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2024-05-09

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通用9篇)

篇1: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摘 要] 最高法院在对《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的解释中说明了,在会计执业中,会计师是否存在过错取决于是否保持了合理的职业谨慎。

会计师认为,只要依照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审计,即使出错,也不应认定为有过错。

但是法律界和公众则认为独立审计准则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的法定标准。

本文拟从审计准则的角度对这种标准及其差异的形成和解决办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 合理注意 期望差异 审计准则

一、过错标准的界定

职业谨慎或职业注意义务, 具体在会计职业中,可解释为审计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秉着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并做出不偏不倚的结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此标准。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文件也都体现了对会计师职业谨慎的规定,通过的《证券法》第173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报告、资产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当勤勉尽责,对所制作、出具的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和验证。”成为“职业谨慎”地位的法律依据。

二、期望差异的形成原因

20世纪上半叶,“合理注意”是由司法判决逐案给予解释的,这些判决意见为审计准则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一系列的提出了审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的过程中合理关注的具体表现形式。

中期以来,各国会计界对审计实务进行规范,形成一套由《准则》,《说明》,《指南》等不同层次技术规范组成的体系,提出了会计师在执业活动各环节如何具体的进行“职业关注”。

诉讼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引用审计准则来免除法律责任。

会计师认为只要依照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审计,即使出错,也不应认定为有过错,不该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法律界和公众则认为,独立审计准则作为行业内部的自律性规则,不能用来调整注册会计师与信息使用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的法定标准。

社会公众不承认审计准则的效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认为审计准则的规定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注册会计师应做到的标准,由此产生了期望差距,因而拒绝接受该标准。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差异可以从下图得到说明:

图中的纵轴表示不同的期望水平,它们之间的距离代表期望差距的具体要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AB和DE段是公众的不合理认识,会计师应设法取得公众的理解;BD段则是法律认可的应有的关注水平,是能够通过执业水平的提高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达到的。

在法律界和公众眼中,遵守审计准则并不能当然意味着可以免除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在律师、法官眼中往往会采用比现在的准则更高标准的准则来评判注册会计师的得失,所以法律界眼中的审计责任区域是“可能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也就是说,现在的审计准则只是最低的职业关注,如果违反可就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即使遵循了准则也不一定可以免除该责任。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准则界定的关键就在于“现有准则”和“可能的准则”之间。

三、消除差异的策略

1.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审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

为了缩短这种差距,就需要对审计准则进行修改,使其符合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英美判例法下,法律实践往往成为推动审计准则前进的重要动力。

处理具体案件时,法官根本上是从法的基本精神和公平的角度进行判定,使法律实践超越了审计准则。

但是,我国已成文法为主,加上会计事务所的素质不高,很难通过法律实践完善审计准则。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收集相关案例,征求会计职业界及公众意见,公平的权衡双方利益,使审计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确定会计师法律责任,有效地指导司法实践。

2.树立审计准则的权威性,协调双方利益。

审计准则通过了国家财政部的审批,属于部门法规,其法律效力低于《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但我们不能否认其法律效力。

《注册会计师法》第21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可以说至少从形式上我国审计准则法律地位的权威性已经得到确认。

然而,我国从开始推行的《独立审计准则》借鉴的几乎都是发达国家流行的审计程序,这与刚起步的会计职业界的较低专业水准不相适应。

理论超越了实际,是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的。

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充分考虑我国的这种特殊情况,做出合理公平的裁决。

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该加强对独立审计准则的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准则的了解,要求甚至强制相关单位配合会计师的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 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 月: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失职行为的法律分析与对策.注册会计师,(2):35,68

[3]张 蕊:会计审计前沿问题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51~185

[4]肖 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国际比较.财会月刊,(2):51~52

篇2: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一、给自己一个理由

对于我来说,做好一件事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可以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理由。

二、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通读教材

4月拿到新教材后,开始了第一次通读教材,并且适当的做了配套练习。这一次,我只做简单的题目,所有的综合性题目,我全部跳过。

第二阶段:报辅导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

6月起,我开始了辅导班的学习。所有的基础课我都去上了,老师讲得很系统,这样帮助我快速抓到重点。

在上课期间,我每听完一章,就做一章的练习,包括前面没做的综合题。

第三阶段:进行习题的练习

7月底,我开始集中做练习题。我每个科目都只买了一本练习册。但是每本练习册我都做了好几次。

在做习题时,我会找出自己还不是很熟练的知识点,集中突破。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和背诵

会计、财管、审计: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我会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在一起复习。(比如: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都有相关知识点)。税法、经济法:一遍一遍不断的记忆。

三、各科

会计、财管:我比较喜欢做题,不喜欢也不擅长死记硬背,所以在准备注会考试时,做会计、财管的题目竟然也成为相对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当然这是相对于背经济法、税法、审计的痛苦来讲。

做题、做题、做题。复习这两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停做题。我大概将参考书做了3至5次。熟悉题型、提高速度、完善记忆。我不认为每科都买很多本是很好的选择,选本最适合自己的,从头到尾多做几次,效果更好。

审计:刚开始看这科,让我很无语。看了两次后,还不清楚审计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所以不停重复,不停归纳知识点。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时间的,几次重复过后,思路就清晰了不少。

审计的问答题比较难回答,因为它的答案不像会计和财管那么直接、唯一。做题目后,我会好好研究“标准”答案,看人家答题思路怎样,跟着学。

税法、经济法:一遍一遍不断的记忆。我在最后一个月,每天早上都会用2小时的时间轮流记忆这两科的知识点。

篇3: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一、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已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 (2) 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以下七种情形应当或可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

1.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当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或情况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且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强调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或情况,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有关事项的披露。例如,被审计单位债务违约、累计经营亏损数额巨大以及资不抵债等。

2.重大不确定事项。当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方面除外)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强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例如,被审计单位被其他单位起诉,指控其侵犯专利权,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已经受理但尚未审理。该诉讼事项属于不确定事项,一旦法院审理判决,可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损失。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如果认为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是适当的,且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考虑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

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第十七条规定,如果管理层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复核管理层采取的措施能否确保所有收到原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人士了解这一情况,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第十八条规定,新的审计报告应当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修改原财务报表原因的详细说明,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原审计报告。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第十条规定,当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虽已解决,但对本期仍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提及这一情况。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第十一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对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可能注意到影响上期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以前未就该重大错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比较数据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如果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该重大不一致,或采取其他措施。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例1:注册会计师在对A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A公司为B公司提供银行借款担保3 000万元,因B公司未按时偿还借款,银行将B公司诉至法院,同时将A公司列为第二被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无法预计其最有可能的承担金额。

该事项中,A公司涉及无法预计的诉讼案件,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注册会计师应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一)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

1.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存在分歧。

(1)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会计政策选用方面存在的分歧:一是管理层选用的会计政策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管理层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具体情况不一致(相应的,财务报表整体列报的内容与注册会计师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情况也就不一致);三是由于管理层选用了不适当的会计政策,导致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未能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四是管理层选用的会计政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保持连续性。

(2)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会计估计方面存在的分歧:一是管理层没有对所有应当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作出会计估计;二是管理层没有识别出可能影响会计估计的相关因素;三是管理层没有充分收集作出会计估计所依据的相关数据;四是没有正确提出会计估计依据的假设;五是管理层没有依据数据、假设和其他相关因素对事项的金额作出正确估计;六是管理层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作出充分披露。

(3)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财务报表披露方面存在的分歧:管理层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披露所有的信息,或者没有充分、清晰地披露所有信息,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1)客观环境造成的限制。如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特殊等原因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存货监盘等。在客观环境造成限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管理层造成的限制。如管理层不允许注册会计师观察存货盘点,或者不允许对特定账户余额实施函证等。在管理层进行限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层放弃限制。如果管理层不配合,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这一事项对风险评估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仍存在下列情形,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 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财务报表个别项目有重大差错,同时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但不影响财务报表整体的公允性。

2. 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应当指出的是,只有当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上是公允的,但仍存在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才能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所报告的情形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极为严重,则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其影响是否重大时,应当考虑该影响所涉及的金额和性质并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

注册会计师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取决于无法实施的审计程序对形成审计意见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有关事项潜在影响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程度。

(三)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形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被认为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而实现盈利,且拒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进行调整;企业将不能持续经营,但财务报表仍然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

应当指出的是,只有当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会误导使用者,以至财务报表的编制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才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例2:A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16万元,在建工程中的厂房工程2007年度处于停建状态(停建不是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实施的必要程序),A公司2007年度对该项目利息资本化金额为895万元。

该事项中在建工程处于停建状态,仍然把项目利息资本化,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但究竟是保留意见还是否定意见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重要性水平是影响注册会计师判断的主要因素。在具体运用重要性水平时,不仅要分析其数量,而且要分析其性质。由于A公司2001年净利润仅为16万元,但2007年度对处于停建状态的项目利息资本化金额为895万元,如果把资本化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A公司2007年度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了。这种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无论金额大小,从性质上考虑都足以影响财务报表总体的公允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否定意见,而不是保留意见。

(四)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形

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如存货占资产总额的40%,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监盘,也无法实施其他替代审计程序等。

只有当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确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才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不同于否定意见,它通常仅仅适用于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如果注册会计师发表否定意见,必须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论是无法表示意见还是否定意见,都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出具。

当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之后、审计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清楚地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出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例3:B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资产总额为7 065万元,利润总额为982万元。注册会计师对B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说明段表述如下:如附注五所述,贵公司2000年对A公司投资2 280万元,占A公司股权比例33%。到2007年底,贵公司累计投资收益1 940万元,其中2007年列计1 185万元。但贵公司未提供A公司2000年和2007年的财务报表,受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未能对A公司实施审计,因而无法确认该项投资收益。

该事项中,注册会计师无法取得证据的事项不仅增加本年度利润1 185万元,而且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减变动,进而使得注册会计师从整体上无法判断B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该发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例4:C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10 967万元,总资产111 696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如下事项: (1) 2007年,C公司在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继续亏损,账面亏损金额为10 967万元,实际亏损金额为31 729万元,C公司净资产出现负数,账面资产总额为111 696万元,实际资产总额为95 816万元,账面净资产为-10 188万元,实际为-12 836万元。 (2) C公司目前涉及诉讼案件66起,涉及金额21 646万元,其中,C公司作为被告的53起,一审均已败诉,涉及金额20 267万元;C公司作为原告的13起,涉及金额1 379万元。上述诉讼案均未在账表中反映。 (3) 函证其他应收款出现差异6 291万元,C公司拒绝进行调整。注册会计师以上述事项为由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实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明知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不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确认或确认后不愿意予以如实披露,以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为由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甚至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属于严重违背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该事例中,注册会计师用无法表示意见代替否定意见。对于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查证清楚而C公司拒绝调整,应当发表否定意见,而不能用无法表示意见代替否定意见;对于第二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向律师函证等程序,了解C公司最可能发生的诉讼损失,建议其调整预计负债,而不能仅仅披露了事。

摘要:本文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两个方面来论述应如何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关键词:非标准审计报告,审计准则,强调事项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篇4:信任危机困扰注册会计师

信任危机显现

近日,中国证监会根据审计署2002年对16家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完成的对上市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情况,对违规的4家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和1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注册会计师予以通报批评,主要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未审计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等情况。而在2001年证券市场接连发生的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造假丑闻曝光及湖北立华、深圳中天勤等中介机构造假行为的披露,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良莠不齐,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公信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设计的本意是‘鉴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合理确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深究其实质是防止会计信息的欺骗,而这需要注册会计师来完成。”这是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审计教研室主任吴晓根博士对独立审计下的定义。他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最担心的并不是股票市盈率的高低,而是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是否受虚假信息所蒙骗。中国独立审计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其出发点也莫过于防止欺骗,其本身并没有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该项制度的执行,在于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立场和运作程序的保证。

据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意大利,但英国在创立和传播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为了监督经营者的经营管理,防止其营私舞弊,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英国政府于1844年颁布了《公司法》,1845年,又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规定股份公司的帐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此后,英国政府对一批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查帐知识的独立会计师进行了资格确认,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吴晓根博士告诉记者,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自1980年恢复重建以来,已走过22个春秋,注册会计师也被誉为“不拿国家工资的经济警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颁布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和42项独立审计准则及执业规范项目等已成为我国经济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1年11月,注册会计师人数已达55898人,会计师事务所已达4547家。近几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比率逐步升高,这些信息及时地提醒了投资者,对防范市场风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务所坚持原则,顶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过滤了大量的信息风险,挤掉了不少泡沫和水分,以“独立、客观、公正”为立身之本的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防线。

四大因素促成信任危机

中国资本市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会计造假护假案件,独立审计的功能一次又一次地被扭曲,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受到空前质疑,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危机四伏。随着许多会计欺骗面纱的层层揭露,人们越来越清楚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功能扭曲背后的可能性成因。吴博士把这些原因概括为以下四大因素:

首先是环境因素——审计环境较差。吴博士把西方国家的审计环境与中国做了比较。他告诉记者,在西方,独立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先有股份制,后有独立审计。而在中国,虽然独立审计制度恢复已经23年了,但股份制改制上市却是近十几年的事。这种“先有独立审计,后有股份制改造上市”的审计环境,不只是顺序的颠倒,它为独立审计功能的扭曲埋下了隐患。从制度环境看,中国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的剥离、首次融资或再融资模拟会计报表的有关特殊规定助长了会计造假;从信用环境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没有建立健全,政府不讲信用、企业不讲信用、个人不讲信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治理环境看,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委托代理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出资者缺位现象突出,“内部人控制”十分严重。吴博士认为,所有这些,都为扭曲独立审计的功能留下了环境隐患。

其次是市场因素——审计市场无序。吴博士介绍说,审计市场可分为三极:供给者、需求者和监管者。从市场监管者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尚处转型时期,市场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难度大,当注册会计师违反执业规则后,很难对其予以制裁;从会计信息需求者来看,由于投资者尚不成熟,一方面,对真实公允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投资者仍停留在靠所谓的“消息”和“技术”进行投资决策的阶段;另一方面,又对独立审计的期望值过高,误认为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不应该存在任何差错,而独立审计的本质是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从审计信息供给者角度来看,一方面,违规成本极低,另一方面,又勿需面对投资者的有效需求压力,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处于无序的状态,低价接单的有之,出卖审计报告的有之,大有形成审计市场逆向选择之倾向。吴博士指出,所有这些,又为扭曲独立审计的功能留下了市场隐患。

再次是技能因素——职业胜任能力较低。据吴博士介绍,注册会计师个人不能承揽独立审计业务,必须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注册会计师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他认为,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因素有三:一是独立审计准则的完善程度,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水平,三是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能力。他说,对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在业内通过比较分析,除了一些市场环境差异外,与国际审计准则相比,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国际会计公司相比,存有较大的差距。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有不少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很严,但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全面质量控制和单个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则早已被抛置脑后,有的就根本没有内部控制,有的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客户信息的动态管理了。吴博士还指出,就中国注册会计师的人员状况来看,考核通过多于考试通过,有不少考核通过者,虽有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老化。与之相反,有不少考试通过者,虽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可无论是考核通过者还是考试通过者,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于后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都比较放松。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其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高度统一的结果。他认为,所有这些,又为扭曲独立审计的功能留下了技能隐患。

最后一点是道德因素——职业道德水准不高。吴博士认为,对于审计市场,除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还应有第三种调节,那就是道德力量的调节。注册会计师职业与信任、自律密切相关,更多的是强调自律--行业自律和职业自然人自律。自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它源自道德。他介绍说,在注册会计师职业过程中,自律常常会遇到两大阻碍:一是诱惑,当诱惑存在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很难自律,并对自律产生动摇;另一是压力,压力存在,注册会计师必须得这么办,不这么办不行。如果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原则,即使其专业胜任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他认为在中国独立审计市场中,压力往往大于诱惑,尤其是在股票发行审批制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这也为扭曲独立审计的功能留下了道德隐患。

篇5: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建立标准成本中心的条件是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在种类上已经确定,数量上可以度量,并且已知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对于任何一种重复性经营来说,只要其产品的实际数量能够计量且能够说明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所希望达到的生产函数,就可以建立标准成本中心。一般说来,制造部门耗用的主要成本(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与产量的关系,通常较为明确;而一些服务性行业,诸如快餐业、银行业或医疗保健机构,其成本与服务人数的关系也很直接,故均可采用这一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中心的管理者不对该中心业务活动水平的变动负责,但要对那些在成本中心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外部决策所要求的效率承担责任。效率是通过为生产所要求的产出量而耗用的投入量的多少来计量的。这就是说,如果采用全部成本法,管理者将不对由于量差而产生的少分配的间接费用负责,但却负责控制随业务活动量变化的预期的间接费用和中心内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水平。由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不是由该中心的管理者决定的,因而也不必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对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来说,要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评估其效率,而对于其经营效果的评估,则要看该中心是否在指定的质量和时间上达到了所要求的产量。

篇6:注册会计师考试不可忽略考前培训

笔者: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考试吸引了如此多的人报名?

负责人:一是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外改革开放,大批外资进入国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开放,形成了多元的经济结构,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需要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其进行会计服务,这给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进行考试。二是中外合资企业特别是外资等大中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作为应聘条件之一,认可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是具有一定学识水平的人才。三是年轻人体现自我价值的表现,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就积极投入考试中来,一方面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考试获取一张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通行证”。

笔者:众所周知,要想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考试的全国合格率一般在10%左右,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负责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特点是,在考核考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侧重考核实务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并体现知识更新的要求,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另外,考试内容和范围比较全面和广泛,要求考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考生如没有经过一定的实践、没有经过会计、审计专业的系统训练和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考试通过的难度就比较大。如《审计》科目,不但测试考生对审计重要性的理解、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审计结论的确定和审计报告的编写,而且还较多地涉及企业会计制度的应用,要求考生既具有较为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笔者: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负责人: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本市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大部分都是由退休人员组成,经考核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约占整个行业的80%以上,学历大都为初高中。人员结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进行充实调整。自从1991年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以来,本市有多名考试合格的考生陆续充实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中来,到底,本市有执业注册会计师2851人,通过考试取得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已占整个执业注册会计师比例为77%,从业人员中70%以上为50岁以下人员。从业人员中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占95%,硕士、博士也有一定的数量。他们年纪轻、专业素质高、具有朝气,促进了本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向年轻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笔者:请问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和合格率情况?

负责人:上注协自1993年举办考前培训以来,以提高合格率为中心,注重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吸引了大量考生来参加培训。在培训班老师和考生的共同努力下,考生的合格率有较大提高。考前培训班合格率实现了“双超”,即平均合格率和单科合格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经统计,20考前培训班平均合格率为18.39%,全国平均合格率为13.8%,相比增幅达33.26%。

笔者:上注协组织的考前培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合格率?

负责人:上注协考前培训班,汇集了本市各著名高校教授、会计师事务所业内专家和政府业务部门权威师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四分之三以上;培训班专门配备三名管理人员进行教学安排和对教学点进行巡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6个教学点,在每个点实行双休日、半脱产、全业余三种班次,每个班配备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各科目成立教研组,对各自学科的难点、重点开展教研活动;两名督导到各教学点听课并及时反馈信息,班主任负责组织听课考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由考生对任课教师在教学态度、方法、效果、进度等四方面进行打分考评,督导及时将打分考评结果与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督促教师改进授课方法,提高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笔者:在上注协考前培训中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很有特色,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负责人:上注协培训班的每个科目组都有十几位任课教师,他们分别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在教学中各有特长。培训班在每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安排至少五次以上的教研活动时间,每个组有一名组长负责本科目组的教研活动,任课教师全部参与,每次教研活动事先有准备,事中有记录。活动内容主要有教学计划的确定、教案的准备、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讨论和解答、教学进度的检查、综合性习题的编写与历年考题的讲解等;另外,上注协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到外省市取经学习和参加全国考办组织的教材研讨会。由于教研活动能够在政策导向、理论探讨、实践操作三者的联系上注意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在大规模的培训教学中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笔者:请问上注协考前培训有何新打算?

篇7: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发布时间:2011-05-16 浏览次数:1301

浙注协〔2011〕25号

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

为认真做好2011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继续教育工作,省注协根据中注协、中评协培训会议精神和培训计划,结合征集的行业内外意见,研究并制定了培训计划,现将《2011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按照本计划认真组织好本单位执业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并就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好新审计执业准则、新评估准则的培训工作。今年,我省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与2010年相比,是以“围绕新审计执业准则、新评估准则培训”为主题、采取“一竿子插到底”、展开“全员轮训”的计划形式进行。注册会计师培训的主题内容是新审计执业准则;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的主题内容是新评估准则。因此,请各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合理安排,积极参加,确保所内执业人员人人轮训一遍。同时,为满足执业人员实际需求,还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班,鼓励广大执业人员在完成准则培训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省注协组织的一些特色班的学习和培训。

二、统筹安排好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今后,省内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均实行网上报名培训。每期培训班人数采取以“计划数为限、预先报名、先报先确认、名额报满、自动截止”的原则进行确认。请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全体执业人员务必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有组织、有计划、分批次的完成培训预报名工作。参加培训的注册会计师必须携带“注册会计师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必须携带“IC卡”(注册资产评估师没有办理IC卡或丢失的,请及时向会员部申请办理)听课考勤。为保证各期培训班组织有序,报名时间截止后,已进行网上报名的人员必须如期参加培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经省注协培训部同意。对于未进行网上报名而自行前往培训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原则上不予安排当期培训。对于冒名培训、报名而不参加培训、网上报名已经确认却随意更换他人的,经省注协查实后,取消学时确认,并在省注协网站上进行通报。

三、切实履行好继续教育网上报名程序。

(一)注册会计师网上报名培训。凡参加省内培训班的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网上报名。网上报名确认具体操作步骤是:根据2011培训计划,及时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进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会员版”,选择用户类型“会计师事务所”,输入口令,登录进入欢迎页面中点击[继续教育/网上报名/报名维护]菜单,再选择所要参加的培训班,完成网上预先报名工作;各会计师事务所务必在各期培训班报名时间截止前,将培训人员逐个核对相关信息,完成最终网上报名确认工作;经省注协培训部确认后即完成网上报名参加培训。

(二)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网上报名。凡参加省内培训班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必须通过网上报名。网上报名确认具体操作步骤是:根据2011培训计划,及时登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网站(),进入“行业管理信息平台”,选择“培训报名”,在用户登录界面输入“注册证书号”和“身份证号码”登录进入,再选择所要参加的培训班,完成网上预先报名工作;各评估机构务必在各期培训班开班报名时间截止前,将培训人员逐个核对相关信息,完成最终网上报名确认工作;经省评协培训部确认后即完成网上报名参加培训。

(三)业务助理人员培训报名。业务助理人员需要培训的,继续采取传真(或电子邮件)报名确认,根据各期培训班的具体通知,填写《业务助理人员培训报名确认表》,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确认。具体报名确认传真电话及电子邮箱以各期培训班通知为准。

四、专人负责好本单位所属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管理。2011省注协各期培训班具体通知将全部通过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发布,同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省注协配给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专用邮箱内。请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定期登录省注协网站并查收相关电子邮件,关注行业培训动态,及时完成培训报名确认工作。

五、组织实施好事务所内部培训班。需申请举办内部培训班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的有关规定,具备内部培训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于5月30日前向省注协培训部上报内部培训方案,由省注协确认后方可举办,并周密组织培训实施,经省注协实地检查验收后确认培训学时。

篇8:注册会计师培训标准

面授培训班拥有周末班、集训班两大培训种类,注册会计师面授培训班下设周末面授精品班、周末直播精品班、周末面授实验班、周末直播实验班、封闭集训精品班、封闭集训实验班六大类辅导班次;注册税务师面授培训班下设周末面授精品班、周末面授实验班、封闭集训精品班、封闭集训实验班四大类辅导班次。课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独家权威的师资阵容、全面准确的模拟演练、专业贴心的服务品质,实现教、学、练、考、答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大幅提升考试通过率。

现场聆听名师讲解

独家权威师资阵容,零距离面对面现场讲授

人性化教学安排

周末班、集训班多种班次选择,教学地点紧邻地铁、交通便捷

高通过率教学体系

基础、强化、冲刺三段式教学模式,网络、面授完美结合

未通过满足条件全额退费

篇9:注册会计师“勤勉的询问”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心态:怀疑、谨慎,搜集与舞弊风险相关的信息,深入调查管理层和员工。国外的舞弊案例研究表明,在调查和揭露企业舞弊时,往往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审计技术——“勤勉的询问”。舞弊易于掩盖,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线索。而通过询问,很可能发现线索。在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中,为什么没有人揭发舞弊?因为没有人问!由于调查舞弊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因此,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勤勉的询问”这一审计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询问的对象

1992年至2002年间被证监会、财政部处罚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每家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该公司的舞弊,有的管理人员是自己直接参与,有的是通过授权或指使下属进行舞弊(这种情况也归结为管理舞弊),从中可以得出管理舞弊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企业舞弊的主要形态。因此,当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进行审计时,不仅应当向管理当局、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关键管理人员询问,还应询问公司的法律顾问、工程师、仓库保管人员和刚离职的人员等。

二、询问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在询问前应事先准备好有关舞弊的线索,并在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友善关系之后才开始询问,询问的内容由一般到具体,由容易到艰难,由轻松到敏感。

询问管理层时,应关注:是否存在管理人员已知的舞弊行为或被指控的舞弊行为;管理层是否得到了有关舞弊的报告,是否从现有员工、前雇员、分销商或其它中介机构那里取得舞弊的初步证据;管理层对舞弊风险的评估,对会计记录、分类以及交易中,可能存在舞弊的判断;管理层有无用以减少舞弊风险的计划和控制措施及如何向员工告知其管理理念和职业道德;了解管理层是否对审计委员会或其它类似职能机构负责,是否对内部控制负责以及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预防或纠正舞弊的重大举措。

询问审计委员会时,应了解审计委员会开展工作的范围;询问审计委员会对舞弊风险的看法以及是否获知现存或可疑的舞弊行为。

询问内部审计部门时,应适当地向内部审计人员询问其对舞弊风险的看法;内部审计部门是否为识别、发现舞弊行为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管理层是否对内部审计结果满意;内部审计部门是否获知现存或可疑的舞弊行为。

注册会计师还应向企业内部其他人士询问企业是否存在舞弊或具有值得怀疑的舞弊迹象。该询问能够从非财务角度印证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或提供管理层越权控制的信息(如指出交易方式中的一些不寻常的变化)。注册会计师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对存货执行简易审计程序,或运用分析性程序的结果出现偏差时,应该向下列人员询问:与编制财务报表无关的人员;企业内不同职权层的员工;与创建、记录、参与复杂或特殊交易有关的员工;企业内部法律顾问。

三、询问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在询问时应根据客观情况选择使用恰当的询问方法,并充分运用审计心理学,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审计询问中的心理对策主要有:调查谈话法、疑点突出法、差异对照法、迂回探测法、定向询问法和启动回忆法等。前三种方法适宜在一般公开的调查活动中使用。这种心理对策法的特点是目的明显,能使调查对象很快明白审计人员调查询问的内容,可以使主客体双方的心理迅速接触,便于审计人员从正面探明调查对象的心理活动,利于主体排除心理接触中的干扰。后几种方法适用于秘密调查活动。其特点是目的不明显,容易使被调查对象心理陷于被动,而对主体的意向和目的起到隐蔽掩护作用,使审计人员掌握心理主动权,较可靠地调查对象的心理变化。口头证据之所以被人们看中,是因为可靠的口头证据能为审计的进一步取证提供线索。但是注册会计师对于未经确实的回答应当心,不要完全相信,当感到迷惑时应大胆地说出并作进一步了解。

在进行“勤勉的询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运用审计心理学,从被询问人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合理的推断。

第一,语言反应。当不诚实的人被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可能出现紧张状态,表现为:重复问题,以争取时间来思考怎么回答;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回答;发誓从没进行过舞弊;反问注册会计师,想打探注册会计师已掌握了什么;对注册会计师问及舞弊,表现得过于平和、尊敬等。

第二,非语言反应。当一个人受到心理上的威胁时,常有精神上的“战斗或逃跑”反应。那种状态下,说谎人的身体难以保持平静,下意识地处于一种想逃离的状态,或不安定地变换姿势。

四、询问的结果

上一篇:地产工程部工作流程下一篇:关于环保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