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高考主观题

2024-06-21

政治哲学高考主观题(精选8篇)

篇1:政治哲学高考主观题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常见题型.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08年重庆卷第39题)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8)结合材料四、五,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考答案:①立足西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状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②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③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西藏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和西藏本地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同时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体现了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考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考生可以分三步走:①理解题意,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②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③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例1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①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例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参考答案:(6)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

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考生感觉无从人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考生应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

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

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

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材料五: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另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7分)

参考答案:①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③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④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方法论+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方法论+应该怎么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有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近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题型五:是如何(怎样)做到XXX的?是如何(怎样)坚持XXX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或“为什么”以及“体现什么”,而是考察“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如何做”;

2、回答时不许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两张皮;

3、回答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时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变为根据本地区

“山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真实的了解。②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做出能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③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做出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等说明了这一点。

题型六:用哲学观点评析(分析、认识)XX观点XX看法

这类题型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或某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非合理因素并进行反驳,指出正确的看法。

从这四个方面去谈认识(分析)是什么、原因、影响、解决措施。

材料五: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0)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参考答案:①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篇2:政治哲学高考主观题

题型特点:“影响类”试题常以“说明??对??的影响”等进行设问,要求考生分析某种现象或做法给不同主体带来的影响,常见于经济生活试题中。

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体分析:即对象所受的影响,如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的影响。

(2)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3)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内容对应分析。

(4)范围分析:国内影响或国际影响、区域影响或整体影响等。

二、“启示类”主观题解法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三、“原因类”主观题解法

题型特点:原因类主观题通常考查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通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展示以“某一核心观点”为中心的具体现象、具体行动措施,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论证现象或措施的合理性。常采用的设问的方式有“为什么”“……的原因”“……的影响”“……的意义”等。

方法总结:“原因”类问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必要性。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

(2)重要性。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从小到大:对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而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从近到远:对目前的意义、对长远的意义。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联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扩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有时也要指出不这样做的危害。

(3)可能性。有时还要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是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注意分析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

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三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我们可以从财政的作用、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角度分析意义。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失分警示:“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分清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四、措施类主观题解法:

题型特点:“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试题中最常用的一种设问方式。此类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方法总结:

方法1:围绕主体寻答案。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思维发散,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如国家(政府)应该怎样做、企业(单位)应该怎样做、个人(公民、消费者)应该怎样做等。

方法2:“三联系”寻答案。

(1)联系教材(课本)寻答案。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便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就是答案;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即答案。

(3)联系时政。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失分警示:“措施”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联系课本的内容学生答得好一些,但要求学生联系材料分析的答案或落实主体分析的答案则会相对答得较差一些。这既有能力方面的原因,更有习惯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要强化自己联系材料和寻找主体的意识与习惯,而不要遇到题目,不假思索,拿来就写,这是非常有害的。

五、图表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

题型特点: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曲线、柱状、饼图)提供相关数据,要求从纵向和横向及其图表之间的联系中分析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揭示规律,从中归纳正确结论的一种题型。此类试题一般由标题、图表和小注三部分内容组成,设问方式一般有表(材料)一、表(材料)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属“是什么”)或要求概括经济发展状况;表(材料)一、表(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属“是什么”);分析表(材料)一、表(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为什么”);如何解决表(材料)一、表(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或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属“怎么做”)。

方法总结: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

1.三读:

(1)读图表。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及小字注等构成。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

(2)读注文。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

(3)读设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时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强制性。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应联想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应联想到党的十九大。)

2.三比:

(1)纵向比较。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

(2)横向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3)综合比较。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经过细心地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的问题,两个表示互补关系。

3.三到:

(1)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

(2)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

篇3: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通常来说, 高考政治主观题由立意、情景、设问组成。其中, 立意是试题的核心, 决定了题目考查的知识要素和答题步骤。情景是试题情景的细化, 表达方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画面等。设问是试题最终的落脚点, 限定了答题的方向、内容、详细度等。考生应做到“紧扣立意、分析情景、精读设问”, 从而正确理解题目, 全面调动知识, 深入思考回答, 快速、正确、有效地完成解题。只有全面把握了试题中这三个要素,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知识与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

1. 审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 审读材料。一些考生习惯不看问题直接读材料,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看材料时缺乏对问题的针对性, 使得看完问题后还要再回头重新阅读材料,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还容易使考生出现紧张情绪。为了提高答题效率, 正确的方式是“先看设问、再审材料”, 将题目的问题代入到读题环节。其次, 理清思路。仔细、完整地阅读了题干和题目后, 学生应基于答题的逻辑顺序选取相关知识点, 并注重答题语言的组织。在审题过程中, 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 看出设问的知识范围、角度、指向、主体及其他问题;第二, 抓住关键词, 明确题目阐述的主要意图;带着问题分析材料。第三, 将设问和知识点精准关联, 判断考查的原理和知识点。第四, 按提纲方式, 逐一列出答案要点识, 并不断补充答案, 注重看题分值作答。

2. 答题方法与技巧

审题之后应进行答题,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文字的表述要用专业术语, 注重语言的简洁、准确、规范, 避免重复与拖沓, 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其次, 逻辑分析要体现层次性, 遵循一定的递进、主次、因果关系与顺序, 注重思维的严密性。第三, 答案书写要点化、段落化, 审读起来一目了然, 避免杂乱无章、层次不清。第四, 注重书写工整和卷面整洁, 避免字迹潦草反复修改, 更不能在试卷上大面积涂抹, 以免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情绪。

三、高考政治主观题解答范例

下面以2012年高考广东卷为例, 谈谈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9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 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 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 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 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 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 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 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30余年”、“西方200多年”, 以及“西方经济学界难以解释”等内容, 可知设问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参考试题所设分值, 可知答案应分两点进行阐述。

【答案范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 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势。 (1与2各占3分)

(2)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0分)

【试题分析】分析可知, 该题目考查的是中国经济现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该题目应联系经济生活中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社会公平等回答。

【答案范例】1增强发展协调性,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3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合理控制收入差距。4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占1分, 2至4各占3分)

(3) 结合材料三,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 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13分)

【试题分析】该问题明确设定了分析情境和相关分析原理,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范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了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效检验了这一认识。 (上述各点均占3分, 共9分)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分)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分) 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 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开放水平,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3分)

材料一: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 财政部表示, 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 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当前,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 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 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 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

(1)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 分析材料一。 (12分)

【试题分析】本题设定了知识范畴, 回答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 结合政府责任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分析其体现的政府职能。

【答案范例】1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 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3财政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以上每点各占3分)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11分)

【试题分析】本题的回答可运用“为什么、怎么样”模式, 联系文化交流分析“为什么”, 联系文化创新分析“怎么样”。

【答案范例】1“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升综合国力。 (3分) 2“走进去”是“走出去”的提升, 标志着被其他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2分) 3要推动创新人才建设, 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将时代精神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3分) 4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创造出具有独特时代特性与民族魅力, 并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3分)

结束语

近年来, 关于高考政治题解题技巧的研究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伴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 高考政治主观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主观题的解答也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次研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总结了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审题方法与解答技巧, 并结合2012年高考广东卷政治主观题范例阐述了解答的思路和步骤。研究认为: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积累, 形成自身完善的政治知识与逻辑分析体系, 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良好地把握材料主旨, 构建题目设问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并注重语言组织的能力和规范书写的能力, 真正做到“明确立意、读懂情景、体会设问、有序作答”。通过本次研究, 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提炼题目信息、理清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注重答题细节, 从而在高考政治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亚娣.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解读[J].湖北招生考试, 2013 (04) :54-57.

[2]张勇.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J].内蒙古教育, 2014 (02) :62-63.

篇4:轻松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

一、分析设问

我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不要先急着看材料,要先对设问进行深刻的剖析。哲学上有句俗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告诉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分析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也不例外。在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中体现了问题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在分析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找到设问的主体是什么。(2)找到设问的主体怎么样。(3)找到设问的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前两步是设问的关键。

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8.(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1.设问的主体:(1)全国人大代表。(2)全国人大。

2.设问的主体怎么样:(1)全国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及作用。(2)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及作用。

3.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材料一;在推动科技进步中。

38.(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设问的主体:(1)自主创新。(2)经营者。

2.设问的主体怎么样:(1)自主创新的作用。(2)经营者的措施。

3.主体涉及的范围和方向:(1)材料二、经济常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2)材料二、经济常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有些时候,我们通过分析设问就能确定设问的答案,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结合材料才能使答案更加完整。

二、分析材料

从宏观上看,分析材料有两种类型。一是设问所涉及的主体的知识点的范围包含了材料所涉及的知识点,这种类型只要仔细分析材料,归纳出材料中所反映的涉及主体的知识点的内容即可。

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8: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这一设问的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为:审议

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而材料中所涉及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只有一个,那就是2003年,2006年的两次全国人大会议上都收到了议案,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而材料中所涉及的全国人大常委行使的职权是立法权和监督权。二是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直接通过材料来归纳总结,并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思维,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这种类型的设问开放性较强,所以,我们在解答这种类型的设问时,不能局限于所学的知识点,要敢于创新。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8题第二问: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①自主创新;②经营者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措施,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解答这两个问题并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精准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具体分析材料,通过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来归纳总结答案,因此,我们要从微观上分析材料。

从微观上看,分析材料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层法。在政治材料中,基本上是一句话为一层。每一层概括一个内容,基本上每一层都与设问的答案有直接关系,这也为我们组织答案提供了依据,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1卷的38题的材料二(材料略)。

这则材料包括五句话,第一句话说的是技术和品牌,第二句话说的是产品的竞争力,第三句话说的是产品的质量,第四句话说的是产品的销售量,第五句话说的是10年来企业的成果。

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答案和关键词:科技、品牌、竞争力、质量、销售量,围绕这些关键词我们自己组织答案即可。这还不够,答的时候要有引申,科技的直接成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这样答案就更加完整了。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不能只看材料内容,还要对材料内容作出引申。

2.主体对应法。结合设问的主体找到材料的主体,然后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答案。例如,2011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卷38题的材料一:

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主体为人大代表的只有2003年的,其余材料的主体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后发现,1993年和2007年都是通过法律,1997年和2010年都是在进行执法检查,2004年和2006年的主体虽然为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但是侧重于强调议案的内容或意见,所以,应列入人大代表的职权。分类后,我们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以上方法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

3.标点符号法。当材料中涉及一些特殊标点符号时,也会给我们予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冒号、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一般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因此,我们分析时应把握住它们前面的内容;分号表示并列,设问中涉及措施或原因类型的题目时,这种符号会给我们提示。

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的材料三和第39题的材料五都包含了分号,这样的材料会对我们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暗示。

4.关联词语。在政治主观题的材料中同样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关联词。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表示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也……也……”“一方面……一方面……”,这种关系提示我们分析材料组织答案时,不能片面性。(2)表示递进关系:“不但(不光,不只,不仅)……而且(还,又)……”“……而且……”“……并且……”这种关系既肯定前面又肯定后面,但是更加肯定后面,它提示我们要有所侧重。(3)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都……”在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材料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也屡见不鲜,这种关联词强调的也是后半部分,因此,我们在分析材料时要更加侧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

5.分析分值。看分值来确定答案的数量,以免浪费时间。

做好这些分析,我们会轻松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

篇5: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篇6: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主观题

⑴看清试题要求:①一看范围要求。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或哲学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②二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较高,则答案要点可能较多,若分值较低,则答案要点较少。

⑵读设问抓关键:这是个关键性步骤。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①一定抓住关键词语,辨明命题意向。(主体、范围性语句)②是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设问词、问题短语)

2、然后,读材料全文:

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⑶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3、、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 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篇7: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两审一结合”:即先审设问,再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审设问:“五审”即审题型、审主体、审客体(对象)、审知识范围、审分值。

(2)审材料:逐字逐句审读材料全文,包括容易忽视标题、标点符号、注释等。

①归纳中心思想:发现和捕捉、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勾画圈点;排除干扰信息,抓住关键字、词、句,寻找“题眼”、“切入点”、“突破口”,提炼、归纳、概括中心思想。

②划分段落层次,提炼、归纳、概括段落大意。

③寻找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材料。

(3)知识与材料相结合:“四扣”即扣设问、扣材料、扣知识、扣时政热点。

①根据设问的规定性和有效材料信息,运用发散思维,联系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

多角度思考,揣摩、推敲、领悟命题意图(即考什么),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即答案就在材料中。

②进一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筛选、调用和迁移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言之有物);整合、理清答题思路,列出答案要点,包括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言之有序)。

2、组织答案

(1)一般模式:理论知识(观点、原理)+材料分析

(2)方法选择:限定性设问(知识范围具体、明确),即封闭型主观题,主要采用“演绎法”(一般到特殊);开放性设问(知识范围宽泛、笼统),即开放型主观题,主要采用“归纳法”(特殊到一般)。

(3)注意“八化”,追求“二美”。

“八化”:①答案要点化②要点段落化③段落序号化④术语专业化(教材术语、时政术语)⑤知识精准化⑥叙述逻辑化⑦内容完整化⑧书写规范化

“二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篇8: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变式解析

一、设问中的主体变式

主体是设问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同样的材料, 同样的设问, 主体不同, 答题角度就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主体的设问变式。例如:“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如果这一设问的主体 (政府) 更换为企业、公民等, 答题的角度和内容就要相应变化。

(1) 明确设问主体, 整合相关主体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关注设问中的主体变式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明晰每个模块的相关主体, 以主体为单位去整合相关的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主要有政府 (国家) 、企业、劳动者等, 《政治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主要有国家、公民、党、政府、人大、政协等;《文化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则主要是包括各类性质和类型的文化。以主体为单位来整合知识体系, 能培养学生迅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解题效率。

(2) 关注非重点主体对热点问题的变式设问。《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企业、劳动者和《政治生活》中的党、政府、公民等都是重点主体, 除此之外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少数主体就是非重点主体。如《文化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等。“就业问题”在政治模块中, 更多关注的是党、政府、公民等重点主体, 而非重点主体则易被忽略。例如这样的题目: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协和人大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政协和人大在就业热点上是非重点主体, 这样的设问让学生措手不及而导致答题失误。因此, 在考试复习中要关注非重点主体对热点问题的变式设问。

(3) 根据材料和设问内容本身判断非显性主体。非显性主体包括隐含主体和隐形主体。有些设问主体不是教材中出现的明确主体, 被称为隐含主体。例如,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浙江省委为什么要重视解决就业问题?”这里的省委就是隐含主体。这一设问的解答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判断, 寻找隐含主体所指向的教材知识中的真正主体。在一个设问中没有出现主体要素结构的情况称为隐形主体。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 说明‘就业问题不但关乎生计, 更关乎尊严’的道理”。这个设问本身没有主体, 但是根据内容可以判断出隐形的主体是劳动者。找准这一主体是解答这一设问的关键, 否则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二、设问中的指向变式

设问指向一般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是什么”主要是对主体进行事实分析, 通过对主体存在的事实现象的分析来揭示内在的本质属性。这类设问一般以图表、漫画等形式出现, 解答时要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原则。“为什么”主要是对主体进行价值 (意义、影响、作用等) 分析, 如上述例子中分析的关于就业的社会意义, 对劳动者的意义等。在这类设问中关键要区分不同性质的价值分析:作为价值分析的“影响”应该包含对不同性质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而意义分析指向的是积极、健康、向上性质的价值分析。如果不能明晰这一价值取向的差异, 就会出现答题的失误。“怎么样”主要是对主体进行行为分析, 通常以“措施、方法、建议、要求”等词汇出现。例如, “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 分析说明党和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当然, 这个设问的解答应该建立在以主体为单位的相关基础知识之上。解题实践中常出现综合性指向的设问, 这类设问常以“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如何看待”等词汇呈现。例如,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综合性指向的设问包含了事实分析、价值分析或者行为分析等多个指向, 解答时要根据材料或者设问主体的具体情况, 先进行指向判断, 然后进行解答, 避免答题要点指向的偏失。

三、设问中的知识范围变式

知识范围限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模块范围限制、知识块范围限制和隐性知识限制。模块范围的限制是最常见的, 解答时要关注明确的模块知识范围要求。知识块范围限制是指设问中明确限制运用某个模块范围中的某个知识块来解答。例如,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理由”。知识块范围限制的设问的解答首先要判断模块范围, 关键是对这一知识块主体知识的掌握。隐性知识限制是一种新形式。隐性知识限制的设问中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模块知识的范围限制, 也不能从知识块角度去判断模块范围, 只能从设问的主体本身角度去解答。例如, “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党和政府重视就业问题’的理由”。对这一设问的解答, 就要分别从实践层面 (主要是对材料呈现的事实信息的概括) 和理论层面去分析。

上一篇: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读《讲真话人生箴言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