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

2024-06-19

教育传播学(精选6篇)

篇1:教育传播学

教学系统设计

一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含义:教学系统设计又称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委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

发展历程:萌芽(杜威和桑代克“桥梁学科”的构想),行为主义(斯金纳),认知主义。特点: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

意义: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存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源于军队和工艺培训领域,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国外)加涅“九五矩阵理论”,为学习设计教学;瑞格卢斯细化理论(ET:宏策略);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CDT:微策略)

过程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和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模式)

肯普模式是ID1的代表:它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ID2的代表。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 学习环境设计

六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篇2:教育传播学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传播学呢?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因为《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流动。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无论是基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都可以在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内找到合理的解释。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总体的目标都在于为教育服务,即为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而服务。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按照具体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结合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它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或选择与使用的学习资源,如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等。教育传播的目的则在于借助于各种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技巧来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吸收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对远程教育学学科理论基础、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展望和远程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有所了解。为将来更快的适应远程教学和开放学习的新的环境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和发展新的学习态度、战略和方法。

《教育传播学》对教学有什么指导作用呢?教育传播学是一门教育学与传播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传播学的理论和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篇3:教育传播学

一、课堂传播媒介分析

麦克卢汉作为传播学泰斗,曾提出媒介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1]首先他认为媒介是人的身体的延伸,强调整合与均衡人的各种感官即嗅、触、听、味、视五种感官,利用此种感知“尺度”思维和行动,直接去感知世界,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者说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产生了新的尺度。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一媒介理论。即媒介形式本身发生了变革,从而导致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行为随之发生的变革,乃至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由于媒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他提出将媒介认为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但麦克卢汉本人并未对进行明确的界定,人们只根据他的叙述进行推测。所谓的“热媒介”传递信息比较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也就是参与度比较低。而冷媒介即则能传达得出新词含量较少并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动员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联想。在信息化教学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信息化也随着科技不断变化进步。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运用、视频音频软件的普及、以及数字杂志等新媒体的诞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也让各种先进的媒介技术陆续介入课堂教学传播,并产生一定的传播效果。课堂传播媒介也从传统的板书、教材、投影走向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二、课堂传播受众分析

在传播学中,受众是信息内容的终端接受者,对信息的解码具有个体的差异性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解码信息,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反馈,所以媒介对不同的刺激效果是不同的。课堂传播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后进行自主探讨和研究,进行教学成果的传递与分享,实现传播者和学生两个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传播过程中,主要受众是学生,由于个体受众存在性别、专业以及区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认知水平和学术素养等方面表现不同,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特点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体,课堂传播手段、渠道即传播媒介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达到不同的传播效果。

三、课堂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是对整个传播过程行为的评价,如在传播环境条件下,能够与用较短的时间传递分享给更多人更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内容,说明传播效果越好。对于职业课堂传播效果而言,其需要学生(受众)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经历和体验信息内容的传播过程,并在只是、能力和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学生学习达标程度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效率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构成一种阶段性效果。然而,在现代职业教育活动中,其不仅体现了课堂传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同时其在近期性评价基础上还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尚不成熟不完善的远期传播效果。这种远期传播效果主要以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具体表现为毕业生的工作性质、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毕业生的工作成果等方面。

四、职业教育的课堂传播研究

职业教育课堂传播需要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和内外环境下,利用教育技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教学与产业的解构、交融与复合的过程,既有别于普通教育课堂传播,又有别于远程教育课堂传播。

从传播过程来看,职业教育的课堂传播过程较为特殊。它同时融合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三种传播属性的传播行为。首先,传播者是承担着教学内容信息的采集和传播。通过音频、图像、视频、课件、板书等手段向各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的传递和表达,受众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编码解码为自己有用的信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一种具备大众传播行为特征的传播活动。第二课堂传播系统由一个个学习小组形成的课堂传播。每一个组织内部会由负责人进行协调,从而进行信息交流、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学习,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传播过程就是一种人际传播过程,而远程教育课堂传播以及普通教育行为的传播过程较为单一,因此职业教育课堂传播过程由多种传播元组织构成、具有多重传播方式的一种极其复杂、特殊的传播过程。

职业教育课堂传播的最终效果就是要实现产教学融合的最大化。[2]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的课堂传播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每一个传播环节有效。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4: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

[关键词]高校 新闻传播学 教育 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5: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异同摘要

关键字: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

一、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1、概念与研究性质不同(1)、教育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传播起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他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是教育传播与技术学科群中一个分支学科,它要遵循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效果的科学。(2)、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

2、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教育传播学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教学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传播本体的研究 ②、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 ③、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 ④、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 ⑤、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 ⑥、教育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研究 ⑦、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 ⑧、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 ⑨、教育传播的研究方法

(2)在教学设计不断向科学化迈进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者关注、探讨的关键问题。由于教学设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的探讨还是一项空白,就是在有限的几本教学设计著作中,也未明确提出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但应当承认,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这方面的研究,如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就这样写道:“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一门新兴的教学科学。”这里提到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笔者理解就是该文章确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信息传播,特别是教育传播的过程。因此,教育传播学的理论自然成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教育传播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过程和信息从学生传播到教师的过程,也即是师生人际交流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利用教育传播学理论来解释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为进行教学设计铺垫基础。教育传播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一大贡献是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图所示),(信息传播模式图)

从信息传播模式可以看出,教学传播过程所设计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互相关系,说明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的教师、学生媒体的设计也构成课教学蛇酒偶成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从下图中的信息传播中,如果教师口齿不清或存在噪音,就会使学生很难准确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果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当或媒体设计不当,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传播不了准确甚至有错误的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与编码过程中。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将很难从语言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译码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教学设计者要遇见可能的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传播过程中的干扰。

参考文献:

篇6:教育传播学

[论文关键词]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 有效传播

[论文摘要]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播过程。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教师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才能使传播取得更好的成效。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由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是传播对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传播学理论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应用传播学理论呢?这首先涉及到一个传播效果问题。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第二,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根据传播学理论,为了求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

一、树立威信,形成“品牌”

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居于最优越的地位,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

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应树立的就是自己的威信。“人无信而不立”,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人品上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树立信誉。“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说的都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树立个人信誉,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这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教师应该诚实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行动果断。另外,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一视同仁,奖惩分明。正确的就表扬,错误的就批评,绝不心存偏袒,在班里树立正风正气。这样,教师的信誉树立了,学生也才会按照教师的各项要求去做。

另外,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在专业上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塑造一个专业权威者的形象。学生只有在知识上信任教师的权威,才能尊重教师,认真学习。而一个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则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有时甚至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教师信任,从而有损教师的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塑造好自己的专业权威者形象。

二、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技巧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因人而异

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

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依传播对象的属性不同而有明显区别,“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者效果较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方法。

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

一方面,“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让对象易于把握传播者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显得过于强硬;另一方面,不示以明确结论,寓结论于判断材料之中的“启发引导”式做法则给人以“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说服者的影响,但容易使主旨变得隐晦,有时不易贯彻传播者的意图。关于是否明确提示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因为在这种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对象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过程中应将“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示结论”,讲清道理,但不是强加,而应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听话机器”了,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大声地“布道”或呵斥,只会招来学生的逆反。教师可以平心静气地先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听听学生的心声,然后用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可提供一篇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

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教育应该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有时用理性去分析、说服,有时则用感情去感染学生。因为,两种方法的.有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靠“诉诸感性”方法更有效,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采用“警钟效果”

“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化地唤起说服对象的注意,促进他们对有关信息的接触;同时,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

教育中可以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比如,教师可以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他们学业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并促使他们迅速采取对应的学习行动。当然,因为“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学生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所以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三、注意学生的个性

作为传播对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或劝说,有的学生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有的学生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学生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学生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另外,与可说服性相关的因素还有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信息行为指的是个人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

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的自信心、求知欲、性格、习惯、家庭等的不同,他们的信息行为也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也对教育的传播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因此,教师就应当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期产生最佳传播效果。

总之,在教育这种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要想更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教育学生,就应该结合教育实际,自觉运用传播学理论,遵循一定的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第1版。

上一篇:我的一场梦境作文下一篇:公司的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