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的作用与影响

2024-06-22

幼儿舞蹈的作用与影响(精选十篇)

幼儿舞蹈的作用与影响 篇1

一、生活体验是舞蹈表演发展、演员成长的基础

(一)舞蹈表演艺术起源于生活体验

舞蹈表演艺术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和生活艺术,其来源在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其也是社会一系列思想、风尚的重要体现。较其它艺术形式,舞蹈表演艺术的不同还在于其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即舞蹈表演艺术是用其鲜明的肢体语言来展现舞蹈形象、表达舞蹈情感,肢体语言是其重要的审美和表情达意媒介。舞蹈表演艺术特殊的审美与表情达意媒介,也说明了其生活体验来源,因为据研究发现舞蹈艺术起源之一是“劳动”,是人们生产劳动内容的体现,另一种说法是舞蹈最早起源于“巫术”,是对巫术动作的模仿和发展;但不论哪一种说法,或者起源于哪一种,今天的舞蹈表演艺术都没有脱离“生活”,舞蹈表演内容也没有脱离人们的生活内容;舞蹈表演艺术创作者们正是通过对人们生活及其内容的理解、体验等总结,才创造出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舞蹈表演艺术。

(二)舞蹈动作的深意源自生活体验

舞蹈演员是在用身体抒情达意、寄情言志,这些舞蹈表演动作归根结底是演员对文化的认知、对生活的体验。以中国古典舞为例,其是一种被雅化了的舞蹈,如果不是对中华民族古老生活内容、体验的深入、深度理解,就不会有今天舞蹈肢体动作以外的、借助肢体动作表达出来的内在气势、精神等深意;这也使得中国古典舞始终与中华文化特有的生活意境联系在一起,它促进了大而合凝聚状态的形成,并通过诸多个体来表现群体的,离开了群体所烘托的意境,也就无法表达古代中国人民那种传统、古典、群居的生活及内容。总之,舞蹈表演中演员的肢体动作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真实生活动作、内容,是对生活动作、内容的一种抽象概括,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体验”,正是这种对生活动作、内容的深入“体验”,才造就了今天的舞蹈动作,才成就了今天的舞蹈艺术形式,离开了生活动作、内容,离开了对生活的体验,也就无所谓今天的舞蹈艺术。

二、演员体验是取得良好舞蹈表演效果的关键

任意一部舞蹈作品总是对生活的有感而发,不管其描写的人还是物,总是能通过舞蹈动作的触碰而在演员内心深处激发起一种欲望,在内心深处找到一种情感意象或者体验,这一情感意象或者体验又会使演员主动投入更多精力到舞蹈表演中,保证舞蹈表演始终具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作用重大,因此舞蹈演员的体验直接关系到其对舞蹈作品内容、情感的理解,进而影响到其舞蹈表演水平的发挥,对舞蹈作品的表演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正式的舞蹈表演前,舞蹈演员同舞蹈编导一样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舞蹈作品涉及的生活内容进行深入的构思、理解和体验,因为没有对舞蹈作品所涉生活背景、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深度体验,演员不可能真正领会舞蹈作品主人公的感受,就不可能做到与主人公的“心神合一”,实现作品主人公的诉说就是演员自己的诉说,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就是演员自己的情感。为了保证舞蹈演员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主人公的感受,获得与主人公相同的体验,需要舞蹈演员做到以下两点。

(一)表演前演员与角色体验的统一

舞蹈表演形象的塑造,是在编导创造性思维引导下,进行的一种演员与角色的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了编导的艺术作品构思和对演员表现的理解,有时为了取得预期的表演效果还可能将演员的个人经历、情感等与作品角色结合起来,使演员成为角色里的自己;舞蹈演员与作品角色之间关系的体验、转化,也称为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造。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二度创造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舞蹈演员进一步明确与舞蹈作品角色关系的过程,这时演员应该具有或者获得与角色相一致的“体验”,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做到角色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角色,即以本人的名义来表现作品角色,而不是第三者身份旁观作品角色的生活及情感。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基本关系.文章从两者关系的角度来试论体验派与表现派的分野.作为表演观念史上的两大流派(“体验派”和“表现派”)之间最关键的分歧是在如何“化身成角色”的问题上.因此,演员只有做到了既要入乎其内(演员实现对角色的深度体验)、又要出乎其外(演员完成对角色的完美呈现)才能在实践上发挥两大学派的优势,弥合两派的分野,从而使表演艺术达到一种趋近完美的程度。

(二)表演中明确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

舞蹈表演中,所谓“第一自我”是指演员作为创造者、参与者的我,而“第二自我”则是指演员扮演角色的我。在舞蹈作品创作、表演过程中,演员为了更好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成为角色自己,同时演员又要作为创造者、参与者化身在舞台上,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在这里既对立又统一;表演过程中,要求演员既要化身角色进入到作品规定的情景中,过角色的精神生活,同时又要求演员必须时刻监督自己的表演及对角色的驾驭,目的是创造出更好的人物形象,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可以说舞蹈演员过的“双重生活”。总体上来说,要求演员在台上不能“忘我”,既要能准确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情绪,并通过舞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又要能冷静控制自己肢体、精神及与观众的交流,保证表演的流畅及人物的活灵活现。

摘要:一个成熟、成功的舞蹈演员,总是会主动的、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知识,不断的关注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旨在丰富自己的“体验”,并融会贯通的应用这些“体验”到舞蹈表演中,促进自己舞蹈表演水平的提高。本文专门就体验对舞蹈表演及演员的影响与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使舞蹈演员更加理性认识“体验”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更好应用“体验”来提高自己的舞蹈表演水平。

关键词:体验,舞蹈表演,演员,角色,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雨婷.浅析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6(01).

[2]黄静.试论舞蹈表演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19).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篇2

祖国的未来靠的是及儿童,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儿童抓起, 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生动活泼、形象直观, 孩子们非常喜爱。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身体发展很快, 求知欲越来越强, 表现出对事物的好奇、好问、喜爱模仿的特点。幼儿舞蹈就是利用幼儿语言以及肢体表演,使幼儿身体动作和音乐融合到一起的综合手段, 反映幼儿生活习惯, 表达幼儿兴趣、情趣的幼儿歌舞。”因此,让孩子们适宜的进行各种舞蹈教育, 在舞蹈的学习、表演过程中, 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是以经过组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作为一种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康美利的身体形态,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还可以表达和抒发思想感情,美化生活,加强交往,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可见,少儿舞蹈具有很强教育作用。那么,这种教育作用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幼儿舞蹈的解释

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语言、身体动作、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表达幼儿情趣,反映幼儿生活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动,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幼儿期往往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非常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培养幼儿的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借助身体动作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舞蹈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

幼儿舞蹈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幼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节奏、动作、娱乐中提高模仿能力,加深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幼儿们通常常依靠心灵的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去表现这些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启迪、激发他们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当然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应该满足于教会孩子一段组合或一个技巧,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片空间让孩子去打开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例如:《雪花》,导师让孩子们自己去编排自己去表演,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结果更让人欣喜,孩子们大胆想象跳出了对雪的不同的感受,有的是赞美有的是喜爱有的是强调其寒冷„„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不仅给孩子们留下了一段空间去想象、思考、创造,而且帮助孩子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转变。这样能培养害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幼儿的感知、想象、联想、幻想等得以充分的发挥。

幼儿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可以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和表演等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例如:让幼儿学习“马跑”动作,从欣赏老师的示范动作到学习掌握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观察,思考,记忆动作的规律特点。同时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自己所见过或想象中的马跑形象,然后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了马跑的基本动作,之后再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更丰富马跑动作。因此,通过以上过程幼儿的智力得到一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体质的发展

人体动态造型美德计划就是舞蹈,协调、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孩子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和是孩子们的骨骼得到充分的发育,可以增进食量,增强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孩子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完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过“抠胸”、“端肩”、“驼背”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学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各种不良习惯都得到有效地改善甚至一些习惯被纠正过来,上过舞蹈课的孩子大都具有仪表端正举止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乐观充满自信,为他们以后举止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动作不协调、笨拙的阶段。然而当孩子进入了一种缤纷音乐天地时,并在这种有节奏有韵律的环境里进行游戏、活动、舞蹈时,他们的动作就像受过教化一样,又是你都感觉是奇迹,他们的都做那么的自然、协调、得体优美。孩子们在舞蹈中能深刻的体味到音乐的节奏,他们会不自觉的跟上节奏,随着节拍尽情的舞蹈,从中体味到了音乐的美、大自然的美。所以说音乐游戏、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如果幼儿们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体质,促进幼儿肌肉、骨骼、呼吸、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还可以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少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人之初,如玉璞”人生下来时性格就像一张白纸,一个人的性格是经过后天的塑造和历练才形成的。当然不可一概而论,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性格要受到受理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很微小的,人的性格主要受后天培养和环境的影响。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受到社会各方面影响和教育而形成。现在社会上开了很多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他们开展的舞蹈教育,是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用身体去体味音乐的形象,沐浴在联想中,可爱的思想有时把自己比拟成一只可爱的蝴蝶,陶醉其中。他们通过肢体的语言去表 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中教育的熏陶下易使孩子们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

(四)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幼儿舞蹈教学对其形成良好的品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茶舞》中,通过舞蹈对采茶小姑娘早晨去采茶,与小伙子碰面后一起劳作,然后在欢快的气氛下跳棋了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果实和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通过对孩子们《采茶舞》的教学,然孩子们懂得要珍爱友谊、团结互助、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认识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是舞蹈所构建的三种空间结构的精髓所在。使幼儿向城良好品德的重要过程,幼儿舞蹈往往在公开场合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惊醒排练和演出。整齐的队和一致的动作,体现出协作精神更展现出整体美感。如果有孩子不够认真他就会很大的步调不一致,他的不协调的动作就会破坏队伍的整体美感,那样他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他小朋友的指责,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通过这种长期的步调一致的训练,孩子们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义团体协作、学会包容他人、主动鼓励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在现在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跟是娇生惯养,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对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备受宠爱家人对他们百依百顺,当走出家门来到公共场合,他们大多都表现出内向羞涩、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当众表演的舞蹈,就是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活动。同龄人的相互交流会使彼此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从而使他们渐渐地不再内向羞涩,在群体活动中的交往使他们知道与人交往要平等相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舞蹈这种当众表演,是一种具有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的艺术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孩子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逐渐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心理。同时舞蹈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舞蹈训练中,有很多比较难的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成功,所以要想完成一个完美的动作必须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这就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和吃苦精神。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五)、有利于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为孩子们提供和构建了富有童心色彩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空间。这种想象使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真、善、美的什么是假、恶、丑的。使孩子们具有了对事物的判别力,是他们热爱一切的真、善、美的事物,厌恶一切假、恶、丑的事物。通过舞蹈的具体形态幼儿们开始认识这个缤纷的世界,在认识真善美的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往往片面强调孩子们“乖”、“听话”、“静”,不大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态美感和动作造型美。因此,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幼儿舞蹈在培养新一代外形与气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舞蹈教学中最为常用的舞蹈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模仿,观察模仿的运用可以使孩子们集中主力,使整套动作完整表现。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孩子们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不断提高。另外,通常幼儿们的舞蹈具有丰富的主题形式和创新新颖的表演内容,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 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悦耳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绚丽的景色、歌声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使得孩子们好奇好动的情趣得到满足,而且让孩子们沐浴在美好的情趣中,在视觉与听觉之间加以一条桥梁,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熏陶,从事审美能得以发展与完善。

四、小结

幼儿期的教育越来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幼儿期是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课程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使孩子们的智力得以开发,身体素质得以提高,性格、品德以及审美观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重视让孩子们参加各式各样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锻炼过程中,使他们的骨骼肌肉得以发展,是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得以成熟,而且有利于神经性统的发育。同时舞蹈教育对孩子们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审美力和加强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舞蹈教学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致谢: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篇3

幼儿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成人舞蹈有着相同的特点,都是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但幼儿舞蹈的律动更加欢快明朗,富有童趣,蕴涵着幼儿对于“真善美”的感受力。幼儿天性好动,善于模仿,喜欢看舞蹈节目,渴望参与表演。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骨骼发育,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指定相应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矫正幼儿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缺陷。例如,凹胸、轻微驼背等不良形态,在经过正确的舞蹈形体动作训练后都能得到矫正和改善,还有利于幼儿气质的提升。一般来说,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舞蹈训练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1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儿童观将儿童看成一个简单的受体,只能接受而不能加工,其实这是错误的。幼儿本身就是一个“加工厂”,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而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丰富的,教师应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特别在舞蹈音乐的理解上,幼儿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角度,他们会在自己的幻想空间里自由发挥。记得在编排《加油!中国足球!》时,音乐由激烈欢快逐渐缓慢低沉,笔者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自由创编动作,他们居然将这段音乐创编为失球后的球员们在绿荫场中央相拥而泣;随着音乐节奏的力度加强,又继续创编为球员们相互鼓励,总结失败原因,最后重返绿荫赛场,赛出优异成绩,最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孩子们的想法也激起了笔者的创作灵感,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舞蹈创编成功了。

2培养幼儿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现象严重,尤其表现在不能吃苦上。舞蹈的基本功切I练很辛苦,有时被称为魔鬼训练,这对初次接受舞蹈训练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激发幼儿的好胜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就需要舞蹈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设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舞蹈。当幼儿在练功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帮助其克服困难;而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表扬,这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养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舞蹈教学很抽象,它是一门无声的语言,幼儿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理解这些动作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幼儿对舞蹈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从而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必须认真观察,将自己所看到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

三、提高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

幼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幼儿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师可使幼儿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活动的作用,通过音乐刺激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幼儿感知音乐的意境,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所带来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

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特别是幼儿舞蹈往往是以集体舞蹈的形式进行排练和演出。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统一的动作、整齐的队形,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动作不一样,甚至不到位,都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体的美感。因此,在平日的训练中,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位幼儿听从“指挥”,步调统一。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进行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这就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特别是孩子们外出演出时,集体活动更能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成功了,他们脸上神采飞扬,开心得像放飞的小鸟;失败了,他们会拥抱在一起流泪,相互鼓励,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令人非常震撼。

幼儿舞蹈的作用与影响 篇4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造性,想象力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幼儿在舞蹈的过程中, 新陈代谢也会加快, 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 又可促进幼儿协调性与节奏感的发展, 锻炼幼儿的平衡性。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坚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力和耐心, 还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舞蹈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 它需要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舞蹈所蕴涵的感情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主要培养幼儿在舞蹈教育中的创造性。

一、幼儿舞蹈教育中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

( 一) 创造性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创造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知识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没有创造的社会将停滞不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对舞蹈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国舞蹈家协会研究提出, 无论是幼儿舞蹈教学, 还是少儿舞蹈教学, 其主导思想应当明确, 那就要尽力去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的始终。因而在舞蹈活动中贯彻创新精神, 既有利于舞蹈的长足发展, 也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 更能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 促进社会的发展。

( 二) 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艺术的反映和表现, 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所以说, 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 没有创造, 艺术就不可能诞生与发展。在实施舞蹈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创造性才能。

( 三) 创造性是儿童的天性

幼儿生性好动, 他们会跟着音乐舞动身体, 同时他们也渴望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体验。舞蹈正是身体的律动, 在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既符合幼儿好动的天性, 又能使他们从中进行愉悦的学习及创造。幼儿的思想往往天马行空, 不受条条框框所约束, 而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 这就为创造提供了心理上的条件。只有在舞蹈活动中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充分发挥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优势。

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 一)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1. 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只有在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下, 幼儿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在教授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 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耐心、细致地纠正幼儿动作上的误差。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的创造潜能, 并时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对不同年龄阶段与水平的幼儿要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标准, 不要轻易地对幼儿的表现说“不”, 要鼓励幼儿大胆、勇敢的表现自己, 并对每个幼儿的表现进行反馈与评价, 这样才能引发出蕴藏在孩子们心中的创造天性。

2.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 “演员应当热爱幻想并且善于幻想, 这是最重要的创作能力之一”。所以说,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与源泉。在教授过程中, 将幼儿舞蹈形象化, 使舞蹈具有形象性。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培养时, 要充分尊重幼儿对动作的创作愿望与能力, 从而使幼儿能在宽松的环境下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 教师也要在讲授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知识经验, 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积累。

3. 让幼儿参与舞蹈的创编过程

舞蹈的创编, 主要包括舞蹈大体框架的创编与舞蹈动作的创编。要首先让幼儿反复的倾听背景音乐, 在幼儿熟悉之后, 让幼儿说出对这首伴奏乐曲的感受, 同时让儿童感受舞蹈的意境。幼儿对舞蹈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 然后再让幼儿说出自己对这个舞蹈的认识与理解。在对舞蹈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之后, 再让幼儿谈谈自己是如何构思这个舞蹈和及其原因。在舞蹈整体的构思完成之后, 就是对舞蹈动作的创编, 在幼儿倾听背景音乐的同时, 根据幼儿自身的感受随意地进行动作表演, 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 二)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肢体动作

1. 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只有通过模仿, 幼儿才能积累大量的表演经验, 从而进行自发的舞蹈创作。舞蹈艺术源自于生活, 舞蹈的许多动作也都源自于日常生活。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引导幼儿, 让幼儿模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这种模仿动作运用到舞蹈中去, 就要对动作进行艺术加工, 增加动作的美感与艺术性。此时, 就要运用到教师的正确示范。积极的引导幼儿用眼睛去观察, 用肢体去模仿舞蹈动作并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

2. 对幼儿进行即兴舞蹈训练

即兴舞蹈是指幼儿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 在幼儿歌曲或音乐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伴奏下, 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当时即兴表演的舞蹈。首先, 要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通过音乐欣赏, 让幼儿了解音乐有安静柔和、欢快活泼、铿锵有力、幽默风趣的情绪类型。这样, 在幼儿听到一首歌曲时, 能够较快的理解其中所表达感情与情绪, 适应其节奏, 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舞蹈风格与动作。其次, 要让幼儿掌握大量的舞蹈动作与舞蹈元素。从而使幼儿的舞蹈更加丰满, 不至于太空洞。只有基本功扎实, 幼儿才能在听到音乐时马上挑选出合适的动作去表演。同时, 要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

3. 在活动过程中增加趣味性, 寓教于乐

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幼儿的天性。因而增加趣味性, 寓教于乐, 将舞蹈教育变成一种游戏, 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让幼儿能够接受长时间的基本动作训练。例如, 在进行幼儿上肢力量、腰部力量训练时, 可以让幼儿互相推小车, 即一名幼儿双手撑在地上, 另一名幼儿在后面抬起其后腿, 双方一起用力, 从而使前一名幼儿前进。这样, 幼儿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乏味, 而且他们还会争先恐后的参与, 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又增加了幼儿训练的兴趣。

重视幼儿舞蹈在幼教中的作用 篇5

来源:中国教育网

幼儿时期正是他们身体成长、智力形成、习惯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份,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在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中,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而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例如:学习舞蹈《嘀哩、嘀哩》,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可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例《学做解放军》通过各种操练动作和杀敌动作,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爱憎分明的情感。如《采茶舞》中,通过舞蹈表现小姑娘清晨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然后跳起了欢乐的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以此培养幼儿爱劳动、团结友爱的好品质。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是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有幽默感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向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幼儿舞蹈学习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幼儿舞蹈 身心素质 作用和影响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烟台市东华幼儿园30名幼儿(3—5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搜集有关幼儿舞蹈教育和幼儿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等书籍、资料和期刊,参考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评论和研究。

1.2.2数据统计法

在幼儿园挑选同等年龄的并且之前没有接触过幼儿舞蹈学习的孩子进行舞蹈教育,在经过八周的舞蹈学习以后,通过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1.2.3对比分析法

通过幼儿学习舞蹈前后身心素质指标的前后对比,分析得出幼儿舞蹈学习对幼儿身心产生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身心素质的定义与概念

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完成某个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是构成体能的一个因素,是体能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和主体的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心素质水平。

2.1.1幼儿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幼儿期是人体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的时期,身体机能发展迅速但很脆弱,该时期幼儿骨骼细小,骨骼中含有的有机物较多,而无机物较少,骨骼硬度差,但弹性较好,所以易发生弯折变形;肌肉体积小,肌纤维细薄,收缩能力弱;心脏腔室小,心肌薄且收缩力小,心跳较快;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少,呼吸肌不发达,肺活量小,呼吸较弱;神经系统比较容易兴奋,但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幼儿时期不宜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练习,也不能进行超过幼儿承受能力的强度和负重练习,以上可以看出,幼儿时期幼儿的身体活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和原则,应采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对该时期的幼儿进行舞蹈教育。

根据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幼儿期属于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能够进行一些简单且具体的形象思维,但是思维能力比较弱,思维特别浅。由于幼儿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感知、想象、思维、记忆以及注意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兴趣爱好具有暂时性,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力不够坚定,情绪、个性、性格都属于形成前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

2.1.2幼兒的肢体柔韧性

舞蹈动作对身体的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柔韧性是学习舞蹈动作的基础,动作主要是指手臂和躯干的动作。手臂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等部位的柔韧性,躯干部位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胸腹部、背部、腰部以及躯干两侧的柔韧性。这里以腰部柔韧性训练为例,腰部处在人体的中段,是人体核心区域的一部分。我们在训练腰部柔韧时,首先,要遵循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的规律,根据孩子们的身体条件和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要盲目或不切实际。要遵循柔韧性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柔韧性练习更加有导向性和针对性。并且要由简单到复杂,有小幅度到大幅度,逐步发展,逐渐提高,让孩子们的身体逐渐熟悉并适应这种训练方式。

2.2幼儿舞蹈的定义和概念

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对生活的提炼、组织、美化通过人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反应某一个主题、人们的思想情感或事件、背景。幼儿舞蹈,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现孩子们的可爱、天真,表达孩子们童真和童趣的舞蹈。其特点是形象直观、动作简单、力度适中,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2.3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舞蹈学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舞蹈学习的30名3-5岁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舞蹈学习,运用生理指标每周一次对孩子们进行测试,观察记录8周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询问幼儿舞蹈教师以及孩子家长得知他们这8周心理上的变化,例如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形象思维能力等产生了那些变化,通过记录整理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2.3.1幼儿参加舞蹈学习前后的对比分析

经研究可以看出幼儿舞蹈可以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的发展。舞蹈动作一般复杂多变,需要包括上下肢和躯干以及头部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全身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需要手、眼、身、法、步的共同协调,幼儿通过练习舞蹈动作,身体更加灵活,更加柔软,动作更加协调,舞步更加轻盈,身体姿态也更加优美。幼儿舞蹈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通过舞蹈学习,能使幼儿的腰背挺拔,形体更加优美,纠正了一些弯腰、勾头、端肩、驼背等不良体态和习惯,为孩子今后优美形体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学习幼儿舞蹈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发展;学习幼儿舞蹈对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静,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体现[J]. 文教料,2010,11

[2]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

[3]王雁,浅谈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2005(9)

浅谈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篇7

浅蕴养, 是分不开的和他具有深。厚”舞蹈作为一种的文化艺术底

谈美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舞一提高起、修身养性提高心理素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质蹈○舞蹈美育可以非常直接地教南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和自我感觉海帮助学生进行健身和健美运动, , 育琼省提高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 培养对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追求台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操。更它幼高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它是学生修儿专段和方式等身养性提。高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心理素质的重要手, 身学科而创造的奇想来自自信和自由心学舞校心灵。蹈的孩子一般比较自平时我们在生活中, 信感, 而觉发周且很有气质, 其实, 孩子们在学展露习舞蹈和上台表演的过程当中就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激发了他, 的们的表现欲望, 在掌声和表扬中作过学习舞蹈动作的基本站姿自然就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拔通用活也尽量做到姿态背立腰, 挺胸抬头, 挺拔并要, 久而久求在生

之, 气质就出来了。

二、舞蹈教育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舞蹈训练能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锻炼幼儿的肌肉与骨骼。生活中也有大量的事实证明, 舞蹈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学习舞蹈的孩子, 食欲好、睡眠好、身高、体重增长相对都较快, 这是因为参加舞蹈锻炼, 能使骨骼变得粗壮, 心肺功能加强, 肌肉对蛋白质的吸收能力增强, 显得结实有力, 韧带富有弹性。舞蹈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各种形势的舞蹈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比如在组合走步和敬礼的小组合中, 走步这一动作其实是非常生活化的, 就像是人们生活中正常走路一样, 在组合中我们只是规范了一下, 有些孩子就不知道怎么走了, 老是会有同手同脚的问题出现, 所以这还是一个协调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舞蹈《编花篮》时, 富有童真、烂漫的歌声及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 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渴望, 都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师的举手投足、情感的流露。在他们的脑海中储存着舞蹈动作的变化、舞蹈情感的变化, 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舞蹈表演当中。当他们立于舞台上时, 迎着强而刺眼的舞台灯光, 面对台下众多企盼的目光时, 是良好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及优秀的表演能力为他们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 经常参加舞蹈训练演出的幼儿在接受新事物、反映新事物时的综合能力, 远远高于同年龄智商水平相当的幼儿。

三、对幼儿心智健康发展的作用

在舞蹈教学中, 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 引导注意的方向, 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水平, 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 是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的有效办法。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制定可行方案, 激发幼儿兴趣, 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在舞蹈活动中, 以达到最佳效果。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 集中幼儿注意力, 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凡是幼儿感兴趣的, 音响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幼儿舞蹈生动、活泼、欢快的形式能帮助幼儿在大脑中留下丰富的记忆表象, 幼儿舞蹈的游戏性、趣味性有利于幼儿形象记忆, 使幼儿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不断的学习中可提高对幼儿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培养。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 生理特点又表现为活泼、好动。而舞蹈正是通过人体的动作、造型和表情, 形象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这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幼儿舞蹈, 它形象优美, 动作有趣, 能反映幼儿自己的生活, 深受幼儿喜爱。是属于孩子的艺术, 是幼儿生活形象化的一种表现。它不仅享有特定的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 更是幼儿心智具体化的外延形态。幼儿能理解, 有兴趣, 因而可促使其智力快速发展。

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篇8

一、幼儿舞蹈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平衡发展

舞蹈乃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协同配合所展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肢体动作是舞蹈的主要构成要素, 表演者借助肢体的动作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同成人舞蹈形式的区别在于, 成人舞蹈通常被用于成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与休闲活动, 而幼儿舞蹈则多以对幼儿生活状态的呈现以及幼儿的情感作为表现元素, 同时, 幼儿舞蹈在动作设计等方面充分地照顾到幼儿的身心状况, 通过进行幼儿舞蹈训练, 将使处于成长期的幼儿的身心得到锻炼、性格更趋开朗, 尤为重要的是, 幼儿舞蹈能够让参与舞蹈活动的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得到平衡发展, 进而帮助其更为健康、茁壮地快乐成长。例如:学习舞蹈《嘀哩、嘀哩》, 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 可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 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 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 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幼儿舞蹈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强化其记忆力

1.幼儿舞蹈有利于提高幼儿注意力

很多幼儿在课堂中常常会注意力分散, 幼儿舞蹈教学中, 幼儿出于对舞蹈的兴趣, 会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动作和解说,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幼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在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学会了多种幼儿舞蹈之后, 其能够对比出不同舞蹈形式的区别, 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学习到的不同舞蹈动作进行组合, 设计出独特的个人舞蹈动作, 这样便养成了创新思维能力。

3.幼儿舞蹈有利于强化幼儿记忆力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之中, 幼儿为掌握正确的舞步、步幅、动作, 必然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师的舞蹈动作讲解, 以便对此实现牢靠的记忆, 其后, 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时, 其能够感受到舞蹈独特的魅力以及舞蹈过程对身心的放松, 从而在此种快乐情绪的带动下, 于下意识中实现了对舞蹈动作以及技术要领的强化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 为到达前述幼儿舞蹈教学目的, 幼儿教师在向幼儿讲解舞蹈动作技术要领时, 应当保持缓和的语速以便使幼儿有消化理解的时间, 用柔和的目光对幼儿进行鼓励, 放慢舞蹈演示动作以便使幼儿能够观察清楚。在带领幼儿进行舞蹈过程中, 教师应当对幼儿的错误动作加以及时纠正, 此时亦应当保持微笑, 声音应保持柔和, 以便使幼儿不至于因舞蹈技术动作错误而产生心理压力。

三、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培养

幼儿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平衡发展, 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强化其记忆力, 还能够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培养。

1.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幼儿舞蹈这一教育形式, 将使幼儿在学习、练习舞蹈动作过程中, 受到优美舞姿所带来的美的熏陶, 进而使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因为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 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 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 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 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的陶冶,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实现对幼儿道德修养的培养

幼儿舞蹈还具有一定的德育熏陶作用。从幼儿舞蹈的内容编排来看, 幼儿舞蹈通常具有故事性元素, 因而在幼儿学习、练习幼儿舞蹈过程中, 实际上也领会了故事情节与故事内容。而幼儿舞蹈的故事内容均体现了社会正能量的一面, 因此, 通过幼儿舞蹈的学习, 不但能够使幼儿认识美、感受美, 还能够帮助幼儿分清善恶,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 幼儿舞蹈包括独舞与集体舞形式, 在集体舞表演过程中, 需要幼儿彼此之间的高效分工配合, 因而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团队意识, 同时亦能够使其集体主义观念增强。

四、结语

虽然幼儿舞蹈对于幼儿教育意义重大, 但是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山区, 由于幼儿教育条件落后, 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幼儿园都很少开设舞蹈教学, 教师对于舞蹈的重视也是缺乏的, 因此本文系统地探究幼儿舞蹈的重要作用, 以图推广和普及幼儿舞蹈教育, 使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幼儿园来开设舞蹈课, 给幼儿提供给接受舞蹈教育的条件, 从而提高幼儿的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华.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J].北方文学, 2012, 05.

[2]李韵葳.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 2015, 02.

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 篇9

一、群众舞蹈的自娱作用

1. 群众舞蹈自娱作用的时代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 就写下了群众舞蹈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丰富的民族民间舞, 到今天的集体舞、儿童舞、交谊舞、迪斯科以及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国际标准交谊舞等, 无不反映着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

2. 群众舞蹈自娱作用的多元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从封闭步入开放, 由单一转向多元, 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五、六十年代的“秧歌腰鼓”“忠字舞”等一类集体舞蹈, 给原有传统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3. 群众舞蹈自娱作用的自主性。

群众舞蹈重在参与, 从自身的投入, 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 展示生命的韵律, 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 同时, 在悠扬的舞曲中舒展舞姿, 使自己光彩照人, 得到社会的认同, 使感情得到满足。

4. 群众舞蹈自娱场地的随机性。

群众舞蹈对场地场馆的要求不高, 舞蹈样式的多样化,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拥有适合自己的舞蹈方式, 除群众性歌咏活动外, 还没有哪一种文化娱乐形式能够与群众舞蹈的参与度相比拟。

二、群众舞蹈的健身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关注健康, 为了强身健体、消除疲劳, 焕发精神, 常常会自觉地步入群众舞蹈的天地, 自娱舞的场合, 和着音乐的节奏放松心情。舞蹈是人体的形体动作艺术, 动作优美, 富有韵律和节奏, 这是舞蹈的特点, 对人体的健康有特殊意义。

1. 群众舞蹈节奏感的健身作用。

节奏, 是生命的本质需要, 舞蹈伴随音乐, 正好满足了人体的这种需要。医学证明, 将哭闹的婴儿放入母亲的怀抱, 就可以安定下来, 婴儿在母胎中就熟悉母亲心跳的节奏, 当他在母亲怀抱中时, 再一次感受到心跳的节奏, 感到特别的舒适, 于是有人称其为“心跳依恋”。舞蹈中最和谐、最优美、最让人舒心的节奏, 和人的心跳一样, 每分钟70~80次左右。

2. 群众舞蹈美感的健身作用。

优秀的群众舞蹈都是以各自的艺术魅力, 拨动人们的心弦, 净化人们的心灵。优秀舞蹈作品以优美、生动的形象体现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抒发强烈的内心情感以牵动人们的情思, 让人们在艺术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

3. 群众舞蹈动作的健身作用。

经常参加群众舞蹈, 能有效锻炼肌肉、骨骼和关节, 使肌肉富有弹性, 关节更加灵活、协调。改善心脏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促进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排出。可以提高感觉的灵敏性, 对冷热的适应能力, 提高人体免疫力。

三、群众舞蹈的医疗作用

1. 对儿童的作用。

让儿童参加群众舞蹈, 能增强体质, 避免肥胖和瘦弱, 同时, 避免过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 以克服不爱动、不爱说话、孤癖、胆怯的弱点, 培养自信、自强、坚毅的性格, 培养与他人交往、处事社交的能力。

2. 对青年的作用。

参加群众舞蹈可以及时改变亚健康状态, 缓解由于工作、生活上长期的压力而造成的精神紧张、郁闷, 保持健美身材和青春活力。并且, 群众舞蹈还是青年人宣泄感情的良好方式, 是摆脱社会、心理压力的有效手段。

3. 对老年人的作用。

坚持参加群众舞蹈, 能有效维护右脑, 避免过早的脑萎缩, 保持思想敏捷, 腿部灵便, 预防和改善老年关节病痛, 腰腿痛, 减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疮、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的发生, 延年益寿。

四、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1. 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

舞蹈已从狭小的舞台走出来, 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普通的一种群众舞蹈文化现象, 这一群众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 是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对舞蹈的积极渴求和广泛参与的结果。群众舞蹈是整个社会心理通过社会生活形式的生动反映, 也是同专业艺术家驰骋的艺术舞台相呼应、相对应的一个更大舞台, 体现了社会风貌和社会文明的程度。群众舞蹈展现出来的群体精神面貌, 既是人们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也是在社会大家庭中相互作用、相互反馈, 彼此交流产生的共鸣和沟通, 完全融入到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之中, 并在交流互应中体验美德与喜悦, 使心灵得到一种美好感受与升华的一种群众的体验。

2. 群众舞蹈的作用。

人类文明离不开文化的传承, 而通常我们把文化概括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简言之, 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无疑, 群众舞蹈艺术以超越审美活动陶冶人们的心灵, 塑造人们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 赋予人们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发挥舞蹈艺术功能的社会价值, 旨在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先进文化、借艺术的功能起到鼓舞人、团结人、教育人、服务于人的作用。由此, 群众舞蹈艺术功能在形成一种全社会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 它必将能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初探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篇10

“幼儿的身体发展迅速, 求知欲加强, 表现出好奇、好问、好模仿的特性。幼儿舞蹈是利用幼儿身体动作, 幼儿语言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 反映幼儿生活, 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1]因此, 让孩子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 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 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 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

1.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1.1 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开发

“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必须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想像力等作为基础条件。幼儿学习舞蹈, 通过由易到难的动作、姿态的学习, 其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得到逐步的锻炼和提高, 形象思维能力也在训练中逐步提高。”[2]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 幼儿还会逐步建立起对舞蹈所表达思想感情的领悟, 从而进入抽象思维的层面。舞蹈作为一种艺术, 为人们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 因为艺术教育给幼儿的“知觉触动”会使幼儿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

很多人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 他们天生好动, 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 善于幻想。幼儿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为幼儿舞蹈集音乐感受、形体动作、节奏变化、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掌握了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后, 运用即兴舞蹈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记忆, 就没有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任何感知觉都会消失。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凡是幼儿感兴趣的、音响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幼儿舞蹈生动、活泼、欢快的形式能帮助幼儿在大脑中留下丰富的记忆表象;幼儿舞蹈的游戏性、趣味性有利于幼儿的形象记忆, 使幼儿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舞蹈的内容富、形式多样, 始终给幼儿新鲜感, 使幼儿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舞蹈学习对幼儿身体、艺术审美趣味、良好德行的塑造

舞蹈能促进少儿身体良好发育, 塑造出幼儿身体的形体美。经过训练的孩子, 你会一眼看出和一般人不一样, 体型匀称, 线条长, 感觉好。在培训一开始老师就按照“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的要求, 经过长期训练许多家长都反映:自从孩子参加舞蹈培训后, 饭量增加了, 感冒减少了, 精神好多了。舞蹈是一种美的形式, 它体现表演者的形体美、动作美;舞蹈过程中的造型美、形象美、舞蹈动态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舞蹈表演中的队型美、服饰美……儿童可以通过舞蹈训练而受到美的启迪, 引发美的感受。可以这样认为:少儿舞蹈训练不仅能为我国舞蹈事业培养幼苗,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少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是受益非浅的。

舞蹈教育能培养少儿审美意识。舞蹈就像活生生的雕像, 把舞蹈和绘画艺术紧密联系起来起到活动画面的作用。在很多幼儿舞蹈中造型和活动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舞蹈是以人体 (动作、姿态、手势) 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为工具、动作为语言, 身心合一的一种人体文化。动作的美是指动作流畅、协调、有韵律感。动作中的节奏对比, 呼吸力度, 生情层次的运用构成了舞蹈动作韵律美感。教师在上舞蹈课时, 特别强调动作流畅、流动。如果做动作有点没有线, 有身没有心, 有外没有内, 就失去了韵律。因此, 通过动作的训练, 不仅能解放躯体, 使身体各部位富于表现力, 适应舞蹈情绪的变化。在舞蹈排练和演出中, 更能促进孩子对美的认识, 在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记忆, 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舞蹈艺术是通过人的身体各部的动作、姿态、造型、手法、步法、面部表情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灵的。舞蹈在动作上讲究节奏和韵律, 同时将音乐融汇其中, 这就使幼儿无论是在训练还是表演中, 都能感受到美的感受。无论幼儿舞蹈还是成人舞蹈, 都蕴含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动性, 都反映着人们创造生活的本能力量。舞蹈可以促进少儿的品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往往是建立在科学意识与道德意识之上的, 因而科学和道德意识是美感的基础, 尤其在幼儿意识中, 真的好的才是美的。幼儿道德意识的构建过程, 始终是学习的过程, 就是说, 幼儿道德在学习中产生, 在学习中丰富充实, 在学习中转化修正。”[4]幼儿学习不外三种方式。其一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他的某种行为受到肯定鼓励, 从此他认同这种行为, 同时还会接受这种行为所内涵的社会准则。他的某种行为受到否定和惩罚, 从此他厌弃这种行为, 同时还接受了否定这种行为的社会原则。这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其次, 从间接经验中的学习更为普遍, 看到他人的遭遇, 听到他人的见闻, 媒体接受、书面阅读等均属此类。而舞蹈活动则既有间接经验的接触, 又有身心的直接投入, 幼儿参加一个舞蹈, 这个节目源自他人的体验, 而学习者在演练中将心投入其中, 幼儿舞蹈中所表现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勇敢顽强等思想感情, 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幼儿的优良品质, 构建幼儿的道德观体系。

2. 舞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及教师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孩子们的心灵特别的纯洁, 要想让他更好的学会舞蹈, 让他在感情上接受你后效果更会不同凡响。教师还要遵循认知规律因材施教。有的老师急于求成, 违背自然规律, 结果适得其反。

2.1 生理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及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原则

不科学的舞蹈启蒙教育, 也就说是舞蹈教育者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对幼儿错误的引导。可能给幼儿身体发育造成许多不利于身体发展的影响。过量的训练可能使孩子的身材变形;腰部不当的训练可能使腰椎受伤;腿部与肩臂的不当训练也可能使幼儿的身体形态产生非正常的变化。不科学的训练还可能使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功能发展不全面、不均衡。有的孩子可能某方面发展好, 而另一方面则形成缺陷或不足。如胯部“开”的练习较多而忽略“关”的练习就形成“关”的缺陷;腿的前收练得较好, 后伸较差会形成骨盆的前倾;腰部软度较好而肩胸却不够舒展。又如, 在幼儿进行了腰部的训练后, 必需马上做团身休息动作, 使他们的腰部得到很好的放松等。因此, 我们在培养幼儿舞蹈启蒙的时候, 教师应该以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基本准则。

2.2 心理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寓教于乐之培养准则

“幼儿心理发展在这一时期非常重要, 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培养与引导, 将对孩子的一生带去无法估量的影响。如幼儿的兴趣发展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稳定性差, 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兴趣倾向, 将使孩子对学习舞蹈产生厌学甚至反感情绪。”[5]又如, 幼儿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阶段, 教育活动的不当将影响到孩子个性的正常发展。教师施教方法不当, 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或自闭现象, 从而形成不良个性, 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舞蹈学习本身就是有“苦”也有“乐”的, 启蒙教育不当, 将使孩子感受不到“苦”中的“乐”趣, 因而产生负面的影响。舞蹈教育本身蕴涵的情感成分非常浓厚, 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教师不注意教育方法, 不注意教学语言, 使幼儿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孩子就可能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消极行为。长期让幼儿处在情绪压抑的状态下, 将对孩子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教师施教得当, 幼儿的情绪情感就能健康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 应以寓教于乐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根本方法, 这样有利于孩子克服学习的枯燥感, 进而对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总之,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实施不当,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与终生的影响,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反之, 就将会受益终身。“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和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舞蹈意识教育正一其独特的功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 发挥着不可缺的重要作用。闻一多先生说:“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 最真实, 最强烈, 最尖锐, 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 而舞便是节奏的动, 或更准确点, 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 所以它是生命机能的表演。但只有在原始舞里才看得出舞的真实面目, 因为它是真正全体生命机能的总动员, 它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的艺术。”[6]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 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 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活动中, 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美在其中。

摘要: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 它与人类身心发展, 增强体质的特殊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舞蹈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舞蹈对幼儿影响的成功所在几个方面来简单地探讨舞蹈对幼儿身心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方法,幼儿舞蹈,兴趣培养,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颜重光钟晓红.《幼儿学习舞蹈的好处》.[J]江西教育2006年06期

[2]汪加千冯德徐尔充.《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8月

[3]顾星群.《浅谈舞蹈学习与幼儿成长》.[J]戏文2006年02期

[4]舒维工.《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文汇 (上半月) 2006年12期

[5]杨仲华温力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 2003年3月

上一篇:高校突发性事件下一篇: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