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2024-05-01

科学教学案例分析(精选8篇)

篇1: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

这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电、磁是本课学习的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经历回忆(电路知识和磁铁性质)——探究(电能否产生磁)——进一步验证(短路是否使电流增强)——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巩固(改变导线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拓展活动(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电池中是否还有电)等步骤,紧扣思维的层层深入发展,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与观察活动,并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的“扶”与“放”,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体现的较为充分,第一环节的通电导线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而第二环节中,只设计了三个探究任务,至于怎么操作?就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有了前面的“扶”学生后面的“放”也显得轻松自然。而且通电线圈等的磁性最大化是要多次实验才能完成的,这也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的余地。我们知道,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舞台中真正的“主角”。好的教师不是自己当主角,而是尽可能把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想、去做、去说。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害怕一旦放手后,学生会跌跌撞撞,会错误百出,学习会偏离既定的方向,课堂会不可收拾。于是,教师总是不敢放手,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把探究活动分成几步,甚至细心地为他们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在课件中来个“温馨提示”,学生只要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总能得到老师想要的结论,初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成功,教学目标都能达成,学生与老师配合得很好,教学过程也很严谨、流畅。但细细分析,这样的课堂真的有效吗?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真的有利吗?

其实学生并不怕跌倒,他们本来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认识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的。如果生命的生成需要成本,那么这样的跌撞就是他们该付出的成本之一。学生的学习潜能需要激发,当我们放开手会发现,虽然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但是他们的步子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坚实。教师惟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展现独立,张扬个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放手”做好基础

我一直尝试在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更大的探究空间,但总有许多时候不如意,静下心来反思,才发现孩子并没有适应这样的方式,该怎么转变孩子的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1、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学贵有疑”,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但是由于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言行都是准则、真理,学生从来不会去怀疑老师的答案。传统的“喂养”教学,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去思考,依照书上的设计去实验,产生懒于提出新问题、新设想的依赖心理。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找不到适宜萌发的土壤,好问的天性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沉湎于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认知、记忆、思维以及言语、操作等活动抱着消极心理,自信心不强,总认为自己提不出几个问题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教师都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而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开拓、创新、实践的过程。怀疑精神固然可贵,但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对某一理论或现象提出怀疑的时候,我们教师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去证实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相信自己的观点;在全班汇报和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首先表扬他的勇气,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不要马上纠正他,而是要先鼓励他的想法中正确的地方。在平时课堂的每个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

3、鼓励每个孩子自己动手探究

以往我们总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并按照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分工好每个人的任务,这样的分工,貌似使小组探究更高效、省时,但实际上却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小组中,往往有一大半的孩子在充当看客的角色,并不能真正融入到这个探究活动中去,甚至久而久之,有些连看客都不愿当了,顾自己在做着其他的事情。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才会感兴趣,印象也会更深刻,所以我们要为每个孩子创造动手探究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探究材料,一张记录单,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究,自己记录,之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发现。我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设计合理的探究活动,为“放手”搭建平台

“电和磁”都是很抽象的,因为电和磁,学生都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比较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需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为“放手”搭建好平台。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让学生从回忆组装简单的电路,调试指南针开始,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之后让学生回忆电流路径,指南针指示南北的性质,为本课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第二,指导学生“重演”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将导线放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磁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探究的趣味。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解释:“电可以产生磁”。

第三,如何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我改变书上让学生做单一的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重新设计了以下三个探究问题:

1、你们认为怎样改变这根导线,会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些?(绕线圈、折叠、揉成团等)

2、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3、应怎么摆放导线,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该怎么操作,只是给学生探究的任务,让学生经历先讨论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发现将导线短路和变导线为线圈的方法可以使小磁针的偏转更加明显,学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电流产生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最后利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废电池”中的微弱电流,是对电生磁的应用。

这样的活动,从扶到放,为“放手”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引领探究思维的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

“ 我们坚信: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课堂中不乏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背后却是对思维发展的缺失,因此,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不能放弃对学生思维的引领,做好创造性及控制力度的协调统一。

本课的教学伊始,教师通过讲述奥斯特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对“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期待中开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住教材,安排好活动,引领起思维,那么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本课中,安排了两个思维点: 第一:在学生“重演”了奥斯特的实验,并交流了观察到的现象后,让学生分析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从而得出:通电之后的导线产生了磁性,导致磁针发生了偏转。教师最后再进行小结:电流能产生磁性之后,出示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办法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明显?

引导学生从电和磁的关系上思考,学生想到增加电池、增加导线的长度、把导线变粗、电路短路等方法。在课堂中不可能一一探究,只选择了改变导线,至于怎么改变这根导线,则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探究任务自主探究的。而其余学生想到的改变因素,则是放到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中去研究(见下表)。

篇2: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高年级科学课涉及到初中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为了把握好教材,我不禁精心设计教案,而且精心备课,同时在教学中,我经常钻研教材,向同行咨询相关知识,还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进行备课。在课后,如果有疑难,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

[案例]:例如在教五年级下册《马铃薯的沉浮》一课时,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

[分析]: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篇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目标是老师教学的防线, 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使老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因此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点。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确定教学目标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经验, 或者是依靠参考书来确定。新课标改革以后, 教学目标更多的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要求明确学生要“学什么”、“做什么”。同时课程标准是教材进行编写、教学进行评估的依据,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面对的又是全体中学生, 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 要依据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标准进行, 同时也要照顾个别学生的差异, 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例如, 《力的图示》这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以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来确定。从知识和技能方面考虑教学目标,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力的效果跟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有关; (2) 学生能用力的三要素来解释为什么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3) 学生能用力的图示来表示一个力; (4) 学生要了解力的示意图的意义, 并用它来表示力。从过程方面考虑, 教学目标为:通过老师讲解这节内容, 学生要学会根据力的图示来了解力的三要素, 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归纳, 学会力的表示方法。从情感和价值方面考虑, 通过力的图示的习题训练, 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设计出发,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 以及对科学进行质疑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老师应该将抽象的课程木匾变成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应该考虑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手段, 从而在实际中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情境的营造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渴望, 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从实际生活或人们关注的问题中来提取素材。例如, 在讲述《影响导电体电阻的因素》这一课时的时候, 我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 并给每一组学生发以下的试验道具:电池一节, 灯泡一个, 记忆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导线若干。让学生相互合作, 连接线路使得灯泡发亮。学生在试验中发现, 连接不同导线的时候, 灯泡的亮度也不同。这时学生心理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导线连接不同时, 灯泡的亮度也不同。老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导电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这时老师又可以将这个问题细分为三个问题:导体的导电能力与长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导体的长度越长导电能力越差还是越好;导电能力跟导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关系呢?是横截面积越大导电能力越好, 还是横截面积越小导电能力越好;以及他跟材料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尺寸相同的铜和铁的导体, 哪个的电阻更大呢?同时将问题细化, 让学生在再一次的实验中来总结和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学策略的实施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现代, 作为初中科学课程的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应该将已知和未知、教书和育人、学生为主体和老师为主导等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科学、开放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好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中主动参与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参与的积极性, 它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学生从感情上愿意参与, 也就是学生积极参与, 积极的情绪对于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参与的有效性, 它是从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来考虑的, 有效参与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思维的参与, 思维参与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例如, 在讲述《地球自转》这一课时的时候, 我结合学生已有的常识, 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个知识, 引出不同经度时刻不同的内容, 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倒时差”现象进行论证, 从学生已知的常识出发, 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又如, 在讲述《人类发展和环境问题》这一课时的时候, 我将学生分成三种人来进行讨论, 即环保局局长、市长和普通的市民,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讨论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它的危害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学的快, 同时也印象深刻, 学生在参与中表现出很高的情绪, 同时学生在参与中也开动自己脑筋, 将自己当成局长、市长或市民, 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总之, 提高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从各个方面进行提高, 从而更好的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苗, 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教育法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2010年06期

[2]张建利, 浅议构建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0年03期

篇4:《科学之旅》教学案例

状态怎么改?一切奥秘在课堂,本人就以鸡蛋为例,和大家一起领悟新课程理念。在第一节课《科学之旅》我就采用了趣味实验——“竖鸡蛋”引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鸡蛋匀称光滑的曲线是它难以竖立起来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课前我模仿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引入新课,“谁能把鸡蛋竖起来吗?”不一会功夫,一个同学拿起一个鸡蛋轻轻往桌子上一敲, 鸡蛋壳破了, 鸡蛋竖起来了。我表杨了这位同学,并叫这位同学到讲台给同学们演示,台下“嘘!嘘!”一片。“本来没有什么希罕,”我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教室笑声一片,呵呵。简单的故事里面蕴含着开放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正如哥伦布所揭示的那样世界上很多事,往往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没想到。如果你想到了,你就有可能做到。不点不破,一点即破。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我提出了难题“能不能不改变鸡蛋的形状就把鸡蛋竖起来呢? ” 于是学生又开始探索着,可同学们一直无法竖起,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怎样竖鸡蛋。下图是同学们在光滑的课桌上竖起鸡蛋时的喜悦。

享受成功的喜悦

课后,很多学生說他们喜欢物理课,一个学生在课后记中写道“我痴痴的回忆着我亲自竖起的鸡蛋,笑得是那么满足,我想象几天后心中还会有那种喜悦,笑容也会经常绽放在我脸上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我的课堂送给同学们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体验。

2011年9月16日上午,常宁市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常宁市东风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同学们的“竖鸡蛋”科普体验活动成为活动的一个亮点,常宁市胡丘陵书记、周正雄市长和广大市民亲身体验了“竖鸡蛋”带来的乐趣。

常宁市胡丘陵书记和同学们在一起体验竖鸡蛋的快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学中并不一定非要把整个实验设计得非常复杂、精细才有意义,才值得推广和学习。有时候简单一些,和生活联系更紧密一些的实验设计,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能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做一些这样的实验,就会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启发他们形成思考的好习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发现。就像这个实验中的鸡蛋,是家庭中常见的东西,是可以就地取材的实验物品。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在学校里鼓励学生去创造、发现,一个爱思考、勤动手的学生就会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精彩的东西。

让我们坚持这样做吧!就一定能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习惯,会为真正聪明、将来能够在科学界干一番事业的学生点亮起航明灯。

篇5:小学科学四年级教学案例分析

罗平县富乐镇乐峰完小 王彬

教材分析: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

第一,形成温度概念。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会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束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

1、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教学准备: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不同温度的水。教学过程:

一、认识温度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讨论后站起来)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 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中间的是温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 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

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选手指感觉灵敏的同学,是为下面感觉到的冷热不一样做铺垫,将左右两只食指插入温水,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是这样的吗?

可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 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借助刚才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桌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度计做下铺垫。

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教师指着温度计各部分一一介绍:(1)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度。(2)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3)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但要注意,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大家清楚了吗?好!看看老师教具上的温度是多少?(学生读数)改变液柱的高度,学生继续读数。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开始测量。汇 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一至两组测量的数据)我们发现热水的温度较高,温水的温度一般,冷水的温度较低,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三、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呢?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呢„„ 学生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慢,慢——快,均匀)教师:为什么这样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热水是在渐渐变凉的,但至于怎样变的,学生可能没有细想过。这里教师设问“它的温度怎样下降后”紧接着追问,使得问题的指向性更明,学生思考的难度大大降低。科学课中的探究并不等同于猜谜语,它是要有根有据的)

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答:测。师追问:怎么测?我只测一次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呢?一次看不出变化?两次呢?(也不行)那你认为测几次?

7、对,必须经过多次测量,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大家统一一下,测6次好吗?那隔几分钟测一次呢?(1、2、3、4、5„„)一分钟时间太短,可能不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时间长了,又怕来不及,我们就隔2分钟测一次吧。为了时间的准确,老师用秒表给大家记时,2分钟时间一到,老师会报时,你一听到报时,就把观察到的温度及时记录下来,好不好? 除了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正确使用温度计)。老师觉得大家还需要分工合作,保持安静,仔细观察,有时记录。教师通过一系列引领性的提问,化解了此次实验中的难点,在宽松和谐的对话中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活动方案。

实验操作:这里可以派一组学生上来操作,其他学生观察,也可以老师操作,让学生观察。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大家通过实验数据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快后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思考回答。为了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我们往往用曲线图来表示。出示小黑板: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下面就根据第一小组的数据来画曲线图。师生共同步作曲线图。

大家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怎么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大家知道为什么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拓展延伸,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提问: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篇6:科学教学(光和影)案例

五年级学生对光和影的现象并不陌生,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很模糊。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在小组实验、交流的过程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实验反映的科学本质。

在教学《光和影》一课,影子所具有的三个特点是本课重点,在讲解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时,我首先出示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为什么一个影子长一个影子短呢?大致讲解实验方法,提出: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呢?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不同角度、方向照射下的影子。通过填写实验计划单一的结论后,为了让所学知识能应用于实际,出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有黑影挡着他的本子,你有什么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在分析图片的过程中,运用所学分析解决方法!

在研究影子的大小特点时,带着孩子们玩手影游戏:你有什么办法让影子变大变小吗?你认为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在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呢?好,下面我们就在不改变光源和屏的位置的前提下,移动手到光源的距离,开始我们的手影游戏吧,看看你在游戏中会有什么发现。问题就这样在游戏中找到了作案。

篇7:六年级科学教学质量分析

从卷面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的书写做到了规范、端正、整洁、正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成绩分析

通过本次科学考试,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二、考核情况分析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次试卷命题主要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考查,特别注重的是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这次考试内容,注重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题量稍大。内容涉及工具和机械、形状和结构、能量、生物的多样性等板块,基本含盖了教材的各个单元,能较好地检验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情况。

从试卷上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填空题稍差,特别是简答题最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未作答,有些学生即使是做了,但错误较多,这是造成总体卷面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从试卷上答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工具和机械、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知识掌握得相对好些,而对形状和结构与能量部分的知识掌握得相对差一些。

三、试卷内容的反思

1、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待加强。从本次期末试卷看,比以往的试卷更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内容的检测,表现在检测题中有一定数量的记忆性试题,以及根据内容填空等题型,以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基本技能考察的内容。

从答题看,这类题目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错误率较低,由于这些题目较为客观,只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一定的重视,对学生学习抓的严一点学生是完全能获得这些知识的。

2、今后的复习目标。

从本次考试情况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极其重要的。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也是今后教学的重要目标,科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教给学生扎实的科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从试卷情况看,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扎实,反映出平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衔接的引导。

三、改进措施

1、根据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今后注重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准确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思想,使教学更科学、更准确、更有实效。

2、以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为主,注重引导学生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够力。

3、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和运用。

4、在教学中注意借助教材扎实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基本知识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白沙小学

篇8: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衡文的情感、情绪。“理”是指科学概念、原焕︾教薛/理学知、识过程中的理性规律等科学知识;思维和科学方法同时又指探索科。发案学志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构建情理课堂的具体做法是:近学生生通过各种科分例趣活实;际的情境创设通过教师的教学, 热情激励学生积极赋予学习以生活情学析的探索活动的学习情感, , 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开展自, 主掌握、解决合作活的情感体验问题的方法, , 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深层, 成次力二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案例分析———《二。力平衡》

1.观察生活———寓知于情

师:走进游乐场, 我们在经历和感受各种运动带来的惊险刺激之后, 你是否想到为什么会有这些奇特的运动?物体的各种运动与力与有什么关系呢?从今天起, 我们就来学习力与运动的初步知识。

在自然界中, 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是很复杂的, 为了便于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二力平衡

PPT投影:静止在桌面上的花瓶、静止的叠石、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起重机匀速起吊的货物。

师:这些物体各处于怎样的状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

师: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生分析回答, 师板画各物体受力情况。)

师:A.桌面上的花瓶受到重力和拉力, 花瓶保持静止。

B.叠石受到重力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 叠石静止。

C.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火车受

竖直方向的重力与支持力、水平方向上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D.起重机吊起的货物受到重力和拉力, 处于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板书定义: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简称二力平衡。

师: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还见过的哪些物体静止状态的?哪些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分析一下它们的受力情况。

生: (举例、分析)

评析:科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 科学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构建初中科学情理课堂, 首先就要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提供引导, 使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激活知识储存, 使问题与激情互动。

2.规律探究———以情悟理

【活动探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师: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情况最简单,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平衡呢?

(生交流讨论, 部分小组的同学在走道里活动, 尝试拉动一个同学。)

生: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生: (补充或不同意见)

师:我想请同学们自己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好几个, 我们应该用什么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

你们看看能否利用桌上的两个弹簧测力计、小纸片来设计实验, 你们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师:请一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下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

生:实验探究步骤:

(1) 在硬纸板对角线打两个孔, 在孔上系上细线, 细线两边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人各拉一个弹簧测力计, 一位同学用手先抓住小卡片。

(2) 其中一人用力大一点, 另一人用力小一点 (可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 观察松手后一瞬间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变化。 (探究是否等大)

(3) 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 向同一侧拉, 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运动状态变化。 (探究是否反向)

(4) 在小卡片上用弹簧测力计用大小相同的力沿相反方向拉, 一位同学用手抓住小卡片, 把卡片转一个角度, 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观察松手后一瞬间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变化。 (探究是否共线)

(5) 一位同学双手分别拉着弹簧测力计, 使小卡片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测力计示数大小、拉力方向。

(6) 把硬纸片剪开, 观察小卡片运动情况。 (探究是否同体)

(学生实验, 教师巡视。)

师:交流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 卡片不能保持静止。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 力的方向相反, 但不在一直线上时, 卡片将发生转动, 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小卡片匀速直线运动时, 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在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

师:综合大家的探究实验, 能否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生: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 这两个力才能平衡。

师:很好, 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即同体、等值、共线和反向。

上一篇:致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委员的一封信下一篇:创新设计理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