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2024-06-15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精选十篇)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1

几年来,我园领导十分重视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园长负总责、教研主任具体抓、教研组长日常抓,形成了层层把关,层层研讨,层层记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人人参与教研培训,人人有课题研究。三年来,幼儿园对立项的课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由李翠平园长主持,我园17 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十一五”市级课题《“魔力猴”思维游戏课程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在2013 年10 月完成结题工作,目前是此课题的推广及后续研究阶段;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现代礼仪教育实践与实效研究》已于2015 年5 月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此课题由25 名教师共同参与下完成的。研究成果有结题材料、数据采集、第一阶段集、第二阶段集、第三阶段集、成果展、论文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细则》、《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师用书》共计14 本书装订成册并有4 张教师的课业实录光盘。《现代礼仪教育实践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被评为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实验校本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另外,2013 年由园长主持8 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礼仪品格教育促进儿童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成果奖; 近年来我园有3 名教师的个人省级科课题已结题,有2 名的国家级个人课题正在实施中。通过近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增多了,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数量增加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提高。由此可见,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正在“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同时有效地促进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园本教研活动,成效显著

(一)开展教研活动,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园本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专人负责。集体教研活动的时间我们安排在每双周二下午分组开展,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签到、有记录,保证人人参与;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例如: 朵朵教研组组长巩传莹老师为教师做的《科学“五常”法》的培训活动,分管领导到会作指导; 园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紧紧相连,使得活动有载体,同时课题研究保证落实到实处;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我园先后4 次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园后进行集中培训,达到全体收益的目的; 开展公开课活动,我园根据“青蓝工程”方案安排老师上教研课,没有带班的老师都集中听课,而后组织相互评课,最后进行总结性主评。通过采用以上这种模式的园本教研实践,我园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理论水平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多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如: 4 月上旬开展“踏青节系列活动月”; 6 月1 日我园结合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开展“快乐儿童节、欢乐饺子宴”家园互动亲子活动。6 月中旬我园开展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半日活动等。

( 二) 园本教研活动,突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几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工程。开学初,我园为提高教龄5 年( 含5 年) 以内的青年教师科学保教的工作水平,共同促进我园教师队伍素质专业化进程,上半年我们开展“青蓝工程”系列活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年轻教师进行有计划、阶梯培养,效果比较明显。3 月我园出台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师傅指导徒弟制定适合徒弟本身的个人发展规划,并根据徒弟个人发展规划制定指导计划,徒弟把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安排到每个月份里,以实现自我发展。2015 年5 月5 日至20 日开展了“青蓝工程”健康领域听课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为我园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通过活动,明显看到青年教师幼教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提高了,整个幼儿园的凝聚力也加强了。

三、发挥省级示范园示范辅射作用,加强乡镇园间教研活动的互动交流

近年来,我园协助县进修学校的幼教部开展现场研讨和展示活动20多次,承担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研讨2 次,送教下乡5 次,教师才艺展示10 多次,教学研讨和培训讲座10 多次,示范与辐射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内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推进了我县民办幼儿园的迅猛发展。例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精神,7 月3 日,教育局基教科和进修学校共同组织了“省级示范园教学活动开放日”和“2015 年全县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班”活动,为期一天的教研活动包括了现场参观幼儿园区域活动、听课、参与式评课、理论学习等内容,在听课活动中,我园从“青蓝工程”中选拔出3 节优质健康教学活动,给全县城乡幼儿园教师做示范课,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在参与式研讨中,张恒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课后反思,成效显著,这就是我们平时教研活动的成果体现。同时通过这次观摩和研讨,老师们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健康领域的教学有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各乡镇幼儿园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也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舞台。

浅谈科研教育论文作用的特点 篇2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我认为,不做科研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生力军、主力军。而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终得以固定下来的形式,撰写科研论文是教育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这最后阶段往往需要人们付出比前几个阶段更多的思维努力。最近几年,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科研培训,努力投身于学校轰轰烈烈的科研工作中去,先后参加了学校几次教育科研,并撰写了多篇论文。下面就谈谈我对科研论文作用和特点的粗浅认识。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 “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 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讨,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根据现实需要,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既及时指导教育实践,又补充、丰富、扩展教育理论。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意义。所以,实用性是撰写教育论文的目的意义所在。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3

摘 要:随着近两年来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的出台,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使用以及结余经费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编号科研经费预算,更好了发挥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变得尤为重要。预算编制不准确会不但对以后的科研活动经费开支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项目审计时也会存在较大的预算不准确,超预算、超范围开支等财务风险。主要论述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对科研活动起到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关键词:科研;项目;预算;作用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编制项目任务书的重要一环,也是规范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依据。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现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预算科目主要分为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十一个科目。随着国家对项目预算管理要求的越来越规范和严格,随意编制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准确会不但对以后的科研活动经费开支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项目审计时也会存在较大的预算不准确,超预算、超范围开支等财务风险。因此编制好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建立预算考核体系不但可以确保科研活动的各项经费开支需求,而且还对科研活动的开展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获得项目经费的前提,要编制好项目经费预算,首先必需充分明确项目的任务目标,并对其目标任务进行一一分解,明确每一环节所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活动,根据研究工作和科研活动的需要结合市场行情和历史资料,逐一计算所需要的科研经费,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科研获得都有相应的经费预算来源,不会出现有活动无预算的现象。同时通过对目标任务的逐一分解,也是对科研活动一个梳理过程,对以后的科研计划的制定也会起到很好的帮助。比如会议费的预算,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就必需弄清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召开哪些会议,每次会议的参加人员、会议规模、聘请的专家人数等,这样才能根据各项开支标准等计算出会议费的预算需求。同时有了预算安排,就应该写进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当中,以确保科研活动过程中必须进行的评审、评估和验收等。又如设备购置费预算,预算时对需要购置的设备必需明确其具体的品名、规格型号、指标要求等,这样才能对照市场行情估算出所需要的采购经费,同时也可对以后的采购活动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避免为了节约经费而采购低于指标要求的设备,不利与科研活动的完成质量或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再如劳务费的预算,有事业费拨款的科研单位,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时所需开支的劳务费主要指流动人员、项目聘用人员和研究生的助研津贴等,对于这项费用的预算也必需做到详细具体,规划未来项目执行期间需要的各类人员需求,如果预算不到位,经费预算不足就会给今后人员需求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也不利于项目活动的开展。所以做好项目经费预算是保障项目顺利、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同时高质量的经费预算也会促进项目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预算执行

编好了项目经费预算,一旦获得批复就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要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必须做到使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项目预算的重要性,事事想到项目经费预算情况,经常关注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检查项目各项开支是否符合预算要求,是否存在随意开支支出或随意降低采购实物的指标等要求而结余一些经费留待项目结题后慢慢支配等情况,要使他们牢固树立预算批复就是一切经费开支的依据和准则,不可掷之不理,遂心所欲;同时财务部门必需做到由专人负责各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掌握各项目经费预算结构和各明细预算数,对经费开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发现与预算不符合项时,当即告知项目负责人,提出改进意见,避免事后才发现超预算、超范围开支等问题。财务部门可以委托编制一经费预算管理软件,将各项目经费预算情况按预算结构录入管理软件对应控制项,使各控制项与各项目的实际开支挂钩,每开支一笔支出都输入到对应的预算科目,计算机立刻计算出该预算科目尚余预算额度,超支予以警告,这样就可以轻松实现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及时、动态管理。对于某些确因研究工作需要,需超标准开支支出,应严格按照相关经费管理规定办理相应的预算调整手续,按规定办理并获得批准的调整预算视同预算批复,可以作为预算开支和审计的依据,否则不予开支。很多项目负责人往往只是把经费预算看成是要钱的工具,一旦获得了经费,就把预算掷之甚远,经费如何开支完

全由自己随意调节使用,项目之间张官李戴,这不但不符合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不利于保障项目研究活动的经费开支,使应该开支的支出项目往往无钱开支、实际开支的项目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等,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审计风险,如实际执行与预算差别较大、超预算、超范围开支预算等等。

3 预算考核

要确保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预算考核体系,将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与本人工作绩效挂钩。此外本人还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引入更多社会审计机构对项目结题进行财务审计,充分暴露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加以整改;

(2)对于结题时结余的项目经费一律收归单位统筹支配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收回,避免结余经费留归项目组随意支配;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4

一、规划、指导作用

高等学校的科研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的制定, 关系到学校的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等一系列大问题。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 科研处应制定中短期科研规划, 包括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科研处应根据学校专业特点, 学科建设情况, 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各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 组织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课题。基础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应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应用研究较有优势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应集中精力申请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项目,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或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选择研究课题时, 科研处要引导他们在掌握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的基础上, 看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趋势, 以《社科课题指南》作参考, 申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科研处在规划课题时一方面要突出地方性, 另一方面要重视文理结合, 培养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交叉学科科研团队。

科研处对于科研项目从开始申报、立项, 到项目的过程管理、结题鉴定、申报奖励、科研成果档案归档、科研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管理, 指导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1.科研项目申请。

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时,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项研究工作。科研处有责任给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宣传有关政策, 组织他们认真阅读课题指南, 指导他们填写申请书。能否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申请书, 既是对项目申请人和科研管理人员科学研究素质的考验, 也是决定项目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此, 科研处要对申请人从填表时在研究内容的阐述上, 课题的论证上, 研究计划的安排上, 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上, 申请科研经费的编制上给予指导, 使申请人注重填表质量和填表技巧, 以提高课题的命中率。

2.科研奖励申报。

对于已经取得成果的科研项目, 既要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结题鉴定, 又要积极进行推广,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更要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组织参加评奖, 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申报奖励的过程中, 科研处要指导申报者填写推荐书, 对于科研成果主要内容的介绍, 发现、发明创新点的提炼, 经济效益的计算, 应用证明的提供, 附件材料的排列等等, 都要加以科学的指导, 提高奖励的中标率。

3.科研经费使用。

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 科研经费的使用也离不开科研处的指导作用。由于经费有限, 管好用好经费是科研处管理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组织、协调作用

组织作用是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灵魂, 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从组织申报课题、中标立项到项目研究完成结题鉴定、推广、报奖, 科研处的组织作用一直贯穿始终, 不可或缺。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 首要的问题是争取科研项目。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课题, 并引导帮助其中确有能力且有意愿的积极分子承担各级各类课题, 向各级项目主管部门推荐、介绍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先进性、实用性, 介绍本校的学科优势、研究人员的科研经历、前期研究成果, 课题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争取获得他们的资助。一旦科研项目被批准立项后, 对科研项目的科学管理是科研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管理人员, 应及时组织课题组负责人学习有关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课题负责人的责任。一要抓落实, 二要抓进度。科研处要协助课题组落实好人员、经费、时间、资料和计划等问题,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研项目进展情况检查, 促进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科研项目的完成, 必须依靠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些项目甚至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共同攻关, 因此科研处的协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科研处的协调作用是项目管理的润滑剂, 是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可靠保障。科研处只有具备了与课题组的相互融洽的关系, 才能发挥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进一步协调研究进行过程中, 人员、经费、时间和实验条件、资料等的关系, 协调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之间、课题组之间、课题组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诸多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内耗”, 使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常进行。

三、监督、激励作用

科研处在对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 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的监督作用是与组织作用同时进行的, 它可以推动科研项目的按时顺利完成。科研处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 要按照每个课题的计划任务书, 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要按照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条例, 严格监督经费的运用情况, 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经费的运用, 使其真正合理的用于科研项目, 发挥更大的作用。科研处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监督作用, 还表现在对项目进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上, 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保证研究工作按计划进行。

管理就是服务, 科研管理中的激励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需要有聪明才智和坚强的毅力。科研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勉励未承担科研项目人员, 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来。科研处也可设立校内科研基金, 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 为申报上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做好前期准备;也可以支持获得科研项目立项但科研经费没有及时到位的课题组, 按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科研处也可以制定科研奖励政策, 对承担科研课题的负责人、获得的科研奖励项目的负责人、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国家发明专利的获得者给予重奖的同时, 要进行大力宣传, 激发起荣誉感和使命感,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鼓励大家为学校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科研处在整个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各种作用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只有发挥好这些作用, 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 才能真正达到科研管理的目的, 保证高等学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高等学校科研处在科研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科研处的作用体现在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激励等方面, 科研处只有发挥好以上各方面的作用, 才能完成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高校科研处,科研项目,科研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宿芬.抓管理促创新——清华大学科学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 2011, (6) .

[2]陈颖娇, 何贤, 王忠, 林玲.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4) .

[3]李凝.科研项目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3) .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5

河上中心小学 陈亮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科研兴校”已成为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教育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教育科研也属于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又有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呢?

(一)加强教育科研,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深入

教育改革牵涉的问题十分广泛,诸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形成不问断的改革与创新的局面。所以,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出科学依据的源泉,而且是引导教育改革与实践深化的动力。

(二)加强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决策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信息日益社会化。各种关系互相交织在_起,而且变化十分迅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涉及很多因素,而且各种因素间的关系又十分复杂。只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凭老经验,按“老皇历”,是难以奏效的。教育科研以其综合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并对它作出符合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功能。领导决策要达到科学化就离不开教育科研。

(三)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作为观念教育科研的先导,教育科研可以深化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就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编写的.它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的主体观、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和面向未来的人才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就是在于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加强对教育新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要进入前人没有进或者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努力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新的制度、新的经验、新的体制等等。将它们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顺应历史潮流,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是造

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教师素质的熔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口号。教师要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使“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不断涌现。教育科研使教师的教

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增添了教育的乐趣,增强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通过教育科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本科生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 促进作用

引 言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可以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增量,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完善、丰富、更新[1]。本科生科技创新则是以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对于大学本科在校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其发展为科技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在大学阶段进行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整个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索本科生科技创新的有效管理机制、理论或者方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从科研项目的角度来介绍一下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科技创新分析

1.本科生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2]:

(1)多数本科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他们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是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现行高校应试的教育模式,强化的是大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弱化的是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扼杀了创新所需要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窒息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

(2)理论与实践脱节,多数本科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很想创新,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当前高校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忽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3)缺乏有经验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效率低。本科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基本决定了其科技创新缺乏扎实的基本功,也决定了其科技创新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纵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但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老师系统地指导,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就难以上水平,难以高效率。

2.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的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才能圆满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

首先,科研项目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的关系。科研项目作为一种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形式,能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增强人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过程中,科研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4]。

其次,科研项目的引入可以解决本科生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1)科研项目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

(2)科研项目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基地和平台,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科生在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可以利用所学的和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各种理论、技术或方法来尝试解决实际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又有了进行创新的具体实践;既实现了课本知识的应用,又在目标的实现过程掌握了大量前沿的或最新的理论方法;既获得了较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又学到了收益终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3)科研项目的实施一般是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主持进行的,本科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实践,正好解决了其科技创新缺乏有经验教师指导的问题。

科研项目与本科生科技创新结合的几种途径

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科技创新需要两者很好地结合,以下几种途径值得借鉴:

(1)以科研项目为主体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工作。

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实战性、前沿性的研究平台来全面检验学生大学期间所学各种理论与技能的良好方式。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教师和学校的技术指标要求,还要系统地掌握各种科研方法。另外,科研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效率意识等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

(2)以科研项目为主体实施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

近几年,很多高校提出了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即在学校资助下开展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立项工作,重在建立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机制,努力培育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环境。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可以掌握科研的流程,科研的方式以及科研的规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定设计方案、计算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工作,增长研究才干,鼓励学生敢于在本科阶段从事科研。同时,学校选派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指导。该项计划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5]。

结 论

培养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本科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让本科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是进行多渠道、多手段创新教育的一种很好途径,可以扎扎实实地推进本科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着力解决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尚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秋,贾常响,李平.科技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8-10

[2]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2006,04:131-132

[3]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31(2):140-143

[4]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3):80-84

[5]柯昌万,秦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训练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1日第2版

医学信息在医疗科研方面的作用 篇7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资、能源一起被称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是一种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又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特殊资源。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医学信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 医学信息是医疗科研的基础和保证

1.1 医疗科研人员的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

科学程序必须具有客观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显然, 单纯的靠科研人员的个体智能素质和经验的储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命健康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医疗科研人员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检索医学信息资源是其必备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他所研究的项目是否正确有效。而正确有效的科研项目的确立不仅来源于医疗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验积累, 更重要的是要以全面、准确、及时、实用的医学信息作为其科研的依据。因此, 医学信息工作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和水平。

1.2 医疗科研人员离不开准确及时的医学信息

在海量的医学信息成几何增长的当今社会中, 医疗科研人员如何面对和完成自己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既离不开医务工作者自身的高专业素质和丰富经验积累, 更离不开及时、准确、丰富的信息来源。信息来源的质量越高、越新、越全面, 医疗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就越科学、实用、越全面。应用于临床就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 就要求医学信息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极强的敏锐性。在浩瀚纷杂的现代信息世界里对医疗科研人员所需的信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储存, 以便及时准确的为医疗科研人员及时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资料。因此, 加强信息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重视强化信息工作的质量已经成为医疗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2 医学信息在医疗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学信息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医疗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医学信息工作者要在医疗科研的整个过程中对大量信息资源经过细致的筛选、归纳、整理工作, 及时提供详实可靠的信息作为科研项目的依据, 保证其准、新、快, 并贯穿于整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2.1 科研立项前的信息服务

在医疗科研人员对所要研究的项目立项前, 医学信息工作者要对海量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储备和传递, 向医疗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信息资料。这就要求提供的信息资料准确、及时、超前。医疗科研人员往往在很大程度依赖于预测性信息。医疗科研人员在掌握了准确地预测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有预见性的科研立项, 以便更好的完成科研工作。

2.2 科研工作过程中的信息跟踪服务

首先要对科研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用信息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所谓信息分析, 就是在信息调研的基础上, 对大量已知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序和对以科学、抽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资料进行深加工。目的是通过医学信息工作者的大量工作获取最大增值的信息产品。因此, 提供科学、全面、详实、可靠的信息资料直接关系到科研目标的确立和进行。在确立科研目标后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确定性, 必须尽可能的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假设, 避免由于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模糊不清和因为因为信息资料不全而使科研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3 医疗科研工作中的信息反馈服务

一项科研成果经过实践的验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充分的可靠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但是, 无论哪一项科学研究成果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 即使在当今业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实践中也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这就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完善、补充和修改。因此, 要求医学信息工作者对医疗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要跟踪服务, 做好医学信息反馈工作, 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科研成果的高质量、高效能。

3 医学信息为医疗科研工作服务的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医疗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 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健康情况和生存质量, 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求从业人自身的努力和掌握最新医学动态的能力, 同时也要求医学信息工作者在大量的网络资源和图书、期刊、光盘等构成的广泛的信息来源中用科学的方法提取所需的信息, 这就对医学信息工作者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提高信息工作者的素质

信息工作者和其他领域的工作者一样, 是从事一种多思维、多功能的较为复杂的脑力工作。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要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前瞻性和较高的业务素质。所谓职业敏感性就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它不仅能够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用科学的方法提炼出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而且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因此, 信息工作者的高素质是信息服务高效能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3.2 提供准确实用高效益的信息服务

信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科研专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信息服务, 要及时了解医疗科研人员在每个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给医疗科研人员提供实用可靠的信息资料, 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在信息检索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型信息、逆向性信息、超前预测的信息资料。为科研工作提供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 信息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

有些隐形的信息只有通过信息工作人员在海量的信息资料中做出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 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所有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和缜密的思考分析才能发展其真正价值, 并对其核心层次、内容层次和表面现象予以恰当的评估, 剥开表面层次发掘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精髓。

4.2 警惕信息污染对科研工作的影响

谈如何发挥学校科研处的作用 篇8

一、 搜集教育科研信息

学校科研处是进行科研管理和指导教师科研的机构, 肩负着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评价, 要为教师搜集教育科研信息, 从而促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平时比较忙, 对科研信息了解较少, 这样就需要科研处的专门人员搜集有关科研信息, 通过整理, 及时反馈给教师。

首先, 为教师搜集课题研究信息。课题一般有省市县教科所组织的课题, 省市县教研室组织的课题, 省市县仪器装备部门组织的课题、省市县电教部门组织的课题、省市县教育学会组织的课题, 还有一些是专项课题。这么多的课题活动, 有很多是在各种网站公布的, 教师没有时间去搜集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发现这些信息, 因此教科处要专门做好这些课题信息的搜集工作。

其次, 投稿信息的搜集。科研处应为教师提供正规报刊的投稿信息, 并鼓励教师多反思、多撰写、多投稿、多提升。另外还有为教师搜集各大办刊的话题征文活动, 让教师的思维跟上教育的发展, 去探索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更好地服务教学。这些都需要科研处人员进行投稿的尝试, 投稿去发现哪些杂志是以文章质量取文, 哪些杂志社是收费发表, 然后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学校教师。

最后, 精心选择投稿杂志。科研要常态化, 论文撰写也要常态化, 如何选择符合教师投稿的杂志非常重要。比如, 小学数学学科可以投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育》 《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小学语文可以投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中小学语文 (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小学科学可以投 《科学课》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版》;各个学科也可以投稿一些教育综合方面的杂志, 比如: 《教学与管理》 《江西教育》 《河南教育》 《西藏教育》 《贵州教育》 《基础教育论坛》 《教育科研论坛》 《教书育人》 《辽宁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 等, 这些杂志质量高, 而且不收费, 有的还给一定的稿费, 比较式适合一线教师投稿。搞科研就要常写搞, 投稿常态化, 选取杂志投稿, 就是把教学实践向理论研究转变, 也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指导教师撰写论文

论文撰写是进行教学反思, 提升教师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撰文反思的形式, 有利于教师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 对指导教学实践有很大的用处。因此, 教研处对教师进行论文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了解写作内容

对于论文的撰写, 我们可以写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含了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学生管理和教育随感方面的。教学论文包含了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能力培养、学科融合等方面的论文。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学实录和评析, 教学设计和教会反思, 前者是与其他教师合作, 后者是自己独立完成;学生管理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总结和方法创新;教育随感是不拘形式的文章, 可以是生活琐事, 也可以是教育启发和感悟等, 可以是和领导、同事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教育往事, 也可以自己的家教等。有了这些了解后, 教师就有了可写的范围和内容。

2.指导论文写法

教师撰写论文, 应遵循题目求小、内容求实、思路求新的原则。很多教师反映, 自己很难在杂志上发表论文,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坚持写, 二是写法有待提升。对于论文的写法, 通常还是以文章的视角和创新为准, 做到这些才能吸引编辑和评委的注意和认可。题目求小, 就是指论文的题目要小, 越小越好, 这样才能深入论证, 如果题目过大, 就会出现泛泛而谈, 文章也就没有了价值;内容求实, 主要是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 论点和理论要有实例支撑, 不能空喊口号, 自己无法验证。因此在论文撰写时, 我们通常以理论、策略、例证和效果, 四方面支撑每个分论点, 这样文章就有理有据, 变得充实, 让人信服;思路求新, 老问题要有新的方法去解决或者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 新问题有新发现更好,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推进教育的改革。

3.指导论文修改

我们通常讲文章是改出来的, 不是写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文章是精工细作的作品, 要多修改, 才能写出精品。通常文章写完后, 先进行思维逻辑和用语规范的修改, 然后再进行文章的立意逐步完善。可以让同行或教研处行家提提意见, 然后自己再进行修改。也可以让家人最后再看看有没有文章的语病, 这样基本就可以投稿了。投稿后, 不中再进行修改或者是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只有这样不断修改, 才能提升文章的质量。

三、 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是进行科研的主要途径, 由于教师缺乏理论知识, 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搞好教师的课题研究, 就必须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 然后再让他们实践, 最后才能胜任这一任务。因此, 对教师开展的课堂指导分为两部分:

1.组织培训学习

一线教师培训学习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如何做科研, 如何撰写立项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梳理科研成果等。聆听一些专家是如何做科研的, 了解这些科研的流程和方法后, 才能制定自己的科研内容。最后, 由科研处组织, 撰写学习做科研的反思与总结, 写一写自己的科研的认识, 结合一些教学实践, 开展科研的设想。

2.进行研究指导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做课题就是写申请书和报告, 殊不知, 做科研是复杂和重要的工作。课题研究是从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我们的选题就是从实践中来, 先进行理论设想, 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意见, 进行实践操作, 把操作的经验进行提炼形成理论报告, 然后再推广。其关键是实践操作和科研成果的创新。实践操作中, 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定期进行讨论,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开展的内容, 检测实践的效果是否与设想一致, 是否有新的发现。对不擅长教科研的教师, 需给予必要的指导。科研处应定期辅导, 定期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法。

3.推广科研成果

信息化建设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 篇9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力的提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 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在高校, 落后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科研经费收入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成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制约因素。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

1 高校科研经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科研经费现状

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高校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 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据统计, 2012年教育部直属院校中, 16所大学的师均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 33所大学的师均科研经费在6万元以上。当前科研人员往往是一个人同时承担着几个项目。

1.2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但目前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某些教师在科研项目建设过程中, 重项目开发, 轻财务规划。日常经费支出中, 经费使用比较随意, 导致科研经费滥用、乱用情况严重。支出与预算发生偏离的原因分主观故意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主观方面, 主要是部分科研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把申请到的科研经费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 不按预算列支, 有的甚至编造虚假事务套取科研经费, 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如某审计报告披露: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 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 实验材料仅占5.6%, 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费、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客观方面, 目前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经费支出统计等还停留在半手工状态, 再加上学校经费持续增加而财务人员编制不增, 科研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得到需要的经费信息, 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信息指导, 在科学研究领域是专家的老师碰到财务方面问题时往往比较茫然。

2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加强, 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 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指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涉及校内多部门, 学校要严格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提供项目全过程指导服务, 要统筹安排, 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教育部把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 就是要和各地一起,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经费监管, 全面提升经费管理水平,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3 科研经费管理的难点

目前, 全国各级各类的科研管理办法很多, 如纵向科研课题, 几乎都有各自专属的管理办法, 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 与之相对应的则有不同的财务分析报表, 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人员有限, 精力也有限, 面对日益增加的经费来源及其对应的管理办法, 财务人员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 为解决这个矛盾,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以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 创建科研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让项目负责人足不出户就能查到相关课题执行进度情况, 把财务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的数据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财务分析上, 为项目负责人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指导, 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搭建一个连接科技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部门、项目负责人及学院等部门的信息化平台。

4.1 纵向管理方面

每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题验收结束, 信息共享, 系统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也就是说, 从科技部门立项起, 每个经费项目的信息库开始建立, 诸如项目编号、名称、项目负责人、经费来源、项目性质、研究期限、经费收入、预算分类等录入系统;财务部门根据科技部门传递的信息对每个项目单独立项, 专款专用, 每一笔经费收支情况全部在系统里面反映, 并设置专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决算, 配合相关部门的审计、专项检查等;通过授权使项目负责人随时可上网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收支结存, 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通过系统, 对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动态管理, 从预算到支出到结题环环相扣, 自觉接受学校有关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4.2 横向管理方向

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完成, 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 例如项目负责人要购置达到招标额度的设备, 这时涉及的部门至少包括财务部门、招投标中心、资产部门。通过系统控制, 从招标竞价开始到报增设备固定资产, 首先, 查询项目余额, 确定是否有经费保证, 然后才进入招投标环节管理环节, 最后购入固定资产报增资产, 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共同完成项目的专项建设。

5 信息化建设框架及作用

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其结构如图1所示。

5.1 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维护的最高权限

第一, 从人员设置方面, 设置项目负责人、相关部门领导及具体科研管理人员等的相关数据查询和录入等权限;第二, 科研经费数据的初始化及日常维护管理;第三, 功能模块的拓展升级管理等。

5.2 科研管理部门

(1) 科研立项。科研经费到账后, 科研管理部门对每个项目分类别按一定的设置标准单独编号立项, 保证专款专用。立项的同时相对应录入相关的预算, 为项目的合理支出提供依据, 同时录入项目时间进度安排等信息。

(2) 常规性检查通知。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 各拨款部门为了加强对经费的管理, 一般都会有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审计这些要求, 科研工作人员一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方面, 对财务方面的工作关注得比较少, 而项目经费审计一般都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项目负责人经常会因为准备材料而弄得手忙脚乱。鉴于此, 我们可借助科研管理系统这个平台给老师提供帮助, 结合立项时录入的项目进度安排时间, 项目负责人可以自定义预置每个项目的常规性检查的时间, 并添加提醒功能, 这样方便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规划工作。

(3) 已结题项目库。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 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 财务账上还保留有余额, 导致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 也给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带来难度。解决的方法是使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有效对接, 资源共享, 系统添加自动提示功能, 科研系统里已经结题的项目自动筛选到财务系统并做结题标识。

5.3 招投标中心

对需要走招投标程序的项目, 招投标中心可以随时查询项目余额, 也可以通过共享系统通知财务部门冻结已签订合同的应付款项, 这样就可以避免货到而经费不够支付的被动局面, 降低了违约风险。

5.4 资产部门

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等资产均属国有资产, 应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 同时固定资产检查也是审计关注点之一。所以, 在资产部门管理模块具有查询清单功能, 方便项目负责人的查询管理。

5.5 项目负责人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 要管理好科研经费, 光靠科研人员本人力量是很难的。隔行如隔山, 我们很难要求科研人员精通财务管理, 但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审计的重要部分,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信息化建设, 通过项目查询系统管理平台, 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了解自己项目收支余等情况。

(1) 项目到款立项情况。项目负责人登录经费到账查询系统, 认领属于自己的科研经费, 然后到科研、财务部门办理立项进账手续。

(2) 项目查询模块。通过该模块, 项目负责人可以查询自己所有项目的收入、预算、支出、借款、余额等信息, 还可以自定义查询条件, 自动生成各类型的明细账及财务决算报表等。

(3) 其他。查询项目进度安排表及相关审计、结题时间及事项, 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6 审计部门

近年来, 科研经费滥用情况比较严重, 为保证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 在科研经费管理平台中, 必须有审计部门这个模块, 审计部门可以查询任何项目, 也可以重点进行抽查, 在日常中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 强化管理, 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和事中监督, 从而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

5.7 财务部门

(1) 立项。通过信息平台, 在科技部门立项的信息可以提取到财务系统, 在避免重复劳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准确率。

(2) 额度设置。对应科研部门立项时输入的预算设置额度。可以按不同的项目要求自定义多方式设置, 包括定额设置和按一定的比例浮动设置等, 从而避免项目负责人超预算使用经费。

(3) 经费管理。学校财务管理部门,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设置专人专岗, 利用经费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快速获取准确、完整的信息, 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8 单位领导

单位是承担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责任的主体, 在单位领导这个模块, 有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单位领导可以查询该单位的经费情况, 也可以按管理的需要, 自定义查询分析条件, 从而生成所需的分析报表, 为经费管理监督提供依据。

6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校管理需求的提升, 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取代传统的管理办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用或研发信息化系统软件, 运用现代先进网络技术, 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 形成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当然, 再先进的软件也离不开人员的管理。在促进信息化管理过程中, 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和业务培训, 提高其对信息化认识的程度, 增强综合素质, 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秀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 (6) .

[2]杜萍萍.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 2012 (12) .

幼儿园科研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本科生科技创新,科研项目,促进作用

引言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可以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增量, 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产品不断完善、丰富、更新[1]。本科生科技创新则是以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对于大学本科在校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为其发展为科技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在大学阶段进行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整个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 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索本科生科技创新的有效管理机制、理论或者方法,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 从科研项目的角度来介绍一下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科技创新分析

1.本科生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的问题[2]:

(1) 多数本科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他们虽然不满足于现状, 但是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现行高校应试的教育模式, 强化的是大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 弱化的是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 扼杀了创新所需要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 窒息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

(2) 理论与实践脱节, 多数本科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很想创新, 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当前高校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 忽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3) 缺乏有经验教师指导, 科技创新效率低。本科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基本决定了其科技创新缺乏扎实的基本功, 也决定了其科技创新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纵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 但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老师系统地指导, 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就难以上水平, 难以高效率。

2.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的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要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 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 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 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才能圆满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

首先, 科研项目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 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的关系。科研项目作为一种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形式, 能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增强人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过程中, 科研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4]。

其次, 科研项目的引入可以解决本科生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科研项目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 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以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为评价标准, 这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

(2) 科研项目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基地和平台, 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科生在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可以利用所学的和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各种理论、技术或方法来尝试解决实际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 又有了进行创新的具体实践;既实现了课本知识的应用, 又在目标的实现过程掌握了大量前沿的或最新的理论方法;既获得了较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又学到了收益终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3) 科研项目的实施一般是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主持进行的, 本科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实践, 正好解决了其科技创新缺乏有经验教师指导的问题。

科研项目与本科生科技创新结合的几种途径

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科技创新需要两者很好地结合, 以下几种途径值得借鉴:

(1) 以科研项目为主体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工作。

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以实战性、前沿性的研究平台来全面检验学生大学期间所学各种理论与技能的良好方式。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完成教师和学校的技术指标要求, 还要系统地掌握各种科研方法。另外, 科研项目需要团队合作, 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效率意识等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

(2) 以科研项目为主体实施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

近几年, 很多高校提出了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 即在学校资助下开展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立项工作, 重在建立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机制, 努力培育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环境。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可以掌握科研的流程, 科研的方式以及科研的规律,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定设计方案、计算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工作, 增长研究才干, 鼓励学生敢于在本科阶段从事科研。同时, 学校选派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指导。该项计划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5]。

结论

培养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本科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让本科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是进行多渠道、多手段创新教育的一种很好途径, 可以扎扎实实地推进本科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着力解决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尚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秋, 贾常响, 李平.科技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 煤炭高等教育, 2007, 25 (5) :8-10

[2]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大学时代, 2006, 04:131-132

[3]单耀军, 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 教学研究, 2008, 31 (2) :140-143

[4]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7 (3) :80-84

上一篇:商业时代的幸福之路下一篇:小流域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