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2024-05-28

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精选8篇)

篇1: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认真听完了王爱东校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讲座中的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通过阅读一篇篇经典文本,走进一个个名家、一本本名著,让孩子打开一扇窗户,走进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 重要的形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种类繁多,但学生的选择却较单一,除了卡通故事之外,就是童话类、故事类,或是为了考试的作文类书籍,而对许多文学名著却极少接触。其实,多读些名著,对小学生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名著都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生活经典,是文化的精华,真理的载体。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动力。要搞好文学作品的欣赏,更要有许多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口味,浅显易懂而又情感高洁的文学作品是首先条件;二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读”、“诱读”。如:

a、开展“读书交流会”,“佳作欣赏会”等,形式可有:细品、复述(或背诵)、介绍、评析等;

b、开展精彩句、段、篇章的“朗读比赛”,晨会“一分钟朗诵”,“速默比赛”;

c、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当然首先要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这在后面“教给方法”再详加说明。班会课每周检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情况,既查数量,也查质量,还可以分大组进行“评优”或“每周一星”等。d、进行“话剧”表演。

2、教给方法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及关键。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a、课内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给相应的作品欣赏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辅相成。b、教给审美鉴赏意识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来探索艺术真谛,体验艺术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憎喜乐等情感,可通过有感情地讲解、朗读、吟咏等,营造情境、气氛、感染情绪。c、引导做好读书笔记

读过的作品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得记录下来。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在高、低段的要求不同,低段的只要能记录看过的书目及作者即可,而高段的还可加上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或人物的印象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评价等,甚至许多好词、好句皆可。

3、效果展示

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后,总会希望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欣赏感受表达出来。这时的效果检查和展示已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效果展示可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可开展“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诗歌朗诵会”等,每次的优胜者皆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并可与各种“全优生”、“特长生”等评优挂钩。

总之,引导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不是一周、一月的事,也不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就能见效的,是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坚持引导,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才能提高。著名作家金波说过——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篇经典文本,走进一个个名家、一本本名著,让孩子打开一扇窗户,走进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篇2: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教学就是要在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以至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提高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教学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注意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时,我采

用了直接导入课题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读课题,在板书的时候,我故意将鱼游到了纸上,写成了鱼画到了纸上,学生都很激动,连忙指正我的错误,我顺势引导:咦,不对呀,鱼是活生生的动物,只能被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了纸上了呢?这样一来,学生都很感兴趣,非常迫切的希望学习课文,很自然地便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学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我就立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效果会好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一)内外结合,课外阅读要结合语文课的教学进行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结合语文课的教学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并且还要将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拓展学生视野,二者相辅相成,可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就先布臵学生读《东周列国志》,同学们在学课文之前,对廉颇、蔺

相如就有了一些了解,课堂上兴趣盎然,对蔺相如、廉颇赞叹佩服不已,知道《东周列国志》里不仅有他们的故事,还有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在教学完《丑小鸭》后,教师就安排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如《皇帝的新装装》、《海的女儿》,学生对安徒生童话有了进一步了解,班上兴起一股安徒生热。这样就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将探索的目光自然地转移到课外阅读中。

(二)家校联系,多方合作培养读书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熏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电话交流等形式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不仅自己要读书,而且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体会,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和最大激励。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发展个性,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据课文的内容有目的的去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例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如果当时你站在悬崖边看着普罗米修斯遭受痛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说说,你想怎么当好导游,把这个美丽的风景介绍给你身边的伙伴亲人。问题提出后,孩子们都抢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一般经过快速思维后,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在全班交流,这样,谈论交流而后把他们说的写成文章,效果是很好的,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

(一)快速浏览法

在语文课堂中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为的是能在加强学生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的基础上,更加自信、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

学生从平时的阅读向快速阅读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

不能急于求成。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们从基础的字、词、句、图片进行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要教会他们充分利用文本的各项资源,如课文后面的生字词、思考题、资料袋及相关的图片等。教师要在充分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编者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整理利用文本的各项资源,并指点学生根据种种提示,识记课文中的字词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一文,介绍了雷雨前后天气的巨大变化,在雷雨没来之前是“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相反,在雷雨之后“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在这里就有两幅图片非常醒目地展现在课文中,雷雨来前的文字下方是一幅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小朋友正把家里的窗户关上的图片;而在雷雨过后的文字上方,是一幅天蓝气清、彩虹高挂,小朋友正把家里的窗户打开的图片。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之前,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大致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图片的快速过目能给快速阅读带来帮助。

(二)经典名著推荐法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所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

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教师更应该指引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善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内涵都得到提升。

(三)圈点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习惯的培养、方法的传授和思路的点拨。也就是说,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而圈点勾画批注阅读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品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在阅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边动笔,用一些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点勾画,标出重要的字、词、句,划分层次,写出感想,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评价手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篇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品析中积累丰富的语言

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正如古人云:“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河。”摘抄仅仅是巩固阅读成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 在鉴赏中, 深化认识融会贯通, 把握实质, 把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的语句化为己有。

如《海上日出》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先指导学生从太阳的动态变化入手, 想象朗读, 品味描述太阳上升的词语:“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 体会想象太阳吃力上升的样子,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这样, 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中, 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可以相应地补充一些, 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如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 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等。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 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写读后感等。既积累语言, 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切实保证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指导学生进行摘抄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如果我们能做到勤摘抄巧运用, 那么我们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学生就会有较为开阔的视野, 有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有较为流畅的表达能力。

二.结合语境渗透, 提高素养

创设语文情境, 运用多媒体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用富有感染性的乐曲,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 或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 从而理解教学内容,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 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 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如叶圣陶的《荷花》一课时, 我用多媒体播放出满池荷花优美的画面, 配上动听的音乐,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 假想自己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微风吹拂着, 暖暖的阳光照耀着, 与小鱼儿嬉戏着……学生们被这美妙的意境深深陶醉了。他们用比平时更美妙动听的声音读着, 再现了荷花的种种风姿, 充分领略了作者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 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结合文本练笔, 积淀智慧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 结合语境练笔, 可以让学生通过文本这个例子具体感受, 品味体会, 更准确地运用语言, 并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 从语文知识走向言语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有些课文都配有生动鲜明的图片, 直观形象, 也是进行练笔的宝贵资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如《桂林山水》《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精美图片让人放飞思绪, 为练笔提供了难得的宝地。文本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适时地利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 挖掘文本内涵, 彰显独特魅力。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 对运用联想与想象对情节进行续写, 使学生无拘无束的发挥想象潜能, 提升语文素养。如《七颗钻石》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 教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写写此时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写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佳作来。这样的想象练笔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 放飞了纯真的童心, 抒写出他们精彩无限的内心世界, 学生兴致盎然, 创意无限。

篇4: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识字能力;审美情趣;情感态度

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高。

一、借助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识字、写字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然而,如何才能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自由阅读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识字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鹬蚌相争》时,在授课之前,我引导学生查字典认识本节课的生字与生词:“鹬”“蚌”“威胁”“毫不示弱”“啄”“喜笑颜开”“筋疲力尽”等等,让学生先经过查字典的认识阻碍自己顺利阅读的字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通过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的魅力,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海滨仲夏夜》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中一些句子进行了欣赏,如,文中“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海滨之美。

三、立足语文阅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魅力,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所给予的思想感情,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我以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在品读与想象中体会百合花的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等优秀的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2)百合已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3)作者在百合形象中寄予了什么寓意呢?是什么力量让它冒出了花苞,开出了花朵,是什么原因使百合近乎完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阅读思考,并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加强了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不仅要借助阅读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还要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最终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5: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故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字】: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现代公民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人文教育内容的比重,更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社会、自然,关注人生、亲情、友情,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可以说语文,不单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故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一、利用教材熏陶人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所谓“文道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实施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语文课中的丰富的美育资源。

1、理解课文词句中的美:首先从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入手欣赏: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精妙,是因为表达深刻、精辟,给人以启迪和警策。例如,《故乡》结尾处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实践,是否努力。光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必然落空;只要努力奋斗,敢于尝试,希望之路就会出现。它鼓励我们要为理想和未来去开拓,去实践。这样的句子总是常读常新,给人以无穷的启迪。第二从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入手欣赏:许多句子之所以能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因为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凡响,2 或独特、或新颖、或巧妙,达到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绝妙境界。还以《故乡》中结尾处的那段话为例,鲁迅先生没把深刻思想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它蕴含在一个比喻里,这样就使深邃的哲理变得既含蓄而又通俗、形象,启迪人们深入思索。第三从品味精当的遣词造句入手欣赏:许多句子过目难忘是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紧密相联的。精当包括生动、准确、严密等多层含义,优美、精辟的语句或是兼而有之,或是突出了某一方面,必有其独到之处。例如,《最后一次讲演》中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选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句子中的“一个”和“千百万个”就用得十分巧妙,通过数量上多和少的强烈对比,非常有力地表明了李公朴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民群众将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同时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敌人的愚蠢无能。第四从揣摩语句的韵律节奏入手欣赏 语句的优美还常常表现在和谐的韵律和节奏上。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组脍炙人口的赞颂志愿军战士的排比句就是如此:“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组排比句每个分句的字数相同,都是14个字,第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韵,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的和谐优美,有一种音乐的韵律回荡其中。这样就使作者对志愿军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更鲜明、更充沛、更热烈,从而也就更富于感染力。

2、借助图画、插图、多媒体等工具认识美。

让学生动手画图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 3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在其中,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的隧道就需采用两端凿进法,八达岭的隧道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要按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隧道的简要示意图,教师点拨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画,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操作中掌握了课文的重点内容,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有些课文中的词语,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学生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借助文中的插图,则可以使学生便于理解。如在《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是这样描写草塘美的:“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前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色,远一点的呈色,再远的呈色,一层又一层,茫茫的跟蓝天相接。”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学生一眼就能从图中直观地感受“鲜绿”、“ 翠绿”、“ 墨绿”草塘绿色的不同层次,理解了“茫茫”的意思,对于这些,学生品读得有滋有味,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主动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学生课外阅读《敕勒歌》时,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我做了这样的一个课件: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我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 4 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认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顿时,学生们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从而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教师随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美妙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死板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而是直到末了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多少牛羊,还有多少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天真活泼的姑娘,还是踏着牧歌归去的小伙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倘佯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

3、朗读感受课文中的美。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教材中很多精彩的段落、语句都能对学生产生更好的人文素养的感觉,其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节奏明快的排比,贴切传神的比拟,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等,这些优美而规范的语句可谓是语言中的精品,往往也是课文阅读中情理意趣所在。而对于经典语句,教师一定要花时间,引导学生去反复揣摩,诵读乃至记忆,这样 5 不但能使学生感悟到文章语句中的人文内涵,不断陶冶学生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语言积累丰富以及语感的培养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一位教师《搭石》一课教学,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荡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他是这样品读的:

1、这段语中哪些词语还让你感觉到美?(生讲到“协调有序”一词)哪句话解释了“协调有序”这个词?

2、(教师引领导学生以前面的,后面的,男同学,女同学等不同形式反复读)前面的„„后面的„„“踏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有节奏地)踏踏、踏踏„„

3、师:这“踏踏、踏踏”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像什么?

4、指导朗读:多美的声音呀!请把这句语美美的读一读。(自由练读,指读,相机评价)。师:(播放搭石主题画面,配乐情境引读)无论是晨曦初露之际还是夕阳西下之时,一行人„„(生接读)。也不论是秋风习习,落叶纷飞还是寒冬腊月,大雪飞扬,只见一行人„„(生接读)。

读片段中,教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协调有序”这个词,再通过“踏踏”声的表演读,让学生从本质上体会到了“走搭石”的“协调有序”,突出了“协调有序”的意境美,最后通过想象和创设情景反复品读。教学中,这位教师没有只停留在“有感情地朗读”层面上,而是通过咀嚼字词,认真体会文章中展现搭石时热闹的情景,通过一些语言表象: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荡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通过一些涵泳句子,链接一些语言镜象,如:清波荡漾、人影绰绰,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却能体现出一种美的感觉。6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到语言散发楚的魅力,不断拓展学生对语感中优美语句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中语感的想象,不断丰富语言语感,使教学有浓重的语言氛围。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一层一层反反复复的品读,多角度的理解使学生得到很好的人文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外阅读体验生活

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比如,学完《丑小鸭》的时候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学完《守株待兔》和《揠苗助 7 长》这两则寓言的时候去读读《中国寓言故事》等等,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2、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到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亲密接触课文以外的世界,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去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抒发自己的情与感。如编演课本剧,叙写故事,开展辩论演讲比赛,把一些诗文配乐、演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发其创造力。又如在班中开展《我长大了》、《我是父母的好帮手》、成语接龙、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我,珍惜自我。让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都能在学校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荣誉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尊和自信,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

篇6: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昭平县马江中学 林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可是在我们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图书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状况就更差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家庭没有专门的书房或其他专供阅读的场所,私人藏书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优秀作文选,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另外,有的农村集镇连一家正规的新华书店都没有。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农村小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读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

每天早晨,让全体学生朗诵半小时的中华经典、国学精粹以及优秀的新诗篇章;每天中午,让全校师生安静地阅读二十分钟经典童话或教育类文章;每周三篇日记,鼓励学生总结、反思个人的收获与不足,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新方式。在这种共读共写的校园文化气息里,让孩子们开始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热爱读书,这种通过整体环境的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育人方式,要远胜于机械的应试教育。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要有图书质量上的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丰富,有益于其成长;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三、发挥教师的作用

语文教师首先要勤于读书,在教师自身读好书、好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班级、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四、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

将阅读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落实到每个年级。教师要求学生以背诵诗歌、优秀诗文目标。专门阅读指导老师做到中午与学生一起看书。老师们在教室里布置识字角,让识字帮助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课外让学生以剪贴本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要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除中午为自由阅读时间外,每周还抽一节课为大阅读课,开始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尝试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还按月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共同阅读书目,以便于指导阅读与交流。还要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同时心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书香氛围。老师们鼓励学生到校图书室借书。该年段重视读书笔记检查反馈。读书笔记要求非常具体,每周2篇,每篇包括6个好词,3个好句,1个好段,还要写上“我的感想”。老师要不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动笔,还要把学生作品整理成册。以便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就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向学校要时间,向老师要时间,向家长要时间,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如:成语故事赛、诗歌朗诵、评比阅读之星等。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要求每周3篇。最后要形成阅读反馈形成制度,每天背一首古诗,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每月评一次阅读之星。本学期开展一次“读名著,讲名著”主题活动,一次年段课本剧表演,不定期手抄报展示。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自备笔记本,除摘录好的句段外,练习写读后感。

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加强阅读交流,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黑板报每学期出2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班刊每期须有1/4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评选书香小博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

六、加强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

篇7:拓展阅读空间 提高语文素养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肖燕

摘要:

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建立开放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让阅读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词 阅读空间 语文素养 拓展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读是为了写”,认为“阅读只是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和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阅读课上成写作辅导课。君不见,“一言堂”、“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风依然很盛,语文教学仍局限在一堂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上依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行为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最终教学目标。

一、拓展阅读空间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使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更具个性化,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空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新时代的产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拓展阅读空间是向人本的回归

基础教育改革所明确的“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育人宗旨,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成长为完善的人。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尊重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对教育回归人本的强烈呼唤。

2、拓展阅读空间是对学生的解放

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3、拓展阅读空间是情感迁移的过程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去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建立开放的阅读课堂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灌输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高耗低效现象尤为严重。因此,要自觉地摒弃那种“教师讲、学生听”、“以讲为主的繁琐分析”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训练为主线,以学生自主阅读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实践活动。“从学习的特点出发,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读’字,即要把语文课上成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阅读课。

1、读为主线——悟之本 文本是主题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读来完成,语文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新课程标准提倡给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独立地读,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无所不在!读的方式有很多,有默读、朗读、自由读、集体读、小组读、表演读等,还包括背诵、复述等等,都是读的范畴,所以,读是理解,感悟是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1)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按老师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统一朗读模式,朗读的形式应个别读为主,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朗读才可发挥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爱上语文,了解语文。

(2)朗读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

传统的朗读教学,一节课重点朗读哪几个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教师通常会说:“同学们,这几个句子很重要,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好能读熟、读背。”至于为什么读?为什么重要?教师却不去探究,学生却一头雾水,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读。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必然会有些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在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对同一内容独特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加鼓励,正是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感悟,才使学生对语文的“大”有所理解。

2、心灵对话——悟之源

在语文阅读中,学生要处处发现美理解美,对美的体验就是对语文的喜爱,对文本多角度的解读,就是对语文美的多方面挖掘,《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抓住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可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求。

(1)以读激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的重要特点就是激情,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早润物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也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解放学生的“嘴巴”,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自读,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自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独特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细品味,找出其中语文的美,体验语文,感受语文。

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阅读实践有着个人特点,其阅读思维的角度、感受、体会是不会一样的,教师就是要在学生的阅读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培育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人字形”线路不理解,我就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图,这一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这不就是又对语文文字美的一种宣泄吗?(2)读写结合,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在知道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巧妙点拨,围绕课文内容,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内容延伸,情感升华,由读向写辐射,由写向读还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在互动中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3、走向实践——悟之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的结合起来,去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这时的教师再也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人,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们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同时课内外对应,让学生慢慢学会如何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学习语文,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这说明培养学生能力不能仅仅拘囿于课堂教学,而应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构建 “大阅读课”课型

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推荐—指导—阅读—汇报”的程式,可构建四种“大阅读课”的课型:

①互荐读物的阅读超市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内容作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或通过讲故事等各种形式,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同时,学生间也可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文章、书籍,进行读物推荐。

②指导方法的阅读欣赏

在推荐读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

③自主安排的阅读空间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按照阅读要求,根据手中的材料自选内容进行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④读有所获的阅读汇报

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学、读中思,把阅读过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以及通过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社区实践生活中阅读

袁微子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要在实践中考验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因此,在开展校内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①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出家门,逛逛大街,当一名“语言医生”,看哪些字写得不规范、哪些广告用语不合语法等;

②让学生晚上收看电视节目,第二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做一个能言善辨的“评论家”;

③组织学生拜访当地的一位“名人”,体验一下“记者”的感受;

④让学生搞一个专题小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3、在写作同步中阅读

写作活动,是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活动形式,意在把学生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开展练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自办作文小报、语文小报、红领巾信箱等活动,来历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1)阅读积累日记

阅读积累日记是每天所阅读的文本资料加以记录。要形式灵活多样化地将自己的观察、实践、课外阅读所得写成日记,或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制成活页用线穿起来;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文件包或文件夹,将搜集到的宝贵资料分门别类珍藏起来,待写作文的时候,到里面按类别查找。

(2)阅读分层书评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可确定不同的书评要求。如二、三年级可以以摘抄式评说为主;四年级作巩固式书评摘抄,学写感想式书评;五六年级可以写感悟式书评为主,学写评价型读书笔记。

(3)阅读小报编辑

内容可为学生的优秀作品(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优秀作文等)、有关语文基本知识等,小报力求学生全员参加,要由学生共同编辑,充分地激发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篇8: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巧置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对学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创设一些情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 激起探究的欲望。

1. 营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语文是诉诸丰富情感的一门人文学科, 教师要重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准备。如果在导课时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会将学生带入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 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 设置故事悬念。

“要想知道喜洋洋是用什么方法打败灰太狼的, 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段,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 往往都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扣人心弦的片段描写, 这会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心理。学生都有好奇心, 他们阅读课文, 往往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十分关注, 根据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 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运用了悬念, 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和探究。

3. 引导学生存疑质疑, 让学生在存疑质疑中进行探究阅读。

在引导学生观察、读书、讨论、交流的同时,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大胆质疑, 让学生学会质疑, 不断质疑, 逐步学会探索, 并在释疑中研究创新。在指导学生质疑时,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写出自己的理解、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 把不会、不懂及联想到的问题均不受限制地写出来, 到课堂上质疑。

二、教给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 学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讲解所占去。目前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 担心学生对文章理解不准确, 教师总是以讲为主、讲练结合的惯用教学方式。有的教师讲起来就一发而不可收, 抛弃学生这个“阅读主体”, 更有甚者干脆就一讲到底。要知道阅读带着强烈的个性特征,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多元的。一篇文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没有个性的阅读, 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 那就是一种“死读书”。所以, 语文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回归到自然常态下的语文学习。因此, 语文课要让教师走下讲台, 放手让学生读书, 学会阅读的方法, 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去阅读, 潜心体会语言的内涵, 与文本对话, 去欣赏和品味,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自我感受, 提高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结合阅读教学, 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自读法、摘记法、提纲法等有关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大幅度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 以阅读实

河北省磁县申庄中学申保炜

践活动为纽带, 指导学生自主性阅读、合作探究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与欣赏性阅读, 让学生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探究性阅读的策略

通过教学实践, 我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

1.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分角色读、赛读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多读书。

2. 比较整合。

对于在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课文或同一篇课文中结构上相同的段落, 引导学生对其相同点、不同点加以比较, 进行整合理解, 展开探究性阅读。这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聚合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3. 角色扮演, 入境体验。

学生所阅读的文本, 往往有着具体可感的特定角色, 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扮演、体验,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4. 动手操作, 实验明理。

对于有实验操作内容的课文, 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模拟, 进行实验操作, 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开展探究性阅读。这种实验操作的探究性学习模拟了课文描述的场景, 可以让学生具体地体验实验操作过程。

上一篇:高二6班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日月潭教案和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