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2024-06-06

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精选9篇)

篇1: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你认为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文档重要吗?当然重要。总结一下大家认为文档重要的原因: 1.文档向来是整个组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的;2.很多项目因为没有好的文档而最终失败;3.文档是之前项目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这些知识和经验传承的载体,不论项目团队如何变化,项目成果却可以保留;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人说生命在于过程,对一个人来说如何出生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高质量的度过这一生。其实对一个一个产品来说也一样,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给用户使用和维护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将永远超过产品开发的时间。而在用户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完整详细的文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了详细的文档,产品维护和升级的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查看文档来了解产品的各方面的信息。如果没有文档,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工作势必就会一团糟。

目前技术中心的文档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生产指导类文档:结构加工类、壳体装配图、连线图、材料消耗定额类(含BOM)、作业指导书、调试说明及线路板单元图纸等;

2、会议纪要;

3、出差报告;

4、试验记录;

5、技术平台建设;

6、外出培训资料的文档资料。在上面的这些文档中1类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作用是有目共睹,不可或缺的,所以其重要性不用再说;2—6也是项目管理及部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其实大家也知道文档是管理者跟踪和控制项目的一个重要工具。管理者跟踪和控制项目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文档两种方式,交流具有随机性、即时性与局限性的特点,而文档具有延续性、长期性与全面性的特点,特别是报告与进度文档能让管理者对项目的整体情况了如指掌。

再者文档在产品开发项目各角色之间起多种桥梁作用。研发人员在各个阶段中以文档作为前阶段工作成果的体现和后阶段工作的依据,这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们技术中心在2012年新年初始就对部门和项目工作强调文档输出和人员培训的一个原因。我们经历了无文档输出的年代,也为没有文档输出付出过代价,今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要补上这一课。诚然编写和维护文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好是要配备相应的资料整理人员,这必然会增加部门或者项目的工作量和劳动成本,从短期来说确实是这样,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部门建设还是项目进展都会带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等好处。因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项目如果有明确而且完整的流程、规范和经验,那么这一套就很容易的应用到另一个新项目中。

当然,文档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要主次分明。还有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需制定一些工作计划或工作报告,这些计划和报告都要提供给管理人员,并得到必要的支持。管理人员则可通过这些文档了解项目安排、进度、资源使用和成果等。

说了那么多,其实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醒大家养成一个写文档、整理文档、保存文档的好习惯。有了文档,就有了对你工作的知识积累,就有了对你工作的梳理和监督。

篇2: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大家晚上好!

对方辩友的陈词很精彩,遗憾的是技术日新月益的当前市场环境与大部分企业的论述对象并未受到对方辩友的重视。

我方观点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外部引进比自主研发更重要。

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外部引进。

外部引进不是复制,引进后消化、吸收并加以改进,师夷长技以制夷。

外部引进不一定滞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打破了以前的垄断格局,在跨国转移、交易中技术实现商业化成为了一种商品,增加了企业引进技术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

外部引进不是完全的依赖,外部引进也能获得知识产权,如委托研发、购买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收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企业等。条条道路通罗马。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自主研发指关键技术不利用别国或其他公司的技术,多指从头到尾设计出来,相当于从零起步。

我们不否认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固然重要,然而站在企业技术已落后并希望快速追赶甚至超越的角度,外部引进比自主研发更重要。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企业追求利润,冒最低风险将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投入大,风险大却是自主研发的短板。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

力,同时研发无法保证一定成功,更无法保证相应的高回报。若能瞄准市场,外部引进适用的技术,成本与风险都将大大降低。

第二,效率与生命力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自主研发研发周期长,生命周期

却相对较短,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研发成果在日新月益的环境下容易被淘

汰。诺基亚的教训足以证明。

第三,企业的发展依托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自主研发能力,仅依

靠个别企业自主研发难以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要求每个企业都自主研发既

不现实与将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同时还拖行业后腿。大部分企业完全可以通

过技术引进推动行业发展,同时借助行业的力量奋力前行。单靠海信无法全

面推广变频思想,仅凭IPHONE同样难以引爆智能手机市场。

篇3: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不管是民用产品, 还是工业用产品, 人们对机电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机电产品五性的要求尤为突出, 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可制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量性等, 人们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 还要求产品具有良好外观和环境友好性, 这就要求研发人员在进行机电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时也要充分考虑工业设计、人机工学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为了保证机电产品的研发既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又能快速准时地推向市场, 这就需要将产品研发流程与项目管理流程进行有机的结合, 研发人员专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研发项目的成功交付, 业务线和管理线相互融合, 各司其责, 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准时交付。 (图1)

二、机电产品研发流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机电产品通常包含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软件控制三个部分, 机电产品的研发是一项需要多个学科和多个部门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 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产品研发流程按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 前端是需求分析和产品规划, 中间是新产品的研发, 后端是产品的上市退市管理, 这就构成了端到端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 新产品的研发流程通常可以分为概念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产品试制阶段和产品测试阶段五大阶段, 以产品研发部门为主, 其他部门为辅来进行, 新产品研发主流程每个阶段的活动如下:

1、概念设计阶段:承接产品研发任务, 明确研发目标, 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完成产品功能到产品结构的定义, 形成初始的产品概念。

2、方案设计阶段:进行产品的总体方案设计, 明确产品的主要部套和各部套之间的接口关系, 同时确定机械设计方案、电气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以及三者之间的接口关系。

3、详细设计阶段:进行产品的详细设计和工艺设计, 将设计方案转化成可用于生产和服务的技术文档, 包括机械详细设计、电气详细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等, 在满足新产品功能要求的同时, 还用于后续的采购、加工、组装和调试等活动。

4、产品试制阶段:进行零部件的采购加工, 质量检验, 待物料和生产操作工等资源到位后, 便可进行新产品的部套组装、整机组装、设计变更和样机的调试工作。

5、产品测试阶段:对整机进行功性能和五性方面的测试, 确保新产品满足初始的研发要求, 同时分析新产品的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 跟踪整改效果。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 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矩阵式组织, 运用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手段, 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 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经理作为研发项目的管理者, 对项目的成功交付进行负责, 同时处理项目在计划、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进行风险的分析和应对, 协调处理项目资源冲突等。项目经理需要管理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管理好目标, 始终关注产品的市场成功和财务成功;管理好项目, 对项目过程进行控制, 包括对计划、资源、绩效和基线负责;管理好领导, 及时汇报、及时求助、及时评审;管理好自己, 始终站在全流程全要素的基础上以市场和财务为核心开展工作。根据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 项目管理可分为十大知识领域, 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干系人管理。

研发项目管理就是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新产品研发的管理和控制, 将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的活动有机地穿插在研发管理的各阶段的活动当中, 进行跨团队的分工协作, 对研发活动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管理, 从而保证研发项目保质保量准时的交付, 以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为企业带来利润。只有企业获得了利润, 才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从这个角度来讲, 新产品的研发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三、机电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万事皆项目”, 机电产品研发过程作为一种典型的项目管理活动, 将产品研发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 同样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达到预期的目的。机电产品的研发可以分为全新产品研发、换代产品研发和改进产品研发三类。本文主要以全新产品研发为例, 其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如下:

(一) 项目启动管理。

项目发起人任命项目经理, 并将研发任务下达给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章程, 明确研发目标、项目交付成果和项目验收标准, 制定项目预算和里程碑计划, 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由核心项目团队和扩展项目团队组成, 通常为跨部门的矩阵式项目组织架构, 见图2, 然后召开项目启动会, 正式启动研发项目。项目启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不作为项目阶段来管理, 项目启动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开始。 (图2)

(二) 概念设计管理。

在概念设计阶段的初期, 由于新产品的概念还没有形成, 项目经理可以编制概念设计计划以指导整个概念设计阶段的活动, 质量负责人进行先期质量策划, 并实施质量控制, 保证概念设计阶段的输出物符合项目研发目标要求。项目经理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参加此阶段的核心团队成员和部分扩展团队成员,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项目资源, 项目团队成员可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渐地加入到项目中来。项目财务负责人进行研发项目的概算和预算编制, 并进行预算的控制。在产品的初始概念形成之后, 项目经理可以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技术评审, 进行新产品的概念评审、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在技术评审通过以后, 便可以组织公司决策评审委员会进行决策评审, 进行新产品的市场可行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 以决定是否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如果新产品未通过决策评审, 该研发项目将会终止。

(三) 方案设计管理。

在方案设计阶段, 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和产品的一级部套及部套间的接口均已明确, 因此项目经理可以编制详细的项目运行计划, 明确各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限和交付物, 各个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内容, 对整个项目进行监控与跟踪, 此时项目的团队成员较概念设计阶段有所增加。质量负责人开始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并进行质量控制, 编制项目问题跟踪表, 定期进行问题的汇总与跟踪关闭。财务负责人可以估算研发项目的成本, 编制研发项目的预算, 实施项目的成本控制。采购负责人开始制定关键部套的采购计划和长周期物料的采购计划, 同时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定, 确保物料的采购和供应。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风险分析, 编制项目风险列表, 进行风险的应对和消除。随着项目团队人员的增加, 项目经理需加强对项目资源的管理, 同时进行项目沟通管理, 及时将项目有关的信息上传下达至各项目干系人。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项目经理在本阶段的最后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审, 以保证设计方案能够完全符合研发项目目标的要求。

(四) 详细设计管理。

产品的设计方案确定之后, 项目经理便可以将设计团队进行扩展, 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产品设计的详细计划, 包括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软件设计及其接口的设计等方面, 随着设计图纸的逐级发布, 工艺负责人便可以进行相关机加工工艺、部套组装工艺和总装工艺的编制, 以及工装夹具的设计与制作。质量负责人根据先期质量策划的内容对产品的设计质量进行监控, 持续地对项目问题进行跟踪。财务负责人根据项目预算对项目的研发成本进行控制, 尤其是对研发人员工时的控制。采购负责人需要与项目经理和生产负责人一起制定零部件的采购或自制策略, 对于需采购的零部件, 编制零部件的采购计划和跟踪计划, 并及时将变更信息传递至供应商, 以减少不良物料的数量、变更成本和交付风险。此阶段, 项目组内部会进行大量的设计评审, 项目经理可酌情参加相对重要的评审会议, 尽量做到“议而决, 决而行”, 提高会议的效率和效果, 减少沟通环节, 降低沟通成本。项目经理需持续地更新项目风险列表, 周期性的向项目发起人汇报项目进度、项目问题和项目风险, 寻求资源支持等。

(五) 产品试制管理。

产品试制可以看作新产品研发的制造验证, 主要包括零部件的采购加工和检验入库、部套组装和整机装配、样机调试三部分工作。在此阶段, 来自研发部门、质量部门、采购部门、物流部门、工艺部门、生产部门和调试部门的项目组成员需要协同工作, 项目经理需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支持的同时, 还要依据现场的反馈处理技术问题, 出具解决方案, 进行设计优化和设计变更工作。质量部门不仅要跟踪项目问题, 还要组织进行零部件的质量检验和组装件的质量检验, 并记录跟踪所有跟质量相关的问题列表与状态。采购部门负责所有外购件的供应管理, 以及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 是项目组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桥梁。生产部门需要根据产品安装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和操作人员, 根据组装工艺的要求完成样机的组装。在样机通过质量部门的检验后, 调试部门即可依据调试计划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部套调试、整机空载调试和整机负载调试, 保证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由于需要支付工时费用和物料费用, 此阶段的项目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大部分的项目预算将会用于支付已发生的费用, 这就增加了项目成本的管理难度, 财务负责人务必要做好预算控制和预算超支的应对工作, 准确无误的记录研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每一笔费用, 为产品成本的核算提供有力的数据。

(六) 产品测试管理。

作为一个新产品的研发项目, 产品测试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主要是验证新产品的功性能指标和五性指标, 同时对新产品提出改进建议。产品测试通常是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首先进行关键零件测试, 然后进行部套测试, 最后进行整机测试。在测试准备阶段, 测试负责人需编制产品测试计划, 保证测试项目的齐全性和合理性, 同时编制产品测试大纲, 用于指导测试工程师的测试工作。在测试通过以后, 项目经理便可以组织公司决策委员会进行产品的验收工作, 验收通过便可标志着项目的结束。

四、结语

对于一个新产品研发而言, 市场成功是新产品研发成功的最终衡量标准。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投放市场, 谁就能占据最有利的市场地位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利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来管理新产品的研发, 比如跨部门的团队合作, 并行工程, 结构化的研发流程和基于市场的研发等, 不仅可以提高研发效率、保证研发质量, 还能够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 同时合理利用研发资源, 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重发展, 通过项目的经验总结, 将良好的项目实践推广到更多的项目中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项目管理与新产品研发将会得到更加有机的融合, 以及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刚.向华为学习卓越的产品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周辉.产品研发管理:构建世界一流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篇4: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关键词】产品包装;营销;重要性

引言

产品包装最初的应用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保护产品,方便装卸和运输[1]。但是,目前产品包装有了新的目的,就是将其做为产品营销和品牌建立的一种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产品的消费不仅在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在于心理上的满足,而一个产品的包装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需求[2]。如何提高产品包装在销售中的影响,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在产品营销中的重要性。

1.产品包装的概述

1.1概念

何谓产品包装,根据我国包装相关的标准,就是指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其完整性,并为了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应用的容器和辅助物等的总称,亦包括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行为。

1.2特性

(1)保护性,就是保护产品不受损害,也是产品包装的根本目的。主要表现在:避免产品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挤压产品破损和变形;避免产品因日晒、雨淋等产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到产品应用价值的实现;避免生物侵害,比如:虫咬、鼠咬等;避免其他物质的流入、污物的污染、散失等。

(2)集中性,也就是按照某种单位将产品集中,包装的大小以企业实际生产为基础,再兼顾流通、储存及消费等要求,通常情况下包装不仅要求独立分割,还要能重新组合,以满足各种运输和储存的需要。

(3)便捷性,为方便产品的流通、消费,是科学包装的重要特性。这要求产品包装的形状、尺寸、材料、质量等要素应为产品的运输、装卸、储存及销售提供便捷性,同时还需要对产品包装科学计量,以方便产品包装的拆装,并要保证包装材料的妥善处理。

2.产品包装在营销中的效用

2.1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包装是促进产品顺利销售的重要工具。产品包装的好坏,不但会影响到产品能否稳定的进入流通市场,还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渠道[3]。产品通过包装后,进入消费市场首先给予消费者的是产品的直观包装,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产生购买动机很大程度上在于产品的包装。比如:某公司的保暖毯,采取普通彩色塑料袋包装,销量很一般,后改为白色镶金边软包装,结果销量迅速提升。直接说明,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销售。

2.2美化产品提升价值

倘若一个优质产品缺乏良好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价值,如果配以合适、良好的包装,则会大大提升产品的身价,所以说优良、新颖、精美的产品包装不但使产品和包装相得益彰,还能提升产品的价值,树立产品的市场形象,让消费者从心理上给予肯定并愿意给予高价格购买,进而提升产品的销售额,增加企业利润。比如:中秋月饼,因包装的不同价格相差甚大,说明产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的质量。在此必须强调产品包装虽然能提升產品的档次和价值,但是必须注重节约。

3.产品包装在营销中的重要性

3.1产品包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营销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市场的产品极为丰富,特别是同类产品更是多种多样,使得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关注时间大大降低,因此要想将产品的营销工作做好,首先应该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眼光,但是只有产品包装才能科学地、合理地、综合地应用色彩、材料、形态等,将产品的优势、特点、品牌等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以对消费者产生视觉冲击,刺激消费心理,进而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影响,促使患者想去了解产品和购买产品。有人将产品包装称之为营销中的最后5秒,可以看出其在营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且在营销组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假如一个生产企业没有充分认识产品包装的重要性,而忽视包装,这样会使得企业的产品输在竞争的最后5秒钟,即使产品质量再怎么良好,但不重视产品包装,则会大大降低产品营销的预期效果。

3.2产品包装有助于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方法

当前,人们购买产品不仅仅在于产品带来的物质满足,还在于产品给予人们的个性和心理要求,而这些效用均通过产品的包装来体现。包装是产品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是生产企业希望消费者认识自身的一个方式。而包装产生的差异及带来的品牌效益,是其吸引消费者注意,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主导因素。产品包装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利益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对产品包装蕴含的品牌形象的一个认可。在新时期,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质量、价格等硬性方面,还体现在品牌形象、产品包装等软性方面,在诸多软性竞争中,品牌形象的竞争影响力日益凸显,且愈来愈重要,也是最直接的竞争方式。可以这样说,产品的营销的内在灵魂,而包装则是新颖、精美的外衣,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进而提升营销效率[4]。

3.3产品包装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社会心理需求

产品包装的材质、造型、颜色、图标及文字等会直接影响社会大众对产品的意象。精良、华丽的包装会让消费者产生高档精品的意象,而朴素传统的包装则会让消费者产生便宜、实惠的感受。因此,产品的包装在营销中必须重视人们的大众性社会心理,准确的表现出产品的特性,可大幅提升营销的效率。同时,精美、高档、华丽的产品包装还可充分激发消费者的社会需求,使其在购买产品后感受身份的提升,这也是包装提升产品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科学合理的设计包装,可迅速触动消费者的心理,给消费者的感性消费上带来影响[5]。

3.4产品包装有助于实现产品的自我销售

假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还未被大众所知,要想提升产品的提自我销售能力,进而在市场上打开一片天地,就必须在产品包装的个性上进行创新和努力,个性产品包装通常体现在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分类及销售渠道等因素。个性独特、鲜明的产品包装可让消费者在同类产品中迅速识别和判断,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消费。同时,个性化的产品包装使生产企业的品牌在同类产品中得以区分,也给消费者一张先入为主的观念。要注意的是,在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中,必须让消费者在3秒钟内在诸多产品中迅速发现,让消费者在5秒内迅速了解产品,并在接下来10秒内通过各种包装信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同时,个性化的产品包装也大幅提升产品自我营销的效用。

4.结语

营销中有句名言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而产品包装就是产品营销中的一个关键性细节。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生产企业必须认识并重视产品包装在营销中的重要性,根据产品性质、特性,结合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设计出个性、精美、机具吸引力的产品包装,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栋.产品包装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性[J].啤酒科技.2010,9(13):16-17

[2]刘谋文.浅析产品包装在销售中的功能及作用[J].企业天地.2014,8(5):20-21

[3]王立荣.食品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诉求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5(2):16-17

[4]周越.包转品牌塑造与促销设计[M].北京:印刷与工业出版社.2009,(04):193-196

篇5: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一、新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 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关注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理念使得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心从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转向研发与设计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研制和开发出新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产品的价格往往不能由企业自身来决定。因此, 从“产品价格-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的公式中不难得出, 提高产品利润的途径只能是尽量压缩成本, 控制成本支出, 但产品制造过程中物质消耗的下降程度是有限的, 研发阶段是整个产品项目的起点, 对后续的制造成本起着决定作用。

2. 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具有更高的效率

有调查数据显示, 产品成本的80%是变动性成本, 并且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因此, 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 这才是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如果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就进行成本估算和预测, 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将直接带来产品制造成本的降低、单位产品利润的增加, 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安全边际率和价格竞争能力, 大规模地占有市场, 使企业得以一步一步地走向壮大。

二、新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现状

1. 过于关注产品性能, 忽略了产品成本

在新产品实际研发和设计工作中, 研发工程师经常容易将其负责的新产品当作一件艺术品进行开发, 仅仅为了产品的性能而设计, 为确保产品性能万无一失, 往往采用超出实际产品需求的高性能材料, 大大加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2. 关注表面成本, 忽略隐含成本

比如, 有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 共用了4块压板和8枚螺钉进行外壳固定, 而且压板的形状是不规则的长条弧形, 长约3c m, 选用的是不锈钢板材;而同行的竞争对手采用了4块圆形压板和4枚螺钉就达到了相同的外壳固定的要求。仅压板形状的改变就节约了近一半的用材, 而且材料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另外螺钉的用量也省了一半。单从单位产品的成本来说, 最多也只不过是几元钱的差异, 但是一旦进行批量生产就会发现, 由于多了用料相应的采购成本、材料成本、仓储成本、装配 (人工) 成本、装运成本和资金成本等相关的成本支出就大大增加, 很显然不仅仅是比竞争对手多用材料, 而其所带来的隐含成本将是十分巨大的。

3. 企业的研发理念导致研发人员急于求成, 忽略了新产品设计方案成功实施的成本

研发人员产品设计的过程实际是在图纸上创造产品的过程, 但设计方案要最终完成制造出产品实物并通过多种性能测试和匹配实验才能投入批量生产, 这一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完成。目前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都没有贯穿到产品研发过程中, 普遍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因此, 企业对研发人员的业绩考核只关注新产品设计方案花费时间的长短和方案成功投入生产的数量。

三、新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1. 引进目标成本理念, 加强新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产品的目标成本在设计成功后就基本成型, 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成本只有低于或等于目标成本, 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因此, 为了保证设计的产品在给定的市场价格、销售数量、功能需求等条件下取得可观的利润, 在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引进目标成本的理念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在新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 研发人员就应该加强成本分析, 使用目标成本法来推动设计方案的改进, 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目前, 很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 采用了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 (D F C) 就是目标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2. 建立有效的研发业绩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 增强研发人员成本意识

要改变研发人员为追求开发效率、急于推出新产品而忽略成本控制的现状, 必须要有正确的业绩考核体系做引导, 将目标成本控制做为关键性的业绩考核指标, 同时建立研发经费节约和目标成本降低为主要目标的激励制度。这要求研发设计人员在开发新产品时, 不仅要考虑技术上可行, 更多的要考虑经济上合理, 即在产品研发设计时就考虑产品成本问题。

3. 组建跨部门的研发项目小组, 从全方位来考虑成本控制

作为一个新产品研发项目, 应该组建由采购、生产、工艺、财务等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项目研发小组, 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技术, 对新产品研发成本进行专门分析, 确定并去除产品冗余功能, 消除或合并对产品功能无影响的零件, 简化产品结构, 降低产品成本。这样有利于大家集中精力, 取长补短, 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成本的控制, 从而保证新产品研发的效率和效益。

4. 注重产品零件的标准化设计, 建立基础信息库

在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时, 必须贯彻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模块化的理念, 有意识将产品结构和零件做到统一规格, 尽量多使用通用件, 既可以减少研发开支, 又可以避免新开模具的费用, 提高原模具的利用率。实践证明: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模块化的技术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同时, 建立包括主材动态市价、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工装刀具和模具消耗等基本信息的数据库, 便于在D F C进行成本分析时查询和参考, 达到从源头开始成本控制的目的。

5. 尽量减少研发方案交付批产前的修改次数, 提高新产品的一次成功率

新产品往往不能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 通常需要被重新设计并重新测试好几次才能批量投入市场。产品设计方案的每一次修改都会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 如物料消耗、人工成本、效率的浪费等等。因此, 研发人员开发设计产品时, 应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 尽可能减少产品设计方案的修改次数, 提高新产品的一次成功率。

6. 重视工艺设计研究, 提高制造效率

研发人员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设计的同时就应考虑工艺方案的制定, 并可从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审查来帮助改进和完善产品设计方案, 同时充分考虑高效率加工手段的运用, 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 使产品使用功能和制造能力实现统一, 提高制造加工效率, 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篇6: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关键词:项目管理;过程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31-02

项目管理的主要过程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过程,新产品研发过程是由很多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功能活动组成,活动的关联性决定活动的推进要有一个最优化的流程体系。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加,企业的竞争环境瞬息万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技术开发的速度变快,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变短,对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的要求逐步增高。因此,世界上很多企业不断的在对研发项目的过程进行改进,提升研发能力,建立起规范的产品开发管理流程。正泰电器是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优势。但也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国际和国内市场经营形势严峻,产品市场份额被蚕食,很多产品缺乏销售渠道,想要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在产品高端化上做文章。基于产品高端化的正泰电器研发管理体系优化,是对电器产品高端化研发项目管理过程改进的有益探索。

1 正泰电器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正泰电器的项目管理主要是具有生产部门为经营主体,对产品项目的市场、成本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不断进行垂直化的质保体系,将各个方面的产品质量把控和专业产品生产相平衡。这样的项目管理手段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是专业的生产部门作为经营的主体,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和客户的要求;其次,采购较为集中,规范了企业的采购渠道,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研发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的内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后,质保部门独立于生产实体,对产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控制目标,能够在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生产问题,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 正泰电器研发项目开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泰电器研发项目目前的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分公司的产值考核指标存在问题,产品项目的成本较高,影响企业的利润。技术中心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投入不够,研发的总体战略受到限制,产品的研发投入大,收入少。供应公司在接受分公司委托后,其采购和供货环节较为复杂,采购配套存在功能不足的现象。

具体来说,第一,产品项目开发攒在不符合产品项目规律的现象,以主观的意志决定产品的开发流程,很多时候销售、生产和开发都不符合市场的规律,过程可控性较差。

第二,决策控制点为进行合理适当的定义,执行环节障碍较多,产品项目合同牵动后,合同的评审和技术交底的参与部门较多,部门的意见很难能够达成一致,决策点的可控性较差,容易出现技术和工藝失误的现象。

第三,产品研发项目流程不合理。很多决策控制点在未定义前,就已经开始施工,其工期拖延,成本激增。也存在一部分的流程设计正确,但各阶段周期不充分,总体流程周期不够,开发流程周期较长,不能满足产品项目开发的时间节点的现象。

3 研发项目管理的过程改进措施

3.1 更新研发项目管理的思路

首先,正泰电器企业要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对研发产品项目进行清晰、多元化的市场定位,体现出集团公司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事方针和政策。其次,企业需要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的集中突破,形成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从而带动产业升级。

此外,低压电器产品需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抢占市场先机,解决产品低质、重复开发严重的问题,实现全过程的可控,精确化的市场定位,积极开拓国内外产业市场,考虑目前的市场条件和现状,利用现代网络优势进行推广。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低压电器制造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同时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依然激烈异常,需要抓住智能电网建设的契机,提高低压电器智能化升级,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加速提高低压产业优势,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

3.2 再造研发项目开发的组织机构

第一,针对新产品的开发,在认准市场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组织研发部门对产品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升级和改良,设立集团层面的市场部,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其导向责任,分产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市场策略的制定。同时,完善销售部门的工作责任,确定销售的策略和目标,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严格执行销售系统的要求,确定销售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对销售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

第二,加大对研发部和产品设计部的工作职责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重视研发部门的市场开发方向,制定详细的符合研发部门要求的行业规范,落实计划的执行情况,简历跨专业的专家库,形成技术咨询建议,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重视对于研发项目开发管理团队的建设。要储备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对团队的工作要求程序化和标准化,对高端产品应该仔细研究其特点,团队之间具有一定的合作模式,不需要事事由公司领导协调才能解决。项目团队应该包括整个研发项目开发高级项目经理、商务经理、技术经理、控制经理和采购经理。

第四,对研发项目中实施激励和绩效考核,建立成熟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市场开拓条件下的激励模式,以项目的开发为支撑点,确保现产品开发上得到物质和荣誉的双重激励。其次,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工作,实现研发产品功能概念上转化过程,对新产品进行必要的奖励,为公司设置新产品开发设计奖金。此外,进入制造试验阶段,调动众多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部门优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同时,对于研发项目应该分不同阶段和部门进行奖惩和考核工作,不同的部门考核和奖惩的力度不一,避免团体内部产生恶性竞争,也可以对一个项目采用分段考核的方式,降低项目的失败概率。

3.3 科学编制研发项目开发计划

正泰电器传统的产品实施计划不适应高端化产品的开发项目。高端化产品开发项目的计划编制应该以工程投产的时间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的合理工期要求,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出发点编制财务计划,确保达到项目质量标准。采用工作分解的方式制定相关的计划,对各个关键的控制点实施有效控制。同样对于研发产品进度计划编制、成本预算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每一个控制节点都能够满足需求。

4 结 语

目前,正泰电器的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一套体系,建立了以行业专家为主的大客户团队,同时建立能够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开发体系,而研发项目管理的过程改进将是未来工作的长期重点,这对于正泰电器产品高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具有关键作用,也对其他的电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贤治,王颖.个性化市场需求下的创新企业研发管理模式的探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2).

[2] 张彦卿.研发管理的流程设计与优化[J].上海信息化,2013,(5).

[3] 高杰,蔡虹.我国高科技产品研发管理中存在的误区[J].生产力研究,2012,(3).

[4] 郭斌,刘鹏,汤佐群.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5).

篇7: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一、CRO的定义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称为合同研究组织,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是承担新药研究开发某一部分工作的专门研究机构或公司。合同研究组织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新兴行业,80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迅速发展。最初,CRO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负责药物临床试验的全过程,包括与医院全面接触,督导等。随着制药公司新药研发压力的增大,CRO的功能和服务内容已经从负责制药公司的临床试验向提供与药物有关的各种专业服务转变,如药物发现、临床前沿研究、药物基因组学、Ⅰ~Ⅲ期临床研究、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安全性研究、药物申报注册、信息学、临床文件和政策法规咨询等诸多方面。

二、CRO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FDA提议下,陆续有14家CRO公司上市,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目前全球CRO公司已经发展到近千家[1]。世界具有专业化优势的前4位[2]知名CRO均为美国公司即Quintiles,Covance,Parexel及Pharmaceut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有资料表明,1998年全球新药研发外包业务产值约48亿美元,占全球药物研究经费的22%;其中60%用于临床试验服务,40%用于非临床试验服务。根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3],2003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CRO承担了将近1/3的新药研发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有CRO参与的占2/3;并且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见图1)。

三、药物研发外包风险简述

CRO的蓬勃发展足以证明药物研发外包这种新兴研发模式的巨大成功。然而制药企业在把研发业务外包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不成功或失败的外包案例也屡见不鲜。如2006年,Parexel公司在英国进行的一项Ⅰ期临床试验中有8位男性作为健康志愿者签约进入试验,但其中6位志愿者接受受试药物(由德国TeGenero公司开发的一种单克隆抗体)不久后即发生器官衰竭进入ICU治疗。调查发现,Parexel公司参与这项研究的一个医生并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经验也不足,而且Parexel公司也没有提供全天候的医学监查[4]。案例表明,制药企业把研发业务外包的同时,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首先,制药企业把研发业务外包造成了制药产业固有的风险,比如投入资金多、研发周期长,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等。其次,制药企业外包研发业务也面临一些独特的风险,主要表现为:(1)外包进程的发展使制药企业对CRO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制药企业相应的自主研发能力下降。即使CRO表现良好,也会形成较大的路径依赖风险[5],而表现差就形成较大的套牢风险。(2)外包的研发业务即便是制药企业擅长或熟悉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药企业在与CRO的利益博弈中也将处于不利地位,使其保护自身利益的困难增加,尤其是面对CRO的机会主义行为难以监控。(3)由于CRO参与了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的部分甚至全部过程,制药企业的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风险加大。(4)由于大多数制药企业的外包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对成本有明确的估计和有效监控,潜在着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5)外包是在两个以上的企业间进行,在大多数业务合作的安排中,合作双方的目标和企图经常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各方都有自己的商业利益和长期目标[5]。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经营理念和文化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和冲突,类似的潜在风险大大超过在企业内部进行自主研发。

因此,如果制药企业研发外包的风险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企业研发业务的外包不仅不会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由于CRO是近1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学者对制药企业研发外包的风险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尤其是面对研发外包的复杂性造成的分析困难束手无策,这也造成了目前对药物研发业务外包风险的认识不够,风险评估手段不先进、不系统的局面。

四、基于Bahli理论的药物研发外包风险要素分析

风险因素指风险来源,有时被称为潜在危险,通常可以预测产生危害的具有时间先后的状态或事件。风险因素是造成风险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理解并处理好风险因素,将从源头减小风险的不利后果。

由于交易成本理论聚焦于管理架构、关注成本和层次清晰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代表性的包括Aubert等(1997,1998)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识别风险,分析了不同风险因素与意外后果之间的联系,讨论了风险的动态性[6]。

Bahli (2002)修改并补充了Aubert等(1997,1998)的研究模型,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实用的框架,建立了风险因素、意外后果、实际后果与机制之间的连接关系。即资产专属性等10个风险因素、4种风险(即假设产生的意外后果,比如套牢)在双供应商等7种风险缓解机制作用下,最终形成两个实际后果——成本上升和服务质量下降,界定了风险因素、风险、风险作用机制和风险后果四要素之间的关系[7]。本文借助Bahli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药物研发外包业务的风险因素。

(一)资产专属性

资产专属性是指实物或人力资产的投资,这些资产用于特定关系,且更换用途需要转换成本。若合同关系提前中止,投资也无法收回[8]。一般的,当CRO对实物和/或人力资产的关系专项投资越多时,出现资产专属性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CRO的资产专属投资包括研发人员培训、设备或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改善研发环境等。Bahli对IT业务外包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投资和人力资源专属性较为重要,客户投资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在IT外包中,双方良好的财务状况、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和全面的培训是保证后续有效运作的基础。为保证和强化服务提供能力,供应商应以客户的需求和要求为核心,投入相关的硬件和软件[7]。

(二)少量供应商(CRO)

由于药物研发外包与管理的各层面紧密结合,更易形成路径依赖。很明显,当制药企业仅和一家或者少数几家CRO有良好业务关系时,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制药企业有足够能力控制和协同CRO,使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控水平,声誉良好的CRO来源应当不少于4家,值得信任的应当不少于2家[9]。

(三)不确定性

面对市场交换双方制订合约的首要障碍是有限理性,它造成了不确定性[8]。换言之,不确定性反映了人类计算未来得失的能力局限。Bahli认为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能够精确预测那些影响交易计划和实际交易的水平,可能包括诸多因素,比如产品需求、技术变化和有效监控绩效的能力。不确定性的出现是因为可能有许多已知的潜在选择,因为交易各方拥有的是不完全或不完整信息,或交易过程中有很多不可设想的可能性出现[7]。实证表明,不确定性是主要的外包障碍。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很多药物功能的发现并非只存在于最早期化合物筛选和药理实验,在其他阶段如Ⅰ~Ⅲ期临床,都可能发现药物的新型药理特征(如辉瑞万艾可就是在临床试验阶段发现其新功效的),这些复杂因素造成了药物研发本身的不确定性很高。同理,药物研发外包的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业务关联性

业务关联性又名互相依赖性或联系性,指任务、业务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10]。药物研发外包中的关联性可分为两类:外包的业务与留在内部处理的业务之间,不同的外包业务之间。同时应当区分两个层次的关联性,一是技术层次,主要是业务之间采用技术的紧密联系;二是管理层次,即直接或间接与内部管理的联系,包括团队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五)CRO的业务素养

素养的定义是指由培训、学习和实践而得到的特殊技能和知识[11],包括人记忆中的抽象信息、知识积累和技巧。素养是一个企业组合外部信息与内部流程,以产生独特能力的本领。具体到医药行业,就是CRO的业务能力。由于监管缺乏力度等原因,CRO对合同的执行能力以及数据的真实程度都是不确定的。据彭博资讯(Bloomberg News)披露,SFBC国际CRO公司在南佛罗里达州的一家临床试验中心竟然设在改装过的度假旅馆,该中心拥有675张床位,是北美最大的一家试验药物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Pierre Azoulay将CRO公司形容为“制造数据的工厂”[4]。可见,CRO的业务素养高低不等,会给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外包行为造成比较大的风险。

(六)外包管理素养

外包管理素养主要包括双方保证外包合同顺利履行、愉快合作所需的技巧、能力等。凡是合作的项目或多或少都会一定程度地失控,而且在业务外包工作的安排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部分控制权从制药企业向CRO的传递。对制药企业来说,对外部执行项目的有效控制程序将极大地依赖于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及对问题的较早发现。由于项目经理从企业外部得到信息肯定比从企业内部更缺乏综合性,所以会导致有效沟通的缺乏。这样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和时间滞后,以及误解甚至不信任[12]。

五、结语

以上详细分析了制药企业进行药物研发外包的风险因素,基于Bahli的理论,只有在分析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界定企业面临的具体风险(风险情境),继而分析风险因素到风险(情境)的传导机制。此为风险评估的基础,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依据。

摘要:CRO由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在药物研发领域替代了传统的学术角色。然而当前的制药企业普遍缺乏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风险的认识及评估。本文借鉴Bahli的理论,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的风险因素做出详尽的分析,以期丰富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的风险管理理论。

篇8: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成为了汽车的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的研发上。本文旨在通过对汽车仪表企业产品的研发和项目管理的研究,为我国汽车品牌的自主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汽车仪表;企业产品;项目管理

我国的汽车行业近年来有着较好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汽车行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汽车零配件的开发和研究依然處在起步阶段,加强我国自主品牌的研发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整体质量的提升,发展出我国自主的汽车品牌和相关产业,我国的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努力。

一、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1.职能型和项目型组织管理结构

职能型和项目型组织管理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也是应用效果最好的两种组织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和汽车整体研发和项目有关,职能型组织管理模式中职能经理是项目的中心和重点,职能经理需要对整个项目负责,同时也需要对项目中的团队成员进行管理和指导。同时项目的成员在完成项目内容之后,仍然会为整个公司或者团队效力,对项目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同时研发并着手开展新的项目。项目型组织结构的重点和中心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负责,这种组织结构的项目和团队成员在完成项目之后,不会对项目的后期进行维护,也不会开展新的项目,在项目结束后项目团队会解散,再有新的项目的时候再召集成员开展活动。

2.项目组织结构在汽车行业的实际运用

项目组织结构在汽车行业中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因为汽车行业的整体特点非常适合用项目组织管理结构进行管理工作,通过组织结构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汽车零部件由于专业性比较强,单件零部件价值低,大多数汽车零部件公司采用复合型的项目组织结构。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主要采用的是平台化的设计和项目组织结构,在这种平台和组织者管理结构中进行具体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在每一个生产和研发平台都会有一个平台的经理和管理人员。汽车行业较多采用的是专门性负责的组织结构,同时联合负责制的职能组织结构,这主要是因为汽车行业整体的特点是成本高、项目的风险大、涉及的管理面多等原因。

二、汽车仪表企业产品的整体研发和管理过程

1.汽车仪表行业简介

汽车的仪表是汽车整体操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仪表能够反映汽车的整体速度、油耗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操作人员在对汽车进行操纵的时候主要依据汽车仪表进行操作。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包括三部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及信息显示。信息采集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将汽车机械或电子信号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电子信息,仪表计算机收到信号后,对各类信息实时进行处理,并将其同步显示出来。信息显示是指直接通过汽车仪表将数据显示给操作人员,这主要是通过汽车的表盘,和相应的指针和指示灯进行显示。

2.项目的整体管理过程

产品质量前期策划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公司开发出来的汽车零部件开发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为了指导相应的机构进行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整个汽车项目的处理过程在整个系统之内,并受整个系统的监督。这能够保证整个项目过程的有效进行。这个系统能够规范供应商的行为,防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这些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运行过程会导致项目的质量下降或者失败。项目整体管理的过程共有5个步骤,每个步骤对于项目的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五个项目步骤和过程分别是:计划项目和确定项目、设计产品开发产品、项目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产品生产和过程的规范、产品反馈评定和修改。这五个过程从项目的报价团队遴选项目制定,概念产品和正式产品的设计,概念过程和正式过程的设计,产品的检验和生产过程的检验,对产品的验证和设计的改进等等。可以说,项目的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而且相互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因此,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和分析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3.企业产品过程开发分析

根据项目需要,产品、过程开发都可以分为概念设计和正式设计两个阶段。设计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将人们的想法变为现实产品的过程,由于所设计的产品和过程是以前没有的,很多不利因素可能不会考虑到,这会导致整个设计和生产过程没有办法顺利地进行。在进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当先设计出试验方案,按照试验方案生产出样品,对样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改革,根据改革的方案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修改,最后设计出产品的成品,这样能够大大减少损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整体项目的审核工作

整体项目的审核工作对于项目的整体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防止项目的整体过程出现问题,同时也能够及时地修正项目出现的问题,消除隐患,减少项目整体的损失。项目审核一共包括6个阶段,这6个阶段分别是:项目报价的审核、项目启动的审核、项目产品阶段的审核、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审核、小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审核、项目整体结束和结尾的审核。对于项目的审核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因此需要审核人员认真细致地进行审核工作才能够保证项目的实施。

四、结语

汽车仪表企业产品及过程研发项目管理和所有的管理活动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项目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和团队的功能,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同时不断创新研发项目的管理,充分发挥团队的研发能力。汽车行业项目管理已经在我国出具规模,但是要想促进我国整体汽车项目能力的提升,需要不同的研发项目团队进行相互学习与合作,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同时也要向国外先进的经验学习,推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兵.A汽车仪表企业产品及过程研发项目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篇9:产品研发过程中文档的重要性

将软件的仿真器 (仿真试验装置) 与待评价的硬件组合起来, 进行实时仿真的装置 (系统) 称为HILS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装置。

在仿真回路中, HILS装置由于内置待评价对象, 故能对对象的线性化特性及非近似处理的系统总体的特性进行评价, 有望代替耗费时间与费用的大部分实物试验过程。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 尤其在发动机及变速器控制[1]、制动控制等[2]的开发、评价过程中, HILS装置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正在成为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工具。

在铁道车辆开发过程中, 由于运行试验难于汽车, 一般利用试验台进行试验, 模拟实际运行状态, 以便进行性能评价和方案调整, 这些环节将关系到缩短开发过程以及提高车辆质量。此外, 日本由于没有专用的试验线, 只能采用营业线进行运行试验。因而, 带有危险性的试验, 如实施极限状态下的试验是相当困难的。如果能借助于试验台进行试验, 以模拟车辆的运行状态, 则有利于提高铁道车辆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观点, 在2005年—2009年度研发计划中, 包括一项正在实施的研究项目:有机地组合分散型实时仿真器、HILS对应试验装置和车辆试验台, 构成HILS装置 (系统) , 并营造假定的运行试验环境。下面将介绍正在开发的铁道车辆用HILS装置的概况及开发进程。

2 铁道车辆用HILS装置的研究

2.1 性能研究

首先, 对铁道车辆的运行特性进行评价的HILS装置, 与汽车的评价装置相比, 其规模要大得多。汽车评价用HILS装置多数情形下, 主要用于电子控制装置 (ECU) 的特性评价以及调试, 其大小一般可以集中在1个实验室内。从以下几点来看, 铁道车辆的运行特性评价, 其规模要大得多, 必须通过实时网络分散布置其结构要素。

(1) 待评价的零部件大, HILS对应试验装置也趋向于大型化;

(2) 与汽车相比, 结构元件部件多, 考虑的自由度也多;

(3) 在编组列车运行的分析过程中, 必须考虑车辆间的作用力;

(4) 有可能连接像车辆试验台那样的大型试验装置。

其次, 由于轮/轨间的接触是固体之间的接触, 所以, 作用力变化快, 凭以往的经验, 接触力的计算周期应小于1 ms。因此, 即使构筑多级系统, 单凭以短的周期计算轮/轨间的接触力这一条[1], 也要求系统具有非常强的计算能力, 单台计算机很有可能满足不了必要的计算周期。因此, 必须考虑将仿真模型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中, 进而实行并行处理。

第三, 铁道车辆大量使用同型号的零部件。如能借助于HILS装置, 正确地鉴定试件包含非线性特征在内的诸多特性, 并将再现试件的响应特性的仿真模型作为子系统或子程序存储到程序库中, 就可逐步提高系统整体的仿真精度。因此, 有必要确立一种方法, 该方法能自动地识别机构的输入、输出特性, 并能将识别结果输入仿真器程序库。

HILS装置能够体现出对仿真运行产生影响的自由度。此外, HILS装置必须测试产生运动的各轴的力, 并传送到仿真模型中。因此, HILS装置必须具有多轴的运动机构和力的检测机构, 并连接到实时网络上。另外, 进行机构特性的识别时, 可能不需要和实时仿真器联动, 可以单机工作, 提高运行效率。

2.2 运用研究

HILS装置的目的是打造“假想的运行试验环境”, 能够为众多研究人员提供车辆研究、开发用的基础设施。因此, 首先, 必须确立的一般准则是具有通俗易懂的接口界面, 以便能够使各研究人员建立的模型共享。

此外, 结构上务必区分正在验证中的模型和已经验证过的模型, 将有可靠性的模型输入程序库中, 作为共享信息再利用。为此, 必须确定程序库的结构与HILS装置的运用程序。

3 HILS装置的结构

根据前文所述, 确定了HILS装置的结构和开发方向。

3.1 硬件结构

图1为HILS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主要装置布置在车辆试验楼与HILS试验楼内, 用实时网络连接。HILS装置中, 根据仿真结果驱动试验装置, 试验结果产生的力作为输入仿真程序的数据, 构成由试验装置返回的回路。因此, 信息传送的定时性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利用以太网等 (企业内部信息网) 不能确保定时性的网络。因此, 采用了光学通信方式的令牌环式网络系统 (审校者注:见IEEE 8002.5标准) (终端与各节点间呈环状回路, 可互通信息) 。表1列出实时网络的主要规格。无需定时性的下载 (接收主机上的数据及文件) , 操作指令等则另行设置以太网, 按另外的系统传送。

因为实时仿真计算任务的瞬时峰值加大, 所以, 必须使计算任务分散。因此, 结构上将多个HILS控制器连接到实时网络中, 成为分散计算任务的系统。分散计算任务的算法中, 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 (图2) 。对称型是将计算处理分割称之为线程的小单位, 配置成等候实行的队列, 结束线程处理, 形成了空闲的CPU是从队列的前头依次地取消实行处理的线程, 进而实施处理的方式。非对称型则是将程序分解为多个部分, 将各部分预先配置在CPU中进行处理。

对称型算法容易使CPU的使用率均匀化, 不过, 由于不能预测由哪个CPU (中央处理器) 来处理1个线程, 所以, 全部CPU应该能够均等地对存储器上的程序及数据进行存取, 因此, 各CPU可直接连接到同样的存储器总线上, 如果不是强耦合方式, 则难以实现。另外, 一旦CPU的数量增多, 将因总线的待空时间导致系统软件运行时间加大。

非对称型算法与此相反, 因各CPU的处理线程从最初就已确定下来, 所以, CPU的使用率难以均等, 不过, 各CPU存取的数据是确定的, 只交接与其他处理相关的数据就可以了。因此, 即使利用通信等弱耦合方式也能保证CPU间的连接。

本系统如采用后述的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见3.3节) , 则容易进行高独立性的区分工作。此外, 由于能预测各区分部分的计算任务, 所以, 也可以自动地进行高效存储单元的分配。因此, 选用非对称型的分散处理方式, 通过实时网络进行各CPU间的数据传送。

3.2 HILS装置

减振器及空气弹簧的特性再现精度, 对仿真精度有较大的影响。目前, 在进行运动仿真之前, 在建立运动方程时, 一般都必须进行线性化处理或近似处理, 因此, 车辆在模拟运行条件下的特性有可能不一定与实际的特性相符。HILS装置的优点在于:利用待评价的样机试件进行仿真, 所以, 能够采用不实施近似处理的实际特性。

HILS装置与实时仿真器联动, 进而试验待评价样机在运行状态下的特性。根据由实时仿真器计算的车辆运动状态, 驱动待评价样机, 将测定的作用力反馈到实时仿真器中, 继续进行仿真, 从而模拟运行状态。

另外, HILS装置具有自动识别功能, 可以单独使用。最终的HILS装置见图1。正在规划配置如下装置:

(1) 减振器试验装置;

(2) 空气弹簧试验装置;

(3) 车辆间作用力的仿真装置;

(4) 快速样机转向架等各装置。

制作的减振器试验装置的外形见图3。表2列出了作为试验对象的主要减振器的规格。该装置采用电动式6自由度运动平台作为驱动部分, 能够仿真运行时施加到减振器上的全部自由度的运动。规格上能够适应目前铁道车辆上使用的各种减振器的要求, 通过更换托架即可安装减振器。

3.3 仿真模型与开发系统

仿真模型将车辆分解为车体及转向架等结构体要素, 以及减振器等连接要素, 分别编制具有输入、输出功能与动态特性的小型仿真程序 (以下称为子程序) , 使用专门的编辑程序连接这些子程序, 通过定义输入、输出关系, 编制成仿真总程序。图4为仿真模型与程序库的结构。由于各个子程序是独立的, 故具备以下优点:

(1) 由于能够以子程序为单位, 对不同的CPU分配处理任务, 能容易地实现前述的非对称型分散处理;

(2) 由于按照零部件及车体等结构要素的不同形式来建立模型, 实现了程序化, 因此再次调用就非常方便, 对使用不同车辆零部件的情况进行仿真也很容易实现;

(3) 由于将软件仿真的子程序转换为HILS装置的子程序, 因此, 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混合仿真模型与普通仿真模型的变换。

按照子程序的不同功能, 编制了以下不同种类的子模块:

(1) 结构体子模块

像车体、转向架等那样, 具有质量 (惯性矩) 与载荷作用点的位置等信息的子模块。机构上, 对每一载荷作用点输入6个自由度的力 (力矩) , 各载荷作用点输出位移、速度。按照需要, 能够追加任意位置的位移、速度作为输出。

(2) 功能子模块

像减振器及弹簧那样, 具有特定功能产生力的子模块, 以安装点上6个自由度的位移为输入, 输出作用在安装点的6个自由度的力及力矩。轮/轨间接触力模型按照每根钢轨形状与车轮形状的组合来建立, 是功能子模块的一种特例。

(3) 激扰子模块

是只具有轨道位移、离心力等输出内容的子模块, 是仿真系统的输入接口。

各子模块的输入、输出中, 6自由度的力与6自由度位移实现标准化后, 就可与实际的车辆同样地实施连接。

3.4 自动识别系统

当测试运行状态中包含待评价样机的内部状态特性时, 采用3.2节的HILS装置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 采用该试验装置, 如果能高精度地识别待评价样机包含非线性特性在内的响应特性, 通过编制只再现输入、输出特性的子程序 (软件) , 将这些子程序直接纳入仿真程序中, 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仿真精度。例如, 只对4个空气弹簧中的1个空气弹簧, 用HILS装置作为HILS仿真器投入工作, 剩下的3个空气弹簧则采用预先鉴定了输入、输出特性的子程序。将这样事先经确认了再现精度的子程序作为“元件” (或子程序) , 存储到总程序库中, 就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仿真精度。

不过, 为实现上述想法, 就必须有统一的系统识别方法, 它无需大量的人工干预。为此, 基于神经网络进行了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

神经网络为训练信号提供了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映射关系, 具备自学习功能, 从而可以形成同样的输入、输出关系。

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具有相同的响应特性。它包含了输出训练信号的原系统与非线性特性, 使网络实现仿真的“元件”子程序化, 就可达到上述目的。但是, 采用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模型是只有输入、输出关系的无参数模型。由于不可能了解评价对象的内部状态, 所以, 为改进评价对象, 研究了采用其他方法观测内部状态的必要性。评价对象的内部状态是通过在HILS装置上的试件 (试验对象) 上安装任意的传感器进行测定的。因此, HILS装置和自动识别方法属于补充完善的关系。

识别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减振器的响应特性的实例见图5。用随机波对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减振器激振, 将此时的作用力作为训练信号进行训练, 比较了用其他系列的随机波激振时的作用力, 通过组合线性神经元与非线性神经元, 经过学习就能够进行高精度的输出推断。可以像图5那样, 待识别模型的作用力与识别后的结果完全吻合。同样地, 即使混入了噪声信号, 对于只含5%左右的混入噪声的信号, 也能以足够的精度推断输出。

今后, 为使HILS装置进行自动地学习, 要研究试验条件的设定方法, 以及对于大噪声的误学习制定相关对策 (将噪声误认为特性的一部分进行学习的情况) , 使自动识别系统实用化。

4 与车辆试验台的联动

试验台试验是评价车辆运动特性的重要手段。即使在传统的试验台上, 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再现轨道位移等。不过, 随着试验台与HILS系统实现联动, 以往难以实现的下列车辆运动特性的仿真将成为可能:

(1) 编组列车中任一辆车的动态再现;

(2) 开发过程中转向架特性的预测、调整。

为此, 正在规划开发以下试验装置。

4.1 车体间作用力的仿真装置

设置在模型车体的两端, 根据仿真相邻车辆的车端运动的方式, 仿真车钩连接力、车端减振器、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等的车辆间作用力。

高速列车中位于编组尾部的车辆, 更容易产生摇头运动, 人们期待着关系到这类摇头运动的车体间要素的特性得到改善, 现在已具备优化该特性的措施。由于是大规模试验装置, 在维持地板面的刚度方面考虑的问题较多, 正在进行结构研究。

4.2 快速样机转向架

快速样机可以模拟出开发装置的特性, 还可以评价与其他装置组合在一起时的特性。由于能在不制成产品的前提下实施大量性能评价, 所以, 在产品制造过程的初始阶段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尝试性错误, 可以压缩开发周期及降低开发成本。

将该方法应用于转向架开发方面, 通过控制并修改校正轴箱弹簧特性等转向架基本参数, 可以获得转向架快速样机。结构上, 必须将控制装置布置在地面侧, 基于这种限制条件, 正在计划配置车辆试验台专用的转向架。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目前正在实施开发的铁道车辆用HILS装置概况。

HILS装置将变革传统的铁道车辆设计理念, 具有提高车辆品质的可能性。此外, 该系统的开发项目中, 包含了大范围、多学科的高难技术开发要素, 可能会对其他领域的科技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介绍HILS装置 (仿真回路中的硬件设备) 在日本铁道车辆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指明了硬件和软件协同仿真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铁道车辆,HILS装置,试验,日本

参考文献

[1]#12

上一篇:环保局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学校扶贫工作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