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

2024-05-19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精选9篇)

篇1: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

2月,我园成立了以教学副园长为组长的园教研组,每周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教师们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一)每周必论,造就了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型团队。每周必论是我们众多教研制度中的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这学期,虽然教研活动才进行到第六周,但是我已经感受到这个团队里老师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布置的研讨任务,需要上交的资料,大家都能主动的完成,遇到不理解的还会主动来问,我园能坚持“每周必论”其中这一点严格执行,逐步形成符合我们幼儿园实际的教研模式。“每周必论”的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发现的问题。每周三教研活动前,组长都会把研讨内容提前告知老师,如“如何撰写观察记录”、“如何与家长交流”、“如何培养幼儿园良好的进餐习惯”等,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教研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讨论,寻找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园的方法与途径。

(二)每周必学,勤练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

俗话说的好“勤能补拙”。面对骨干教师的流失,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淬炼现有的教师队伍。“低起点,快反馈,小步递进”正是过去的一年我们所采取的园本培训方式。本学期,我们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作为学习教材,每周组织教师学习、理解《纲要》精神,以学习—讨论—小结—反思—实际教学—再反思的形式,用《纲要》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三)每班必研,立足本园实际,开展课题。

本学期我园除了开展省级课题《幼儿行为礼仪教育的研究》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园级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领域中运用的研究》,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们为课题切入口展开了课题研讨,老师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研究中去,规定每班每周课题反思大家都能及时的进行。

由于课题在三个不同年龄班进行,所以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注意体现出层次性,各班所选择的游戏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大一班开展了《如何开展跳皮筋游戏》、大二班开展了《好玩的高跷》,不仅丰富幼儿的体育游戏内容,并且使幼儿更加喜爱民间游戏;中班开展了《快乐皮球》,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体能;小班开展了《在民间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如:2月,小班主要开展了以说唱童谣游戏为主,引起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适当增加“丢手绢”、“炒黄豆”、“拉大锯”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

篇2: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睢城镇中心幼儿园

一 指导思想

我园教科研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为依据。紧紧围绕“争先创优,科学发展,人民满意”这一总体目标,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方式,规范常规管理,提高课堂质量,加强课程研究,优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质为出发点,努力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二 主要工作目标与措施

(一)根据园部实际,抓实常规管理

1、重温常规细则,提高思想认识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健康的成长。一开学我们就要组织全体教师和保育员重温《教师一日活动行为规范》,学习《专用室活动管理细则》,加强对科学发现室活动的指导,通过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2、加强督促检查,规范教育管理

通过园部对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督促检查,行政值班人员的巡视和指导,加大常规管理评比的力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评出真正的常规管理先进班集体。促进教师在班级管理,一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卫生,生活习惯等方面规范操作。本学期要重点对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指导,材料准备和课堂教学的准备、组织活动的形式等方面作不定期的抽查,全体保教人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 1

育规律,坚持保教并重,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注重活动的生活性、游戏性、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感知、体验、探索的需求,以保护和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兴趣、想象力,发展智力、能力为最终出发点。严禁对幼儿进行汉字读写训练和数字书写运算训练等小学化倾向,严禁对幼儿进行看护式的保姆化倾向,严禁对幼儿进行体罚与变相体罚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行为,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

(二)加强课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抓科学学科的研究。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对科学学科作深入的研究,尊重科学规律。探讨科学教学方式方法与过程的创新,在教师中开展科学好课评比,注重探索性研究,特别是在选材、目标的定位、过程设计等方面作深入的思考,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科本身特点,设计成探索、互动、操作、趣味性强的活动,在教学方法和细节上加以研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园内推出一名科学素养好的教师,参加双沟镇科学好课评比活动。

2、抓区角游戏的研究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本学期我们对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区角游戏,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大组引领,请骨干教师作这方面的讲座,年级组结合实例开展多形式的研讨,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等探讨有效的区角游戏指导策略,提高区角游戏质量。

3、抓常态课的研究

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常态课的研究上。要以游戏或操作、探索等形式为主要活动导向,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园领导、年级组长要经常进班听常态课,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

环境创设要体现特色、体现课程、体现课题。主题墙饰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要留下教育的轨迹。体现教育性、艺术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和谐育人环境。

(三)抓好园本培训,强化队伍素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为此我们结合幼儿园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1、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外出学习、听课等活动,自学幼教理论文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

2、加强新教师的培训与考核

为让全体青年教师再上一个台阶,一方面继续履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协议,发挥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3: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

1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必要性

试验基地建设是科研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是农业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的进步, 农业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 对农业试验基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试验基地, 不仅是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需要, 而且是出大科研成果、实现高效益、出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这一点上, 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更加重视野外观测与试验工作, 重视野外试验基地的建设。例如英国洛桑试验站长期开展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关系的监测、试验和研究, 为土壤学和农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英国和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比较著名的试验站有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试验站、陕西省农科院合阳旱地农业试验站、中国农大曲周试验站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科研基地和农业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自1996年以来, 整合院所力量, 在全省不同类型生态区相继设立21个试验、示范基地, 建立8个院属试验基地 (园区) , 涉及粮棉作物、蔬菜新品种、节水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试验基地已成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的学术交流窗口, 成为我院科技创新的平台, 已经并将继续为学科发展和河北省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于2005年与唐海县政府共同成立了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该基地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十一农场, 总占地面积66.67hm2, 近几年来, 在河北省发改委、财政厅、唐海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先后投资1300万元, 新建了具有研究、培训功能的耐盐植物实验室1座, 高标准温室大棚2座, 耐盐植物精准鉴定设施2000m2, 耐盐植物示范观光园13000m2, 耐盐瓜类示范观光长廊100m。试验基地常年承担滨海所各研究室田间试验任务, 主要开展水稻良种选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耐盐绿化苗木的引进、筛选与选育、无公害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的引进示范等工作, 同时, 承担着国家和河北省水稻、棉花等新品种区域试验、水稻原原种扩繁等田间试验任务。其中, 耐盐植物示范观光园、重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示范基地为河北滨海盐碱地低成本绿化美化建立了示范样板, 同时, 也为河北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参考。

2 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特点

试验基地既是科学试验的基地, 又是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平台, 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标准的开放型试验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试验基地不仅应当具备现代化的设施条件, 而且还应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下面以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加以说明。

2.1 地域代表性好

科研试验基地的选址, 要兼顾不同的生态区, 要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该试验基地位于曹妃甸区, 该地区既是唐山滨海盐碱地典型区也是河北省水稻主产区, 盐碱由低到高均有分布, 区域试验代表性强, 成果展示辐射面广, 地域条件的优越性保证了科研成果的生态广适性, 是冀东滨海区域的典型代表。

2.2 试验条件完善

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即使转入运行阶段也要时刻与时俱进, 建设成功与否事关科研事业的未来。滨海所通过项目建设, 增加资金投入, 从实际出发, 切实改善试验基地基础设施, 为科研做好条件支撑。通过省财政专项基地建设项目和唐海县科技服务专项经费, 逐年改善试验基地的科研基础设施, 保证了田间试验的正常进行, 保证了科研项目圆满顺利地实施。为了提高基础地力, 2011年, 滨海所向试验地投入资金40多万元, 普施有机肥;同时, 对部分地块进行了土壤改良, 降低了土壤盐分, 示范种植了耐盐植物, 展示了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 收到良好效果。

2.3 任务分工明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经验总结, 形成了主持人、执行人、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 促成人、财、物的有效结合, 凝聚科研创新的强大合力, 做到职责明确, 层次分明, 分工协作。该试验基地产生巨大的科技示范吸引力和凝聚力。主持人负责课题的申请、方案设计, 执行人负责课题的实施、试验数据的调查、汇总分析等工作, 技术工人负责生产管理, 分工协作, 有条不紊。

2.4 管理制度健全

为了规范试验基地管理, 充分调动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滨海所制订了《试验基地管理办法》, 规定了基地管理人员职责, 明确了土地管理方式及产出物所得分配方式, 农机具使用及工人待遇等问题。保证了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试验实施方案、材料的保密工作。

3 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功能

3.1 开展科研试验, 助推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 依托该试验基地,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省科技厅、财政厅、农开办等项目20项, 经费500万元, 获省三等奖1项, 院二等奖1项, 院三等奖2项, 鉴定成果15项, 审定标准5项, 审定品种5个, 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 国审稻旱糯2号以其丰产、稳产、抗倒、抗旱能力强的优异表现, 赢得了诸多种子公司的青睐, 以18万元成功转让;垦育38新品种及配套技术2011年示范推广就达1万hm2, 平均667㎡产750㎏, 最高达890㎏;水稻乳苗抛栽技术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667㎡节水50m3, 节本100元, 先后推广133.3hm2。“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示范推广20hm2, 节本3000万元。

3.2 展示科技成果, 服务地方农业

注重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 建立广泛、良好的社会声誉, 有效开展成果展示推广、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工作。依靠强大的科研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试验基地赢得了唐山市各级部门、各方人士的赞同和认可, 多年积累的良好社会形象利于试验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科研工作需要, 滨海所依靠与唐海各农场多年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多个长期的稳定的和临时性的科技示范试验点, 可以满足多个生态点的试验, 及原原种繁育、新品种高产攻关等各种试验的要求。试验基地每年均开展科技成果展示、示范观摩、技术培训等交流推广活动, 先后接待了科研人员、有关领导、技术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等4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3.3 促进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试验基地是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 是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也是实现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必由之路。试验基地要坚持走“开放、联合”的路子, 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了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科学院、天津农科院、沧州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以及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开展科技合作。试验基地每年安排新品种展示, 接待上级主管部门的现场考察和国内外同行的访问、观摩、交流, 也是国内外同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 成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到位率的重要途径。

4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几点思考

4.1 广泛争取资金支持

建设开放式科研基地, 要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 为农业试验基地争取资金。除了通过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争取的科研经费外, 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有关扶持政策, 积极申请基础建设类专项, 以增加或添置研究设施, 还应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向试验基地提供资助, 以用于特定问题的研究。同时, 还应加强与民间的科技企业横向联合, 在合作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 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4.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有科学有效的管理队伍, 依靠制度确保各项试验的顺利实施。试验基地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发展依靠人, 发展为了人”。把握梯队建设和素质建设, 注重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等, 注重培养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保障人才队伍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科研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

4.3 坚持对外合作与交流

试验基地要坚持走“开放、联合”的路子, 以试验基地为平台, 不断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同时, 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合作, 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 结论

试验基地作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 为全所提供了学科发展的空间, 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我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后, 滨海所还将更加注重科研基地建设, 加大投入, 不断改善条件,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依靠管理创新引领科研基地发展, 努力打造现代化、高标准, 国内一流的开放式试验基地。

参考文献

[1]王有增、李伟、张建策等,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站搭建科技创新平台[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 (1) :13-14, 29.

[2]汪海涛、夏文胜、高成, 科研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J].农业与技术, 2002, 22 (5) :62-64.

[3]张明生, 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9 (2) :87-89.

[4]金胜荣, 农业科研单位要在农技推广中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 2007 (4) :365-368.

篇4: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管理指导

现阶段,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如何对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是现阶段幼儿园管理者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教科研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幼儿园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将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以建立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体系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建立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持久性。因此,幼儿园的管理必须把科学的思想以及管理理念渗透到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幼儿园科研工作的管理模式和体系。首先,应成立教科研小组,定期交流教学经验,并对教研活动进行商讨,带领教师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建立教科研工作的网络平台。最后,让学生的家长也参与到有关专题的研究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结合自身情况,做好课题研究

想要开展好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就必须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教师应致力课题的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要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来拓宽研究课题的深度,这样的课题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才能加速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首先,所选的课题必须要有实践的意义,也就是说,所选的课题应有利于幼儿园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所选的课题应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并和课程改革方向相一致。

三、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管理和指导的重视度

在科研工作开始后,就进入实践研究的阶段。这时候,就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教师也会产生较多的疑问,因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理论进行完善和改正,所以,有一些问题出现是很正常的,但是,如何保障科研取得的成果,就成为摆在幼儿园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一阶段如果疏于管理,就会使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所以,幼儿园管理者应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管理和指导的重视度,具体做法如下:

1.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能够真正掌握科研的方法

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之前,很多教师由于知识理论较为匮乏,对科研方法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幼儿园的管理者应从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入手,组织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初步的学习。同时,幼儿园管理者也可以采取集中学习的模式,对每个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就能使教师的思路变得开阔,提高他们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的能力。

2.帮助教师解决在课程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从而扫清他们前进的障碍

由于教师之间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幼儿园管理者的有效指导,从而扫清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3.建立教师之间有效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建立教师之间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让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跟着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学习,同时,还要鼓励教师进行公开课的开设,并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以及评价,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对教科研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功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幼儿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注重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把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促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对激励机制加以强化,比如,设立科研奖励制度,或者优秀教案奖励制度等。其次,与教师的工资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就是通过对教师的指导、检查、督促的管理方式,将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處。

总而言之,做好教科研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对落实好教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由于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都不尽相同,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秉持科学、客观的管理态度,结合幼儿园的特点来探寻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春梅.浅谈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J].当代学前教育,2009(02).

篇5: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以《规程》、《纲要》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常规工作管理,优化一日活动的组织,加强园本课程研究,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凸显办园特色。

工作目标:

1、加强幼儿园常规工作管理,优化一日活动的组织。

2、加强教师培训,扎实开展园本课程(区域活动)研究。

3、以级部为单位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主要工作措施:

一、细化一日活动常规管理。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的活动时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因此,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建立完善科学的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及各活动环节的规定要求。

2、严格执行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并遵守各活动环节的规定要求。

3、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强教师培训,扎实开展园本课程(区域活动)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历下区托幼办组织的教研活动,寻求真问题、抓住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1、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制定区域活动研究计划。

2、充实、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3、组织幼儿进区域活动,教师做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4、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区域活动。

具体安排:

1、每周二组织一次教研活动。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

2、家园配合,丰富区域材料。

材料投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有层进行、有趣味性、注意丰富性、益于幼儿的创造思维。

3、善于寻求真问题、抓住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实实在在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学期末,每位教师根据教研实际情况撰写论文。

三、以级部为单位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本学期开展三个课题研究:幼儿一日常规管理研究、幼儿安全教育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

每周三组织教研。具体分工:

《幼儿一日常规管理研究》:

研究班级:大大班、大一班、大二班、中一班、中二班、小一班

负责人:李冉

《幼儿安全教育研究》:

研究班级:大三班、大四班、中三班、中四班、小二班

负责人:侯晓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研究班级:大五班、大六班、大七班、中五班、小三班

篇6: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教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遵循“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原则开展教科研管理工作,全心全意为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创设更加人文的园所环境物质环境,营造和谐、互助的精神氛围,确保幼儿园科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

二、教科研抓手——亲子阅读提升家长育儿理念,科学种植增强家园之间的密切联系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提升教师阅读理念,引导教师读书的同时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在参与中逐步提升育儿理念,带动幼儿园周围社区的阅读氛围。

对于科学种植,本地区的幼儿园家长具备最丰富、最直接的种植经验,我们成立“开心农场俱乐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种植的同时,指导教师管理种植园地的各类种植物,以便教师组织幼儿开展长期系统的科学种植和观察活动。

幼儿园将以这两大方面的活动为教科研工作的抓手,有序、渐进的推进早期阅读和科学种植,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探讨有关问题,逐步形成幼儿园的研究特色。

三、教科研途径——综合学习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1、《论语》学习提升人文素养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为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我们本学年从二十篇中挑选出适于教师学习的二十句,安排在教研活动中学习,在讨论和交流中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2、《纲要》学习提升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组织的指引,为让教师明确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树立科学、系统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我们把学习《纲要》列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意在让教师在学习中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教研组专业学习加强学科研究

虽然我们班额少,教师队伍人数也不多,可我们依然成立三个教研组,让教师围绕基本的学科建设开展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求不同做法,在不同做法中求思想的统一。三个教研组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分别围绕“幼儿语言活动的多样性”、“幼儿美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和“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等方面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教研活动中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围绕本学期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成长和幼儿发展等相关工作重点,在相互交流中彼此促进。

四、教科研展现——基本功训练提高专业技能

1、教学活动评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集中教学评优活动、推门听课和教研互听等多项举措,锻炼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自评、互评和反思中不断提高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规范的早操是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队列队形、基本操节和有趣的操后游戏,规范教师的带操口令、动作,从而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备课评比采用分组评价、相互学习的有效措施,力争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进来,在评价他人和对比自己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不断规范备课要求。

2、早期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幼儿园配备了436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图画书,小、中、大各年龄段都有便于幼儿自主阅读的图书角,每周一为专门的分享阅读时间,并通过组织图画书讲述比赛和阅读有关图画书的理论书籍加深教师对图画书阅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开展“故事妈妈故事爸爸”评选活动,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

3、基本功考核促专业发展

篇7: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回顾上学期,我们以区教研主题“《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为指引,结合本园特色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指南》背景下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的园本教研,大、中、小各年级分层进行了专题研究,促使教师社会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题研究方面,我园的三个区级微型课题组,认真梳理了课题实施三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我们酝酿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我园的园本特色、依托多年来的课题研究成果,我们确立了新课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课题的方案,申报了XX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有效构建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区幼教工作意见、园务工作计划,继续深入学习、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上学期实施的“《指南》背景下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指南》引领下社会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园本教研,同时重视区域活动的组织和观察记录,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并与课题整合相融求效益,着力实施《有效构建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促使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特色化发展,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努力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践行《指南》精神,提升教师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水平。

2、加强园本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着力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加强园本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熟练掌握“标准”的各个要点,认真实践“标准”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

(2)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科研专题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促使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继续开展读书活动,鼓励自主学习,增强底蕴,与时俱进。

(3)对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配与幼儿园的年级组长结成师徒,通过传、帮、带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通过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对新教师实施听课考核等多种形式,为新老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共同成长。

(4)结合教师基本功,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评优,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2、践行《指南》精神,提升教师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水平。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指南》的核心理念,促进教师吸纳新的理念及教学观念,把握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以及社会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要素。

(2)开展“《指南》引领下社会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研究,运用《指南》,分析目前社会领域集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集体教学的核心价值,发挥集体教学的功能。

(3)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级学习、观摩、各类继续教育活动,继续让教师走出园门,开拓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着力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1)依据《有效构建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思路,我们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规则教育,并将课题研究与幼儿一日生活、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等相结合进行实施。

托、小班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进行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培养幼儿遵守来园活动、盥洗、入厕、餐点、喝水、午睡、离园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规则。

中班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侧重游戏规则和交往规则的培养,助推幼儿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掌握规则。

大班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侧重集体教学活动的规则、教育环境中的有关规则的培养,养成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

(2)加强课题的常规管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形成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3)加强幼儿园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促进教师按市教科院要求,及时上传课题研究资料,通过网络动态展示课题研究进程和研究成果。

篇8:县级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实现教研工作的新突破

教研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其根本症结就在于我们对教育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这一利器掌握得不够充分,教研工作深入推进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教研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紧密结合工作实践,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提炼出真知灼见。教研工作能不能深入下去,能不能出成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是否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是否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教研工作的水平高不高、突破能力强不强,首先取决于理论知识丰富不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不深厚、方法科学不科学。因此,抓好理论学习,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们教研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几年来,我们引导通海县教育科研人员先后学习《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著)、《现代教学论》(刘克兰著)、《新课程怎样教》(吴效锋著)、《说课、听课与说课》(杨九俊著)、《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与操作技巧》(李永云著)、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周德藩著)、解析洋思中学的成功之道《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姜正川著)、《教师正能量》(杨争鸣著)等,通过学习研讨,全县教育科研人员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员队伍素质明显增强。

二、创新思路,着力探索教研工作的新模式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减负增效、素质教育的推进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教研工作也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创新是我们教研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动力所在,没有创新,我们教研工作就没有出路。我们清楚地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教学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同时,开展教研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也更加丰富,为我们教研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在这样一个变革创新的需要和条件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只有把握好机遇,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坚持发挥好传统教研阵地、教研方式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探索教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几年来,通海县教研工作做法是:继续推广小课题研究、“问题库教学”研究,坚持贯彻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六要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强化训练、优化结构、当堂达标)、坚持集体备课、举办教师个人教学研讨会、坚持校长论坛、抓好四清工作、在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联片教研等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同时把眼睛外看,拓宽视野,积极借鉴和吸收外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积极开发和引进一些富有实效的方法和措施,如在全县推广“洋思经验”、“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积极引入和利用好信息网络这一新手段和新平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努力形成开放、创新的教研工作新格局。把重心下移、阵线前移、拓展覆盖、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实、做细、做精。通海县教科所领导和全体教研员,进一步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校开展教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摸底调查,认真听取一线教师对教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创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促进教研工作推陈出新。

三、加强队伍建设,明确教研员工作使命,全力构建全员参与教研工作的新格局

教研队伍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业务队伍,是教研工作的核心力量。我们清楚地发现,加强教研工作,必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近年来,专家们曾用“千手观音”、“三棱镜”、“天平”来描述教研员工作使命,意思就是说:教研员既要具备“上得了讲台、建得起舞台、把得牢擂台、坐得住后台”的能力,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像三棱镜一样在捕捉亮点、放大优点的过程中,传达自己要宣扬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对自己有意无意识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思考,使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得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教研员还同时要肩负着教学研究和教研指导的双重使命,必须发挥平衡教师教学与教研的天平作用。教研员必须切实深入到一线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研课、磨课,上“下水课”、“写下水作文”,才能真正给予教师行之有效的指导。

几年来,通海县教科所根据教研任务及教研员工作使命的新要求,及时转变工作职能、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找到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的新途径。教科所领导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到业务研究和工作谋划上,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具体的工作计划、得力的落实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研员岗位责任制,建立既有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又有配合协调的良好工作机制,力争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加强专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积极引导教研员参加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扎实落实好教研员的“九个一”活动,(即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在市级以上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至少主讲一节示范课,至少主讲一节公开课,至少主讲一个专题讲座,至少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至少命一份高质量试题,带好一个学科的教研工作)。进一步建好教研队伍更新流动机制,不断充实教研员队伍,把教学骨干和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队伍中来。引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健全学校的教研体系,根据教育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和加强各学校教研组织建设,明确学校教研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教师在教研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织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了教研工作的群众基础。

篇9: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创新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41-02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因此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教学体系中,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探索者。以探索、认识未知为任务的科研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过一些基础课程后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必将使学生对现代学科的一些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成就等有所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必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学教学面临一些共性的实际问题,特别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一直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不断进行探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方式和过程

让学生参与科研,首先是课题的提供与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科研工作拟定一定数量的课题,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寻找研究课题,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科研,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共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时,跟随导师进行一个课题的完整的科研过程,然后在其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是如何进行之后,让有时间、有精力和更大兴趣的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独自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这个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步,在学生遇到重大疑难时,及时进行交流、商讨。课题的确定非常关键,首先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愿意选择并参与进来;还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对于刚刚涉及科研新手的学生很难认识到课题是否可行以及课题可行性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提供给学生选择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文献查阅工作。课题确定后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研的整个过程中来,这个过程涉及到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通过参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设备使用,而且还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切身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科学研究更加接近。整个过程完成后可以将学生的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论文提交,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式会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且可以避免时间有限造成的毕业论文内容贫乏,对于提高学校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很有益的。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学期到两年,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的进展而定。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式可以使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二、导师起辅助作用

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同学自愿报名选择导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因此,在这些同学参与科研的同时,充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利用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使他们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影响作用,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参与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导師都有研究课题,加上研究所的检测平台等,为所有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的训练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必要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科研的具体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保证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整个参与科研中,导师起帮扶作用。导师的指导程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有些人能力强,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有些人则需要耐心、详细的指导。指导的方式以启发式为主,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反复的讨论和探讨,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使“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而相得益彰[1]。这种方式,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心。三、实验室平台是基本条件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地,主要起到一个硬件平台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已经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并且具有完备的仪器设备,这就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实验室开放的不仅是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方案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是作为配角参与、建议、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验活动。科研需要用到的仪器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用过的甚至没有见过的,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每周导师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其中某一种仪器的原理、用途、操作及维护,并在使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所的教师以科研工作为主,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科研,这样形成一个浓郁、活跃的学术氛围,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科研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四、撰写研究论文是关键步骤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对自己参与科研工作的总结,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写好科技论文,学生会积极主动、认真地阅读外文文献,不仅使学生熟悉乃至掌握英文中科技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大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让其亲身接触科研的前沿知识,了解别人科研的创新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五、参加活动是一种激励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企业奖学金以及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由于这些活动获准立项限定研究时限、定期组织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独立接受一套完整的科研训练程序,还能获得实际收益,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检验[2]。在研究所参与科研的学生更易于获得这些项目和奖励,今年相关专业的很多学生主动来研究所要求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可见这样的激励是很有效果的。总之,通过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当然,探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和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毛彩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9).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创新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02011075)

上一篇:7月份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及分析下一篇:医院财务科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