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稿201502.1

2024-04-27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稿201502.1(精选2篇)

篇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稿201502.1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2013年、2014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两年来,各省都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落实城乡统筹、提升城乡品质的重要部署,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抓,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精品规划、精品建设”的原则,出台了各类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意见,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规划指导;规划成果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还有的村庄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等情况。为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幸福美好家园。针对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美丽乡村的建设,缺不了规划的定位和引领。如果缺乏

规划或者规划不科学,致使部分村庄建设得古不象古,新不象新,缺乏乡村特色,盲目建房、修路、建学校,大量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无论对农民还是对政府都是极大的浪费。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地方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的优化村庄布局。一要依次制定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公共服务规划,做到五规合一。二要注重与县(市)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有关规划相衔接,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三要认真编制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环卫、乡村旅游、学校布点、医疗卫生、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各专项规划,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建设有序、风格统一、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村庄建设新风貌。

二、美丽乡村规划要分类编制

地域广、人口多是我国的显著特点,涉及行政村近70万个,各类村庄地域位臵、地理条件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要凸显个性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归类,在美丽乡村的特色上下工夫,不搞千篇一律,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新常态。在做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分类编制规划。对县驻地、产业集聚区驻地、镇驻地的村庄结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城镇周边的村庄应当逐步融入城镇社区。对乡镇中的中心村要突出注重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益事业,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吸引周边村庄向该地集聚。对基层村要重点突出村庄整治和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编制整治规划,不宜迁村并点,大拆大建。对特色村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产业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存在价值、保护模式,科学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保护发展内容、优势产业、发展形态,编制具有特色的村庄规划。

三、美丽乡村规划要突出重点

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做到既符合农民实际生产生活,又要突出特色、完善设施突出重点。一要注重挖掘文化特色。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规划编制中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注意乡土味道,不断赋予乡村更多的文化内涵,将各种文化因素渗透到村庄布局、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和公共设施之中,让乡村的各个构件饱含文化元素,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二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真正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必须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从有利生产、节约资源、低碳高效、减少污染等方面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用地布局,避免有污染的三类工业进驻美丽乡村;完善污水管网布局、妥善处理医疗垃圾、防止污染源扩散;倡导使用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三要注重产业发展布局。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时,要充分分析现状产业特点,认真论证,找准切入点,科学布局产业,将种植业、养殖业等纳入产业规划,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四要注重完善设施配套。在规划中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合理安排村庄的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垃圾处理、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文化健身场地、商品流通等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四、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目前,大部分村庄规划编制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过于强调领导的发展意志,忽视了村民的发展诉求。在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从规划提出、经费申请落实、规划设计到规划的审批各环节经常由县级的规划部门或乡镇政府主导,村民很少参与其中,从而造成政府和规划师不自觉的主导了村庄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受益者,更应该是直接参与者。在强化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责任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不竭动力。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环境的整治,都要以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对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尤其在近期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中要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切、最有可能实现的问题,使农民在短期内看到规划的成果,提升对规划的认识,为今后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的

编制成果也要通俗易懂。参与规划编制的技术人员要“接地气”,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到群众中去,解民情知民意,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要做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乐于接受的规划。

五、加强规划的宣传力度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主体是群众。现在的乡村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他们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低,参与感不强,认为美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与自己无关,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造成政府既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又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设者、参与者,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错位”,美好乡村建设中主体“缺位”的现象极大了影响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要加大对规划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农村干部群众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指导各项建设、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宣讲、参观学习和播放美好乡村建设宣传片,激发村组内群众参与家园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从“要我搞规划”转变为“我要搞规划”,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2: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稿2015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对于保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保山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农业文化传统悠久的地方,旧城曾有“一山一湖,三河绕城”的美丽景致,许多乡村更是风景如画,文化深远,如和顺、江东、大村、张家村、山邑等,要打造这些天然的美丽村落,必须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要用生态的思维设计和生态的方式谋划乡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和环境整治,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优美。目前,我市已经着力于打造一些乡村的环境治理,下一步应继续打造乡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自然之美,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也要用生态的理念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使更多的农民富起来。

二是充分挖掘各乡村历史人文价值、旅游价值和建筑价值等。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思路,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形成乡村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比如李根源提名“文化村”的腾冲张家村,位于高黎贡山下、龙川江畔,历史上商旅发达,马帮繁忙,是有名的侨村。近年来,腾冲县整合各级新农村建设资金450万元,以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美化为建设重点,开始了张家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该村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60%左右。新建的文化活动场所集村民议事、办宴席、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成功打造了弘扬侨村文化、交流乡音乡情的“华侨文苑”,并进一步打造为腾冲南部“第一侨村”的美丽名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文化创意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找自己的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真正形成“一乡一品味,一村一特色”的建设格局。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可以通过组织民间业余文艺队在环保日举行大型宣传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和教育工程。因为,“‘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民整体素质的总体工程,不仅要求村容村貌美,更需要村民心灵美。”应注重引导村民们的道德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由此来彰显传统的孝道文化、传统礼仪,保护纯朴的村风、民风。

上一篇:“沛县好人 好人沛县”现场流程创意设计下一篇:铜鑫煤矿通防地测防治水专业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旬检查分析