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04-19

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共11篇)

篇1: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号:1048姓名:赵宏程

我国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中,相关法规正在完善,在公布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和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后,又陆续发布了有关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其中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第一批非处方药产品审核登记、非处方药药品使用说明书、药品连锁经营、零售药店设置、药品经营企业从业药师资格认定、药品广告审查管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等,这一系列的规定使我国的药品市场、特别是正在形成的非处方药市场得以规范,也为其发展创造较好的法规环境。

发展前景

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和经济的多方面因素相关,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从以下六方面分析:

1、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将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使民众特别是近3亿城镇职工建立现代的医药卫生消费观念,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险范围扩大一倍,使药品消费总量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处方药的消费。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使非处方药品种越来越多,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药店的改革使人们更方便得到非处方药产品的获得用药指导和服务;相应的价格和广告管理政策也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发展。

2、非处方药物的市场特点将鼓励医药业开发非处方药产品和市场。第一,非处方药开发费用较低,据国外经济约为产品销售额的3%,而新化学实体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10%以上;第二,非处方药审批周期较短,而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较低,这是由于一般的非处方药审批手续均较简单,但上市后由于有品牌作用,可在较长时期内在较大市场范围内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如德国拜尔的阿司匹林。

3、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刺激药品消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年增长率为5.7%,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95年的3538元增加到2000年的4998元,年增加率为5%;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步入新的转型期,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住房的消费比重增加,特别是医疗保健支出持续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一是保健意识增强;二是医疗制度改革使医疗费中个人负担比重加大。

4、城市居民对自我药疗认知程度提高,消费者直接从药店购药的趋向说明非处方药有良好发展前景。2000年3月和5月分别进行的上海与深圳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和用药知识调查表明:1/3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或知道药品分类管理;上海的的消费者(2991份有效问卷)61.6%的人表示“有小病首选去药店买药”,这些“小病”主要是感冒和咳嗽、消化肠胃道不适、肌肉关节疼痛和皮肤疾病。

5、药品零售业保持发展势头,连锁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推动非处方药市场发展。医药零售市场近几年连续畅旺,是医药市场一大亮点。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国家对零售业有更明确要求;零售业自身也更重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跨地区连锁经营的发展使零售网络扩大、服务水平提高,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零售规模。因此随着药品零售业发展,非处方药市场也会随之发展壮大。

6、农村市场有巨大潜力,亟待开发。由于农村生活水平、医疗设施和教育程度所限,农民对医药的消费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的医药费用一直很低。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为城市175元,农村25元,两者之比为7:1,估计近年来的改变不会太大,这意味着我国的1/3的城镇居民消费近90%的药品,而近2/3的农村人口仅消费10%的药品,这说明农村药品市场特别是非处方药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

基本结论

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全部到位,这一制度的确立以及有关法规的完善,在加强处方药管理的同时将极大地发展非处方药市场,城乡居民将获得更多的健康服务。我国目前的非处方药市场尚处于初始期,发展潜力巨大;药品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也使我国的药品零售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篇2: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OTC行业区域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OTC)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众“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健与自我药疗已经成为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一道崭新风景线。由此,也带动了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

中国OTC市场自2000年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1年,中国OTC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10年间增长近6倍,并且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

非处方药(OTC)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自我药疗是OTC主要的命脉,是中国OTC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机会,中国正好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中国每个人吃OTC药的比例跟国际相比,远远低于国际性的水平,自我用药的水平还偏低,整个行业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此外,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OTC市场也将得以壮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OTC市场。

篇3: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OTC的涵义及市场优势

OTC即Over The Counter, 在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处方药。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是这样定义的:OTC是指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 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 而且是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OTC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是安全性大、疗效可靠、说明书通俗易懂, 而且使用方便。

OTC市场开发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 新产品开发的费用较处方药低, OTC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2%—3%, 比新药开发 (约8%—10%) 小很多; (2) OTC药的注册登记非常简便, 不必像处方药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检验; (3) OTC的市场周期要比处方药长的多; (4) 非处方药的品牌作用十分明显。

二、OTC市场现状分析

现如今, 社会生活的快速变革有利于OTC市场的形成和扩张,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体制改革等大大促进了OTC市场的壮大。随着城镇居民保健意识增强, 生活节奏的加快, 也使人们更趋向于选择OTC, 这种状况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OTC的前景非常可观, 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据统计, 名牌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70%, 人们去药店更愿意购买名牌产品, 我国OTC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各种品牌OTC竞争十分激烈, 如果不加之有效地调节和管理, 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将不利于OTC市场的发展, 甚至会危及整个医药市场。市场对广告的敏感度降低, 单纯的广告作用在变小, 但如果不打广告, 市场销售会马上回落, 这说明, OTC的竞争趋向多元化, 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纵观我国OTC市场, 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体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涉及范围广、牵涉问题多且复杂。因此, 要想市场良好平稳的发展, 需要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制定与整个体制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 理顺与社会劳动保障, 公费医疗, 医疗保险等各项政策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治疗水平并加强对医药流通领域的监督。

三、OTC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面临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 我国OTC市场应制定全面详尽的营销策略, 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即4P策略, 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 , 以及如何将这些策略进行有效的组合。我们要以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 探索OTC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 做好产品

产品策略是营销组合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成功做好产品,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体现产品的创造性, 成功吸引消费者。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 一个产品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品牌和营销。一个企业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本身就有品牌因素在里面, 因为品牌的无形资产是可以积累和延伸的。

(二) 做好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中非常重要的并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是影响商品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 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企业价格的确定, 应以消费需求为前提, 以成本费用为基础, 以竞争价格为参考。

(三) 注意产品的分销

OTC的分销策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即渠道和物流。渠道是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的桥梁, 是产品实现销售的物理条件。不管以何种形式, 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产品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者, 为消费者购买提供便利。OTC的分销渠道, 主要考虑的是供货幅度的问题。对于OTC来说, 应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 将其配送能力和质量作为一个因素考虑在内, 尽可能选择品质高的经销商, 而厂家的终端维护队伍则对终端的市场占有率及缺货率进行及时跟踪, 这样基本能弥补OTC在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 做好产品的促销

在市场营销策略中, 促销策略是重中之重, 是决定整个营销的关键部分。促销策略主要包括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和直接营销。人员促销需要建立良好的终端关系, 收集终端VIP的资料, 进行终端资料调查和整理, 实施走访计划, 以此来加强终端的品牌忠实度。OTC的广告促销可分为远距离广告促销和近距离促销两种,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或组合, 使之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一个现代企业要想做好公共关系促销需注意几方面:要建立好与各级政府机构的关系, 建立好与行业专家的关系, 建立与公众媒体的关系以及做好赞助各类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直接营销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 它包括任何一个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四、结语

我国的OTC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必须从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出发, 制定出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对现有的各种模式进行认真的分析、评估和鉴别, 以求得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孙祥金, 李伟.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曾智.医药广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马承严.中药企业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篇4:中国香皂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香皂的市场特征

我国香皂的年产销量大约在20万吨以上,沐浴露的年产销量大约在10万吨左右。香皂及沐浴露在国内的需求旺盛尤其是沐浴露每年的自然增长率更是在25%以上。

放眼国内香皂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中高档产品市场已由国际领先企业的品牌形成稳定的高度垄断的格局;

香皂市场的主要份额集中在中高档价格区间;

作为市场领先者的国际领先企业将下一个目标市场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并采用多品牌策略对目标市场进行渗透;

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功能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产品功能细分市场可差异化程度较高;

企业能通过开发新的产品概念形成新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增长;

品牌与渠道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二、香皂市场的发展及趋势

1、香皂仍占沐浴市场的主流地位

虽然沐浴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但调查表明在整个市场上将近一半的消费者依然使用香皂进行沐浴。在一半使用沐浴露者中,还有50%依然将沐浴露和香皂混合使用。事实上,相对沐浴露,香皂功能性更强,如清洁和杀菌等;香皂更容易过水,皮肤感觉清爽一些;香皂使用更为方便,携带便利,特别适合出差,旅游;香皂价格更有优势,品种较多,选择余地大。因此根据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加之地理条件、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别,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皂仍然占据沐浴市场的主流地位。

2、多功能香皂将更为风行

目前,美容型香皂和保健/消毒杀菌型香皂仍然主导着我国香皂市场的潮流,当然精美包装、美观的皂型、高质量和高档的复合香型仍然是优质香皂的必备条件,但是消费者越来越多地留意香皂的一些其他附加功能。如减肥皂、防有害射线型香皂、提神祛劳滋养皮肤的洁身保健皂,活血输络防止皮肤干裂的老人皂、具有保湿护肤型的香皂、清凉型香皂。这些产品多采用中草药,经过科学配方,把萃取精制的药物精华加入到皂粒中,所制的香皂不含激素,无副作用。由升华硫、薄荷制成的清凉皂;由灭菌酯、杀菌剂制成的灭蚊皂;由三黄(大黄、黄连、黄岑)、金银花、连翘制成的清热解毒去痱皂;杀死细菌的脚气皂。还有在皂粒中加入蜂蜜、人参液、珍珠粉、花粉、牛奶等制成的美容皂。这些在皂中加入了各种添加剂制成多功能香皂,厂家为适应香皂品种细分化和专用化需要,又以功能性和个性化激起顾客和购买欲,如针对不同年龄的消费层出现了老人皂、儿童皂、婴儿皂;为美化外形有大理石花纹皂、透明皂和半透明皂、异形皂等;按功能不同有药皂、祛臭皂、清新皂、润肤皂、营养皂、美容皂、减肥皂、驱蚊皂、杀菌皂等。

3、成分天然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绿色消费潮流的影响,香皂品种日益趋向高档化,从人体及环境双重安全性来讲,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纯天然香皂,对香皂的要求除具有洗净清洁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美丽的外观、宜人的香气,并能保养肌肤,因此各厂家都竞相在产品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入蛋白质、牛奶成分、蜂蜜、人参、珍珠、水解蛋白、芦荟及水果、蔬菜、鲜花等的提取物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的产品甚至已将基因工程引入进来,以迎合不断增长的崇尚天然的绿色消费观念人群。

4、香氛疗效皂将成为市场亮点

人们的嗅觉直接连接到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即控制情绪及记忆的部分。香氛治疗是透过中枢神经系统令我们有松弛的感觉,调节人们的情绪,令心理及生理进入最佳状态。

水果系列香皂的兴起,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个新的香气方向。水果系列香皂的香气,既是天然的,又有化妆品的内涵,水果特征的香气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含有多种名贵草药与高级香精复配而成的香水香皂频频在各大商场、超市亮相,正在成为都市消费者的新宠。国外曾流行的“香熏疗法”是使用从有香气的植物中萃取的香油进行治疗,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及提高精神面貌的目的。

三、消费者对香皂的使用习惯及购买习惯

中国区域广阔,各地的人文环境、消费心理、使用习惯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香皂产品的销售。厂家应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采取适宜的营销策略。

在目前市场上,消费者以使用清爽型(68%)、滋润保湿型(39%)、止痒清凉型(31%)、美白型(22%)、天然植物型(11%)等类型的香皂为主;最常使用香皂类型主要集中在清爽型(38%)、杀菌消炎型(20%)、滋润保湿型(18%)、止痒清凉型(10%)。不同城市间的消费者目前最经常使用的香皂类型略有不同。

1、熟识品牌购买决定因素

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因素取决于产品的实际使用经验,及产品宣称的可信度。

产品香味因素没有非熟识产品来得重要。舒适,柔和及留香好的香型较受消费者欢迎。

大小品牌选购差异在于顾客实际使用经验及广告宣传的力度。

广告为提升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吸引消费者尝试新产品的最有效途径。

品牌即产品质量的直接反映,进口或外资品牌较容易赢取顾客信任。

对品牌的忠诚度,部分原因取决于产品的实际试用效果。

2、非熟识品牌购买决定因素

产品质量的衡量取决于朋友推介、广告宣传及产品包装说明。

香味的喜好为选购非熟识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

良好的包装间接反映了产品的质量。

价格必须接近现在使用品牌的价位。

大品牌或生产厂家可信程度较高。

香皂香味、包装是顾客选购新产品时衡量质量的依据。

四、营销策略建议

1、品牌战略实现更大超越

随着市场由“产品时代”进入“体验时代”,高品质的产品以及质量只能成为产品或企业成功的基础,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企业必须拥有出色的品牌,能够让消费者知道它,并且信任和喜欢它才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品牌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既要有“知道”—足够的品牌信息,又要有“信任”—能够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更要有“欣赏”—能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品牌意识和品牌偏好则正处在快速成长的发育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多元化,顾客的偏好和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品牌偏好的关键并不只是大规模的促销,而是在企业核心顾客群中建立起对企业所承诺的品牌价值的信任感。本土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建立品牌意识,转变到通过战略性的步骤建立起能让目标顾客感觉到的品牌价值。

2、塑造更具个性的产品

香皂产品的潮流是向高档次、功能性上发展。“安全、健康、经济、高效、环保、效益”是香皂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后的香皂已不只是作为清洁的手段,它必须兼具某些特征和功能。不论是以表现造型、包装为特色的艺术装饰,还是以超常量加香为特色的香水感;不论是老人皂、成人皂,还是婴儿皂、女性专用皂等都要体现出特色和档次。任何有竞争力的产品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只有独具特色的创新香皂产品才能持续发展。直观来看表现在产品的包装,更深一层还需要表现在独特产品功能和产品香味上。

对于香皂这种个人清洁用品而言,首先,产品要有过硬的品质、与竞争产品相比更具突破性的独特机理、更显著的功效、权威机构的认证;其次,产品在外延上也要有足以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概念、强大的附加价值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有充分吸引力的增值服务。可以从消费动机来分析,新产品定位、新产品设计、广告策略突出功能特性,同时强化产品的香味特征,满足消费者的隐性动机,如享受、放松、浪漫、高质量、时尚等心理需求。

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要充分地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社会发展的趋势、本企业的战略目标、竞争对手的思路、生产工艺的现实性、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等,全方面地进行统筹与规划,另外,要善于在本土文化中吸取营养,作为本土企业,可以以某些中医理论为根据,提出自己的养护理论,这样的产品比较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与认同,也容易形成企业独特风格与形象。

篇5:新疆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疆保险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保险市场份额发生了变化;保险业务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保险业险种结构有所调整;保险监管得到加强,市场秩序得到规范.

作 者:程是东 施志新 作者单位:程是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施志新(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篇6:疫苗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当时叫计划免疫。随后,疫苗研发取得很大进展,先后研究开发了针对乙肝、甲肝、风疹、流腮、出血热、流感、水痘、轮状病毒、流脑、痢疾、伤寒、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等13种疾病的疫苗以及麻风腮联合疫苗等6种多联多价疫苗。

疫苗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最大使用国。虽然中国疫苗产业在疫苗品种数量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但在某些疫苗品种的产能、关键生产工艺、部分疫苗的质量上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中国许多疫苗品种的产能严重不足,生产技术急需提升。目前,中国正在相关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努力迈向疫苗研发和生产强国。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规划称,将着力实现疫情监控及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储备、监管各环节的协调发展,重点建设5类项目,并对疫苗重点项目安排了约94亿元的中央财政支持。规划的发布,将进一步打开我国疫苗市场的上升空间。

疫苗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疫苗市场之所以会呈现如此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全球疫苗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以及新型疫苗市场利好的强势促进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而看好了疫苗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许多制药公司也纷纷选择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开发,以期未来能够在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未来5年内,疫苗将成为促进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由于需求量稳定增长、公众的免疫观念加强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疫苗市场亦将在良好的土壤中得以高速发展和增长。

篇7:钾肥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钾肥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钾肥消费国和进口国,巨大的供给缺口预示着中国钾肥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钾肥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相对缺钾的国家,同时我国钾资源分布极为集中,主要集中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和新疆罗布泊盐湖。

我国钾肥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生产、销售、农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十一五”末钾肥产量自给率达到40%以上。目前中国已开发的盐湖有察尔汗、马海、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大浪滩、大盐滩、大柴旦、茶卡盐湖、罗布泊盐湖等。钾肥品种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中国钾肥产业布局正向着国产、境外、进口三部分合理配置运作。

2012年1-12月,我国共生产钾肥(折氧化钾100%)529.95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

7.8%。

钾肥市场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钾肥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一批钾盐新建项目的投产和固体钾盐矿床利用技术的突破,长期困扰中国的钾肥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从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将实际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就可以防范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钾肥的定义、生产工艺和钾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等,接着分析了化肥行业和钾肥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钾肥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全国及主要省份钾肥产量进行了详实全面地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镁、生物钾肥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钾肥行业做了进出口分析、投资分析和未来前景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钾肥行业重点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

篇8:成都住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以来, 地价涨幅逐渐扩大并超过房价涨幅, 房企盈利空间收窄, 上市房企ROE下降, 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 已有约37%的城市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 房地产行业由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 对房企发展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但是我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房地产行业适度恢复可拉动经济增长, 政府也一直努力调控。

从新一届政府上台到2014年4月, 中央始终致力于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呈现差异化、去行政化的特征, 并力求挤出房产泡沫、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中央对限购等行政化调控手段保持既不收紧也不放宽的态度, 主要调控动作集中在土地 (减少增量盘活存量) 以及加强保障房建设, 并提出“低端有保障, 中端有支持, 高端有市场”的长效调控思路, 房地产调控呈现去行政化;第二, “深八条”、“沪七条”取代以往的“国五条”、“国八条”, 地方政策因地制宜调控, 全国层面基本没有统一调整的政策出台, 差异化调控取代一切政策;第三, 以“金十条”等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政策严控房地产风险, 减轻经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 力争挤出房地产泡沫。

为推动经济尽快复苏, 2014年4月开始中央展开一系列定向刺激动作。在下半年体现出对楼市的救市态度, 9月达到高潮。包括放松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 加强货币政策支持等。主要体现在这几点:首先, 中央提出房贷证券化基金化, 在扶持房地产复苏的同时转移房地产泡沫风险。即930政策中提到的“房贷证券化”与“房地产投资基金化”这两个新型工具, 是国外基本发展成熟的舶来品, 既是救市, 也是改革。其次, 央行在多重压力下于11月21日发布降息政策。最后, 提出不动产登记为房地产税开征铺路, 但短期内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有限, 仅部分投机、投资和改善类购房需求受抑制;长期来看, 通过不动产登记的大数据可实现房地产市场化手段调控, 是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好行业发展。

二、住宅市场的分析

(一) 供销年度特征

图1是2010年~2014年成都商品住宅年度供销价走势, 成都住宅市场供销两衰, 供应量缩水至近6年最低值, 全年以去库存为主, 价格涨幅收窄。全年供应面积1678万m2, 同比下降37.8%成交:全年成交面积1992万m2, 同比下降22.8%价格:成交均价7627元/m2同比上浮4%。造成市场低的原因主要有:2013年市场持续高位运行, 对需求形成透支;宏观形势不乐观, 市场价格持续震荡, 需求观望;十年调控下市场结构逐步回归合理, 投资需求减少。

(二) 供销月度特征

图2是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商品房住宅供销走势。图中可看出2014年3~5月成都住宅市场成交量相对较大, 可能是由于3月、4月市场降价热潮的推动, 5月市场呈现出价跌量涨, 或受90m2落户政策的影响, 部分小户刚需产品热销所致。下半年可能由于9月底开始包括限贷松绑、货币政策刺激等多方面救市政策的提振作用, 11月成交量再次冲高。除此以外其余各月市场成交表现均较为平稳, 传统“金九银十”已不存在。全年价格围绕7600元/m2的均价上下震荡, 市场盘整特征明显, 年底价格上扬。可见, 呈现主要的特征为:月度成交量主要受政策及开发商促销动作影响逐渐碎片化, 成都市场价格敏感性降低, 政策敏感度保持。

(三) 存量特征

图3中可见2014年全年去库存特征明显, 主城区与近郊商品住宅存量面积近5年来均首次同比下滑。主城区:截止2014年底, 主城区存量为781万m2, 同比下降16.2%, 按今年的月均去化速度, 目前存量还需一年完成去化。郊县:2014年郊县成交量下滑幅度较主城区相比更大, 存量虽有所下滑, 但存量压力仍然严重, 按今年的月均去化速度, 郊县目前库存量还需21个月才能完成去化。

(四) 需求特征

单位:m2

图4为成都主城区及近郊住宅单套面积变化趋势, 可见郊县住宅单套成交均面积逐年下降, 主城区逐年上升, 目前主城区单套成交均面积已高于郊县;图5为单套总价变化趋势分析:从总价方面看, 主城区与郊县总价差距逐年拉大, 表现出刚需向郊县外溢, 主城区改需逐步聚集的特征, 高端大平层产品迅速发展。

(五) 热销板块特征

2014年成都主城区热点板块中, 城东与城北热点板块成交量坚挺, 城南与城西成交量下滑明显, 其中南延线华阳段、站南板块及外光华板块成交面积下滑均超过35%。产生这样两极分化的原因有三:一是城市距离原因;二是价格;三是供求关系。

从近郊热门成交板块来看, 郫县老城区市场表现较为活跃, 2014年前三季度成交面积已超过去年总成交面积, 其次是温江光华大道板块。而去年销量靠前的犀浦及蜀都新城板块今年销量降幅均达5成以上。整体来看, 郊县热点板块下滑区域较为明显。

三、预测未来成都住宅市场趋势与发展建议

通过对近年数据在五个特征方面的分析, 预测未来成都住宅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市场发展趋向成熟, 节点性营销继续弱化。第二, 明年市场存在回暖条件, 幅度有限。市场经过一年盘整后, 在政策宽松的基础上明年市场存在回暖的条件, 但幅度有限, 价格反弹可能滞后于成交量的反弹。第三, 主城区与近郊分层明显。主城区由于资源稀缺, 地价高企, 未来以改善产品为主, 刚需受城区价格压迫持续向近郊外溢, 且近郊交通环境改善, 成为刚需主要聚集区域。第四, 郊县存量压力大, 明年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第五, 重点关注板块:地铁3号线、4号线将于明年开通, 沿线板块迎来巨大发展利好, 重点关注198板块、驷马桥板块、红牌楼板块、外光华板块、建设路板块、十陵板块。这些板块仍存在未开发的土地机会以及一定量的项目新增供应。

根据以上住宅市场的趋势, 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发展方向:

首先, 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集中推量、控制价格以加快去化库存。因为此时是需求释放、经济恢复元气前政策的短期宽松时间, 会成为去化库存的最佳时机。

其次, 行业规模增长空间见顶, 地产白银时代, 一定要抓住未来三到五年的转型两级, 包括布局重划、产业拓展、模式切换三条路径。

最后, 利用好房地产金融化机会, 提高融资能力和融资效率, 保证资金链稳定性。中央政府提出鼓励和支持房贷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化, 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贷能力和拓宽房企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肖楠, 刘欣.全国房地产分析报告 (2012年1月) [J].中国建设信息.2012.3:43-47.

[2]饶兰, 梁波, 陈明星.武汉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经济.2006.1:93-96.

篇9:我国电力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关键词:电力市场;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一、电力市场概述

市场是由供需双方组成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电力市场是指在公平、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供电、用户各成员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和执行系统的总合。电力市场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逐渐发展起来的,针对其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统一的观点为:电力市场是一种组织运行机制;公平、竞争、自愿、互利是电力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电力市场是供需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力市场在整个交易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打破了电力市场的垄断地位,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很多电力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营销手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求企业的新出路。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明确电力市场的自身特点并有助于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电力市场现状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电力市场的革新,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末,并初步形成市场格局。但是我国电力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电力企业垄断程度较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电力市场供需双方比例失调、交易形式单一、电力技术有待提高、竞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解决。《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基本原则电力体制改革重点解决电力结构不合理、电力市场对资源配置应起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开放、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电价形成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完善电力监督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电力市场发展趋势

(一)注重规模效益

我国电力市场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电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电力市场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为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必须注重规模效应,建立健全大规模的电力市场,发挥规模效益和优势,极大程度的降低企业成本,减轻用户负担,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电力市场监管制度

电力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政府的监管,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制度能够对企业和用户实施有效的监管,及時采取措施,保障电力市场的稳步运行,如将电价制定和监督权交给银监会,防止地方电价与国家电价不一致等问题的发生,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利益。

(三)发展电力商品期货交易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同步性,而且电价除了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交易中为防止电价波动给企业和用户带来损失,可以采取期货交易的方式,减少因电价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加强电力市场发展规划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企业因竞争机制的引入而面临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了电力需求增加, 但由于电力建设周期较长,造成电力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动态变化。电力产能过剩与否要看最大负荷时能否保证供电, 并有充足的备用容量。为此, 电力市场中的电力规划应遵循电力系统成本最小原理, 坚持电力系统综合资源规划优化原则, 贯彻电力超前发展、保证充足备用、确保安全供电的基本精神。

(五)优化电价市场机制

传统垄断地位的打破使得电力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为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很多电力企业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如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除了这些措施外,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吸引更多客户,优化电价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电价的制定一方面要反映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 另一方面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合理利润和对实施节能具有激励作用, 维持电价与其他能源价格的合理比例,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电力市场的深化发展,但是我国电力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电力企业垄断程度较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电力技术有待提高、竞价体系不完善等,为了趋利避害,很多电力企业采取了多种营销策略意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未来的电力市场将依靠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发展电力期货交易、加强电力市场规划、优化市场电价来实现电力企业的新腾飞。(作者单位:国家电网盘锦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宋燕敏,闵涛,曹荣章,等.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的自适应设计构想[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

[2] 赖菲,夏清.电力特性与电力市场[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5,29(22).

[3] FOUQUET,D.,JOHANSSON T.B.European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at Crossroads—Focus on Electricity Support Mechanisms[J].Energy Policy,2008,36(11).

[4] AGGARWAL S.K.,SAINI L.M.,KUMAR A.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ing in Deregulated Markets:A review and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Energy Systems,2009,31(1).

[5] 亨特.电力市场竞争[M].易立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6]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美国电力市场与调度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篇10:日本化妆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为身居欧盟和美国之后的全球又一大经济实体,日本在化妆品的生产和消费上长年稳居全球第二,2008年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230亿美元。传统的店铺销售以服务和便利为中心全面升级,但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额缓慢增长;基于网络手机的通信贩卖等非店铺销售激增。富士经济2008年11月20日发表了日本化妆品市场调查分析结果。2008年较前市场增幅0。3%,规模预计2兆2463亿日元(约合1572亿元)。随着网络和手机购物利用率扩大,通信贩卖业绩激增。调查对化妆品店·药局·药店、DRUG STORE、仓储超市、百货店、杂货店variety store、便利店六种店铺销售方式及访问贩卖、通信贩卖两种非店铺销售方式进行了分析:2008年店铺销售增幅0。2%,预计销售额1兆7952亿日元(约1256亿元),非店铺销售增幅0。7%,预计销售额4511亿日元(约316亿元)由于网络应用快速普及,通信贩卖在2008取得大幅增长,业绩激增约4。3%。随着有偿样品、无偿样品、旅行装及用后退货等服务项目的提供和完善,大大消除了消费者因看不见实物而产生的不安。百货店提升了护肤意识,重点突出高性能护肤化妆品,销售较前年增幅1。2%。杂货店专营“口碑商品”、有机化妆品、自然派化妆品,迅速应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幅2。1%。DRUG STORE由于药剂师服务的推广,从化妆品店?药局?药店分流了大量客户,增幅1。9%。市场低迷、自身店铺数量减少的有,化妆品店?药局?药店同比减少1。8%;仓储超市拥有自有品牌,重点倾向于更容易产生差别化的食品和服装类商品,同比减

少1%。2009年4月实施改正药事法后,超市及便利店等都可销售药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带来悬念。

市场趋势

老年人化妆品成为新增长点2011年,日本将迎来第一次老龄化高峰,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261万人。工作时习惯中高档化妆品的老人们退休后靠年金生活,低价位优质化妆品将成为他们的首选。

从中端市场转向高低端两级市场长年以来,日本化妆品在日本及欧美市场一直占据中端市场的大量份额,大型商场及百货中,除去资生堂、嘉娜宝等少数日本品牌仍以欧美品牌为主,化妆品店、药局等则以中等价位的本土品牌为主。金融危机扩大了化妆品市场整体规模,但降低了中端市场的消费能力。危机来临,人们往往更注重使用化妆品来消解压力,提升自信,化妆品销量不降反升。但作为主力消费人群的日本中等收入阶层,为压缩开支,更容易转向物美价廉的低端产品。模仿欧美化妆品发达国家,转向商场百货店中的高价格带化妆品,追逐高端消费群体;转向小众渠道,开发品质价位得以平衡的低价良品,追求普通消费群体最大化。日本各化妆品厂家正在加快转型步伐。

自有品牌成未来发展亮点相信您已经开始注意这些名字,欧舒丹、美丽小铺、ANNA SUI、HOURSE OF ROSE、SKIN FOOD„„,它们

很多已经悄然进入中国,很快便以其极具亲和力的品牌概念、安全时尚的商品构成、合理的价位为市场所接受,形成了规模化、固定化的客户群体。日本的自有品牌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积累了一定资金基础的化妆品代理商、化妆品店,为扩张自身的销售地域,为提升自身品牌的潜在价值,委托化妆品OEM工厂研发生产适合自身销售特点的化妆品。

以讲究品质和独立性为立足点的自有品牌PB化妆品,具备以下特点:成本可控性。以进口品牌为例,知名品牌代理空间有限,进货价格仅为零售的70%至80%,中小品牌为40%至60%,自有品牌由于规模化生产及工厂零库存策略,成本低于30%。销售区域可控性。不再局限于品牌厂商指定的销售区域,可跨地域跨国界经营。时尚性。可以做到按需定产,随时加入国际流行元素。品牌价值。从区域化到地域化到国际化,自有品牌的价值随经营范围的扩展无限提升。

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2006年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当年全球化妆品销售额排名中,中国上升两位,超越了法国和德国,预计2010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将达到247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日本的化妆品工厂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在二千家左右,而中国的化妆品工厂同期从13家骤增至四千多家。一片欣欣向荣吗?

机遇巨大,危机四伏。宝洁、欧莱雅、资生堂等世界30强企业悉数入住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在大都市中的市场份额达到80%,并通过收购国有品牌、建立直营店等方式迅速向二、三线市场渗透。

相比于食品,化妆品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更高。日本化妆品品质担保为企业担保而非国家担保,不存在以通过国家认证来搪塞顾客投诉的现象。媒体、社会舆论、行业道德完全可以击垮任何一家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这也是几十年来“日本制”作为国家品牌在全球得以繁衍的根本。

最近,日本玩具企业和化妆品厂家相继将以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为消费对象的口红、指甲油等投放市场,面向低龄儿童的化妆品在日本开始受到欢迎,日本化妆品市场正在走向低龄化。在成人化妆品市场低迷的今天,厂家期望在低龄市场找到一线生机。在日本大型玩具企业,TOYSRUS 从1999年10月开始试销面向10岁-15岁少女的化妆品,这个年龄段的少女一般已经从玩具时代毕业。试销期间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儿童化妆品除受到10多岁少女的欢迎外,还有许多幼儿园儿童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购物。该公司计划从2004年秋天开始,在日本全国的114家连锁店销售儿童化妆品。日本/KANEBO公司的产品中,有专门面向10多岁少女的化妆品系列。2004年7月,该公司又将一种加入发光成分的指甲油以及发光口红的系列产品投入市场。该产品将在日本的玩具店、百货店等约1000家店铺上市,预计年销售额将达2亿日元左右。现在的年轻母亲一般都从高中时代开始化妆,所以她们

篇11:论OT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结婚, 古往今来都被人称为人生大事。婚礼, 作为步入新生活的开场白, 人们都把这一重大典礼看得神圣而庄重,无论是谁都想把婚事办得热闹、喜庆、体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精明的商家早已瞄准这一商机, 而婚礼也被这些商家进行了商业化包装, 拿来作为产业化运作的载体。新人们在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甜甜蜜蜜中, 不知不觉成了拉动内需的贡献者, 也使婚庆市场这块“蛋糕” 越做越大。

一,婚庆产业及婚庆产业链定义 :

婚庆产业,又叫婚庆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婚庆产业链属于以产品与服务结合的需求拉动型产业链,而且有多种产品与服务。婚庆产业的核心活动是新建家庭,其产业链主要是围绕着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及婚后蜜月三个不同阶段形成。

婚庆产业链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新人消费需求为导向,所有企业部分或完全围绕新婚消费主题,以产品、服务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网链。二,婚庆产业市场容量 :

根据国家民政局的统计数据,全国2006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预计到2008年将上升到5000亿元。婚庆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市场,涉及到相关的几十大类品种的产品,如服装、摄影器材、餐饮、旅游、珠宝、礼品、服务等等,婚庆市场前景乐观。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预计婚庆消费额有望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毫无疑问,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不少商家已经觊觎婚宴市场这一蛋糕了。

三,.婚庆产业结构: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在婚庆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服务和规模经营,婚庆的高层次服务也在增多,整个行业都在为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浪漫服务的需求而努力,婚庆产业大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1)婚礼服务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广州在5年前只有80家婚庆服务公司,现在已经超过了500家。婚礼服务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扩大并日益丰富,已经包括了婚礼咨询、婚礼策划、婚礼化妆、MV设计拍摄、婚车出租等方面,从简单的服务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向文化层次发展,注重服务和多样性、个性化。不过,目前婚礼服务行业尚无标准,缺少行业规范行为,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河南,无锡,成都等城市成立了婚庆协会,其余地区婚庆行业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正是因为素质不高、缺少创新,造成了整个行业的大范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2011年成都市场现在注册的婚庆公司有376家,而有执照并且能够提供婚庆服务的机构大约可以达到60家左右,但实际上能保证长期正规经营的婚庆服务机构只有约30家,这其中真正有品牌、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型婚庆服务机构仅有10家左右。多数经营婚庆业务的公司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加上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造成了婚庆市场问题不少。

(2)婚纱摄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纱摄影也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年的普遍关注和热忱参与。据2010年民政部相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998亿元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的比例约为15%。

全国结婚产业调查中心2010年3月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9万家婚纱影楼、摄影公司、图片社和摄影工作室,相关行业的人员近600万,中国婚纱摄影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且竞争与机遇同在在婚庆消费中,婚纱摄影是婚庆经济的亮点之一。与婚宴、喜糖等婚庆项目相比,婚纱摄影的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利润率大约在30%-40%。2007年10月19日,据商务部披露的最新统计,2006年全国大型婚纱摄影企业的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为800-2000万元,有的特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全国目前各类人像摄影企业已达45万多家,从业人员600多万人,年营业额900多亿元。目前婚纱摄影市场的特点如下:

A.婚纱照整体市场规模略有扩大,但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婚夫妇数量上的增加。

B.城乡的拍照率和拍照花费差距较大。价格原因在城市已经不是新婚夫妇拒绝婚纱照的主要原因;郊区和农村新婚夫妇不拍婚纱照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因为本地婚纱照的质量较差;

C.影楼的知名度也是新婚夫妇选择影楼比较看重的因素;

D.中小城市的影楼经营还不太规范,自己拥有冲印车间的影楼还不多。用于促销方面的措施和费用也比较少。

(4)婚纱礼服:

在90年代以前,婚纱礼服价格高昂,婚纱消费基本上都以租借为主,近年来随着婚纱售价的下调以及对婚纱卫生和个性化的要求,引发了买婚纱的热潮,婚纱礼服的消费量猛增。目前,婚纱“以买代租”的消费时尚已经为多数新婚人群所接受。在很多新婚人群中,租用婚纱的价格为人民币180元/次~600元/次(视婚纱的新旧程度而定),高档的就要上千元,其实买一件新婚纱的费用也不过如此,而且对新人来说还有永久的纪念价值,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婚纱礼服。旧婚纱的消毒处理无法保证,许多新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选择了“以买代租”的消费模式。

世界80%以上的婚纱品牌都是在中国国内加工贴牌的,由于事前签有协议,这些婚纱是不会在国内销售的。目前中国婚纱礼服业中,具有一定规模、档次和效益的婚纱礼服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潮州、中山、深圳、广州、江苏苏州、福建厦门和泉州等地,他们主要从事贸易加工。现在中国的婚纱批发市场已形成广州、苏州两大集散地,国内从事婚纱礼服生产销售的经营体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曾经名噪东南亚的广州婚纱一条街,近年受苏州婚纱街冲击,影响式微。目前,国内的婚纱仿冒品过多、质量普遍较差,而品牌货又太贵,这些因素给中国的婚纱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5)婚宴服务:

近年来,结婚的高峰年引发了婚宴市场的火暴。根据各大城市的报纸报道统计,从2005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各大饭店的全年婚宴就大多提前排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五一”“十一”两个大的婚宴市场消费旺季。婚宴利润相对比较高,即使酒店免费提供一系列新人蜜月套房、喜庆蛋糕、鲜花等优惠,婚宴的利润率也达30%~40%,大部分酒店50%以上的利润来自承办婚宴。与此同时,婚宴的档次也明显提升,这两年喜宴投资花费有明显上涨之势,据统计,成都婚宴消费20桌以下已是少数,大部分在30-80桌之间,有的则超过百桌。

4.婚庆产业的商业模式。

新兴的婚庆产业就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它不仅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服务综合性产业,而且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目前,婚庆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产品服务型商业模式,如独立的婚庆产品生产销

售商、婚庆服务提供商等;一类是品牌型商业模式,如品牌连锁、网络营销;还有一类是整合型商业模式,如婚博会、结婚展等。

四,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

(1)产业链逐步形成:

成都结婚产业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生产、婚宴服务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76个关联行业相互连接,逐步形成了以结婚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

(2)总量规模:

随着婚庆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五一”“十一”两个大的婚庆市场消费旺季,成都的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场所、蜜月旅游等企业早在每年的2、3月份和7、8月份就开始为这两大结婚旺季策划筹备。各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总量有所扩大。依据中国婚博会对相关行业专家的调研,全国婚纱影楼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影楼婚纱销量每年至少以20%的速度递增;北京2004年到2005年11月份有276家婚礼服务公司注册,2006年至少翻番。而位于西部时尚之都的成都,2005年至2011年,每年平均增加50家婚礼服务公司,并于每年总量的11.2%上涨,环比上涨18,9%。

(3)企业规模:

成都结婚产业的主要行业企业的规模较小,从业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从从业平均人数来看,婚庆企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均很少,婚礼策划企业平均每家从业人员10人左右,婚纱摄影企业平均每家40-60人,一些婚庆公司甚至只有一间办公室四处到处联系分项服务。尽管婚纱礼服生产企业具有大中型企业,但除中国潮州、厦门等大型生产基地外,手工定制和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还是占大多数。为了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规范,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2004年4月底,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出台一项政策:从2004年开始在国内婚庆行业推行婚庆策划人、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出台一项政策,规定2004年五一前夕开始在国内婚庆行业推行婚庆策划人、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

(4)区域市场结构:

婚庆行业消费的区域性特点非常明确,婚庆产业的区域性特点也很明确,在全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知名的婚庆策划公司、婚纱摄影公司,在当地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区域分布上,结婚产业各行业的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区域性很强,很少出现跨地区经营的大型连锁企业。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相对发达城市,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发达的大中城市,在小城市的分布较少。成都的婚庆企业相对来说还有巨大的完善,规范空间。

(5)地域性的行业品牌正在形成:

由于结婚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除原来相关行业的迁移品牌外,真正全国性结婚产业品牌各地尚未形成,但一批在当地市场份额大、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逐渐形成行业品牌,优势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将提升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洲、深圳等新婚消费能力很强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这涉及到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等方面。例如色色摄影、金夫人摄影等知名影楼早就实现了全国连锁、本地分区布点的格局。成都的婚庆市场的多极格局也同步正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各级二,三线卫星城呈网状包围之势的覆盖面也在建立之中,行业整合,销售整合,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已成了不可回避的发展态势。

(6)成都缺少婚庆“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市场:

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全国婚纱市场呈广州、上海、苏州三角鼎力局面,但其他各地,即使成都,长沙等省级行政单位的婚庆产品主要参杂在服装、礼品、小商品市场内,高档产品,珠宝、服装等主要到百货商场、专卖店采购,婚庆公司、摄影公司、鲜花专卖店散居在城市的各角落,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目前没有真正意义做到婚庆服务“一条龙”服务市场。

(7)新市场建设热开始升温:

成都婚庆用品批发市场起步较晚,与消费需求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下开始新建各类婚庆用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新市场建设热开始升温。成都的新建婚庆市场已逐渐步入正轨,新建婚庆市场多数以摄影器材和婚纱礼物为主题,如西南摄影器材城,华星摄影器材城等,面积基本在2万平米以下,以中小型市场为主。

(8)婚庆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与巨大的商机和市场需求相比, 婚庆行业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服务水平上,还远远不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调查显示, 成都对婚庆公司表示基本满意的仅占60 %左右。婚庆市场的无序发展与巨大的产业链条形成了鲜明对比。婚庆行业市场巨大、利润丰厚, 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但是行业门槛却很低, 企业水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诚信缺失, 中国婚庆产业品牌成长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 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最终导致婚庆服务业鱼龙混杂, 缺乏品牌号召力。婚庆业的“ 红色投诉” 逐渐攀升, 许多新人对新婚消 费充满不信任。综合分析婚庆市场的症结所在之处不外乎以下几点:、产品服务同质化, 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高端消费市场不成熟, 缺乏为高收入新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缺乏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营销模式;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行业混乱无序, 服务规范缺失;行业标准欠缺,行业管理力不从心;、缺乏创新的理念和服务, 导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

中国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认为, 市场无序是目前制约婚庆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会说几句台面话, 有一台摄像机, 掌握一点操作技术,三五个人便可成立一家婚庆公司了。很多司仪并没有经过培训, 只是在每个场合重复背诵网上就能下载的台词。服务品种单一, 低价恶性竞争。中国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各省市关于婚庆合同的拟定、出台和推广, 也标志着婚庆业的管理正在逐步的规范化。为了减少婚庆服务纠纷、规范婚庆公司的服务, 2 0 0 7 年1 1 月1 6 日, 《 北京市婚礼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在西城区开始试用, 合同就付款方式、期限以及合同的解除、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都做了较明确的表述。婚庆合同明确规定, 如果事先约定好的服务项目临时取消, 违约方要支付违约金。也明确规定了策划、主持、化妆、摄影、摄像、鲜花、乐队、场地等各个服务环节的收费和服务要求, 并为双方留出商榷的余地, 避免双方在发生争议时纠缠不清。北京市工商部门表示, 这份合同首次将以往的婚庆“ 协议” 上升到合同的高度, 是规范婚庆市场管理的一个重大转折。由于婚庆产品及服务区别于其他商品, 大部分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量身定制,具有个性化和专属性,另外由于婚礼的过程不可逆转, 婚庆服务的质量就更显其重要, 以合同的形势将婚庆服务落实到具体的条款上, 这是必不可少的的程序。河南省婚庆协会和省消协联合拟定的《 河南婚礼庆典服务合同(草案)》 , 对婚礼过程的各个细节都有详尽的约定, 如婚礼的策划、场景布置、主持、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婚车租赁使用、新娘化妆、婚纱租赁和婚纱摄影、婚宴酒店。不难看出, 河南省消协和省婚庆服务业协会制定合同的目的,是想要获得婚庆公司和消费者双赢的结果。另外, 《 合同(草案)》 还经过了专家的审查和把脉, 法律专家、从事市场经济研究人员和工商局相关负责人, 对合同草案的内容提出了对新人精神损失赔偿的内容。河南省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说, “ 结婚对中国人而言是一辈子的大事, 婚庆公司的违约给新人造成的精神损失, 远大于物质损失。合同草案里关于消费者的权益内容,基本上是真空, 这会给消费者制造合同陷阱, 因此合同草案里应该把消费者的权益明细化。”2 0 0 8 年1 月2 4 日,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民大厦举行, 民政部人教司科技处处长甄炳亮同志在会上宣读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的批复文件》。他指出, 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来之不易, 它的成立对于这个行业将来能够正规有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成都婚庆市场发展趋势

今后婚庆消费市场的发展将会是,摄影摄像器材、婚纱摄影、婚礼庆典服务、婚宴酒席、珠宝首饰、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等由新婚消费辐射到的行业与婚庆公司相联手, 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这些行业将在2 0 0 8 年开始逐渐实现强强联手的行业结合。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将汲取对方服务理念精髓、发挥多方行业优势、共享多方行业资源、互补行业局限性, 婚庆行业上下游企业间应该增加交流和整合, 丰富服务品种, 从而为结婚新人提供方便、全面、周到、细致的婚礼服务。业内有专家认为, 要提高婚庆产品和服务质量, 行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条正确的出路。并且, 婚庆行业打破无序竞争, 充分利用资源, 跨行业联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多种文化的融合将紧密结合, 婚礼形式也将更多样、更时尚、更富有个性, 时尚多样的婚礼形式将成为都市婚礼形式发展的主流。千篇一律、模式化、套路化的婚礼现象将逐步被多样化、个性化的婚礼形式替代。婚庆行业未来发展特征 :(1)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提供的新婚消费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

(2)服务质量将不断提升,更注重服务档次和内容,有系统的职业取向序列;

(3)各类婚庆服务公司合纵连横、行业内与企业间“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共赢发展趋势;

(4)婚庆产业“掘金”行业不断扩充,新婚消费蛋糕持续增大;

(5)各地区婚庆协会不断成立,将大力提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

(6)政府更加重视婚庆文化,制定和完善新婚消费行业规范,整治行业市场;

(7)企业更加注重创建婚庆产业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行业经营管理水平;

上一篇:高考复习常见的弊病及解决方案下一篇:漫笔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