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索

2022-10-22

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也是语文素养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对于小学生来说, 养成他们阅读兴趣, 形成他们学习习惯的重要训练方式。因此,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不仅关注课堂教学, 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小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欣赏经典范文;更要在课外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但是, 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着不很重视课外阅读的现象。

1 正视语文教学现状, 明确课外阅读必要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着不断改革, 现在我们老师在教学活动中, 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普遍采用互动教学, 采用问题探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1.1 互动提问多, 学生体悟少

我们的互动教学应该是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 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在生本、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多维互动。但是, 我们教学中的互动往往是单元的, 即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以老师的讲解、格式化的内容分析取代本应属于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阅读;有着重知识认识, 轻学生情感体验。如此, 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和热情。

1.2 讲练结合多, 自主探究少

我们在开展教育教育活动时, 不少老师老师较多的关注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否在考试中考出来。于是, 我们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统一答案, 并在课后练习中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于是, 我们会发现, 在教学中忽视阅读教学的引导、发现, 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开展的一些所谓的探究活动、实践活动往往做样子成分较多。因此, 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另外, 我们注重教材教授却缺少与学生现实生活、生活体验结合。学生多是围绕教材学习, 缺少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内外结合, 通过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阅读情感, 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 探寻课外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 这里的阅读不只是课文阅读, 更重要的是学生发挥个性、广泛阅读。

2.1 加强正确导向指导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 阅读的渠道多种多样;在思想开放的时代, 各种读物泛滥成灾, 且有一些电子产品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如不少学生沉湎于上网聊天或是网游世界;而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却被束之高阁;课外书在孩子眼里反而成了负担。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择一些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些较通俗的读物, 并且可以请家长和学生一切阅读,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 营造积极阅读氛围

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老师激发和点燃,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三顾茅庐》学习时, 我们先让学生说说对《三国演义》一些内容的了解, 说说自己可能喜欢的人物。如果有学生能够在课堂比较好的做解答, 那么, 就会激发其他同学生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当然, 在这篇课文学习时, 我们也可以摘取原文中的一段浅显的文言文让学生读读、品品, 在老师简单的疏通之下, 他们如能读懂也会生出阅读的自豪感, 形成课外阅读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将一些可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让他们课后去阅读, 这样, 课内课外就能有机联系起来。

2.3 布置可行的阅读任务

我们一些老师也注意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任务, 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 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安排阅读任务, 忽视了学生阅读个性和阅读兴趣;且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感悟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和理解。这样, 学生就可能把课外阅读当成作业, 而不是获得语文素养提高的机会。我们布置课外阅读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 年龄特点和各自的喜好。只要是孩子喜欢的, 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健康书籍都可以安排给学生阅读。如不少学生喜欢看动画片, 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书籍。

2.4 采用多种检查方式

学生有阅读兴趣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激发、激励。我们老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 如读书要动笔、养成标注、点评和记背一些好词佳句精段等等;引导他们学会默读,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更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检查方式促进他们高效的读。如每个周五的阅读课上, 笔者先让学生把自己最近阅读的内容说说, 可以是学生逐一汇报、可以小组交流, 或是同桌沟通;也可以要求他们写写。另外, 在阅读任务布置之后, 和家长联系、配合, 请家长督促、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再有, 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举行写读后感比赛, 故事接龙等等这样, 学生不但知道要记住阅读的一些重点内容, 还会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组织,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 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老师也要进行阅读, 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尽可能感受课外阅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此, 我们才能给孩子推荐有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的读物给学生, 让他们在阅读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总之, 小学时代奠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和素养都是小时候养成的。我们要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经验, 积淀智慧, 提高素养, 从而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 量化了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和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课外阅读要注意的方面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向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2) .[1]胡向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2) .

[2] 谢春辉.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J].才智, 2012, (14) .[2]谢春辉.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J].才智, 2012, (14) .

上一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下一篇:钻井工程造价领域法律风险防控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