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结

2024-05-12

传播学总结(共6篇)

篇1:传播学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

一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含义:教学系统设计又称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委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

发展历程:萌芽(杜威和桑代克“桥梁学科”的构想),行为主义(斯金纳),认知主义。特点: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

意义: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存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源于军队和工艺培训领域,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国外)加涅“九五矩阵理论”,为学习设计教学;瑞格卢斯细化理论(ET:宏策略);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CDT:微策略)

过程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和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模式)

肯普模式是ID1的代表:它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ID2的代表。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 学习环境设计

六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篇2:传播学总结

名解:

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现场理论 论述:

什么是大众传播?与一般人际传播相比,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互联网的出现使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了?P13、154

第一章 名解:

传播P3(4次)

大众传播P13 简单题

从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P25.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P12 概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P17(2次)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P3 什么是自我传播?它和人际传播有哪些不同?P9 ..新闻学的研究路线和传播学的研究路线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 名解:

批判学派P33 库尔特·卢因P30(3次)韦尔伯·施拉姆P32(4次)拉扎斯菲尔德P31 大众传播学

简答: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P22(3次)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P31 简介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P33、34 论述: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有哪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23、36

第三章: 名解:

反馈P47(2次)5W模式P43(2次)“传播单位”P49(2次)

传播模式P41 简答:

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P47 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P43 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P40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中包含了哪些要素?该模式中左右两个大圆叫什么?P49 论述:

试述拉斯韦尔模式的内容、意义和不足。P43-44 ..试论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列出迄今为止有关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模式),择要予以点评。(第三章)

第四章: 名解

简单随机抽样P69(2次)内容分析法P83 “实验组”p91(2次)抽样调查法P66(2次)语义分析P86 样本P66 控制实验法P91 简答:

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P61 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92 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8 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有哪些长处和局限?P90 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P92 简述抽样调查法的主要形式。P68

第五章:

名解:

传播的工具性功能P100 “授予地位”P111 环境监测功能P102 “游戏说”P100 文化传递功能P104 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P112 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P113(2次)简答:

什么是环境监测功能?P102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功能是什么?P102 传播学者麦奎尔是怎样表述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的?P100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P109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哪些见解?P111 麦奎尔认为传播功能包括哪些方面?P100 论述:

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P113 试述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障碍)原因及其主要表现。P109 大众传播有哪些社会功能?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2-105

第六章:

名解:

《权力的媒介》P138(3次)布里德“潜网”P129 “双重行动模式”P127 简答

什么是阿特休尔有关控制研究的基本观点?P138 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P117 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P127 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P133(3次)报刊集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131 简述社会责任论的长处与不足。P136 论述

从施控与受控的传播理论角度,说明我国报业集团建立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试述政府是如何控制大众传播的。P140-142 为什么说怀特、麦克内利和巴斯对把关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P127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为什么该理论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P135

第七章: 名解

信息P152 说服性信息P161 可读性P174 体语P171 冗余信息:重复的、缺乏意义的信息,传播中冗余信息越多,传播的信息量越少P163 编码P172 简答:

新闻与非新闻信息相比有哪些特殊性?P162 新闻这种信息有哪些特点?P162 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可读性”的研究结论,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P174(2次)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P149 就社会而言,为了避免信息匮缺或信息超量,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与措施?P164-166 简述信息科学对传播的影响。P150 简述信息匮乏的后果。P165 新闻与信息是什么关系?

教材对大众传播的内容作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P149 为了提高新闻的易读性,遣词造句应该注意哪些要求?P174 论述:

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P164-166 为什么说新闻的数量和新闻的信息量并不都是成正比例的?P163 论述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P162 ..

第八章: 名解:

《媒介即讯息》P190 “热媒介”P194 地球村P193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P193 英尼斯P190 简答:

什么叫“冷媒介”?P194 关于传播媒介的演变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英尼斯提出了哪些观点?P190 什么叫“热媒介”?P194 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在当前的媒介竞争中,报纸应采取哪些对策?P184、188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哪几个主要论点?P198

论述:

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P190-196(2次)为什么说英尼斯对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P190 分析我国各类大众传媒应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对策和现状。P187、188 为什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P195

第九章: 名解:

选择性因素P211 社会分类论P209 个人差异论P208 受众P203

简答:

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04(2次)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P217 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基本动机?P205(3次)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哪些特征?P217(3次)

简述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组成。P211 论述:

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P212

第十章: 名解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外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P262(3次)“魔弹论”P240(2次)“免疫效果”P258 “使用与满足”研究P246 “一面提示”P255 简答:

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P241(2次)

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P245 简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P262

论述:

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P255-261 什么是“伊里调查”和《人民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的基本结论是什么?对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哪些理论假说?P242

第十一章: 名解:

议程设置功能P270 “上限效果”假说P291 简答:

为什么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将舆论比喻为“我们社会的皮肤”?P280 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P283 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P29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P280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P271 论述:

在关于媒介普及与社会文化水平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试述“知识沟”理论与一般观念的不同之处。P289 为什么蒂奇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P290 “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P286 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P275 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PP269-275 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P280 为什么“培养”理论特别强调电视在人们形成“共识”中的作用?请举例论述。P286

第十二章: 名解:

“文化工业”P324 简答:

概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P332 批判学派为什么要舍弃“大众文化”的提法,而代之以“文化工业”这个术语?P324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其研究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方向?P315 论述: 批判学派是怎样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请概述其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批判的看法。P321(2次)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批判学派持有什么观点?对于批判学派这样的“批判”,你认为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P321

第十三章: 名解:

“比特”P340 数字化技术P339 简答:

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P354 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全新的问题和挑战?P347 简述互联网传播的主要特征。P345 论述:

篇3:传播学总结

美国作为实用主义的故乡, 其传播学研究也沿用了实用主义的治学传统。芝加哥学派兴起于美国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这一学派将媒介视为整合社会秩序的中介, 重视传播在塑造个人和维持社会方面的作用, 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改良气质;哥伦比亚学派滥觞于美国社会结构从地方化到全国化的转变。经济危机引发的大萧条, 二战政府宣传的需要, 美国民主的危机, 使得这一学派的研究目光投向受众分析和效果研究。但是, 无论是芝加哥学派的社会批评意识还是哥伦比亚学派的行政研究, 都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范式内, 以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和改革。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美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社会科学传统发出挑战, 《传播学期刊》分别以“领域的骚动”和“领域的未来”为主题, 就传播学的哲学基础、研究方法、学术身份等问题组织了两次大论战。1983年的讨论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传播学究竟是独立的学科还是进入其他学科研究的通道?二是有关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经验研究和批判研究有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可能?通过这次讨论, 格伯纳欣喜地看到, 现在传播学者们能以更平衡的观点看待方法论问题, 定性分析做出的区别与判断是定量测量的前提, 二者不可分割。不同层次和目的的研究需要不同的关注点和分析单位。1993年的讨论明显表现出更多的忧心忡忡, 不止一个学者用“不确定”“分裂”“困惑”描述了这十年间传播学的发展与现状:学术身份的归属摇摆不定, 研究范式的斗争依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困扰 (1) 。

传播学引进中国三十年来, 中国学者正在面临西方传播学曾经经历的问题与困境。李金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传播研究的“内卷化”倾向。所谓内卷化“指学者抱住一个小题目, 在技术上愈求精细, 眼光愈向内看, 问题愈分愈细, 仿佛躲进自筑的一道围墙, 得到心理安全, 拒绝与外界来往的压力, 其结果是不但忘记更大的关怀, 更阻碍思想的创新。” (2) 如何超越现有的传播学研究格局?我国学者也作出了见仁见智的回应。胡翼青在《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表示:施拉姆所钦定的四大奠基人导致传播学源头的一元化, 应回归芝加哥学派寻找传播学更丰富多彩的传播思想;孙玮指出回到芝加哥不可能解决传播学此时此刻面临的挑战, 我们需要超越。面对当前的全球化、新技术、城市化浪潮, 要将被芝加哥学派从城市中剥离出来的报纸“再嵌入”到社会生活中。面对社会巨变, 学术界也应该打破陈规, 呈现多元范式并置, 多种学派交锋的开阔气象 (3) ;吴飞认为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一直以美国为师, 存在严重的方向性错误。传播学的任务应该是解释生命世界的合作沟通机制, 回答社会是如何运行的问题 (4) ;黄旦则指出传播学研究不是要回归某一个唯一和本质的“家园”, 而应该建构一个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平台, 应该整合已有的不同思想资源, 重新理解传播, 以适应新传播的变革 (5) 。以上种种学术争鸣都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笔者以为, 要摆脱当下学术困境, 首要任务是厘清“传播”的概念, 如此才能避免传播学研究的“内卷化”倾向, 使其成为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

二、何为传播?

杜威曾说“在所有的事物中, 传播是最为奇妙的” (6) , 然而我们欲体会传播之奇妙, 首先得了解传播是什么。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杜威更好地表达了对“传播”这一概念的理解:“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 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 在沟通中生存” (7) , 可见杜威是对“传播”持双重态度的, 传播不仅仅是传递, 还有交流和形成共识的含义。

凯瑞曾将描述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如果将传播理解定位于“传递”这一概念, 那么“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 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 (8) ;传播的仪式观是一个更古老的观点, “反映了‘共性’‘共有’‘共享’与‘沟通’”, 这一定义侧重于参与者共享信仰, 从而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受杜威的启发, 凯瑞提出了一个简洁明了又富有洞见的定义:“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 (9)

李金铨借用了字源的解说, 认为communication包含三种意思:沟通、交通与传播。“沟通”是要建立“‘共同性’——也就是通过社区内人们面对面的沟通, 彼此分享信息和情感, 以建立深刻的了解”, “交通”之意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 “工业社会制造就业机会, 大量农民迁徙到城市, 拜赐于舟、车、飞机、电话、电报, 徙置远处仍可维系感情和意义的共同性。”在大众传媒业兴起以后, communication才有了传播的意涵。 (10)

由此可见“communication”一词, 更为古老久远的意义应是指彼此情感的沟通和意义的共享, 而今使用的“传播”多是在传输或者信息的单向传递的层面, 或多或少遮蔽了“communication”原有的丰富意涵。“‘communication’一词, 无论其含义是什么, 绝对不是改进一条路线或更加袒露心扉, 而是涉及到人生存状况的扭结, 剪不断, 理还乱” (11) , 我们如何传播, 皆涉及到人的生存及其方式, 然而上述种种关于传播的定义, 都不是理想的交流方式。无论是讯息的传输, 还是沟通共享以达成共识或者社会的维系, 对于“communication”的理解, 终究没有挣脱工具理性的束缚, 在此当中, 他人被遮蔽, 人之存在, 成为被经验, 被利用的客体, 成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正如詹姆斯所言, 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宇宙分为两半……我们大家给这两半的命名却是一样的, 而且这两个名字都叫“我”和“非我”。究其本质, 对于传播的认识, 仍然局限于笛卡尔以降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范畴。

三、语言学的转向:相遇中的“传播”

20世纪西方哲学经历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语言学转向, 即从笼罩于客体之上的主体, 转向主客体的中间环节——语言。“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哲学研究从知识的客体转向作为知识的前提条件的主体, 进而转向有可能衔接其哲学方程式主客体两端的形式载体的过程。从另一种意义来说, 哲学逐步意识到了语言与其他交流的方式不仅是接触世界的具体切入点和观点的载体, 也是主体间性的必要条件。” (12) 许多不同传统的哲学家都阐发了语言、交流与人之存在问题的重要性。“探讨语言意味着:恰恰不是把语言, 而是我们, 带到语言之本质的位置那里, 也即:聚集入大道之中” (13) , “并非语言寓于人, 而是人栖居于语言, 人站在语言当中向外言说” (14) , “语言并非只是一种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所适于使用的装备, 相反, 以语言为基础, 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是, 人拥有世界” (15) 。哲学的动人之处, 不仅在指陈问题发生的原因, 更在思考与实践中所激荡出的广阔空间。倘若用语言论来关照传播, 传播即双方互为主体的言说和交流, 人之存在于其中呈现。

早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 米德将人格的形成已经从传统的主客体模式中解脱出来。“自我”是交往的产物, 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过程, “与其说自我是一种实体, 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姿态对话在一个有机体内部得到了内化。” (16) 人的姿态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姿态, 在于它的参与性和可交流性, 随着交流的发展, 姿态对话演化成为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只不过是一种有意味的, 或者有意识的姿态而已。” (17) 客我是个体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 主我则是对客我的反映。米德意识到了语言或者沟通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自我是与他人互动, 与自己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果用马丁·布伯的术语学语言来表达, 那就是没有你绝不会有我, 没有他人则自我是不可想象的。” (18) 当然, 将米德放在此部分讨论实在牵强, 笔者意在指出米德已经铲除了被齐美尓称为“隔列的谬误”的错误观点, 个人不是没有窗口的单子。但是囿于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芝加哥一派的研究仍以社会秩序整合为依归。

现代性的痼疾在于, 主体理性的伸张导致以他人为手段的工具理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面侵蚀。“现代病就病在具有交往结构的生活领域听任具有形式结构的独立的系统的摆布” (19) , 哈贝马斯受语言范式的启发, 从中引出了一种相互认同的主体间性结构。为现代性开出的药方是从“主体——客体”走向交往行为的“主体间性”, “只有交往行为模式把语言看做是一种达成全面沟通的媒介。在沟通过程中, 言语者和听众同时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 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 (20) 自由交往以主体间性为前提, 交往行为作为一种互动, 是主体之间没有强制的交往与对话, 在协商的基础上, 形成共识与合作。“交往行为表现了一种互动, 这种互动可以用言语行为来加以协调。” (21) 哈贝马斯用主体间性取代了意识哲学中的单个的“主体性”, 遗憾的是语言在他那里仍然是一种建构意义, 达成共识的工具, 最终落入“强制”“压迫”之窠臼。难怪波斯特要批评他的“交往行动概念力图维持一种启蒙理想的概念”, 仍然囿于“总体性”, 仅仅是撩起了社会批判理论中压抑行为的面纱, 而无力发展一套基于语言学的信息理论。

在米德那里, 我们看到了自我与他者相互成全的灵光乍现;哈贝马斯努力促成主体间的对等, 却最终使语言沦落为一种透明的工具。

难道我们仅能过着独白的生活去逃脱“他人即地狱”的符咒?若此, 孤独又怎成为哲人和诗人经久不息的话题?倘若我们放弃“传输”甚至“共识”“共享”的执念, “认识他者的特性,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他人” (22) 。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人持双重态度, 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 (23) , 而人之所以有双重态度, 是因为人言说双重原初词“我—你”与“我—它”, 可见人与人的关系, 基于我们言说的方式。人若选择“技术性对话”或者“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来和他人发生关系, 那么最终呈现的是一种“我—它”关系, 即某种声音拥有特权地位而凌驾于其他声音之上, 此时他人不过是自我经验之物, 马丁·布伯认为这种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关系。真正的关系存在于对话当中, 相遇是对话的前提, 需要我们彼此走进, 关照对方, 唯有我们从自身转向他人, 将拥有他性的他人视为自己, 视为人, 从心灵深处给彼此以正面关注时, 才能在相遇中冲破孤独, 才有“我—你”关系。

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如何不垄断谈话的流向又可避免鸡同鸭讲?对话的特性在于保持各自的特点, 又承认他人完整的生命的体验, 这就需要我们“于主观者之彼面, 在客观者之此面, 在狭窄的山脊上, ‘我’与‘你’相遇, 这里就是‘之间’之领域。” (24)

无论是开口言说还是沉默不语, 在对话中即便出现了实质性的差异, 我们也要阐明自己观点的同时, 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人不是看似相似, 却又遥远到无法听见彼此的星星, 亦不是终日忙碌湮没于集体之中的蝼蚁。人存在于“我——你”的对话关系中。“人的对他而言特殊的本质只有在一种活生生的关系中才可直接认识……然‘我’与‘你’只实存于我们的世界, 因为人实存, 而且只有通过与‘你’的关系, ‘我’才实存。” (25) 因你的出现成全我, 因我的出现发现你, 唯有在永恒的相遇中, 才能共在共存。

篇4:传播学的本土化传播学的本土化

几乎与施拉姆的中国之行相呼应,传播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来到中国,既“随遇而安”,主动适应中国文化场的特质与规约,又“攻城略地”,吸纳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人文学科的优势,不断拓展与前行。2002年由田中阳主编的“传播学研究丛书”的“主编导言”,就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决定传播学在中国发展命运的最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本土化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传播学有效地为中国社会服务。”因为“本土现实文化始终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中心或内核,而传统文化则早已渗透到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成为其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接纳外来文化的母体。故异质文化要进入某个民族的文化场,必须接受‘改造’,使之能与这个文化场相融合。这就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但是,中国独有的伦理型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包括传播等各个方面,人际观念的不平等导致传播观念的不平等,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传播关系的不平等;中国的封建积习深重,形成了不利于传播学发展的社会机制,比如对受众地位的忽视导致千报一面、千台一腔,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走到十分荒谬的地步;对信息反馈的极其漠视使社会决策系统经常性地陷于失控的“偏瘫”、“截瘫”或“全瘫”;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权力寻租,包括官媒合一、官媒勾结及官商媒共谋等,都为传播学的植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基于此,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较之西欧与日本,其难度大得多。

从“传播学研究丛书”的“主编导言”确立基本思路与理念开始,田中阳先生就一直执著于构建本土化的中国传播学,到五十万言的《蜕变的尴尬——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演关系的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一书出版,则将思维系于“话语”这一关键词,以二十世纪百年时间为跨度,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与报刊话语互动互应的嬗演关系中,对传播学本土化建设进行了话语创变和理论实验,是本土化传播学的一项突显成果。

读完《蜕变的尴尬》一书,领略中国百年报刊的无限风光,感受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演之互动互应关系,体验中国传播的深沉蕴含,悟思中国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下传播学发展的艰辛,更知该书对中国本土化传播学建设的意义与作者“磨剑”之不易!传播是社会的传导神经和雷达系统,是一种人伦秩序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止是信息的流通,乃是决定一个民族性格和命运的陶炼方式;“对话”的不同方式决定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本质,尘封的报刊文字就是历史舞台上各种“喉舌”的声音的活化石。把准中国百年报刊复杂多样的话语系统及其特质,探寻现代化与之互动嬗演的关系,就必须百年报刊走一遭,同各种人物对话,与不同记者编辑交流,让新闻事件变得鲜活,使历史舞台重新敞亮,聆听其歌哭与呐喊,在百年话语空间与精神表达中过滤、凝练、提升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为此,田中阳先生集几年的报海“瓢饮”之取,连书房也变成了“报池”、“报湖”,比如《申报》,从1895年到1949年终刊,有五十四年;天津《大公报》从1902年创刊翻到1949年也有四十七年;长沙《大公报》从1915年创刊翻到1927年它被查封,有十二年……或数码相机拍,或复印、摘录,其间做了数千张卡片,复印上万张报刊材料,光《新青年》就至少翻阅五遍,做了数百张卡片……因为浩如烟海的报刊话语正蕴含着中国本土化传播学的主体内容。

《蜕变的尴尬》并非单纯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因为紧密联系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背景宏阔、史料杂多、主旨庞大,要以史料为依据来布局问题域,必须有合乎规律的入思方式和逻辑框架,把散于无边的史料之海又具内在联系的报刊话语文本,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范畴化处理,把人物、事件、话语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和作者自身的感受类型化,从中提取“科学”、“民主”、“民族”、“喉舌”、“反馈”、“客里空”等关键范畴,组成体系之网的关节点。

《蜕变的尴尬》从报刊文本和话语传播的特定历史语境出发,挖掘其“元历史”,返回话语现场,采用叙事史忠实于话语文本的方法,从中探寻中国本土化传播的特质与源流。“‘赛先生’功盖百年”,《新青年》作为五四时期赛先生的中心讲坛,不遗余力地宣讲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以其独到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中国文化树立新的参照和“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革新精神,其有形和无形的话语构成了纯粹的经典文本,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参照。与《新青年》相呼应,湖南《大公报》作为地方报刊的代表,以其世界意识、现代品格和对科学民主执着不渝的追求精神,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传播方式。从百年报刊科学话语的演进,可以看到“科学从书生的言说变成富国强民的战略大计,变成亿万中国人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轨迹……但‘疗愚’的这条线却波折起伏,极为坎坷,‘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八九十年代伪科学长达二十年的泛滥,都是愚昧的充分展现,而报刊却成了愚昧话语的积极传播者,这表现了百年报刊科学话语蜕变的尴尬,百年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艰难曲折”。从百年报刊话语中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的交锋,极左思潮的反科学性对当代报刊科学话语的影响等,均能透析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的深层关系,窥视中国传播的内在症候。

篇5:《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

拟态环境、符号、子弹论、信息、热媒介、意见领袖、媒介即讯息、组织传播、信息环境、流言、集合行为、基模、人类传播、人际传播、意义

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符号: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射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超速的反应;他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信息:香农认为,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和争议的一种现象。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

人类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在动物传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动物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

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二、简答题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为已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印象与理解。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和传达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了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3.简述组织传播的功能。

一、内部协调。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职,又在统一的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二、指挥管理。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机制下进行的。

三、决策应变。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判断的基础上的。

四、达成共识。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组织目标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在组织成员中达成普遍的共识。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传播互动过程,必然伴随着围绕特定问题的信息传、说明、解释、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8.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P258 ①政治经济: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文化研究: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

③意识形态和霸权装置。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9.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效果观的变化。P176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给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忧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

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力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的重新评价。

10.简述社会责任理论P142 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是由美国新闻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媒介》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订。

原理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味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目的:

一、为了防止由于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二、是为了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话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12.简述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P206 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用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16.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P141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了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的得到保证。

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20.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2.简述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第二、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的文化支配。

第三,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24.简述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

①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

②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动机。③第三个基本动机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28.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P189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三、单项选择题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B)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D)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B)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D)A.施拉姆 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D)A.谁

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A.反馈

B.信息的发生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A.社会化

B.信息化C.系统化 D.知识化

8.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D)A.记者 B.教师C.编辑

D.A、B、C都是

9.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C)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

A.地球村

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A.受众

B.传播内容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3.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B)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4.“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D)

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15.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C)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16.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B)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17.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A)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

18.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C)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 19.互联网是(B)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 20.传播活动是一种(D)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

21.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C)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

2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D)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内容的说服力

2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B)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 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 2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D)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 2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26.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C)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

27.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D)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 28.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D)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

29.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B)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

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 3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3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C)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 32.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C)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 3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C)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34.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B)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 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 35.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

36.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B)A.规范化

B.合法化

C.合理化

D.标准化

37.“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B)A.传递性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

38.传播学的诞生地是(B)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39.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C)A.讯息

B.信号 C.信道

D.噪音

40.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A)A.控制

B.实验C.变量分析 D.环境模拟

41.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B)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

42.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B)

A.提供信息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 43.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自由主义理论 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4.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 4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D)A.一般性 B.鲜明性C.操作性 D.指说性

46.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D)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47.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C)A.英尼斯 B.戈夫曼C.梅罗维茨

D.麦克卢汉

48.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C)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

49.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B)A.有限的 B.强大的C.无力的 D.微小的 50.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C)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51.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A)A.肯定 B.否定C.中立

D.批判

5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A)。

A民主参与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发展理论;D汪汪理论 53.IPP指数即(B)指数。

A传播指数;B既有政治倾向;C支持率;D受众背景指数 54.信息流是一级的,而(C)流是多级的。A传播; B能量; C影响; D舆论

5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D)过程。A社会;B自我完善;C自我表达;D社会心理

56.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A)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A社会互动; B思想; C给予信息; D交通 57.(C),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A劳动;B人脑的发育;C语言的产生;D直立行走

58.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是拉斯韦尔、卢因、(D)和拉扎斯菲尔德。

A米德;B施拉姆;C克劳斯;D霍夫兰

59.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被视为“(A)的意见”。A公开;B公众;C受众;D群众

6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B)的有机组成部分。

A涵化分析;B“文化指标研究;”C文化研究;D教育分析 61.(D)具有“免疫”效果。

A“一面提示”;B“明示结论”;C内容提示;D“两面提示” 6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服属于(A)的做法。A“诉诸理性;”B“诉诸感性”;C恐惧诉求;D情感诉求

63.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背景,二是(C)意义上的群体背景。A利益关系;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血缘关系

64.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5.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D)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

D.施拉姆 66.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D)

A.控制过程

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

D.反馈过程 67.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C)A.巴斯

B.怀特C.卢因

D.伯洛

68.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社会责任理论

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 C.集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69.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B)

A.财富

B.信息C.时间

D.资源 70.“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C)

A.霍夫曼

B.英尼斯C.麦克卢汉

D.梅罗维茨

71.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A)

A.选择性记忆 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暴露 72.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D)

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

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 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

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 7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B)A.麦奎尔

B.诺依曼C.罗杰斯

D.蒂奇诺

74.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A)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 75.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76.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C)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7.“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C)A.拉斯韦尔 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78.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B)A.德福勒模式 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79.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A)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

80.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C)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 8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B)A.“天赋人权” C.“第一自由”

B.“观点的自由市场” D.“真理的自我修正”

8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A)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 8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B)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8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A)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8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B)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

D.俄亥俄调查 8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D)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

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8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B)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 88.“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89.“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A)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 9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91.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是一种(D)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

92.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C)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93.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A.《理解媒介》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 D.《传播与说服》 94.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A.拉斯韦尔B.赖特C.拉扎斯菲尔德D.麦奎尔

95.“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B)A.语言是静态的B.语言是有限的C.语言是抽绎的D语言是灵活的

96.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C)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97.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是(D)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 D.拉扎斯菲尔德

98.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是(B)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四、论述题

3.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概要: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发表的一篇名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

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意义:

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b.议程设置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议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研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c.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意义。

4.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它?P118

一、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器官的扩展或延伸。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地球村。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评价: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此外,他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但他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体现在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他的理论中我们也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5.什么行为是集合行为,举例分析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传播机制和信息流。

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产生条件:①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和焦虑和就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②触发性事件:一般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近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帖信息所引发的。③正常的社会信息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信息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传播机制: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大赛中的球迷暴动事件。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如在电影院失火的场合,一个人向出口跑去,全体观众跟着蜂拥而上造成出口堵塞。信息流:①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②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③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8.举例论述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87岁的上海人李某是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并因此死亡。此后有报道称H7N9病毒变异速度惊人,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案例中通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营造了H7N9禽流感是一个随时会致人死亡的信息环境并且传播给广大受众。受众们通过接收这些信息相信了媒体的报道,并且口口相传,导致民众生活在恐慌的环境中,时刻关注着媒体有没有新的关于H7N9致人死亡的报道。更甚者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但这是没有经过实际检测确认的准确数据,媒体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了民众这样一个信息环境,民众此时除了相信、恐慌之外变得别无选择。李普曼认为: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它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环境又发生了实际的作用。而且,随着大众传播的发达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就越具有演化为显示环境的趋势,这就是所谓“信息环境的拟态环境化”,或者说信息环境的实现化。

这一现象揭示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作用机制,即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1、信息环境能够多角度广范围地囊括或反映庞杂的现实环境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2、由于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行动,人们将信息环境很多时候当成现实环境本身来看待,使得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

3、由于人们是根据信息环境来认识环境和采取适应环境的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即现实环境的信息化趋向。五.调查问卷设计

请以“小学生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

请以“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六.填空题

1.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___群体_________传播。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_______”的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3.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这种非随机抽样形式叫___分层抽样_________。4.赖特在《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一文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功能,即___娱乐功能_________。

5.张先生把自己掌握的某信息告诉了李先生,但张先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该信息,这表明信息具有__共享性__________。

6.大众传媒在一个时期或一段时间内突出谈论和强调某些问题或事件,往往会构成公众关心的中心议题,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这就是大众传播的__议程设置______功能。

7.大众传播要受到四种控制,它们是政治控制、经济控制、__社会控制______和自我控制。

8.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而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__单一______型”为主。9.“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上限效果______假说。

10.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_______社会遗产传承____________。

11.巴斯认为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

12.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___子弹论________________。”

13.“知识沟”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有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的趋势。

14.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经验学派__________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5.拉斯韦尔认为,______大众传播__________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6.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__新闻加工______________。

17.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____少数或劣势____ _________”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18.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通过什么渠道_______。

1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_社会规范强制功能_______。

20.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_控制研究_______。

2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借用了他的老师__英尼斯_______的观点。22.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___行为______层面。

23.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反馈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篇6:北外国际新闻传播学总结

考研的复试结束了,又在北外混迹了两天,和上一次去的感觉大不一样,有种生怕会失去要到手的珍宝的感觉。逸夫楼外还是排着整齐的长队,大家都是满脸幸福的样子,似乎都格外珍惜这短暂的快乐。路过东院正门的时候看见了开得正盛的花,各种颜色。

其实选择北外的人大多都会有“北外情结”,任凭别的地方多么的好,也敌不过学外语心中的北外情。自然,那些志存高远的奔着高翻去了,年复一年地战斗着,总没有厌倦的疲惫感。学英语的大概都会羡慕那些学小语种的,左右不过那么几十个人,比起来英语的成千上万大军真的是九牛一毛。当然,无论是什么语种,考北外总是艰难的。

北外像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小姑娘,虽然高兴的时候偏多,也让大家欣赏着那幅敞亮劲儿,但一旦怒起来,就没有边际,似乎真的要撕破脸皮,让大家都好不失望。选择北外是有风险的,知道的消息少之又少,总是在最后会告诉你“我们要这样”,然后大家只能随机应变。也许这样做也有道理,至少最后剩下的人随机应变能力都不错,抗压能力也不是一般的强。

好,言归正传,写一下自己备考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的历程。如上所说,之所以选择北外就是一种“北外情结”作祟,似乎学了外语,没去北外就少了点什么。自然对于我这样一个本科就读于一般院校的同学来说,就更为渴望北外。之前也想过考高翻,毕竟“同声传译”噱头十足,是无数外语人的最终梦想。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难,是首要原因;其次,学英语久了,真的很不想一直单纯地走语言这条路,也想尝试着和别的专业结合一下。大二的暑假在一个旅行社实习,那时才猛然发觉自己原来除了英语一无所知,也就更加坚定了要选择一个别的专业。“北外情结”+“换专业”,也就有了报考国新的打算。

当然,做选择没有这么容易,但最主要的原因差不多就这么两个。大三的时候开始了解国新的信息,也开始准备参考书,这些东西在星光论坛上差不多都有前辈分享,所以就按着其中的一个经验贴在图书馆借了书。不过直到大三下学期为止,这些书是一眼也没看,说来也确实惭愧!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因为考研迫在眉睫,所以不得不在自习室占了座位,开始学习。但是因为课业压力,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断断续续的。新闻史的两章内容用了三个月才看完,而且也没什么印象。传播学也只了解了一点,更是一头雾水,觉得前景很不乐观。六月期末考试结束,才真的安心下来在自习室学习,一个暑假没有回家,忍受着北京的酷暑认真学习。

关于2012的国新考试,我觉得这一届的战友们真的很不容易,正好赶上了国新改革之年,前人经验的参考性就弱了许多。外加各种传言的证实比较困难,直到九月份才确定了最后的考试科目。最开始国新是要考二外的,于是三月份开始自己学法语,一个月学了课上一学期的内容。然后知道有可能不考二外,就再也没什么动力学法语,虽然真的是很喜欢二外。至于专业课怎么考,估计所有的研友们都是在拿到了试卷之后才明白。总之,这一路上了解信息很重要,千万不要“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新闻传播的要学会收集信息。至于一些无谓的信息,个人觉得不了解也罢,知道的多了反而容易影响自己,更加乱了阵脚。所以,备考期间,我很少上星光论坛,除非去了解必要的信息,更没有加什么QQ群,因为当你看到那么多人在和你一同竞争,而且你可能会放大别人的实力时,自己往往容易泄气。所以,希望准备2013国新考试的同学,能够脚踏实地地学习,只去了解必要的信息。

关于国新的理解,我想这个专业真的很特别,论新闻传播学的实力,可能在国内都排不上名次,但是因为和英语结合,所以在就业方面真的还是蛮不错。记得当时看过一些帖子,关于国内十大烂专业,新闻学榜上有名,但是特别标注了北外的国际新闻不在此列,因为英语好,所以很抢手。报考北外国新的同学要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一句“这是北外”就胜过一切。

国际新闻在2012年分为两个方向,国际新闻和国际传播,都是招生10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我选择了报考国际传播学。事实上这两个专业没什么多大的差别,对于英语专业同学来说,报考国际新闻可能更为省事儿,因为国新专业二考英语写作,而国传考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不过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最后报考国新与报考国传的人数差别太大了(大家可以自己查,具体人数不透露,以免影响大家的判断)。不过,做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还是自己的兴趣,如果对一个学无兴趣,即便是考上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幸福感,所以大家还是结合自己的兴趣,量力而行。选择考新闻传播的同学,我觉得:

1.要英语好,这也是北外专业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大家竞争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属于考研的热项,如果不是英语一道门槛卡着,恐怕北外的新闻传播学也会更难考。

2.要够“八卦”,这个八卦的意思不是要对各种明星的绯闻有十足的了解,而是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善于掌握信息。北外国新从去年的复试起就出现了一道很新的题,就是考人名儿和他/她的职业。今年也毫不例外,初试和复试都考了15个英文人名,然后让大家说出他们的国籍和职业。这些人名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专业课内的,比如哈贝马斯、古登堡;大部分都是各个领域的名人,以及时事新闻中的人,例如卡扎菲、乔布斯;当然也有够雷人,出乎意料的,比如哆啦a梦,李连杰。所以必须平时多看,才能够对这些人名以及他们的事迹有了解。而且这些人名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现,所以大家一般要多读外刊。3.得沉得住气!当别的学校都出了各种消息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静静地等着北外的消息。选择北外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可能导致最后都无法调剂,但是为了北外,这也许是值得的。我想,如果真的不是一心想上北外的同学,是很难有这种坚持的!如果大家选择了北外,无论什么专业,都坚持下来吧!

关于学习方法以及参考书的问题,我想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毕竟这是最直接的需求。学习传播学,就应该多看,自己应该对人文科学有很深的喜爱,这样才能有兴趣学得下去,也容易收获更多。北外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推荐的参考书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各种相关的书籍。在这里,我说一下我在准备考试中看的书和具体说明,(排名按照重要性和可读性分先后)。

传播学:

1.《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传播学入门教程,一定要好好看,只有入了门才能对这个学科框架有一个认识,这本书很经典,也很容易读,但不简单!)

2.《大众传播通论》 展江主编

(想必大家都知道展老师,传播学的执牛耳者,这本书通俗易读,实例较多,给人的思考也很多,而不像传统的国内教材只重理论。)3.《大众传播理论:基础、延展与未来 》[美]Stanley J.Baran,[美]Dennis K.Davis 这本书基本上是我入门传播学的教材,近年来清华出版社引进来的一套传播学著作,一定要看英文原版的,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好处!

4.《传播学》鲁曙明,洪俊浩主编

之前北外国新指定的传播学参考书,结构较松散,但是深度较高,都是一些传播学教授的报告整理,因而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看都不知所云,但是一旦有了一定的储备再看这本书,会发现很厉害!

5.《新闻传播学综合案例教学》/主编杨汉云, 汤劲

这本书很薄,绿色封皮儿,大家认真看一遍就好,主要是能够给大家直观的印象,明白新闻传播学里的一些原则——比如今年国传专二中的信源平衡原则,在这本书中就有涉及和实例。

6.《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传播学的经典教材,大家选择性的看一下,不看也无妨!

7.《新闻学教程》(美)詹姆斯·格伦·斯托瓦尔(James Glen Stovall)著

也是一本有趣的书,大家要看,并且看英文原本的,北大引进的一套书!里边涉及的内容很杂,但是和其他国外教材一样,没有照本宣科、摆理论,而是在润物细无声。

8.《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

来了,都是理论的那种,不看也罢,看的话也是选读,别太浪费在这本书上。

新闻史:

9.《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

10.《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 11.《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2版》李彬著 12.《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2版》陈昌凤著

这两套书,其实排名不分先后,都很好,只不过侧重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先看人大的那套书,虽然很繁琐,内容很多,但是很有必要打一个好的基础。重点是英美法德,其他的都可以不看,特别是什么苏联、东欧、非洲之类的,亚洲的看看日本就好(貌似也没有考过)。

后两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的,很厉害的两本书。李彬教授的语言真的是很美,全书都在缓缓地灌输概念,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近代化”,什么是新闻的力量,更让我们明白了人文主义的伟大!至于陈昌凤教授的那本书,我觉得是必须要读的,哪怕其他的书都不看,这本书也一定要看,真的是太全面了,完全就是学者的佳作,看了之后思路很宽阔。

13.《中国新闻社会史:插图本.2版》李彬著

很多人都把这本书作为中国新闻史的参考书,个人觉得不太好,这本书看上去很像八卦集,不太学术。不过对于了解史实来说,这本书是本好书,希望大家也看一下,很有趣!14.《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 陈力丹,王辰瑶著

15.差不多是《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的一个概括版,不过也有新的内容,整理一下思路很不错!

另外,新闻史其实是很尴尬的一部分,一方面,这一部分确实很有意思,给学习新闻的人感触最深,最为直观;但是,这一部分考点很少,今年初试只考了一个名词解释!

新闻翻译:

16.《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影印版》(美)卡罗尔·里奇(Carole Rich)著

既然是新闻翻译,大家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新闻,英语的新闻是什么样子的,要对新闻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特别是新闻的构成。所以,大家最开始一定要看一下相关的介绍。这本书是英文原版书,对于大家了解新闻结构很有帮助。比如对于导语、新闻开头、结构等介绍很实用!(今年国新和国传的专一第一题就是问什么是lead, inverted pyramid的作用有哪些,这些东西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常识性回答,所以多看关于新闻写作的英语原文书有好处。)

17.《汉英新闻编译》 刘其中著 18.《英汉新闻翻译》 刘其中著 19.《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 黎信

这三本书都是很好的著作,但是各有优点。之所以推荐刘其中的书,是因为这本书的实用性,能够针对新闻的翻译作出讲解和对比,书中的习题很多,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套书。

黎信的这套书是北外指定的唯一教材,但是我觉得有点太难了,虽然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但是对于备考来说不太实用,读完了之后就能感觉到自己目前达不到这种写新闻的水平,而关于新闻翻译,里边的内容不太多。不过这本书也一定要好好看,今年的专一就有书中的原文,当时就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

20.《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6版》布鲁斯·D.伊图尔(Bruce D.Itule),道格拉斯·A.安德森(Douglas A.Anderson)著

同为英语原版书,推荐大家看一下!

当然,这些推荐的书籍只是我自己选择的一些,大家完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更好更实用的教材!另外,关于新闻翻译的书其实很少,大家必须自己找方法练习。我自己练习的方法就是每天翻译新闻,基本上就是每星期从新华网、中新网找合适翻译的中文新闻报道,然后每天晚上翻译成英文,一直坚持下来,差不多有两个本子的练习。至于英翻中,大家不用特别练习,最后把刘其中的那本书过一遍就好。当然,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译稿做检查和对比,相关事件在Chinadaily一般都有报道,对比一下,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期,我都是直接用Chinadaily的报道翻译成中文,然后过一个星期,再把翻译过来的中文译回英文,再作对比,这种对比会更明显。

在准备国新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外刊,多了解热点话题。外刊推荐《经济学家》,里边的很多词都应该摘抄下来,然后尝试着用在自己的写作和翻译中。新闻报道也要紧盯《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很新颖、独特,除此之外,多看看Chinadaily就好,不用像很多人说的看好几份。反正我手边没有The New York Times,也没有FT!除此之外,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那么多的参考书完全没有必要都买,我除了黎信的那本书是自己买的,其他的都是自己从图书馆借的,更准确的说是从图书馆发现然后才自己读的,读了很多书,觉得不合适的就不读下去,换其他的。只有在这种过程中,才能对这些书有一个了解,也就对学科知识比较清楚。另外就是劝大家要做笔记,一开始就要做,哪怕是一知半解,但一定要详细,在入门之后就能把握重点。笔记对复习很重要,最后两遍几乎是只看笔记,我笔记就有六本之多!

至于政治和英语,大家自己看吧,没什么方法,英语做一遍真题就差不多了,政治就是死记硬背!北外今年不卡总分,只算专业课的成绩,所以政治和外语考得再高也没什么用,过线就行,专业课一定要多下功夫!

最后要提醒大家,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考试,看书的时候功利性不要太重,要以做学问,做研究的角度去认识,这样才能被知识带动,才能真的对知识有所感悟!

上一篇:七年级上学期作文教学计划下一篇:奥巴马在美国一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