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质课评选感想一

2024-05-27

省优质课评选感想一(共7篇)

篇1:省优质课评选感想一

参加《省优质课评选活动》听课工作汇报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于9月23日-28日在潍坊举行,五天时间里我观摩了31节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课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独特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置身于会场中,我由衷的感受到:听课,真是一种享受!从他们的课堂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现在就学习的收获与感受给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

一、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老师们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能够正确地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够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材挖掘地深,能够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效地结合。如:临沂的尤中华老师执教的青岛版二年级《找规律》一课中,把五年级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3种不同的情况都设计到了,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都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济宁的田勇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在找大数3的倍数的中,利用了划3的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原理。

二、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入新

课,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过来,投入到新课中去。如:济南的李起争老师在执教《观察物体》一课时,课前通过谈话对老师的印象,出示图片正看像青蛙、反过来看像马,从而渗透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同。邹城一实小的吕雅丽老师在执教《平行与相交》一课时,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互相认识,来理解“互相”一词的含义。

三、重视课件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融为一体。有的老师花费数百元找专业人士制作flash课件。如:临沂的刘士峰老师《方程的意义》一课的课件。在电脑上用鼠标调节天平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托盘的左右两边放入不同的物体或砝码。

四、重视情境导入新课。选取的情境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实际。体现了新课标中“一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这一理念。如:临沂的尤中华老师在执教《找规律》一课中,出示斑马、金鱼、茶园、向日葵、热气球等图片,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学生看过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从而揭示有规律的排列才简洁美观。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数学教学的返璞归真,学生只有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的数学思考过程,其学习才是刻骨铭心的。如:滨州的翟辉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任城区王广艳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通过学生的猜测--合作探索--讨论交流--验证汇报,经历和发现了数学规律。课堂上,至始至终让学生有活动的机会,满足他

们的创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好的体现了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的职责才得以体现。

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进步时受到表扬,在困难时得到鼓舞,使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真善于观察”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老师们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分类、极限、集合、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如《找规律》一课,让学生多角度的去观察问题。在《圆的周长》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猜测、实验得到规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通过分类比较平均分与不平分的不同,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在《平行与相交》、《方程的意义》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教学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集合思想的感性认识。课堂上,当老师们遇到学生说半句话时,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和读题习惯。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有效地教学设计。

2、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敢于实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加强练习基本功,提高个人素质。

4、及时反思,查找不足,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总之,这次听课对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中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别人的宝贵经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

由于我水平有限,汇报过程中,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篇2:省优质课评选感想一

就在上周我有幸去观摩了在青岛举行的全省小学美术优质课展评及课堂观摩培训活动,这对我一个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美术教师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参加这次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让我能与专家、领导面对面交流,了解到最前沿的美术教学理念。

就在上学期磨课的时候我们的教研员和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教学方法,当时就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学习与交流,观看了很多优秀的课例,使老师们之前给我提出的那些宝贵意见以各种风格和形式更直观的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除此之外,这次活动还解决了很多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这次研讨观摩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和谐化。

这次省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吸引了全省50位优秀选手参加。在所听的25节课中,选手们尽力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少课堂精彩纷呈,在这些优秀课例中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我将其总结如下:

第一、很多优秀的课例在课前都进行了一定的“热身”活动,课前跟学生进行交流,活跃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对本课的参与度。

第二、导入方式自然妥贴,创设情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来自济南的李彤老师,在上《精美的邮票》这节课时,导入方式就很成功。一段自己制作的flash短片,短片中一个小孩寄信,因为没贴邮票所以寄不出去,问问同学们“为什么寄不出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铺垫。

第三、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策略运用得当。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着他们想象能力,充分展现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的亲和力、应变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的淋漓尽致,彰显了老师们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

第三、在评价方面更加灵活,多角度、全方位、跟进式评价等亮点多多。如:滨州开发区第一中学的张老师能够全面展示和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并在评价的时候,出示了一个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评价各分作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并从中获得成功感。

篇3:优质课评选利弊谈

1. 促进专业成长。

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评选可以给教师们提供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选过程中, 参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学法与教法, 通过“智囊团”的出谋划策, “专家组”的评估审议, 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寻找自身的差距,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使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优秀。

2. 引领课堂教学。

“优质课”之所以称为“优质课”, 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 无论从教育思想、组织形式、课堂模式、语言锤炼乃至教态风度等多方面都有普通教师值得学习地方, 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的导向, 描绘的是一幅理想的课堂图景, 它不同于常态课。通过学习、观摩优质课,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汲取优质课的优点, 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样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才会逐步走向成熟。

3. 深化教学研究。

篇4:对一节省级优质课的几点感想

2007年11月初,湖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荆州举行,笔者认真观摩了所有选手的作品,收获颇多,对其中一节获一等奖的“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感想颇多,下面发表一点个人浅见,和同行交流.

1 教学过程呈现

1.1 情景引入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1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同学们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囿于实力受限,又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艇,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 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 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1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师: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性事件的一门学科.这个事件中,数学家们运用了概率知识研究不确定性事件中隐含的确定性规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概率的有关知识.

1.2 三个事件

师:大千世界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事件,请同学们讨论下列事件能否发生?

(1)木柴燃烧,产生热量;(2)明天,地球仍会转动;(3)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4)在标准大气压0℃以下,雪融化;(5)两人各买1张彩票,均中奖.

教师微笑着走到举手的学生身旁,该生小声回答:事件(1)(2)一定会发生.事件(3)(4)一定不会发生.事件(5)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师:像(1)(2)这样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为它取个怎样的名字呢?

生:必然事件.师:其他两种事件呢?

生:不可能事件,偶然事件.师:偶然事件也可以称为随机事件.

师:比如事件(3)将铁块挖空了,变成跟轮船似的,铁块就可能浮起.这里的“实心”铁球就是铁块下沉的一个条件,如果将这个条件改变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发生了变化.那么以上三种事件的定义究竟该怎样?(生回答)幻灯片给出三种事件的定义及事件表示方法.

师:举一个你生活、学习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1.3 实验探究

师:虽然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那么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用什么来度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1.3.1 实验一:(学生参与+电脑模拟)掷骰子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随机事件A:“掷一枚骰子3朝上”的频率.

第一步:学生分组合作掷骰子.教师拿出两枚骰子,点四名同学分两组上讲台掷骰子,各掷20次,一人掷骰子,一人填表一.

师:两组同学做实验20次,3朝上的频率相同吗?这是为什么?

生:不相同,因为随机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师:这反映了频率的什么特性呢?(引导学生体会这正体现了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随机性)

第二步:电脑模拟实验.教师引导:如果做同样的实验200次,400次, 1000次,乃至2000次或者更多呢?即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来研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频率的变化会有什么趋势呢?由于人力有限,咱们还是借助电脑来模拟实验.(课件演示,教师同步讲解)

师:再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根据电脑模拟实验数据填写表二(频率,频数统计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处理数据:再请同学们根据表二完成 “频率折线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样的点,横坐标为实验的总次数,纵坐标为3朝上的频率.

频率折线图教师深入学生并帮助困难学生处理数据,最后用幻灯机展示完成得较好的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频率的稳定性:你们有什么发现?频率是确定值吗?频率的变化有规律吗?

引导学生发现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的变化规律:实验一中大量重复实验三朝上的频率变化趋于稳定,将在1/6附近摆动.

1.3.2 实验二:(直接呈现)抛掷硬币

师:对于其它随机事件,其频率的变化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随机事件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

师:数学家们为了研究正面朝上的频率,把抛硬币这个枯燥的实验重复做了几千次甚至上万次,请看多媒体,该表数据是他们的实验结果.

实验人抛掷次数出现正面频 率狄摩更204810060.5181布 丰404020480.5069皮尔逊1200060190.5016皮尔逊24000120120.5005 师:大量的重复同一实验,随机事件B发生的频率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生:实验二中大量重复实验抛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在1/2附近摆动.

1.3.3 实验三:(直接呈现)孟得尔豌豆实验

师:当大量重复实验时,随机事件的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的事例不胜枚举.又如随机事件C:“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实验中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

性状F1的表现F2的表现种子的形状全部圆粒圆粒5474皱粒1850圆粒:皱粒

≈2.96∶1茎的高度全部高茎高茎787矮茎277高茎:矮茎

≈2.84∶1子叶的颜色全部黄色黄色6022绿色2001黄色:绿色

≈3.01∶1豆荚的形状全部饱满饱满882不饱满299饱满:不饱满

≈2.95∶1 师:生物学家孟得尔将子一代自交发现:F1即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F2即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约为3∶1.则:大量重复实验,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的频率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思考半天后,换了几个学生才答出:“在常数3/4附近摆动.”

师:这三个实验有哪些共同点?①实验的次数如何?②它们都研究什么?③频率有何变化规律?

生:大量重复做同一实验;都研究频率;实验次数越多频率靠近某个常数,在其附近波动.

师:我们将这个常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它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师:能结合常数发生的过程给出概率的定义吗?

幻灯片打出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 P(A).

1.4 巩固延伸

师:结合今天所学内容,我们来看以下几个习题:

例1 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发射1枚炮弹,命中目标;(key: 随机事件)

(2)若a为实数,则|a+1|+|a+2|=0;(key: 不可能事件)

(3)江苏地区每年1月份月平均气温低于7月份月平均气温;(key: 必然事件)

(4)北京六月飞雪.(key: 随机事件)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非常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师:有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能求,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随机事件的概率不那么容易求,我们常常用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比如(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

例3 美丽的松花江碧波荡漾散发着生命的光泽,然而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这样:大量的石油漂浮在水面上,曾经美丽的松花江犹如一条黑色的巨蟒,致癌物质硝基苯充斥着松花江,致使鱼类大量死亡.在这危机关头国家紧急调度大量的活性炭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松花江的水能喝吗?鱼能吃吗?环保部门发布了松花江水质的情况,多次提到一种化学物质硝基苯,有些专家认为硝基苯在动物中有致癌作用,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的项目限值硝基苯为0.017mg/L.这与美国的标准一致.专家们如何判定松花江里的鱼类受污染的程度呢?

师:专家在松花江采取并检测分析了五百尾鱼类,包括不同江段,不同习性,不同种类的鱼以及松花江沿岸2公里以内养鱼鱼塘的鱼类的硝基苯残量发现这些鱼中只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略微超过安全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随机事件的概率都不好求,这里从江里捞起一条鱼恰好硝基苯超标的概率有多大呢?专家通过抽样500条,用检测超标鱼出现的频率1/500来估计出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

例4 在数学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3.1415926 到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了1000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学史上的骄傲.

十九世纪英国人威廉·向克思花了二十年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07位,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毕生的心血结晶——圆周率的707位小数.许多年后,数学家法格逊对这些数据产生了疑虑:为什么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多而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少?疑惑的依据是他的奇特设想:在小数点后的大量数码中,每个数码出现的频率应该差不多,概率都应该是1/10.是不是向克思的计算有误呢?,他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设备整整算了一年,得出结论:向克思的圆周率的707位小数中前527位是正确的,法格逊的猜想是事实吗?只是当时的数据太少了,事情很快有了转机,计算机的发明使这成为可能.1973年法国学者让·盖尤和他的助手统计了圆周率的前100万位小数中各数码出现的频率,如右表:在圆周率的大量数码中,任何数字出现的频率均在0.1附近,可见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为1/10.

2 观后感

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外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虽然学生学习的数学都是前人已经建造好了的,但对学生而言,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的,即用学生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自己的正确理解,这应该是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 对建构主义学习来说,活动是第一位的,强调要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对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活动最初主要表现为外部活动,由于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特别是主体高水平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个人体验.

这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组织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民主教学,不把任何学生还不能接受的认识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将概率知识由学术形态转化成一些有探究性、可操作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身体验概率知识的形成过程.通篇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基础来完成归纳与猜想,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提取三个试验的共同精神,归纳出定义.本节课通过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思想,优化思维品质,让学生体会了“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活动,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过程,返璞归真,揭示本质,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有效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大数学家欧拉说过:“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更需要实验”.为了不让学生以为“概率”这个定义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实验,然后以实验切入、层层铺垫启发学生形成概念、理解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频率的随机性和在大量重复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稳定性.教师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

下面对本节课的四个关键环节谈几点具体感想.

2.1 关于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象本节课这样的引入的确生动有趣,但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还无法解决这个情境问题,显得有点花哨.与其这样还不如省掉这个问题情境,直接开门见山地进入课题,因为引入问题情境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问题情境还应能为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形成或理解服务.例如:这节课可以设计摸球试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纸盒,告知学生里面放有若干种颜色的球若干个,摸出红球者就是咱们班的“幸运星”,谁先来摸?激发学生参与摸球兴趣,在学生发现所摸的球都是红球而诧异时,便将盒子打开,展示里面装的全都是红球,并指出在这种条件下,摸出红球这件事一定会发生;而摸出白球这件事一定不会发生;再改变实验条件:往盒子里再放几个黄球,则摸出红球这件事情就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了.这个生动形象的引入为本节课设置了两个包袱:“一定条件下”和“三个事件”,为学生深刻理解“三个事件”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2.2 关于“三个事件”

“三个事件”的名称其实不必问学生:不该问的不问——没有任何数学思维,且学生可能将“随机事件”称为“偶然事件”,但下面三个实验中的任何结论都只能引导学生得出.教师提问时不应轻易下讲台、站到学生的旁边——这不仅不能给学生以亲切感,反而会给胆小的学生压力,容易造成两人之间的小声交流.让学生自己列举关于三个事件的生活实例,既能反馈学生对这三个事件的掌握情况,又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掌握三个事件的外延与内涵,使学习更轻松.但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由于本节、甚至本章主要研究的都是随机事件,故不应对这三个事件平均使用力气,而可以让学生多举几个随机事件的例子,当学生一下子举不出几个例子时,老师还可以帮忙补充,如每期体育彩票的中奖号码 ,某件产品是否合格,某个灯泡的使用寿命,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从一批待检产品中任取一件是优质品;经过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广泛地存在着随机事件,因而产生进一步研究随机事件的愿望,为下一步引入课题作铺垫.

2.3 关于探究实验

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实验感知决定着本节课的成败.这节课中三个实验都是学生先猜测,再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归纳、猜测、论证是发现知识的重要方法.三个实验都注重用精确的数字向学生展示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门严谨的学科;另一方面,可由图表直观地将学生引入到概率的定义中.体验完三个实验后,教师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提取三个试验的共同精神:频率的稳定性,归纳出概率的定义及性质,这是本节课的精彩所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没有代替学生体验和概括.还不忘锻炼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投影学生的分析结果”激励学生参与兴趣.但教师为什么没有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先研究抛硬币,后研究掷骰子呢?这是因为抛硬币的结果,学生都很熟悉,一看就能猜对答案,所以将抛硬币作为第一个实验就不符合有效教学的原则.不过在多媒体演示掷骰子实验的过程中,同时显示1、2、3、4、5、6点的表格,就是将6个实验结果一起显示,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如用不同的颜色突出3点向上这一格的数据,引导学生只关注同一个事件“3点向上”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实验三虽然很新颖,但学生理解事件本身都很难,这就冲淡了对所讲知识的理解.其实若将实验三删掉,补上笔者设计的引入实验(举手学生上讲台摸球),再在实验一(掷骰子)中,教师提供多枚骰子——可事先用刀片将橡皮擦切成小方块,六个面分别标上1、2、3、4、5、6点,制作成骰子,将全班学生分组后,每组分一枚.这样就“部分参与”、“ 全体参与”、“ 模拟实验”都有了:三个试验的展开形式各不相同,学生和评委就不会产生视觉疲劳.若常规内容的表现形式有独到新颖之处,再加上开场新颖、过程流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便可胜人一筹.当然“全体参与”控制不好就容易造成混乱!可通过分组和明确分工来避免混乱:一人抛、一人记录并统计数据、一人协调,大家一起分析数据.

2.4 关于概率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本节课在讲完频率和概率后,给出了两个概率的应用的事例,这不但巩固了概率的定义而且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这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概率的应用特别广泛,本节可作为概率第一节课,应该简单提一下概率的应用及其发展史,因为这节课不讲这些内容,以后就没有机会讲了.本节课中例3、例4都是概率很好的应用情景,但4个练习太多,会冲淡学生感受概率应用这个主题,故删掉例1、例2,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其应用.不仅如此,若老师能对例3、例4做一些深挖掘,学生就不仅了解了概率应用,还会升华对概率的理解,如:例3中加一句反思回顾:“反过来,若已知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那该怎样理解这个数据?能不能理解为每500条鱼中都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超标?”;例4中加一句点睛之言:“由此可见,大量重复实验对于寻找频率的稳定值至关重要!”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那是不是任何随机事件的概率,都需要象数学家那样花整年的时间来做大量重复实验呢?更何况有些实验是具有破坏性的.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节分解!”经过老师这么一引导,学生就会加深对概率本质的理解,也为下一节内容的引入做好了铺垫.

总之,在优质课比赛中开场新颖、过程流畅、表演形式丰富,能尊重学生、体现新课程理念等都会增加获胜的筹码.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像歌手唱歌那样激情投入、像评书演员那样声情并茂,时刻观、听所有学生的一言一行及其情感变化,关键时刻还应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否定学生、不回避学生问题.讲课时不能背教案,因为心中有教案就会言行呆板,容易造成脱离学生而没有感染力,其实只要将所有问题都讲出来就够了,打乱预案秩序正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只要心中全是学生,就会上出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优质课!

篇5:年省历史优质课评选章丘归来随想

——章丘归来随想

2014年山东省初中历史学科优质课评选于3月23-27日在章丘市实验中学进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章丘是省会济南辖属的县级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101.8万。章丘是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故乡,以泉水闻名,素有“小泉城”之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1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7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9亿元,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33位。

章丘市实验中学位于明水城区风光秀丽的世纪西路中段、福康路南,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精致的校园,浓郁的文化,规整中勃发着生机,伴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呈现了一道蓬勃向上的靓丽风景。实验中学是章丘初中第一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校,省级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有3个年级68个教学班,3900名在校生,教职工30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3人,济南名师3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79人。建校三十年,为章丘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优质课评选,有来自全省各地市推选的50名教师参赛,来自省内500余名教师积极听课,实验楼2口教室每天都是爆满。展评课分成2组同时进行,使用人教版教材,每节课授课时间为45分钟,24名学生坐在前两排上课。每组25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在4天的时间里,我在2组听了18节课,虽然有点儿累,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非常充实,这与选手们的精彩发挥有关。

1.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参加优质课的老师教学基本功都比较过硬,老师们能够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不少老师“三笔一画”传统基本功也充分进行了展示。规范、优美的板书,为课堂增色不少,有位女教师在《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还现场书写对联,上联是“文登古风犹存”,下联是“章丘名人辈出”,横批是“文章天下”,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教师的教学智慧 优质课比赛,原则就是公平、公开、公正。同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同是一个课题。有的课堂活力四射,学生发言精彩纷呈,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的课却沉闷低效,学生沉默不语,难以完成教师的问题预设。

例如,有些教师的课堂充满了教学智慧

·在总结民族政权并立时,有选手把和平的和字放大,在笔画上标注政权。这样,即认清了政权的地理位置,又认识到和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

·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时候,天平的例子、在南北之间加一条横线。

·在使用《清明上河图》时,有选手巧妙地利用了《清明上河图》,地图是动态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很好的展现了当时东京的繁华。

·在处理改革开放时,有选手恰当地运用了自己的照片,也有选手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你关心的话题。问题浅显、贴近生活,远比给国家和社会提建议要容易理解。

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处理,却达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关于繁和简的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这就是智慧、是艺术。

3.科学地整合教材

现在采取板块教学的老师比较多,下面欣赏几位老师在整合过程中,给板块起的比较好的名称:

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为例 1)·走进宋朝寻宋风 ·赏画吟诗品宋情 ·访古探源悟宋史 ·说衣食住行展多彩生活 2)·谈娱乐节庆赏民俗文化 ·话时代背景究时代原因 ·讲习俗变迁悟文明传承

3)·衣食住行观变化

·娱乐节庆看发展 ·万千气象谈体验

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

1)·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

·春回大地——一桩最大的冤案昭雪的反思 2)·尽扫残霾见真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拨云见日定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春满神州奔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 4.双边活动开展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学生的独角戏。实施教学活动,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和谐、有序、有效。

·教师有亲和力:有个孩子回答问题不理想,老师走近他,拍拍他的肩膀,轻轻的说“请挺胸、抬头,看来是个羞涩的男子汉”,没有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善于调控课堂:有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课堂随机应变,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在对于真理标准相关问题的分析上,老师们循循善诱、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时代背景、实质和影响。·问题贴近学生实际: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初中生,年龄在11-15岁左右,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教师需要能够深入、精巧的设计问题,既不降低标准迎合学生,也不无限拔高增加难度。

·有些老师不仅生活时尚,在教学过程中也恰当地运用了网络语言:有人对这个问题点赞、有人吐槽,你持什么观点?元芳你怎么看?时间去哪儿了?这些流行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问题的处理上,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了。

这次优质课,多数教师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很好地预设问题、双边活动,并且有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预案。教学深居简出,很好地拉近了师生距离,实现了师生同研共进。

5.课堂充满激情

如果说课堂是一湖春水,那么激情就是一缕清风。教师的激情首先体现在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时候,教师暮气沉沉、表情呆板、肌体僵硬,把学生参与的热情一扫而光。参加优质课比赛的多数男选手声音洪亮,教学语言有感染力,带给学生蓬勃向上的学习欲望,课堂气氛活跃;一些女选手语音、语调、语气富有变化,肢体语言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带给清新自然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激情的体现。

《改革开放》一课,一位教师带着孩子兴趣盎然的做“握沙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望。不去探讨实验的严谨性,能够把实验带入历史课堂这就是值得赞赏的,教师的教改和教学热情在教学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教师在课堂上热情洋溢,方能带动学生激情四射,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6.教师灵动地驾驭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历史知识是固定的,课堂是灵动的。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认识有差异,让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是不现实的,也是僵化低效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切题,甚至跑题都是十分正常的。教师有课堂驾驭能力的话,对一些生成事件处理得当,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很多老师采取小记者问答的方式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因为采访要求和回答方向不明确,并没有取得活跃课堂、理解重要知识的目的。有一位选手很用心,她仅仅规范了小记者用语:我是某次会议的小记者,正在现场做采访,请问„„我是某次会议的与会代表,我对会议印象最深刻的是„„结果如何?多位同学举手发言,异彩纷呈!

7.课堂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不少老师在运用史料教学和历史课要有历史味等方面做了探索。这次优质课中,平铺直叙、直接提出问题的老师少了,选取多段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视频资料创设情境,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的老师多了。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背诵记忆,应该洋溢着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呈现史料、讲故事的方式认识了岳飞的事迹,并且在探讨他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英雄的问题上,对民族英雄进行定义和举例论证,对抗金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进行解读。这样处理,既解决了教学难点,又进行了情感教育,还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课时,选手没有进行刻意的思想教育,而是选取知名企业发展、自己家乡变迁、个人家庭生活变化等鲜活的例子,让现实照进历史,通过现实反观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利于学生理解,也增强了课堂的历史气息。

本次历史优质课评选的课堂还有很多亮点,例如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取消了见学生环节,教师却能够在短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

然而,历史教学没有止境,作为历史教师就更加任重道远。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对课堂进一步的精雕细琢。模式也好,方法也罢,都是多年来教学和教研经验的总结。教无定法,作为一个老师要善于甄选,灵活使用好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适当吸收一些新的理念加以完善和创新。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作为七中的老师,只要有黄牛爬坡的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燕子垒窝的精神——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蜜蜂采蜜的精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春笋冒尖的精神——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老师也会在各类基本功、优质课、教学能手评比中崭露头角。

请相信,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着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生动,“亮”行课堂!

篇6:听省优质课的感想

高二政治 王元贵

四月二十三日,我们政治组统一组织到聊城一中听省优质课,主讲人来自山东不同地区。通过听他们的讲课,我受益非浅,发现很多与我们平时上课不同的地方,从备课到设计教案到组织教学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使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讲优质课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另外,对课件的制作一定要可操作。用多媒体教学,重要的是,优秀的课件制作出后,还要会用,把人与电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突显整体效果。在课件制作时,要灵活多样、富含知识、信息量大,所选材料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这些都是讲好一堂课的必要准备。否则,不利于下一步正常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

其次,在授课时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对老师来说,要做到重难点突出,对重点知识要重点讲,强调学生理解、记识。而对难点知识,老师要多分析、多举相关例子,以使学生更易把握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对学生来说,要突显其主体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做到讲练结合,对所学的内容适时进行强化、巩固、提高。且学生讨论、练习后,老师要做评价,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更容易接受较多的知识。这样对整个教学活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如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所选素材与教材不符或联系不大,或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或教学语言(包括口语和形体语言)不标准、表情不丰富等等,这些也都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篇7:省优质课评选感想一

一、优质课历史:十年举行六届,今日又圆满结束,意义非凡。

二、选手优点:

1.敢于选择经典,挑战自我,值得表扬。

2.素质高,创新能力强。

三、暴露问题

1.“吃包子”现象

皮太厚,上课十分钟了学生还没有吃到“馅子”,待到吃“馅”时,已是下课时。老师们要深思。

2.“吃鱼”现象

一堂课老师端上一盘鱼,并不让学生吃,而是看佐料、看酱油、看味精。一节课下来,鱼已经凉了,学生还没吃几口,老师又把鱼端走了。这样鱼非但没有化成学生口中的美味,长期下去,学生反而容易坏了胃口或者营养不良。

你的一节课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课文读了几遍?重视并挖掘文本了没有?当学生的优点掩盖了老师的瑕疵时,老师要不要反省、充电呢?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问题。

3.“画蛇添足”现象

优质课比赛超时两分钟要扣分,有选手问:“一分钟扣不扣分?”答:“得看评委的心情爽不爽。”(众老师大笑)“画蛇添足”的课有好几节,“足”可不可以“砍掉”,下课了就不要再展示自己的作品了,如果把这个时间用在挖掘文本上或者学生谈收获上还好些。4.作文课总是理论在前,实践在后

如果我上作文课,可以先创设情景——学生写作展示问题作文——教师指出问题学生修改作文——展示改后优秀作文。这是先体验后写作的方法。

5.以学为主的问题

先学后教是好的,关键是抓住“没解决”的问题,这也许正是亮点问题,才是动态生成的问题。老师们要牢记,学生需要的才是你应该教的。以上几点问题希望每位老师多钻研钻研,引起重视和反思。6.今后计划

课改十年,想要在齐鲁大地上竖起一面旗帜,打造一批名师,创设鲁派语文教育格局,为大语文教育做出贡献,希望每位一线语文教师为此奋斗。

7.鲁派语文教育特点

5组关键词:

(1)生本和文本

生本是基础,文本下功夫。今后经典文章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本色和活力

语文课不要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环保课等,要保持“语文味”和课堂的、语言的激情与活力。

(3)求实和创新

求实和创新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多给学生提问空间。

(4)智慧和高效

(5)个性和兼容 8.谁来建设我们的鲁派语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组宋老师评课:

一、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生能参与课堂,但给孩子学习的空间太小。其实学生会的不用讲;学生商量后就会的不用讲;通过老师引导就会的不用讲;最后实在需要讲的就一定讲透。这次听课发现老师的话多,引导的多。

二、个性化阅读

老师预设不够充分,所以不能动态生成。学生的提问拓展出去了,老师再硬拉回来。山东龙口在研究“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课题时,有老师讲《湖心亭看雪》,设计问题很巧妙。一个是填空: 的雪,的张岱。一个是“假如你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哪里驻足?”个性化就融入了阅读中。相反,“那夜的戏好看吗?”“端午的鸭蛋、络子是怎么来的?”“你们喜欢哪只猫呢?(《猫》郑振铎)”“《与朱元思书》是摘录呢还是全文呢?”,放开有必要吗?

三、文本解读的深度要有层次

例如郑振铎的《猫》,小学生能读出对第三只“猫”的可怜、同情是很好的。初中生应该看到“猫”背后怎样的“人”和怎样的社会?欺凌弱小是不是人的劣根性?再如《满井游记》分析作者这一“闲人”,就少不得分析“闲差”、“闲情”、“闲景”等等。

四、作文教学不令人满意 写作是拿出,阅读是吸收。选手们出示的名家名段应该当“砖”而不能当成“玉”。

2011年山东省初中音乐优质课有感

2011年9月13日-16日为期四天的省优质课评选在开发区一中举行。本次活动共安排了51节课,我一共听了26节课。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各显神通,让自我的风采在课堂上飞扬。通过听课使我受益匪浅,新的理念、新的课堂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始终充斥着我,让我感慨颇多。现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此次

观摩的心得体会。

一、课程理念(1)突出音乐审美

在这次观摩中,教师们都注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注重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如淄博实验中学的包哲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非洲音乐,教师拿出重点节奏,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来感受非洲音乐。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

(2)兴趣爱好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动力源泉。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济南第二十中学的李阳老师,在《京韵》的课堂教学中就运用的很好。教学开始李老师就用京白的方式导课,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李老师的课堂始终以京剧的唱、念、做、打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兴趣和爱好的天地里遨游。

我们的课堂恰恰需要的就是这些。

(3)面向全体

音乐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音乐的感受和音乐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这次观摩我感慨颇多:如济宁十四中的赵鹏老师,在《卡门序曲》的授课中,每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授课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体会参与的乐趣。这样的课

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二、朴实间方显芳华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见到的多是些华丽的课堂。课堂上无论从多媒体的运用、课堂活动的组织,运用的很多。但真正突出课堂特色的甚少。看上去有点让人感觉到“华而不实”,课堂教学冲淡了音乐的本质。在这次观摩中我们我们看到的是朴实的课堂设计。教师从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处理,让学生逐渐感受、体验和享受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的音乐的本质的挖掘,教学中的活动也是有针对性。

三、业务精湛

音乐的课堂设计很关键,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以往的教学我们往往注重的是课堂环节和活动的开展。其实教师的舞蹈、声乐、键盘是音乐老师的三大基本功,同时也是课堂必须要展示的内容之一。观摩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执教人员的专业基本功都很深厚。精湛的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增色不少。如德州九中的老师在《影视音乐》的进课堂教学中,淄博李蓓蓓老师执教的《说唱天地》,教师展示的京韵大鼓、山东快书更是体现了她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不禁令人羡慕。朱效强老师的《走进进行曲》中都诠释的很到位。

四、课堂设计

执教教师的课堂设计都独具匠心。在课堂设计中老师们都注重了细节的把握,把每一步、每个环节都处理的自然流畅。让我们感觉到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做到不断推敲。在他们的课堂设计中我们都能感受到

一条情绪的主线贯穿于始终。

当然在听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如在唱歌课上,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很难听到学生能自信、优美、精神饱满的歌声。不知

道是学生害羞,还是对歌曲的把握不够。

2、教学难易的处理上。很多教师的课堂设计都很完美。但在处理难点时却存在问题。一堂课的难点可能有许多,但那时最关键的,那些应该首先解决,那些应该逐渐推进。这些都值得我们推敲。

3、因材施教

可能授课的老师觉得我们的学生很难调动,但我觉得那是他们没有因材施教。我们不能拿着北京、上海的课堂模式不假思索的运用到较落后地区,我们也不可能让这些地方的学生演奏乐器、肢体表现等。还记得前些年郑丽老师来授课时,我觉得我就比较难调动,你说让我做个动作,很难的。但在郑教授的激发下当着许多老师的面我们几个男爷们也无所顾忌了。这也许就是因材施教吧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身感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

务素质。

1、阅读教育专著

学习可以让我们永葆青春,始终站在课改的前沿。日常中我要读一些教育教学的最新专著,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从学习理论入手,然后不断实践,逐步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2、深研教材、新课标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但新课标的精髓还值得我们去不断揣摩。我们不能从表面上理解他应该挖掘他的内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3、多写教育随笔

教学中我们可能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这些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坚持写教育随笔。通过写随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不断找出不足、不断总结经验。

4、加强基本功练习

通过听课我更加意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之余,我要不断坚强基本功训练。让良好的基本功在课堂上绽放。

5、多参加各种活动

工作中多参加学校的听课活动,不断取长补短。积极争取各种外出听课、教研、培训活动。通过活

动不断转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上一篇:煤质化验工题库下一篇:地震演练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