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法治工作总结

2024-06-05

乡镇法治工作总结(共8篇)

篇1:乡镇法治工作总结

乡镇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委、政府及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法治巴彦”创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一是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得到增强。完善和建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协调指导小组,“六五”普法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创建工作组织。党委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组织网络进一步得到健全。建立健全法治网络组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居)和企事业单位,指导负责分工蹲点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绩效考核进一步得到完善。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法治乡镇工作纳入四个文明建设考核内容之一,并做到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并制定了《创建“法治乡镇工作责任分解表》以及《法治乡镇建设工作计划》。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和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依法治镇的进程。

二、加强法制宣传,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为加大对“法治乡镇”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镇营造舆论氛围,多举措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动员部署。年初党委政府专门印发《乡镇法治宣传工作要点》和《普法工作重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不同层面广泛宣传,宣传教育部门拟定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宣传。二是学法守法。党委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法治建设列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心组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每年不少于三次,机关干部组织开展了普法知识测试。近年来,我们还举办了村(居)治保调解主任普法知识培训班,民营企业家普法讲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新劳动合同法》培训班,组织基层妇女主任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形式、多内容、多层面进行培训教育。三是营造氛围。为了使法治乡镇建设深入人心,在主要街道、路口、住宅小区悬挂横幅、定期不定期利用橱窗、专栏、黑板报刊登法治建设内容进行宣传。消费者协会开展“消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工商所进行“商标法”知识问答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三、以创新为抓手,着力打造法治乡镇特色

一是以党代会常任制为载体,建立党代表参政议政新机制。形成了以明确责权为重点,健全完善党代表活动例会制度;以发展为主题,落实党代表调研制度;以促进为目的,贯彻党代表视察制度;以强化考核为目标,全面实施二级评议制度;以上下联动为抓手,坚决执行征求意见和通报情况制度。工作中,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不断规范和正常党代表活动,保证党代表各项活动正常化、连续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党建工作推动了法治工作的进程。

二是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机制。通过惩防体系建设,乡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以深化党务公开为载体,着力打造阳光政府。近年来,不断深化党务、政务公开的内涵,完善镇、村两级公开目录,坚持做到除正常目录公开外,镇村两级重大事项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动态,全过程公开。其他事项可依照群众意愿,实行依法申请公开。对村级财务实行网上公开,群众可在网上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查询。通过这种做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镇党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已经逐步走上了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

四、夯实法治基础,法治乡镇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法治乡镇”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党委印发了《XX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党政领导每开展一次述职述廉报告活动,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定期开展党务、政务、村务、居务、厂务、所务、院务、校务等公开工作。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了党委政府的操作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法治惠民工程不断拓展。法治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积极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认真解决农民在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土地流转签订合同,对失地农民按政策规定及时测算生活补助、按年龄段发放生活补助费。三是依法行政职能不断增强。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司法所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法律援助,建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站,接受服务对象咨询200多人次。开展专项治理,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违障建房清理等,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篇2:乡镇法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法治镇”创建工作在市法治办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法治工作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主旨,紧紧围绕“法治镇”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通过“法治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我镇法治建设工作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一是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得到增强。完善和建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协调指导小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创建工作组织。党委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组织网络进一步得到健全。建立健全法治新桥建设网络组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和企事业单位,指导负责分工蹲点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各村和企事业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绩效考核进一步得到完善。党委政府把创建法治新桥工作纳入四个文明建设考核内容之一,对村和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的考核与四个文明建设同步考核、同步检查。并做到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实行绩效考核。

二、加大宣教力度,学法守法意识不断深入

为加大对“法治镇”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镇营造舆论氛围,党委政府多举措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动员部署。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不同层面广泛宣传,宣传教育部门拟定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宣传。二是学法守法。党委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法治建设列入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心组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每年不少于四次,机关干部组织开展了普法知识测试。近年来,我们还举办了村治保调解主任普法知识培训班,民营企业家普法讲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新劳动合同法》培训班,组织基层妇女主任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形式、多内容、多层面进行培训教育。三是营造氛围。为了使法治新桥建设深入人心,我镇各村在主要街道、路口、住宅小区悬挂横幅、定期不定期利用橱窗、专栏、黑板报刊登法治建设内容进行宣传。

三、以创新为抓手,着力打造法治XX特色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三大载体建设为抓手,“法治镇”创建活动得到深化。

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机制。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证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镇建立了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主要内容:

1、加强宣教力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依纪管党;

3、强化监督,健全监控机制;

4、依法办案,强化惩处和责任追究;

5、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通过惩防体系建设,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深化党务公开为载体,着力打造阳光政府。我镇村级财务实行网上公开,群众可在网上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查询。通过这种做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四、夯实各项措施,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推进法治XX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为富民安民服务。因此,我镇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法治镇”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党政领导每开展一次述职述廉报告活动,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定期开展党务、政务、村务、居务、厂务、所务、院务、校务等公开工作。制定《机关科室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二是法治惠民工程不断拓展。法治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我镇积极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认真解决农民在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土地流转签订合同,对失地农民按政策规定及时测算生活补助、按年龄段发放生活补助费。三是依法行政职能不断增强。近年来,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司法所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镇八个村全部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法律援助,村及相关规模企业建立了法律援助服务站,今年完成法律援助案卷20起。村建部门制订农民建房管理的实施细则,严格查处违障建房。新桥工商分局开展多次专项检查,积极推进诚信新桥建设,使全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整体信用状况良好,市场秩序井然有序,公平开放、诚信规范。国土部门加大对违法占地的清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力地支持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篇3:法治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关键词:法治,高校,学生管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因此, 要实行依法治校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依法治校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运作, 这样才会符合法治的理念。但是, 目前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对高校行使管理权的规定也不够详细, 原则性和指导性多, 具体措施少, 因此高校就有自主权, 可以自行提出符合精神的管理制度, 这样高校成了学生管理的关键环节。所以, 构建高校学生的法治管理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特点

高校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我国的教育法对学生在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规定:“从高校是一种组织系统、学生是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区别来看, 高校与学生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由学校的章程和规则加以规范, 法律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所以,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复杂的法律关系, 既有隶属型法律关系, 又包括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叫纵向法律关系, 可能存在于具有职务关系的上下级之间, 也可能存在于依法享有管理职权的国家机构和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被管理的主体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隶属型法律关系则指的是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平权型法律关系又叫横向法律关系, 当事人各方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平权型法律关系有别于民事关系。学生依然有服从学校管束的义务, 高等学校有权依据规定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权利, 直至学生大学毕业, 双方的教育关系结束。在这种关系中, 高校成为管理学生的特定主体。我国的教育法赋予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 学校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自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 这样既可以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又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管理, 使其能够有人管理, 有章程可遵循, 便于调动高校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的成效性。

二、高校法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依法自主办校”的特权, 各校就可以自主制定各种制度来管理学生。但是, 各个学校限于自身的情况、办学理念的不同, 在各方面就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主要有法制观念淡薄, 法治状态缺失。

(一) 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的缺乏

高校管理工作虽然要贯彻法制观念,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工作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甚少, 法治意识淡薄。受传统高校工作方式的影响, 认为高校工作性质的主流还是行政管理, 于是工作方式就是上行下达。这就导致在日常工作中, 常常会把法律和政策混淆, 也分不清国家和单位自身, 这样的工作是非常不好的。工作者就不知道国家的具体取向, 也不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 所以就会出现唯学校领导马首是瞻, 过分强调行政命令, 这些是不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 也不是一名高效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在工作中由于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淡薄导致主次不分、层次不明, 工作状况一团糟。如果出了问题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四处找问题, 没有什么头绪可言, 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对管理工作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因此对高校工作人员普及法律知识很重要, 强调法制观念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强化了, 才可以帮助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解决各种应急情况。

(二) 法律运行机制和法治状态的缺失

因为法律知识的淡薄和法制观念的缺乏使得大学管理工作中的法律运行机制形同虚设, 也不可能有依法治校的可能性。已经习惯传统工作方式的高校, 虽然享有了教育法规定的“依法自主办校”的特权, 但是并没有与法并进, 也与目前的市场机制对法治的要求相违背, 和国家依法行政的做法相左。因此, 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类似的奇怪状态:日常工作中以行政命令为主, 不可能用到法律和制度, 更不可能说依法治校。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 就不得不求助于法律, 这就显得很有讽刺意味。有人将此当作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增强的一种表现。事实上, 这是违背法治的。日常工作中将法律束之高阁, 更不用谈什么法制观念, 但是问题出现后就借助法律, 美其名曰“依法治校”, 高唱“以法律为依据”, 这是对法律的玷污, 因为法律只是他们工作中的工具, 确切地说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工具, 而不是学校工作的准绳, 是对高校工作的一种不负责任。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高校都存在, 为了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学生管理工作, 更是为了学生负责任, 学校需要从长远利益考虑, 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可以不被社会淘汰。

三、建立高校法治学生管理模式的策略

市场化的不断发展, 法治要求更加严格。各大高校的压力也在加大, 依法治校的步伐加快,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需要。新形势下, 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 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 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观念也与时俱进。因此, 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进程显得非常重要。

(一) 坚持德法并蓄, 宽严并济的高校学生管理原则

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一方面, 坚持法治, 确保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在工作过程中坚持以学校的法律为准绳, 做好各项工作。新生入学之初, 就应该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要遵守纪律, 违反后要受到什么惩罚。这项工作就可以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 对违法同学的处理可以杀一儆百,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减少学生工作的阻力和压力。在贯彻法治的同时, 还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这就需要德治发挥作用, 耐心教育, 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自我改正和发展,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管理工作中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所以,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二) 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的前提则是有可以依据的法律制度, 各大高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完善和充实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法治体系的完善、管理工作的公开与透明, 既可以使学生信服, 又可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目前需要做的工作:第一, 国家教育部门要出台教育立法, 便于指导各大高校立法、学法;第二, 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删繁就简, 与时俱进, 增强法制的时代性, 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第三, 强化学校的立法工作, 学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头戏, 也是最重要的实施者, 因此, 加强高校的立法工作很重要。在立法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统一原则。学校制度的制定要以宪法为准绳, 以法律为依据, 不能相背离;第二, 公平、公正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和维护好学生的正当利益, 贯彻以人为本观念,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小结

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工作者法制化环境的构建也是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校管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 懂法、学法, 才可以合理用法,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事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真正把学校的发展与学校的管理置于法律的牵引下开展, 一方面依法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 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维护好学生的利益, 做到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和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0.

[2]孙建新.大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思考[J].江苏高教, 2006 (03) .

篇4:乡镇法治工作总结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有学者从四个方面来诠释法治思维的特征:第一,法治思维是受规范和程序约束、指引的思维,第二,法治思维在现阶段主要是指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的思维;第三,法治思维在价值追求上是一种趋于实现公平、正义,保护权利、自由的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是讲究逻辑推理、修辞论辩和解释技术的思维方式。而法治方式则是以权利为本位、保护自由、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所建构的行为模式。[1]具体来说,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包含以下内涵:第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要求坚持法律规则至上。法治意味着一种法律的统治,法律有最高的权威,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法律,而不是所谓的人情,关系等潜规则。第二,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要求坚持程序公正优先。一方面,程序可以限制恣意,约束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维持法律的稳定性。第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核心是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极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核心之一,就是通过分权与制衡原则,确立司法的权威性与终局性;核心之二,就是通过公开,将公权力在各领域、各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核心之三,就是将行政权力、侦查权力、决策权力的行使确立科学、民主、透明的程序,确保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非经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受侵害。

二、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开展反贪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贪工作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贪腐行为当然为法治所不容。腐败行为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反贪工作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部分,如何开展反贪工作至关重要。在当前以法治国的大环境中,必须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开展反贪工作。

其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保证和促进反贪工作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的纠问式诉讼模式根深蒂固,影响广泛,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法治观念的执法理念和做法,例如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重实体,轻程序;重配合,轻监督制约等。这些理念与当代法治理念不符,在实践中易引发办案事故和公众的不理解,损害检察公信力。为了保证反贪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抛弃旧观念旧思想旧方式,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

再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保证反贪工作符合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原则的重要要求。腐败问题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是人民关注的焦点。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腐败的痛恨情绪也通过各种渠道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这对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在执法办案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观念,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端正侦查观念,运用法治思维,为民办案,为民服务。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反贪工作的要求

法治中国建设,不仅要求政法工作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正司法,同时要求政法工作者转变观念,遵循法治理念,养成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严格司法。反贪侦查工作作为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同样要做到用法治理念武装头脑,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具体来说,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开展反贪工作要注意一下几点要求:

第一,培养与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思维不是朝夕之间便可养成的,也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简单积累和生搬硬套,而是要将法治精神融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贯通于司法全部过程。要崇尚法律,尊重和信仰法律,才能自觉维系法治思维长效树立。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在办案过程中,特要注重案件的法律效果,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平等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依法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权益。要注重程序正义,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真正把程序公正作为保证办案质量、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法治重视程序正义甚于重视实体正义。[2]

第二,提高文明规范执法能力,加強反贪队伍法治能力建设。司法文明是与司法专横相对立的。法律是最底限的道德,司法文明虽是德治的基本内容,但也是法治思维的应然要求。司法文明要求办案干警在办案中自觉做到行为文明、语言文明、作风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尊重涉案人员的人格和尊严,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司法的人文关怀。提高反贪人员法治能力建设,要加强岗前培训,促进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严肃办案工作纪律,加强管理考核机制,吸收有利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形成的考核要素,引导和促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

第三,加强检察权运行机制建设,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法治精神的内核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针对当前反贪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加强反贪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反贪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独立、规范、公正进行。用制度厘清反贪执法司法权边界,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要对法律授予政法机关的执法司法权进行全面梳理,清晰界定执法司法人员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的界限。执法司法权行使关乎当事人权利,如果缺乏监督,既会影响执法司法公正,也会产生腐败。要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健全单位内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依法制约的制度机制。

第四,加强办理案件的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加强案件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对反贪侦查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可以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要通过积极开展个案查办工作,对案件进行全程动态监控。要加强对线索的受理、立案、初查、逮捕、采取强制措施、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撤案的科学管理,防止权力滥用;加强案件文书的规范管理,使用要求的文本,严格审批,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金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5期.

篇5:乡镇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的法治建设工作在区法制办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法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主旨,通过法治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提升依法执政水平。

我镇法治建设工作以维护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镇党委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法制建设列入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心组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每年不少于2次,组织开展了全镇机关干部学法考试。二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是惩防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建设法治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对镇党委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办公室职责和联系电话、政府工作动态等非涉密内容及时在镇政府网上进行公布,对重大事件做到“墙上(公示栏)、网上、会上”的公开。二是做好民生工作。让民众有广泛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发扬基层民主,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法制建设工作主要在基层,主要在创新。一是广泛开展创建活动。使依法治镇工作进展顺利。二是突出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劳动部门开展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村镇规划部门制订农民建房管理的实施细则,严格查处违障建房。国土部门加大对违法占地的清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力地支持了全镇经济的发展。三是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对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四、加大宣教力度,着力加强学法守法意识。

篇6: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xx镇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镇工作,一以贯之地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基本方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xx镇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依法文明行政、多样普法教育、狠抓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全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有效推进法治城镇建设

紧密围绕“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全年法治宣传计划,做到每月有主题,每月有活动,贯穿全年不间断。扎实做到强基础、创提高、抓落实、出亮点,实实在在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一)全面铺开,扩大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利用各种集会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结合“3.5”学雷峰日、浙江法治宣传月、大型图片宣传展、“6.26”禁毒日等各类活动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制宣传教育,共计发放《“三改一拆”法治宣传手册》、《“五水共治”法治宣传手册》、《新居民法律知识问答》、《农村法律知识问答》、《人民调解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禁毒法》等宣传资料20万余份,宣传人次达10万余人,在白象中学、磐石中学、xx镇第一小学等各中小学校、各社区及金龙电子有限公司、加西亚有限公司多家企业开展专题法制宣传讲座12次,宣传人次5万余人,在全镇掀起了学法用法新高潮。

(二)统筹协调,握紧法治资源优势合力出拳。逐步树立整合法治资源,以发动早、机构全、责任实、培训多为抓点,握紧法治资源优势合力出拳。一是抓宣传发动。召集全镇党员干部参加“六五”普法动员大会,并刊出黑板报,开辟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组织法制电教片展播。二是抓机构健全。建立普法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由分管领导负责日常性工作。三是抓责任落实。制订《xx镇2015年普法宣传计划》,并列入考核,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四是抓普法培训。先后聘请政法部门的同志,为全镇机关干部、村委骨干成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题讲授宪法、《行政处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

(三)形式多样,开拓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内容。一是突出五类教育重点对象。结合镇、村(居)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外来人口等五类对象特色重点加强宣传服务。二是搞好四个结合。集中面授与分散教育相结合;普法与法律知识竞赛相结合;法治与各种社会活动相结合;普法与法治村建设相结合,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同时,努力在全镇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的基础上,创高星级村居,抓住契机,深化创建,认真准备,争取xx镇更多村居创建成星级民主法治村。

二、始终坚持文明执法,树立法治建设长效品牌

伴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我镇坚持从党委会、三套班子会议重大事项决策等入手,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镇党委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制度,切实做到执法有依据,坚决杜绝违法侵权行为。

(一)推行政务公开。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将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通过会议、文件、媒体、公示栏、网络、干部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深化“三公”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三公”网络监管平台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公务用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并接受社会监督,并做好节假日公车使用报备工作;规范公务接待制度,一律在食堂安排工作餐,严格执行工作餐标准,做到先审批、后接待。

(二)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开展整风肃纪专项行动,强化落实镇机关考核工作制度,实行每周考勤通报,通过查签到、查去向、查工作成效,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同时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开通正风肃纪投诉信箱,开展办公电脑全面检查,进一步加大对不良作风和不落实行为的监督和督查力度。

(三)实施“阳光人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坚决杜绝突击提拔干部、拉帮结派、拉票贿选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秉承法治规范管理,夯实巩固民主法治基础

(一)完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村级民主自治制度,支持群众自治组织开展自治活动,规范有序地建立三级民主决策制度、民主议事程序,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二)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以创建“民主法治村”、“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以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重点,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有力抓手,并将该项工作列入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范围,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三)推进和谐村居建设。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开展律师进村居和法律服务进村居活动,努力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最大程度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镇已有113个村居建立法律援助联络员,基本落实各村居、社区聘用农村法律顾问,定期免费为村民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

四、健全稳控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平安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综治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把所有村居、企事业单位都纳入网格化管理,坚持“快办快结”原则,通过“三位一体”机制,及时有效处理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等问题,推动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上水平。

二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按照“预防在先、警示在前”的原则,各村(居)、部门单位均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形成信息员、村(居)委会、联调中心、镇四级预警网络。预警信息员平时每半月开展一次纠纷排查,在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视情随时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重大纠纷和上访苗头,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体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三是建立健全联动调解机制。围绕全镇工作大局,构建出一套“分类治理、以外调外、链式延伸、网格覆盖、联动联调”的多元化调解机制,以调解“五化”为契机,网络化调解组织、科学化调解机制、职责化调解任务、专业化调解队伍、规范化调解场所,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xx镇联调中心。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2015年1月至今,全镇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起,涉及协议款金额计人民1500万元,其中疑难重大纠纷22起,调解率达100%,无一例民转刑,民转信访案件。

五、2016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法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在明年的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推动我镇法治镇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常态化宣传教育,制定2016年全镇依法行政及重要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计划,并定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活动。注重先进典型作用,充分发挥执法典型的模范指导作用,推动全镇行政执法能力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学法制度,致力行政行为规范化,切实转变机关职能,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普法内涵。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和解答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公民法律素质。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7:乡镇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办度,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商业贿赂,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建立公正、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竞争环境。开展“发展环境优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支持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继续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用人单位依法经营、规范用工和劳动者理性维权。

五、以改善民生为基础,推动基础民主法治有新提高

健全和完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村级组织管理模式,切实发挥其在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深入开展“法治先进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的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格局。开展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势力打造好社区服务平台。

六、以弘扬法治精神为目标,推动法治文化有新成果

深入开展“法律六进”主题活动,进一步规范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加大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投入。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加强重点对象和重点地区的学法用法工作,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建立基层法治骨干培训长效机制。全面启动干部无纸化学法考法工作。认真组织“六五”普法中期督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贯彻落实。

七、以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推动组织水平有新提升

加大投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把法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评估、综治考核内容。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路径,培育先进典型,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乡镇法治建设工作计划篇三

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我镇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山川”

建设进程,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我镇20xx年度“法制山川”工作计划如下:

一、依法行政工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

(二)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重大决策通过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合法性论证。

(三)规范行政执法主体,适时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

(四)建立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综合执法考评体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审批便民、公开和高效运行,行政许可规范、合法。

(五)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快捷和便于公众获取的方式,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六)建立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执法评议考核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立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八)严格非税收入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杜绝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

(九)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十)加强对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年度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内容。

二、依法治企工作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秩序公平开放、诚信规范。

(二)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无重大产品质量、工程质量问题。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

(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

(五)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

(六)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依法治校工作

(一)完善社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青少年必修的学习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进展。

(二)建章建制,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在进一步完善《章程》的基础上,健全各项制度:《校务委员会工作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工作制度》、《教职工考核方案及标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领导廉洁自律公约》、《校务公开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师德公约》、《控辍方案及制度》、《教职工及学生申诉制度》等。

(三)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建立安全管理及防范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立责任,严格防范措施,定期加强师生的法制及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进行检查,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完善教师考核评聘方案,依法聘任教师,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

(四)各单位、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学校要采取措施,确保学校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法律副校长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工作研究,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学生法制教育,推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开展。镇综治办、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所要加强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确保学校法制教育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

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

(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社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村(社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村(社区)“四民主、两公开”得到落实,逐步完善“民主法治示范村”及“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

(三)企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健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工会职能作用发挥正常,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社会中介组织及非营利性组织的服务和管理合法有序,行业行为自律规范,社会服务功能配套,作用发挥明显。

五、创建标准

(一)执法环境良好。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得到贯彻执行,执法机关法行使权力的各项保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社会秩序安定。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落实,治安混乱地区、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执法公正规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执法,适用法律正确,妥善调解经济和社会关系,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经营秩序得到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四)服务优质高效。审批程序简便,审批行为规范,办案办事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法律服务体系完备,法律服务市场秩序良好,各类主体得到平等法律保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在镇“法治山川”创建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由“法治山川”创建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

(二)创新工作载体。依托基层民主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完善一批固定的法制宣传设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积极稳妥推进。找准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七、保障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法治山川”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一)建立健全责任例行机制,法治镇创建工作由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党委和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法治创建的责任。依法治理机构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察检查,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把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

(二)建立健全齐抓共建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法治镇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制定参与法治镇创建工作的具体工作计划,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政法部门在法治镇创建中负有重要职责,要把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与开展法治镇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有关国家机关要在法治镇创建工作中做好评议监督和检查、监督。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法治镇创建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将应由政府承担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法治镇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

篇8:乡镇法治工作总结

一、直播新闻编辑的相关概念

从电视新闻的制作方式来看, 我国电视分为现场直播、实况录像转播和录像素材编辑播出。现场直播与其他两项相比, 能够在完整的时空中展现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 还原所报道事物的本色, 这是其他两项所不具有的。

直播新闻编辑是从事新闻直播的工作人员。与普通新闻编辑人员不同, 直播编辑的工作已经不局限于稿件的处理, 而是对整场节目的掌控, 直播新闻编辑要了解节目的框架, 参与到节目播出的各个环节, 所以直播编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节目的设计师。

二、直播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

1、准备资料和炒片。

在现场直播的前期准备中, 收集资料和制作新闻炒片是编辑的重要工作。以吉林电视台的《法治看点》栏目为例, 这是一档日播的法制类新闻节目, 为了使节目能够正常生产播出, 每一天直播编辑都要对栏目中的每个节目进行了解, 这就需要直播编辑在直播前期收集整理大量繁杂的前期资料。在直播过程中, 主持人的串联词除了要介绍每个新闻节目, 还要有一些炒片来充实节目, 保证节目时长, 这些炒片是由直播编辑筛选和制作。

2、撰写串联单。

直播新闻编辑需要撰写每期的直播串联稿, 由于现场直播新闻的串联稿需要在节目直播前确定, 直播编辑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多变性, 准备不同的方案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如果遇到预测范围外的情况, 需要准备事件背景资料, 以争取时间让主持人和导播临时应变。直播串联稿包括了整个节目的结构、顺序、重点与非重点, 它直接决定着节目的质量。以《法治看点》为例, 由于法制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很多, 要随时听从上级主管部门的宣传政策安排, 随时做好临场撤换节目的准备, 所以在每次直播节目录制前, 直播新闻编辑都会准备备用新闻和稿件, 以备不时之需。

3、现场导播。

在现场直播节目中, 所有的画面都必须在现场剪辑、切换, 画外音和字幕、特技都要在现场演播室加入, 为了保证节目顺利播出, 现场导播编辑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场导播编辑不但要掌握整个节目的节奏, 还要抓住节目的重点, 使节目整体层次分明。同时, 现场导播编辑还必须了解现场拍摄的所有机位的位置和作用, 并能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点机位镜头, 使镜头组接更合理。在《法治看点》的录制现场, 除了主持人外还有律师、评论员和嘉宾主持, 这就需要多机位多角度拍摄, 所以现场导播编辑更需要了解每台摄像机的机位以及节目整体节奏, 以掌控整场节目的顺利录制。

4、现场编辑热线。

热线电话介入电视现场直播新闻节目, 使电视既具有大众传播的特点, 又具有一定的人际传播的特色。但是由于目前参与直播的热线电话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直播节目无法预知电话内容, 如何对这些现场热线加以引导, 把它们合理地组织起来, 安排到节目中去, 是现场编辑需要格外重视的工作。在《法治看点》的现场直播过程中, 有观众连线环节, 由于热线观众的水平和口音的限制, 需要直播编辑在主持人电话连线时能适当提醒, 并控制时间。

三、直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工作, 直播新闻编辑不但要具备普通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 还要具备自己特有的素质。

1、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电视行业中, 主持人和记者无

疑是风光的, 是在前沿的工作, 而直播新闻编辑工作作为一项幕后工作, 需要更加有事业心的人默默去完成。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才能耐得住寂寞, 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 才能在编辑工作中兢兢业业, 对工作认真负责。另外, 直播新闻编辑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电视是党政机关的喉舌, 是国家重要舆论的宣传阵地。直播新闻编辑工作必须把握舆论导向, 不能误导观众。

2、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新闻事件不能偏听偏信, 要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去观察事件, 对事件有独到的见解, 思维要灵活, 要有严谨的逻辑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能够灵活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作为直播新闻编辑, 在直播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 直播工作是一气合成的, 一旦工作中精神开小差, 极有可能导致直播节目出现差错, 导致播出事故。所以作为一名直播新闻编辑要有极好的控制力来集中注意力。

4、强健的身体。

由于直播节目的时间是严格控制的, 作为参与直播的直播新闻编辑必须完成整场直播, 不得中途晕倒等现象发生, 所以一名直播新闻编辑要有强健的身体。

5、丰富的知识结构。

作为直播新闻编辑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 对语言的修辞、语法、逻辑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才能在组稿过程中逻辑严谨、语言简练通顺、语气贯通。同时, 直播新闻编辑还要掌握历史、地理、心理学等一些其他学科知识, 这样才能使作品的编辑更加的充实。

6、过硬的专业知识。

直播新闻编辑应掌握新闻专业的知识, 具有扎实的新闻知识结构, 才能在工作中顺利的开展工作, 假如一个编辑不能及时记录好的场面, 无法选择要剪辑的镜头, 那么编辑工作就很难开展。

7、熟练使用编辑设备。

对于一名直播新闻编辑来说, 要熟练使用非线、对编等专业编辑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新闻作品的剪辑和编辑, 因为如果不能熟练使用编辑设备, 有可能在工作中耽误直播时间。

8、熟练使用直播设备。

对于一名直播新闻编辑来说, 使用直播设备是特有的技能, 对于导播台、切换台、调音台、操控台等都要熟练使用, 不但要会使用, 还要了解设备的一些性能,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自己及时解决。

四、加强直播新闻编辑的素质培训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直播新闻编辑, 应该具有上述的素质, 但是目前, 由于全国电视新闻编辑记者队伍年轻化, 很多直播新闻编辑并不能完全达到上述的要求, 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培训。以《法治看点》栏目为例, 直播新闻编辑以女性为主, 都是80后, 其中一些人甚至没有经过正规的新闻编辑培训就上岗了, 所以在工作中难免会有纰漏, 所以就需要对直播新闻编辑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同时还要加强直播新闻编辑政治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直播新闻编辑, 必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 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用政治的眼光去审视、编辑、检查书稿, 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政治性失误。

摘要:《法治看点》是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一档主打法制新闻栏目, 从2012年6月起, 《法治看点》正式实行直播, 在直播过程中, 直播新闻编辑的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对《法治看点》直播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了直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并提出了提高直播新闻编辑素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现场直播,直播新闻编辑,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丽.电视新闻编辑需具四大基本素质[J].河南科技, 2013.

[2]高坚.论编辑在现场直播节目中的角色[J].新闻知识, 1999 (4) .

上一篇: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下一篇:《4D领导力及卓越团队建设》培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