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2024-04-14

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精选14篇)

篇1: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早晨,寒风瑟瑟,冷雾蒙蒙,一会儿,便飘飘扬扬的洒起了小雪花。它像一只蝴蝶似的在空中翩翩起舞,一眨眼就落到了地上。又好像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地落到了人间。雪花是快乐的,它就是我们的开心果;雪花是晶莹的,它向……

早晨,寒风瑟瑟,冷雾蒙蒙,一会儿,便飘飘扬扬的洒起了小雪花。它像一只蝴蝶似的在空中翩翩起舞,一眨眼就落到了地上。又好像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地落到了人间。雪花是快乐的,它就是我们的开心果;雪花是晶莹的,它向人们展现了它纯洁的一面。

小雪花一朵、两朵,零零星星,像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着。渐渐地,小雪花长胖了,变多了,更神气,更潇洒了,犹如白天鹅飘落的羽毛;更如漫天飞舞的粉蝶,恰似织女织布的细丝。雪,这是入冬以来,校园里赢来的第n场雪。

高高的教学楼,平平的操场,弯弯的小路,都披上了一件件“白纱衣”。

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在雪地上奔跑;有的在空地上手舞足蹈;有的竟然仰头张口要尝尝这从天而降的“棉花糖”;还有的在楼上随口念了一首打油诗:“下雪,下雪,小猫高兴,小狗欢喜。”

嘿,这下可惹麻烦了,马上遭到雪地上玩耍的同伴们的“群殴”,最后,他不得不学了一声狗叫才算完事。

雪花看到我们如此高兴,下得更欢了。它用最高明的“化妆技艺”,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太白金星”。转瞬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得前仰后合。

“叮铃铃”。上课了,大家依依不舍的朝教室跑去,有调皮的学生边跑边把手举起来是抓一把雪花入怀,又或是跟雪花说再见呢。

雪,还在迷人的下着,还时不时的在空中翻几个跟头。同学们早酝酿好了下一节可后的雪中游戏......

篇2: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在冬日,绝大多数清晨,阳光是不会到来的。温度的缺席,让他们尽可能地寻找更加温暖的出行方式,以便尽快地抵达某个温暖的空间。寻找温暖,是身体所需,更是人们情感的归宿。

这天早晨,一场大雾的降临,将小城笼罩在漂渺和迷茫中,一时间,上班、行走、赶车……等等一箩圈的交通问题堆在一起,让深陷这场漩涡中的人无所适从。

他也是其中之一。这天他要出差赶往另一个城市,而去往高铁车站的道路却同样深陷一片迷雾之中。一个人,一辆车,一条长长长长的路……看不到路标,看不到红绿灯,看不到路沿线,甚至没有辨别方向的参照物。在未知的世界中孤独地行走着,时间距离高铁发车只剩下十分钟了,却在停车场外围彻底失去了方向感。周围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辆过往的车辆,找不到停车场,更找不到可以上车走的道路。马上就要开车了,仿佛转错一个方向,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这时候,一名三十岁开外的女环卫工人向他走来,这似乎宣告着悬念的终结。还没等他开口,对方便问他:“是不是找不到路了?”重重地回答:“是。”对方二话没说,拎着扫帚走在前面,他呼唤对方上车,对方执意走到前面。原来,停车场的入口就在身后不远处。他下车再看对方时,才发现,粗糙的脸庞上洋溢着热情的微笑。本想道声感谢,没想到,对方继续往前走,他就拎着公文包,一路小碎跑地跟着对方。

如果,不是事出紧急,自己是否毫无保留地相信一个陌生人,是否可以毫无保留地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他不知道……此时,对方告诉他目的地到了,前方的.蓝色标志就是进站口。说完转身便消失在雾中,连说“谢谢”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

愣了一会儿,他仿佛想到什么,急忙追上对方,匆忙间,从兜里拿出几张五块、十块的零钱交给对方,他说:“姐姐,谢谢你啊!”对方猛得扭过身,这是他第二次见到对方的正脸。刚才的微笑没有了,代之以慌张、拒绝的神色,对方说:“不不不,不能要,俺是环卫工,在这块儿上班,帮个忙还不是应该哩!”说着就消失在雾中。他想去追,但是发车的时间已经到了,于是他只能急忙进站。赶上了车,坐在暖意洋洋的车厢内,望着白雾茫茫的窗外,内心却充满了温暖。

此时,其他几个乘客正在谈论之前的奇遇:“刚才要不是一个女环卫工人,我真找不到车站。”也有人说:“嗯,她在路口那站着,带我过来后,又去接人……”还有人说:“我给她钱,就当咱打车了呗,人家说啥也不要”……他问:“你们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车上的人们全都沉默了……

是啊,匆匆赶车的脚步,可能没有太多时间让他们认识彼此;紧紧张张上车前的时间,可能他们也只顾得上自己的焦急;就像只争朝夕的繁忙,让他们忽略了人间温情;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让他们都成了一粒粒棋子,甚至不敢涉足“感情”二字……而这个洋溢微笑的女环卫工人,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幸福感,给别人以温暖,给社会以力量。

后来,他把这件事发到了朋友圈,并微发给了小城的城管局局长;后来又一次出差,他特意还是买了这趟车次,想在这个时间里能碰到这名环卫工人,这一天,天很晴朗,没有雾,却没有对方的踪影。后来,他们刻意组织了一场对环卫工人的慰问演出,可惜,还是没有遇见她……

而其实,在寻找环卫工人的,不只他一个人。一天,那位局长找到了那名大雾天里带路的女环卫工人,局长拿出了200元钱塞到她的手中。钱不多,但局长说:“城管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环卫女工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没想到在这样一个万木凋零的冬天,还有人为她不经意间的善举点赞… 这让他想起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关于善意和关怀的往事。

那是一次跨年晚会,他们工作人员走出场地时已是午夜,他以为他们走在了最后,没想到,一个交警还站在凛冽的寒夜中。交警指着他那辆淡黄色的小车说:“这不,还有一辆车呢?”演出演了多久,交警同志就站了多久,直到最后一辆车离开,最后一个观众离场……所以维持了现场良好的秩序。。

他的一位朋友是一名经常外出采访的记者,他悄悄地给对方网购了一双手套,一件很小的礼物,不写姓名地送达,只为给对方一份温暖……在邢台,有566个爱心驿站正在不断地扩张着范围,并有50万名志愿者分赴在文艺、救孤、援助等无数条战线上。为小城增添了多少美丽的风景线……

篇3: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一、陆地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空气浴、阳光浴

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有心人, 要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并且把握他们的游戏线索, 顺应幼儿的游戏流程和需要, 对环境进行调整。如:及时增添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 整理、去除环境中多余的、可能妨碍游戏开展的东西等, 使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1. 冬天在“三浴”锻炼的开始部分, 也就是陆地部分, 一般以跑步为主作为准备运动, 让幼儿一出去身体就热乎起来

如果天气特别冷, 幼儿可穿着运动鞋、拿着拖鞋出去, 待跑步热身后才脱鞋子进行脚底按摩, 再进行赤脚活动。冬天较冷, 在每次的“三浴”锻炼中, 陆地活动运动量相对加大, 并缩短水浴的时间, 水浴的时间在3~6 分钟已足够。重点进行空气浴与阳光浴, 活动适宜的时间是上午10 点半后。

2. 制订适宜目标与陆地游戏内容, 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空气浴和水浴当中

幼儿期是发展动作的有利时期, 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订了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目标,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增强体质并在活动中积极交往, 探讨新玩法。

3. 增强活动的游戏性:开设体育游戏自选区域

让幼儿自由选择, 自由结伴, 让他们尽情地投入体育游戏中, 促进自由合作与竞争意识。每区域一名指导教师, 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 以便教师加以指导。在游戏时要注意引导幼儿灵活掌握游戏的玩法, 启发幼儿多实践, 在操作中通过模仿与竞争掌握基本动作的要领及又快又准的窍门。

在活动中, 幼儿应是主体。自选区域游戏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讨论, 启发幼儿一种玩具多种玩法。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 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每次区域活动的时候, 自选区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地方, 幼儿探索、尝试、创造玩具玩法, 游戏时的兴趣得到提高, 创造力得到发展, 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的兴趣很浓厚,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中, 教师为了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有时需要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游戏的大孩子, 这样更利于拓展游戏。

4. 循序渐进, 逐步增加强度

幼儿参与运动时, 运动量呈现抛物线状态, 即热身—上行—下行—放松。从小幅度动作逐步加大, 让各个关节充分活动, 可以多做向上纵跳、拉肩、振臂等肢体伸展运动, 尤其对腿部、臂部、腰部进行重点热身。随着运动量的增大, 上行游戏, 通过一看一摸, 看幼儿面色是否红润, 后背是否发热, 决定是否开始脱衣。脱衣的顺序是:先下后上, 先脱裤后脱衣。幼儿放置毛巾和衣服的椅子摆放要本着高温天气找阴凉, 低温天气找阳光原则。脱衣后, 将幼儿身体上的汗水擦干。并用毛巾用力摩擦身体, 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 为下水做准备。

5. 集体活动, 兼顾个人体质差异

我们要保证运动量, 但不能过于激烈, 也不能运动量不达标。有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幼儿, 可以穿着衣服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 一般不进行水上活动。

二、水上活动科学化的组织—水浴

说到“三浴”锻炼, 相信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不陌生。如今, 全国很多幼儿园都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但经过了解很多幼儿园, 包括我们广东的幼儿园, “三浴”锻炼中的空气浴和阳光浴都能坚持进行, 但水上活动却止步在秋冬季, 尤其是寒冷的冬天, 比较少幼儿园还能坚持让幼儿冷水淋浴或进行水上活动。其实冬天的水上活动讲究的是科学性, 如果组织不合理幼儿很容易感冒生病。下面我来谈谈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祈福精英幼儿园冬天水上活动的组织:

1. 下水前的准备

按浸浸脚、洗手、拍拍胸、洗洗背、全身洗的顺序进行入水准备, 让身体预冷, 并提醒幼儿不能用水直接冲头部。幼儿刚入泳池, 除头部外, 须将身体全部浸入水中, 在水中必须活动, 运动量可大些, 一旦发现幼儿脸色和唇色不对要停止进行水浴, 并及时对其全身按摩, 恢复保暖。高度关注幼儿水中游戏安全。教师要一个站在岸上, 两个站在水中关注。

2. 水上活动时间安排

冬天的水上活动我们一般安排在上午10 点半后, 这时气温较高, 而且一般都有太阳照着, 不过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 3~6 分钟足够, 重点让幼儿在水上尽情活动, 不要停下来站着, 以免受凉。游泳结束后要提醒幼儿马上披好浴巾, 以免吹风受凉。

3. 创设游戏情境

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 儿童天生喜欢游戏, 教师应当利用儿童的“游戏心”, 使教学在游戏中进行。在以往的水上活动中, 我多是以训练为主, 这对于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不免有些枯燥乏味, 于是, 我在实践与摸索当中, 创设了不少游戏情境, 使幼儿在游戏中熟悉水性, 发展基本能力, 克服恐水心理。以“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游戏作为载体, 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扮演同样的角色, 幼儿不断地在水中行走去寻找自己的“妈妈”。由于幼儿都处于寻找“妈妈”的兴奋状态, 在水中的运动量自然呈上行状态。使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 轻松地克服挑战。

除此之外, 冬天, 我还要为幼儿设计一些比较“辛苦”的游戏, 例如“运水工”, 让幼儿手拿运水工具, 来回不停地运水, 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水中一直保持运动的状态, 达到足够的运动量。如果把游戏设计为竞赛游戏, 大班的幼儿会玩得更起劲, 运动的效果和活动的气氛也会更好。

4. 让音乐走进水中活动

针对以往冬天幼儿刚下水时总怕冷, 在水中发抖或不动的现象, 我设计了一套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水上韵律操, 让孩子一下水就能随着音乐动起来。律动创编时要多一些下蹲的动作, 不要让幼儿上半身长时间露在水面上, 增强他们在水中的运动量。

5. 上水后保暖的指导

幼儿上水后要做好保暖的指导:擦脸、头发、全身, 并且不断用手按摩皮肤, 还要用大浴巾紧紧地裹住自己。

综上所述, “三浴”锻炼是一种综合了“运动”“游戏”和“科学化”三个要素的身体练习活动。三者密不可分, 三者间又必须相辅相成、合理配合, 要以锻炼为目的、游戏为形式、科学化为策略, 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好的“三浴”锻炼。希望幼儿在冬天坚持“三浴”锻炼的过程中, 会在自理能力、自信心、恒心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等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

[2]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冷水浴与冬泳[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

[3]刘泽珍, 林立, 等.乒乓球游泳体育游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篇4: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篇5: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阳光的瞳孔看不透冬的沉默,只有静静涂抹着四季轮回的颜色;阳光的瞳孔透不过冬之息的脉搏,却体会得到冬天温度的稀薄;阳光的瞳孔过不去温度的水波,风中寻不到温暖的角落。

一想到冬天,最先想到的就是那纯洁的雪花,仿佛雪是那冬日最好寻觅的角色。你瞧!那是松鼠的窝,调皮的雪花用魔法点缀了松鼠的欢乐;你看!那是熟睡的麦苗,可爱的雪花用魔法将被子悄悄盖在麦苗身上;你听!那是谁在唱歌,空旷中回荡着音色的柔和,可却寻不到源头的始末;你闻!那是什么味道在传播,无声无息中香气在四处弥漫神话的故事,沦陷在冬天的独特。

诗人笔下的冬季总是多彩的。冬天没有春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初生的希望,却有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的气息;冬天没有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般壮美景色,却有着“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孤高独傲;冬天也没有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豪迈的悲怆,却也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飘洒之意。

冬天没有多余的颜色,仿佛一切都是单调的白色,可又是那么的唯一与纯洁;冬天没有多余的气息,仿佛一切都是淡漠的寒冷,可又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冬天也没有多余的出其不意,仿佛一切都是偶然存在的必然联系。

篇6: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在冬天我们看到的动物越来越少,那么小动物们都去哪儿了呢?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吧。

小燕子飞过来说:“冬天北方太冷了,我要飞到南方去。等明年春天再回来,像我们这样迁徙的候鸟还有很多呢,如丹顶鹤,大雁等等。

小青蛙跳过来说:“我们不到南方去,就在北方过冬,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吃的饱饱的,然后钻进泥土里睡一大觉,等明年春天雷公公会用轰隆隆的雷声把我们叫醒。我们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像我们这样的小动物也不少呢,有乌龟、蛇、熊等。

小蚂蚁爬过来说:“我们是最勤劳的。在秋天我们备足了粮食,冬天就待在家里,不出去了,我们的粮食够吃上一个冬天的了”。像我们这样备粮过冬的小动物有,小蜜蜂,小松鼠等。

小狗旺旺跑来了说:“我和你们都不一样,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上就会换上一层厚厚的绒毛,这样就不怕冬天的寒冷啦”。即使下了雪我们也可以尽情的玩耍,像我们这种换毛过冬的小动物有小兔子,小鹿、小鸭子等等。

篇7: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额前缕缕青丝,风轻抚,一阵轻扬。缭绕着清芬的气息,墨发终归,只贪恋一时温尔。

孩提时,我便留了长发,如瀑布般倾泻的玄墨。那时太小,梳头发总是要麻烦大人,母亲每梳一次都说剪,我自然不愿,便留落肩胛。

春风轻拂,我渐渐长大,却仍握不好梳子,便总爱去外婆家,外婆会梳各式各样的发式,而且从不嫌烦。坐在秋千架下,外婆轻轻梳着发。外婆的手有一些褶皱,划过头发,有一些别样的感觉。发,长长的,凤,柔柔的,吹动枝桠,有一些飒飒作响的叶子,暖阳轻射,照斜了外婆的白发,忽有银丝飘落似一片雪花,掺杂了一缕墨发。我突然来了兴致,拿起梳子,梳着外婆雪白的短发,像一层白色泡沫。草丛里的虫子轻轻的叫,外婆说,她小时候也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但后来迫于各种生活原因,只好剪了那长发。我望着外婆混沌的眼眸里闪着清亮的光,静静的,仿佛明月般。我躲在那暖暖的臂弯里,悄悄沉睡。

那一年冬天,雪下得好大,像极了外婆满头的白发,但那白色长发终没留住,暮秋时,她已凋落,和落叶一起埋葬在冬天,一刻便永远。

我跪在泥地之中,剪下墨发,熟稔的编好它,伴她长眠。泪像断线的珠子不住得掉,叶早已落尽,花早已凋败,但青丝还在,一直会在。

直到后来,忘不了那年冬天的大雪,像极了是外婆在过塑我,用尽青春的坚持一定要抵得过似水流年,经得过岁月的考验。那一天,含笑朱颜,用尽了时间却走不出那一个雪天。

又一年春,墨发重回,甚至更胜从前,却不换白头人再次梳理。

篇8: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9: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10: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在我的故乡——-河曲,到了冬天,是常常落雪,纷纷的雪片,为我们装饰出一个银白的县城。早晨独自走在街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便使我们陶醉其中。树,像个受欢迎的远客,树上挂满了雪花环,闪烁着银白色的欢笑。

在我们河曲县,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就是黄河。黄河经过我们县城,使我们县城人口密集。到了冬天,黄河周边的景色愈加美丽。在黄河两岸种的树,挂着晶莹的雪花。看,还有一排松树,它们就像守卫黄河的士兵,一年四季都毫不动摇,而到了冬天,它依旧青的直逼你的眼。黄河水那时也结冰了,两岸的人们来往便捷了。有的孩子,带着冰刀,带着妈妈的嘱咐,在冰上小心翼翼地溜冰。

在我们县城对面,还有几座连绵起伏的山峦。夏天的时候,远处的山,一眼望去,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的,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嬉笑着,婉约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完全呈现出土褐色的岩石,那些枯萎的草叶却不停的炫舞着。

冬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掠过校园,掠过田野,对匆匆来往的人不必有任何眷顾————季节就是季节,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恋。

冬天是非常安静的。到了冬天,校园里的树叶还没有完全掉落下来,只是在落下的瞬间,似乎还能听到它们“嗖——-嗖——”的落音,是那样的静美,偶尔间,几只大雁从空中掠过,发出了对春天的轻轻呼唤,声音是那样的悦耳流转。

我陶醉于冬天,因为它美丽;

我陶醉于冬天,因为它寂静;

篇11: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有人喜爱春光明媚的春天,有人喜爱夏树苍翠的夏天,有人喜爱硕果累累的秋天,但我却喜爱着银装素裹的冬天。冬姑娘匆匆接走了秋婆婆的班,带着许多人们的期望,降临人间。她慈爱的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装,为我们送来了一朵朵美丽的雪花。噢!看那雪花,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它们在空中悠悠的飘着,并不着急落地,好象不舍离去天空的怀抱似的。它们悄悄钻入行人的衣服里,悄无声息的失踪了。接着,一片片的小雪花像薄烟一样轻,云一样洁,银一样白,飘飘洒洒的从天而降,亲吻着久别的大地爷爷。缓缓的,缓缓的,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像牛毛,像像漫天飞舞的柳絮,互相拥紧,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一袋盐从天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就变得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清晨的冬雾向四周扩散着。雾散之后,立即出现一幅奇景:人家屋瓦边沿,凝着一根根细细的冰柱,那冰柱如水晶般闪亮着,好似要和那钟乳石一较高下;看,那有一枝腊梅在风雪中绽放着。笑得多么灿烂,不知是在与这雪白的世界相呼应,还是在向无情的环境展示它那坚强不屈的意志!我爱这银装素裹的冬和它的一切。

篇12: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

远处,几朵楚楚绽放的红梅在白雪的衬托下越发红艳,梅花上挂满了白雪,雪花映照着梅花,似乎是并蒂的双生花,红的更加火辣,白的更加纯洁……

漫天飞舞的雪花像是一朵朵带着理想和信念飞翔的蒲公英,洋洋洒洒,轻盈灵动。

篇13: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根据爱德华·伯尼斯的定义, 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 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 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而英国著名公关专家富兰克林·杰夫金斯在其《营销、广告与公关词典》中对“危机公关”做了解释:“在那些可能发生严重故障、事故、罢工或其他危机的产业中, 愈来愈需要预先策划的, 一旦危机出现即可付诸实施的传播方案。”国内学者王振宇《危机公关现状和定义》一文指出, 危机公关是社会组织团体预测、监控潜在的公关危机, 控制、化解已爆发的公关危机, 使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得以维持或恢复的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称, 目的是保障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不受或少受影响。

综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危机公关的定义可知, 专家学者对危机公关的看法各有不同, 侧重点也不同, 有的人将危机公关定义为一种动态过程, 有的人定义为一种传播方案, 有的人将这一活动仅仅局限于机构或企业, 有的人将其局限于影响到社会公共关系的潜在或已爆发的危机事件。但是, 笔者发现, 这些定义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认知范围, 当代的危机公关内涵更加丰富, 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社会活动之一。首先, 现在的危机公关不仅仅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中, 更包括一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尤其是危害到社会稳定、国家和平的外交冲突和恐怖暴力事件, 例如“藏独”事件、中国大使馆事件、达赖事件。其次, 危机公关的传播者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社会组织, 而是延伸到逐渐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和平民老百姓手中。特别是随着年青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体意识的增强, 大批具有前瞻意识的自媒体人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或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最后, 危机公关的展现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像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 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来矫枉过正的狭义的社会性活动, 而是在此基础上, 借助更多的新媒体产业, 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先进的传播平台, 进行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深度影响力的舆论传播, 以社会活动和舆论信息传播相结合的方式, 使得危机公关的效果最大化。

因此, 在作者看来, 危机公关是指社会上的组织 (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群体) 与个人 (意见领袖、普通群众) 面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负面舆论, 借助各种传播平台和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监控潜在的舆论危机, 控制、化解已爆发的舆论危机, 使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得以维持或恢复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和舆论信息传播的总和。

二、“昆明暴恐案”始末及相关危机公关活动

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 一伙手持刀具、统一着装的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 见人就砍, 现场不断出现伤亡。派出所民警立马出警处置, 随后特警赶到, 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 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截至2014年3月2日18时, 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3月6日, 涉及作案的女暴徒被抓获并招供, 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认定, 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案件一经告破, 来自社会的各种舆论和批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壮大和猖狂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反思, 人们纷纷痛骂社会激进分子的冷血无情、惨无人道。另一方面, 个别新疆分裂分子的残忍行为, 引发国人对新疆人的仇恨、孤立、误解和畏惧, 部分民众以偏概全, 将暴恐的矛头指向新疆人民, 恶意攻击新疆人, 斥责新疆人民歹毒凶残, 没有人性, 严重影响到新疆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对新疆的发展和稳定起到很大的阻碍。面对这一舆论态势, 国家部门和相关机构迅速开展大量的危机公关活动以影响舆论, 引导受众回归到正确的舆论轨道。

同一时间, 政府部门要求天安门反复播放新疆发展变化的宣传片, 让广大民众感受新疆人的和平和友好;政府机关单位纷发布微博拨乱反正, 告诫群众不要盲目仇恨;香港电视台开播大型纪录片《强疆梦》, 向受众展示真实全面的新疆生活;包括台湾《联合报》在内的各大媒体纷纷发表文章, 告知“近年来由于多起暴力事件都与‘东突势力’有关, 与新疆民众毫无关系, 希望不要造成对彼此的误解”。而新疆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佟丽娅、尼格买提·热合曼、古力娜扎等也呼吁, “不要因为暴力恐怖势力而敌视新疆和所有新疆人”。各大城市的新疆商贩在出售商品时自动挂牌, 表明强烈反对恐怖分子袭击昆明, 为昆明的逝者默哀等。在所有的公关活动中, 影响力较大的是新浪微博发起的“我为新疆代言”的微话题活动。

三、“我为新疆代言”微话题的传播过程分析

“我为新疆代言”的微话题活动, 是由活跃于网络的新疆群众借助新浪微博平台创立的一个微话题讨论小组, 在微话题小组中, 大量的新疆民众自发形成舆论阵地, 发表各种言论和图片, 并通过转帖和顶帖的形式广泛地传播新疆人对于“昆明暴恐案件”的态度和看法, 一致表明“暴力恐怖代表不了任何民族, 请不要把对他们的愤怒, 扭曲成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地区的恐惧和敌意”、“所有新疆人为逝者痛心”、“暴徒没有资格代表新疆”等观点。一时间, 为新疆人“鸣冤”的舆论充斥于网络。截止到2014年3月8日, 参与讨论的人已达到34015979人, 可见其广泛地传播率和影响率。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微话题的发起者不是专门的社会机构, 也不是有组织有领导的社会团体, 而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集聚在一起的普通新疆民众, 他们都是未经组织领导的社会群众, 且发起这一话题的目的很明确, 即传播新疆“无害论”, 倡议更多的人关注新疆, 全面地看待新疆问题。这一危机公关也立马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其预期的目的——化解了国人误解、仇视新疆人的潜在危机。但是, 传播者本身没有强烈的危机公关的意识, 此类危机公关是在参与者不知不觉的集聚和讨论、传播中形成的。此类危机公关的产生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分散性、群体性和针对性。

从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来看, 新疆群众充分借助新浪微博这个社交平台, 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快、传播面广、传播方式多样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发表个人言论, 表明个人立场, 并以讨论、转帖、跟帖, 建立微话题、专题和讨论小组的方式进行舆论传播, 使舆论观点迅速、及时、有效地传播到社会民众中去, 在第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关注, 达到公关目的。可见, 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危机公关, 以化解自身利益危机,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传播的效果来看:一方面, 微话题的舆论传播广泛且迅速, 影响力比起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所做的危机公关更快更好。在微话题活动开展一天后, 社会中有关讽刺、调侃和咒骂新疆人的舆论迅速消解, 很多受众发出宽容、理解、团结新疆人的公共意志, 并愿意和其一起同极端分裂分子的恐怖行为做抗争。另一方面, 来自于社会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可信度很高, 在短时间内便引起网络受众的同情和情感共鸣, 相对于专门组织和机构的危机公关, 社会群众自发性危机公关更加让受众信服和认可。

综上所述, 微话题“我是新疆人”的危机公关活动不仅成功化解舆论危机, 更是社会群众自发组织危机公关的典型事例。通过此类公关活动, 社会群众的社会参与权、知情权、信息传播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强化, 社会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和途径日益丰富, 受众危机公关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危机公关的内涵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四、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实际上, 只要是存在于网络的舆论, 就必然存在信息虚假、信息炒作的危险, 很多舆论的兴起都是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杰作”。“我是新疆人”的危机公关活动依然有这种风险, 但是,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相信微话题中的舆论观点?一是因为在微话题传播中, 新疆群众并不是简单的夸夸其谈, 而是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 让实实在在的事例或证据伴随舆论传播, 必然受到受众的认可。二是此次危机公关的发起人和参与者都是普通百姓, 代表社会底层人民的最真实意见, 更容易在心理上为受众所接受, 从而顺利化解了此次舆论危机。但是, 此类问题并不一定能完全杜绝, 只有认清问题存在的根源, 才能保证一个良好规范的舆论环境。

笔者认为, 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缺乏专业的领导和组织, 社会群体自身素养的薄弱, 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迫切需求, 容易导致舆论极端化, 无法保证舆论正确、全面的传播, 使得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一方面, 社会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关知识, 培养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全面的发表、传播言论的能力。由于网络受众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 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存在分歧和缺陷, 很容易受到不当言论的影响, 传播并接受一些错误和极端的信息, 因此, 受众应当多关注一些权威的、专业的信息网站, 不断学习和汲取专业人士发表言论、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 学会全面的、发展的、矛盾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发表言论时, 多借鉴专业人士和专业部门发表的言论和信息, 坚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不了解情况不乱发表建议”的原则, 慎重发表言论, 同时, 只接受和传播有证据有事实的被证明是真实、正确的言论, 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和未被证实的信息。

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当在舆论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 加强网络的监管, 对于一些发表极端言论, 不文明、不理性、不负责任的鼓动性言论和危害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网络信息及时制止和惩处, 借助相关的法律法规, 杜绝危害社会的舆论和信息的肆意传播。其次, 开通针对社会群众的专栏、组织并建立专门针对社会热点, 特别是与社会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专题和讨论区, 给社会群众提供开放、自由的信息传播平台, 允许网友自主发表言论、反映问题, 组织讨论热点问题, 通过提供便捷的受众言论的平台, 让受众在放心大胆地发表意见的同时, 实现更加便捷和科学的监管和引导。最后, 开展一系列的信息传播教育活动, 鼓励社会群众了解信息传播知识, 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群众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 发表言论。

(2) 社会群众没有强烈的危机公关意识, 容易被网络舆论所左右, 无法认识到网络谣言的虚假性和网络推手的操控性, 从而引发舆论危机。

近几年来, 网络视域中各种信誉危机、信息危机等不断出现, 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的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让人们难以分辨网络信息是真是假。特别是来自社会群体的自发性的舆论传播, 很容易让此类组织乘虚而入, 因此, 网络受众必须适当接受网络知识的学习, 了解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的产生、发展和危害, 强化网络危机意识, 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和危机公关等传播现象, 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专业认识, 强化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

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也要加强舆情的引导、监控和惩处。第一, 以政府的身份及时发表科学的、正确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言论, 第一时间主导事件舆论的发展方向, 防止伪公关大肆传播和泛滥。第二, 完善舆论检测体系, 建立“及时发现伪舆情、伪公关, 及时遏制伪舆论传播”的有效机制。运用先进的舆情监测和信息采集技术, 对各大网站、论坛、社交平台、活动频繁的意见领袖和团体实施24小时持续监测, 及时发现并掌握负面的舆情, 对此类信息归纳分析, 推算其以后的发展态势, 判断信息是否是恶意的公关行为, 最后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上级部门, 及时有效地将伪公关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第三, 加快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 实现依法治网。通过法律法规的震慑, 约束网络不法传播行为, 惩处危害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伪公关活动, 遏制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 及时肃清网络伪舆论, 保证公共舆论健康有序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钟振宇.论危机公关与媒体角色[D].暨南大学, 2008.

[2]苟德培.网络传播视域中的危机公关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3]王振宇.危机公关现状和定义[J].公关世界, 1997 (10) .

[4]白晓君.危机公关中的关键要素[J].经济师, 2005 (2) .

[5]宗守云.不可小看的网络“水军”[J].语文建设, 2011 (1) .

[6]何威.从网络推手到信息操纵[J].新闻与写作, 2011 (4) .

[7]江水.网络“水军”产业链[J].中国报道, 2011 (1) .

篇14:绿色记叙,以顺乎自然为要

在日常生活中,“绿色食品”是指纯天然的食品,它不含任何的“添加剂”。而在写作中,“绿色记叙”则是指顺乎自然的记叙,它不含任何的“增高剂”。那么,怎样才能使记叙顺乎自然,呈现出原生态的生活呢?下面笔者通过品读一篇习作,来解读“绿色记叙”的三个要旨:

【例文】

微澜

杨兵

总有这样一个体会:触动心弦的并不总是那些名人轶事,惊世豪言。往往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大多是些小事。一声问候,一缕微笑,一份等待,像微澜一样,不需多大的声势与力量,却可以温暖人的整个心房。

那次同学聚会,大家坐在一起。由教室变成饭店,地点变化了一下,感觉也有了一点不一样,没有了在教室里的那份严肃。毕竟都是学生,没有人喝酒。一致订了两箱橙汁,以饮料代酒,同样喝出喜悦的味道,又不会醉酒闹事,图个开心。

菜先上桌,我们等着服务员送饮料过来。可能是需求量太大的缘故吧,饮料迟迟未上。同学继续聊着,我一个人走了出来,站在二楼顺着楼梯向下看,等着饮料送上来。

不久,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眼帘,一个女服务员,扎着辫子,年龄和我相仿。正提着两箱饮料向上爬。可能是刚学餐饮的吧,从杂事做起。提饮料时,她的身体随脚步的上移而不停摆动,看上去像只企鹅,很吃力的样子。没顾上叫其他同学,我跑了下来,接过饮料想帮她。她先吃了一惊——可能是因为从未有人在这里帮过她吧——随即反应过来:“不用,这是我的工作,饮料是六号桌的,很快就到了。不用你帮忙,我行的。”看到比自己单薄的人做着重活,而自己傻站着,这不是我的性格。我不管她的拒絕,提起一箱直接上楼,把饮料送到桌前,开始和同学一起吃饭了。

不久,她也提着一箱饮料上来了,原来这就是我们的错,两箱饮料折腾了一个女孩子这么久。

她把饮料递给了我,并没有直接离去。低下身,打开纸箱,拿出一瓶饮料递到我手里,没说一句话,留下一个微笑,转身走了。

吃饭的过程中,她不时地送上面纸,端来菜盘。每次都从我身边拿起与放下。和同学们在畅谈中、欢笑中、玩乐中结束了这次聚会,感觉格外的好。

离开饭桌,临走时,她递给我两张面纸,然后收拾桌子。我们随后离开了,在回家路上,我无意发现面纸上有几个字——“谢谢你!”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每一个倔强的人,都有其敏感的地方,伸一下手,小小的动作,却温暖了整个心房,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着爱,荡漾于心中!

【剖析】上文叙写的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微薄帮助和由此引发的心弦的轻微拨动,它让我们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何也?皆缘于以下三个“回归”。

一、回归平凡,不拔高

“平凡”才是生活的自然状态,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我最多感动”。一位管理学博士说:“鹤立鸡群,鹤比鸡难受,它要承受很多来自群体的压力。出众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优秀者往往需要保护。”我想说的是,鹤首先得学会自我保护。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休息,你都这么“立”者,自己到底累不累呀?为此,即使是那些“伟大”人物、“杰出”人物,其生活的自然状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平凡”的,“泯然众人”的,也正因为此,他们也才是“人”,而不是“神”。

如果我们在记叙中着意“拔高”芸芸众生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勉为其难地去言其所不能言、为其所不能为,那就不是“顺乎自然”了,而是“赶鸭子上架”了。其实,鸭子自己并不想上架,它只想在小池塘里过自己有滋有味的平凡日子。如果没有人的“强制执行”,它也是上不了架的。

上文中对“我”帮助一个小服务员提饮料这件事的记叙就回归了平凡,而没有去着意拔高。其一是动机平凡。“我”帮“她”,是因为饮料是自己桌上订的,而且菜已上桌,而饮料却“迟迟未上”,急得没法子,只得自己出手,这就很平凡。如果“我”一进饭店,就帮“她”干活,这就很高尚了:如果“我”在自己桌上吃喝得正起劲时,看到“她”为其它桌席费力地搬酒水,立即放下筷子,出手相助,这就更高尚了。其二是举动平凡。对一个年轻小伙子来说,提一箱饮料,纯属举手之劳,毫不费力,这就很平凡。如果要累得一身臭汗,那就很高尚了;如果要全力以赴方可为之,那就更高尚了。其三是境界平凡。“比自己单薄的人做着重活,而自己傻站着”,“我”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出手,这就很平凡。如果“我”是因为助人为乐,那境界就高了:如果“我”冷不丁再在此刻想到雷锋等英模,那境界就更高了。

二、回归本色,不作秀

比较严顺开的小品和小沈阳的小品,总觉得严顺开是在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原汁原味地表现人物原有的风貌,而小沈阳是在故意“秀”出某种男不男、女不女的表情、腔调,夸张地表现人物的风貌。因而前者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含泪的笑”,笑过之后你还要品咂品咂;而后者给人的感觉是“一笑了之”,笑过之后你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其实,就做人而言,“本色”乃是一种大家风范,乃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余秋雨语)。故日:“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对于我们的记叙,读者最欣赏的是对生活“本色”地表现,而不是“作秀”地表演。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叙时,动作不要“变形”,语言不要“变调”,情感不要“变温”,思想不要“变格”。还人物、事件以本分、本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实,越是本色的,才越具有感染力;越是本色的,才越具有震撼力。

上文中对“她”心弦的轻微拨动的记叙就回归了本色,而没有去作秀。其一是身份本色。“她”是一个饭店的服务员,端菜肴,送酒水,此乃本分,作为上帝的“我”为其帮忙,理应感激。其二是基调本色。作为上帝的顾客为服务员帮忙,这在餐饮业是一大忌讳——无疑说该饭店服务不周。作为服务员对此类事情万万不可声张,因为它小则要扣发奖金,大则要丢掉饭碗。为此,“她”尽管很累,却还在说“不用你帮忙,我行的”。虽然受助了,表达谢意的方式也很低涮,生怕为人所知。其三是行为本色。“她”受人之助已成事实,那么怎么来表达呢?身为服务员的“她”,送酒水是分内之事,但“她”可以特意“打开纸箱,拿出一瓶饮料递到我手里”;端菜撤盘,也是分内之事,但“她”可以特意从“从我身边拿起与放下”——显然,“她”已把“我”当作一个熟人。所有这些,皆化谢意为无形,但在一行朋友面前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三、回归真实,不搀假

眼下这个时代真是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

时代,君不见:中超联赛,万众瞩目,竟玩起了“假球”,把中紀委都惊动了;春节联欢晚会,盛世联欢,竞玩起了“假唱”,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明星代言,靠的是公信度,竟玩起了“虚假”广告,侯耀华被老百姓戏称为“侯药华”;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竞伪造研究数据,玩起了论文“造假”,“英雄”倒下,“奇迹”破灭,韩国人普遍感到“羞愧得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凡此等等,又怎一个“假”字了得?也许,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正因为带给了大众久违的“真”字,收视率才一路飘红。

记叙中最能打动读者的是一个“真”字,因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假”坑得太苦了,伤得太深了,渴望着文章中的“真”能给他们受伤的“心”敷上一剂止痛的药,他们呼唤着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真切的感受,真心的英雄……也许只有这些“真”的叠加,才能让80后的韩寒的那句调侃——人第一次说真话是在写情书的时候,而说假话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只是笑谈,而不是现实,否则。这将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最大悲剧。

上文中对“她”面纸言谢这件事的记叙就回归了真实,而没有去搀假。其一是性格真实。作为一个与男顾客素昧平生的年轻的女服务员,如果表达谢意的方式过于缠绵,就未免有点太那个了。为此,“她”很有心机,把“谢谢你!”写在了面纸上。“我”如果留心,看见了,可以权且表达谢意;“我”如果不留心,扔掉了,也不失面子。这就很符合一个年轻的腼腆的女服务员的性格。其二是道具真实。“面纸”这一道具选择得很真实,饭店随处都有,随手就有。如果换成信纸,就不够真实了。服务员是服务人的,带信纸到饭店干什么?带信纸到饭店又放在哪?就帮你提一箱饮料,又犯得着写一封感谢信吗?其三是水平真实。面纸上写“谢谢你!”三个字就很真实,如果换成这么一句话——衷心地谢谢您,我之所以称呼“您”,因为“你”在我“心”上!——就不够真实了。何也?“她”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一个小饭店的服务员竟然深请“拆字”,而且“拆”得这么有品位,的确匪夷所思。

如果说“绿色”养眼的话,那么“绿色记叙”就不仅养眼,而且怡情、怡心了。就让我们“以顺乎自然为要”,回归平凡、本色、真实,还记叙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上一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下一篇:的企业内部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