小资本转化为大资本;三是可以使同名的货币发挥多次的资本作用。加入WTO后对中国冲击最大的,笔者认为要数金融业了(除政府外)。金融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它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都有密切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一个部门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企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它是由政府高度垄断的,这又是金融业受到冲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加入WTO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就拿银行来说,现在就面临着多重挑战:

(1)体制的挑战。中国的银行业到现在实质上并没有做到政企分开,银行的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在各行各业中是滞后的,同时,其他行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却变化不大。(2)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的比重大大超过国际标准。1999年-2000年我们在国企改革中有一个重要的政策——债转股,即把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转为股权。实际上债转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移,并没有实际上的变化。

(3)业务内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是公开的,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因此,银行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4)银行业的负担较重。中国银行要承担6%的营业税,国外的银行不上交营业税。

(5)与国外机构相比较,人员素质较差。银行业中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要调整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中资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其他的在服务、经营范围、技术手段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说我们的信用卡业务,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问题,信用卡应给客户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培育客户的金融意识,可以刺激客户的消费,加强与客户的往来。当前中国的个人贷款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4句话,即“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穷,贷大不贷小,贷长不贷短”。所以说,加入WTO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部门来说,金融业所受的冲击还是最大的。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讲资本市场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很大,而笔者要讲的是资本市场对改革的作用:

(1)突破了传统的公有制形式。

(2)突破了传统的分配原则。

(3)突破了社会公众的社会身份。

(4)突破了传统的筹资融资的模式。

(5)突破了传统的利用外资的形式。中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国外的金融机构或政府贷款;一种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在除了这两种形式外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即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筹资融资。

(6)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入结构,使资本市场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7)突破了传统的企业模式——政企不分。资本市场基本上是政企业分开的,而很多证券公司实际上没有政企分开,但从证券公司的本质上说应该是政企分开的。现在之所以没有政企分开主要有3个原因:①企业的大股东一股独大;②传统习惯,传统上政府要管企业,通过组织任命企业的党政干部;③证券公司的高官也希望由政府来管理。

(8)突破了传统的两极难分难离的状况。

总之,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它的规模要不断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是硬道理,不仅要在量上发展,而且要在质上提高。上市公司由主要为国企服务转变为为民营企业、个人企业、外资企业服务,服务的标准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不是由哪一种企业作为衡量标准;调整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配。鼓励和支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市,增加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2)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只发展了10多年时间,但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不少了,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在解决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也要抱积极的态度。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就很难与国际接轨,很难实行同股同权,很难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很难为国有股的流通提供条件。首先,现在减持国有股是为了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城市职工服务的,这是国有资产的重大变动,把全民所有制资产划给为城镇职工服务的社会保障基金。其次,国有股减持牵扯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国有股既代表中央利益又代表地方利益,中国实行国家所有制分级管理,国有股减持就把一些地方的国有股转为社会保障基金,转为整个社会所有,这也就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第三,同时也要解决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在《证券法》生效以前,资金进入股市是实际存在的,要禁止银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实际上银行的资金以不同的形式逐渐进入股市。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资产,所以对企业的贷款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使得银行的存差增加了。而银行本身也要找到有利的投资产品,因此银行就不得不把资金贷款给证券公司、机构大户。这就出现了违规资金通过银行进入市场的渠道。因此,对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要处理解决,但要逐步进行,好多问题都是政策造成的,解决历史问题一定要客观地分析。

(3)必须要有创新,资本市场要有创新。创新主要有3个内容:①要勇于引进外资,进入A股市场;②勇于突破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界限,突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离的状况;③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力度,尤其是要推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要提高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重。如果我们能做到这3条,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有发展条件的

篇2: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刘鹏忠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要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营销的发展历程,必须把它放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观察、去透视。中国的房地产业是个年轻的行业,房地产业的真正发展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迄今为止,我们可以把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0——1990

上世纪八十年代,理论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率先提出了住宅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的观点,从而破除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人们思想的禁锢,为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在前期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86年成立了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指导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1988年初,全国房改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各房改试点城市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批准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1988]11号文件),正式确定了房改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政策,吹响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号角,这一文件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1987年国家首先批准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和海南正式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试点。同年,深圳特区率先进行了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偿出让和转让的试点。深圳市的工作大大推动了全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自1987年11月起,上述试点城市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地方性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有关条例或规定。为了给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扫清障碍,1988年4月12日,七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作了相应的修改。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这两个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走向规范化。

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房地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各地都陆续成立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如几乎遍及全国的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到1990年底,我国专门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单位达到10000多家,业务领域涉及开发、经营、管理和维修等各方面。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4000多家,各类房地产经营、管理、修缮企业4700多家,房地产交易所、交易市场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1600家。整个“七五”(1986~1990)期间,全国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2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6%。这一时期,由于房地产开发量较少,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开发商不需要去研究市场,关心消费者的需求,只需要把房子造出来就可以了。当时的房子基本是千楼一面,兵营式布局,开发商只是扮演了一个“生产队长”的角色。因为房子不愁卖,而且卖房子还不是零售,而是批发,房地产企业的老总一人靠 “批条子”都可以批掉很多房子。当然,购房的对象也基本都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当时房子是作为一种福利品分配给单位职工。

2.腾飞阶段:1991-1993.6

这是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尽管时间比较短。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开发、交易渐趋活跃。特别是在92年春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似在中国大地上刮了一股强台风,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也迎来了房地产业发展的高潮。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房地产开发公司数量猛增。一些沿海城市的各部委办局几乎都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投资、开发面积成倍增加。199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3.5%,开发土地面积增长175%。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发展更是进入高峰期。全年全国完成投资增长124.9%,新增开发企业6000多家,全国房地产企业达到19000多家。

(2)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开发商只要拿到地,盖出的房子就不愁卖不出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排队买房的现象。或者是图纸刚设计出来,房子就销售一空。在不少城市大量炒家介入房地产市场,炒地、炒房风甚行,如海南、广东、广西的北海等地,房地产市场十分狂热,房地产泡沫也是十分严重。

正因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虚假繁荣状态,房地产开发企业只管埋头造房子就可以了,不怕房子卖不掉。这个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房地产开发能赚大钱,而且好像没什么风险。只要有资金,谁都可以从事房地产开发,不管你是否懂这一行,自然,也并不需要什么市场营销。

表1—2历年房地产投资情况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投资额(亿元)243 485 1138 1796 2831 3825 3106 3580 4010 4902 6245 7736 10106 13158 15759 19382 比上年增长(%)31.1 93.5 124.9 41.3 21.4 21.5 -3.4 12.6 11 19.5 25.3 21.9 29.7 28.1 19.8 21.8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

3.调整阶段:1993.7—1999

93年下半年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给狂热的房地产市场打了一支“退烧针”,由于抽紧银根,市场景气度下降,使得大量依赖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困境,开发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楼盘大量空置、积压,并出现了不少烂尾楼盘,大量资金被套老,房地产成了“房地惨”,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到一个调整、消化吸收的理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对不少开发商来说,是一个难熬的时期。房地产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市场的压力,空置的楼盘,开发商们开始明白:房地产投资有很大风险;搞房地产开发并不是那么简单,造什么房就能卖掉什么房。于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消费者,他们开始重视销售问题,发扬“四千精神”(千方百计、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千言万语),想方设法把房子推销出去。而正是在这一时期,房地产营销实践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一些来自台湾、香港的房地产中介代理机构,他们凭借先进的营销理念,成熟的操作手法,娴熟的包装技巧,丰富的实战经验,化腐朽为神气,使一些陷入困境的楼盘重显生机,成就了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如来自台湾的北京九鼎轩国际投资置业公司的李元发在北京承接的第一个

项目是“亚运村别墅”,通过将其改名为“观天下花园别墅”,并定位成“北京的龙脉项目” 等一系列巧妙包装,使“观天下”成为国内赫赫有名的项目,价格由起步价每平方米4000人民币迅速炒到最高每平方米2000多美金;而一位从台湾来的销售专家仇福宪小姐,通过精心培育销售队伍,倡导按揭贷款楼盘,首推“卖楼花”理念等,对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进行推广销售,使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销售大获全胜。而国内一些策划人和代理机构也是不甘寂寞,如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先生策划的顺德“碧桂园”,使一个处于穷乡僻壤的楼盘起死回生,名噪一时,对中国房地产营销策划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策划更多的是一种促销策划,强调的是对项目的包装。随着房地产营销实践的不断推进,不少营销人意识到仅对项目进行诸如“改名换姓”,做一些局部的“外科手术”式的包装有时并不起作用。于是,全过程营销在1997年左右被提了出来,它强调对楼盘的所谓“胎教”,也就是说,营销首先是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把产品做好。这一理念指导下房地产开发流程应是:市场调研分析→发现市场机会和需求→寻找条件适宜的地块→项目调研与产品定位→规划、户型、环境、物管、形象等设计→顾客沟通与设计校正→施工、宣传、销售等。而不像之前建立在推销理念下的房地产开发的模式:买好土地先建房子再找客户。全过程营销的实践标志着房地产营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与策划人、房地产中介代理机构的成功对接,再加上房地产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大专院校的培训、教育,新闻媒介、政府部门的大量宣传,使其市场营销意识逐步树立起来,营销人员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如上海房地产界在95、96、97年评选出的房产营销十佳案例的基础上,分别于1996年、1999年出版了《上海房地产营销——理论与实践》、《房产营销技能与实例》——96上海房产营销十佳案例精选、《房产营销技能与实例》——97上海房产营销十佳案例精选,对房地产营销实践进行了总结和理论上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中也可以看出上海房地产营销水平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提高很快。总体上来说,这一阶段开发商的营销是以促销为主。

这一时期房地产营销的不良倾向是克隆风甚行,住宅产品到处刮欧陆风,而且产品中充斥着一些华而不实的要素:如奢华的社区大门、超大的中心广场等等。在广告上名不副实的概念满天飞,误导消费者。

4.繁荣阶段:2000-2006

随着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城市改造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经营性用地的出让方式由协议改为拍卖、挂牌和招标,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从2000年到2006年,房地产投资逐年递增,增幅基本在20%~30%之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1)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全国性房地产公司。如万科、中海、招商地产、大连万达、阳光100、合生创展等。一些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

(2)房地产市场是个卖方市场,房地产价格飞涨。在这段时间里,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房价翻了好几番。

(3)住宅消费以个人为主。

(4)经过前一时期的洗礼,市场营销观念已自觉成为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的指导思想,全程营销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产品创新成为更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种追求,产品开发水平比前一阶段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更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以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如招商地产。

(5)关系营销、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等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实践中克敌制胜的重要利器。

尽管如此,房地产营销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楼盘案名求“奇”、“怪”、“洋”、“大”;

篇3: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关键词: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阐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市场都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只有竞争性市场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尽管已明确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并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市场经济体系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实现,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因此,尽快建立完整而平衡的竞争性市场体系将是未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改革。

一、竞争性市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离开市场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市场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只有构建起竞争性市场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利用市场组织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何种市场才能充分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总结。

亚当·斯密第一次对市场机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市场主体在自利动机驱使下,根据价格信号自发地调整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流向,从而完成对全社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看不见的手”也成为市场经济的代名词。斯密的市场本质上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客观上要求企业数量众多且规模不大,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完全竞争性市场作为一种市场的“理想类型”而存在,并对建设竞争性市场体制起到“范导”作用。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法、德、意、美、日等国相继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完成工业化进程,近代世界经济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斯密有关竞争性市场促进经济进步的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在20世纪初发生根本转折:总供给超越总需求,亚当·斯密阐述竞争性市场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则表明古典经济学理论阐述的竞争性市场经济理论存在重大缺陷。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已指明了斯密型市场经济的问题,列宁有关垄断资本主义的论述实则指出斯密型竞争性市场走向垄断的必然趋势和本质属性。因此,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其实拯救了资本主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不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理”机制分析,也揭示了斯密型市场经济理论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暴露出来的重大缺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斯密型市场经济进行了完善,根本变革是重新定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调政府在维系竞争性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历史证明,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是有效的,结合计划和市场的混合经济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

与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理论反思相比,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时间要晚很多。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经济,这影响了战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建设。20世纪80年代,随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开始对计划经济模式进行反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索。较具代表性的为匈牙利经济学家兰格,其设想了“模拟市场经济”。市场能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来促进经济发展,其实现配置资源的途径是通过价格信号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引导资源流向能够得到最有效利用的领域。兰格认为,只要设计一套设备,能够实现搜集价格信号、整理价格信号、分析价格信号的功能,而后再由政府根据结果来安排经济活动。这样,要迅速处理无数信息的设备无疑只有计算机能够胜任。兰格设想的“计算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真实市场经济的模拟,可称为“模拟市场”[2]。“模拟市场”或许能具备真实市场的信息传导功能,但无法发挥真实市场通过调整利益关系配置资源的作用,特别是行政管理机构通过指令干预经济的计划体制模式不改变,即使充分掌握了价格信号的准确变化,也难以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这样的市场一定是竞争性市场。

竞争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以及对市场主体形成有效激励。因此,价格机制应是竞争性市场的核心机制,并且只有在合理的比价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上述在资源配置和主体激励中的作用。但竞争性市场经济通过优胜劣汰,自然的发展倾向是走向垄断,这将破坏能够反映资源配置信号的价格机制的运作。因此,维持竞争,反对垄断,就成为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

改革开放之初,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现实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等重大问题。这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经历了曲折但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阶段及特征

从辅助作用、基础作用,到重要基础作用,直至决定作用,不同时期我国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市场作用的不同表述代表了党中央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入和全面。以此为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9—1992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二大肯定了这种提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虽然《决定》中还有“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银行、土地、矿山不是商品”这样不承认生产要素市场的表述,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不再对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一理论突破,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认为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些反映了党中央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入,同时也是对商品市场发展的认可和进一步推动。

这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价格改革。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是否需要价格改革,以及如何进行价格改革的问题上,曾存在很大争议。主张绕过价格改革的学者认为培育市场主体———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更为重要,只要有了合格的市场主体,价格关系自然会理顺。但事实是,如果没有首先通过价格改革制定合理的比价关系以及价格形成机制,合格的市场主体就很难培育出来。因为价格关系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关系,作为本质上反映一切市场经济关系的企业不可能绕过价格关系得到培养。当然,大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也是价格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因为计划经济造成市场供需的严重扭曲,“一刀切”式的放开价格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而影响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如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冲关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最后不得不终止[3]。所以,政府指导价格和市场决定价格在价格改革初期应该共同成为构成价格形成机制。等我国生产结构随需求结构改善,或大致与需求结构适应后,再逐步减少接受政府指导价格的商品种类。而价格双轨制的出台及其后的改革实践证明,这是较为稳妥和务实的选择。

第二个阶段,1992—2002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的初步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举国上下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达成共识。当年召开的十四大即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然而这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大规模封锁,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等面临枯竭,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恶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国内,我国经过十多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展示了相当的市场竞争力。与之相比,国有企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经营僵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如1997年1月,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得出的各项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局势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底部:资本收益率只有3.29%,大大低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在39个大行业中,有18个是全行业亏损,国有工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制权益的1.92倍,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抵偿其债务;换言之,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境地。在这样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1997年以股份制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了国企的效益,提升了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通过抓大放小,开放更多的市场空间给民营企业,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事实上,1997年国企改革不仅使中国经济在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而且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个阶段,2002年至今: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的深入发展阶段。2001年底,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里程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不仅更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产业调整、增强竞争力,也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市场及产品出口[4]。2002年,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表述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决心。在国内外积极因素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7年,我国GDP总量超过德国,2010年则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表明新一届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认知的深化,也显示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决心。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即与我国发育较为成熟的商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发展远为滞后,不能满足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是最主要的三个要素市场,但恰是这三个重要的要素市场都因体制机制障碍而未能积极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距离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加快建设要素市场,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5]。

三、结语

竞争性市场体制应是一个完整和发展平衡的市场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发达的商品市场,还应该包括发达的要素市场。我国以竞争性市场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竞争性市场体系。从放开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为改革目标,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论述的出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相对滞后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失衡的市场体系特征的出现,固然有适应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等现实国情的必要性,但对我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根本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其应尽快通过深化改革加以改变,从而构建起真正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竞争性市场体制。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吴奇.兰格与兰格模式[J].世界经济,1989,(6):.92-93.

[3]岑科.价格双轨制改革始末[J].中共党史,2012,(1):5-6.

[4]王俊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3):33.

篇4: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关键词: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8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5-0076-02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作为转轨经济时期的新兴市场,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经历过低迷时期,但始终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支持。1995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3 474.27亿元,成交规模为4035.81亿元,在2000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到48090.94亿元,成交规模达到60 826.65亿元,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79%。证券市场5年问市价总值增加了12.84倍,成交规模增长了14.07倍。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众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集中在正好符合增发标准的10%即所谓“注水的牛事件”、“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黑幕”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國情的影响。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近年来,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规范。

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证券市场涉及利益的广泛性、一致性,经济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这是因为:一是证券市场能够通过直接融资为国有企业改革筹集资金;二是增强上市企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上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通过股权置换等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为数千万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渠道;五是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所以,证券市场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使国家对证券市场始终采取了积极支持政策,包括在股票市场价格低迷时期采取直接激活市场措施。

1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金融、证券必须要与当前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一方面是要推进市场化,另一方面是要推进国际化,要从这个背景来讲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是开放式的、是以全球的经济为舞台的。资产阶级要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那么资产阶级通过什么来改造世界呢?笔者的体会有4个方面:

(1)资产阶级要用它的意识形态来改造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用这种意识形态来改变封建社会的封建专制。

(2)资产阶级用它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世界。

(3)资产阶级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来改造世界。

(4)资产阶级用它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来改造世界。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用自己的面貌改造、改变世界,其中,改造世界的过程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是以暴力的手段来强制推行它的世界法;第二阶段是从1870年巴黎公社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继续用暴力手段来强制维护它的经济全球化,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原料、市场相互之间进行战争:第三阶段从战后开始继续采取暴力手段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更多地采用和平的、经济的手段来扩大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其中有几点原因: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成本降低,这对国际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⑧体制的改革;④战后,随着各国体制的改革、人员交流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全面了,有助于进行经济的往来;⑤战后国际组织、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章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那么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才有可能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才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才能参与整个国际技术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共享世界经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入WTO金融手段的创新

加入WTO,实现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经济:一种是实体经济;一种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包括银行、外汇、证券这些经济形态,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资本主要有3个作用:一是可以把少量的分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二是可以把小资本转化为大资本;三是可以使同名的货币发挥多次的资本作用。加入WTO后对中国冲击最大的,笔者认为要数金融业了(除政府外)。金融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它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都有密切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一个部门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企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它是由政府高度垄断的,这又是金融业受到冲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加入WTO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就拿银行来说,现在就面临着多重挑战:

(1)体制的挑战。中国的银行业到现在实质上并没有做到政企分开,银行的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在各行各业中是滞后的,同时,其他行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却变化不大。

(2)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的比重大大超过国际标准。1999年-2000年我们在国企改革中有一个重要的政策——债转股,即把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转为股权。实际上债转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移,并没有实际上的变化。

(3)业务内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是公开的,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因此,银行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4)银行业的负担较重。中国银行要承担6%的营业税,国外的银行不上交营业税。

(5)与国外机构相比较,人员素质较差。银行业中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要调整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中资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其他的在服务、经营范围、技术手段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说我们的信用卡业务,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问题,信用卡应给客户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培育客户的金融意识,可以刺激客户的消费,加强与客户的往来。当前中国的个人贷款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4句话,即“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穷,贷大不贷小,贷长不贷短”。所以说,加入WTO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部门来说,金融业所受的冲击还是最大的。

3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讲资本市场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很大,而笔者要讲的是资本市场对改革的作用:

(1)突破了传统的公有制形式。

(2)突破了传统的分配原则。

(3)突破了社会公众的社会身份。

(4)突破了传统的筹资融资的模式。

(5)突破了传统的利用外资的形式。中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国外的金融机构或政府贷款;一种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在除了这两种形式外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即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筹资融资。

(6)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入结构,使资本市场对财政的貢献越来越大。

(7)突破了传统的企业模式——政企不分。资本市场基本上是政企业分开的,而很多证券公司实际上没有政企分开,但从证券公司的本质上说应该是政企分开的。现在之所以没有政企分开主要有3个原因:①企业的大股东一股独大;②传统习惯,传统上政府要管企业,通过组织任命企业的党政干部;③证券公司的高官也希望由政府来管理。

(8)突破了传统的两极难分难离的状况。

总之,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4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它的规模要不断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是硬道理,不仅要在量上发展,而且要在质上提高。上市公司由主要为国企服务转变为为民营企业、个人企业、外资企业服务,服务的标准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不是由哪一种企业作为衡量标准;调整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配。鼓励和支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市,增加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2)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只发展了10多年时间,但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不少了,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在解决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也要抱积极的态度。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就很难与国际接轨,很难实行同股同权,很难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很难为国有股的流通提供条件。首先,现在减持国有股是为了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城市职工服务的,这是国有资产的重大变动,把全民所有制资产划给为城镇职工服务的社会保障基金。其次,国有股减持牵扯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国有股既代表中央利益又代表地方利益,中国实行国家所有制分级管理,国有股减持就把一些地方的国有股转为社会保障基金,转为整个社会所有,这也就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第三,同时也要解决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在《证券法》生效以前,资金进入股市是实际存在的,要禁止银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实际上银行的资金以不同的形式逐渐进入股市。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资产,所以对企业的贷款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使得银行的存差增加了。而银行本身也要找到有利的投资产品,因此银行就不得不把资金贷款给证券公司、机构大户。这就出现了违规资金通过银行进入市场的渠道。因此,对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要处理解决,但要逐步进行,好多问题都是政策造成的,解决历史问题一定要客观地分析。

篇5: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2007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第489号令,公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条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中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

篇6: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期货市场现状

●的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秩序比较规范

●期货交易所逐步走向成熟

●经纪公司开始了一轮新的整合

●存在的问题是:品种较少,规模较小

(一)整顿后的期货市场已基本步入规范运行轨道

经过几年较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规范整顿,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为主的期货市场法规框架基本确立,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三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期货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期货交易所的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期货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20期货交易较上年有所提高,受国内外市场形势及政策变化的影响,大豆、铜、小麦等期货品种的交易价格波动较大,但市场总体运行相对平稳,市场秩序比较规范,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表明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在不断提高,逐步走向成熟,为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期货市场整体发展缓慢

1.期货交易规模偏小

近年来,期货交易规模逐年萎缩。年由于期货市场政策面向好等多种有利因素的影响,期货交易规模止跌回升,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从总量看,交易规模仍然偏小。

2.交易活跃的品种较少

12个期货品种中胶合板、红小豆、籼米、啤酒大麦和花生仁等品种根本没有上市交易。虽然近几年期货市场正在努力研究和开发玉米、棉花、石油、股票指数等新的期货品种,但迟迟没有推出。2001年期货市场上仍然只有老品种进行交易,交易活跃的品种越来越集中(见表1)。

表12001年商品期货分品种交易情况

品种名称总成交量(万手)交易金额(亿元)市场份额%

大豆9077.9419121.5863.41

铜817.796510.9821.59

铝289.641994.626.61

小麦1463.921835.116.09

豆粕382.40638.812.12

天然橡胶14.6452.890.18

合计12046.3430154.08100.00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统计年鉴

(三)期货交易所逐步走向成熟

1.大连商品交易所

2001年大商所期货交易较上年大幅度增长,且持仓分布结构合理,市场运行平稳,市场内在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大豆的成交量是同期日本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的5.3倍,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成交量的28%,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豆期货价格对大豆生产以及大豆产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全国大豆市场的主导价格,并被国际市场视为大豆销区的基准价格,在国际大豆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年交割大豆及豆粕现货50多万吨,大商所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企业,特别是大豆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关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场所。在活跃老品种的同时,大商所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玉米等新品种,应对入世后国际上转基因大豆对国内大豆的冲击,探讨将大豆上市品种区分为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两种合约。

2.上海期货交易所

经过几年的发展,上交所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铜期货交易中心。期铜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紧密,全国98%的有色金属企业铜价都以期铜价格为定价基础,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定价体系的基础价格。2001年受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影响,国际铜价深幅下滑和大幅振荡,更多的有色金属企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了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为迎接入世,上海期货交易所正积极研究和开发石油、股票指数等新的期货品种,准备在更大的领域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

3.郑州商品交易所

郑商所坚定不移地活跃小麦期货交易,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培育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小麦期货交易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运行平稳,小麦价格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投机资金开始入市交易,越来越多的粮食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此基础上,郑商所正积极研究、开发棉花、白糖等新品种。

(四)期货经纪公司在规范中求发展

经过治理整顿后的期货经纪公司进一步规范,由增资扩股推动的期货经纪公司重组初见成效,60多家上市公司和具有金融背景的机构入主期货经纪公司,增强了期货公司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资产质量。2001年参加年检的199家经纪公司中有17家停业整顿;19家不予通过年检,取消经纪业务资格;期货经纪公司下设的营业部,有157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并获得《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经营许可证》。末,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期货行业有了自律组织,进一步规范了期货经纪业的代理行为,经纪业进入依法运作时代。

2001年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期货经纪公司新一轮整合已经开始。股票指数、国债等金融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证券金融业等注意,一批券商已经行动,以收购、兼并等形式参股期货公司。为迎接入世后国外期货经纪业的竞争,期货经纪公司分类管理从探讨已经变为行动,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开始了公司内部的整合,向综合类期货公司方向发展;其他一些期货公司也在增资扩股,为成为综合类期货公司作准备。

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没有金融期货,没有期权交易,中

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

●期货业生存困难,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需要

●期货市场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观念中的误区;政策是期货发展中的一件紧身衣;法律环境的制约;品种上市机制需要规范化

(一)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一是期货市场的范围小,仅局限于商品期货,没有金融期货;期货交易方式单一,没有期权等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不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要求。二是交易品种少且品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形成大连大豆一个品种独大的局面,既不能满足各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需求,又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得期货市场规模偏小,已经不能承受社会投资资金的需求,增大了市场的风险。三是可以使用期货市场的需求者范围小,客户少,可以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来源少,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

2.期货行业生存困难,期货市场难以规范发展

市场规模偏小,使众多期货企业面临存亡的考验。2001年期货交易虽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市场日平均成交额刚刚超过100亿元,仅仅维持生存,缺乏发展能力。市场清淡迫使企业压缩成本,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离开期货业,人才流失严重,动摇了市场的基础。为了生存,一些经纪公司不惜以降低手续费、降低保证金比例来吸引客户,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市场风险;更有一些经纪公司违规自营或超范围经营,给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潜在危害,影响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3.期货经纪代理业不适应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期货市场主体的期货经纪代理业,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规模小、实力弱,与国际期货经纪业相比差之甚远,缺乏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经营业务单一,服务结构趋同。目前的期货经纪公司无论大小,经营业务都仅限于经纪代理,不能开展配套性的深层次服务,缺乏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层,弱化了期货经纪业的作用。同时,由于经纪公司经营业务收入来源单一,同业竞争剧烈,限制了期货经纪公司自身的发展。再一方面,治理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甚至还是关联公司持股,其结果是没有来自股权内部的制衡机制,董事会流于形式,期货经纪公司在运作中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期货经纪业的管理风险。

4.期货市场难以在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95%以上的商品实现了市场化,而仅仅几个商品品种的期货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使市场经济体系不尽完善,将影响市场运行效率,潜伏金融安全隐患;伴随各类现货市场规模的增大,市场风险加大,市场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需要有相应的期货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分散市场风险。目前,中国期货市场范围小、金融衍生工具单一,不能满足证券市场等各种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要向WTO所有成员国开放,国内市场已经是国际化,现有的期货市场无法满足国内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要求,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1.对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人对中国期货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只关注当时期货市场的风险和问题,没有注意到规范整顿后期货市场的有序运行,不了解十几年来期货市场对发现有色金属、大豆的价格,回避市场风险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更没有认真思考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和产品由于缺乏期货市场和不利用期货市场而遭受的风险和损失。许多人对期货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不会利用期货市场或不敢利用期货市场,弱化了期货市场的作用,限制了发展。

2.期货市场的政策约束

中国现有的期货市场政策,制定的背景是期货市场初期盲目发展的阶段,是针对当时我国期货市场混乱的特殊情况采取的一些临时措施,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惯例差别很大。由于这些政策的限制,我国期货经纪机构没有金融机构参与,股权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和实力较小,经营范围有限;同时,参与期货交易范围受到限制,参与期货交易的机构少,导致进入市场的资金来源和规模难以扩大。随着期货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市场已经进入有序运行阶段,这些政策已不适应发展的形势,成为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因素。

3.现有的期货法规对期货市场的束缚

在规范整顿期货市场过程中出台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四个配套《管理办法》,已经实施2年多了。《条例》和四个《管理办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很大,已经不能适应期货市场发展变化的形势,《期货法》又迟迟没有出台,期货市场缺乏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环境,使得一系列有关市场发展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

4.期货品种上市机制不顺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长达几年不变,使得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是期货品种上市机制不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将期货品种上市的审批权赋予了中国证监会。但实际并没有按此执行,《条例》颁布近三年,各交易所研究、申请的待上市期货品种经过漫长的公文旅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结果,中国证监会并没有审批一个期货新品种。因此,期货品种上市机制缺乏规范化、法制化,亟待改进和完善。

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

●扩大期货市场服务范围,增加上市品种

●扩大期货市场服务对象,鼓励企业参与期货交易

●重新培育期货经纪业务

●早日出台《期货法》,提供良好法律环境

●建立科学可行的品种上市机制

●建立和完善分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1.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期货市场相应发展

首先,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对期货市场机制和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外部动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市场功能,提高市场效率,不仅需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避险功能,还需要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加速资金周转、保证金融安全。

其次,期货

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市场的发展和相互联系的加强以及市场体系的健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期货市场。

第三,期货市场自身将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丰富上市品种、健全运作机制、扩大服务功能、强化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自我完善,形成促进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内部动力。

2.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如石油、有色金属、钢材等等,需要相应的期货市场为之服务;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更需要期货市场的支持。

3.入世,与世界经济接轨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

2001年,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使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需要发达的期货市场。

入世后,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和投资者需要更多的经营渠道、回避风险的工具和及时准确的信息,需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而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和左右。中国虽然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期货市场规模小、品种少,不能参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只能被动的接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无法积极地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此,要跻身于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作后盾。

同时,中国市场要向WTO所有成员国开放,WTO的142个成员要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已经是国际化。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运作,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的习惯经营策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需要有发达的期货市场为之服务。国内企业也要学会利用期货市场,才能具备与国际企业平等竞争的能力。

(二)规范发展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虽然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实质性的进展有待于认识上和制度上的突破,实现新一轮发展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

1.调整期货市场的相关政策

要发展中国期货市场,提升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需要参考国际惯例,适时调整期货市场的相关政策,为中国期货市场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创造发展的环境。

首先,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范围。应该根据各类市场发展的进程与需要,逐步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范围。一是增加商品期货上市品种,扩大市场规模,满足更多的行业和商品对期货市场的需求;二是针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集聚的情况,适时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将期货市场服务范围扩大到金融期货,回避和分散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研究和探讨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品种,为将来这些品种的上市作好准备。

其次,扩大期货市场的服务对象。应该取消企业(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限制,鼓励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并允许将其作为投资工具,适度参与期货投资交易。同时,要允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等各类基金适当地使用期货交易这一投资工具,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放宽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限制。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金融资金参与期货市场的限制。允许期货标准仓单、债券、银行存单等有价证券的质押融资,既增加了期货市场的资金来源,又提高企业优质资产的利用率;对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可试行在资金封闭运行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根据期货市场的规范程度和发展规模,可考虑进行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吸纳和分流社会资金,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

第四,重新构造期货经纪业。一是要改造经纪公司的股权结构,允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参股期货经纪公司,增强经纪公司的实力,以适应金融期货品种上市、对抗国外期货经纪业的竞争;二是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综合类的大型期货经纪公司,作为期货经纪业的中坚和核心力量,实行行业分类管理,改善期货经纪业的结构;第三,扩大经纪业的经营范围,对不同类型的经纪公司赋予不同的经营权,允许大型综合类经纪公司开展投资咨询、代客理财和自营业务,发挥经纪业的更大作用。

2.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现有期货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与国际惯例不接轨,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削弱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竞争力,急需进行完善和修改。要继续做好“期货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推动“期货法”及早出台,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坚持注重与国际惯例接轨和有利于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则,加快《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的修改速度,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法律环境。

3.建立科学可行的期货品种上市机制

不断推出新品种上市,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项主要内容,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便于执行和管理,避免由政府决策部门一事一议。可根据上市品种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可制定上市品种分类管理目录),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实行备案制,交易所可以组织上市,报期货监管部门备案和监控风险,让市场进行取舍;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期货品种的上市交易,实行预审制和试点运行,借鉴上市公司上市审批的方式,组织上市品种审查委员会,对上市品种进行预审,通过的品种上市进行一定时期的试运行,试行期内上市成功,确认为正式上市的品种,使新品种上市成为期货市场的一项常规的业务。

4.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在推出新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分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期货监管部门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监控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监控防范风险,用制度管理风险;期货交易所要发挥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防范和化解风险于未然,杜绝随意出政策;期货经纪公司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流程,管理期货业务风险。同时要指导投资者建立自我风险约束制度。

上一篇:学会坚强,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下一篇:以珍惜十七为题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