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集锦

2024-05-18

高考政治主观题集锦(精选6篇)

篇1:高考政治主观题集锦

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集锦

经济生活

一:1.全面认识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2)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4)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就会引起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影响商品的价格。

2.通货膨胀解决方法

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B、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增加税收)

C、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D、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E、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

3.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与物价水平。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4.国家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应采取的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生产决定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本上还要靠发展生产。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必须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4)居民的收入预期也影响消费。这就要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7)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影响着消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5.消费与财政、税收 消费水平与国家的财政、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2)国家发挥财政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3)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二: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1)从生产力的三要素分析:从劳动对象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从主体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劳动工具看,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2)从生产关系分析: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1)区别 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从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决定我国的经济性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国家对其采取的态度不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联系: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全面把握公司经营成功的措施

(1)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5)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6)要筹集发展资金。(7)提高经营者的素质。(8)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9)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抢抓发展机遇。(11)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

①加大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②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③消除体制障碍、打破垄断④税收扶植、财政支持、减免行政事业收费,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⑤加大信贷支持、支持上市融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6.重视就业

(1)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

①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解决就业问题,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④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2)如何实现和扩大就业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和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②从党和政府角度看,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③从劳动者角度看,应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业。④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⑤坚持“走出去”战略,通过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

7.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 原因 a.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c.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证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② 措施 a.从国家角度看,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制定和实施劳动法。b.从企业角度,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贯彻落实《劳动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c.从劳动者角度看,劳动者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8.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

国家①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②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企业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③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三: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这要求我们维护和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4)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3.实现收入公平的措施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3)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的收入。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其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①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②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③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例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制定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4.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分配政策: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财政的巨大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6.增值税作用 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四:

1、市场秩序

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以市场规则来维护。

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

a.国家 第一、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第二、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b.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国的宏观调控

(1)原因

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重要性: A、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规范市场秩序; B、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C、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手段: ①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②法律手段:(立法、司法活动、运用WTO规则和国际惯例)③行政手段:(执行主体:行政机构 A、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B、检查工作、行政处罚 C、行政审批、许可)★注意: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措施: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6)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①必要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重要性: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①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基本目标: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注意:也可以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 从国家角度: 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企业角度: 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6.全面认识贸易顺差的影响

(1)有利影响: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国内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国内就业;对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不利影响:使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多;使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使我国在外汇政策上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等。

7.应对外贸摩擦(绿色壁垒、反倾销调查)措施:(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如开拓新的国际、国内市场。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③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财税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④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与相关国家进行交涉

政治生活

一、1.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的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1)民主的广泛性:(表现)①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 ②民主权利的广泛性.(2)民主的真实性: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

2.全面把握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1)我国扩大公民(或公民积极自觉)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因(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权利)①“有序”的原因: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②“参与”的原因 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公民权利;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重要性:对公民来说,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真正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对国家来说,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③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 首先(宏观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其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大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微观上),注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自的具体内涵、途径和要求。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个人利益与集体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A、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B、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

(2)从公民的角度看: A、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化解一些社会矛盾。推动决策的实施。B、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

5.基层群众性自治的意义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基层群众性自治自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6.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的权益。

③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7.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① 勇于行使监督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② 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A、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B、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如实反映情况。C、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冲击国家机关

二、我国政府

1.我国政府的性质

(1)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地位: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管理” 和 “服务”)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A、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B、保护国家海洋安全)③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④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A宣传理论、政策或精神 B科教文卫体事业 C发展文化产业)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政府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

(2)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在政治生活中,公民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4: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责任政府)基本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C、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1)途径: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B、建立责权明确的执法体制;坚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D、坚持科学民主决策。(2)根本途径:建设法治政府

7.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原因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2)意义:①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④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建立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8.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建立健全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法律对权力的监督。②建立健全的行政监督体系。③政府实施“阳光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④公民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

9.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政府权威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3)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③政府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无形的影响力)④捍卫政府的诚信,重振政府公信力,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

三:

1.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的职责 职责(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质询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 第一,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看,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坚持依法治国 ③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 ④更好的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

四、中共

地位: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意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领导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广聚民意,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其目标而奋斗。不断完善中共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关系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③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全国人大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要带头遵守、执行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决议。

执政理念 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是多党制)

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是积极的政治力量,具有法律赋予参政权的参政党。)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A、政协的性质: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两“重组”)

B、主题:团结和民主 C、职能(或者说作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② 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现实情况决定的 ③ 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如何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①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 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③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 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⑤ 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⑥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⑦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4)要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是什么: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有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为什么: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正义的,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维护:在国际关系中,在享有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一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义务

海洋领土安全 ①海洋领土安全、海洋资源保护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②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国土意识、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维护国家领土和经济安全。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此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等软实力作用愈显突出。应对措施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要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A、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基本立场:独立自主。D、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1)中国的和平外交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开展国际协作,共同发展,互利多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原因 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绝不能依靠侵略来获得自己的发展,我们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②这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创设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③这是由我国的传统文化决定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④这是由当前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2)做法: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文化生活

1.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政治生活中,也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影响人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特点:从影响的过程看,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影响的效果看,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塑造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

2.尊重文化多样性

(1)原因 ①依据: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现状: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③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人的全面发展。

(2)做法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

(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③从经济、政治角度讲,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推动文化交流的要求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反对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原因

①创新的必然性: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其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②创新的必要性:第一,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第二,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2)文化创新的措施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一是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看,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是从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看,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③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看,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① 汉字。②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文化(区域性)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民族文化(民族性)

6.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2)作用: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精神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9.如何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1)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6)每个公民必须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0.如何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克服文化低俗化倾向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第一,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第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3)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

(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谐、先进的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具有塑造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挥道德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6)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道德模范评选,紧紧抓住了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4)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因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多种文化并存的状况下,巩固指导思想、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客观需要。③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的必然要求。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协调发展。

(2)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道德建设。

(3)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李2013.4.19定稿)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部分

一、唯物论(或辨证的唯物论)(包括4、5课)包括三观: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涉及6个)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 法 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 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3、意识能动作用 ★★★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错误倾向: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内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和利用规律

方 法 论: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第6课)(涉及3个原理)包括三观:实践观、认识观、真理观

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方 法 论: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 法 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 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包括7、8、9、10四课)有四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一)联系观(5个)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 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往往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4个)

1、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发展的特点)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发展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方法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们要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时,量变要适可而止。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4、辩证的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三)矛盾观(7个)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双方既对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哲的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②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二者 具体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错误倾向: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理论的统一 原理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创新观(2个)

1、辩证否定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创新,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8个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原理内容】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方法论】 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历史发展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不同社会基本矛盾解决方式一样)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7、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8、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

篇2:高考政治主观题集锦

一、如何做

1.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

A.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文化对民族 B.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2)表现:(3)特点(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全面理解教育的作用(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6)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9.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0.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1.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⑷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6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二、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5.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6.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7.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8.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篇3: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通常来说, 高考政治主观题由立意、情景、设问组成。其中, 立意是试题的核心, 决定了题目考查的知识要素和答题步骤。情景是试题情景的细化, 表达方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画面等。设问是试题最终的落脚点, 限定了答题的方向、内容、详细度等。考生应做到“紧扣立意、分析情景、精读设问”, 从而正确理解题目, 全面调动知识, 深入思考回答, 快速、正确、有效地完成解题。只有全面把握了试题中这三个要素,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知识与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

1. 审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 审读材料。一些考生习惯不看问题直接读材料,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看材料时缺乏对问题的针对性, 使得看完问题后还要再回头重新阅读材料,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还容易使考生出现紧张情绪。为了提高答题效率, 正确的方式是“先看设问、再审材料”, 将题目的问题代入到读题环节。其次, 理清思路。仔细、完整地阅读了题干和题目后, 学生应基于答题的逻辑顺序选取相关知识点, 并注重答题语言的组织。在审题过程中, 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 看出设问的知识范围、角度、指向、主体及其他问题;第二, 抓住关键词, 明确题目阐述的主要意图;带着问题分析材料。第三, 将设问和知识点精准关联, 判断考查的原理和知识点。第四, 按提纲方式, 逐一列出答案要点识, 并不断补充答案, 注重看题分值作答。

2. 答题方法与技巧

审题之后应进行答题,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文字的表述要用专业术语, 注重语言的简洁、准确、规范, 避免重复与拖沓, 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其次, 逻辑分析要体现层次性, 遵循一定的递进、主次、因果关系与顺序, 注重思维的严密性。第三, 答案书写要点化、段落化, 审读起来一目了然, 避免杂乱无章、层次不清。第四, 注重书写工整和卷面整洁, 避免字迹潦草反复修改, 更不能在试卷上大面积涂抹, 以免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情绪。

三、高考政治主观题解答范例

下面以2012年高考广东卷为例, 谈谈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9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 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 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 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 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 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 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 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30余年”、“西方200多年”, 以及“西方经济学界难以解释”等内容, 可知设问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参考试题所设分值, 可知答案应分两点进行阐述。

【答案范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 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势。 (1与2各占3分)

(2)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0分)

【试题分析】分析可知, 该题目考查的是中国经济现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该题目应联系经济生活中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社会公平等回答。

【答案范例】1增强发展协调性,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3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合理控制收入差距。4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占1分, 2至4各占3分)

(3) 结合材料三,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 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13分)

【试题分析】该问题明确设定了分析情境和相关分析原理,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范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了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效检验了这一认识。 (上述各点均占3分, 共9分)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分)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分) 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 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开放水平,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3分)

材料一: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 财政部表示, 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 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当前,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 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 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 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

(1)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 分析材料一。 (12分)

【试题分析】本题设定了知识范畴, 回答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 结合政府责任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分析其体现的政府职能。

【答案范例】1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 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3财政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以上每点各占3分)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11分)

【试题分析】本题的回答可运用“为什么、怎么样”模式, 联系文化交流分析“为什么”, 联系文化创新分析“怎么样”。

【答案范例】1“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升综合国力。 (3分) 2“走进去”是“走出去”的提升, 标志着被其他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2分) 3要推动创新人才建设, 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将时代精神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3分) 4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创造出具有独特时代特性与民族魅力, 并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3分)

结束语

近年来, 关于高考政治题解题技巧的研究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伴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 高考政治主观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主观题的解答也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次研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总结了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审题方法与解答技巧, 并结合2012年高考广东卷政治主观题范例阐述了解答的思路和步骤。研究认为: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积累, 形成自身完善的政治知识与逻辑分析体系, 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良好地把握材料主旨, 构建题目设问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并注重语言组织的能力和规范书写的能力, 真正做到“明确立意、读懂情景、体会设问、有序作答”。通过本次研究, 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提炼题目信息、理清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注重答题细节, 从而在高考政治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亚娣.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解读[J].湖北招生考试, 2013 (04) :54-57.

[2]张勇.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J].内蒙古教育, 2014 (02) :62-63.

篇4:轻松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

一、分析设问

我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不要先急着看材料,要先对设问进行深刻的剖析。哲学上有句俗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告诉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分析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也不例外。在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中体现了问题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在分析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找到设问的主体是什么。(2)找到设问的主体怎么样。(3)找到设问的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前两步是设问的关键。

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8.(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1.设问的主体:(1)全国人大代表。(2)全国人大。

2.设问的主体怎么样:(1)全国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及作用。(2)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及作用。

3.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材料一;在推动科技进步中。

38.(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设问的主体:(1)自主创新。(2)经营者。

2.设问的主体怎么样:(1)自主创新的作用。(2)经营者的措施。

3.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1)材料二、经济常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2)材料二、经济常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有些时候,我们通过分析设问就能确定设问的答案,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结合材料才能使答案更加完整。

二、分析材料

从宏观上看,分析材料有两种类型。一是设问所涉及的主体的知识点的范围包含了材料所涉及的知识点,这种类型只要仔细分析材料,归纳出材料中所反映的涉及主体的知识点的内容即可。

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8: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这一设问的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为:审议

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而材料中所涉及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只有一个,那就是2003年,2006年的两次全国人大会议上都收到了议案,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而材料中所涉及的全国人大常委行使的职权是立法权和监督权。二是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直接通过材料来归纳总结,并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思维,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这种类型的设问开放性较强,所以,我们在解答这种类型的设问时,不能局限于所学的知识点,要敢于创新。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8题第二问: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①自主创新;②经营者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措施,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解答这两个问题并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精准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具体分析材料,通过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来归纳总结答案,因此,我们要从微观上分析材料。

从微观上看,分析材料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层法。在政治材料中,基本上是一句话为一层。每一层概括一个内容,基本上每一层都与设问的答案有直接关系,这也为我们组织答案提供了依据,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1卷的38题的材料二(材料略)。

这则材料包括五句话,第一句话说的是技术和品牌,第二句话说的是产品的竞争力,第三句话说的是产品的质量,第四句话说的是产品的销售量,第五句话说的是10年来企业的成果。

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答案和关键词:科技、品牌、竞争力、质量、销售量,围绕这些关键词我们自己组织答案即可。这还不够,答的时候要有引申,科技的直接成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这样答案就更加完整了。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不能只看材料内容,还要对材料内容作出引申。

2.主体对应法。结合设问的主体找到材料的主体,然后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答案。例如,2011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卷38题的材料一:

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主体为人大代表的只有2003年的,其余材料的主体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后发现,1993年和2007年都是通过法律,1997年和2010年都是在进行执法检查,2004年和2006年的主体虽然为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但是侧重于强调议案的内容或意见,所以,应列入人大代表的职权。分类后,我们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以上方法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

3.标点符号法。当材料中涉及一些特殊标点符号时,也会给我们予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冒号、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一般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因此,我们分析时应把握住它们前面的内容;分号表示并列,设问中涉及措施或原因类型的题目时,这种符号会给我们提示。

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的材料三和第39题的材料五都包含了分号,这样的材料会对我们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暗示。

4.关联词语。在政治主观题的材料中同样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关联词。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表示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也……也……”“一方面……一方面……”,这种关系提示我们分析材料组织答案时,不能片面性。(2)表示递进关系:“不但(不光,不只,不仅)……而且(还,又)……”“……而且……”“……并且……”这种关系既肯定前面又肯定后面,但是更加肯定后面,它提示我们要有所侧重。(3)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都……”在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材料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也屡见不鲜,这种关联词强调的也是后半部分,因此,我们在分析材料时要更加侧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

5.分析分值。看分值来确定答案的数量,以免浪费时间。

做好这些分析,我们会轻松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

篇5: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卷面欠规范: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5)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返回目录>>>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整体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返回目录>>>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3、(有利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资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返回目录>>>

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 “会而不对 ”、 “对而不全 ”、 “全而不准 ”的现象。

篇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当然也就成了得分的关键。审题事实上考查的是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考生需要通过审题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材料中心、材料结构和关键词语等内容提取出来。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要格外重视。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两个部分。

(1)审材料。审材料时注意两点:一是划分材料层次并分别概括出段落大意,并且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注意材料的中心意思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出的原理。这一高考例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二是由于实际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对这一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2)审设问。首先要分析出角度,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是更为具体的知识范围;其次要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考查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判断型的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也就是产生材料中这种现象的原因,影响则要从性质上判断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怎么办”是指措施的角度,而且要视情况而定,是从宏观上讲措施还是从微观上讲措施。这一考题要求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事实上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侧重的是原因。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如果答出根据中国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或者答出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规律,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上一篇:心灵的发泄小学作文700字下一篇:春季运动会4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