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2024-05-16

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通用6篇)

篇1: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第一篇)

接到任务书2

查找资料2

方案设计3

“上板”正式出图3

室内设计4

建筑施工图设计4

设计院实习4

竞赛与团队课题活动4

看书5

题外话与发起活动5

附录参考的书目6

首先,介绍下自己,我是06年作为我们学院第三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建筑系学习的学生。我现在大五,正在设计院实习。

一年前就想写一篇关于这样的导则给师弟师妹,因为在我大一至大三的时候也曾对建筑学这个专业该如何学习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个人给我指点一下迷津,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而现在,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充当一个这样的角色给师弟师妹说说我自己对于学习建筑学的建议。

大学五年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大一上基础练习,包括字体、线条、墨线、素描等;大一下至大二小型建筑设计,如小商店、别墅、幼儿园、茶馆等,中途穿插水彩、水粉练习;大三至大四上中型建筑设计,如美术馆、系馆、小高层、车站、医院等,另外增加室内设计,中途穿插快题设计;大四下大型建筑设计,如高层办公楼、小区规划等,另外增加施工图设计(注意施工图设计是在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做的建筑施工图,按自己实际做高层办公楼啦,当时我就因为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做的太疯狂而使得后来的建筑施工图很难做。)大四一结束就可以找实习单位,对于实习单位怎么样找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别人介绍,另一种是网上投简历。我比较主张自己去投简历了,可以到各个人才网定时去投简历,通常来说从投简历的那一天起,两个星期内就会有回音。注意投简历的时间,最好是6月份就去投简历,到了7月份全国很多学生都挤在一起在网上投简历,机会就少很多。关于基础练习,字体、线条、墨线、素描等,如何做得更好,可以用两个字来说“细致”,这些东东就是看你的耐心耐力,只要肯花多一点时间在上面,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做得更加好。

以下就一个设计的各个阶段来说说建筑专业的学习。

接到任务书

通常我们每设计一个建筑前,老师都会给我们分析该类建筑设计要注意的问题,给我们讲讲功能空间关系,需要注意的规范等,这时我们也要分析一下任务书,有哪些功能空间,那些空间应该放在首层,那些应该与之相联系密切等,在任务上做下记号,并大体计算一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等经济技术指标。

查找资料

关于查找资料的问题,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样去查资料,去哪里查资料。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也是这样,不知查什么资料。就连老师说,查查规范。我都不知道

该查那个规范。

资料的查找由几个途径:上网、图书馆、同学资源共享等。上网可以去ABBS、土木在线、各大设计院网站等。我一般是去我们图书馆提供的一个“超星阅读器”下载电子文件来看,在我们学校图书馆里下载一个“超星阅读器”,然后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很多关于要设计的建筑了,例如我们要设计办公楼,那么我们在超星阅读器中查找,可以下载到我们学校图书馆没有的书籍。

而图书馆就可以去8楼建筑那个区域的书,第一排书架基本是一些研究型的书籍,部分有城市规划的书;第二排前是灯光、测绘、设计基础、3D软件书;第二排后是各种软件教程,部分手绘。第三排书架前是设计类的书籍、大师类等;第三排书架后是室内设计、设计类书籍、部分3D软件教程;第四排书架前住宅、家居、竞赛类等。可能有些同学不知道我们图书馆的书,有些书附带光碟的,这些光碟可以在我们网上图书馆下载,这是一个极好的建立自己资料库的方法,大四上学期,由于课程比较松,我几乎每周去图书馆找书后的光碟来下载;关于下载还有一个技巧:我们图书馆下载光碟,要右击迅雷下载,如果直接点击会找不到资源。切记!切记!同学资源共享,这个不用我多说,主要是自己班上的人资料共享。

对于规范就要看要设计什么了,设计幼儿园,就可以查《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设计车站,就可以查《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一个学习的问题,对于经常用到的规范,需要打印出来看,比较好一点;如果买原本,那就更好了,因为以后工作也会用到。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建筑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方案设计

对于方案如何开始设计的问题,其实有几种方法:1.平面—立面—效果图,2.效果图—平面,3.剖面—平面—效果图。其实无论那种方法都没有错,实际情况也不是完整按照以上方法进行,通常是整体设计,同时进行。先设计平面,做到效果图时经过推敲,反过来修改平面等,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我们设计一个建筑,通常会通过前面大量查找资料(设计素材与规范),积累了大量同类型建筑的符号,特征后进行的。要确立一个主题,一个概念,例如设计一个幼儿园,你可以叫“魔方之城”、“积木林”、“童话世界”等,然后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表达你的概念,说明你的设计如何实现了你的概念。

“一草”、“二草”与老师洽谈方案阶段。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样谈自己的方案,其实通过前面大量收集资料,你已经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组织去讲。这个问题,在大四上学期还在困扰着我,看到有些同学说自己的方案可以一直讲半小时,一小时。而我自己通常只能讲5分钟。这个并不是我害羞,其实是很多时候在未讲方案前我想了很多,但是到跟老师洽谈方案的时候却不知道的该怎么样讲。无法组织自己的语言,令自己一直很郁闷。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方法,使得自己可以很顺利、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方案出来。现在我写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在进行项目汇报时,有效的方法是从整体的概述开始,再深入到细节:

(1)陈述项目本身带来的设计问题。

(2)讨论你对于这些设计问题的评估、看法、以及解决方案。

(3)描述你的设计过程以及在过程***所收获的主要发现和想法。

(4)陈述你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或还未成形的想法,并附上简单的图表进行说明。

(5)呈上你的图纸(平面、立面、剖图、以及示意图、分析图和模型),并始终将

它们与你的构思联系一起陈述。

(6)最后进行谦虚而自信的自我批评。

永远不要一开始就说:“好的,你可以从这个入口进去”,除非你想催眠你的观众!

注意“一草”方案阶段主要看平面功能关系,但是我认为如果能提供一些体块模型甚至示意效果图,将会使老师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

“上板”正式出图

华丽的包装让你的建筑作品身价倍增!大一至大三是工具尺规出图,前三年都在用手画,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抱怨,也不要说以后工作的时候是用电脑,而偷懒用电脑出图拷贝上图。工作两年后的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工作五年后的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都是用工具尺规出图,现在打好基础,对于以后考注册的时候就省心很多了。关于怎么样去包装自己的设计图,大家可以去参考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集,优秀竞赛作品集。如果你每一次的作业都是按照毕业设计或竞赛的出图来要求自己,那么你会发现你自己的作品图面会丰富很多。

华丽的包装有一些原则是可以参考的:1.添加一些英文的标题,或者中英文图名,设计说明等会增加你的作品魅力。2.完整表达你的设计概念来源,如何将你的概念融入你的设计中去等将会增加你的作品分值。用图表、文字等列举已有资料,然后通过你的概念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方面艺术设计系的同学做得比我们好,这个内容在我们系基本上很多同学忽略了。3.做好分析图,要做那些分析图?区域分析、地块分析、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车流分析、日照分析、风向分析、功能分析等,还有其他节能分析、人与环境行为分析、可持续设计分析等。

室内设计

用两点来可概括:一是概念,二是包装。

这个内容留给07级的师弟师妹去补充,我想一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

建筑施工图设计

在设计之前要先看看《构造》、《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然后设计之初(方案设计时)就要注意图层设置,因为打印时需要用到,绘图中图层管理也很重要。通常施工图设计会给你一个住宅楼设计,然后老师每周评讲,评讲时要及时记下犯下的错误。我认为去图书馆找找施工图范例来看看,一边做施工图,一边对应范例。

建议:因为有两次做施工图的机会,一次是跟着老师来做,另一次是做自己设计的办公楼方案的施工图。第一次施工图完全用 Auto CAD, 第二次用天正CAD来做。用 Auto CAD是为了熟习《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中的线形、符号绘制标准。而用天正CAD是为了熟练天正这个软件,为了以后工作方便。

设计院实习

设计院实习可以分为寒暑假实习与毕业实习。

这部分内容,我希望可以留在下学期写,那时我的想法会更加成熟。这部分将会与“发起活动1”联合作为第二篇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竞赛与团队课题活动

竞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身专业技能的机会,曾几何时我也很怕参加竞赛,因害怕自己设计水平不高而贻笑大方。这样的错误思维一次又一次令我失去了竞赛的机会,令我悔恨不已。希望后来者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竞赛,以提升自己的建筑术。

团队课题活动,我们专业有些经典的课题活动,需要团队合作,如果能积极投身其中,一定能收获不少,就算最后成果未能令大家满意,你也会因此收获了一份不错的友谊。那么有什麽团队课题活动你可以去积极参加的呢?(排序不分先后)

1.模型制作课上2-3个人为一组的大师经典作品的实体模型制作

2.中建史手工制作实体模型或者成果展示

3.幕墙设计

4.古建筑测绘

5.生态绿色建筑、节能计算

6.开平碉楼建筑保护与开发

7.其余还有每一年的科技节,各个老师可能选一些课题并带领学生去完成。

看书

关于看书,看什么书,我觉得只要是我们专业的书统统都看。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关于我们专业的书,实在少得可怜,就算一本一本去看都没有问题,记得我大三下学期就是这样,我不知道看什么书,从第一排书架一本一本书地去阅读。其实我觉得如果你是大四的同学,那就应该认真复习《构造》上下两册、同时打印《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细细研读。对于大三的同学建议看看建筑流派的书籍、建筑史、岭南建筑、测绘。对于大

一、大二的同学,建议看看附录参考的书目(清华建筑人推荐书目),其中一些我已经查找过,并标上了编号。

题外话与发起活动

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就需要同级、甚至跨年级的交流,而对于跨年级的学术交流尤其重要。可悲的是,我们建筑学专业一直很少存在跨年级的学术交流的活动。就我们建筑学专业的情况来看,往往是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学,高年级的学生知道怎么样去学,却由于在校时间无多而急忙补回失去的时光,或继续彷徨下去。希望通过这篇文字可以对于我们专业的学生进行同级、甚至跨年级的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发起活动1

现在,希望通过我们建筑学各个年级的学生的努力完成以下一篇文字,以此进行同专业同级、甚至跨年级的交流:

《设计思考》

关《设计思考》,我们大学几年,一般一个学期两个大设计来训练并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可能有些同学每做完一个设计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再让我做一次这个设计,我一定会做得比现在好。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写自己最近的两个设计的收获与思考。思考一下做这类型的建筑要了解什么方面的内容,要注意什么规范,功能空间组合怎么样比较合理,怎么样去设计这类型的建筑,甚至上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这部分将会与设计院实习联合作为第二篇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发起活动2

在周老师的建议下,希望可以在我们建筑系建立一个非官方的“建筑学专业学习畅谈”的网站。现在希望有建立这个网站的志愿者为我们建立这样的一个网站,网站分“大一”、“大一”、“大三”、“大四”、“大五”、“已毕业”为基本学生为主体的版块,另外也有建筑系各科老师的留言与学生活动交流平台版块。这将会作为一个同级与跨年级的长期性、持续性的交流平台。

我们建筑学专业的师弟师妹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呢?希望可以主动承担建立网站的工作,为大家创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对于发起活动1,有兴趣的同学跟我联系一下,然后通过邮件发来给我,我的电子邮箱是xiaoliang14213@126.com,最后来汇总一下,整理出来以供我们建筑学学生的学术交流之用。

对于发起活动2,真诚希望我们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勇于承担这个工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周老师联系一下。

附录参考的书目

1.哲学宗教科学:

罗兰.龙斯特博格西方现代思想史政法哲学馆 B5/S81

罗素西方哲学史政法哲学馆 B5/L98bb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社科一库 B2/F66ab(彭罗斯皇帝新脑自科一库 N095.61/P43

霍金果壳中的宇宙理工学科馆 P159-49/H97

罗森堡《科学哲学》理工学科馆 N02/S57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2.社会学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社科一库 F014.5/B87

3.艺术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政法哲学馆 B83-095/Z81(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政法哲学馆 B83-092/Y42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学馆 I01-092/L36(2)

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 B83/Z93a

德比奇西方美术史建筑艺术馆 J110.9/L34ae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建筑艺术馆 J209.2/Z59

4.历史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政法哲学馆 D5/H39a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社科二库 K207/H76b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

柏杨《中国人史纲》社科二库 K20/B18

5.建筑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自科二库 TU-092/Y43

计成园冶自科二库 TU986.62/J25(2)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保留库 TU-092.6/Z94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李允鉌华夏意匠

塔夫里现代建筑

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保留库 TU-0/K42

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自科二库 TU-091/K36(2)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自科二库 TU-80/Y14 模式语言

住宅制造建筑艺术馆 TU241/Y1

46.城市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E.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林奇城市印象

总体设计自科二库 TU2/L62

贺叶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保留库 TU984.2/H35

篇2: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多年以来,建筑学院的新同学们普遍地要经历一个“困惑”的阶段,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设计)如何去学习、为何去学习感到困惑。而困惑之后,或者因无奈而颓废,或者放弃思考,或者转向其他,当然也有的能够在挣扎之后豁然开朗。可惜据我所知,最后一类结果,在本科的阶段能达到的实属少数。

解除困惑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去广泛的获得知识。这也是本文主旨。

一、简介

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适用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学专业学习在入门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概况,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指导。主要适用建筑学专业本科一~三年级同学参考,一般的,四年级以上就应该能独立进行学习了。学科上主要偏向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关于城市的内容暂不列入,一来不是本人专业,二来也不是三年级以前特别需要的。

2.详细到书目

一般的,大学本科的教学应该以传授方法、引导方向和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为主要目标,大量具体的知识需要学生自行学习,这是和各位中小学教育主要的不同。不能进行有效的自学对于大学学习将是致命的。这当然需要教师给出一个系统框架的指导。自学主要依靠阅读书籍(现场实践学习虽然同等重要,但由于总体教学制度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好暂且搁置),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应该详细到书目,这也是本文力图达到的精度。当然更好的是对于这些书目的基本内容给予说明和评价,但是限于精力原因尚难以做到。这篇文章里只推荐基本中的基本,以免新手犯晕。出于负责,这些书一般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书籍(偶尔间杂一些可靠的师友推荐但是没看过的书)。随着个人阅读的增加,我可能会逐步更新这些书目。

3.远期改进计划

本指南将会逐步的更新主要是书目方面的细节内容。其实也是我自己阅读、学习的一个总结。并且会逐步增添一些新的项目,这要视本人的学习研究发展而定。同时也计划逐步增加一些实用的内容,比如现代建筑、城市的人物、理论、作品发展的总表,这些在国外都已经有较为成熟全面著作,只是需要做一些整理翻译工作。当然所谓远期,恐怕得且等两年吧。

二、心态上的准备

各位新来到清华建筑学院的同学们,过去都曾是自己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认识上做一些准备。

1.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诸位赖以获得多年荣耀和挤进清华的利器,多数都要失效了。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多数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因为我国的中学教育,是非常狭小和机械的。虽然具体的知识并不错,但是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难以适应更大更复杂的新形势。所以当你对新的课程、学习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甚至希望退回到过去简单愉快的思维中去。因为多数的同学仅仅受过这样一些教育:科学上是简单的18世纪牛顿时代的数理逻辑的训练;哲学上是被严重简单化(或歪曲的)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仅受过一点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有错误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兜圈子;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这样的相当局限的思想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我系教学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所以明

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而是先尽快广泛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慢慢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当然在此过程中,新生过去的训练也不是没有用。其实有两样关键的东西是需要继续发扬的: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仅有的两样好的东西。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如果有的话,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平时的各种文体爱好,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建筑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2.建筑专业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建筑学和各位以前的中学学习有所不同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人文内容上。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的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而建筑的人文属性,却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质。

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在大量的实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5年计。(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教学实在太简单化了,以至于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

3.耐心的态度

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是对建筑学一无所知。没关系,实践表明,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而心态才是第一重要。

第一是耐心。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40岁还可以自称青年建筑师,60岁才算经验丰富,90岁还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对于前面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很幸运,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基本上不需要天分和幼年基础的行当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像音乐和绘画。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慢慢的发力。靠自己的耐心学习,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专业前途。总的来说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学期的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x天,但是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长达十年以至五十年的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本系的老教授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绝对不少。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同志们,其惊人的耐心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不过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他们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

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大有好处。《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另外一些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历程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是否决定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比如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XX,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

4.长远的人生规划。

想对人生有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学所必须的但又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候,有个

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如果你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努力成为 “世家第一代”。本系的教学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建筑设计上。然而真正到毕业的时候继续设计下去的其实相当有限。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与中学最不同的,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了。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学偏偏没有教过。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4年后推研定专业和5年后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集中体现。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其实都有各自很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很不同的就业出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就业热门。早一点搜集相关信息并不费力气,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个全面的建筑从业人员也都是有用的。不要等到4年后匆匆拍脑袋,选错方向/选错导师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即使选对了路线,早点开始阅读和适应非设计类的专业,也很有帮助。比如相对于本系薄弱的规划教学,如果你以后从事遍地黄金的规划行业,你会发现那些本科就接受规划训练并且师资力量庞大的同济对手相当可怕(且不和国外比)。而早点开始看研究资料会使你研究生选题轻松不少。

三、基础知识

由于考入本系的,一般都是人文素质相当欠缺的理科学生,所以恶补人文知识是逃不掉的。人文知识并不直接帮助你学好建筑学。其实,只是能帮助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普通大学生的水平。它们是底线,不是目标。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知识只要达到普及的水平就可以。这个其实《建筑十书》里就说过。而且大家知道,初次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时,因为是全新的内容,对于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兴趣也特别大,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这里关键是要在设计课之前抢先学习,越早越好。这些本不是建筑学专门研究的,但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残缺,需要通过补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水平,否则这些方面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具体的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读书》2006.4月号的大学人文教育的专题。看完也令人绝望:即便是MIT这样的理工大学,其人文社科大要求也是恐怖的。文中说“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是仅仅相当于我们目前的通选课。”--没办法,不管发达但人文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原因还是结果,你不能真的以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仅有百年历史并饱经战祸困扰的大学能这么快“国际一流”,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1.哲学和宗教

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不可能躲开哲学。而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也是哲学。但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局限,对于仅仅做一个思维健全的起码的人都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对于综合复杂的建筑学的学习。比如最基本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形式,什么是科学,还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思考的方法论,基本美学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这些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么混沌、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方理论了。这样的哲学基础应该说进行基本的大学学习都成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如果是前两年,我会首先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但是好书,而且好看,几乎必读。不过现在有了新出的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要更简单更好看,可以放在罗素之前先看。中国方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必读。另外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再有一定基础之后读一读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对做研究写论文有着“基础的基础”的作用。

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其实对东方也是)。中国宗教的一

般性的知识看过《中国哲学史》就大概齐了,佛教史可以看南怀瑾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比较轻松。基督教最基本的书目就是《圣经》和《基督教史》,鉴于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文明,西方建筑发展又和基督教密不可分,只好啃了它(不过《圣经》在清华图书馆仅有两本,哎哟….)。

2.社会学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学等。

社会学是个很关键的学科,尤其是要走规划路子的话。对于理解建筑深层问题也很有好处。我看过的书里《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是最好看的一本,《消费社会》也还不错。基本是用到什么看什么,总能有很丰富的收获。可能也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的缘故。象韦伯的《新教伦理和***》或者《经济与社会》就比较艰苦了。社会学是个急迫的领域但是又过于庞杂。一般的,新生看过《西方现代思想史》就差不多了,对于普选民主、社会契约这些可以慢慢的了解起来。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以及乱七八糟的建筑现象也大有好处。

法律、政治还有经济学这些,需要选择性的看一些,否则常识上会有缺陷。我都是零星的看着学着,倒也不必着急。

3.艺术

虽然入学要求美术加试,但是实际无关紧要。事实证明入学前是否学过美术不是关键问题,入学以后一样可以学好。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绘画技能,而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学好美术对于把握建筑中最难把握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艺术关键是亲历亲为。不拘那一类,至少学一门。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的理性思维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艺术其实起步的时候并不难,难在下决心入手。绘画、古典音乐是基础,比较容易入门。直接上摄影、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可能进展反而比较慢。学艺术最好有活人当老师,光自己琢磨恐怕比较难,这也是学艺术的重要难点之一。好在现在媒体发达,要好一些。不必犹豫,谁知道你不是一个艺术天才呢。

我个人认为我系的美术教学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对于确实美术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坚决补上。书目当然还是《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绘画史》,不同的版本问题不大。自从美院来了以后有很多很好的画册看了,这比我们以前强多了。不看美术史,以后去了国外美术馆是要抓瞎的。

4.历史

特别的,历史本身是值得认真读点书的,否则看史的时候会晕。历史在中国是巨无霸学科,恨不得5000年都在搞这个。像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或者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这样的大砖头可能比较难看(不过也物有所值)。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那几本就很轻松愉快了,还有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是必看的。具体历史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可看性很强。

四、专业路线:

按照秦佑国教授的说法,现在的建筑教育的问题是建筑学/建筑术不分,以致于教育相当的混乱。不管系里教改如何运行,各位自己弄清楚自己以后可以学什么,学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考虑自己应该学什么,大有必要。基本上,以后从事实践工作的,不惧怕下工地与民工面对面和能耐心于无比繁琐永远改不完的施工图的,偏重建筑术;搞理论研究或者教学工作的,甘于枯燥艰深的理论探讨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的,偏重建筑学。当然即使目标明确,也不能过于偏废。能全面发展最好。还是那句话,见多识广是建筑学习的关键。

1.建筑设计技能为主的路线.打算毕业出去打拼挣钱养家糊口的,务必重视建筑术.也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实际技能.基本上,包括:

1)全面理解建筑设计任务的社会流程。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问题--答题”的简单过程。它更多包含服务行业和创造的内容。理解设计任务的关键是对设计任务前因后果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策划立项到了解业主的意图,理解并能自行编订合理的任务书,了解建筑设计从接任务到提交方案以致于工地监督直到交付使用,这一整套业务流程的必须熟练掌握。其中特别不同于正常教学的是制定任务书。任务书的背后是对整个设计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值得大家从第一个案子开始留意。再说一遍:建筑设计不是一个针对任务的非此即彼的答题过程,而是一个理解驾驭业主动机和社会环境限制并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价值实现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要花费多年的事件,一般在本科毕业之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一要求。

调研也是一项很重要但是本系教学因为种种困难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把与设计任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并整理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调研发现的,总有很多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完善题目和逐步形成答案的过程。相关的书籍,个人觉得首推凯文林奇的《总体设计》,另外很多介绍具体工程项目的文章也可以参考,核心期刊里有无数这样的文章。

2)快速的发散的丰富的独特的多方案草图构思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要能迅速的发现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形成草图方案的能力,而且在草图形成的同时,要已经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最终形象的特色和基本功能结构的顺畅)。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一是多画图做设计,推敲功能和形象,二是每个设计都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三是认真研习经典的大师作品。在本科阶段比较实用的是根据设计题目搜集案例。这是建筑师一生都要保持的习惯:在每个设计任务之前搜集和调查同样类型的先例。因为本科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而不是创造。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搜集和咀嚼经典案例的过程是本科学习的主体,而随后的设计方案基本是以之为基础的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由此我个人以为目前系里教学一上来就是方案设计,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草图构思总的来说是必须用手的,电脑到大脑的距离比手到大脑的距离远太多了。同时构思平面关系和透视效果是必须的。草图构思一定是构思一整个建筑的整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平面-立面-形象这样的流水线。综合的形象和逻辑同步的思维很重要。

这一能力当然也是要多年培养的,但是比第一条见效更快。参考书首推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然后就是各大著名建筑师的经典案例。

3)基本功:娴熟的电脑绘图技巧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什么是建筑学的基本功?过去的建筑教学一直把墨线、水墨渲染、水彩渲染当作基本功。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在当时是没错的。因为那时候墨线和渲染确实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工具。至少在我刚入学的几年,针管笔、喷笔都是干私活挣钱的必备利器。我以为基本功就是指针对当时(而不是过去)建筑行业基本设计工具而练习的技能。今天电脑制图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已经无庸置疑,只是是否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引入可能还有争议。我看来cad和3d软件才是今天的建筑学基本功。当年针管笔的粗细今天变成了Cad的线型和分层,当年水彩渲染的笔法变成了今天3dMax的布光和材质,当年保养疏通针管笔的技术,今天变成了软件安装杀毒破解到技术。工具发展了,基本功的具体内容也变了。同样是手头功夫,容易混淆的是把修养和基本功混为一谈。相对墨线渲染,草图能力手绘透视,我看其实属于艺术修养的内容,不算建筑学应该由美术学习而不是墨线练习来培养。

具体操作上,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构思草图用手绘,正式成图用电脑。早期认真花几张墨线图当然还是好事,而且不可不画。但是cad制图也一样最好从小抓起。可惜的是据我了解系里能教cad制图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年纪大些的老师们都没有学过,年轻一点的也多年没有机会亲自上机了。其实手工墨线固然能画的漂亮(如莫宗江先生的图绝对是典范),电脑

绘制的线条图一样能画出云泥之别。这和工具无关。比如我见过我的班主任的cad平立面图,虽然是简单的现代建筑,但是画得简直如入化境。我想如果当年莫先生是学CAd起步的,他的cad文件一样会画成艺术。新手上路,只好看书学或者找别的同学学了。另外良好的操作和存盘习惯也很重要,这里就没法子细讲了。

4)大量经典和时尚作品的资料积累。

没有办法,学建筑就是要见多识广。学建筑尤其要行万里路。一般来说建议是从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看起,一直看到当下的时尚名作。再往前看,把中西方古典建筑也仔细看看。再有时间了,把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乡土民居再看一看。看建筑的时候,顺便把规划和环境景观也了解了解。关肇邺先生就说自己是从小看画册受的建筑启蒙。初学者看图册难免看不出趣味来,完全正常。经典作品本来就是要反复体会的。但是也不尽然。伟大的艺术就算是投射到纸上也依然有夺人魂魄的能力。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泰姬玛哈的幻灯片的惊艳,不过看出康的作品的好处来就是数年以后的事情了。

按照一般艺术和文学教育的正常步骤,先花大力气临摹和赏析经典作品是基本的,象咱建筑系这么急功近利上手就要“创作”的其实少见,早就该改革了。系里的赏析类课太少。不过许愗彦教授开的通过模型学习大师作品的课我觉得相当的好。有精力的同学更可以辅助以3D模型来细致体验名作的妙处,可以深入到细部、材质、光线和环境,虽然费时较多,但效果也好,宜量力而行。

篇3:建筑学专业学习体会

关键词:建筑学,学习现状,民族院校

0前言

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人才培养和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笔者发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在人才培养现状众多的因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学习建筑的热情逐渐降低,与同学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笔者希望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供参考。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1.1 问题提出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成立于2010年,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五个专业,学院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的认真程度不够,经常拖延专业课作业等现象普遍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值得反思。

1.2 样本选取

本次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2010-2014级建筑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人群结构及组成(男女、家庭、民族、年龄等)因素,选取26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在其中选取典型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跟踪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及其原因,以期做到样本选取的全面性和典型性。

1.3 研究方法

本次实践调研中,主要采取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一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问卷249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有效率为95.18%。在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同时对典型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和访谈,了解个别样本学习现状的原因;另外与专业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与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2 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主要分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访谈是在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了解。为本次调查研究设计的“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主要分成四部分:(1)基本信息,如性别、专业;(2)学习状况评定: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满意度调查;(3)学习现状调查:主要调查学生的对专业学习兴趣的变化,学习态度(对专业设计课、专业理论课)的变化,学生的目标和计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于设计作业的时间安排情况;(4)原因调查:主要从毕业打算、学校的学风、班级学风、寝室学风、以及学校大环境方面进行作封闭全面性预测调查,对学习压力、学习动力、影响学习因素、学校资源情况、课程授课进行半开放式调查。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学习方法不适当

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记笔记、不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缺乏思考等方面。建筑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重要的学科,许多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互相结合,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49.84%的学生不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建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图1寒暑假学习情况),经常拖图,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知识和与人交流而产生的灵感,67.20%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选择独自学习,闭门造车,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如图2)。84.32%的学生缺乏思考,不善于将各科知识互相联系起来,设计缺少独创性。

3.2 学习方向和计划不明确

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没有目标、目标偏小、目标过大、目标执行度不够等问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没有目标主要表现为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盲目参加一些校园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图3专业课计划);目标偏小体现在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低,只希望各门课不挂科,却没有长远计划;目标过大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朝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努力,例如大学毕业之前就考取各类建造师的证书;目标执行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却没有计划怎么去执行,有计划的却不能保证计划的完成度(如图4计划完成情况),95.71%的大一学生目标明确,到了大五87.52%却认为自己没有目标。

3.3 学习自控能力较弱

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数据上呈现83.76%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存在自控能力差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睡觉,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按时完成作业(如图5作业完成情况)、随意拖沓且不能保证质量等方面(如图6,作业完成时间安排)。

3.4 学习主动性不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图7学生业余时间学习情况),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的降低(如图8学生专业兴趣变动),而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感知小,缺少来自外部环境压力产生的动力。

3.5 学习态度不认真

调查和研究发现多数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如图9专业理论课学习态度),只有少部分设计课认真做,51.8%的学生专业设计阶段作业按时完成,但是不能保证作业质量(如图10专业设计课学习态度)。

4 学习现状分析

(1)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其它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与民族院校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是由于民族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自控能力也存在差异;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活动比较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能够培养更多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生无法沉下心专攻一件事,因而自己的学习目标会有所偏差;由于多数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策的特殊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主动性。

(2)家庭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的父母早已为孩子安排了工作,导致学生缺少压力、动力和目标,缺少自我学习的意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思考能力的养成;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选择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社会的影响。目前建筑学专业的岗位开始出现人员饱和的现象,竞争压力大,越是优秀的人才才能有一席之地,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迷失方向,缺少目标,不知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也可以靠父母靠金钱得到理想的工作,这样的心理导致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缺少自己的追求。

(4)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调查中发现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对自己的学习影响很大,周围的环境也会带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的作业质量会受到班级整体学风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建筑联合培养班在湖南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学习态度完全不同,进一步体现环境的重要性。

(5)学校教育的影响。在研究结果中呈现,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投入不够,学习资源短缺,没有良好的实践环境,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学习专业课的认真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上课风趣、知识量大的专业教师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认真程度。

5 结语

从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和自主性相关。其原因包括民族院校的特殊性(教育文化水平、风俗习惯、语言的特殊性、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家庭、社会、周围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民族院校在建筑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何将民族特色活动与专业教学互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思政工作与专业教学互相结合,减弱来自外界的影响,改善教学方式、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等方面。为了更好的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民族院校需要合理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改变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利辉,冯刚.“一带一路”,民族地区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民族,2015(5):12-13.

[2]刘彦君,卢峰,邓蜀阳.创新机制,管理育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J].室内设计,2013(1):1-5.

[3]杜春兰.建筑学科教学改革的思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48-51.

[4]覃丽坤,孙建刚,隋惠权,王振,高凌霞.民族院校基于“应用创新”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19-21

[5]李忠梅,王志杰.民族院校培养传统体育人才的必要性与优势研究[J],教学·探索.2008.16(7):53-56.

[6]侯兆铭,赵春艳,姚家伟,孙朝阳.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理论课群特色建设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12 3(3):20-23.

[7]黄明光.试论我国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5(1):45-50.

篇4:建筑学专业色彩教学体会

[关键词] 建筑美术色彩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15-02

建筑教育美术基础课的色彩教学是建筑学专业主要的必修课之一。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是建筑形态的另一重要表现特征,它作为感知要素很容易被人感觉。有分析认为,人在空间中首先感觉到的是色彩,其次才意识到形。因此,在建筑美术色彩课的教学中,就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色彩的能力,笔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建筑美术色彩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在建筑美术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色彩构成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色彩构成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创造力,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色彩认知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服饰搭配,家居装饰中去观察和联想,如:色彩在服饰的运用上,常由于性别、年龄、身份不同,身材、肤色、性格差异以及环境与气候的因素而存在着区别。一般的习惯性应用原则是男性一般喜欢冷色系,而女性多喜欢暖色系,女装配色比男装配色的范围要广,同时色泽艳丽是女性的普遍追求。不同的年龄结构在择色上也有区别,如:纯色活泼、跳跃感强的色调适合儿童视觉心理;而中、老年则普遍喜欢素雅平和的色调。色彩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身材和肤色。较胖的人适合穿冷色或深色调的服饰。较瘦的人宜穿暖色系或浅色的服饰。皮肤白的人穿粉色色彩特别好看,皮肤棕黑色的人适宜对比强烈、纯度高的色彩。考虑环境与气候因素,如:外出、工作、郊游,穿着需轻松,用色宜朴素;而喜庆宴会,则以华丽色彩的服饰为宜等等。还有家居的装饰色彩的运用,如:书房的设计采用深色调的家具、地板和装饰窗帘,书香扑鼻,木色盎然,显示出浓郁庄重、简约典雅的风格。又如:儿童用房的设计,蓝色的主色调,简洁明快,象征着青春的活力,显示出儿童居室独特的个性,同时宁静悦目的蓝白色调不仅创造了空间的气氛,而且开展或充实了空间的感觉。

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分析

刚进学校的部分学生,学习色彩课时只知道多练,往往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色彩知识、色彩心理、色彩调配),不知道好色彩的标准。在色彩教学中展示生活当中采用色彩构成形式设计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和意义,欣赏范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分析画面中色彩变化的规律,总结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色彩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在色彩教学中运用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多看一些色彩绘画的作品,如: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整幅画笔法精密,色彩强烈,景致开阔,内容丰富。特别是此图在青山绿水中体现光的方面有独到之处,画家通过色调的浓淡虚实,表现山水的明灭隐现、景物的高低远近,而在统一的青绿色调中透出的一些赭(zhe)石色,互相对比,更加强了一种迷人的阳光扑面之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朝气。西方印象派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的绘画作品,他们把色彩和光线作为主要课题进行研究,捕捉物体表面在自然光线照耀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彩变化,表现物体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在固定时间内给人的视觉感受。还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绘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自由女神形象及背景的色彩是明显的暖色调,而战斗的人群却隐在浓重偏冷的色调中,还有自由女神与无畏战士形成的明暗对比,理想形象和现实形象形成的主次对比,也都使作品的形象更为鲜明,气氛得到强化。让学生从观察作品中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并悟出其构图和色彩运用的技巧。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

在建筑美术色彩教学中,小色稿训练是观察和表现自然界中色彩的整体关系最有效的途径。画小色稿时间很短,可以很快地捕捉学生的第一色彩感觉,快速准确地勾勒出画面,让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学会画出大色彩关系,注意局部的刻画与概括地整体表现;画小色稿有利于捕捉转瞬即逝的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学生学习色彩绘画必经的基础阶段,它是快速掌握色彩绘画的一条捷径。学生在写生和创作前,先要有目的地准备练习画些小色稿,来进行色调、空间、构成和造型等方面的练习,从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分到合这一认知规律去练习,注重色彩训练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经过几次试画后便会从总体上增强对物象整体色彩的把握,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驾驭画面的关系,如:范画的选择,画面物象不要过多,画面的关系也不要太复杂。若画面上有几个(或几种)静物,要做到突出画面主体;若有几种物品同时出现在画面上,就要在视觉上分清主要与次要。画小色稿纸张不宜过大,画幅也不要大,大了就会占去较多时间,一般以画一个半小时为宜。比如:主要的应放在前,次要的应放在后;主要的画面物象要大,次要的画面物象要小;画面物象要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明有暗。物与物之间的安排要做到密而不挤,疏而不散,疏密相间;物与物之间互相呼应,不要互不搭界。要画得明确、整体,不能面面俱到,注意颜色协调,做到简约、概括、准确(形体准、色彩关系准)。总之,画面结构既要集中统一协调和谐,又要变化多样。

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建筑美术色彩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建筑设计快题里,快题图整幅图画面的色调统一是关键。作图时不论是局部上色还是整体上色,心中始终要有全局意识。在上色环节,用色不宜过多,而应注重色彩的搭配与呼应,用色过多时,图面易“花”、“碎”、“乱”和“脏”。在大面上不要选用较为“亮”和“艳”的纯色,而应用调和色或灰色系,即使是红和绿,也不要用大红或翠绿,在小色块上可用较为“亮”和“艳”的纯色增加对比,如:配景人的衣服或旗子等小色块部分,可用灰色系。在图面的整体冷暖色调上要有主次,要么以暖调为主,辅之以冷调用以对比,要么以冷调为主,辅之以暖调用以对比。在透视图的进深层次上,一般近处偏暖,远处偏冷,如:通常在表现远山时多用冷灰或青色系列。在建筑的一个面上,用色方面一般上部偏深,下部偏浅,中部靠下部位偏浅以及左右两侧偏重,中部靠右部位偏浅等处理,可看做是抽象的仿退晕效果。在墙面、玻璃窗、地面以及前景树等部位的上色可运用复色原理进行,即一个面上用同色系的深浅两种色绘制,先浅色后深色,且浅色面积需大于深色面积,另外注意深浅两色的差距不要太大,接近一些为妥。

五、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对建筑教育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以书本为主、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学生是教学中真正的审美体验者,我们应该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消除其依赖教师的心理,“授之以渔”。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思维。只有贴近学生和教学实际,与学生加强交流,相互尊重,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与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才能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了解,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课。因此,培养学生兴趣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深入地了解对象。例如:借助实地参观和资料阅读等形式逐步认识和理解美术色彩,尤其是那些优秀绘画作品,了解它们的目的、意义,思想境界、艺术理念、构思意图,空间艺术和造型艺术,从而真切地为它们的魅力和价值所折服、所感动,激发起学习建筑、创作建筑的热情和渴望;其次,在设计实践中培养兴趣。通过参与具体的设计活动(包括课内、外多种设计实践形式),获得对建筑设计的生动体验和鲜活感受。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其艺术审美思维,又能使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完善的指导。

六、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在建筑美术色彩教学中,只有加强美术审美方面的训练,上好美术欣赏课,了解美术史和一些画家及作品;多进行审美方面的活动,如:参观画展;加强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文学、音乐、绘画、书法和服饰等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色彩造型能力以及对色彩美感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七、结语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表现技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色彩规律,提高色彩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颀,陈静,梁雪.浅析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J].新建筑,2006,(1).

[2]卢辅圣.美术欣赏[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3]周若兰,陈霆.中国美术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左芸]

篇5:建筑专业学习心得

此次学习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全面、具体,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突出,使我对“智慧工地”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及认识,所谓“智慧工地”就是包含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依托的工地信息化,工地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应用,通过精益化管控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会上,由来自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杨富春总工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及下一步的计划就智慧建造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就项目在“智慧工地”应用情况、阶段成效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分享,最后对智慧建造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杨XX还对海外智慧工地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及智慧工地的关键技术应用发展与实践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我开拓了眼界,对智慧工地在海外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及在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结合项目实例)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更深入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效果。

通过学习和对比,切实感受到“智慧工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特别在项目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建设方面比较超前,比如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远程能耗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塔吊限位防碰撞及吊钩可视化系统、施工电梯安全监控系统、工地卸料平台监测报警系统和高支模监测、放样机器人、大体积无线测温技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和无人机实景监控系统等,以及在绿色建造中、透水混凝土路面、雨水回收及屋面喷水降温控制系统更能引人注意,且效果更明显。

智慧工地应用非常广泛,在项目的施工策划、进度管理、人员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管理、项目协同管理和装配建造等方面通过BIN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大数据、智能设备、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的综成应用,基本可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和感知,可以帮助提升工地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实现对生产组织方式和流程的优化。

篇6:建筑专业学习计划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具体专业:

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四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学院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和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被评为第一名。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近五千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

建筑学考研分为三个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方向和建筑历史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建筑技术方向的初试内容一样,参考书目也一样,建筑历史方向的专业课不同,单独出题。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历史与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 考试科目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考试包含建筑、规划、景观等3个方向组合题,学生可自行选做,其中一个方向的内容可占总分的80%左右。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建筑理论或文物保护理论

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建筑设计理论

03城市规划与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城市规划原理

04景观建筑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或 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或 513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 本专业科目四可任选511、512、513其中的一项。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景观学理论

上一篇:高中怎么写日记范文下一篇:东财mis模拟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