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2024-06-02

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精选9篇)

篇1: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兰州-西宁-拉萨”的光缆工程胜利开通的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入中国电信网建设的史册之中。至此我国光纤干缆通信网通达全国22个省会城市。一个覆盖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这就是“八纵八横的光缆工程”。更让我们骄傲的是;在这个工程中,80%的光通信设备都产自国内。20年前,就在两个间隔不到十米的小屋间,武邮的科学家们利用自己生产的光纤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光通信试验。他们还算了这样一笔帐;如果用光缆代替全国长途干线上的电缆,那么份量会减轻,而通话量增加。这一增一减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它将给中国通信带来的变革。如果形象地把光纤比作一条信息大路,那么这条路能修多宽则取决于修路者的技术水平。光通信理论上我们和国际基本同步,然而产品的技术水平上却和国外有一段差距。中国的信息大路亟待拓宽。为了能让光纤从实验品转化成为产品,科研人员把工作场所一分为三;实验室、生产车间和市场。产品本身出现问题,或者不符合市场需求,就拿回实验室重新设计。随后再拿到车间和市场去检验。光纤能容纳通话量的带宽指标不断加宽。和国外的差距在日益缩小。在武邮的影响下,全国各研究所之间出现了科研和产品上的双竞争。一旦出现新技术、新成果各个研究所会马上作出反应。这让我们迅速完成了光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大大缩小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技术上的完善带来了建设上的迅猛进展,与此同时,传输手段从地上的光缆、电缆、微波站发展到天上的卫星,一个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网已经初据规模。建设者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明白,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疾驰的不仅仅是声音,还会是数据甚至图像。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利用电信网传送数据的建议被大会采纳。这意味着中国人在未来网络建设上第一次成为先行者。当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通信网日渐成型的时候,一个和世界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传输网开始悄悄地延伸到我们的身边。今天就连生活在深山密林里的云南少数民族同胞们,也能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农产品,甚至进行网上交易。在传输功能日趋完善的网络上,中国人充满自信地实现着自己的信息化之梦。1998年由我国提议建设的一条欧亚信息高速公路,欧亚陆地光缆正式开通运营。中国有了和欧洲相连的信息通道。1000多年前,漫漫黄沙中的“丝绸之路”穿越了大漠戈壁,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1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在建设着另一种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大容量、高质量、数字化的高速信息公路。在这条不断延伸的信息大路上,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信息化中国。

篇2: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1997年6月23日,四川梁山彝族同胞们象过火把节一样,欢天喜地地庆贺当地2000门程控电话正式开通。从这一天起,全国各大县、市的老百姓们都用上了程控电话。我国的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一亿门,中国的电信网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通信网。要发展电话通信,离不开电话交换机。它作为整个电话网的心脏,对各个用户的互连、转接起着关键作用。20年前我们的电话交换还是人工和机械的结合。交换效率低,通话容量小。对于那时的老百姓;打电话难,装电话更难。而此时,国外则在尝试着利用计算机控制电话交换,程控交换技术应运而生。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已容不得我们按部就班地发展。中国的决策者们果断决定;跳过交换技术发展的中间过程,直接向程控交换迈进。让中国的通信技术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对于习惯了传统设计思路的科研人员来说,要实现技术上的跨越,更需要的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精神。搞了大半辈子计算机设计的邬将新,突发奇想;早先的程控机是由计算机部分控制电话交换。如果反过来想,完全可以把交换机看作一台能自动完成交换任务的计算机。沿着这样的思路,邬将新和他的同事们拿出了国内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04机。04机创新的设计思想和独特的系统结构,让国内外的厂商觉得不可思议。但它实用的功能却让人信服。和国外的交换机相比,04机不但性能稳定,还有易操作的特点。中国的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巨龙这种创新精神鼓舞了国内厂商,使他们相信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程控交换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就在巨龙成功不久,大唐、中兴集团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不到两个月,华为吸取各家技术生产出了08机。技术上的进步反过来又大大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到1997年底国产交换机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90%。正是这种大胆的创新让中国的企业充满生机,为我们带来了技术和市场的共同突破。国人骄傲而自豪地宣称;这是一次“巨大中华”带来的“群体突破”。这种“群体突破”迅速扩展到整个电信领域。当移动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大唐开始了移动通信机站的开发,在当年产品投放市场。随后的半年内巨龙、中兴、华为也拿出了自己的产品。今天我们的通信设备已经开始向国外大量出口。从当年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中国正逐步融入国际竞争的潮流当中。

篇3: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1 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1.1 时间:从人类诞生到封建社会

1.2 背景: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使用声音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以及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结果的重要载体;文字的出现后:使人类可以在时空上对信息的管理得以加强, 使信息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1.3 特点:

1.3.1 总的来说, 信息资源数量针对当今的

社会信息资源来说,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的信息管理对象以纸制手抄本以及印刷本为主, 数量有限。

1.3.2 古代封建时期的中国信息资源数量在当时的世界上应该说是属于前列位置的。

我国古时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1.3.3 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 主张藏书

秘不示人, 属于私人财产, 甚至于即使是家人也难于看到馆藏。这一方面有利于文献的保管, 使之得以流传到今, 但另一方面。也有悖于信息管理“传”与“用”的宗旨。

古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 没有形成社会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 并且以纸制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封闭的、私有化的;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以手工为主, 创造出了适用于当时的信息资源状况的独特方法, 并且将此方法与学术研究及其方法结合在一起;文献资源的所有者或者是官方指定的官员是信息管理的主体, 完成信息管理活动, 执行信息管理行为。

2 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1 时间:从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2.2 背景:

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的科学与民主等人文主义思想不断扩散到全世界。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思想的呼声高涨, 直接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社会中可接受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 群众的识字率不断提高, 社会文化不断普及。社会信息资源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增加, 特别是新型的机器印刷的出现加快了文献信息的生产, 使得社会信息积聚不断加快;除了图书这种信息载体类型之外, 报纸、杂志等新型载体也大量涌现, 但仍旧以纸制印刷品为主;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多。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

2.3 特点:

2.3.1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进步就是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对于信息保存来说, 藏书楼式的藏书制度被彻底打破。在以图书文献为主要的社会信息资源的社会背景下, 保存文献信息资源的责任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一时期新型的信息存储机构--图书馆。

2.3.2 图书馆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

步, 它不同于传统的藏书楼, 它已经将信息管理的目的从简单的“藏”发展到“藏”与“用”相结合。图书馆的出现, 一方面反映了普通人追求知识的热情, 人们可以平等地追求知识,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世纪20、3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起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 更多类型的图书馆不断涌现。

2.3.3 图书馆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社会信息流整序, 传递情报, 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在这里, 最重要的当属社会信息流的整序职能。

2.3.4 图书馆开创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一系

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方法, 如分类法、编目法、主题法、索引法、计量法等。这个时期, 从事信息管理的人员不能再以官员的身分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这种专门化的信息管理人员在这个阶段主要集中于图书馆中, 被称为图书馆员。

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虽然信息管理思想、手段与方法不断进步, 但信息管理仍旧被解释为“对信息的管理”, 是一个简单的动词, 信息管理强调的仍旧是对信息加以管理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没有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 它的内涵还是比较单薄的。这一阶段, 以文献信息为中心, 图书馆为主要场所, 由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所创造的一系列技术手段成为信息管理的主要方法, 同时出现了针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利用等过程的解释。

3 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3.1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2 背景:

在第三个阶段, 社会经济在遭受了战争的创伤后, 进入了恢复与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世界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也促进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大发展。

3.3 特点:

3.3.1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

发展, 对信息管理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对人类的工作与学习方式, 而且对人类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也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促进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

3.3.2 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报纸与杂志出现的时代比较早, 在近代信息管理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广播、电视、网络三大媒介形式出现, 并且成为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与方式, 刺激了信息量的迅猛增加,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改变了, 社会信息量加大了。目前, 电子信息交流的方式极大地改变着自人类诞生以来阿传统信息交流手段与渠道。

3.3.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变化, 信息资源类型不断多样化。

除了文献型信息资源外, 还出现了缩微型、电子型、网络型等新型媒体, 如网络上的流媒体,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复杂化与多功能化, 也为信息的深度管理奠定了基础, 由向载体单元的操作深入到了信息内部的知识单元, 要挖掘信息内部存在的具有逻辑关联的智慧资源, 这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3.3.4 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一方面提升了上两个时期形成的信息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结合新的信息形式、信息载体、信息类型, 而开发出新的管理技术手段, 如数据库、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商务智能等。

3.3.5 图书馆在这一时期继续扮演着社会

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但它已经不再是惟一具有此类社会职能的信息管理机构, 社会上出现了相对于图书馆来说。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各类型信息管理机构, 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调查公司等, 它们共同承担着不同领域、部门和层次的社会信息流的管理工作, 共同完成整个社会中信息流的管理。

综上所述, 现代的信息管理已经大大超越了古代和近代时期对信息管理的理解框架, 发生了质的认识变化;信息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大, 它所面对的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文献型信息资源的范畴, 扩大到了多种新型的信息类型, 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 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均不得不面对信息管理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天俊.基于知识管理的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 2002 (9) .[1]张天俊.基于知识管理的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 2002 (9) .

[2]王国年.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步伐[J].图书馆, 1999 (4) .[2]王国年.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步伐[J].图书馆, 1999 (4) .

[3]储节旺.郭春侠.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渊源与构成[J].情报资料工作, 2007 (3) .[3]储节旺.郭春侠.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渊源与构成[J].情报资料工作, 2007 (3) .

篇4:会计信息寻租理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寻租;会计寻租;理论;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75-02

一、寻租与信息不对称

最早系统阐述信息不对称的是阿克尔洛夫的旧车市场——“柠檬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旧车市场上,卖方往往比买方更了解车子的质量信息,如果买方在购车时无法通过其它渠道检查旧车的质量,那么市场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假设市场上有两种车:好车和次车,卖主知道车子的质量,而买主只知道市场上有一定比例的好车和次车,卖主希望以高价出售好车,但买主不知道买的车质量是好是坏,所以在买的时候,总希望以最大折扣购买车子。如果市场上提供次车的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卖主能给的折扣也相应变大。结果导致卖主不愿意把好车放在市场上卖,而市场上只剩下次车。

该模型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市场运行的无效,在上述模型中,如果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好车,结果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却不能把好车提供给卖主,市场是失灵的。这种市场失灵具有“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卖主不愿意把好车投放市场,市场上只剩下劣车,也就是人们经常通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把信息不对称作为寻租产生的根源之一的,主要是“市场失灵论”的观点。巴托在《市场失灵分析》一文中指出:“市场失灵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即使在比较满意的理论价格市场制度下也不能达到合意的活动,或不能阻止不合意的活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信息搜寻需要花费成本,因此,会计信息还不可能达到对称的程度,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迎合政府的管制进行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

二、寻租与会计的经济后果性

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是1978年美国学者斯蒂芬·A.泽弗在他的《“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文章里提到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而这种经济后果性主要表现在会计报告能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决策行为。

会计可通过资本市场来改变资源配置结果本身就表明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然而在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提出之前,人们更多的将其注意力集中在会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而已。自从美国学者斯蒂芬·A.泽弗提出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以后,人们为了使出台的会计准则对自己更有利,开始广泛关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公平,并试图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这样便演变成各个利益集团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寻求租金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大致有两种可能:当参与博弈各方实力对比相差比较悬殊时,会计准则制定的内容会更倾向于实力较好的集团;当参与博弈各方实力对比不差上下时,会计准则制定的进程相对会比较缓慢,它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最终可能出现折衷的结果,即准则内容的可选择范围较大,可供各利益集团挑选适合自己的政策。

由此可见,会计的经济后果性和会计信息寻租存在因果关系,会计经济后果是诱因,会计信息寻租是逻辑结果,会计的经济后果性是会计信息寻租的逻辑起点,而会计信息寻租的直接结果导致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改变。

三、寻租与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完全了解事物的有用特征需要极高的成本或者根本无法做到完全衡量事物的有用特征,总有一些有用特征还处在“公共领域”。换种说法,只要有权利存在的地方,就有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被留在公共领域,因为权利不可能被完全界定。于是,那些被留在公共领域的有价值的资源,将会引发所谓的“寻租”行为,人们会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手段以获得这部分利益。由于参与人有着互不相同的寻租成本,在考虑是否花成本去获得这部分利益时,各个参与寻租主体需要衡量寻租的利弊得失,只有那些扣除寻租成本还能获利的行为主体才会努力去追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各个行业领域的龙头老大,相对非上市公司而言,有着比较强的竞争力,资金也较雄厚,往往还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向全国乃至更广阔的领域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具有以上优势,使得其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其他寻租主体,上市公司对公共领域租金的评价往往比其寻租成本大得多。这也使得上市公司较其他行为主体更容易获得公共领域的资源。因此,无论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执行过程,上市公司都较其他行为主体更广泛存在寻租行为(见下图):

寻租行为的出现通常与公共领域的大小有关。公共领域的大小反映了产权的清晰程度,即公共领域越大,产权越不清晰。在交易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人们会发现与其进行生产活动,不如争取公共领域的利益获利更大。目前,我国证券发行还带有行政审批的色彩,证监会依法对其进行审核。上市公司若想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也需要满足政府等监管部门的融资管制规定。正是政府等监管部门人为的干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使得股权融资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只要符合资本市场融资管制,都有机会获得这一稀缺资源,即资本市场上存在公共领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不清晰是产生租的来源,也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原因所在。要解决寻租问题,就要使产权清晰,就要限制公共领域扩大。

四、寻租与政府管制

前面我们分析,会计及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但寻租是一种人为的、主动的行为。会计的经济后果性为会计信息的寻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如果要转换成现实性,这就需要有会计管制的出现,但会计管制的出现则往往会以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从而导致政府介入为前提的。随着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数据逐渐成为控制的工具之一,政府将会扩大对会计的管制规模,从而会计信息寻租问题的严重性将会加剧。但由于存在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者并非呈正比例关系。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机制可以毫无障碍地运行,市场也有其“失灵”的地方,权利机构对会计信息揭示融资管制的开始,就意味着会计信息寻租活动的产生,因此,会计管制过程和会计信息寻租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但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个前提,即存在于完全市场经济的“最小政府”和完全计划经济的“最大政府”的两极之间。在完全市场经济下,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最小,我们设定为0,而在完全计划经济下,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达到极限,我们设定为1,那么,寻租现象的产生就存在于最小政府与最大政府之间。租和寻租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承担一部分职责,或者说是因为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利能够影响资源拥有者支配和使用其资源。而租金的多少、寻租活动的活跃程度以及规模大小与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相关,并呈现出某种与拉弗曲线相类似的非线性关系。

篇5: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一、简介

黑龙江省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公司或斯达)是以黑龙江造纸厂为基础,于1997年4月组建成的多元投资的国有整体控股、外资相对控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资产9.5亿元人民币,员工2700人。目前浆纸年综合生产能力10万吨,主要产品是U精制牛皮纸为主导系列的工业技术用纸,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覆盖串。企业1999年末通过了IS09002认证,并荣获中国质协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称号,2000年9月15日被国家人事部、国家轻工业局授予“全国轻工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1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是全国轻工百强企业。

二、案例背景

斯达公司的前身黑龙江造纸厂是1968年建厂的省直属老国企,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八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型,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企业之间三角债增加、税赋加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仅1993年和1994年两年就累计亏损5719万元,外欠8000万元。黑龙江造纸厂虽然长期亏损、企业资金短缺,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负担很重,但企业有好的产品,有好的市场前景,尤其精制牛皮纸是专利产品,市场潜力很大。

1996年以董鹰厂长为首的企业新领导班子上任。在当时大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新的领导班子决定对黑龙江造纸厂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在黑龙江省企业工委和经贸委的领导大力支持下,企业两度寻求合资伙伴,终于成功地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减轻了企业负担,将原黑龙江造纸厂改组成了后劲十足的斯达公司。针对工厂中存在的观念落后、管理粗放、亏损严重等现实问题,企业提倡创新精神,在制度和流程方面实施改革,在销售、生产、财务、质量、能源、物资、仓储、合同、工资制度、价格控制、款项往来、原材料验收、人事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斯达组织学习邯钢经验,向全体员工灌输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成本管理意识.开展目标成本管理,运用邯钢倒推法对各车间、部门提出降低成本硬指标,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

资产重组不但为斯达引进了外资,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而且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机制、先进管理经验。利用外资投入和国内的多元投资改造了能替代进口的轻定量牛皮工业技术用纸生产线——3150纸机系统,释放出了前端技改积蓄的4万吨制浆能力,形成规模效益。经过大力改革,到1996年底实现利润209万元,一举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斯达公司改革之后的数年中,在工业总产值、浆纸产量、碱回收、碱自给率、产品销售收入、上缴税金等各项指标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司实现利润逐年增长,吨纸成本逐年下降。到2001年,实现利润4107万元,吨纸成本又得到大幅下降。

三、企业信息化改革

斯达改革之前,由供应处一个部门承办采购计划、合同、验收、仓储,质次价高、缺斤少两现象屡见不鲜,暗箱操作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营销人员和客户联手对付企业,销售领域不透明,企业高层经理往往受制于营销人员。生产过程更是若明若暗,产品成本控制滞后,每月一次财务报表分析,数据传递不及时,1周期太长,不能实施实时管理。

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清楚有数是管理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迅速传递、交换信息,可以打破黑洞、提高透明度。只有重塑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建成责权清晰、制度规范、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形成一套构筑于信息技术基础上严密的决策、控制、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一)组织结构改造

斯达公司改革之初,机构臃肿庞大、部门职能重叠、职工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全厂有13名厂级领导、136名处级领导和411名管理人员,有49个分厂、处室,各系统分成条块,每个厂级领导各管一摊,部门局部利益的意识很浓,相互沟通困难,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过去也曾多次精简,但始终没有跳出精简——恢复——膨胀的怪圈。

合资后的斯达公司通过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利用软件程序来替代重复作业的职能,压缩了冗员,将原49个分厂、处室减为24个,管理人员由411个减为199个,厂级领导干部减为5人,处级干部减为47人,生产经营性员工由3800人减到2300人。组织结构上取消了过多的中间层,采取事业部制结构,分别是生产部、技术开发部、财务部、企管部、销售部和事务部。各事业部之上设有由高级经理所组成的,并有8名参谋管理人员、13台计算机支持的总经理办公室,下设两个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文件管理中心),协助总经理管理这些多功能的事业部。全公司建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决策中心,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管理中心,以总经济师为主的经济控制中心和以总会计师为主的资金运作中心。经过这些改革,斯达成功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

(二)内部流程改造

斯达在原来职能分工管理体制下,企业按照生产经营的顺序设置开发、供应、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管理部门。这种分割式管理方式存在着众多问题:既无法灵活处理突发性问题,又易于造成物流周期延长和服务水平低下。比如,企业中,尤其是采购和销售环节,吃回扣、损公肥私等暗箱操作现象严重,存在各种违规和不规范操作。企业对于顾客需求和各种市场信息反应迟钝,不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由于管理混乱,造成公司库存和流程所需时间严重超标。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体制,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斯达认真分析现状,本着增值、简化、整合、自动化、可控的原则,按照供需链的基本要素,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工作流,对内部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此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科学配置物流、资金流的基础上,对供应、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十几个企业内部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

再造后的流程以顾客订单为起点,根据销售信息,自动制定出排产计划,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排产计划同步给出质量标准、操作工艺、品种成本、物资需求、能源计划和作业计划等。

(三)实现企业信息化

完成组织结构的改造和内部流程重新设计之后,斯达着手信息化的实现,最终达到以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网络把握两个市场,以旬成本电算化为中心,逐步形成两级控制、两级制约,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转变的目标。

1.硬件、软件支持

硬件方面,公司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进行硬件建设,购买200多台计算机,购买高效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处理系统。软件方面,采用完全自主开发的方式,共编制程序1万多个,逐步扩展为包括旬成本电算化、生产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ID卡工资考勤、办公自动化及浮动工资考核等16个子系统。

2.信息系统结构

斯达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了数据管理中心和文件管理中心两个中心,局部工控计算机网络、监控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三个网络。

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公司计算机网络的数据流向控制和公司大型数据软件的集中运算,为全国销售计算机网与总部实现通信,为公司主要领导提供在国内外远程拨号访问公司局域网络的各种办公服务,编制公司一级软件和维护系统硬、软件。

文件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的所有文件和网上文件传递的控制、公司预算文件的编码存档,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有流动办公室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全国各地利用因特网办公数据的收发、整理、下发和上报文件的批报,以及生产基地与哈尔滨总部办公自动化的各种图像、文件、图表的流向控制。

局部工控计算机网络在主要机台实行数字控制,在电站、碱回收、制浆等主要分厂,利用计算机在工艺流程过程中进行产量、质量方面的控制,在个别分厂实现了以DCS、QCS和PLC集成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达到提质、降耗、高产的目的。

监控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在总调度室确定各生产线设备运行工艺参数,建立集中监测网络,使各分厂的运行参数都反映在总调度室的四台微机上,并设立了工业电视,对生产线上的重要参数进行监控,掌握并及时调整生产状况,使生产实现了最佳平衡。

管理计算机网络在数据管理中心和文件管理中心的统一控制下,以企管部为核心,对全公司的成本、销售、生产、财务、浮动工资、质量、能源、物资的采购、仓储与流通、合同、价格控制、款项往来、原材料验收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几千块现场仪表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统计与管理,在物资采购环节,通过微机网咨询、收集、对比采购市场质量和价格,制订厂内限价,货比三家,优化供货渠道。利用内控理论的差异分析有效地控制了各种消耗,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斯达公司信息化管理大致形成了相互关联的集成信息系统,其基本内容包括以旬成本电算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以订单为龙头的生产作业管理系统,以生产平衡为核心的监控调度系统,生产设备管控一体化系统,信息化的质量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采购管理系统,信息化的仓储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销售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资金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计量管理系统,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合同、定价管理系统,经济综合分析系统,信息化办公与决策系统。通过这个高效的集成系统,斯达经营者对外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变化,对内能够掌握和控制公司运营,达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目标。

四、改革成果

改革之前的黑龙江造纸厂是20世纪60年代建厂的老国企,装备落后,辅助生产设施差。为了避免一味追求新装备导致的投资大、资金筹措困难、投资成本高、收效甚微,斯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挖掘现有企业管理资源的潜力,走出了投入少、回报大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利用适度的投资,采用新技术,针对

篇6:会计信息化历程

试阶段(1983年以前):少数企业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的试验工作,做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验准备。在某些单项会计业务上实行电算化,最为普遍的就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自发展阶段(1983-1989年):国务院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全国掀起计算机应用的热潮,全国14%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但由于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与管理,在基层缺乏各种配套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采用工程化方法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和开发的软件很少,多数是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各自为政。计划发展阶段(1989-1994年):1989年1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明确了以财政部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主管部分组织开发、推广的会计软件取得卓著的成效;会计软件已经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初步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会计电算化队伍。普及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6月,中国财政部相继颁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评审核算准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关于大力开展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等法规和通知。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做了全面、系统的更新。3.会计信息化时代1981年《会计研究》第四期发表的《成立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倡议书》等几篇相关文章拉开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研究的序幕。会计电算化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学者胡仁昱就在其著作中认为如果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快速运转的工具,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替代手工处理方法,减轻劳动人员强度,这样并未从更本上提高财会信息质量,忽视了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在企业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较弱,也难以促进财会科学的发展。李素真在其文献中也指出,“会计信息化”这一提法源于传统会计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传统会计的组织工作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主要由财务部门把握。财务部门的工作非常专业化,与其他组织没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缺乏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现代管理一体化,集成化的要求。进入本世纪后,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化,已是许多实力型企业参与竞争和图谋发展的现实呼唤。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括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的信息化、会计实施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等

篇7:看联想发展

摘要:通过介绍柳传志在2009年重新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帮助深陷金融危机的联想走出困境的事件来分析市场领导者如何迎接挑战,渡过危机。以及阐述我从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字:柳传志

联想集团

应对危机 启示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2009年2月5日下午重新出任),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董事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2008年、2009年联想集团连续出现季度财报大幅亏损。具体情况如下:

1、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本季度中,联想集团销售额为35.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4.93亿美元下跌了20%。同时亏损9671.9万美元,其中每股亏损1.09美分,这是联想11个季度来首次亏损,去年同期联想盈利1.72亿美元。

2、全球四大区销量均下降,亚太区下降最多

(1)在联想集团大本营,大中华区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6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45%。由于经济危机影响持续,集团在中国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7%)。

(2)集团在美洲区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3%)。

(3)欧洲、中东及非洲区第三季度销售额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20%。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上升1%)。

(4)联想在亚太区内的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2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4%)。

此次国际经济危机对联想的打击会非常大。因为联想的国际客户主要都是大的商业客户,这是联想并购IBM PC的业务基础。现在经济危机出现以后,这些大的国际客户削减成本的主要方式,首先就是削减IT的成本,再不行才是裁员,联想能否渡过此次危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2009年5月2日,重新复出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挽救联想目前面对的困境。柳传志复出后,面对危机局势,针对联想当时现状采取的策略有:

篇8: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档案管理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紧密围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进步的, 即向着高度集成化的云计算发展。而云计算本身即与档案信息化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具有极大的利用空间。

一、计算机辅助管理阶段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档案管理部门开始借助计算机这一新生事物对日常档案工作进行辅助管理。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出发点, 即使用管理软件来代替手工管理档案。从一开始, 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 只能实现档案目录级管理。从此以后几乎每一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新技术, 都被用于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 解决了档案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我国档案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八十年代初仅有个别国家级档案管理部门利用计算机开展档案自动编制目录、自动检索。到八十年代末期, 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档案管理中普及, 全国省级档案管理部门及单位普遍配备了计算机。档案管理单位开始设计各自的档案编制目录软件和检索系统, 并建立了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档案数据库。可以说, 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就是档案目录的计算机输入、存储、处理、检索、输出, 同时实现了管理自动编制目录和内容检索。

二、计算机单机管理阶段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计算机开始普及到各个办公单位, 档案管理单位也开始借助计算机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所谓单机管理, 还是同下一阶段的网络管理相对应的概念。这一阶段仍然进行着纸质档案管理的工作, 同时以电子档案管理为辅。

这一时期在计算机中流行的文档软件主要有Microsoft Office和WPS, 利用这些办公软件生成电子文档并打印形成纸质文档, 并同时保存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档案管理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档案信息利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档案管理能够实现快速而灵活的文档检索, 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的文件, 检索目标也可以缩小到“文件”这一级, 这将使档案信息利用更加灵活和准确, 实现了档案信息的随时检索和调用, 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的同时, 也加快了信息化社会前进的步伐。

这一时期电子档案出现了唯一性和原始性问题。众所周知, 纸质档案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直接形成的, 它客观记录了原始情况, 保留着传递环节的原始记录, 如当事人亲笔记录及签字、各级各部门的审批意见、签字及公章, 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档案。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信号, 内容信息与记录载体的关联度几乎没有, 内容信息可以随意复制和传递, 同时还不影响其原貌呈现。也就是说, 电子档案从形式上看, 不具有唯一性和原始性, 也就缺少了应用的价值。针对这一问题, 国内外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规范标准, 承认电子档案的应用价值。也就是说, 只要电子档案在形成、传递、存储及管理等方面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其与纸质档案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阶段

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是指将档案信息先予以数字化, 再经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数据库存储系统, 经过分类、整理后, 再通过互联网络传送给查询者, 从而通过网络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 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进入二十一世纪, 计算机网络开始了全球化的发展, 档案管理步入了了网络化阶段, 档案管理系统也全面转为网络化管理系统。从一开始的单位局域网管理系统, 发展为后来的互联网协作办公系统。这些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局域网和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 档案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目录管理进入到内容管理。这个时期的重点是纸质档案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建设等, 即将现有的纸质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 并随之建立信息数据库, 将档案数字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

随着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发展, 档案信息的上网管理及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的不安全性是档案管理网络化发展阶段最大的障碍。一般认为, 对于网络系统构成的威胁主要有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及关键信息泄密等。针对这些安全问题, 我国档案管理部门也进行了重点关注,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和技术标准, 这些措施和标准对档案管理网络安全等级进行了划分、测评及档案信息上网前的密级控制, 这些对于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安全性取得了巨大成效。

四、云计算发展阶段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网络即计算机”的网络资源共享思想, 就是说将互联网中众多分散并互联的计算机称为“云”, 对“云”进行组织并实现网络远程计算和远程存储的功能称为云计算。云存储则是在云计算概念下延伸出来的一种新概念, 它是将分散在网络上的各种存储设备整合在一起, 为用户提供海量和安全的网络存储空间。

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该指南鼓励具备条件的档案馆采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同年的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档案工作要密切跟踪和应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服务于档案信息化工作。这些都说明云计算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云计算技术, 档案管理单位可以将数据库中的电子信息存储在云端空间, 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数据管理与维护, 这样可以减少各档案管理单位的数据库维护成本, 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同时对于电子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当然, 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也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 如云端空间的安全性问题、云端空间的差异性问题和云端空间的技术标准统一性问题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解决。但是不管怎样, 云计算对于档案信息化来说将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是档案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篇9: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采集

信息资源中心其实也可以叫做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服务器和储备设备,进行集中储存,并通过依存于一个实体组织,在企业内部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利用率,并为数据提供一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软件资源配置,为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努力,同时还可以根据数据对企业内部进行数据资产的交易。

一、含义以及发展趋势

信息中心定义在这里是指各种服务器与储存器根据应用与数据管理需求进行的一些对硬件存储环境的改变,而数据管理则主要是指信息系统管理,一般情况下的企业的总体规划也是按照这种含义来描述的。正常情况下,我们自己理解的信息中心应该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工作,但现在硬件集成和数据统称为信息中心重点工作。因为,一个系统要想全方面的解决信息资源中心的问题,就要同时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硬件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为企业的整体应用提供综合的信息技术。

一个企业为了加快信息管理的发展,就要统一实地勘察,并统一编制油田企业的网络架构建设方案,根据方案的基本原则,以及距离单位远近编制地理位置坐标图,再为整个企业建立网络方案。这样就建立了最初的信息设施,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配备,为了得到更好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信息中心的工作者们就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突破现状,不断进步。

二、工作方向

我们要以油田“信息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油田企业网络通讯设备为平台,以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以企业信息门户建设为契机,利用统一数据资源(数据中心)集成各种应用系统,实现网络管理利益最大化,以信息驱动业务为保障,做好油田的信息化建设。

三、建立健全信息制度管理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手段,更的管理的有效保障。因此,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组织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建立信息驱动的业务机制是管理中心的主要内容,如何才能正确的把握计算机技术路线,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

就目前而言计算机网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在油田企业,一些骨干单位的网络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已经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今年来,网络的健全给我们单位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几年前的网络建设,由于建设信息的总体布局不稳定,加上后期配置的混论,造成了信息管理上的不安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信息门户建设减少乱建网站的现象,对应用系统集中和加强管理。

四、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

现在,企业内部已经建立防火墙和侵入检测系统,网络病毒检测,电子邮箱病毒防控等防病毒体系统,但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扫描等安全措施还没有部署。因此,下一步,我们将首先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然后逐步实施整个安全检查系统。

五、建立完善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

1.首先要完善探井井場实时信息远程网络传输系统,并尝试井场视频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的网络结合。

2.对有条件的输油站和天然气处理站要实行监控改造,并完成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建立起生产检测的全过程。

3.对生产井实行井场数据视频监督和计算机网络同步。

六、措施

就信息技术中心现状而言,最关键的是要引起领导的重视,保障信息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并要有素质较高的员工建立健全系统组织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确保领导支持,保障信息项目实施的成功。还有就是开发一体化的业务整合系统,开发信息系统整合提前完成,尽快在整个企业内部统一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建立组织机构对其管理,并确定近期和长远的目标。

还要建立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机制,加强IT技术人员的培训,保证队伍技术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建立信息技术专家小组,对于企业遇到的计算机技术问题,要及时的交流和解决。

总之,尽快的加速信息门户项目,对推荐信息管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数据整合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只有对企业很好的定位,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做好企业的计算机信息整理工作的非常必要的,也的十分重要的,为了企业美好的明天,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应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最大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党卫.数字油田软件系统架构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3).

[2]王权.油田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油田时代[J].数字化工,2004(9).

上一篇:班组隐患排查分析报告下一篇:给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