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师

2024-05-30

做不抱怨的教师(精选8篇)

篇1:做不抱怨的教师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

王全智

生活中,我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抱怨,抱怨在校时间太长,以致自己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抱怨工作的压力太大,以致教师的身体状况不佳;抱怨教师的待遇太低,教师的福利太少;抱怨绩效工资分配不公;抱怨领导对教师关心不够„„。凡此种种的抱怨,有的确实存在,有的却是个人认识上的问题。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尽量去适应现实,改变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情况就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咱们在校时间长,孩子一人在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学会了做比较简单的饭菜;教师的平均寿命太短,咱们控制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所以 应该改变自己,别再抱怨,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阅读好书、研究教学等有意义的事情上,用心平气和的心情,远离浮躁的心境,来细细品读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累了,伸伸懒腰;困了,看看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厌了,找家人说说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阳光老师,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具体做到:

一、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工作 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曾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亮点,动力不足,总觉得学校对我亏欠太多,同行不好相处,教师合力不够,年长的教师倚老卖老,年轻的教师不思进取,学校特色创建工作举步艰难。进入一中工作以来,感觉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了很多办法,因个别领导或教师的不理解造成的阻力,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这样扑灭了。有时抱怨不给自己机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教育和教学当中,让自己的工作变得焦头烂额,现在回想一下,感觉很不好,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自寻烦恼呢?努力工作是我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想当初在乡下刚参加工作时,工作环境条件那么艰苦,工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现如今来到一中这一全县最好的学校已经十四年,担任过学校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务,教学上也曾培养出过普洱市中考状元等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因此,应该珍惜并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为上策,想到这些,心情豁然轻松了,也不感觉累了,工作踏实了,幸福感油然而生了。

二、调整好策略,积极面对学生

常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说:“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学习风气太差”“这届学生生源太差,不可能教出好成绩”等等。这是教师常常抱怨的声音,当然侧面也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总有他闪光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我校确立了“ 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办学理念,旨在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塑造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采取灵活的策略面对学生。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教师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就有可能决定着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作为家长,不是担心孩子在老师心中有没有好印象,而是担心老师的印象会否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当学生在犯错误时多用赏识的眼光肯定他,不歧视他,用教师责任心感染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他,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在爱的教育下都会有所收获,能够健康成长。

三、正视挫折,化压力为动力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关键在于正视压力,找出压力,利用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目前,一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学校已经晋级为省一级完中的行列,也得到了县委、政府以及教育局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和每位教师都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发展。挑战方面,现实的压力不得不面对,一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广大社会、家长的要求相差较远,二是教学硬件设施日趋完备,但管理和使用方面还不到位,使用效率不高。三是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学校和老师们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便逐渐抱怨出来,甚至导致颓废、悲观。我认为我们应该化压力为动力,勇敢的面对目前的困难,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地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去寻找和感受教育教学的乐趣,感受学生的潜力,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以此作为我们工作前进的动力。

与其抱怨,不如埋头苦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铭记身上的 责任和使命,把埋怨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质上,让我们以书中的事例为借鉴;以书中不抱怨的心态为行为准则;以书中改变抱怨的方法为思路,做一个不抱怨的践行者。读了这本书,我会延续以前的做人态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懒腰;困了,望望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活着真好;厌了,找家人说说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我们要正确面对种种压力,以阳光的心境缓解压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挑战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性,在这三尺讲台上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花时间做好本职工作。从今以后,我决心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自己、不抱怨他人,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实实在在地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2:做不抱怨的教师

刘丽民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改变职业倦怠的状态;为了给教师增添思想上的养分,心灵上的慰藉;为了给教师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让教师掌握丰富多样的教育素材。本书编委会特组织编写了本丛书,共分为12卷,从12个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一个优秀高效的教师。我有幸阅读了卷一《做不抱怨的教师》 本书特点

1、本书是思想发动机

2、本书是成长工具箱

3、本书是应用素材库

《做不抱怨的教师》卷一目录介绍: 卷1:做不抱怨的教师

第一章 不抱怨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章 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第三章 不抱怨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四章 不抱怨家人,获得家庭幸福 第五章 不抱怨压力,获得前进的动力 第六章 不抱怨环境,人生不败的奥秘 第七章 不抱怨挫折,为未来铺就道路 第八章 不抱怨当下,活在快乐的氛围里

—读《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的心得体会

刘丽民

当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感触颇深,现对照自己平时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浅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生活中,要一个人“不抱怨”很难。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发发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来自家人的,同事的,上级的等的抱怨,让我们好像就生活在抱怨之中!其实,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做“吸引力法则”。就是说,当一个人在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时,就会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就好像我们在回声谷里,对着对面的山谷喊:我好烦,好郁闷时,它也会回应我们同样的:我好烦,好郁闷!或许我们可以叫它“对等法则”吧!

书中有个事例让我记忆特深:有位叫杨敏的老师,因为生日那天加班很晚才回家,心情郁闷,看到丈夫在看足球赛,顿时对丈夫不停发火埋怨:“喂!你在干吗?不是叫你做饭的吗?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以前天天这样无所事事的就算了,今天你怎么还这样!。。。”无休止的抱怨,导致她丈夫摔门而去。正是因为她的坏心情,没有合理的疏导,只是一味的抱怨,结果对丈夫造成了伤害,同样也伤害了自己。试想,如果她对丈夫说说今天工作中遇到开心的事,或者同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想着虽然因为过生日了还要加班,但是家里有丈夫在,还有他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那么她心中就会充满爱的温馨。这样,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吧?所以,你要选择不停的抱怨还是不抱怨呢?

说句实话,在没有读过《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之前,我还感觉不到自己的抱怨。当我读过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其实基本上天天都在抱怨。作为家长,我会抱怨孩子不听话,学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作为妻子,我抱怨丈夫不如别人家的体贴能干;作为老师,我抱怨工作压力大,收入又不高!那些后进的学生怎么老是教不会……在许许多多看似不经意的抱怨中,我们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脾气也越来越差。其实,真的静下心来想想,这些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得听话,丈夫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变得体贴,学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成绩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相反,你的这些负面情绪,只会给别人带去更多的焦虑和不快乐。因为抱怨是会传染的,会影响自己,也会传染给别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在困难面前,我们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那只会使问题越来越糟糕!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试想,如果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如果我们选择不抱怨,冷静下来,坦然面对问题。会发现有很多我们不停抱怨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只需换个方式而已。同理,我们经常抱怨的一些人,其实只要换个心态,换个角度,结果发现其实还蛮可爱的呢!

认真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收获和心得是这五句话:

1、抱怨不如改变。

2、觉得别人常抱怨,其实是因为你也一样。

3、做一个快乐的人,能掌握自己的思想,开始按自己的规划生活。

4、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5、记得感恩,不再自怜。

“怨多必失”让我们牢记吧!抱怨不如改变,行动起来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多些理解,多些沟通,多些宽容,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作文三步法》教师笔记

刘丽民

一、作文三步法的目标

通过感觉获取材料;运用思维纺织材料;用情感统领材料。

二、作文三步法基本思路

先建立感觉系统而非词汇系统。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词汇,而不是用词汇引导感觉。先建立思维系统而非语法规范思维。用思维去纺织语言,而不是用语言或语法规范思维。先建立情感系统而非道德系统。用情感去升华主题,而不是用主题去定格情感。

三、作文三步法内容

第一阶段:感知能力训练(感知物、感知人、感知事);

第二阶段:思维能力训练(分想、形象联想、再生联想);

第三阶段:再生情感训练(爱自然、爱人类、爱社会)。

四、作文三步法程序三步骤

第一步:理论训练;

第二步:操作训练;

第三步:成形训练。

读毛继东《作文三步法》心得体会

刘丽民

最近我看了国家级专家毛继东教授的“作文三步法”一书,而且聆听和欣赏了他的每一节作文专题示范课讲座,受益匪浅。他给我们指明了在习作中如何用新理念去教学作文的方向。毛教授给我们分析了现在孩子们的写作现状: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作文就像流水账,枯燥、单调、乏味;假话、空话、套话、废话多;抄袭、模仿的东西多。的确是这样,每次上作文课总发现有一些同学,愁眉不展,提起笔来一两个小时也写不出一行字。放学回家后再写就是从那些买来的作文集中选择一两篇题材相同的选择一些好词好句抄下来,更有甚者完全拿来别人的文章抄一遍就算自己的创作了,当然有些内容时间、空间都是不对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存在着一定得困惑:老师不会教,家长辅导不了;老师没有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毛教授给我们传授了他创办的“作文三步教学法”。使我们了解了“作文三步法”的有关理论知识,从作文能力的培养入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他们的感知、思维、情感进行操作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材收集、编织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就可形成成型的习作。谈到素材的收集,毛教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不要让孩子们用大量的时间去背一些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倒不如让孩子们到校园里去跑跑、闹闹,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也和我们现在所实行的开放式素质教育倡导的是一致的。这让我想起了有一个单元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有趣的事》,当时我们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在课堂上是这样做的:先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最有趣的一件事,然后请你把这件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让孩子们去写。结果一看,有部分孩子就是写的发言的那个同学所发生的事情,读他的文章,枯燥无味。而体验过这个事情的孩子,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读起来真是让人不得不笑。的确,没有亲身去体验过,只是听到别人怎么做,总是不真实的。毛教授的作文三步法,提倡的就是让我们用眼、耳、口、鼻、手等各种感官去认识这个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才能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篇3:做不抱怨的教师

《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建筑工人坐下来一起吃午餐,其中一个打开便当就抱怨:“天!肉卷三明治……我讨厌肉卷三明治。”他的朋友什么话也没说。隔天两人又碰面吃午餐,同样地,第一个工人打开便当往里面看,这次他更火大了,说:“怎么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肉卷三明治!我讨厌肉卷三明治!”他的同事一如前日,仍然保持沉默。第三天,两人又要准备吃午餐,第一个工人打开便当盒,又大叫起来:“我受够了!日复一日都是一样的东西!我要吃别的东西!”他的朋友想帮点忙,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干脆叫你太太帮你做点别的?”他满脸疑惑,答道:“你在讲什么啊?我都是自己做的午餐。”

如果抱怨自己做的午餐味道不好,还可以理解,抱怨自己做的午餐为什么没有改变品种,着实不能理解?或许这个故事并不一定真实,它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抱怨源于单调,单调源于心理状态。在温饱无愁的社会里,最折磨人的就是单调枯燥的生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困,这也从反面证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满足后,应该追求精神生活世界,当精神世界出现贫困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问题,甚至会重新回归到对物质生活的畸形索取上。对于那位抱怨的工人来说,其实他并不是抱怨三明治,而是抱怨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因为三明治是他亲手做的,他完全可以改变午餐的品种,可是他没有,因为就算改变了午餐的品种,也不能改变单调枯燥的生活,他只是借此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以从他的抱怨中看到,他的抱怨在升级,第一天是“抱怨”,第二是“火大了”,第三天是“受够了”,一个人如此长期处于这种抱怨的精神状态中,会产生怎么的结果呢?

叔本华说过:“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可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心灵的平和及满足”是一种肥沃的精神乐园,可是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是很贫瘠的,因为贫瘠所以渴望营养,而精神的营养绝不是仅靠物质可以替代的。相反,物质的优越会催生这种贫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落差加大,会使个体处于一种矛盾的激化状态之中,这种激化状态会导致亚健康,为职业倦怠打通了一条“光明大道”。没有人甘愿满足,感觉不到满足,就会抱怨,抱怨的开始,也就是浪费健康生命的开始,其实许多人就是这样浪费健康的。

许多研究证明,具有共同抱怨对象的个体易形成一个群体,可以使其关系在短时间内得到融洽。可是这种关系的纽带是一种“假共同语言”,事实上是在传递不满和消极怠工。教师的办公室中各种抱怨声不断,虽然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的抱怨并不能有任何改变,可是大家却乐意。当一位教师在抱怨时,其他教师也举出类似的问题,大家相互叹息,此时很少见到异样语言,当然也不能见到,否则就是自找麻烦,会遭到群体的攻击,因为这种抱怨的本身并不是真正关心教育,而是在发泄不满。群体对这种抱怨是认可的,缺少反思的锤炼。在抱怨教育问题上,体现了教师群体的最佳和谐状态,而事实上,教师群体并不是一个和谐的群体,除了少数几个具有共同的抱怨对象之外,已经被一个美丽的词汇“竞争”占据。

抱怨导致消极心理,特别是群体性抱怨,它更是一种心理消极的易燃物,它耗尽了健康的能量。许多教师,在教育问题上缺少共同语言,而在抱怨上往往抱成一团,它不但在消耗个人能量,更是在异化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群体的可怜与可悲就在于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现实层面上也是弱势群体的典型症状,只能通过抱怨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抱怨的表面是一种发泄,语言的快感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任何幸福,可是谁也不愿意放弃它,因为能平和它的渠道太少。抱怨对精神生活却是一种麻痹,持久的效应是对反应的迟钝,久而久之,在缺少变化的教学生活中,抱怨的土壤越来越肥沃,改变的力量却越来越软弱。每天生活在“三明治”中,却失去反省的能力。

许多教师的精神状态与抱怨“三明治”的建筑工人相似,或正在逼近。不满现实生活状态的本身,绝不是件坏事,它是积极进取,改变的动力。可当改变的途径受到阻遏的时候,抱怨成为了教师的最后一根自我安慰的稻草,它使教师的精神生活浸渍在麻痹之中,高强度的劳动催生着亢奋背后的倦怠,忙碌成为了失去创造性的最佳保护伞,在单调的生活中忙碌无异于使教师更加碌碌无为。教师的职业倦怠绝不是表面上的消极,而是一种外表的积极亢奋来掩饰内心中精神生活的匮乏。教师群体本是精神生活的守护者,可是如今守护者本身开始缺乏精神生活,这会加速教育的畸形发展,教育的这列火车正在驶向背离教育的方向。教育行政机构应该要为教师群体疏通各种阻遏精神生活滋养的障碍,而不是一味地让数据说话,要让教师有话语权,抱怨的本身就是失去话语权后一种消极的反抗,它会让教育也变得消极。

篇4:做不跟着“风”跑的教师

关键词:高中英语;魅力;塑造

在新课改的推进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对策。但死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只能导致思维僵化、固步自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因为只有寻求适合自己及学生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自我独特魅力的个性化教学艺术模式,才能真正保证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因此,只有打造具有自我魅力的英语课堂,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不但教给学生可以改变命运的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形成完美的个性人生。在教学艺术的道路上,教师应努力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这是“个性化生存”的必然追求。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人生经历、文化沉积、情感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去量体裁衣,形成并发扬具有自我魅力的教学艺术模式。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制约高中英语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因素

1.“应试教育”对教师文化水平的提高起了负面影响

不少英语教师迫于高考压力,考生、家长以至社会的要求使得教师把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对英语语言所反映出的英语文化自然也就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虽然今天社会生活中英美文化信息越来越多,但英语教师却难以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

2.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的文化学习时间难以保障

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研究英语语言的变化,因此对文化变化的意识也就缺乏了敏感性。

3.自我提升的意识薄弱

在新课改形式下,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思想落伍,不思进取。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对英语的背景知识不够了解,知识难以形成系统,结果形成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

二、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教学风格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

阶段一:大量的模仿

模仿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曾听过课的名师及特级教师;可以是教学队伍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敏锐,善于捕捉亮点,善于体会教学智慧,虚心学习。

阶段二:逐渐形成教学特色

特色包括: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创造性;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3.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做法行之有效;4.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阶段三:形成固定的教学风格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个人的教学风格中,教法并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教法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识英语教学的功能,它不单纯是教会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三、提高高中英语教师教学魅力的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发挥英语教师的人格与学识魅力,激活英语课堂呢?新东方英语教师成功的秘诀可以概括为:用真诚去感动你的学生;用魅力去吸引你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愉悦、开心地倾听;让每一位同学因你的课而感动、震撼;时刻记着把一个真我展现给学生,就会赢得他们。因此,英语教师要提高自我人格魅力需要做到:

1.良好的师德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应当先提升个人的教学热情,提升个人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责任心,要心中有工作,心中有责任,心中有学生。其次,诚信,民主,精神饱满,尊重学生等亦是必备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投资一笔微笑,你会收获一片蓝天。每一次和学生接触都要留给学生阳光灿烂的一面。在课堂上,脚踏实地、满怀激情地开展教学活动,热情洋溢地面对每一个学生,用你的激情和睿智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呈现出你的智慧和感召力。当学生把你看作他们“心中的太阳”的时候,你就能明白你带给他们的是光明、温暖和力量,这正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最后,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努力达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教学境地。

英语语言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长期的教学实践易于形成一种固有的、僵化的模式,进而发展成一种惰性。要想不被淘汰,不落伍,我们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提高自我。

2.扎实的基本功

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是英语教师学识魅力的核心部分。学识渊博、专业精深、语言素养好的英语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语言环境。从这样的英语教师身上,学生能受到良好的影响。语言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善于创设英语语言情境,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应变及处理能力强等。

3.课堂的驾驭能力

首先,注重英语氛围的营造。课堂是学生感受英语的主阵地。教师应用英语组织课堂,用纯正的英语组织课堂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挑战。

其次,创造性地设计课堂。一个教师的成熟,主要看他在教学艺术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英语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要做到导课部分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结课部分余音绕粱;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以美的遐想,还可根据新授课、复习课、阅读课、写作课、专项训练课等不同课型的特征,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教学设计,最后达到成体系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

4.终身学习,终身提高

第一,学科方面的知识。语言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平时的刻苦锻炼。教师可通过阅读报刊杂志,网上浏览了解英语文化的发展趋势,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教师应多观看英美文化的电影、VCD或DVD光盘提高对异国文化的鉴赏力,洞察文化间的差异。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从而达到丰富自身文化素养的目的,并终身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技能。

第二,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

英语教师要严谨治学,多方涉猎,开拓视野,强化创新,真正做到“才高于人”,成为思想有高见、表达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

篇5:做不抱怨的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给教师的定义。教师肩负着塑造人灵魂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又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们有得天独厚的基因,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反思,不是一味的对自己加以抱怨。

高考结束后,我选择了师范专业,励志成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我自豪,我骄傲,我庆幸命运赐于我这个机会。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和身份决定了我们势必要承载更多的压力,既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为何不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放弃抱怨呢?而且,倘若我们连自己的抱怨都不会自行过滤掉,更别提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倾听学生的抱怨了,所以远离抱怨,让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能力,让自己的潜能爆发出来,那么,我相信我将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作为教师,尤其是像我这样,作为一个农村初中教师,工资待遇微薄,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显得落伍,去追赶,我们没有实力,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不去攀比,知足者常乐,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我们又面临着升学率的重大压力,争强好胜是人的本性,人人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各自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在茫茫题海中艰难的划行,个个面黄肌瘦,年轻的 颜容过早的逝去,岂不悲哉?如果我们都有一颗平常心,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岂不活的轻松一些吗?

篇6:做不抱怨教师的心得

岁月悠悠,转瞬间已入中年,那种身不由已,心力交瘁越发加重了我对生活的惆怅,身为教师,越来越多的抱怨涌现,抱怨地位低、待遇差,抱怨学生难教、难管„„正当我无力排解之际,我拿到了一本名为《做不抱怨的教师》的书。借暑假之余,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收获颇丰。其间的很多感人小故事、名人的经典话语,在使我遭到鞭策、警省的同时,又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使我不能不再重新审阅我的职业与人生态度。

《做不抱怨的教师 》一文第八章中《适者生存就是硬道理》中写到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下室有一块墓碑上写到: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我是不可以改变的,因而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我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仿佛也是我没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最亲近的人,——但是,哎!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我的临终之际,才忽然意想到:假如起初我只改变我自己,接着我就顺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鼓励和鼓励下,或许可以改变我的国家。

抱怨终究是没用的,由于这个世界根本不会理会你的怨言,只会把你淘汰出局。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与其抱怨,不如接受这个现状,并且去适应他。所以现在我们应当更专心肠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份财富。在考试“压力山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可以做到不拖课,可以在进步本身的专业水平上下些工夫。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环境不好,我们就给学生描绘甚么是美好的环境吧!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哭着面对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留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与其抱怨,不如埋头苦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铭记身上的重任,把抱怨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到提升本身素质上,让我们以书中的事例为鉴戒;以书中不抱怨的心态为行为准则;以书中改变抱怨的方法为思路,做一个不抱怨的践行者,不抱怨孩子的出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不抱怨社会。怀一颗宽容、感恩的心,陪伴孩子孩子们成长。

下面,我想提一下自己的几点小建议:

一、放下压力,让快乐与我们相伴。

天天繁忙与琐碎的工作之余,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发出一些怨言和抱怨的声音,或许说者无意,但却会给听者带来不快。我们不否认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会给老师带来很多麻烦,但作为为人师者,我们应当及时调剂心态把这些当作乐趣,由于,累与不累,实在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正如书中所言: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作为教师,面对家长和学生、我们天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它们都会在心里逐一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随着乱起来。有些消极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假如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颓废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离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使我们的工作因充实而出色!

二、放下狭隘,让宽容与我们相随。

俗语说:心宽,天地就宽。在工作中,不论是与同事、还是家长相处,都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或小矛盾的出现。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善待他人,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正如书中所云: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他人,实在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才能阔别偏见,也才能奏出人与人之间优美的生命之歌!

三、放下怠惰,让梦想与我们同行。

正如于丹老师所说:“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有对学生生命的陪伴和提携。”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让心灵时刻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下,把与每位学生相处看做是生命中的缘分,把天天的教学当作生命历程中的独特体验,把题目当课堂,把责怪转化为责任,把抱怨变换成合作,把死角做成亮点,让自己与学生相处的每节课、每次活动、每个教育细节都成为与生命的交汇,与幸福的共融。

试想:假如每个孩子都怀揣梦想,都能享受童年独占的简单幸福,那末三尺讲台上的我们,便会大有作为,狭窄的教室也定会海阔天空!心若在,梦就在。生命需要梦想,有梦想才能有豪情。相信,能集快乐、宽容、梦想于一身的我们,定会创造出五彩缤纷,有滋有味的教育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会延续之前的做人态度,不悲不喜,不骄不躁,多干活,少抱怨。累了,伸伸懒腰;困了,经常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活着真好;厌了,找家人说说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

是啊,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份。人生是不公平的,应当去接受,而且永久都不要去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但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假如找不到人聆听我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书的作者提出的“不抱怨”运动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抱怨自己的人,应当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当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自己的愿望。如此一来,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人生也会更加的美好、美满。

篇7:《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成为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抱怨自己让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己不想得到的东西上。因此,当我们抱怨自己时,我们就远离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抱怨越多,距离越远。

或许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有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观的条件让我们颓废、悲观。可是,我要说,人不是万能的,七情六欲在影响着我们,教师是不应该唉声叹气的。我国的教育条件非常非常不均衡,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点大家都理解。为这等等事,就要叹个气吗?我不是说不应该。光叹气就能改变局面吗?我认为不能,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以为,在不能改变局面的情况下,叹气没用,那只是白白浪费力气的!一个学校,如果教师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很难说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由于学生正处在一个人格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除了知识上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对如何做人的理性思考,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教师的负性情绪带入课堂时,必将导致教学工作效率下降,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发生,而问题的出现反过来又加剧教师的负性情绪,久而久之,教师身心疲惫,情绪易激动,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食欲减退时有发生,有些老师因此而不得不退出讲台,有些老师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将因此而蒙受难以逆转的损失。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用心地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光光是知识!教不了学生当博士不要紧,教他们当好人意义要大一些!环境不好,我们就给学生描绘什么是美好的环境吧!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哭着面对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喋喋不休的抱怨,注定于事无补。若想拥有美好的前程,就要抛弃所有的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的确,愉悦快乐的心境对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那么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载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为我们没有好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每天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呢?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糟,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地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篇8:三篇做不完的文章

一.家庭篇

“君从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幼托、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 同学们几乎都离不开家庭, 初中以前几乎都在家庭中度过。其间所经历的人和事可谓谙熟, 记忆可谓深刻。这些历练, 是孩子写作的第一生活素材来源。

写人。学生心目中有真人, 才能写出真实的人。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熟悉最切身的人, 让学生首先学会写《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 这是写作的第一课, 也是作文的第一题。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期中考试后, 我的成绩很不理想, 我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 走进屋里, 爸爸正在忙着找什么东西。这时我多么希望他给我一些安慰, 就是痛骂一顿, 也能让我多听几句爸爸的声音啊!”家庭中爷爷、奶奶是最宠孙子的。这也是学生喜欢写的人。《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当教写作第二课和作文第二题。如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奶奶今年72岁了, 她老人家耳不聋眼不花, 就是爱说些‘傻话’。她一开口, 常叫人笑得肚子痛。去年夏天, 我家买了一台大彩电, 这对不出‘闺门’的奶奶来说, 真算是天下奇观。我放学刚回家, 奶奶就对我说:‘快来看, 你爹买个戏台子来啦!’我喜出望外。从此, 每天晚上, 我就和奶奶一起看电视。”家庭中其他成员也是同学们最了解的人。写这些人, 是我的作文第三课和第三题。一位同学在《给姐姐的一封信》中深情坦言:“姐姐, 出门打工不容易, 不要怕花钱, 穿暖吃饱, 爸妈天天念叨你, 我也很想你。”

二.家园篇

留着家园在, 不怕没柴烧。笔者的“家园”, 是指孩子走出家庭大门, 与邻里接触的地方, 即邻里关系中的那些事。孩子在家庭生活过程中, 总要跟邻里打交道, 这些经历的事, 是学生作文的另一素材。

叙事。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学生亲历的事才能写得生动。哪怕伯仲之间、阿姨之间、朋友之间的事情, 同学们都有一个生活原型, 记忆犹新, 娓娓道来, 非常感人。如一位学生在《墙外书声》中这样写:“天刚蒙蒙亮, 我就听见一阵读书声。是谁这么早就起床读书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 爬上墙一看, 只见她一手拿着电筒, 一手拿着书, 像在背英语单词。啊!是邻居家的姐姐红卫, 她今年要考大学了。看着她那聚精会神读书的样子, 往事又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的闪过……”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 同学们只需要调动记忆再现在作文本上, 而不是编作文。

三.家乡篇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家乡是每个人最感恩、最怀念、最抒情的地方。也是学生最有生活感受的地方。把学生的作文话题引入家乡篇, 那山那水, 那草那树, 那狗那猫, 事事物物, 都是作文素材。

抒情。让学生回归家乡写作, 抒情大有作为。其实, 不管是写人叙事, 还是抒情议论;不管是状物描写, 还是说明铺垫;不管是日记周记, 还是书信随笔, 都有家乡浓墨重彩的一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有一位同学在《家乡散章》中写道:“家乡是一块没有莠草、没有污秽的净土, 家乡是一片无遮无掩、明媚晴朗的天空。这里流淌着纯真与甜美;这里繁星点点, 银河灿灿;这里露珠闪闪, 萤虫绵绵;这里花色斑斓, 童趣连连。家乡有唱不完的童谣, 讲不完的故事, 写不完的情怀......”在“家乡篇”中, 笔者让学生找到了感动, 学会了感谢, 懂得了感恩。

上一篇:月下桨声周反思下一篇:初二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