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2024-05-24

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精选8篇)

篇1: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设计

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第二餐厅加层设计

二、建筑环境

建筑地段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金银湖金山大道特1号,金山大道南侧,场地平整,主入口正对金山大道,地段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本项目原设计为三层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楼,但因故仅建成一层,使用性质为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第二餐厅。现业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要求在现有一层建筑物上加建三层办公用房。

三、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土壤性质:老粘土 土壤载重量:200kN/m2

地下水位:最高-2m,最低-3m。年平均温度:16.8℃ 年平均最高温度:21.3℃ 年平均温度:13.2℃ 最高温度:41.3℃ 最低温度:-14.9℃

风向:常年北、东北,夏季南、东南。

降雨量:全年1203.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93.6mm。年相对湿度:70%~80% 基本风压:0.35kN/ m

2基本雪压:0.40kN/ m2

地震烈度:武汉市规定此类建筑按6度设防。

四、设计要求

应考虑环境特征与地区气候条件,设计力求性能良好,造型美观,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五、规模

1、建筑面积:

(1)原有建筑面积1394.82m2

(2)加层建筑面积4098.35m2(大空间开敞式办公用房48×24 = 1152 m2/层)(3)加层后总建筑面积5493.17m2

2、建筑层数:

(1)原有建筑层数:一层(2)加建层数:三层(3)加建后层数:四层 使用人数: ≤250人

六、装饰要求

外墙采用岩棉夹芯复合彩钢板,屋面采用聚苯乙烯夹芯复合彩钢板。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柔性防水。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防裂度为6度。

门窗:塑钢门窗

七、建筑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任务书(2)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3)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2、初步设计阶段(1)任务: 提出设计方案(2)内容:

确定建筑物的组合方式,选定所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案,说明设计意图。(3)图纸及设计文件:

① 各层平面图及主要剖面图、立面图,A1图纸1:100。

② 说明书(设计方案的主要意图,主要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等)

3、施工图设计阶段(1)任务:

满足施工要求(2)内容:

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建筑、结构等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和结构计算书。

(3)图纸及设计文件:

① 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图,A1图纸1:100。②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A1图纸1:100。③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A1图纸1:100。④ 建筑、结构等说明书。⑤ 结构计算书。

八、结构设计

1、设计要求

(1)在建筑方案选定的同时,根据平面尺寸与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核结构选型。

(2)根据采用的结构方案对主要结构及构建进行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

2、结构设计内容(1)多层框架计算(2)基础设计及计算(3)梁设计及计算

(4)楼板、楼梯的设计及计算(5)加固设计及计算

3、完成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每层及屋顶布置图(2)加固设计图

(3)框架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九、时间安排 1、2010.1—2010.2

查阅资料,确定设计内容及设计题目 2、2010.2—2010.3

完成设计开题及任务书大纲的编写 3、2010.3—2010.4

进行初步设计,完成任务书初稿 4、2010.5.1—2010.5.15

修改局部设计,完成图纸绘制 5、2010.5.16—2010.5.31 修改任务书以及图纸,准备答辩材料 6、2010.6

参加答辩

十、主要设计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 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 87(2001年版)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 8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 2005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 2006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 2003

7、《建筑结构设计荷载规范》GB50009 – 200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02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002

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 – 98

11、《中南地区建筑配件图集合订本》98ZJ001

12、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会合编,《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3、严正庭,严立编著《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十一、附建筑参考图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篇2: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道路工程方向)

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毕业设计是实现工科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测试;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题目:临石公路(临澧至石门)K**~ K***段公路设计

设计者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路线起终点,起点桩号自拟路名,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选择一条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的路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和计算,设计里程不小于3km。

三、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课题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2)本设计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3)本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4)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

5)设计规划与进度安排;

6)字数不少于3000;

7)要求手写。

四、技术标准

本设计一律执行: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5)

5)《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7)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五、相关资料

1)路线所经地区1:2000航测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件1);

2)路线为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之间的某段公路;

3)路基土壤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的最低水位为3.45米,最高水位为0.8米,多年最大道路冻深为180cm;

4)有关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5)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

6)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

土基回弹模量:

用D=30cm刚性承载板测得弯沉值(已考虑影响量):

P(Mpa)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01mm)72 95 120 165

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EP σ EP σ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8“班级数”“学号尾数” 180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320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90 21“班级数”“学号尾数” 170 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9“班级数”“学号尾数” 6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70 0.8

基(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Mpa)

EP σ

水泥稳定砂砾 25“班级数”“学号尾数” 220 0.5

水泥稳定碎石 30“班级数”“学号尾数” 760 0.6

水泥石灰砂砾土 15“班级数”“学号尾数” 240 0.4

二灰稳定砂砾 26“班级数”“学号尾数” 700 0.7

二灰稳定碎石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600 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

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

39.80;41.20;40.65;41.78;42.05;41.87

7)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8)交通组成:

本路建成初期每日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

汽车车型 日交通量(辆/d)

东风EQ14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黄河JN150 124

黄河JN253 2“班级数”“学号尾数”

东风SP9250 350

北京BJ130 10“班级数”“学号尾数”

日野KB222 569

桑塔那2000 17“班级数”“学号尾数”

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5%;

六、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表:

序号 设计项目 要求 备注技术等级及标准的确定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定,要求对技术指标分析论证。纸上定线 在地形图上选择路线至少2个方案并简述理由;进行路线方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交手稿路线平面设计

(选定路线)进行交点坐标和导线方位角设计;平曲线设计;里程桩号的详细推算;路线平面图的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

(选定路线)转坡点位置的确定;坡度和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纵断面图的绘制。排水设施设计 排水沟、截水沟、盲沟等沟渠设计 选典型沟渠进行水力计算 6 路基横断面设计 路幅设计(宽度和路拱横坡);超高和加宽设计;边坡设计;路基设计表;视距检查,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制。每20m 取一断面路基稳定性验算高路堤、深路堑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及软土地基稳定性验算并提出加固措施典型挡土墙设计和计算 完成某段挡土墙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挡土墙设计一览表及其工程数量典型涵洞设计和计算 选择某典型断面的涵洞进行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涵洞设置一览表交叉口设计 如有路线交叉,需绘交叉口平、纵、横断面图路面结构设计及计算 设计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者比选选定路线工程预算 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并完成工程预算

注.沥青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较;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确定路面结构层尺寸;5)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验算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和表面剪应力;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推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2)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确定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确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和厚度;5)进行接缝构造、配筋设计;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七、应提交的设计文件

1、开题报告

2、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中英文摘要

第1章 设计任务和沿线自然条件

第2章 纸上选(定)线

第3章 线路设计

1)平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2)竖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3)横断面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超高、加宽、视距检查)

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表)

5)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第4章 路基工程设计

1)排水设计

2)路基稳定性验算

3)挡土墙设计

4)涵洞设计

第5章 路线交叉设计(若有)

第6章 路面设计

第7章 工程预算

第8章 设计总结(包括展望与致谢)

参考文献

3、图纸

内容 比例要求 补充说明

路线平面设计图 1:2000 A3机绘图分段打印

需提交纸上选(定)线手绘图

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1:200~300(纵)

1:2000(横)A3机绘图分段打印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km逐桩横断面图(典型地段)1:200 A3机绘图 路基排水沟渠大样图设计 1:10~50 A3机绘图

挡土墙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涵洞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 1:100

1:10~50(详图)A3机绘图,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需绘接缝构造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

八、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 内容 备注

第一阶段

毕业实习2011年2月21日——2月25日 毕业实习及撰写开题报告(1周)毕业实习动员

(时间2月22日)

第二阶段

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 2011年2月28日——3月11日 纸上定线及公路平面设计(2周)★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3月27日

提交线路设计部分成绩)

2011年3月14日——3月18日 公路纵断面设计

(1周)

2011年3月21日——3月25日 公路横断面设计

(1周)

2011年3月28日——4月1日 路基排水设计

(1周)★ 集中辅导2次

(指导老师4月30日

提交路基路面设计部分成绩)

2011年4月4日——4月15日 挡土墙及涵洞设计

(2周)

2011年4月18日——4月29日 路面设计

(2周)

2011年5月2日——5月13日 工程预算

(2周)★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5月15日

提交工程预算部分成绩)

第三阶段

毕业设计

答辩 2011年5月16日——5月20日 修改、完善所有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5月24日提交参加第一次答辩学生名单。

不参加第一次答辩者需提交书面申请。

2011年5月25日——5月27日 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并同意参加答辩者方可参加答辩。

2011年6月2日——6月3日 第二次毕业设计答辩 第二次答辩通过者,成绩一律评为“及格”并在毕业设计鉴定表上注明:

“该生第二次答辩合格”。

九、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成绩评定要求

1、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应在规定的教室做设计,外出者必须事先向指导老师说明情况并按学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点名缺勤达到30%者(含请假、迟到、早退),取消毕业设计答辩资格。

2、本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成果撰写、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成果撰写阶段分为四个过程:路线设计、路基部分设计、路面部分设计、工程预算,在这四个过程中,需提交四次阶段性成果。

3、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总成绩由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的阶段性成绩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综合评定。

篇3: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设计探讨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扩大, 国家对可以熟练运用英语在各领域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这个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达到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标准。这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 也体现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然而, 口语教学一直以来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口语的提高十分困难。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 以期更好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二、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原则

英语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既要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又要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口语教学:

1. 课堂中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指出二语学习者必须处于适当的语言环境中, 接收适当的语言输入, 才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接收“可理解的输入”, 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把语言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定义为“i”, 那么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材料, 才能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产生有效地促进作用[1]。这也就是说, 语言学习者所获得的语言输入材料要稍微高于语言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 教师要安排适当的口语学习语言材料, 包括正确的发音规则、正确的语音语调、日常情景中的英语口语表达法、常用口语句型、英美名人的经典演说词、口语交际策略等等。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 也可以是音频或视频材料。

2. 口语课堂要以学生的英语口语产出为主, 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

二语习得研究者Swain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设”指出了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 语言学习者在不断的语言产出过程中能经常激活学习者内在的与二语习得有关的认知过程, 从而促进语言习得[2]。英语口语是一种输出性技能, 口语活动是一种语言产出型活动。Thornbury提出的口语任务的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产出性, 即“一个口语活动需要最大限度地产出语言, 目的是要为自主性语言使用提供最充分的条件”[3]。教师在口语课堂中的作用, 应该从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 也就是说教师在口语课堂中要给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多提供机会, 让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听课者转变为积极的课堂活动参与者。教师要组织各种口语活动, 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学生能够进行最大限度地口语产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还体现在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的人文关怀。针对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畏惧心理, 教师要予以积极的引导, 多鼓励学生开口说。另外, 英语口语课堂是一门训练学生口语技能的交际型课堂, 学生只有在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口语互动中, 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口语训练。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3. 口语课堂活动要有“趣味性”, 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课堂中, 如果课堂活动的设计毫无趣味, 教师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 口语课堂多半成为英语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学, 也不参与任何课堂活动。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要尽量让每一个口语课堂活动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内容可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大学生活, 反映大学生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 让学生有话可说。

4. 口语课堂要体现真实口语交际的情景语境。

口语课堂可以尽量逼真的模拟各种交际场合的情景语境, 例如:问路、购物、入住酒店、商务谈判、法庭辩论等等。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搜集这些语境的各种材料, 让学生从模拟开始学起。

三、口语课堂任务设计探讨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要考虑上文提到的四条原则, 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常用的口语课堂任务, 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口语知识学习型任务, 包括语音知识、口语表达法和口语交际策略的学习。

由于我国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各地的英语教学水平差异也很大, 很多学生的英语发音不标准, 甚至带有汉语方言口音。大学生进校后口语课的部分任务就是纠正学生不标准的英语发音, 这就涉及到英语语音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 中国学生的很多口语表达是中式英语, 而且语体不分。文秋芳教授的研究指出“中国学生的口、笔语语体特征不很清晰, 笔语有点像口语, 口语又有点像笔语”[4]。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有必要在口语课堂中进行一定的语言输入活动———学习正确的口语表达法。最后学生需要在口语课堂中学习的很重要的一方面知识就是口语交际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练习中贯穿交际策略的学习。

2. 个人型口语任务, 包括演讲、讲故事、讲笑话等等, 这些都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口语任务。

其中英语演讲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术演讲、商务演讲、普通的演示讲解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演讲中抓住听众的兴趣与注意力、如何清楚明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控制演讲的时间、如何在演讲中展现自我的风采等等。而讲故事、讲笑话这样的口语任务, 学生要清楚地知道如何始终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如何展现故事与笑话的情节, 如何让自己的讲述有趣味性。

3. 配对型口语任务, 也就是说是由两个人配对共同完成的口语任务。

这样的口语任务包括情景对话、聊天、角色扮演等。情景对话口语任务中, 我们要模拟真实的情景语境, 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口语在具体情况中的应用。例如, 教师可以联系好一家超市, 把口语课的地点改在超市中上, 结合超市的语境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活动。口语课堂并不局限于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 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更换上课的地点。

4. 群体型口语任务, 这主要是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口语任务, 包括话剧表演、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辩论等等。

群体型口语任务的长处就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 因而群体型口语任务是课堂教学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话剧表演、角色扮演这样的表演型口语任务中, 学生除了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之外, 还要学会使用正确的语气、肢体语言表现任务角色的特征。在辩论活动中, 话题的选择要尽量让大部分人能够有话说, 学生还要学会如何阐述观点、如何反驳、如何立论这些技巧。

5. 趣味型口语任务, 包括游戏、调查、比赛等这样一些活动。

趣味型口语活动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练口语。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讲故事接龙游戏、辩论赛等这样一些群体参与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英语口语是大学生必须掌握和急需提高的语言技能。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口语教学既要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 也要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 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总结口语教学实践的经验, 提高口语任务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最大程度的口语产出,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本文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并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中来。

摘要:根据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语言习得的规律,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的设计原则主要有四条:要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以学生口语产出为主的互动式教学、要有趣味性和要体现真实口语交际的情景语境。基于这四条原则, 我们可以将口语课堂任务设计为口语知识学习型任务、个人型任务、配对型任务、群体型任务和趣味型任务。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教学,课堂教学,课堂任务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 A:Newbury House, 1985.

[3]Thornbury, Scott.How to Teach Speaking[M].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113-114.

篇4: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的方法探索

关键词: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16-03

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学科影响深远,但是有些作品教学只注重本堂课的知识点落实,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弊端开始逐渐显现。相比之下,工程作品教学则通过几堂课来完成一个系列作品,让学生体验一个作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切身感受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发挥个性化的设计,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工程作品教学概述

什么是工程作品教学?简单地说,传统的作品教学是一堂课完成几个知识点,课堂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而工程作品教学是以完成一个大作品为目的,教师分拆任务,将几节课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系列化、情境化的学习,系统掌握软件操作的知识点。

“工程作品教学”与“项目教学法”比较类似,两者本质上区别不大,只是工程的概念比项目要更大一些,既包含了具体的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两者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的步骤

通过对十余所高中的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作品教学的方式,但仅停留在一堂课完成一个小作品的程度。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学校的教师都表达了对实施系列化的作品教学的赞同,甚至渴望。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问其为何不尝试?除了课时少、对效果没有把握等原因之外,更多的症结在于很难设计出一个巧妙的主题任务,既能很好地融合所有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之下,工程作品教学的任务设计确实要更复杂一些,但并非不可尝试。万事开头难,凡事总有第一步,只要敢于尝试、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也是能够实现的。一般来讲,设计一个完整的工程作品教学任务需要经历以下六个步骤。

1.分析教学内容,罗列考点

虽然单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法不可取,但考点依然是不能抛弃的,教材和考点还是教学设计的基石。事实上,只有熟悉教材的内容,掌握考试的动向,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任务。

在针对某款软件进行任务设计之前,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分析《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统一考试导引》等资料,还应该根据近几年考试真题总结出题的动向。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越来越灵活,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千万不要因为要考什么才教什么。虽然软件的操作技巧很多,但教师还是应该本着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原则,多教一些考试不考但却比较有用的技巧。

罗列考点不是说把考点全部找出来,还应该根据难易程度及主次关系进行有规则的排序,最好能够根据入门级、掌握级和提高级进行排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体现。这种方式将非常有利于分拆教学任务,最终的课程也将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确定作品主题,创设情境

作品的主题是任务设计的灵魂,也是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很多毕业的学生可能会忘记教师具体的课程是怎么上的,但一定记得完成了什么主题的任务。可以这么说,确定了好的主题,任务设计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将围绕主题创设具体的情境,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完成主题而实施的。

主题的选择可以考虑“明确、积极、趣味”这三个方向。“明确”是指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清晰、直截了当,如设计一张圣诞贺卡,开发一个计时器等;“积极”是指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开朗,阳光正气,课堂上也应该传授更多的正能量,如制作18岁成人仪式的黑板报,设计一件“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文化衫等;“趣味”是指信息技术的课堂一定要是愉快的,教师快乐地教,学生主动、愉快地学,如开发一个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就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题的选择是大多数教师的拦路虎,往往为了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主题而绞尽脑汁。其实,如果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寻找那些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主题,应该会容易很多。以上三原则也并不是要个个满足,教师可酌情把握。

3.分拆作品任务,对应考点

知识点和主题确定好以后,就要根据实际的课时分拆作品任务,目的是分课时逐步完成最终的作品。具体每节课安排什么任务,学习什么知识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课时时间而制定。各地区、各学校之间肯定存在差异,教师要对自己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好评估。接受能力强的,每堂课的知识点可以稍多一些,任务可以稍难一点,反之则减少。

如果之前已经按照考点设计好了思维导图,那么分拆任务就会轻松很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根据是否存在内部联系可以分为联结知识点和独立知识点。例如,在Photoshop课程中,图层的新建、移动、重命名等基础知识点和修改图像大小、设置图层样式等综合知识点就属于联结知识点,添加文字及存储JPG格式就属于独立知识点。如果是联结知识点,就必须严格按照先安排基础知识点,再安排综合知识点的顺序分拆,其他独立知识点则可以第一轮分配好以后再“插空补充”。表1是在Photoshop课程中,分拆成3课时的知识点分布。

4.收集作品素材,架设平台

在传统的作品教学中,教师会围绕本堂课的主题准备作品素材,教师和学生做的是一样的。这使得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最终完成的作品也比较类似,很难体现学生的创意和个性,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学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工程作品教学要打破生产线流水化的授课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尽可能地模拟学生自己搜索素材完成作品的情境。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很有掌控力,就可以开放外网让学生自己搜索素材,具有多年作品教学开展经验的浙师大附中的教师们就是这样做的。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旦接触到网络就闹翻天了,课堂很难掌控。既然开放外网不行,那我们就在局域网内架设一个可供下载的素材资源网。教师把每堂课所需要的素材上传到素材网上,这样学生可以挑选自己钟意的素材进行创作,下图是“爸爸去哪儿”主题海报图片素材网。

素材的质量和数量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素材一定是为最终的作品服务的,质量好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教师也可以加工后再上传。素材的数量要适度,太多了容易引起“选择困难症”,太少了会失去选择的意义。可以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一般6~8人为一个单位,如一个有40位学生的班级,提供4~5套候选素材比较合适。

架设平台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是让学生每节课下课后上交自己的作品,下节课下载后可以继续操作。根据作品的类型,学生上传作品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是图片作品,可以将PSD文件和JPG文件上传到网络平台,PSD文件供学生下载,JPG文件可以预览观看;如果是音视频、Flash、VB等作品,由于不便直接查看,可以通过FTP、教师机共享或控制软件等方式上交,下载也是一样的。

5.转变教学设计,制作样品

因为是系列化的作品设计,工程作品教学设计也有些不同,除了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点任务以外,还要考虑到工程作品教学的特殊情况。比如,教师应该安排时间评析上一节课的优秀作品,并总结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可能造成水平高的学生提早完成了基础任务,因此教师就要预先提供提高任务供这些学生自己消化。为了承上启下,教师还可以预留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回味。如表2所示,工程作品教学的教学设计共分成五个部分,其中作为新课的基础任务占了主要时间。

完成了教学设计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进度自己先操作一遍,制作出每节课的阶段性作品和最终成果作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有示范的作品,学生也有自己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虽然教师给出了示范作品,但学生不会受此约束,而且会想方设法超越教师。在这种情境下,教师的作品可不能太寒碜了,这无疑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相长。

6.创新评价方法,奖励优秀

开展作品教学使得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不乏优秀的,值得收藏的。但有些教师课上完了,学生的作品也丢在一边了,这样是不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的表现。如果能对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和引导,既是对作品的主人的极大褒奖,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已经有很多学校的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制作成海报、展板挂在墙上,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比如,在设计完一张圣诞贺卡以后,可以开通外网让学生将贺卡通过邮件发给朋友;在制作好文化衫之后,教师挑选优秀的作品真正地印制一件衣服送给学生。如果你真这样做了,学生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也会更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结语

不可否认,开展工程作品教学确实困难重重,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如果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准备做,这里应该为你的勇气鼓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我们应该思考到底是让学生跟着教师做,还是自主地创作;我们是要训练考试拿高分的学生,还是要培养真正掌握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希望更多的教师一起参与工程作品教学的设计,成为学习的策划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教师的教学艺术、命题能力、艺术水平也能得到巨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屠锦红,李如密.“做中学”教学法之百年演进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4(4):95-101.

[2]张月芬.刍议“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4(12):129-130.

篇5: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6年4月

一、毕业设计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的重要实践过程。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学生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要独立思考,勤奋努力,积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各指导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按时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二、毕业设计桥型及题目

桥梁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选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结合生产实践选择一座实际桥梁设计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在不具备结合生产实践选题的条件时,也可以做一个虚拟的桥梁设计,但假题必须真做,其要求和结合生产实践的设计要求一样。

不具备结合生产实践选题时,可从以下桥型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

若选择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计算,需全部手算并同时完成上、下部结构设计计算。其他两种桥型由于是超静定结构仅需计算上部结构即可,但结构自重内力计算、次内力计算(任选一个)、预应力筋设计计算及控制截面的验算这四部分需手算,手算结果应与电算结果一致,其余内容可借助软件计算。

在选择基本桥型后,也就可以给毕业设计确定题目。由于桥型有限,为了方便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同类题目下,要限定主要的跨径尺寸和分跨数目,但题目格式一律为:××××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括号内的内容限于后两种桥型—连续梁或连续刚构,如:岷江大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青城桥设计计算等。

三、毕业设计的基本资料

作为一种练习和考核手段,要求同学们就所选题目,拟定该桥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方案比选。其他设计基本资料主要包括:

1、主要技术指标

(1)孔跨布置:即跨径分布组合。孔跨的布置应与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适应,同时孔跨的跨径比例应达到桥梁整体造型美观的目的。连续梁、连续刚构跨径布置一般采用不等跨的形式,如采用三跨布置时,一般边跨取中跨的0.5~0.8,具体比值与施工方法有关,当采用悬臂施工时,除边跨一部分悬臂施工外,剩余部分需另搭设支架施工。为减小支架及现浇段长度,边跨长度取中跨的0.55~0.65倍为宜;对于适合于现场搭设支架现浇的桥梁,边跨长度取中跨的0.8倍是经济合理的。

(2)荷载标准:直接反映出桥梁通行荷载类型和承载能力水平。目前一般有三种桥梁类型,即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和城市道路桥梁,其相应的荷载标准为:

a)公路荷载:公路-I级、公路-II级; b)城市道路荷载:城-A级,或城-B级;

c)铁路荷载:中-活载;

d)人群荷载:2.5~4kN/m2;

(3)桥面净空:是桥梁交通功能的基本指标之一。对于不同的交通类型,桥梁的桥面净空条件各不相同。对于毕业设计,一般取典型类型作为代表:

a)高速公路:2×(0.50m防撞栏杆+11.75m车行道<3m应急停靠+7.5m车行道+0.25m左路沿带>+2m/2中间分隔带)=24.50m;净空高度不小于5m;

b)城市道路:0.25m栏杆+3m人行道+16m车行道+3m人行道+0.25m栏杆=22.50m;净空高度不小于5m;

c)铁路:单线3.9m线路+2×1.5m人行道,或双线2.45+6+2.45m线路+2×1.5m人行道;净空高度不小于6.6m;

(4)桥面纵坡:桥面纵坡是桥梁线形设计的重要指标,属于线路设计的内容之一,纵坡的大小及其变化还应与线路平面曲线线形设计综合考虑。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主要工作在于桥跨结构设计,为方便起见,一般考虑最简单情形,即取通过桥跨线路纵坡为0%(平坡)。

(5)桥面横坡:桥面横坡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桥面横向排水,由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桥面较宽,公路及城市道路横坡取1.5~2.0%,而铁路桥面相对较窄,一般取1.5%。横坡的设置是从桥跨线路中线向两侧放坡,在平面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段,还要结合设计行车车速所需要的线路超高统一考虑。

(6)桥轴平面线型:桥跨结构轴线是线路中线的组成部分,平曲线的设置必须与竖曲线(纵坡线形)结合考虑。但在毕业设计中,一般取桥跨轴线为直线,以方便设计布置和计算。

桥梁设计实际上首先要进行线路平、纵线形设计,这既属于桥梁所在线路的总体设计的范畴,也是桥梁在总体布置、桥位比选,以及桥型与桥跨分跨设计所要涉及的内容;同时桥位比选涉及到桥梁水文分析计算与河道走向、河岸地形地物条件等多种因素。在毕业设计中,这些内容都被简化,但同学们应适时予以叙

述说明。

(根据题目限定,本次毕业设计均选用公路桥梁类型,此处道路类型及其级别可自行拟定,若采用上述的高速公路,则上、下行车道采取分离式布置,即桥梁为分为左、右幅,单幅单向行车,桥宽为以中间分隔带中线为界的一半;相应的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可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材料规格

桥梁结构采用的材料种类一般都较多,就毕业设计而言,为便于设计时参考,一般对主要结构采用指定的方式予以适当范围限定。这与实际工程设计有所不同,因为实际设计条件之一就是材料的选定。而材料的选定既与结构型式相关,也与桥梁所在地材料资源量及资源成本相关,必须就事论事,具体分析采用。主要材料指标包括:

(1)混凝土(应进行计算确定):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为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可参照或略低于此指标。

1主梁混凝土:跨度大于200m者用C60级混凝土,其余用C50级混凝土;○ 2 桥墩混凝土:C40级混凝土; ○3 桥面板及栏杆混凝土:C30级混凝土; ○4 桥面铺装层混凝土:C30或C40级防水混凝土; ○(2)预应力钢筋及锚具:

主梁纵横向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精轧螺纹钢筋。

桥梁用钢绞线一般用七股钢绞线,即由七股φ5直径的钢丝绕制而成的钢绞线,为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用符号φS15.24表示,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公称断面面积为140.00mm2。在公路规范(JTG D62-2012)中,其抗拉强度标准值和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pk=1860MPa、fpd=1260MPa和f’pd=390MPa。单根钢绞线符号为1-φS15.24,对应的圆形锚具规格为YM15-1,称为单孔锚具,其他多于2孔的锚具称为群锚,譬如YM15-3表示由3-φS15.24组成的群锚。群锚锚具常用规格有YM15-

4、YM15-

5、YM15-6~

7、YM15-8~

9、YM15-

12、YM15-

14、YM15-

16、YM15-

19、YM15-

22、YM15-

24、YM15-

27、YM15-31及YM15-37等多种形式。对应波纹管直径分别为(外径)φ

56、φ

56、φ67、φ77、φ87、φ92、φ97、φ102、φ107、φ117、φ117、φ117、φ132和φ142mm。

横向预应力钢筋可采用横排的扁锚锚固的钢绞线预应力体系。常用扁锚孔道锚具一般有YMB15-

2、YMB15-

3、YMB15-4及YMB15-5等,对应波纹管直径分别为(外径高×宽)φ19×50、φ19×60、φ19×70和φ19×90mm。其它可参考《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329.1-1997)》。

精轧螺纹钢筋用JL表示,常用直径为18、25、32和40mm,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主梁竖向预应力钢筋一般用JL25或32。在公路规范中,其抗拉强度标准值和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pk=930MPa、fpd=770MPa和f’pd=400MPa。对于JL32钢筋,对应锚具为M34×3(螺距),孔道直径43mm,锚垫板边长a =140mm,相邻锚板中心距离不小于15cm。一般情况下,竖向预应力钢筋沿纵向布置的间距在50cm ~ 100cm。

(3)普通钢筋:

桥梁上采用的普通钢筋主要有光圆钢筋R235和热处理带肋钢筋HRB335、HRB400和余热处理钢筋KL400。其中,光圆钢筋R235相当于原I级钢筋,常用规格为直径d=8、10、12、14、16、18和20mm,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sd=195MPa和f’sd=195MPa;热处理带肋钢筋HRB335相当于原II级钢筋,常用规格为直径d=10、12、14、16、18、20、22、25、28、32、36、40和50mm,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sd=280MPa和f’sd=280MPa;热处理带肋钢筋HRB400相当于原III级钢筋,常用规格为直径d=10、12、14、16、18、20、22、25、28、32、36、40和50mm,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sd=330MPa和f’sd=330MPa;余热处理钢筋KL400相当于原III级钢筋,常用规格为直径d=8、10、12、14、16、18、20、22、25、28、32、36和40mm,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分别为fsd=330MPa和f’sd=330MPa。一般情况下,受力主钢筋用HRB335钢筋(II级钢筋),非受力钢筋用R235钢筋(I级钢筋)。

3、施工顺序及涉及计算要点

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施工成本自主确定。通常简支梁桥施工较为简单,常采用一次整体浇筑而成;而连续梁、连续刚构因跨度较大,常采用悬臂施工,施工要点简述如下:

(1)墩台基础施工:不同的基础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基础构造型式。如果基础地质状况为浅埋岩石地基,则可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如果基础地质状况为非岩石地基或基岩埋置较深,一般采用群桩承台基础。对于群桩基础,先施工桩基础,再施工承台及墩柱。不同的基础地基类型,会导致不同的基础变形沉降。对于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而言,不均匀的基础沉降变形又会引起桥跨结构附加次内力,称为基础不均匀沉降次内力。一般大桥设计时,为避免基础大的不均匀沉降变形,通常采用同类型基础形式。结合毕业设计的特点,并考虑设计跨度较大(一般大于50m),取同一联连续梁或连续刚构基础不均匀沉降为0.01m。

(2)桥墩施工:一般地,对于高度在20m以下的桥墩,搭设支架施工;对于较高的桥墩多采用爬模或翻模施工;在连续刚构设计计算时,桥墩的施工过程对

全桥最终内力分配有一定影响(反映在混凝土徐变次内力上。但由于施工期间,桥墩以受压为主,而桥墩的压缩变形的徐变对桥跨主梁的挠曲变形影响微小,因此实际上对全桥最终内力分配影响并不明显),而连续梁则无影响。

(3)在墩顶搭设鹰架等临时支架,施工中间墩顶0#段,对于连续梁,还要考虑临时将墩梁实现固结连接,以抵抗下一步悬臂施工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弯矩;

(4)在中间墩顶0#段两端上搭设下一步悬臂施工用挂篮,并进行挂篮压重试验,为从1#段开始的悬臂施工做准备(依据题目跨度不同,可拟取单边挂篮设施重量为集中荷载400~1200kN;单边挂篮设施重量一般约为最大起吊节段重量的40~50%);注意挂篮的基本形式,譬如菱形挂篮、三角形挂篮、桁架式挂篮等,应适当查阅资料。

(5)在满堂支架上施工边跨靠近边支座梁段;

(6)从中间墩顶0#段两侧利用悬臂挂篮设施逐段对称施工主梁:注意每个节段施工所包含的与设计计算相关的纵向预应力设计计算和布置、节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张拉预应力时混凝土龄期(一般3~5天)、总的节段施工时间(一般7~10天)、节段重量(一般在1000kN到3000kN之间)等。

(7)施工合龙梁段:注意平衡压重和是否需要在合龙前进行纵向顶推。对于连续刚构桥的中间各跨的合龙,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温度、混凝土纵向收缩徐变的影响,可在合龙前对合龙段两侧的桥跨结构主梁进行纵向顶推。顶推纵向变形量以消除合龙跨中间墩顶纵向位移为限,而中间墩顶纵向位移应考虑到运营阶段混凝土完成徐变为止(可取全桥合龙建成后1000天或2000天)。平衡压重则是为了使合龙施工期间结构适应荷载变化的弹性变形,因此一般平衡压重为置于合龙段两侧主梁上的水箱。平衡压重的弹性变形相当于合龙段梁体重量所产生的变形。平衡压重水箱中的水量随着合龙段的浇筑逐渐减少,直至合龙完毕完全减载。

(8)安装桥面栏杆:一侧桥面栏杆可近似取荷载集度5kN/m(高速公路防撞栏杆)或3kN/m(铁路)。这里对桥面栏杆荷载的取值,仅仅是为了方便计算,实际设计应根据结构尺寸进行计算。

(9)安装桥面伸缩缝、铺设桥面铺装层及人行道板(可拟定为8cm厚)。

四、毕业设计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以下方面的内容:

1、方案比选

方案比选是桥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通过详细的优选,才能产生出一个良好、完美的设计方案。根据现代化桥梁设计的要求,一个桥梁的方案比选,主要应考虑下列要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和有利环保。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方案比选中的下述内容:

(1)确定桥孔孔径

根据所拟地形、水文等资料,确定可靠桥位,接着进行桥孔布设,确定桥长。(2)初拟桥梁图式

拟定方案比选阶段的桥梁图式时,思路一定要宽广,只要满足必需的孔径要求,可暂不管经济、美观与否,都可提出,以做到集思广益,一般要求提出较好的5~7个方案以供比较。比较方案可不拘材料类型,也可同时考虑上、中、下承式各种桥型。总之,凡具有一定优点而有可能实现的体系,在初拟图式时均可提出。拟定方案时,通常先考虑主孔要求,再考虑边孔和引桥,能用标准跨度时,宜优先考虑采用定型图。

(3)方案评比和优选

初拟图式(4~6个)完成后,经过初步分析,将其中竞争性明显不大,或有严重缺点的体系逐步删去。最后提出3~4个具有特色的体系(至少3个),经进一步分析评比后,从中选出最佳的推荐方案。各方案在评比时,应注意它们的评比条件应力求相同,例如:桥梁总长(两桥台侧墙的端距)应接近,桥面与桥头接线的标高应相同,冲刷线下的基础埋深要相同。

方案评比的主要内容是:材料(造价);施工设备和能力;工期;养护和维修运营;抗震性能(若桥址位于地震区);美观等。

(4)绘制方案图与编制说明书

方案比较阶段的工作成果为绘制方案图与编制说明书。方案图应绘制纵向立面图、平面图和横向剖面图。立面图上应标明:桥梁总长度;桥跨结构的计算跨度;同一墩顶上相邻支座的中距;墩台顶帽宽度与墩台斜度;各类水位诸如枯水位、高水位、通航水位与计算洪水位的标高;桥梁纵坡大小等主要数据以及桥墩台的编号。横剖面则应标明车行道、人行道以及总宽度;主梁的间距,拱宽尺寸;墩台基础的横向尺寸以及横坡大小。平面图上则要求自桥上俯视,标明桥的主要平面尺寸(栏杆、人行道与车道、墩台中距等)。各方案图上还应列出方案的主要材料数量,并附注各项说明,诸如图面比例、采用规范名称、荷载等级等。

上述方案比选的工作都应整理成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应包括:① 设计任务、编制方案的根据与原则;② 桥梁孔径计算;③方案评比的论证说明;④工程材料的估算和依据等。说明书应言简意赅,其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名称以及冗繁的计算过程均应列入附录备查。

2、结构内力分析

根据方案比选后的推荐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包括结构内力分析基本原理描

述,有限元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软件的原理及使用,结构计算图式的确定、单元划分、边界条件、施工阶段的划分及其对应的内力计算、运营阶段内力计算等。

3、预应力钢筋设计计算

此部分内容包括基本设计计算原理描述,相关设计规范应用的具体公式、参数表征方式的使用,构造要求,具体的计算分析过程描述和表格化数据罗列。

4、结构验算

此部分内容包括基本设计计算原理描述,相关设计规范应用的具体公式、参数表征方式的使用以及具体的计算分析过程描述和表格化数据罗列。

5、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包括:桥式方案拟定和比较的基本原则、设计思路以及主要结构尺寸拟定原理的综合叙述和阐述;结构主要施工方法选定的叙述;主要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的叙述;结构在主要荷载效应(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变形位移等)下的计算分析过程及具体计算结果和分析。

设计说明书总字数不少于15000字。具体内容及顺序附后说明。

6、绘制结构主要施工图

要求用A3幅面图纸绘制,并不少于20张。图纸内容及顺序如下:(1)封面

(2)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桥梁结构方案的概述,设计依据、规范等,各设计荷载取值、计算方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采用的主要工程材料,施工方法及顺序;

(3)设计图纸目录(4)桥式方案比选图(5)桥梁总体布置图(6)上部结构横断面构造图(7)上部结构一般构造图

(8)主梁分段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包括纵向立面、平面和各个横断面布置,以及预应力钢筋要素图表等)(9)普通钢筋构造图(10)施工程序图(11)桥墩构造图(12)桥台构造图

五、设计参考资料

1、相关设计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征求意见稿)(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11-2004(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8)《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10)《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1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

2、参考书

(1)范立础主编,《桥梁工程》(上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8月(2)顾安邦主编,《桥梁工程》(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年 6 月(3)陈宝春主编,《桥梁工程》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 2 月(4)房贞政主编,《桥梁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4 月(5)周水兴等主编《桥梁工程》(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6)姚玲森主编,《桥梁工程》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年 7 月(7)范立础编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8)徐岳等编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5月。(9)李保林编著:《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10)邬晓光、邵新鹏等编著:《刚架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11)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2)林元培,.斜拉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3)徐光辉、胡明义主编:《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14)刘效尧、赵立成主编:《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15)公路桥涵计算手册编写组,《拱桥》(上)、(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6)易建国主编:《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17)王国鼎主编.《桥梁计算示例集》 — 拱桥

(一)、(二)[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0

附录

毕业设计计算书编写提纲

(1)题目(2)任务书

(3)摘要:中文摘要不少于500字,并翻译成外文。(4)目录

(5)引言:设计总体概述。毕业设计目的和意义: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工程设计及规范应用实践,独立完成有关设计计算能力培养;本桥式结构基本构造、桥跨受力特点、施工工艺方法及其特点。

(6)设计依据及设计计算资料小结:依据规范和技术标准、材料性能指标(如前述)。(7)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主要尺寸:

① 桥梁结构图式及尺寸:主梁尺寸,包括梁高及其变化曲线,主梁腹板、上顶板和下底板厚度及其变化曲线;墩柱尺寸,包括外轮廓宽、高及壁厚。

② 主梁分段:考虑悬臂施工挂篮起吊能力并兼顾计算单元划分(依据跨度不同单个梁段重量可取1000~3000kN)(挂篮重量一般可取最大施工梁段重量的40~50%)。

(8)荷载内力计算:

① 结构混凝土毛截面特性计算(用于结构内力分析);

② 恒载内力计算:分为先期恒载(结构自重)和后期恒载(桥面铺装、人行道板和栏杆等);

③ 先期恒载徐变次内力计算;

④ 活载内力计算:公路分汽车、挂车及人群等活荷载所产生的内力;铁路分中-活载及人群等活荷载所产生的内力;

⑤ 各施工阶段内力计算:包括挂篮等施工设施荷载所产生内力。(9)预应力钢筋设计:

①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筋配筋计算:采用张拉力控制应力、预应力损失和有效预应力计算及各梁段预应力钢筋数量等(建议:对于钢绞线,张拉力控制应力k=(0.70 ~ 0.75)fpk);

②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筋配筋布置;

③ 主梁竖向预应力钢筋配筋计算与布置(建议:对于精轧螺纹钢筋,张拉力控制应力k= 0.85fpk);

(10)*普通钢筋设计:

① 主梁纵向普通钢筋配筋计算及布置,一般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HRB335钢筋;

② 主梁箍筋普通钢筋配筋计算及布置,一般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HRB335钢筋;

③ 墩柱主筋及箍筋普通钢筋配筋计算及布置,主筋一般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HRB335钢筋,箍筋一般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HRB335钢筋;

(11)次内力计算:

① 先期恒载和先期预应力产生徐变次内力计算(工期:每梁段按7~10天计算); ② 结构整体季节性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次内力计算(相对于合龙温度的结构整体温度

变化:±20℃);

③ *结构主梁受日照辐射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按规范JTG D60-2004给出的合理范围取值)所产生的截面温度子应力和结构温度次内力;作为练习,此处仅考虑规范限定的不均匀升温情况。

④ 墩台基础不均匀沉降次内力计算(基础不均匀沉降1cm); ⑤ 后期合龙预应力产生弹性次内力计算。(12)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荷载组合;截面强度检算:主要进行正截面抗弯和抗剪强度检算。(注意:区分公路和铁路荷载组合方式的不同;公路荷载不同类型荷载组合系数的不同及设计强度指标的差异。)

手算截面为:各梁跨1/

8、1/

4、3/

8、1/

2、5/

8、3/4和7/8跨截面及中支点截面。

(1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及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应力计算: 荷载组合;

施工阶段应力计算及验算:考查断面为各梁跨1/

4、1/

2、3/4跨截面及中支点截面;

结构挠曲变形,包括先期、后期恒载挠度及徐变挠度,最大静活荷载挠度计算及检算。(14)主要工程数量计算:

锚具、各种钢筋、各标号混凝土等用量。

(15)总结与讨论:

对全文的总结及体会;讨论设计尚未考虑的内容或项目,譬如对箱梁扭转的计算、风载、地震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等。

(16)参考文献。

篇6: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虚拟维修训练系统中成绩评定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学号:学院: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来自硕士研究生毕业课题中的部分研究内容。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装备维修系统,用数字样机代替实装,可使指挥员在不动用实际装备的情况下,开展维修活动、积累装备维修经验,同时,避免对装备的磨损,有效地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我国从90年代以来,也积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维修实践的资料显示,我军使用虚拟维修系统后,参训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分析、判断情况,维修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10~20倍。在这网络的时代,虚拟维修作为一种崭新的维修样式,必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要研究基于虚拟维修训练系统成绩评定算法的建立。将着重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实现成绩的智能评定。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完成并提交包含如下内容的光盘:

⑴ 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综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成绩评定模型的概念、特性、构成、描述方法及本体的应用背景简介;·成绩评定模型的构建方法论及其对比分析;⑵ 成成绩评定模块的构建,并采用一定的描述方式予以表达:

·在学习和构建模型过程中各阶段的规范文档;

⑶ 毕业论文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可根据本科生实际情况填写)

3月15日——3月22日:查阅资料,了解题目、相关原理、概念、方法。3月23日——3月30日:核心概念确定及术语间关系的构建。

3月31日——4月06日:成绩评定模型的构建及表达。4月06日——4月21日:进行模块设计

4月22日——5月12日:撰写论文。

4月13日——4月26日:模型改进,修改论文。

4月27日——5月04日:论文评阅、答辩准备。

5月04日——5月10日:论文答辩。

五、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篇7:武汉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示例

(标题黑体小2号居中)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宋体小4号粗体)

任务书应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和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武汉大学WTO学院老师编写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从中选出自己有兴趣的题目。

二、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自己根据所写论文的内容构建,注意写一些要点即可。例如: 1.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 2.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3.对****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4.总结******的影响;

5.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

(一)基本要求

1.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切题; 2.立论正确、论证充分、主题鲜明;

3.引用数据必须是近年来的数据,并注明数据的来源;

4.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5.没有抄袭别人的论文,引用注明出处; 6.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符合要求; 7.论文必须自己写作,不得请人代写; 8.论文装订符合要求。

(二)成果形式

1.按照要求制作成WORD文档,发送一份给指导老师; 2.按照要求装订的正式论文一式三份,其中学院存档一份,指导教师留存一份,学生本人留存一份。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大致如下:

1.2014.7.1—2014.7.14

查阅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及论文题目 2.2014.7.14—2014.8.1 完成论文开题及大纲的写作

3.2014.8.1—2014.10.8 进行论文基本章节的写作,完成初稿

4.2014.10.8—2014.11.25

修改论文,定稿

5.2014.11.25—2014.11.30 装订论文,准备答辩材料 6.2014.12月初

参加答辩

五、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2.到图书馆查阅《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等经济学类期刊,搜集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文章;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文献(可利用武汉大学图书馆订购的各类中英文数据库)。

4.到图书馆查阅历年的统计年鉴搜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历史数据。

5.到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储备局、WTO、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官方网站的数据库中搜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最新数据。

六、其他要求

6.毕业论文语言通顺,层次分明。

7.毕业论文资料翔实、内容充实。

8.毕业论文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性。

9.毕业论文要求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研究路径。

10.排版要符合《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的要求。

11.毕业论文要求有注释和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签名:

2009年6 月23日

篇8: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的方法探索

关键词: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方法

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学科影响深远,但是有些作品教学只注重本堂课的知识点落实,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弊端开始逐渐显现。相比之下,工程作品教学则通过几堂课来完成一个系列作品,让学生体验一个作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切身感受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发挥个性化的设计,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工程作品教学概述

什么是工程作品教学?简单地说, 传统的作品教学是一堂课完成几个知识点,课堂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而工程作品教学是以完成一个大作品为目的, 教师分拆任务,将几节课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系列化、情境化的学习,系统掌握软件操作的知识点。

“工程作品教学”与“项目教学法” 比较类似,两者本质上区别不大,只是工程的概念比项目要更大一些,既包含了具体的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两者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程作品教学任务设计的步骤

通过对十余所高中的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作品教学的方式,但仅停留在一堂课完成一个小作品的程度。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学校的教师都表达了对实施系列化的作品教学的赞同,甚至渴望。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问其为何不尝试?除了课时少、对效果没有把握等原因之外,更多的症结在于很难设计出一个巧妙的主题任务,既能很好地融合所有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之下,工程作品教学的任务设计确实要更复杂一些,但并非不可尝试。万事开头难,凡事总有第一步,只要敢于尝试、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也是能够实现的。一般来讲,设计一个完整的工程作品教学任务需要经历以下六个步骤。

1.分析教学内容,罗列考点

虽然单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法不可取,但考点依然是不能抛弃的,教材和考点还是教学设计的基石。事实上,只有熟悉教材的内容,掌握考试的动向,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任务。

在针对某款软件进行任务设计之前,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分析《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统一考试导引》等资料, 还应该根据近几年考试真题总结出题的动向。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考试方式越来越灵活,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千万不要因为要考什么才教什么。 虽然软件的操作技巧很多,但教师还是应该本着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原则,多教一些考试不考但却比较有用的技巧。

罗列考点不是说把考点全部找出来,还应该根据难易程度及主次关系进行有规则的排序,最好能够根据入门级、掌握级和提高级进行排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体现。这种方式将非常有利于分拆教学任务,最终的课程也将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确定作品主题,创设情境

作品的主题是任务设计的灵魂, 也是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很多毕业的学生可能会忘记教师具体的课程是怎么上的,但一定记得完成了什么主题的任务。可以这么说,确定了好的主题,任务设计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将围绕主题创设具体的情境,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完成主题而实施的。

主题的选择可以考虑“明确、积极、 趣味”这三个方向。“明确”是指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清晰、直截了当,如设计一张圣诞贺卡,开发一个计时器等;“积极” 是指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开朗, 阳光正气,课堂上也应该传授更多的正能量,如制作18岁成人仪式的黑板报,设计一件“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文化衫等; “趣味”是指信息技术的课堂一定要是愉快的,教师快乐地教,学生主动、愉快地学,如开发一个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 就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题的选择是大多数教师的拦路虎,往往为了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主题而绞尽脑汁。其实,如果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寻找那些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主题,应该会容易很多。以上三原则也并不是要个个满足,教师可酌情把握。

3.分拆作品任务,对应考点

知识点和主题确定好以后,就要根据实际的课时分拆作品任务,目的是分课时逐步完成最终的作品。具体每节课安排什么任务,学习什么知识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课时时间而制定。各地区、各学校之间肯定存在差异,教师要对自己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好评估。接受能力强的,每堂课的知识点可以稍多一些,任务可以稍难一点, 反之则减少。

如果之前已经按照考点设计好了思维导图,那么分拆任务就会轻松很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根据是否存在内部联系可以分为联结知识点和独立知识点。例如,在Photoshop课程中,图层的新建、移动、重命名等基础知识点和修改图像大小、设置图层样式等综合知识点就属于联结知识点,添加文字及存储JPG格式就属于独立知识点。 如果是联结知识点,就必须严格按照先安排基础知识点,再安排综合知识点的顺序分拆,其他独立知识点则可以第一轮分配好以后再 “插空补充”。表1是在Photoshop课程中,分拆成3课时的知识点分布。

4.收集作品素材, 架设平台

在传统的作品教学中,教师会围绕本堂课的主题准备作品素材,教师和学生做的是一样的。这使得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最终完成的作品也比较类似,很难体现学生的创意和个性, 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学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工程作品教学要打破生产线流水化的授课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 尽可能地模拟学生自己搜索素材完成作品的情境。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很有掌控力,就可以开放外网让学生自己搜索素材,具有多年作品教学开展经验的浙师大附中的教师们就是这样做的。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旦接触到网络就闹翻天了,课堂很难掌控。既然开放外网不行, 那我们就在局域网内架设一个可供下载的素材资源网。教师把每堂课所需要的素材上传到素材网上,这样学生可以挑选自己钟意的素材进行创作,下图是 “爸爸去哪儿”主题海报图片素材网。

素材的质量和数量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素材一定是为最终的作品服务的,质量好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教师也可以加工后再上传。素材的数量要适度,太多了容易引起“选择困难症”,太少了会失去选择的意义。可以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一般6~8人为一个单位, 如一个有40位学生的班级,提供4~5套候选素材比较合适。

架设平台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 是让学生每节课下课后上交自己的作品,下节课下载后可以继续操作。根据作品的类型,学生上传作品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是图片作品,可以将PSD文件和JPG文件上传到网络平台,PSD文件供学生下载,JPG文件可以预览观看;如果是音视频、Flash、VB等作品, 由于不便直接查看,可以通过FTP、教师机共享或控制软件等方式上交,下载也是一样的。

5.转变教学设计,制作样品

因为是系列化的作品设计,工程作品教学设计也有些不同,除了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点任务以外,还要考虑到工程作品教学的特殊情况。比如,教师应该安排时间评析上一节课的优秀作品,并总结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可能造成水平高的学生提早完成了基础任务,因此教师就要预先提供提高任务供这些学生自己消化。 为了承上启下,教师还可以预留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回味。如表2所示,工程作品教学的教学设计共分成五个部分,其中作为新课的基础任务占了主要时间。

完成了教学设计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进度自己先操作一遍,制作出每节课的阶段性作品和最终成果作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有示范的作品,学生也有自己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虽然教师给出了示范作品,但学生不会受此约束,而且会想方设法超越教师。在这种情境下,教师的作品可不能太寒碜了,这无疑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相长。

6.创新评价方法,奖励优秀

开展作品教学使得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不乏优秀的, 值得收藏的。但有些教师课上完了,学生的作品也丢在一边了,这样是不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的表现。如果能对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和引导,既是对作品的主人的极大褒奖,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已经有很多学校的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制作成海报、展板挂在墙上,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比如,在设计完一张圣诞贺卡以后,可以开通外网让学生将贺卡通过邮件发给朋友;在制作好文化衫之后, 教师挑选优秀的作品真正地印制一件衣服送给学生。如果你真这样做了,学生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也会更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结语

上一篇:初一新生的入校军训感言下一篇:车间锅炉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