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2024-05-26

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共6篇)

篇1: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会议记录一般分两大部分。开头的第一部分主要应写清楚会议概况,主要有这次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届次、组织者、出席以及列席的人员名单、主持人、会议议程和会议的进行基本情况以及对会议的评价等等。第二部分是记录的中心部分,

反映主要会议精神、讨论出来的意见和议决的各项事项等。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主要有这几种写法:

(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召开会议的大致情况,讨论了什么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

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

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记录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记录,可采用这种写法。

会议记录范文

XX公司项目会议

时间:9月1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出席人:公司各部门主任

主持人:马燕(公司副总经理)

记录:祁迎峰(办公室主任)

一、主持人讲话:今天主要讨论一下《中国办公室》软件是否投入开发以及如何开展前期工作的问题。

二、发言:

技术部朱总:类似的办公软件已经有不少,如微软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系列,以及众多的财务、税务、管理方面的软件。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确定选题方向,如果没有特点,千万不能动手。

资料部祁主任:应该看到的是,办公软件虽然很多,但从专业角度而言,大都不很规范。我指的是编辑方面的问题。如WORD中对于行政公文这一块就干脆忽略掉,而书信这一部份也大多是英文习惯,中国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WPS是中国人开发的软件,在技术上很有特点,

但中国运用文方面的编辑十分简陋,离专业水准很远。我认为我们定位在这一方面是很有市场的。

市场部唐主任:这是在众多航空的母舰中间寻求突破,我认为有成功的希望,关键的问题就是必须小巧,并且速度极快。因为我们建造的不是航空的母舰,这就必须考虑到兼容问题。

各部门都同意立项,初步的技术方案将在十天内完成,资料部预计需要三个月完成资料编辑工作,系统集成约需要二十天,该软件预定于元旦投放市场。

篇2: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2012年第1次安全生产工作会

会议议程

时间:2012年2月20日上午8:30时开始 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主持人:孟 晓 议程:

1、公司副经理罗志华做工作报告。

2、公司副经理杨金山宣读受省、市公司表彰的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颁奖。

3、生产技术科做2012年度安全生产十项重点工作安排。

4、安全保卫科宣贯郧西公司关于开展“我要安全、幸福平安”活动实施方案以及主题安全活动五十条措施内容。

5、基层单位表态发言。⑴输配工区 ⑵河夹供电所

6、公司总经理郭霞讲话。

受省、市公司表彰名单

一、省公司授予:

无违章班组 郧西公司变电工区集控二班 优秀工作负责人

二、市公司授予:

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郧西公司变电工区检修班吕齐军 郧西公司

郧西公司输配工区 郧西公司电能计量所

庹昌洪 王 军 李 浩 吴华西

邓 杰 钟绵志 杨运奎 汪令顺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一、公司领导:(8人)

郭 霞 孟 晓 杨金山 马吉华 罗志华 祝向东 王习文

陆小飞

二、科室负责人及专责:(8人)

邓三军 庹昌洪 孟 丽 权秉喜杨汉东

三、生产单位:(6人)

庹建明 刘春锦 吴尔斌 徐明武

四、供电所:(27人)

陈 勇 郝 丽 邹玉生 袁平刘正兵 汪令顺

徐佳林 权 贝 洪 强 吴明华 朱正强 陈善恒 许恒聚 李从军 邓 杰 黎 忠 胡永华 罗 刚 刘建国

秦道良 洪国辉 陶修成 刘家平权正国 吴尔春 杨明刚 翟从学

五、多经公司:(2人)杨运奎 张庆新

篇3: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自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会议电视系统一期建设项目投入运行以来,高清会议电视系统[1,2]在全系统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信息化手段,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二期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一体化会议电视系统将覆盖公司总部、分部、省、市、县公司以及部分直属单位,联网会场超过4 400 个,成为国内外同时参加会议层级最多、规模最大的电视会议系统之一。

高清会议电视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给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提升系统运维工作效率,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在视频会议监视监控、跨层级运维管理、全系统统一调度、运维流程及模式的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基于对当前会议电视系统运维需求的充分调研,本文提出以会场图像比对为基础的综合管理平台设计方案,进一步规范会议电视系统运行维护要求,增强分级运维能力,探索大型会议电视系统运维的自动化管理手段,提高会议电视系统的运行维护效率,创新会议电视运维管理模式,为公司会议电视系统运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1 需求调研与分析

通过业务需求分析和对系统运行情况的总结,运维工作需求可以概括为6 个方面,分别是标准图像库的统一管理、分级运维的有效联动、终端节点的综合管理、运维团队档案的建立、培训演练的统一开展、运维数据的统计分析。

1.1 标准图像库的统一管理

电视会议中会场图像效果是最直观的用户体验,直接体现了系统运行状态的好坏和运维保障水平的高低,保证规范、清晰、流畅的音视频效果是会议系统运维保障的最终目的。统一规范的会场布置、取景角度以及清晰的会场画面是电视会议系统会场图像效果的衡量标准,由此建立统一的会场标准图片库,在满足各会场规范布置的情况下,将会场图像[4]白平衡、色温、亮度调试到最佳效果,保存作为标准图像,实现会场图像效果的规范统一,为日后的运维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标准图片库便于运维过程中的查看和比对,可以实现会场图像质量的整体提升。

1.2 分级运维的有效联动

公司会议电视系统运维工作遵循“统一调度,分级运维”的原则,各级运维单位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系统运维管理职责。在系统信息出现故障时,上下级单位应及时联系,并共同开展系统排查、定位并解决。为进一步提高运维效率,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形成电子工作联系单,建立顺畅的上下级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完整的故障处置档案,方便上下级单位的及时反馈和资料存档。

1.3 节点综合管理

公司会议电视系统已有超过4 400 个会场接入,随着各单位会议需求的增加,终端接入量的增加[5,6],设备型号的变更、备品备件的更换等情况时有发生,会议终端的接入情况为动态增加的趋势。而对于会议终端的新增、变更、删除以及统一规范管理成为一项长期的不可忽视的运维管理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有必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对终端新增、变更、告警处理、故障处理和删除进行管理,保证终端的正确配置、正常连通和功能确认,以确保会议电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保证会议终端接入情况的实时动态更新。

1.4 运维团队档案的建立

公司会议电视系统涉及层级多、范围广,运维人员也相对分散。由于指派不同,每场会议涉及单位不同,每次会议参与保障的技术人员都不尽相同,所以,除去一类会议配置统一指挥系统外,常规会议保障,不通过信息化手段难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各会场的现场保障人员,协同解决突发问题。此外,视频会议的调试和保障需要各级单位高度协同,密切配合。随着会议电视系统运维工作量的与日俱增,技术保障人员的专业技能亟待补充和提高。运维综合管理部门需建立保障人员信息档案,结合保障人员实际情况,例如学历、工龄、培训经历、保障次数、应急演练次数、项目经验等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和提升活动,电子档案可随着活动开展进行同步更新,动态管理运维人员信息档案有助于加强运维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司会议电视系统整体运维水平。

1.5 培训演练定制

随着公司会议电视系统推广使用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有计划性及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演练工作,不断增强会议电视系统整体运维能力。但由于运维保障人员数量大、范围广,培训深度和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和衡量,因此亟需在制定了系统性的培训、演练计划后,对活动参与和完成情况进行相应记录,形成相应数据,结合日常会议保障情况,分析活动开展效果,制定进一步的培训及演练计划,从而取得精准高效的培训演练效果。

1.6 数据统计分析

公司会议电视系统主要包含三大平台,即行政平台[7]、资源池平台和应急平台。受系统功能的限制,部分会议电视系统数据还依赖人工统计,难以实现高效的数据汇总和分析,因此需建立必要的数据统计分析体系,将会议系统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并增加部分综合管理工作的数据,便于运维人员分析掌握系统运行情况,把握系统优化完善方向,为提升运维保障水平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2 总体架构设计

根据以上需求调研及分析,提出了会议电视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方案,并将总体架构分为Web应用层、数据处理层和前置采集层[8,9],平台总体架构示意如图1 所示。

2.1 前置采集层

前置采集层由采集服务器和数据接口机等采集装置构成,主要实现对会议电视系统中的会议召开信息、设备配置信息、设备告警信息、保障人员指派情况、会议实时图像截屏等信息进行获取和存储。

2.2 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主要包含以下3 部分内容:1图像检索:对会场图像名称进行检索处理,找到对应会场的标准图像,方便运维人员快速调出进行比对,判断图像效果是否满足要求;2数据比对:例如比对终端配置与标准要求配置是否一致,起到监视、监控的作用;3将前置采集层收集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链接、更新、分析等处理,使得实时数据可以动态更新到数据库中,为综合运维工作打下基础。

2.3 Web应用层

Web应用层包含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2 部分:基础应用包含标准图像库的维护、故障处理过程记录、设备变更记录、保障人员信息维护、培训演练情况记录、统计分析、考核指标记录;高级应用包含实现图像效果的实时监控、形成故障案例库、实现节点全范围综合管理、运维人员综合管理、定制培训演练计划、定期形成系统报告、形成考核评价结果等。

3 平台功能

一体化会议电视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如图2 所示。

平台基于标准图像库、节点综合管理库、多点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综合管理库[10]、运维人员信息库的设计和建设,规范会议系统涉及的人员和设备信息,并通过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对运维过程中的电子信息进行记录,主要包括:故障处置档案记录、培训演练记录、考核评价记录等,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对综合运维数据进行统一梳理和分析,形成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功能模块流程示意如图3 所示。

3.1 会场标准图像库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各会场标准图像库,并实现图像的检索功能。标准图像可由各单位自行上报,经过审批通过后进行添加或更新。标准图像库应基于会场名称建立,包含通过审核的标准图像、会场名称、提交人、对应终端数量、对应终端名称及IP地址。

此外,通过与一体化会议电视管理系统接口的定制开发,可实现实时截取会场(正在召开会议)图像功能,记录包括会议名称、截屏时间、使用终端等在内的截屏信息,形成截屏记录,方便保障人员及时进行排查和比对。

3.2 保障人员信息库

1)查看和检索会议保障人员名录。建立各级会议电视系统运维保障人员联系名录,各运维单位逐级上报视频会议运维团队的基本信息,包括各级运维单位的运维队伍人数、成员构成、分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需审批后进行更新,形成完整的视频运维保障人员名录。

2)保障人员信息的实时同步。各会场召开会议时,会议信息和会议管理系统自动同步,显示会议名称、主办单位、回执情况、保障人员等信息。当主会场运维单位发现分会场图像出现问题时,可通过综合管理平台查找出现问题的分会场正在负责保障的运维人员名字和联系方式,便于及时进行沟通协调。

3)保障人员信息卡。为打造更加专业的视频会议运维保障梯队,建立保障人员信息卡,单击保障人员姓名可进入信息卡界面。界面记录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单位、所在部门、岗位名称、联系方式、参加工作时间、参加过的培训演练、获得资质、参与标准编写情况、获得荣誉、参与会议保障次数、参与重大活动保障次数等。

3.3 节点、MCU综合管理

节点综合管理模块和MCU综合管理模块实际上是对当前系统所含终端和MCU的统一信息管理,内容包括终端对应会场信息、终端及MCU配置[11]、设备配置备份[12]、设备告警信息、设备对应保障团队、设备使用年限等。

各级运维单位更换终端或更改设备配置信息应在平台上进行线上信息同步,保证设备信息的实时更新。设备告警信息来自相关设备网管系统,需进行接口定制开发。运维人员发现故障或告警后可利用节点、MCU综合管理模块查看相关信息,比对配置文件,进行故障排查,还可利用配置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3.4 故障处置记录

发生故障或发现告警信息后由会议保障人员进行详细记录,会场及终端状态变为检修中,提示不具备使用条件。上下级运维单位可通过故障处置记录模块派发工作联系单,记录故障现象、故障点、产生原因、解决情况等,便于系统恢复后,上下级运维单位的确认和测试,并为运维工作建立运行记录和故障案例。

该模块可与短信平台联动,实现故障触发机制,触发后相关保障人员收到短信提示,及时开展故障处置;故障处置完成后,短信提示系统已恢复。

3.5 培训演练记录

上级运维单位可通过培训演练记录模块发布培训演练通知,统一明确培训时间、方式、内容、人员要求、覆盖范围、注意事项等。覆盖范围和培训内容可进行具体选择,便于系统自动推送信息,并打包相关资料。培训演练活动结束后,完成培训演练的保障人员信息将自动更新,此时保障人员记录中已显示参加过的本次培训或演练。

此外,该模块还提供培训报表的生成和导出功能,可以选择任意范围内任意时间段内保障人员对某一项或某一类培训情况进行报表导出,便于上级单位根据会议保障情况、人员更新情况及培训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3.6 运维工作考核评价

以会场为单位,基于本会场的相关会议保障情况和运维工作开展情况建立考核评价记录数据库,对考核指标划定的事项进行关联记录,例如会场图像效果,综合管理平台上判断出现问题的会场会自动同步到考核评价记录中。此外,终端或MCU配置擅自更改、培训演练活动未参加等情况也可自动关联,经人工确认后进行电子记录。

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该模块中考核指标可在平台上统一公布,并体现在各会场记录中和各运维单位记录中。各级运维单位具有所辖会场考核评价结果的汇总记录,各级保障人员均可随时查看。

3.7 系统统计分析

系统统计分析模块主要是基于会场标准图像库、运维人员信息库、节点综合管理、MCU综合管理等7 个模块,对会议数量、人员情况、设备数量、故障情况、培训演练情况、考核评价情况等数据进行汇总、梳理、提炼和分析,多维度展现系统运行情况以及保障人员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该模块可通过报表定制开发,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运行管理报告的查看和导出,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会议电视系统当前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综合管理平台的详细需求,介绍了平台设计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通过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应用,在对会议电视系统运行数据采集、比对、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会议标准图像和会议信息检索、系统设备综合管理、告警故障处置记录、保障人员综合管理、培训演练计划定制、考核评价记录联动、统计分析报告导出等功能,为进一步提高会议电视系统运维水平,提升运维团队协同工作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淑萍.国家电网公司会议电视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06,27(3):5-7.SUN Shu-ping.Video conference system for SGCC[J].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2006,27(3):5-7.

[2]李超.高清技术开启视频会议新局面[J].中国教育网络,2011(2-3):63-64.

[3]陈于平.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J].智能建筑,2008(11):53-58.

[4]朱秀昌,刘峰.会议电视系统及应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5]仲元昌,林永,蔡增增,等.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电视技术,2010,34(6):93-96.ZHONG Yuan-chang,LIN Yong,CAI Zeng-zeng,et al.Study on k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video conference system[J].Video Engineering,2010,34(6):93-96.

[6]于宁斌.IBM UNIX&Linux:AIX 5L系统管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高金京,王乔木,王丽君,等.国家电网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主备模式设计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2):87-90.GAO Jin-jing,WANG Qiao-mu,WANG Li-jun,et al.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GCC main-standby mode teleconference syste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4,12(12):87-90.

[8]冀振燕.UML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李栋,李媛敏,张秋华,等.1080p高清会议电视系统设计应用案例[J].电视技术,2010,34(10):110-113.LI Dong,LI Yuan-min,ZHANG Qiu-hua,et al.1080p HD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case[J].Video Engineering,2010,34(10):110-113.

[10]何荣誉.基于H.323框架协议的IP视频会议系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2):7-9.HE Rong-yu.Research about IP-based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based on H.323[J].Manufacturing Automation,2012(2):7-9.

[11]于波,陈平,张中兆.视频会议系统中MCU的实现及其性能研究[J].通信技术,2001(7):17-19.YU Bo,CHEN Ping,ZHANG Zhong-zhao.The re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MCU in video conference system[J].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01(7):17-19.

篇4: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近年来,在银监会与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资产公司的商业化改革转型稳步推进,市场化发展道路已经确立,并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产公司已全资或控股成立了多家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金融领域与非金融领域,初步形成了集团化经营的格局。银监会、财政部等五部委针对资产公司的转型发展现状、趋势和审慎监管的要求,制定了《办法》。

《办法》分为十一章,共一百六十五条,主要包括总则、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交易管理、特殊目的实体管理、资本充足性管理、财务稳健性管理、信息姿源管理、信息披露、监管罚则和附则等内容。

《办法》规定,资产公司的集团监管是以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侧重于多重杠杆、风险传染、风险集中、利益冲突、内部交易及风险敞口等同集团经营相关联的特有风险。资产公司的集团监管包括集团层面监管和集团范围监管两个层次。集团层面监管是指对资产公司母公司的审慎监管以及通过资产公司母公司对集团内不直接受到金融分业监管机构审慎监管的附属法人机构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等未受监管实体的间接监管。集团范围监管是指通过金融分业监管机构(及其他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对资产公司集团实施的全面审慎监管。

《办法》要求,资产公司应当在遵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合规、精简、高效”的原则,控制集团层级及附属法人机构数量,集团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金融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资产公司母公司主要在战略、财务、经营决策、人事等方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附属法人机构的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的程序,对附属法人机构实施控制权。资产公司母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负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人员原则上不得兼任附属法人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重要职位。

《办法》强调,资产公司集团应当整合风险管理资源,建立独立、全面、有效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资产公司应当逐步建立、定期评估与其风险状况相匹配的前瞻性压力测试方案,并将压力测试结果应用到决策、风险管理(包括应急计划)以及资本和流动性水平的内部评估中。资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集团内部交易风险隔离机制,增强内部交易透明度,降低内部交易的复杂程度,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不得通过内部交易进行监管套利。

《办法》明确,资产公司的资本监管分为单一机构监管、同业的并表监管及集团补充资本监管三个层次。资产公司母公司及附属金融类法人机构应当分别满足各自监管机构的单一资本要求,其中,资产公司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5%。资产公司母公司、附属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附属非金融机构应当满足银监会相关并表监管的资本监管要求,附属证券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应当分别满足各自分业并表的资本监管或偿付能力监管要求。资产公司集团还应满足集团补充资本监管要求。

篇5:拉萨市公交三分公司会议纪要1

会议名称:安全与生产例会暨半年工作总结会 会议时间:2011年6月21日20点30分 会议地点:拉萨市公交三分公司一楼会议室

参加会议领导:拉萨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行业管理科:黄华科长 会议主持人:赵忠海、李立红 会议记录人:廖和平

参加会议人员:普布、普布次仁、扎诺、元旦、王越东、达次、刘加兵、吴平禄、拉珍、小央珍、琼吉、巴桑拉姆、次仁卓玛、卓玛拉姆、拉穷、巴桑、次仁玉珍、各线路车组长、各线路优秀驾驶员、各线路优秀乘务员,职工代表等。

会议开始,赵忠海经理与李立红经理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参会人员,对市交通局行业管理科的黄华科长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公司半年工作总结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黄华科长的参加是对我们公交三公司半年来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目前工作开展给予的最大支

持,为我们今后工作动力是最大的鼓舞。

会议首先由公司赵忠海经理作出近期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其一,3路、4路、11路、12路、21路还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实施细则落实不全面,路队长应及时自检自查,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二,票款采集问题,司乘人员下班与交接班的责任心不强,时常出现刷卡机未采、漏采等现象,不单影响乘客正常刷卡,也给公司数据统计带来数据不完整,希望各路队长及司乘人员要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其三,乘务员思想问题,集体思想观缺乏,整体素质需强化,企业与个人形象急需树立,在建党90周年及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司乘人员应该以什么样的服务水准和服务新面貌去迎接这普天同庆的节日,全体司乘人员及干部职工应该深思。其四,安检部门工作要加强,要严查早、中、晚各线路车辆车速情况,严肃处理超速行为,晚收车务必做到每车例行安检,坚决要把事故隐患防好控好。其五,冷线路与热线路问题,公司热线路(20路、22路、23路)目前保持着良好的营运格局,关键需努力发掘的是冷线路潜力,5条冷线路(3路、4路、11路、12路、21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票款流失较多,主要原因一是某些乘务员法律意识淡薄,存在贪污现象。二是客流高峰期,前门上、后门下的乘车秩序贯彻不好,存在乘客漏票、逃票现象。三是刷卡机采集工作不完善,存在老年卡等刷不了卡,存在票款或数据的流失。希望全体司乘人员要加强集体主义思想观,继续保持还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企业精神,为公司的公交营运与公交服务更上一层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各路队、各管理层

要继续深入强化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沟通司乘人员思想动态,解决执行自检自查风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赵忠海经理接下来讲到:“自2010年12月16日拉萨市中巴车退市,公交车全面运营以来,公交三公司从最初的组建到如今的突飞猛进,从公交运营秩序的不正常到如今运营秩序规范,依靠的是拉萨市市委、拉萨市市政府、拉萨市交通运输局、拉萨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依靠的是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依靠的是广大拉萨市民乘客的密切配合,依靠的是公交三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干部职工们,您们辛苦了,我们向您们表示感谢!”

赵忠海经理宣读了公司运营情况暨半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明确、客观的分析了公司运营情况:公司运营车辆72台,从最初的(2010年12月16日—2011年3月20日)营运车辆平均日收入731.5元,单车日平均油耗486.3元,到现阶段(2011年3月21日—2011年6月20日)营运车辆平均日收入901.5元,单车日平均油耗472.9元,单车收入同比增长率为24%,单车油耗同比大幅下降0.929%(5月1日夏季营运时间修改,在原营运时间上增加发车3600/趟次,增加营运里程66033公里),累计安全营运里程达232万多公里,运送乘客人数达790多万人次,发车车次近13万次,发车率达97%,市民出行率达95%,车厢卫生合格率达94%,乘客满意率达95%,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报告分三部分,首先是运营初期的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的问题,包括两方面,驾驶员与乘务员问题。二是宣传指导上的问题。其次是营运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与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二)、着重规范营运秩序。

(三)、强化营运管理,增进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公交形象。

(五)、注重信息回馈系统。

(六)、建立过程控制,突出服务细节的链接和完善。

(七)、加强成本核算、减员增效、创收节支的具体实施工作。

(八)、领导班子带领管理干部深入基层,驻扎一线,为稳定良好的营运秩序保驾护航。

(九)、响应上级指示,妥善安排中巴车退市人员安置工作。

(十)、公司建立健全路队动态、公交信息、快讯简报等宣传栏。最后是下一步工作安排与打算:在下一步工作中公司将继续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主要内容,深入常态化的加强管理营运成本、减员增效、创收节支、营运服务、队伍建设、安全生产、榜样示范、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内容是:

(一)、加强基础建设,着力解决运营服务方面的问题。

(二)、继续加强班子建设,解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三)、狠抓安全生产管理,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突出的问题。

(四)、持续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解决公司品牌建设问题。

(五)、加强深化公司改革,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报告最后总结半年工作:回顾半年的工作,拉萨市公交三公司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起步到成熟,从制度空白到制度健全,从人心涣散到步调一致,工作蒸蒸日上,公司的发展和变化依靠的是有一个团结向上、开拓创新、务实创业的公司领导班子,靠的是有一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靠的是有一支兢兢业

业、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的职工队伍。只要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继续树立信心、同心同德、锲而不舍、,抢机遇、抓发展,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迈向美好的明天!

李立红经理讲到,这个会议既是半年总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探讨,目前工作获得良好成绩,可初期工作过程很艰辛,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中间也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也有泪水,可大家都没有气馁,苦干、实干的精神发扬的很好,法定节假日大家都没有休息过,深入一线、驻扎一线、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可嘉,和大家一起奋斗感到很自豪,在此向您们表示感谢。各线路最初都存在着油料成本较高、营运时间观念不强,服务水准不规范,通过管理层的“一对一、一帮一”企业管理模式,规范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并广泛采纳意见,安全隐患做到预防为主,使目前事故费用控制在一万元以内,油料下降两万四千多,精简人员,压缩开支,工资开支下降三万多,收入增长到每月190多万元,盈利在16—20万之间,真正做到了从亏损到盈利。现阶段工作已初步稳定,也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可全体干部职工要时刻保持,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要有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人性化管理,要有今后工作开展、管理思路的初步规划,为拉萨市民的平安出行担负一份责任,为拉萨市文明建设、城市建设担负一份责任,努力打造公交明星线路真正品牌。

最后,黄华同志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她说,虽然第一次和三公司的干部职工在一起,但三公司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

力,安全生产工作做的比较扎实细致,工作总结的很全面,原因分析的很透彻,这半年来,大家都很辛苦,我代表局行业科向大家表示感谢!”她用二十四个字对三公司的工作给予肯定,也对会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总结,领导重视、科学管理、齐心协力、共创辉煌、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篇6:公司会议管理办法1

同志们:

新的一年开始了。前几天,刚刚召开的八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专项会议,就是要贯彻落实第一次党代会和八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夯实天铁转型升级的安全基础。

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八届二次职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职工第一福利”的理念,继续落实“12345”安全管理思路,以现场控制为中心,突出“四个重点”,强责任、固基础、提技能,完善区域安全责任体系,创新“三项制度、两项措施”管理方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强化文明生产,保障了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明确目标责任体系。围绕“三零两降一提高”工作目标,建立了以集团公司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覆盖全集团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23个单位签订了《劳动安全卫生责任状》,27个单位向集团公司递交了《安全责任承诺书》。各单位制定措施,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了车间、班组和职工。

狠抓安全教育培训。为把安全教育培训当作强化安全基础的中心工作来抓,严格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全员性安全教育三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落实率100%,各单位组织多种形式安全教育XXXX余人次,开展应急预案、法律法规、重大风险岗位培训等XXX余人次。开展安全技术讲座2场,听讲300余人次。开展安全征文活动,共征文323篇。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执行力和落实力,公司要求各种、各类安全检查,在检查前首先组织检查人员对照标准学习,按照标准检查。同时,结合现场控制管理,组织开展工艺运行、煤气管网运行安全等专题技术交流五场次,增强了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危险源辨识、控制和消除。全公司共辨识各类危险源16509个,确定三级以上危险源73个,纳入集团公司重点控制管理,强化了安全控制管理的针对性和控制效果。同时,加强各类检修和自营工程前的安全管理,由专业人员介入危险辨识和制定安全措施,使危险源辨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结合生产实际和季节特点,组织开展了夏季五防、冬季六防、电气、煤气、重大危险源、班组安全建设等专项、专业检查。各单位组建以三级安全检查机构为基础,专业、专项检查为重点的安全检查体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创新方式,总结推广“蹲点式”对标检查,全公司全年共查出各类隐患6023项,全部落实控制整改要求,并呈现“三少一多”的良好趋势。既:随着检查的深入,隐患发现越来越少;随着三级检查体系的有效运行,上级与下级检查出的隐患对比越来越少;随着现场规范的落实,新生隐患越来越少;随着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入,积极参与隐患检查的人员越来越多。

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坚决一票否决,对一个单位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行政处罚7人,经济处罚12人,处罚25900元。据不完全统计,各单位各类安全考核30.7万元,奖励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人员7.3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并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如:热轧公司领导班子走访班组,把安全要求直接贯彻落实到岗位;动力厂针对本单位压力容器多的特点,组织车间之间进行运行安全技术交流,强化安全规范的落实;水电厂长期坚持开展岗位每周一题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技能;机装部主要领导亲自进行安全约谈,强化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执行力。物流公司对10年无事故的汽车司机进行表彰,树立安全驾驶的典型。各单位在创新思路,深化安全管理方面,还有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加以推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要看到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安全工作发展不平衡,生产安全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违章行为仍然时有发生。二是个别单位、个别领导安全责任意识不够,抓安全时紧时松,不能持之以恒。三是作业现场不严密,监控方式方法有待完善,不安全现象和行为不能完全得到及时处置。四是安全检查没能做到严格执行标准或标准掌握不够。五是一岗双责落实上还有差距。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长周期运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三、今年的任务十分艰巨

XX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十三五”高起步的筹谋之年。李总在八届三次职代会报告中,站在天铁求生存求突破、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体制机制创新、战略规划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安排今年的重点工作中,首先就讲到了坚守安全底线。所以,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基础和保障,在今年的工作中,也必须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必须明确一个目标、三个强化、四个完善、五个突破。

一个目标:三零两降一提高。即:工亡及以上事故零、重大火灾事故零、重大交通事故零;降低重伤率至0.2‰以下、降低负伤率至1.2‰以下;粉尘浓度合格率提高至86.6%以上。

三个强化: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危险源辨识,强化安全考核。

四个完善: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检查体系,完善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完善职业危害管理。

五个突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突破,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营造安全合力取得突破,现场控制取得突破,交通、消防工作取得突破。

四、落实的措施确保到位

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强化、四个完善、五个突破,必须把五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学习培训,落实主体责任,凝聚安全合力

安全教育培训是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的基础。要加强领导干部安全法规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督促领导干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务实作风。要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危险辨识能力,培养自觉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习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教育培训内容,指定责任人并严格考核,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集团公司安全培训计划本月编制完成,各单位抓紧上报安全培训计划。

新《安全生产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立了“三必须”的原则,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将新《安全生产法》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责任分配等要求,通过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逐项逐条落到实处。以新《安全生产法》宣贯为契机,把干部学习和对职工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落实公司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掀起学法、懂法、用法的热潮,从而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按照“三必须”的原则,在1月上旬完成安全责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体系的建立,为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是建立安全目标责任体系的内在要求。安全专业管理部门,要做好整体安全管理的策划,侧重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监督检查目标管理体系的运行;党群部门,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生产部门,要抓好工艺运行安全,强化安全确认,落实安全生产“五同时”;设备部门,要围绕物的安全状态,建立专项检查和日常点检相结合的防控体系,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确保安全防护、监控装置的灵敏可靠;自营工程和危险作业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要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首先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辨识,制定安全措施,并贯彻实施。各职能管理部门,要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突出专业重点,积极主动地落实安全职责;所有管理人员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进入作业现场,都要负起安全监督职责。各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促进责任意识,凝聚安全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打牢安全基础

大力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是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发展战略。各单位一定要认真总结去年标准化工作的得失,务求在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将本单位所属专业标准和综合标准按单元进行责任分配,明确责任人,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推进计划。一季度,制定出“硬件部分”的完成规划和落实措施,十月份“软件部分”达到一级标准。需要二级标准化复审单位,在八月底前,完成准备工作。各单位要把推进标准化建设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轴线,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作业行为,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细化、实化安全措施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保障。各单位要以自营工程、检修作业为重点,在作业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辨识,强化安全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作业人员讨论安全措施,强化其操作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规范班前五分钟和各类安全交底工作。各单位领导深入班组参加安全交底,促使班组安全交底细化、实化,使每个职工到现场就知道危险所在,明确控制措施和方法,保障作业安全。每次检修作业结束后,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设备安全性能状态和投入运行后的安全要求。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下班组活动,规范活动内容。针对目前部分班组班前会不细、不实、不全等问题,指导和引导所包保班组,明确和细化班前会内容,明确当日安全安排,形成职工人人清楚安全措施的氛围,在包保班组的示范作用下,向全部班组辐射,夯实安全基础。

今年,集团公司要全面开展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安全法规标准的识别,加强现行规章制度适用性验证,确保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各单位要在元月份完成规章制度修订目录,一季度完成修订工作。

(三)严格隐患排查,强化过程控制,提升安全执行力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这是所有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基础工作之一。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所有检查必须有安全内容,必须明确检查目标和检查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理隐患。各单位要制定安全检查管理考核办法,对隐患产生原因进行追责,对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职工予以奖励,形成全员查隐患格局。对检查出的隐患实行闭环管理,杜绝因隐患控制整改不到位而造成事故。各单位要继续开展蹲点式安全检查,对各类专项检查、专业检查进行协调和规范,在检查前组织检查人员学习,明确检查的目标和标准,使每次检查都要起到实际作用。

发现危险,控制和消除危险,是事故预防的基本要素。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危险源辨识工作。一要组织好危险源辨识,针对不同的作业需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辨识,制定严密可靠的安全措施。二要加强危险源辨识的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交流,提高辨识意识和技能。三要制定专项管理制度,不断深化危险源辨识工作。四要营造全员危险源辨识氛围,形成人人参与、贯穿每个作业过程、贯穿全年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各单位要在3月份和9月份,各组织一次全面危险源辨识。上半年,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完成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备案工作。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主要危险工艺等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或设备设施,按照职责分工,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体系,强化安全控制,确保安全措施落到实处。要认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按照规范和要求,组织全员参加,确保每一个职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装备的使用,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安全可靠性。

职工作业过程控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审批人负责组织现场安全监控和作业人员联保互保,并亲临现场督促安全措施落实。严格落实联系确认制度,明确确认内容、确认标准和责任人。涉及动力介质、启停设备、起重作业等关键环节,要执行“双确认”。要在制度上规范旗语、哨音、手势等联系用语,杜绝联系确认内容的误传、错传。现场监督人员,要在作业前对作业内容和作业现场进行全面了解,有效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现场安全监控要结合作业进展情况,跟踪重点环节,及时处置不安全现象,落实作业规范。作业现场所有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制止各类违章行为,做到“三不伤害”。

工艺运行安全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各单位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专业技术安全检查体系,让懂设备工艺的人检查设备工艺,及时准确的发现事故隐患。对影响工艺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设施,制定专项安全检查表,定人、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安全性能的灵敏可靠。全面开展工艺安全技术交流,公司组织构建技术交流网络,指定交流负责人。各交流负责人制定年度交流计划,每周通报一次信息,每月召开一次交流会。

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专项、专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责任追究。要推行三级检查体系问责制,对上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下级问责,做到该那一级检查的隐患,那一级及时发现控制,该那一层解决的问题,由那一层及时解决处理。各专业、专项要开展深层次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制度、规程、机制上弥补和完善,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寻求治理方法,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各单位要建立管理制度,强化问责和追究,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加压,强化安全要求的落实,提高安全执行力。

(四)坚持统筹兼顾,不留管理死角,做到安全管理全覆盖

各单位要及时召开安委会扩大会议,对全年安全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落实计划和措施。把生产实际与季节特点结合起来,针对夏季防暑、防汛、防雷、防触电、防食物中毒等五防工作,冬季防冻、防滑、防坍塌、防火灾,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的冬季六防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要加强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和专业管理,按照国家的使用规范和检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实施,坚决避免超限运行。对起重吊运液态金属、危险化学品的设备,要组成专业检查力量,制定专项检查规范,确保安全装置和制动装置的灵敏、可靠,保障安全运行。

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大职业安全设施改进力度,提高除尘设备“三率”,扩大尘毒治理效果。组织好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发现职业禁忌症人员及时调整岗位。加强现场监督,保证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各单位要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做到“四个100%”。既:必须按要求实现,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计划培训率100%,工程施工安全监控率100%,危险源安全控制率100%,劳动安全卫生责任状完成率100%。

(五)立足企业实际,强化交通消防管理,共筑平安天铁

我们天铁和其他企业不同,在这里属于独立的工矿区,有我们自己的铁城分局,有消防支队。在交通安全和消防管理上,既有优势,也有天铁的特殊性。单就从交通安全上讲,地处山区,车多、坡陡,路口多、转弯急,地段集中、时段集中,以及酒驾醉驾等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天铁的特殊情况,切实增强抓好交通和消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坚持日常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落实天铁职工所在单位交通管理责任制;通过电视、报纸、图片、播放道路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服务,引导群众文明出行、平安出行;积极提升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业务。结合天铁实际,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规律特点,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及快速反应能力,服务企业和群众。强化消防部门的监督执法职能,加强对企业单位消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建设,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高考语文成语辨析题下一篇:经典青春校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