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2024-05-13

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精选8篇)

篇1: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的实际体会。共同点:

 都是EI核心来源期刊;

 中国计算机学会参与主办是会刊;

 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1.《计算机学报》 http://cjc.ict.ac.cn/,月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投稿方式: 网页登记然后Email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打印稿二份及投稿声明等;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被拒的或录用的文章给出的意见都比较中肯,感觉审稿人专业啊。(感觉被拒的稿件处理快,可接受的稿件审理较慢)。

2.《软件学报》http://,内容:建模,仿真,计算机技术,网络,评估等,录用率不高20%左右,审稿周期2个月。

6.《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xwjxt@sict.ac.cn,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先投打印稿投送,初审通过再投电子稿。审稿2~3个月,录用率为20%左右。

7.《计算机仿真》http:///,中国核心期刊。电子投稿。审稿1~2个月,录用率为70%左右。较容易,基本上有仿真结果就能发表。

8.《自动化学报》术,计算机技术等。网上投稿。审稿2~4个月,录用率为10%左右。

9.《微计算机信息》http://.cn//magazine,专业:自动化为主,计算机其余方向少量。投稿极容易接受,录用通知时间短(一周)、发表大概10个月。

10.《计算机工程》,投稿方式:网站投稿,审稿周期:两个月

1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http://,在线投稿,主要栏目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图形图像处理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

14.《计算机与现代化》http://

篇2: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专论:突出其权威性、理论性、前瞻性和引导性; 论文:具备超前性、创新性和学术参考价值

综述:要求论文资料丰富、叙述严谨、评论深刻,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系统性和指导性好;

应用:选择刊登有显著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的应用类论文和典型案例研究; 专题:新思想、观点、理论与方法,热点问题研究;

简报:介绍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级科技项目、工程和政策研究等的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各类新成果;

学术动态:信息性的栏目,基金项目管理政策、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国际合作研究、书评。

主办单位: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主 编:吴启迪

副主编:寇纪淞,李一军,高自友 执行主编:张维

编辑部主任:张维,李敏强 责任编辑:熊熊,赵春青 刊 号:ISSN1007-9807

CN12-1275/G3

管理世界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主要刊登围绕中国对外贸易、FDI、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中国公共管理论坛:主要围绕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性研究,以及针对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推动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向规范性、实证性的方向拓展。中国就业·分配论坛:主要刊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深入了解问题所在的基础之上,寻求解决中国就业、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主要刊载中国区域发展、区域性经济结构以及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主要刊载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以期加快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使其成为政府了解中国乡镇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针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现实状况,本栏目着重关注有关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国家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研究成果。工商管理理论论坛:结合中国工商管理的实际状况,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着重研究、探讨切实符合中国工商企业管理实际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中国上市公司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方面问题,以求全面、准确掌握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工商管理评论:以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形式,探索、总结、推广符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的经营理论与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以及管理方法等。投稿须知

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但必须依次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稿首页请在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资助基金项目(若有的话,并注明项目号)。

2、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为宜。摘要分为三种: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侧重写本项研究的最具价值和创造性的结果和结论,指示性摘要主要写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内容范围,报道-指示性摘要则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性论文应写成报道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少数综述性论文在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才考虑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即应为译文),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摘要正文、关键词。

5、图、表要精选,切忌图、表、文字间的重复.表格须有表序和表题,插图须有图序和图题,图和表在正文文字中必须有所指向(如引用,如“见图1”或“见表1”),一般紧随所提到的文字排放。

6、文稿用字规范,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或国际标准.量的符号用斜体,量的上下角标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其它下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并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和我国规定的可与SI单位(即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拉丁符号。主 任:李克穆

副 主 任:田 源 何绍华 卢 建 蒋东生

常务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小冈 乔仁毅 李吉平李孟刚 李培育 张新民 沈柏年 陈东升 陈全生 赵 杰 高建鹰 黄文夫 庹 震 总 编 辑:谢 悦 社 长:高燕京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经济与金融、及信息管理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成果, 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的优秀理论成果;介绍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和人物等的动态报道和综述文章,以及优秀书刊评介等。论文范例: 最小化车辆数的供应商直接配送策略 11 物流运行指数构造方法及其应用 集装箱班轮运输两阶段舱位分配与动态定价模型 13 基于CPFR的供方可选择的协同补货模型与仿真 14 基于两维语义的科学基金立项评估方法 15 直觉不确定语言集成算子及在群决策中的应用

中国管理科学(双月)

主要刊登内容: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国管理科学》征稿启事

一、《中国管理科学》是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每期为双月中旬出版,由各地邮局征订发行。刊登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封面刊名为研究会创始人华罗庚先生手笔。

二、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洁,数据可靠。每篇论文一般不超八千字。来稿须按标题,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编),论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论文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书写;并须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以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详细注明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及通讯地址。获得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请注明基金名称及资助编号。

2.来稿必须做到清稿定稿。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来稿符号、公式须用公式编译器排印。

3.正文须采用本刊规范编号格式,文中首段为“1 引言”(左对齐)。在“1引言”中应简要陈述本文所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及其重要性;应简要系统评述该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内容中必须指出参考文献编号;应简要说明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和特色之处。在“1 引言”中不要加入小标题和图表,也不作分节内容的介绍。

4.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并用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中所引用论文的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Z),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5.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图中文字符号要与正文一致。6.文稿各部分书写格式请参考本刊近期已发表的论文。

三、来稿刊登与否由编委会审定。对选用的稿件本刊有权做出适当的文字删改(或退请作者删改)。来稿在六个月逾期 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来稿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四、请各们作者登录《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的网站进行“作者在线投稿”,编辑部不接收纸质稿等其他方式的投稿。

五、《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随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货策略 基于批量流的多阶段生产系统的优化问题研究 需求时间不确定下的多供应商配套供货模型研究 竞争环境下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易逝品动态定价研究 多车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变邻域搜索算法 大型供应链设计的基本数学模型与算法研究

《系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高质量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应用及综述性论文,内容包括复杂系统及大规模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建模、预测、控制、优化、评价与决策及运筹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等。应用领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交通系统、金融工程、教育、环境及城市系统等。

主要为:“理论与综述”、“物流系统工程”、“金融系统工程”、“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交通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方法与应用”等栏目。

外文名称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主办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创刊时间1985 主

编唐万生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是经国家科委、教育部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 综合性学术期刊,从1 994年起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正式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刊源之一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等学科在理论上、方法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及运用系统工程思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管理工程学报》(季刊)是由国家教委管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委托浙江大学主办的全国唯一与管理工程学科领域相对口的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8年,由全国高等院校有影响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专家组成编委会,领导该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管理工程学报旨在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教育及管理科研的最新成果,提出重大管理问题,引导我国管理工程的发展。设有:论文、研究简报、外论评介等栏目。投稿须知

1.1 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表述规范、通畅,篇幅一般不受字数限制。

1.2 保证稿件专投该刊。一是不存在一稿多投行为,二是不存在对自己已发表过的成果(包括论文、专著等)经过“改头换面”再发的行为。

1.3 该刊启用网络投稿系统,作者须网上注册提交,不再接受纸质投稿。

1.4 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以及对应的英文题名、英文作者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亦应对有关项目加以注明。

管理科学(双月)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管理科学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管理科学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管理科学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名管理科学

外文名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主

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管理科学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管理科学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管理科学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开设企业管理、国际贸易、证券市场、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管理科学杂志录用通知书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采用快递、请详细写出收信地址

11、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2、本站并非管理科学杂志社和管理科学编辑部官方网站

13、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管理科学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运筹与管理(双月)

《运筹与管理杂志》创刊于1992年,本刊为双月刊,主编:章祥荪。国内统一刊号:CN34-1133/G3,国际刊号:ISSN1007-3221。主办单位: 中国运筹学会,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运筹与管理杂志》运筹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刊是由中国运筹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期刊。

《运筹与管理杂志》办刊宗旨是交流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推进运筹学在经济计划、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企业管理、生产控制、结构优化、信息技术及军事领域的应用。

《运筹与管理杂志》主要刊登运筹学、运筹数学、管理科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

运筹与管理杂志设有栏目有: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应用研究,管理科学。

管理学报

征稿范围

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学术论文以及反映管理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高质量文献综述。来稿应创新性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2.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摘要、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 , 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并提供通讯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学院)、所在城市、邮码、职称、学位、联系电话以及E-mail。

(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摘要,中文字数一般有 200~300 字,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关键词的个数为 3~8 个。

(3)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

(4)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表格推荐采用三线表形式。(5)稿件的格式、体例请参考出版的期刊。3.投稿约定

(1)原稿必须是在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不仅稿件将按退稿处理,而且将通知作者单位和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本刊今后将不会录用。

(2)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 , 在此其间 , 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编辑部会在2个月期满通知作者。超过2个月(以收稿日期为准)后,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 , 将及时通知作者。

(3)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3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4)文责作者自负, 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规范性、文字性修改。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的同意。

(5)论文发表后 , 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6)作者需交纳审稿费和发表费, 编辑部将给予一定的稿酬,同时赠寄当期杂志2册。

《工业工程与管理》(双月刊)(IE&M)杂志是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科领域第一本期刊,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德国Springer出版社国际合作于1996年创办。应用性与学术性兼顾。IE&M致力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运作管理方式,促成现代化企业的形成。

工业工程与管理介绍工业工程(IE)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国外最新研究成果,IE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繁荣;IE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和对企业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IE在各类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的实例:促进企业体制改革,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活力与竞争能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献计献策:促进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交流利合作。

内容涵盖:经营战略,决策研究,制造系统,物流系统,设施规划,工作研究,成本分析,工程经济,质量保障,诊断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人机工程,生产组织,人力资源,组织重构等。

来稿注意事项:(主要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范例请参看本期编排格式)

1.文稿按顺序应包括下列8个部分,在⑤与⑥之间还应有与①~④相应的英文部分(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1.1 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和字符。

1.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作者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字的首字母为大写。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如为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则在姓名右上角注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前加相应的数字序号。

1.3 摘要。一般为100~30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和字符。应体现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按文稿性质有所侧重,不必涉及背景材料。注意采用“进行了„„”、“报告了„„”等记述方法,无须使用“本文”、“作者”作主语,相应的英文部分一般为被动语态,除结论外均应使用过去式。

1.4 关键词。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通常为3~8个,按其重要性顺列。尽量采用反映文稿主题的规范词。

1.5 中图分类号。作文章分类统计专用,如属方便,请予注明。

(在⑤与以下⑥之间为与①~④相应的英文部分,其中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1.6 正文。包括有引言和结论,一般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标题层次为“1”,“2.1”,“3.1.2”等。

1.7 参考文献。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科研成果和起索引作用,不可“从略”,但限于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有关档案材料。按文稿中引用的先后编序号,序号置于方括弧内,同时作为上标置于引用处。文献的外国作者也按姓前名后列出,名字缩写。作者3名以上,则后加“等(et al)”。

1.8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来稿一式两份,用计算机隔行打印或16开方格纸书写工整。有条件者请同时提供电子文档(如通过E-mail)。图和表格应大小适中,清晰规范,图宽一般不超过80mm(少量不超过170mm)。应有图(表)序号和图(表)名,居中置于图(表)的下(上)方。表格建议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酌加辅助线。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基金项目请在首页底脚注出名称(编号),获奖项目也请注出。来稿收到后,即函告收稿信息,4个月内函告处理结果,如逾期请据文稿编号向编辑部查询,来稿无论被录用与否概不退回。请勿一稿两投。来稿发表后即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所付稿酬中已包含文章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使用所可能产生的稿酬,作者如对光盘或网络版权有异议,请斟酌投稿。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通信地址、邮码、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以便联系。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在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倡导与支持下,于1983年创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前沿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创新成果。

篇3: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在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排名靠前的学校较之排名靠后的学校有着巨大的优势,80%以上的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得主集中于排名前10位的学校。这些学校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计算机工业界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广大有志赴美攻读计算机科学领域高级学位的中国同学而言,尽可能地进入排名靠前的学校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是一个更加现实和迫切的需要。

TOP 10学校简介

1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的计算机科学系是美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之一,目前已升级为计算机科学学院(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在CMU的教学和科研项目中,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整体课程设计方面,CMU摈弃了对传统离散数学的过分强调,而是在入学之初就注重概率、代数、算法、加密理论、复杂性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的研究,把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

CMU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推荐信到达学校的截止日期为1月3日)。国际申请者需要向校方提交GRE成绩和TOEFL成绩,申请费用为75美元。申请者可以到http://www.scs.cmu.edu/education/admissions/获取更加详尽的信息。

2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为与CMU齐名的美国计算机名校,MIT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没有整合成为独立的计算机学院,而是分列在以下7个最主要的研究群体和实验室之中,包括:设计和优化的计算机处理(Computation f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计算结构(Computation Structures Group)、经济学和管理学计算机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计算机结构研究(Computer Architecture Group)、计算机图形研究(Computer Graphics Group)、计算机资源实验室(Computer Resource Laboratory)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MIT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EECS)都是吸引全世界计算机学子的圣殿。申请该系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申请者需通过单独的研究生申请网址——http://apply.csail.mit.edu/向该系提交申请表格。对于国际申请者而言,必须提交TOEFL和GRE成绩,申请费为70美元。

3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65年,在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都居于美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知名的IT公司中,由四位Stanford校友所创立的SUN公司名称实际上就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而Yahoo公司的创始人杨致远也曾在Stanford大学就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开了Stanford大学的支撑,美国计算机业界的天堂硅谷也未必会成为今日的硅谷。

申请Stanford的截止日期为12月12日,申请者需要提交的材料有:3封推荐信、两套完整的官方成绩单、个人陈述、GRE和TOEFL成绩、100美元申请费。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cs.stanford.edu/wiki/admissions/。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隶属于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但由于其拥有独立的系主任和教学安排,因此在整个学校内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斯坦福大学一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能分享硅谷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目前,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置采用了混合多元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申请该校时,在线提交申请表格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而官方成绩单、推荐信和标准化考试(GRE、TOEFL)成绩的提交截止日期为第二年的1月9日。国际学生的申请费为80美元,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www.eecs.berkeley.edu/Gradadm/。

5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的计算机科学系创立于1972年,同样隶属于工程学院。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美国早期的超级计算机均由该校牵头研发。美国超级计算机应用程序国家中心(NCSA)也设立在UIUC,由该中心所开发的软件Internet Explorer(即IE)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互联网浏览器。

申请UIUC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校方要求申请者提供GRE、TOEFL等标准化考试成绩、官方成绩单、3封推荐信和财力证明表。国际申请者的申请费用为60美元。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cs.engr.uiuc.edu/graduate/admissions.php/。

6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与UIUC等学校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规模明显偏小,不足30人的教授队伍令人很难想象这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富有盛誉的顶尖名校。然而普林斯顿的师资队伍中不仅拥有图灵奖得主,还有多名计算机行业内泰斗级的专家教授,使得学校成为计算机系学子们向往的殿堂。

申请该校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校方接受网络申请和纸质表格申请两种模式。但对纸质表格申请的学生收取105美元的申请费,而12月1日前采用网络申请的学生只需交纳65美元申请费,12月1日至12月15日提交网络申请的学生要交纳80美元申请费。除提交的申请表格外,学生还需提交的材料有:TOEFL和GRE成绩、3封推荐信、财力证明表。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www.cs.princeton.edu/academics/gradpgm/admreq.php/。

7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创立于1965年的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也隶属于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大约120名研究生和45名教授。康奈尔计算机系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算法、计算理论、多媒体、人工智能和图形处理等领域。

每年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录取20~25名新生,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月1日,申请费用为70美元。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官方成绩单、个人陈述、3封以上推荐信、GRE和TOEFL成绩。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www.cs.cornell.edu/Admissions/index.htm。

8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W-Madison的计算机科学系有200多名研究生,每年招收约100名新生。在研究领域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数据库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一直占据计算机业界的领先地位。该校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同样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承接了大量美国卫星图像处理领域的科研项目。

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隶属于文字科学学院(College of Letters & Science),而不是工程学院。申请计算机科学系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目前该校只接受网络申请。学生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有:申请表格、个人陈述、3封推荐信、财力资助调查表、官方成绩单、GRE和TOEFL成绩。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www.cs.wisc.edu/grad_admissions.html。

9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隶属于自然科学学院(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s),该系拥有45名全职教授,科研实力雄厚。

申请该校的截止日期为1月2日,申请者需要向研究生院和计算机科学系各提交一份申请。在申请流程中,学校允许申请者提交标准化考试(TOEFL和GRE)成绩单的复印件。此外,申请者还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和3封推荐信,以及75美元申请费。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academics.cs.utexas.edu/graduate/admissions.html。

10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的计算机科学系就规模而言在前十名的学校中是最小的,一共只有14名全职教授。但是,CIT在计算机硬件和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方面具有极强的研究实力,同时在计算机软件方面也有很好的声誉,因此历年来一直在前十名的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为1月1日,申请者需要提交TOEFL和GRE成绩,至少3封推荐信、个人陈述、财力证明表和官方成绩单。申请CIT的费用为80美元,申请信息查询网址为:http://www.gradoffice.caltech.edu/admission_default.htm。

对申请者的建议

鉴于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点,对中国申请者给予如下建议:

1. GPA

虽然美国前10名的学校大多都宣称只要在满分4.0的GPA中获得3.0以上就足以申请,但根据历年的实际经验,成功申请TOP 10计算机专业的申请者GPA一般都在3.6以上,个别学校的入学新生平均GPA可达3.8。

2. TOEFL

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TOEFL成绩底线为600分(旧TOEFL),实际经验是前10名的计算机专业往往要达到630~650分。由于计算机专业应用广泛,大多数美国本土申请者往往选择攻读硕士学位,而学术型的博士学位申请一般在国际学生之间进行竞争,因此优异的TOEFL成绩是必不可少的。

3. GRE

除了要参加GRE General Test以外,建议申请者尽量参加GRE计算机专项考试(GRE Subject Test),以此体现自己的专业实力,获得学校的青睐。

4. 个人陈述

除了其他专业的共性要求外,最好能够通过个人陈述凸显自己在计算机领域内的科研能力,向校方展现自己的研究潜力。

篇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什么样的一门学科——研究计算机理论,应用和发展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怎样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如气象预测,核爆模拟,生化反应模拟等),怎样使得计算机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如语音识别,人像识别,虚拟现实,机器人),怎样用计算机加速人们的信息交流,改进信息交流方式(如网络技术),这些都是计算机科技人员孜孜以求的内容。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数学和英语是学好计算机学科的两门重要基础课。

二、授课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数字电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等。主要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物理,英语等。专业课程主要授课形式是课堂讲授和上机练习(或课后实习)相结合,一般都有课程实习工程或实验任务。比如,操作系统课程可能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作为课程实习工程。一般来讲,实习工程(或实验)的成绩和笔试成绩在最后课程成绩中占的比重相当。

基础课程:电路原理、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专业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系统分析与控制等。

三、毕业后干什么——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都将是国内最有前景的专业之一

目前,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因此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相对而言,大学毕业时最需要这个专业的有几类工作:

技术支持人员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

软件开发工程师

信息技术咨询专家

软件工程管理人员

企业信息技术顾问

企事业单位信息部门管理人员

硬件开发设计人员

IT人员

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

计算机技术支持人员

学校老师

四、什么样的人相对不适合?

篇5:国内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1.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

4.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2.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3.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4. 选修课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选修课由省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5.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没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6.集中实践环节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7.省电大负责组织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提供的文字、音像、电视直播课、CAI课件、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电话答疑等各种学习媒体和手段自主学习。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

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3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计算机数学基础

计算机数学基础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学习专业理论课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本课程主要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代数系统和数值分析等内容,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1)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熟悉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提高数值计算能力。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是吸收了软件工程领域有益的概念和有效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度高的,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特性的程序。

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C++语言的基本概念。以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机制为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程序实例和相关练习,逐步掌握C++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功能,从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课程中,作为一种编程环境,简要介绍了VISUAL C++5.0中最基本的编程工具。

3.数据结构

本课程介绍如何组织各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括:数组、链接表、栈和队列、递归、树与森林、图、堆与优先级队列、集合与搜索结构、排序、索引与散列结构等。课程采用面向对象的观点讨论数据结构技术,并以兼有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双重特色的C++语言作为算法的描述工具,强化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微计算机技术(原微机接口技术)

本课程以当今主流微处理器80X86为结合点,分析它的结构特点、操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80X86外围主要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键盘、LED数码显示器、打印机、AD与DA转换器等基本外部设备的原理与接口技术进行讨论。此外对微计算机系统总线、先进的微处理器结构也给以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微机接口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技术。

5.信号处理原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信号处理,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包括信号与消息,卷积与相

关等。信号的傅里叶分析:包括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一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分析,抽样定理,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拉氏变换:介绍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以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离散信号的Z变换:包括Z变换基本概念和性质,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如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稳定性、因果性等)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等。简介信号处理方法的最新技术:如小波变换,时频表示等。实验: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

6.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硬件课程中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如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可编程逻辑阵列:ROM,PLA,PAL及门阵列的原理与使用。数字化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数据表示,检错纠错码;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运算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运算器实例。计算机指令系统综述,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教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控制器实例。多级结构的存储系统综述,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内存储器实例,CACHE存储器的运行原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与实现,磁盘设备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盘阵列技术;光盘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带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综述,显示器设备,针式打印机设备,激光印字机设备;计算机总线的功能与组成,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教学机的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实例。几种常用的输入/输出方式,中断与DMA的请求、响应和处理。

7.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的术语、概念及新技术,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及实现技术。

8.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 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 x)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具体内容有: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定义及发展、五大类型五大功能、操作系统属性、“生成”概念。(人机交互)界面管理:人机交互的特点;第一、二、三代界面;基本的 键盘命令和系统调用;作业调度算法。文件管理:文件的结构与分类;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目录结构;存取控制和安全机制;文件系统。存储管理:分区、分页、分段管理;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扩充”技术;分配算法。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功能与分类;独享、共享、虚拟设备的管理;管理策略。处理机管理: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进程”概念;并发与并行;进程的基本状态与转换;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与互斥;P-V操作;死锁概念。操作系统程序结构:层次、模块结构;设计与检测。

9.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软件素质,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的目标,通过对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怎样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

10.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是支持软件开发的一些工具软件的集成系统,是协助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和程序编制、测试的有效手段。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实用角度出发,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当前最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掌握典型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提高使用这类软件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11.数据库系统概论

该课程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保护等,同时讲解一种重要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初步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并能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简单的应用。

1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其应用课程从研究、开发和应用角度出发,综合讲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视频和音频获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著作工具与同步方法以及多媒体通讯和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13.计算机系统结构

本课程通过具体介绍指令系统、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流水线和并行处理技术,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00、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

法。具体内容为:计算机系统结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定义、分类、设计技术、评价标准和系统结构的发展;指令集的系统结构,包括CISC指令系统和RI SC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原理、虚拟存储器和CACHE存储器;标量处理机、包括流水线、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和超标量超流水线处理机;并行处理技术、包括向量处理机、互连网络、SIMD计算机和多处理机。

14.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在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技术。它综合运用了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在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下,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

篇6:国内岩土类期刊学术期刊汇总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http:// 2.《地质学报》 :http:// 3.《地球科学》 :http:// 4.《地学前缘》 :http:// 5.《岩石学报》 :http:// 6.《沉积学报》 :http:// 7.《地球化学》 :http:// 8.《矿床地质》 :http:// 9.《地质科学》 :http:// 10.《第四纪研究》: http:// 11.《地球学报》: http:// 12.《矿物学报》: http:// 13.《地质地球化学》:http:// 14.《地质科技情报》: http:// 15.《地质与勘探》: http:// 16.《现代地质》: http:// 1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http:// 18.《地球科学进展》: http:// 19.《中国区域地质》: http:// 20.《高校地质学报》: http://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http:// 22.《地层学杂志》: http:// 23.《古生物学报》: http:// 24.《矿物岩石》 :http://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http://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http://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ttp:// 28.《中国岩溶》:http://

篇7:国内期刊的市场脉象

一直以来,期刊市场都是商业轮转印刷的重要阵地,绝大多数商轮企业都会涉足期刊杂志印刷,分量可见一斑。那么于国内而言,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还能有多大?想必都是各家商轮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现状与差距

新闻出版总署历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国内期刊印刷总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长“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期刊总印数突破30亿册大关,此后增速迅速回落,见表1。

2010年,国内出版期刊9884种,总印数32﹒15亿册,总印张181﹒06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17﹒6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各项指标均呈正增长态势。唯一逆势而行的是“平均期印数”,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09年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降幅为1﹒85%;2010年平均期印数16349万册,降幅为0﹒66%;与2001年的20697万册相比,更已缩水五分之一。

当然,尽管平均期印数下滑、总印数增长有限——与2001年相比,2010年期刊总印数增长11﹒05%,但总印张还是增长强劲,比2001年增长79﹒41%,反映出近年来期刊的“厚刊”与“彩刊”趋势。

通过表2细分各类期刊,可以看出,2010年平均期印数呈正增长的仅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和画刊类,增长率分别为7﹒3%和1﹒19%;平均期印数缩减幅度最大的两类为综合类与文学、艺术类,分别下滑了10﹒22%和9﹒36%,其中文学、艺术类已是连续两年为负增长。

相较于单张纸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快、印量大,一般情况下,平均期印数“以万计”的期刊杂志才能入商轮企业的“法眼”,进而将商轮印刷机的优势充分展现。曾有调查机构分析,在国内近1万种期刊当中,含金量高的期刊业务并不是很多,商轮企业的目标期刊客户也很有限。表2中即可看出,“少儿读物类”、“综合类”、“画刊类”种数较少,其“平均一种期印数”一项较具参考价值,分别为9﹒96万册、3﹒57万册、2﹒63万册。

表3为本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国内较活跃期刊的发行情况,由于目前并未公布由非盈利性发行量认证机构统计的详细数据,故整理数据较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从中可以看出,在“梅花网”圈定的1977种较活跃期刊样本中,发行量在5万册以上的并未过半,仅840家,占国内期刊种数总量的8﹒5%;发行量能过百万的更是寥寥。

在新媒体的强势渗透之下,全球期刊业都饱受困扰。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简称ABC)统计,美国杂志的平均发行数量已经从2000年最高的3﹒789亿册下降到了2010年的3﹒252亿册,跌幅为14﹒2%。10年间发行量跌去半数的知名品牌杂志甚至也不在少数。

尽管同样都面对着受冲击、平均期印量下滑的困境,中国杂志同美国杂志在“数量级”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美国杂志大致分为消费、商业、专业三种类别,2007年,美国共出版了19532种杂志,其中消费类杂志6809种。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对606种消费类杂志的统计,2007年单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有89种,占杂志种数的0﹒46%;单期发行量在50万~100万份的有199种,为杂志种数的1%。尽管近几年美国期刊杂志市场频频发生杂志社倒闭事件,发行量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若将跌幅考虑进去,从总体比例上推算来看,中国和美国仍相差数倍。对应的情况是,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国内2010年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的期刊只有15种,占期刊种数9884的0﹒15%。

美国发行量审计局日前还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杂志发行量的初步统计数据,其中AARP杂志(《美国老人退休协会》杂志)以2200多万的单期发行量蝉联榜首,排名前十的杂志发行量均在300万册以上,见表4。粗略计算这十家杂志的年发行量,大约为9﹒1亿册,如果忽略各种影响要素进行直接对比,就会发现这“前十强”以中国千分之一的杂志种数占比,年发行量却已达到2010全年中国期刊总印数32﹒15亿册的28﹒3%。而比照中国发行量排名前十的杂志,请见表5,其年发行量约为4﹒46亿册,约占全年期刊总印数的13﹒87%。

趋势与展望

正所谓“差距即是潜力,不足便有空间”,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期刊市场相比,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中国的期刊出版距“天花板”还远,未曾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2010年,全国人均年拥有期刊仅2﹒4册,而在美国,“18岁以上的美国人平均每个月的杂志阅读量为每人11本,覆盖率超过80%”;在日本,“每两个人中的一个一天就要读一份高质量、有深度的报刊读物”。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国人对期刊一类“精神食粮”的需求一定也会有所增强。

国内期刊市场有几个成长特点有待深入探讨。

细分市场各领风骚

上述美国“前十强”杂志中,属Game Informer《游戏线人》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6﹒45%。无独有偶,近两三年国内也是“动漫潮”涌动,动漫期刊呈现井喷式发展,不少国有出版力量进入这一领域,传统老刊也顺势开枝散叶,新刊频出,个别高端时尚漫画甚至将动漫类的读者定位从青少年延展至白领等更广泛人群。而这些都不得不主要归功于国家对动漫产业的鼓励和支持。

根据调查机构对2011年期刊零售发行情况的监测,发现“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文摘类、时尚类、汽车类排名前三,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0%。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期刊单位面临着步步紧逼的市场竞争,曾有一位期刊人透露,目前不少欧美的传媒集团意欲进军中国市场,报纸的空间不大,重点突破口就在期刊。加之,在政策导向下不少社会资本追捧文化投资,相信时尚、商业、财经等类别细分市场将出现更多新面孔。

二线城市强势崛起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国内一线城市期刊竞争相当激烈,看看“北上广”琳琅满目的报刊亭便可知一二。近年来,调查机构通过对60余个重点城市期刊零售发行情况监测发现,一些二线城市正在强势崛 起。以2011年监测数据为例,一线城市各类期刊平均实销率61%,二线城市74%;一线城市覆盖率64%,二线城市覆盖率54%。其中女性时尚类期刊表现尤其突出,实销率与覆盖率二线城市均超过一线城市,逐渐向三 线城市发展。

其他如育儿类、时政类、男性时尚类、旅游类等期刊都正在向二线城市渗透,拥有较高的发展空间,二线城市正在演变为期刊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趋于稳定的“营销源”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阅读习惯的转变、绿色环保大潮,的确都让作为传统媒体的期刊开始加速思考“路在何方?”国内也有不少期刊经营机构意识到“全媒体”的力量,网站、图书、手机杂志、客户端多管齐下,力求进行更有效的资源整合并实现持续盈利。

篇8: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评价反思

[关键词] 学术期刊;期刊评价;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 贺晓利,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樊华,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学术研究优秀论文产出数量多,但优质学术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刊物上。这就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国内的优质学术研究成果为什么不首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而纷纷投往国外刊物,使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处于低谷状态。这不但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且长此以往,使国内科技期刊无法与国外刊物抗衡。笔者认为,国内科技期刊种数很多,学术质量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但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完全可以首选投给这些高质量的刊物,但结果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除国内科技期刊出版严重滞后外,其学术评价机制的指挥棒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对国内学术论文的发表以SCI、EI刊为学术判断标准的不同看法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的标准非常重视是否进入SCI、EI等,如果进入SCI、EI的期刊就被认定是具有高水平的期刊,会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进入SCI等国外数据库已成为很多国内科技期刊的目标。而国内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内的一致认可,纷纷将自己的优质稿件投往国外刊物。对国内学界的这种状况,不少人提出了异议。有人将SCI刊与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百杰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并不是所有进入SCI的期刊都是高质量的期刊,进入SCI的期刊也有很多不如我国“百杰期刊”里的刊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指出用SCI来衡量国内学术研究水平是非常错误的。因为SCI中有很多期刊其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还低于中文期刊在CSCD的相关指标。它们为什么能进入SCI呢?是因为这些刊物有语言(英文)优势,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统计指标优于中国科技期刊。

二、国内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顾此失彼

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学术机构、学术媒体或学术研究者进行的学术价值判断活动,用来衡量学术活动的有无、多少、作用和价值,是科研工作者的团体活动。期刊评价应以质量为主,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学术质量的一个方面。而如今科技期刊学术评价都过度地依赖量化评价的专业机构,期刊评价变成各种量化排名。

专业评价机构成为科技期刊学术评价的指挥棒。行政部门把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学术资源分配、职称晋升等的指挥棒,结果导致了只有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代表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特别是能在国外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更能使科研工作者获得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一致认可。

在这种指挥棒的引导下,科研工作者为了自己的目标,都将自己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争先发表在国外刊物上。这就造成科研人员对SCI刊物狂追不舍,而对国内刊物不屑一顾。据数据显示,仅2012年,中国科学家共发表SCI论文16.8万篇,其中大约有20%是发表在中国期刊上被SCI收录,而80%是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长此以往,国内科技期刊越没有优秀文章发表,更没有发表优秀论文的优先权,这对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在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下,国内科技期刊的困境

1.期刊数量虽大,但优秀期刊和精品期刊数量不多

我国科技期刊在数量上已位居世界第二,进入了期刊大国,但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国内期刊学术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较少,特别是被SCI收录的学术期刊数量更少,国内期刊其影响因子也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期刊本身的学术质量、期刊经营发展策略和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对期刊评价的导向作用等是分不开的。

2.评价政策导向的偏差,科研人员对SCI刊物狂热追捧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学术评价主管部门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政策导向偏差,过分看重国外科技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并将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科研人员业绩、职称评审和重点课题评审的衡量指标。这样,科研人员产出的大量科研论文投向国外科技期刊,使得国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科研论文首先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导致国内期刊失去第一时间真实反映我国科研成果创新水平的机会。

3.大量优质稿源外流,国内优质稿源缺乏,导致刊物学术质量下降

国内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都发表在国外的SCI、EI等刊物上。据统计,2011年E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中,有12.7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6.6%)是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名次排世界第一;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学术论文有16.81万篇,排名世界第二。另据统计,2012年,Aduanced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被EI检索的论文共计3.34万篇,而中国学者的论文竟然高达2.9173万篇,占其全部发文量的87.34%。从投稿意愿调查情况来看,选择投稿国内期刊的科研人员只有17%。国内高质量学术论文大都首选发表于国外刊物,稿源大量外流,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优质稿源严重不足,为了维持刊物的正常出版,只能降低稿件质量录用标准。这就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4.出版严重滞后,学术传播时效性差,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的需求

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出版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对论文出版的时效性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期刊学术论文出版时滞较长。据统计,2009年,我国期刊学术论文最长出版时滞达757天(2.07年),按学科统计刊均出版滞后最长为410天(1.1年)。笔者对2013—2014年图书情报类17种核心期刊409篇学术论文发表滞后抽样统计,出版滞后时间最短的刊物《图书情报工作》,其每篇论文出版滞后时间在84天之内;大部分(11个刊物)单篇论文见刊时间在149天到356天之间;还有一些刊物的论文,见刊时间有超过1年,甚至2年的情况。而国外刊物大多出版速度快,与国内刊物相比出版时滞缩短了很多。如《美国医学会杂志》重要文章60天之内可以刊出;Nature从投稿到发表也只是12天,重要稿件只需3天。

另一方面,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出版滞后状况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对其论文出版的时效性需求。如笔者通过对国内经常在图书情报核心期刊上投稿作者的论文发表期望时滞调查,经整理统计后,其结果为78.2%(86人)的作者对其学术论文出版的最长等待时间在90天和120天之内。这说明国内大多数刊物出版时滞与作者的期望符合度太低。

基于国内科技期刊出版严重滞后和学术评价机构看重国外期刊这两方面的原因,国内学者为了充分展现自己论文的学术价值,特别是那些时效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作者为了缩短发表时滞更乐意将稿件投向出版时滞短的国外刊物。

四、改革与设想

针对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大量外流,当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与国际接轨,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就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扶持优质期刊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很大,质量参差不齐,要全部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必须有一批向世界展示我国科技实力,展示我国科研成果高质量的优质品牌期刊走出国门,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这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应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期刊,或一些优秀的品牌期刊,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这批期刊面向世界,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2.缩短学术论文传播时滞,加速科技信息传播

目前,国际科技信息传播速度快,发表时滞短的特点,是我国科研人员的共识,也是我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优先出版可大大缩短学术论文信息的传播时滞,满足学术论文时效性强、作者急需发表的需求。同时,这也加速了即将出版的学术论文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学界能及时获得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升了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速度。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行网络优先出版和纸质出版并存的一体化出版模式,支持重点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缩短学术论文传播时滞,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

3.提高国内期刊学术评价的权威性

第一,调整学术评价指挥棒,增强对国内科技期刊评价的权威性。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就必须留住国内的优质稿件。要留住国内优质稿件,就必须调整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的方向,出台相应的政策,增加国内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取消在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并降低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权重值,将国内品牌期刊提高到与SCI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国内学术期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使优质稿源首选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第二,设定多元化的学术评价规则。这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论文学术价值评价的理想方案。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以定量的规则来评价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是两个最受关注的指标。这些量化指标是期刊质量和学术论文评价的重要事实依据,但定量指标的评价,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是没有考虑到评价对象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单纯的定量评价看似公平,实则存在缺陷,而定性评价则可以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此外,这些指标值是评价对象已经发生的过去和现在,不能反映其未来的动态情况。而有些期刊及其论文的学术价值是潜在的,不是当前或较短的时间就能显现出来的,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来印证的,也是需要对其未来学术质量和论文学术价值进行动态评估的,而定量评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对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评价规则的设定应多元化,应考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科研论文的学术价值。

第三,建立我国的国际数据库,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评价。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内权威的数据库,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统计源期刊等。这些数据库入选标准参考了SCI、EI等国际评价体系,又考虑到国内科技期刊的具体情况,而且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但是,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基本都是国内刊物,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建立我国的国际数据库,并出台适宜的入选标准,吸引和收录国外优秀刊物,使我国的数据库也能吸引国际上优秀期刊的加入,各个国家都有权限进入我国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和获取。这样,既向国际上传播了国内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国外的优质学术论文,还扩大了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了国内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评价,一改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外流现象。

第四,出台期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国内期刊学术质量,推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国内科技期刊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走出国门实现期刊国际化,技术条件和期刊的英文版本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取决于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而以论文形式展现的科研成果决定着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此,无论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期刊的国际化,其发展战略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是如何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已有文献表明,国内每年产出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但大都发表在国外SCI刊物上,如果这些高质量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肯定提高不少。因而,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就必须从国家层面上来整体规划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从高层面上来解决优质稿源外流问题。

[1]何学锋. 编辑视角:如何看待百杰期刊与SCI期刊[EB/OL]. http://www.editorhome. cn/reading/15433/ebf011b0-d474-47d8-9896-2fd143d4885. aspx,2012-12-06.

[2] 李国杰. “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学术评价告别 SCI》[EB/OL]. http://www. eepw. com. cn/article/17876. html,2006-12-12.

[3] 武晓耕. 科技文化传播方式的流变——兼论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3):361-364,367.

[4] 赵雁,赵宇,隋肃.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5): 620-627.

[5] 吴峰.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及面临的挑战[J] . 出版发行研究,2013(8):66-70.

[6] 颜巧元,张亮,王菊香等. 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频率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上一篇:2011年校园书香月活动方案下一篇:暴雨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